朱自清__《匆匆》的翻译对比

合集下载

从文体翻译角度比较《匆匆》的两个英译本

从文体翻译角度比较《匆匆》的两个英译本

从文体翻译角度比较《匆匆》的两个英译本摘要:从文体学角度来对朱自清散文《匆匆》的两个译文进行了比较和探讨,主要从词汇、句法和修辞角度分别比较。

在翻译过程中,从文体角度考虑翻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原作风格的翻译研究,当然还要进一步结合语义和语用手段评估翻译质量。

关键词:文体分析;分析模式;翻译比较中图分类号:i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305-02一、引言尤金·奈达指出,所谓翻译,是指译语从语义到文体都能最贴切原文,用最自然的话语再现原语信息。

[1](p12)这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在检验翻译交际的成败时,不能仅仅局限于语义分析,还要重视文体特征是否传达。

所以,针对不同的文体特征有不同的翻译形式,本文选取了我国翻译家张培基以及朱纯深对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匆匆》的翻译文本,从词汇,句法以及修辞之类文体角度展开分析,判断原作的风格是否在译作中得以体现,以及以何种手段体现,运用这种比较可以较为科学和系统的进行翻译分析和批评,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二、文体分析翻译的尝试本文选取了《匆匆》译文及我国翻译家张培基和朱纯深的译文与原文对比,根据上述文体分析表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尝试从文体角度分析二者的翻译。

(一)词汇层面1、译文的抽象名词比较张译文:days、moment、quota、time、world、trace、thought、transition、revolution、reverie、presence、heart朱译文:days、time、shift、rush、moment、revolution、silence、haste、world、escape、hesitating、nakedness、trip与原文相比较,译文明显在抽象名词上多于原文,分析译文所多出原文的名词,可以看出这些词语有三个来源:其一,部分词汇是作者为了行文需要,在表达相同意思时往往使用不同的词汇,如朱译文中的rush和haste等;另外,由于汉语文章中“无主语”句式的特点,往往在译为英语时,为了明确直观的表达意思,需要译者为之补充主语,如朱译文中的shift,张译文中的transition等。

朱自清散文《匆匆》赏析

朱自清散文《匆匆》赏析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这是本篇的中心句吧。

青、少年,是不识愁滋味的,读来强说愁;到中年,才头涔涔而泪潸潸?此篇纯真、烂漫、肤浅、稚嫩,没有端起来的傲慢、严肃和正经,是我喜欢的根本理由。

而第一理由,是它的表面的句式。

凡是喜欢这篇文章的人,都不是作家的料。

试金石哦匆匆作者:朱自清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一九二二、三、二八。

朱自清散文《匆匆》赏析

朱自清散文《匆匆》赏析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这是本篇的中心句吧。

青、少年,是不识愁滋味的,读来强说愁;到中年,才头涔涔而泪潸潸此篇纯真、烂漫、肤浅、稚嫩,没有端起来的傲慢、严肃和正经,是我喜欢的根本理由。

而第一理由,是它的表面的句式。

凡是喜欢这篇文章的人,都不是作家的料。

试金石哦匆匆作者:朱自清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一九二二、三、二八。

《匆匆》三种译文之比较

《匆匆》三种译文之比较
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的 , 是浑然一体的 , 并暗示 了读者要珍惜宝贵 的时间 。而朱却用了现在完 成时 , 不利于表达 中心思想 , 用在这样 的主题下 有欠妥 当。 通过对三篇译文的翻译的对 比分析 ,我们 得 出了这样的结论 :要想 翻译一篇好 的中译英
作 品, 尤其是散文作品 , 一定要在文字翻译 的同 时保 留原散文的韵律感 , 否则这个 翻 为流传的散 张先生在力求选词得 当,语句 自然流畅的同时 的音色有强烈、 广 精致 之感 , / 、 / 而 u / 等通 常传达 /o , , AI a I 文 ,匆匆》 《 就是其 中之一 。 阐明了时间匆匆流 又不拘泥于计较词句上 的得失 。他把语篇神韵 高雅 、滞重感 , e、 等元音给人以急促感 , 它 逝无法挽留的特性 。 本篇散文没有华丽 的词藻 , 摆在第一位 , 追求既能完美地表达原文信息、 原 / 等长元音让人感 到轻松 和舒缓 。辅音中 、 i : / 用了许 多生活 中平实的词汇 ,让 人产生强烈的 文功能、 又能译 出原文 的风格与韵味。 古时杨柳 / 、 / s / 等给人平和感 , 与流音常暗示流畅、 /w 鼻音 ol a 这说明语音层 面是蕴涵意义的。 例 共鸣 , 同时意识到应当珍惜眼前 的时间。 这样一 泛指柳树 ,不指杨树 ,所 以张梦井译的 pp r 和谐等属性 。 篇美文 自 翻译者众 ,而其 中最有 代表 性的三 ad wlw 看来符合原文 , 然 n i l o 但实 际上有些 画蛇 如 :我不禁汗 涔涔泪潸 潸了 。张培基译文 : t A h t o g t f t i .s a o e 0 m e o 他此句译的冗长 , 不符合 自然规律 t e h u h o h s we t o z s l my f r - 篇是三位大师朱纯深 、 张培基 、 梦井的译作 。 添足。此外 , 张 三位都是学者 出身 ,多年来从事英 汉翻译 的教 的表达方法 。 朱纯深译 的 w yso l 01d y ha n er tc o n my cek. 纯 深 h h ud 1 as 1 " ed a d t s r Ue dw he s a i 朱 学与研究 , 并且有大量有代表性 的译作 问世 。 其 l v S nvrt r un 比较僵 硬 , 以套用 译 文 : l d w a s s rn n myfrha , e e U, ee o e r? a t 可 Ar y s eti t t g o oeed a e ai e o d l d y o e oe e ̄n vr e n e sw ln p i r 中张培基 的名气似乎更胜一些 ,在 当今 中国翻 Th go od a s ae g n frv r e e r- a d t r eig u n my ee. 然 , a l ys 显 张译文 译界有着重要的地 位。在此 , 我们且抛去声名 , r .o um 中的 oZ 和 tcl 二字发音轻缓 , 地表达 E S rk i e 传神 从各篇译文句子结构 、用词上 比较分析一下 好 的译 文不 仅要在 内容上 忠实于原文 , 而 了作者 因紧张 、焦虑、羞愧而 出汗和流 泪的情 哪种更符合朱 自清原文清新 , 畅的风格 。 流 且还应该考虑英语读者 的需要 ,符合英语 的表 景 。而朱译文没有表达出这层 意思 。 文章 的题 目《 匆匆》 三人就译 的各有千秋 , 达 习惯 ,具有与原文相应 的或较好的条理性和 朱纯深的译文追求语 词的文学性和语感 的

朱自清《匆匆》两英译本对比浅析——葛浩文与张培基

朱自清《匆匆》两英译本对比浅析——葛浩文与张培基

( 原文 )匆匆 ( 张译 )T r a n s i e n t D a y s ( 葛译 )H a s t e 原文表现 了作者对于时 间流逝 的无奈 、焦 急 、惋惜 。题 目 “ 匆 匆” 形容时 间过得 飞快 的样子 。张选用 t r a n s i e n t 这个词 ,释义为 :t o d e s c r i b e a s i t u a i t o n t h a t l a s t s o n l y a s h o r t t i me o r i s c o n s t a n t l y c h a n g i n g 。 看 到 这 个 词 我 们 能 联 想 到 时 间 匆 匆 流 逝 ;而 葛 选 h a s t e , 释 义 为 :紧 迫 , 匆 忙 , 急 促 ,给 人 一 种 时 间匆 匆 的压 迫 感 。 笔 者倾 向 于 张译 ,感 觉 更 有 美 感 和 艺 术 色彩 。
he t yw il lt u r n e e n a n .I fp e a c h b l o s s o ms f a d e ,t he ywi l lf l o we r a n .
( 葛译 )T h e s w a l l o w sm a y g o ,b u t he t yw i l l r e t u r n a n o he t r d y ;t a hew il —
2o1 比浅析
葛 浩文 与 张培 基
文/ 李 晓晴
摘 要 :本文在凯 瑟琳娜赖斯的翻译批 评理 论指导 下,对比分析 朱 自清的散 文 《 匆 匆》 两个英译 本。通过 对比研 究,期 望对以后 的翻译有所启 示。 关键词 :凯 瑟琳娜赖斯 ;《 匆匆》 ;对比分析译本
散文翻译要求译者不仅要有过硬 的语言功底 ,两种语 言相互转换 的 能力 ,还要有深厚的文学素养 。根据凯瑟琳娜赖斯 的翻译 批评理论 ,在

译文的形式和内容——比较张培基和朱纯深对散文《匆匆》的翻译

译文的形式和内容——比较张培基和朱纯深对散文《匆匆》的翻译

译文的形式和内容——比较张培基和朱纯深对散文《匆匆》的翻译摘要:本文通过对张培基和朱纯深翻译的朱自清的名作《匆匆》的分析,从音韵层面、结构层面和意义层面对这两篇译文作了比较,论证了在翻译中形式和内容的多元关系,并得出结论,即在翻译中,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不再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多层次成系统的关系,每一层次都蕴涵着一定的意义。

因此,能否在翻译中再现原文的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是译文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翻译形式内容多元关系《匆匆》再现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是情文并茂、脍炙人口的名篇。

文中作者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体现了对青春的珍惜,流露出对生命的热爱,对有限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追求。

从文体类型来看,《匆匆》是一篇随笔,但又颇像一首散文诗,虽不压韵,但注重语言的节奏,内容富于诗意。

本文试比较张培基和朱纯深翻译的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以期说明翻译中形式与内容的多元关系及在散文翻译中的审美再现。

一、音韵层面各种语言在声音层面上形成一种语势能指,可以转化为一种视觉的意象。

日本文论家滨田正秀在《文艺学概论》一书中指出:“无论元音还是辅音,都具有象征意义,都在无形中给人们以某种心理影响。

”一般认为英语中/e/、/i/等元音音素所形成的音色有强烈、精致之感,而/u/、/o/等通常传达高雅、滞重感,/æ/、/Λ/等元音给人以急促感,/i:/等长元音让人感到轻松和舒缓。

辅音中/f/、/s/、/w/等给人平和感,鼻音与流音常暗示流畅、和谐等属性。

这说明语音层面是蕴涵意义的。

例如:我不禁汗涔涔泪潸潸了。

张培基译文:At the thought of this, sweat oozes from my forehead and tears trickle down my cheeks.朱纯深译文:Already sweat is starting on my forehead, and tears welling up in my eyes.显然,张译文中的oozes和trickle二字发音轻缓,传神地表达了作者因紧张、焦虑、羞愧而出汗和流泪的情景。

朱自清《匆匆》四个英文翻译

朱自清《匆匆》四个英文翻译

匆匆---朱自清The Flight of Time---Zhu Ziqing--- Tr. by 许景城(Peter Jingcheng Xu)PhD Candidate, School of English, College of Arts and Humanities, Bangor University, LL572DG, UK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Gone are swallows, but they may come back again; withered are willows, butthey may turn green again; fading away are peach blossoms, but they may floweragain. Now, you my sage 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y should our days roll by,never to return? Are they stolen by someone? If so, who could it be, and wherecould he or she hide them? If they run away themselves, where are they now?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I have no idea of how many days I am granted, but I could feel their weight in my handsbecomes less and less. In contemplation, I count, there are more than eight thousand dayshaving slipped away through my fingers. Like a drop of water falling off the point of aneedle down to the sea, my days are dripping into the stream of time, soundless, andtraceless. Aware of this, I feel sweats exuding from my forehead, and tears brimming in myeyes.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关于朱自清《匆匆》的两种英语译文对比与分析

关于朱自清《匆匆》的两种英语译文对比与分析
take stock (of sth.):to think carefully about the things that have happened in a situation in order to decide what to do next (对某事物)作出估计评判,判断,估量 Counting up:to calculate the total number of people, things, etc. in a particular group. 原作中, 朱自清在下文对日子还做了比喻,即引发了对时间的思考 。结合上下文,可知朱纯深的“taking stock即(对某事物)作出估 计评判,判断,估量”恰恰符合对时间的思考,而count up较多强 调对日子的计算,并未体现出朱自清对时间的感慨。
(1) 原文中虽有“但是”一词,但朱自清并非有表示转折
的意思,张培基此处直译,使得译文略逊一筹。
(2)leave一词有拟人的意义在里面,形容时间如人般离去,蕴含了 时间的惋惜和感叹之情,而go by表示单纯表示时间的流逝,单调乏 味,缺乏生动与美感。
四、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 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 里呢?
译文一:Now, you the wise, tell me, why should our days leave us, never to return? 译文二:But, tell me, you the wise, why should our days go by never to return?
两位作者采用了不同的用词,disappearing into,falling into两词中,disappearing into 更好的表现了间的来去匆 匆,消逝的不留痕迹。而张培基旳译文中,用了的falling into和后文的disappearing into也略显重复意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射进”的处理,朱和张截然不同。朱用了“mark its presence” 以静译 动,体现了静态美,但我觉得并不妥,因为原文”射进“本来就是一个动作 过程,并没有体现出静态结果,且《匆匆》本来体现的就是时光的流逝,是 一个动态过程。较之张的”cast into”则更贴切,体现了动态美,更符合原文 的意境。就一个“方”字,两位的译法也不同。朱的“oblong” 指 any shape that is longer than it is wide(牛津英汉双解词典),由此可指它表示 的方形一般是长方形之类的较规则形状,但揣测原文意义应该是指像方形的 块状物,可能并不很规则,据此,张所用的“squarish patches”似乎更能准 确地表达洒在地上的阳光的形状。且squarish (似方形的)又带有抽象意义, 意境更模糊,更朦胧,符合原文意境。
张译:Counting up 再看slip away:to stop silently, I find that more existing; to disappear than 8,000 days have or die(消失,消亡,死 去).而slide away:to already slipped away move quickly and quietly, for example in through my fingers. order not to be noticed; 朱译:Taking stock to make sth move in silently, I find that more this way(快捷而悄声 than eight thousand 地移动).通过比较分析 days have already slid 不难看一点上,朱的译文是相 当好的。
朱译:Swallows may have gone, 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turn; willow trees may have died back, 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greening; peach blossoms may have fallen, but they will bloom again. 张译:If swallows go away, they will come back again. If willows wither, they will turn green again. If peach blossoms fade, they will flower again. 原文开篇就是一个排比句,句子看似短小,实则翻译起来颇有难度。我们知道,英语是“重形 合”的语言,也就是说它强调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而汉语重“意合”,更注重传达句子意思而 句式较松散。因此,在翻译次句时,首先要考虑采用一个什么样的英文句式来衔接并体现原文 的逻辑关系。两种译文都采用了相同的句式,力求达到“形似”。朱的译文选择了”but”轻微转 折连词来衔接,且使用了”there is a time of “近于直译原文的句式,但最后一部分却改用”they will bloom again”, 使得整体句式稍未完整;而张培基则全部采用条件句”if” 衔接,既体现了句子 间的逻辑关系,又对应了原文的三个并列句,况且以”if”从句为首,还使人想起英国诗人雪莱的 名句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away, 有助于烘托原文的韵味。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张译:Counting up silently, I find that more than 8,000 days have already slipped away through my fingers. 朱译:Taking stock silently, I find that more than eight thousand days have already slid away from me.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朱 译 When I get up in the morning, the slanting sun marks its presence in my small room in two or three oblongs.
张 译
When I get up in the morning, the slanting sun casts two or three squarish patches of light into my small room.
翻译佳作 赏析
第一组
我从小就对自己没信心,这是问题的根 子。这种情绪使我受到一点点表扬都会感 到难为情,使我怎么也说不出一个“不” 字。也是我不敢向父母多要一分钱。此外 ,这种缺乏信心的情况也影响了我对钢琴 的热爱
A
B
I was lack in confidence since childhood, which is the root of prolem. I would feel ashamed even when i was facing a bit praise. I found myself absolutely unable to say "no" , neither dared i ask for one cent more than necessary. Besides lack of confidence prevented me from learning piano. At the root of it is my diffidence, by which i have been enslaved since childhood. It embarrasses me at the mildest flattery, crushed my utmost efforts to say . "no", and prevents me from asking my parents for one cent morn than necessary . Among other things, diffidence has wormed its way into my love of piano
但是,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朱译: You the wise, tell me, why should our days leave us, never to return?
张译: O You the wise, would you tell me please, why should our days go by never to return?
《匆匆》朱纯深、张培基英译文比较赏析
朱纯深、张培基先生都对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匆匆》进行了翻译,两位大师在充分理解和 把握原文的基础上,运用娴熟的翻译技巧产出的译文各有特色。下面我们将对比分析两位译文 的部分精彩字句,学习其巧妙的翻译技巧,体会翻译中的高深学问。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张译: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am entitled to altogether, but my quota of them is undoubtedly wearing away. 朱译: 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have been given to spend, but I do feel my hands are getting empty. 朱用了empty一词,其释义为 have nothing inside, 是一种状态。而 《匆匆》一文原作者更想表达的是一个流逝的过程而张选用 的”wear away” 一词来得非常自然、贴切。wear away 释义为 cause something to become thin, damaged, weak, etc. by constant use. 与原作者想要表达的他们给我的日子就这样渐渐流逝非常贴切。
八千多日子,张直接用阿拉伯数字“8000”来表示,而朱则用了英文 单词来译。从理论上来讲都是可以的。但因为本文是为了表达时间流 逝匆匆,“8000”这个数字更醒目、更能体现这一点。而英文单词 eight thousand 则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另外张用了slipped away through my fingers与原文的“从我手中溜去”相呼应,较好地保持了 原文的风姿,又易于被读者所接受。这个是译的比较精彩的。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两种
译文都能表达出原文意蕴,但细细品味,仍能发现各自的 优势与不足 在牛津词典中count up的准确意思是to calculate the total number of people,things,etc.in a particular group.而 take stock的意思是 to stop and think carefully about the way in which a particular situation is developing in order to decide what to do next.两都相比较,很 显然朱的译文是不太 恰当的。
对于原文中的“去”字,朱译用leave,强调不在原位置;张译用go by, 强调的是时间过去的动作;张译中译者还有意用了O等字样以造成 者能以小译大,从小处着眼,传达出原文中深层次的美。
一种古诗一般的情调,对全篇的“情绪”起到了“定格”的作用。可见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
张译: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am entitled to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张译:At the thought of this, sweat oozes from my forehead and tears trickle down my cheeks. 朱译:Already sweat is starting on my forehead, and tears welling up in my eyes. 朱选择了 start:to make a beginning on something, 只是一个简单 的开始的动作。张的ooze:come or flow out slowly.慢慢流出,更能 体现”涔涔”的那种动感美。朱的well up:flow or rise like water from a well (像泉水般流出、涌出),well up 用在此处似乎不合 适宜, trickle down:cause something to flow in a thin stream 使 成小股流动,更符合原文意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