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研究

合集下载

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作者:陈思曹银贵潘健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第35期摘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自创办以来,积极探索能够实现增强综合理论素养和实践科研能力双重目标的培养体系,并在不断摸索中取得丰硕成果。

在新形势下,以硕士研究生现有的课程设置与导师培养模式是否能够充分发掘科研能力、提高学术水平,以达到最佳的培养效果,还需进一步探讨研究。

针对这个问题,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系统分析法调研在校三个年级的研究生,通过分析生源结构、课程学习与科研情况了解其培养现状和培养需求。

研究结果表明,现有的课程设置与导师培养模式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土地资源管理;课程设置;导师培养作者简介:陈思(1989-),女,安徽阜南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曹银贵(1982-),男,湖南津市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讲师。

(北京100083)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研究生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在我国教育结构中,研究生教育处于最高层次,也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与高水平技术人才的关键阶段。

而培养质量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生命线,则是研究生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于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先后于2003年、2005年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依托学校地学、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学科优势,强化国土资源管理的“土地评价与规划”、“土地整理复垦”、“土地信息技术”等支撑技术教育,吸引了一批批生源优秀、基础扎实的研究生。

但是现有培养体系是否能够应对新形势下研究生培养的新问题,充分发掘科研能力,提高学术水平,以达到最佳的培养效果,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此次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系统分析法,着重调研在校2009级、2010级、2011级三个年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简介
土地资源管理属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我校重点建设学科,同时也是我校在XX省的优势学科专业,建有XX省唯一一个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一一XX省高校高原山地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

本学科师资队伍较强,拥有十多位有一定造诣的专家学者,有全国百千万后备人才专家1人,XX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人,有国外留学背景的教师6人。

该硕士点研究成果丰硕,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土地科学研究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近50项,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200多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0余项。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设置在城市与环境学院和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

根据我校实际,本院土地资源管理下设研究方向:(1)土地规划与山地开发利用;(2)土地整治与管护。

二∖培养目标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具有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具备现代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熟悉自己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新进展,系统掌握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土地科学理论和技术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能够独立从事与担负土地资源管理学相关方向的研究工作与专门技术工作,具有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和知识创新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能做出创造性的成果;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毕业后可在国土、房地产、城建、农业、水利等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土地调查与评估、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估价、土地整治、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工作,以及在相关的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估管理办法

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估管理办法

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估管理办法研究生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渠道。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控与评估管理办法是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概念、目标和要求、监控方法、评估指标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探讨有效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估管理办法。

一、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概念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指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有效的管理体制,使研究生全面发展,具备研究创新能力,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

研究生培养质量既包括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也包括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目标和要求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学术研究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高层次人才,能够适应社会需求、承担科研与创新任务。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要求包括科研能力的培养、学术态度的塑造、实践能力的锻炼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等。

三、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控方法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控包括内部监控和外部监控。

内部监控主要通过教师评估、学生评估、课程评估等形式进行,旨在发现和解决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外部监控则由专家委员会、学科评估等机构进行,以提供客观的评价和建议。

四、监控指标的选取监控指标的选取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研究生培养的目标要求、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与科研水平等。

一般可以从硕士研究生入学质量、论文质量、学术交流情况、科研成果和就业状况等方面进行监控。

五、评估体系的建立评估体系是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的重要基础,需要包括相关指标和评估方法。

在建立评估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和发展需求,结合国内外学科评估标准和专业发展需求进行设计。

六、评估方法的选择评估方法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评估目的,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学术论文评审、学术交流评审等多种方法。

同时,评估方法的选择还应充分考虑可操作性和信度效度等因素,确保评估结果准确可靠。

七、评估结果的应用评估结果应用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改进和优化。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土地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具备跨学科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理论能力: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土地资源管理问题的能力;2.实践能力:具备土地资源管理实践的基本技能,能独立进行土地资源评价、规划、管理和利用的工作;3.跨学科研究能力:具备土地资源管理与相关学科交叉研究的能力,能够开展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创新研究;4.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组织和管理与土地资源管理相关的工作,具备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5.创新和创业能力:具备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能在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独立开展创新创业工作。

二、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本专业研究生必修课包括土地资源管理理论、土地规划与管理、土地评价与开发、土地资源经济学、土地资源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等。

选修课程涵盖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土地法规与政策、土地环境保护与恢复、土地测量与遥感技术等。

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科研实践培养过程中,学生需要参与科研实践项目,并完成相关的科研论文。

学校将组织学术讲座和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与合作。

3.实习实训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要求学生进行实习实训。

学生可在相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实习,了解和参与实际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

4.学位论文培养方案强调学位论文的独立性和创新性。

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选择研究课题,并通过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与分析,撰写学位论文。

三、培养方式与途径1.全日制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时间为3年,分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主要培养学术研究能力,为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科研工作做准备;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主要培养实践能力,为从事实际工作做准备。

2.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时间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强调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注重能力培养与工作实践的融合。

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生培养方案

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生培养方案

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20405 授管理学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现代科学研究的技能与方法;熟悉了解我国土地制度及其发展趋势、土地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掌握土地金融、地籍管理、房地产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熟练运用不动产评估、土地利用与规划的各种方法;比较熟练地运用土地信息技术和手段;熟练运用计算机;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学生毕业后能胜任政府或非政府公共部门的领导、管理工作,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以及企业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不动产评估;
2.房地产管理;
3.土地金融;
4.土地利用与规划;
5.土地制度与土地政策;
6.现代地籍管理与土地信息技术。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为2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
总学分要求≥37学分。

其中,学位课要求学分≥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3学分。

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附后
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
执行学校有关规定。

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际一流课程。

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地理科学学院-西南大学

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地理科学学院-西南大学

附件3
西南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公共管理
专业名称土地资源管理
专业代码120405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06年7月10日
修订日期:2013年6月6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主文献研读、学术活动等必修环节)
注:1.平台课是指涵盖本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性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

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七、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列出本学科专业的必读文献,不够可另附页)。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开设跨学科课程和前沿技 术课程,采用案例教学、 项目驱动等教学方法,鼓 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 题。
加强实践环节
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 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学科 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 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 新意识。
建立创新实验 室和创新团队
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团 队氛围,鼓励学生开展创 新实验和项目,促进学科 交叉和团队合作。
02
创新能力培养质量评价概 述
创新能力培养质量评价的概念
创新能力培养质量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目标和标准,对研究生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表现进行 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估和衡量。
创新能力培养质量评价旨在了解和掌握研究生在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为改进和创新能力培养 提供依据和支持。
创新能力培养质量评价的原则
团队协作能力
评价研究生在团队中的协作精 神和沟通能力。
知识掌握程度
评价研究生在专业领域内的知 识储备和理论水平。
创新能力
评价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表现 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学术成果质量
评价研究生的学术成果水平和 对学科发展的贡献。
04
创新能力培养质量评价模 型的构建
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
基于文献综述的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初步设计阶段
根据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的结果,设计出评价指标 体系的初步框架。
试测阶段
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试测,对初步设计的指标 体系进行验证和调整。
正式实施阶段
在试测阶段后,对调整后的指标体系进行正式实施 ,收集实际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
科研能力
评价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和能力 ,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思维

基于“柯氏评估模型”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江西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

基于“柯氏评估模型”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江西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

2024.4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引言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在“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的战略部署中,提出“推动建立健全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具体包含“统筹增量和存量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强化统一管理”等与土地市场相关的内容,对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类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领域的许多管理思路和规定主要还是基于增量建设用地,对存量建设用地仍在实践探索中,而基于物质空间管控的增量思维显然已经不适用于存量建设用地。

如何基于需求牵引[1],提升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构建科学客观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培养质量的第一步也是必要的一步,然而,现有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因此,文章以江西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基于“柯氏评估模型”,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并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研究,为科学评价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中国现处于从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

研究生教育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深化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改革至关重要[2]。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相继召开了3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都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主题,确立了提高质量、服务需求、追求卓越的方针[3]。

为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教育行政部门相继发布了《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研究生教育的管理要求和标准。

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没有评价体系,就难以明确培养目标和任务,也很难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培养质量。

国家相关政策已经明确指出,需要评价指标来引导教育发展[4]。

同时,《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制定多样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2024年第4期(总第1458期)N o .4,2024S e r i a lN o .1458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H E I L O N G J I A N G E D U C A T I O N (T h e o r y &P r a c t i c e )收稿日期:2023-07-11修回日期:2023-08-20作者简介:冯苑,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高等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 向或专业 主干课基 本一 致。 另 外, 从2 0 0 9 ~ 2 0 1 2 年该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生的成绩 达 ̄ 1 9 8 5 高校 土地 资源管理专业考研复试线 的人数 来看 ( 如 图1 ) , 与浙 江大学 、 中国人 民大学的差距较 大, 但是 差距在 逐渐缩小 , 与北
关键词: 土地资源管理; 过程管理 ; 指标体 系; 研究生; 培养质量 作者简介: 曹银责 ( 1 9 8 2 一 ) , 男, 湖南常德人 , 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 术学院, 讲师; 赵中秋 ( 1 9 7 5 一 ) , 女, 河南周口 人, 中国地质大
学土地科学技 术学院, 副教授 。( 北京 1 0 0 0 8 3 ) 基金项 目: 本文系中国地质大学2 0 1 3 年研究生教 改项 目、 教育部 高等学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国家级特 色专业建设项 目( 项 目编号:
TS l 1 2 1 4 ) 的研 究成 果 。
中图分类号: G 6 4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7 — 0 0 7 9( 2 0 1 3 ) 3 4 — 0 0 4 6 — 0 2
研 究生教育是中国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和高水平 创新性人才 培 养的重要途径 。 l 】 近年来研 究生教育暴露 出了一系列 问题 , 主
京师范大学和中国农业 大学 的差距不大。 2 . 课程设置满意度 高, 仍需要进一步优化 从课 程设 置 的满 意度来 看, 大多 数研 究生 对课 程设 置 以
法, 从 过程管 理的角度 构建 该专业硕 士研 究生培养质量指标体
系, 为开展研究生培养质量评 价和培养方案修订 奠定基础。
然后进行赋值 , 最终形成 判断矩阵。 ’ 随后根据一致性检验 的
结果判定判断矩阵的科学性 。 『 7 】 二、 调查情况分析 通过 对调查问卷和往年就业数 据的分析统计, 主要从生源 状况 、 课程设 置、 科 研活动 、 科研能力 、 就业情况五个方面重点 分析研究生的培养情况 。
摘要: 研 究生培养质量至关重要 , 关系培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 以中国 地质大学 ( 北京)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研 究对 象, 从过程管理
的角度 出发 ,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 从 生源状况 、 课程设置、 科研 活动、 科研能力、 就业情况五个方面构建了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硕士 研 究生培养质量指标体系, 并确定了 各 指标的权重。 为该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及培养方案修订奠定了 基 础。
要 是 由于研究 生招生规 模 的扩大及研究 生学制 随意调 整所引
授T . L . S a a t y 提出的, 主要是提高管理 决策 的效率 。 层 次分析法 在运 用的过程 中可以将定性 分析与定量分 析相结合, 实现定性 判断 向定量 分析的转化 , 达 到科学决 策 的目的。 层次 分析法 中 各指标对上一级指标权 重的确定主要是通过该层 次指标重要性 的排序来实现 。 具体来说 , 采用层次分 析法对某层次 指标重要 性进 行排 序时, 首先让 专家对各指标 的重要 性进行两 两比较 ,
1 . 生源 质量 提 升, 生源优 势增 强
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从2 0 0 4 年开始招收 硕士研究生, 并授管理学硕士学位。 并且该专业在 2 0 1 0 年获得了 国家级 特色专业的建设资格。 该 专业 旨在培养 适应 国家和地方 社会 经济发 展需要的研究 型、 应 用型高层 次 国土资源管理 专门 人 才 2 0 0 4 年招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的硕士研究生 1 0 人, 2 0 1 2 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招生人 数为4 2 . 3 . , 报考中国地质大学土地资
呷回吨府 毅
DOI 编 码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0 0 7 9 . 2 0 1 3 . 3 4 . 0 2 1
2 0 1 3 年第 3 4 期
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研究
曹 银贵 赵中 秋 余 菡 宋雪姣
2 0 0 4 ~ 2 0 1 1 年 间其 比例基 本上都在7 0 %以上。 另外, 录取研究生
的本 科专 业除了土地资源管理 外, 还包括一 些与土地资源管理
专业相近 的专业 , 如农业 资源与环境 、 资源环境 与城 乡规 划管
理、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科学 、 测绘工程等。 这些 专业与中国地


研 究 方法
1 . 问卷 调 查法
为了开展 此项研 究工作 , 课题 组制定了专 门入学动机 、 参加学术交流及科学研 究 的积极性 、 自我研 究能力的认定 、 发表学术论文的看法 。 并于
起。 在中国人地矛盾尖 锐的背景下, 培养高质量的土地资源管理 专业研究 生对于提高土地管理水平 、 缓和人地矛盾将起到积极 的作用。_ 2 鉴于此 , 从 过程管理的角度开展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
管是非 常有必 要的。第一 , 有利 于明晰在研 究生培 养过程 中暴 露 出的问题 , 便 于及 时调整研究 生培养方 案 , 进一 步优化研究 生 的培养模式; 第二 , 有利于挖掘研究生培养质量 的影响因素, 可 以从过程 控制 的角度, 充分发挥 积极 因素 , 避开消极因素; 第 三, 有 利于建立 适合 学校 特征 的研究 生培养质量监 控体系, 使 得监控体系对研究生培养质量 的提升更为明显。
源管理专业 的人 数在 逐渐 增加。 研究生培养 的质量关 系该专业 的建设与发展。 此次研究 以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 土地 资源管理 专业硕士研 究生培养为研究对 象 ,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层次分析
国家 9 8 5 或2 l 1 高校 的毕业 生录取 为该 专业研 究生 的比例
在逐 渐增加。 从招 生来看, 基本上以2 1 1 院校毕业的学生居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