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专车市场分析报告》完整版

合集下载

【精品完整版】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调查分析报告

【精品完整版】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调查分析报告

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调查分析报告【2015年11月】一、行业景气度下滑,15 年销量增速或与14 年持平1、汽车行业景气度下滑2015 年年初至今,汽车行业景气度呈现下滑趋势。

在终端需求疲软的情况下,2015 年1-4 月销量同比增速放缓至2.77%。

乘用车价格自2014 年底以来连续多月逐月走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降至4.55%,利润总额同比则出现负增长,结束此前“利润增速大于收入增速,收入增速大于销量增速”的良好势头。

2、微增长成为阶段性常态,15 年增速或接近零(1)汽车行业进入新一轮降价潮,微增长成为阶段性新常态4 月5 日,上海大众宣布降低旗下多款车型售价,打响2015 年汽车行业价格战第一枪。

随后,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一汽大众、上汽乘用车、上海通用、长城汽车等主流车企纷纷加入,掀起一波降价潮。

5 月12 日,上海通用宣布下调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三大品牌旗下11 个主力产品系列共计40 款车型的全国市场零售指导价,降幅在10,000 元到53,900万元不等。

不论是在车型数量,还是降幅上都将此次价格战推向一个高潮。

随着主流车企降价,还将有更多的车企加入此轮价格大战,降价潮还将持续。

此轮降价是对当前经济下行、汽车销量锐减的直接反应,而实质是缓解目前车企不断地产能扩张与市场需求疲软之间的供求矛盾(产能过剩),是对我国汽车市场进入阶段性微增长的集中体现。

在经济下行/环境、能源、交通压力加剧/产能过剩(供过于求)等背景下,汽车市场放缓,且影响已经传递到生产企业端。

降价或进一步导致汽车销量下滑,微增长成为阶段性新常态。

降价是把双刃剑,国内消费者普遍买涨不买跌。

回顾2004 年的降价潮:为应对当时的市场低迷,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联手降价引发整个汽车市场进入降价狂潮,但市场销量依然没有提上去,反倒进一步促使部分消费者持币待购,市场增速进入阶段性低点,直到2006 年才得以恢复。

目前的中国汽车市场相对2004 年面临的压力更大,处在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转变阶段,市场下滑的趋势将比2004 年更加明显和持久,微增长将成为阶段性常态。

2015年我国部分类别专用汽车销售情况

2015年我国部分类别专用汽车销售情况

2015年我国部分类别专用汽车销售情况虽然2015年商用车市场不景气,但冷藏车市场需求继续呈现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全年销售1万9 718辆,轻型冷藏车占全国销量的40.31%,需求量最为旺盛,而清障销售仅有6 169辆,增长-6.19%,但轻型清障车却实现了超过200%的增长。

1 2015年我国冷藏车总体销售情况1.1 2015年冷藏车总体销售情况据公安部全国机动车上牌数据,2015年我国销售冷藏车1万9 718辆。

按车型分类,轻型货车类冷藏车销售最多,2015年全国销量为7 948辆,在2015年全国冷藏车总销量中的占有率达到40.31%;重型货车类冷藏车销售4 578辆,占有率超过20%,排名第二;微型货车类冷藏车销量超过3 500辆,占有率超过17%,位居第三;中型货车类冷藏车销售1 906辆,占有率在9%以型,2015年全年销量达到1万4 856辆,在2015年全国冷藏车总销量中的占有率超过75%;汽油类冷藏车全年销量超过4700辆,占有率超过20%,排名第二;无燃料冷藏车即冷文_盛太莲上,排名第四;轻型客车类冷藏车销售1 700余辆,占有率在8%以上(详见表1)。

按冷藏车车用燃料分类,柴油类冷藏车是2015年市场需求的主力车2015年是我国经济改革转型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与“十三五”规划制定之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环境保护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气候异常,消费下降,在此背景之下,我国冷藏车、清障车市场呈现各自特点,但有一点共同之处,就是对轻型车的需求增长显著。

冷藏车篇藏半挂车全年销量为98辆,占有率为0.50%;清洁能源类冷藏车销售62辆,占有率为0.31%(详见表1)。

按车用动力燃料在各车型中的比例分类,柴油类冷藏车主要以轻型货车类为主,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销量7 930辆,在2015年全国柴油类冷藏车总销量(1万4 856辆)(下同)中的占有率为53.38%;重型货车类、中型货车类和轻型客车类的销量分别为4 479辆、1 890辆和543辆,占有率依次是30.15%、12.72%和3.66%,分列2~4位。

中国专车市场分析报告文案

中国专车市场分析报告文案

2015年中国专车市场分析报告2016年3月18日,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发布《中国专车市场分析报告》指出,2015年专车占中国整体交通出行比例较小,实际市场规模为77亿元,但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市场需求潜力较大。

专车弥补了现有出行方式无法满足的出行需求、满足了对乘车环境和服务的升级需求,出租车、私家车、租赁车、黑车等都对其存在刚性替换和升级需求。

《中国专车市场分析报告》报告目录:1)专车市场需求分析2)市场竞争格局及运营模式比较3)专车政策解读网络约租车市场定义当前网络约租车市场按产品类型及溢价分为专车类与非专车类,其中对应出租车溢价20%以上定义为专车市场。

专车市场容量的推算逻辑和方法•2015年整体出行需求,整体点对点出行市场需求容量和结构。

•专车可替换的出行需求,专车可替换的出行方式及这些出行方式对应的市场需求容量。

•专车潜在市场需求,根据场景、政策、用户重合度等因素,匡算专车替换各出行方式的潜力。

•专车实际市场规模,基于专车供应量、用户消费习惯的转化水平等,匡算客观的专车实际可攫取的市场规模。

中国整体交通出行结构 (2015)2015年专车占整体出行比例较小,但市场需求潜力大,出租车、私家车、租赁车、黑车等出行方式都对专车存在替换和升级的需求。

专车对其他出行方式的替代效应•出租车,对打不到出租车的替换需求,待养成消费习惯后,未来部分转化为升级需求。

•私家车,限号是私家车转专车主要私家车流量来源,由于限牌带来的购车意愿下降也是转换为专车需求来源。

•个人,朋友、家人集体出行统一包车,外出旅游\婚宴临时包车,相比租赁车,方便快速、性价比高、时效性强、操作流程更简单。

•非专车类网络约租车及黑车,专车相比快车、拼车、黑车,在乘车服务、环境、安全性上更胜一筹,受私家车挂靠合规性的政策影响、及补贴取消等影响,未来快车供应量将锐减,现有高端用户需求将部分转回专车。

•公司租赁、公司自有,公司账号规范员工专车服务账务管理,并统筹管理交通费用及节省成本。

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预测分析

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预测分析

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预测分析(一)宏观经济形势201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5年经济发展提出了明确任务目标,同时也对整体经济的增长定下了基调,下调了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的速度,多个研究机构预测表明,2015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7%左右,将是多年来最低的速度。

固定资产投资预计继续保持温和下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持续下降使得消费在短期内提升的可能性不大,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低位平稳运行,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及消费信心开始从高位下行。

从国际形势看,美国经济将保持增长稳定,预计2015年达到3%左右。

欧盟经济降中趋稳,明年有望止跌回稳。

日本经济将低位增长,但不确定性增加。

受发达经济体需求带动,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将略有回升。

总体看来,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出口市场还将继续保持增长。

总之,2015年宏观经济还会继续处于调整结构、提升效率,逐步适应“新常态”的过程。

(二)2015年市场预测分析受GDP增速缓中趋稳的影响,汽车市场随之也进入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阶段,在今后不出现影响较大的刺激政策前提下,我国汽车市场预计会维持平稳的增长水平。

从不同车型市场来看:1.乘用车市场(1)汽车消费刚性需求依旧存在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力度的变化,我国汽车出现了一些增长幅度的起伏,但目前并没有看到对汽车消费的需求有减弱趋势,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乘用车消费仍会处于平稳上升阶段。

加之中国汽车保有量还处于100辆/千人左右的水平,仍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此外在国家鼓励消费,国民人均收入保持平稳上升的同时,一二线城市升级换购需求进一步提升,三四线城市市场潜力逐步释放,继续促进未来的乘用车市场发展。

(2)政策环境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前国家对发展新能源汽车高度重视,2014年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由于政策的延续性,会继续对2015年的新能源车市场产生影响。

第一,目前工信部出台的三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和对用电实施价格上的优惠会对新能源车的消费起到促进。

中国专车行业专题研究报告2015

中国专车行业专题研究报告2015

中国专车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本产品保密并受到版权法保护2014年我们已产出本行业报告:✓中国手机安全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4) ✓中国位置服务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4) ✓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4) ✓中国智能电视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4)✓中国平板电视线上销售研究报告2014 ✓中国智能路由器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4 ✓中国移动电视市场发展专题研究报告2014 ✓中国IC 元器件电子商务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4 ✓中国打车APP 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4 ✓中国代驾APP 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4✓中国虚拟运营市场与竞争分析展望专题研究报告2014 ✓中国公共WIFI 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4欲了解位置服务&终端行业的更多内容,易观智库长期致力于互联网产业的深度研究,位置服务&终端行业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研究报告包括以下:2015年我们将产出本行业报告:☆中国手机安全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5 ☆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5 ☆中国位置服务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5 ☆中国商业WiFi 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5☆中国城市交通O2O 专题研究报告2015 ☆中国拼车APP 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 ☆中国专车APP 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 ✓中国IM 市场发展研究专题研究报告2015 ✓中国智能手机刷机软件用户行为分析报告2015 ✓中国手机地图导航竞品分析报告2015✓中国手机客户端邮箱市场发展专题研究报告2015 ✓中国车联网产业链研究专题报告2015中国专车市场现状与趋势研究 目录1 23中国专车产业生态研究 中国专车企业竞争研究宏观环境对专车市场形成利好P(政治因素) 《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等多项政策鼓励中国城市交通行业高速发展《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即将发布E(经济因素)201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7.4%。

CNNIC:2015年专车市场发展研究

CNNIC:2015年专车市场发展研究

CNNIC:2015年专车市场发展研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专车市场发展研究专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分析了专车市场发展的驱动因素与阻碍因素、专车市场背后的产业格局、专车企业的竞争格局、用户对专车市场的依赖程度、专车对其他交通工具运力的补充效应,客观反映了专车市场的发展态势和面临的问题。

从专车市场发展的驱动和阻碍因素来看,2010-2013年期间,专车服务市场的阻碍因素占据上风。

主要表现为:专车发展思路受局限,小众市场很难带动大众服务市场;发展时机不成熟,移动互联网应用习惯尚未养成;政策舆论不支持,政策阻力、舆论矛头直指先驱企业。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专车服务市场在此时期的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于经济的繁荣和技术的发展。

2014年起,在多种因素的驱动下,专车服务市场迅速崛起。

2015年起,部分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有条件放开了专车市场。

2014-2015年期间,专车服务市场的驱动因素占据上风。

主要表现为:双向市场需求爆发,乘客和车主均渴望改善用车环境和出行效率;相关厂商营销推广效果显著,补贴策略重塑消费者用车习惯;在“互联网+”国策的驱动下,政府有条件的放开专车市场。

这一时期,专车市场发展的阻碍因素主要来自行业的利益冲突、税收盲点政策等。

从专车服务的市场定位和市场结构来看,专车软件作为一款与O2O相关的应用,可基于手机提供地理信息、进行绑定支付,具备良好的O2O实现基础。

专车的定位决定了其在大中型城市具有较好的市场机会,而这些城市基本都存在私家车限号限购政策、出租车与道路车位资源相对缺乏的现象。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目标用户的粘性。

同时,专车的目标用户存在更多对购物、差旅、订票、酒店、异地用车、高端餐饮的需求,因此专车软件从细分用户的场景切分、客户变现等方面拥有的价值引起了我国大型互联网企业、汽车租赁企业的重视和兴趣。

经过多轮的营销推广,目前专车市场已经形成了滴滴一号专车以87.2%的使用率稳居第一,Uber后起直追,神州、易到等凭借各自优势占据部分细分市场的稳定格局。

《国双数据2015年度汽车行业报告》完整版

《国双数据2015年度汽车行业报告》完整版

国双数据中心《2015年度汽车行业报告》主要结论:1)在整体车市效率缓降的情况下,SUV逆袭表现最值得关注2)消费者在换购构成中,对于大车的需求愈发强烈3)中国品牌的销量逐渐崛起4)厂商纷纷选择丰富产品线,官降,国产化方式来提升销量5)垂直,搜索是消费者获取汽车信息的重要渠道6)品牌推广是汽车厂商关注和投入的重要方向7)消费者购车决策愈发专业化8)随着互联网发展,消费者购买决策向线上发展9)官网的多服务功能模块可以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国双数据中心《2015年度汽车行业报告》2016年1月6日2015 年前三季度总销量连续下降,9-17 万区间的紧凑型车更受欢迎,SUV 则是13-28 万区间销量相对较高紧凑型车和SUV 相对其他级别车始终占有明显优势2015 年前三季度SUV 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并且与紧凑型车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消费者再次购车,向“大”的趋势发展对于已购车用户的再次购买行为分析,发现不同级别的销量排名发生了变化;在2015 年前三季度,消费者对于“大”的需求更加强烈;大众一枝独秀,遥遥领先品牌销量TOP10 中,“大众”遥遥领先,而其他品牌销量则差距不大;对比去年同期的销量发现:“宝骏”、“长安轿车”、“哈弗”等中国品牌在2015 年前三季度增量表现突出,占据了增速榜单的前三甲;新访客转化成老访客的比例逐渐平稳较第一季度,二、三季度新访客沉淀率有较大提升;产品线的丰富有助于销量提升进口车国产化、车型的更新换代、新车型的上线都使得总销量显著上升;官方降价的效果明显一些汽车厂商通过官网公布降价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降幅在5%-10% 的厂商居多,最高达到30% 以上;降价后对销量起到了显著的提升效果;。

2015年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汽车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5月目录一、整车概述:总体低速增长,内部结构分化 (6)1、1-4月销量表现及全年预测 (6)2、下半年增速有所回升,全年前低后高 (6)二、乘用车:车型看SUV,品牌看自主 (7)1、SUV是确定的结构性机会 (7)2、自主品牌独领风骚 (9)三、卡车市场:静待政策宽松后投资回升的拉动 (11)1、1-4月需求低迷:2015年1-4月份卡车销售99万辆,同比下降22% (11)2、下半年将恢复性增长:卡车下半年有望扭转同比下跌的趋势 (12)四、客车市场:长期趋势暂时停止,新能源客车是焦点 (13)1、客车大型化的趋势将短暂中止 (13)2、从用途看,2015年长途客车将恢复性增长,公交客车需求暂时性的减少 (13)3、从燃油类型看,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占比将继续提升 (14)五、汽车零部件领域主题机会多 (14)1、2015Q1营收增速放缓 (14)2、O2O模式进一步打开AM配套市场空间 (16)3、车联网+智能驾驶浪潮来袭OEM配套市场 (17)4、行业的技术变革将引发更多的兼并重组 (18)六、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全面提速阶段 (21)1、2015Q1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迅猛 (21)2、政策支持不断加码,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22)(1)乘用车领域补贴退坡幅度加大,不改行业趋势 (23)(2)商用车领域鼓励发展纯电动汽车 (24)(3)插电式混动将成为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主流 (24)七、汽车后市场蓬勃发展 (25)1、汽车销售业务增长双轮驱动 (26)2、售后维修养护服务持续为未来盈利增长添亮点 (28)传统汽车销量低增长常态化,但不乏结构性机会。

1-4月份汽车总体仅增长2.8%,乘用车增长7.7%,商用车增长-19.1%,预计2015年全年增长4.8%,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

从车型来看,乘用车的增长主要来自于SUV 的拉动,1-4月份SUV 同比增长47.7%;从车系来看,自主品牌表现最好,同比大幅增长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3月18日,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发布《中国专车市场分析报告》指出,2015年专车占中国整体交通出行比例较小,实际市场规模为77亿元,但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市场需求潜力较大。

专车弥补了现有出行方式无法满足的出行需求、满足了对乘车环境和服务的升级需求,出租车、私家车、租赁车、黑车等都对其存在刚性替换和升级需求。

《中国专车市场分析报告》报告目录:
1)专车市场需求分析
2)市场竞争格局及运营模式比较
3)专车政策解读
网络约租车市场定义
当前网络约租车市场按产品类型及溢价分为专车类与非专车类,其中对应出租车溢价20%以上定义为专车市场。

专车市场容量的推算逻辑和方法
∙2015年整体出行需求,整体点对点出行市场需求容量和结构。

∙专车可替换的出行需求,专车可替换的出行方式及这些出行方式对应的市场需求容量。

∙专车潜在市场需求,根据场景、政策、用户重合度等因素,匡算专车替换各出行方式的潜力。

∙专车实际市场规模,基于专车供应量、用户消费习惯的转化水平等,匡算客观的专车实际可攫取的市场规模。

中国整体交通出行结构 (2015)
2015年专车占整体出行比例较小,但市场需求潜力大,出租车、私家车、租赁车、黑车等出行方式都对专车存在替换和升级的需求。

专车对其他出行方式的替代效应
∙出租车,对打不到出租车的替换需求,待养成消费习惯后,未来部分转化为升级需求。

∙私家车,限号是私家车转专车主要私家车流量来源,由于限牌带来的购车意愿下降也是转换为专车需求来源。

∙个人,朋友、家人集体出行统一包车,外出旅游\婚宴临时包车,相比租赁车,方便快速、性价比高、时效性强、操作流程更简单。

∙非专车类网络约租车及黑车,专车相比快车、拼车、黑车,在乘车服务、环境、安全性上更胜一筹,受私家车挂靠合规性的政策影响、及补贴取消等影响,未来快车供应量将锐减,现有高端用户需求将部分转回专车。

∙公司租赁、公司自有,公司账号规范员工专车服务账务管理,并统筹管理交通费用及节省成本。

专车市场容量测算 (2015-2020)
专车市场规模增长潜力较大,预计到2020年专车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

价格敏感度分析 (非高峰时间段日常出行)
从定量调研来看,35%的消费者愿意为专车服务支付高于出租车20%的溢价。

专车日均订单成交量 (2014.8-2015.12)
2015年中国专车市场发展迅猛,日均订单成交量从年初1月的9万单/天发展至12月的63万单/天。

各专车平台对乘客端、司机端补贴变化趋势
2015上半年各平台通过强势补贴战,培育和刺激市场发展,下半年出于现金流压力无法持续"烧钱",主动下降了补贴力度。

补贴激励政策变动影响分析
大规模的补贴触动了出租车行业利益,促使政府尽早颁布新规以督导市场运营,而补贴一旦下降也将引发平台供应端的潜在风险。

∙网络约租车平台补贴触动出租车行业利益,C2C平台的大规模补贴导致以快车、顺风车为首的低价网络约租车定价直接冲击出租车价格,激化了对出租车这一传统出
行平台的竞争关系。

2015年下半年,各地出现了大量出租车司机群体性事件,叫板网络约租车平台,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关注。

∙补贴刺激下降,引发C2C平台供应端风险。

随着各平台补贴趋于理性,针对司机端的补贴形式由之前的一刀切逐渐转向通过动态调价和定向补贴,补贴目的也从市场
推广手段变为实现市场供需平衡。

补贴下降导致司机端收入下降,司机端积极性减
弱,导致平台专车供应端不稳。

补贴激励变动分析:
∙在这一背景下,政府出台网络约租车市场相关指导法规以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打击非法营运,进一步督促平台建立并扩充自营车队规模
∙定义专车服务为中高端,与巡游出租车服务实现差异化经营
∙C2C模式平台服务商或进一步优化算法,提高专车司机的有效承载效率,并逐渐收紧补贴政策,实现与出租车的差异化经营
∙自营模式平台服务商由于能够切实保障司机稳定收入,最大程度减少补贴因素影响,预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专车市场2015年周活跃车辆变化趋势
专车市场供给不断增长,年初补贴大战刺激下司机涌入专车市场,加速供给,下半年出于补贴相对减少、政策因素影响稳中有升。

活跃车辆数在2015年上半年上涨近四倍,补贴大战刺激司机涌入专车市场,供给激增。

2015年下半年活跃司机数量增长相对稳定,除了受到补贴减少的因素以外,主要受国家交通部10月出台专车管理条例政策影响,司机担心合法性问题而降低出车活跃度。

滴滴专车2015年每月城市拓展数量
滴滴已开通的60个城市中,以一二线城市为主,2015年下半年以来,滴滴三四线城市的拓展速度较慢,未来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