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纲要

合集下载

上海市烟草制品零售点合理布局规划-

上海市烟草制品零售点合理布局规划-

上海市烟草制品零售点合理布局规划正文:---------------------------------------------------------------------------------------------------------------------------------------------------- 上海市烟草制品零售点合理布局规划第一条为确保烟草制品零售点合理布局的准确实施,规范烟草制品零售市场经营秩序,依法保护烟草制品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核发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适用合理布局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烟专[2004]278号)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参考《上海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纲要(2009-2020年)》,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本市各区、县行政区域范围内烟草制品零售点的合理布局管理适用本规划。

第三条本规划所指烟草制品零售点是依法取得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开展卷烟零售经营活动的场所。

第四条遵循“有利于市场稳定、有利于便民消费、有利于分类管理”的原则,对确定区域内(以街道、乡、镇为基本单位)各类型卷烟零售业态的分布比例进行结构性调控,按照区域内各零售业态饱和区、正常区、发展区的设置原则,采用针对性布局策略,规范和引导区域内卷烟零售业态发展,促使零售业态分布与区域市场发展相适应,以满足消费需求,保障终端利益,抑制违法违规。

第五条正常区(值)以辖区内各业态持证户数占辖区持证总数的当前比值,作为零售点布局基本划分标准(下称基准值),同时结合业态发展趋势、区域功能定位、区域市场管理等对基准值作相应调整予以确定。

正常区内实施“稳定布局”策略,原则上退出一户持证零售点方予以新增一家零售点。

饱和区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某一类型业态持证户数量在达到或者高于正常区(值),达到饱和状态的区间。

商业建筑设计规范

商业建筑设计规范

商业建筑规划设计控制要点1 、总平面的设计要求1.1 购物中心一般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入口广场,入口广场应结合城市主要交通道路及步行街主要出入口设置。

1.2 购物中心设计中应考虑与城市交通的泊接站点,如公交车站、出租车停靠站等。

应充分考虑泊接站站面的长、宽等功能需求。

有轨道交通时,考虑与轨道交通的连接可能。

1.2.1 自方案深化阶段开始,在总图及购物中心首层平面图中应体现出泊接站点,一般设两处港湾式停车站点。

1.2.2应将泊接站点设计纳入景观标识系统设计。

1.2. 3规划设计部项目负责人应依据项目公司与政府协调沟通的结果,将泊接站点在图中落实到位。

1.3 大、中型以上城市商业广场,原则上不设大型地面停车场。

1.4 北京、上海的项目,建筑密度不宜大于55% 。

1.5 购物中心沿主要道路尽量不设车库出入口,若必须设,不可垂直道路,在退线宽裕情况下可顺着红线边缘设。

并且不能在商铺前横向设车道出入口。

1.6 人防设计:人防设计应优先考虑异地建设,人防区域应优先考虑布置在持有物业部分。

2 、购物中心的设计要求2.1 购物中心主力店首层对外开门不要太多,同一业态两个门之间的距离不要小于50 米。

首层商业入口的门做平开门,不做转门或自动门(北方寒冷地区另议)。

购物中心商铺原则上不对外开门。

2.2 购物中心首层内装设计时应考虑尽可能多的橱窗等商业展示面。

购物中心的疏散楼梯原则上应垂直外墙布置,少占用沿街面,以达到同样效果。

3 、室内商业步行街的设计要求(以下简称“室内步行街”)3.1 室内步行街的中庭必须设在转折部位。

若有两个及以上中庭时要分主次,一大一小,中庭形状要有所不同。

主中庭开洞面积大于600 平方米,次中庭开洞面积 300~400 平方米左右。

两中庭间距离宜大于100 米。

3.2 严寒及寒冷地区商业广场室内步行街出入口必须设双层门廊,并且设风幕,不得设门帘。

3.3 若为三层室内步行街,第三层宜全部做餐饮,重点布置具有当地餐饮美食文化特色的餐饮业态。

【法规标准】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编制技术规范

【法规标准】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编制技术规范

【法规标准】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编制技术规范中研智业集团公司东西部经济研究院前言2004年,国家商务部出台关于印发《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的通知(商建发[2004]180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对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制订工作的指导,使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工作逐步规范化和标准化。

随后,国内一批城市纷纷编制各自的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通过规划完善商业指标,优化商业布局,推进商业发展,对城市商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2013年10月商务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内贸规划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全国各市区县编制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和内贸规划的目标要求,通过建立健全内贸规划体系,加强内贸规划贯彻实施,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充分发挥国内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近年来,我集团研究院致力于服务各地经济发展,已为我国部分地区编制了一批商业网点规划,积累了部分实战经验。

为进一步总结、巩固和提升我院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能力和水平,根据国家商业网点布局规划要求,细化落实特制定以下技术规范。

一、目的与意义(一)有利于繁荣市场、扩大消费,提高服务业规模,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制造强国向服务强国转型。

(二)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味,提升城市竞争力。

(三)有利于促进城镇化有序发展,促进城市与商业良性互动,吸纳就业人口,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四)有利于完善公共配套及民生服务,更好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求,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二、问题与不足(一)认识性不清:把此规划当做宏观理论规划对待;(二)重视性不够:把此规划当做可有可无规划对待;(三)系统性不强:与其他经济社会系统割裂看待;(四)衔接性不够:与其他规划客观、人为分开;(五)操作性不强:规划基本为宏观报告,无法落地;(六)约束性不够:规划缺乏刚性、约束性的控制指标。

三、特征与内涵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是指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商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充分反映城市商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城市未来商业网点的商业功能、结构、空间布局和建设规模所做的统筹设计。

上海市烟草制品零售点合理布局标准

上海市烟草制品零售点合理布局标准

上海市烟草制品零售点合理布局标准[2008-05-0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和《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51号令)等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发布本市烟草制品零售点合理布局标准。

一、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根据上海地区地域面积、人口数量、交通状况、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每半年调整上海市烟草制品零售点调控数和各区县烟草制品零售点调控数,并通过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政务网站和本机关行政许可受理窗口向社会公布。

二、上海市烟草专卖局各区(县)分局(以下简称“发证机关”)参照上海市烟草专卖局设定的分配规则,以街道、乡镇为最小单位,结合本区(县)人口密度、烟草制品零售点分布等情况,测算和分配管辖区域内各乡镇、街道烟草制品零售点调控数,并通过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政务网站和本机关行政许可受理窗口向社会公布。

三、为使中小规模零售商店和大型连锁商业企业的烟草制品零售点均衡协调发展,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根据各区(县)烟草制品零售点经营分类发展情况调整和设定各区(县)烟草制品零售点经营分类比例。

四、发证机关参照上海市烟草专卖局设定的各烟草制品零售点经营分类比例,以乡镇、街道为最小单位,结合人口密度、烟草制品零售点分布等情况,测算管辖区域内各乡镇、街道烟草制品零售点经营分类调控数,并通过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政务网站和本机关行政许可受理窗口向社会公布。

五、上海地区烟草制品零售点经营分类标准发证机关审核发放的烟草制品零售点限于:连锁经营(超市便利)类、大型综合经营类、大型服务类、小型百货(食品)类和特殊业态类五个经营分类。

具体经营分类标准为:(一)连锁经营(超市便利)类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由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和商业诚信度的连锁超市或连锁便利店企业开设的,并在总部管理下使用统一商号、实行统一供货,以开架自选为主,从事食品、日用小百货等经营的,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超市或便利店(包括被特许或被吸纳加盟的商店)。

城市规划与设计规范

城市规划与设计规范

都市快题用典型第一节选址和布置大中型商店建筑基地宜选择在都市商业地区或要紧道路的适宜位置。

大中型菜市场类建筑基地,通路出口距都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m。

小区内的商店建筑侍候半径不宜超过300m。

商店建筑不宜设在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厂房、仓库和易燃、可燃材料堆场四面;如因用地条件所限,其正常距离应符合防火典型的有关。

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应有许多于两个面的出进口与都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物许多于两个出进口与一边都市道路相邻接。

大中型商店基地内,在建筑物后头或侧面,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4m的运输道路。

基地内消防车道也可与运输道路结合设置。

新建大中型商店建筑的要紧出进口前,按当地部门要求,应留有适当集散场地。

大中型商店建筑,如四面无公共停车场地时,按当地部门要求,应在基地内设停车场地或在建筑物内设停车库。

第2步行商业街内应禁止车辆通行,并应符合都市和消防、交通部门的有关。

原有都市道路改为步行商业街时,必须具备邻近道路能负担该区段车流量的条件。

步行商业街的宽度,依据不同情况,应符合以下:一、改、扩建两边建筑与道路成为步行商业街的红线宽度不宜小于10m;二、新建步行商业街可按街内有无设施和人行流量确定其宽度,并应留出不小于5m的宽度供消防车通行。

第2步行商业街长度不宜大于500m并在每间距不大于160m处,宜设横穿该街区的消防车道。

第2步行商业街上空如设有顶盖时,净高不宜小于5.50m,其构造应符合防火典型的,并采纳正常的采光材料。

步行商业街两侧如为多层建筑,因交通功能而设置外廊、天桥和梯道时,应符合防火典型的。

步行商业街的各个出进口四面应设置停车场地。

商业步行区的紧急正常疏散出口间隔距离不得大于160m。

区内的道路网密度可采纳13-18km/km2。

商业步行区的道路应满足送货车、清扫车和消防车通行的要求。

道路的宽度可采纳10~15m,共其间可配置小型广场。

商业步行区内步行道路和广场的面积,可按每平方米容纳0.8-1.0人计算。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1、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定义:是指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商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充分反映城市商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城市未来商业网点的商业功能、结构、空间布局和建设规模所做的统筹设计。

2、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原则:(a)以人为本,远近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b)结构调整、布局优化、改造与新建相统筹的原则;(c)大型商业设施建设与中小商店生存发展相结合的原则;(d)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e)规划的调控功能与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相结合的原则;(f)技术进步的原则。

3、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主要内容:3.1城市商业中心的规划布局(a)名称、区位;(b)在城市商业中的地位和功能;(c)消费服务定位、主力业态与特色要求;(d)总规模和大型零售网点的数量;(e)业态结构调整的重点。

3.2 区域商业中心的规划布局。

3.3社区商业的规划布局(a)优先发展的零售与服务网点的业态、类型、组织形式、千人拥有的零售与生活服务网点面积;(b)主要零售与生活服务业网点的商圈半径。

3.4 商业街的规划布局(a)名称、区位(含长度);(b)商业历史与人文环境特征;(c)消费服务定位的特点;(d)主力业态与配套的商业设施;(e)打造特色商业街品牌的重点。

3.5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划布局(a)相对均衡的布局要求;(b)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名称、区位、规模与辐射半径;(c)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的重点;(d)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与城郊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关联。

3.6 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的规划布局(a)主要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对城市优势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服务功能;(b)主要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相对集中的布局要求和优先发展的地域;(c)主要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的经营特色、规模与辐射地区;(d)主要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改造的重点。

3.7 其他商品交易市场的规划布局(a)商品交易市场在城市商品流通中的地位与作用;(b)主要商品交易市场名称、区位、规模与经营特色;(c)主要商品交易市场改造的重点。

上海大虹桥板块发展规划参考

上海大虹桥板块发展规划参考


虹桥商务区
虹桥商务区四至范围:北起北翟路,南到沪青平公路,西至铁路外环线, 东至环西一大道,总用地面积约26.3平方公里。规划总建设规模,约 1100万平方米,其中对外交通规划设施约300万平方米,商务办公等公 共设施约490万平方米。区域内的业态将包括总部经济、会议产业、办公 楼、酒店、商业、娱乐及生活等。

谢谢观赏…
更多细节欢迎垂询:8621-63602128


新虹桥商圈简介
功能定位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批发与零售业共同繁荣、商品集散 能力强大的虹桥国际贸易集聚区”。 具体分三个层次完成: • 将逐步形成服务上海、辐射长三角的影响力; • 聚集国际品牌,并引进目录店、集成店、折扣店等新型商业业态; • 以高端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主导的虹桥国际化高端商圈。 商圈将通过对接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依托国际贸易,发展具有虹桥 特色高端商贸服务业。

大虹桥商务区
随着虹桥国际枢纽、轨道交通2号线延伸段10号线等重点工程的顺利推 进,规划面积86平方公里的“大虹桥商务区”正逐渐浮出水面。这一重 要区域的形成涉及到上海长宁、闵行、青浦、普陀、嘉定、松江六个区。 虹桥商务区不是一个行政区域,而是一个功能区域,根据规划和功能定 位,虹桥商务区建设将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面向全国的总部经济 和高端商务活动的集聚地,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之一。

大虹桥带动性
虹桥

新虹桥商圈简介
新虹桥商圈的功能定位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批发与零售业共同繁荣、 商品集散能力强大的虹桥国际贸易集聚区,它将被打造成以高端购物、 餐饮、休闲、娱乐为主导的国际化高端商圈。 凭借现有虹桥CBD及天山路商业区的基础,数年内将被打造成集高端 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主导的国际化高端商圈,极具潜力成为上海 西区真正核心区域,并依托虹桥国际交通枢纽优势,闪耀长三角...

上海五角场商圈市调报告

上海五角场商圈市调报告

以环岛为核心,呈一圈五线的星状布局,中心商业区与五条特色主题商业街组成; 集购物、餐饮、娱乐、健身、文化、教育、休闲、展示等于一体,为市级商业中心;
区域规划面积为0.96平方公里,商业面积约55万平方米。


轨道交通10号线将在今年10月份竣工通车(最迟也在2010 年),将设置五角场站、江湾体育场站、三门路站三个站点, 届时三站点间地下步行系统全打通,大大提升便捷性。
楼层
业态
品牌
F1.F2
百货
H&M等大型零售商已进驻装修
F3 家居、教育培训、 HOLA特力屋等 SPA
F4
餐饮
复茂龙虾、梧桐小镇、港丽餐
厅、韩林碳烧、敦煌小亭、豆
捞坊、萨利亚等
F5
餐饮、娱乐 正装修
F6 特力集团办公场 所
项目概况 整体定位 规划设计 业态配比
城中城
城中城整体平面图
地下一层城中城总面积约45000平米,万达自主招商管理。业态主要 有美食餐饮、服饰、电子数码、电玩娱乐、美容美发、个人护理等。


业态 购物(服饰、珠 餐饮(包括 宝、日常家居等) 食品零售)
比例
65%
20%
休闲娱乐 8%
数码电器 2%
文化教育 2%
其他 3%
万达广场作为地产巨头万达在上海的第一个商业地产项目,运用“订单地产”模式,沃尔玛国际
业 大型连锁超市、巴黎春天百货、万达国际影城、特力时尚汇、新华书城、上海黄金珠宝城、上海第 态 一食品商店、宝大祥青少年儿童购物中心、大型量贩式歌城等九家主力店分别涵盖了餐饮、购物、
休闲、娱乐等多元业态;同时,4.5万平米的万达城中城对一站式购物中心作了业态整合、补充, 国际连锁餐饮、特色美食、服装服饰等众多业态共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名度高和社会声誉良好
拥有丰富的城市和商业历史文化积淀;拥有相当数量的著名商业服务企业 和知名品牌,拥有一定数量的地标性商业建筑。
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停车设施配建完善,公共交通网络便捷,区域内及周边有多条轨道交通线 路,并设立多个站点。
市级商业中心
五角场
四川北路
中环
新客站
南京东路
发展目标
经过五至十年的努力,使上海成为国际国内贸 易的重要交易地,国际先进理念技术业态引进、 消化、创新的重要集成地,流行时尚、新兴服 务和著名品牌的重要集聚地。
满足服务对象:
本地市民和从业人员; 商务、贸易、会展、会议等各类外来商务消费群; 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体育赛事、休闲度假等各类
服务对象为本区域内常住人口和各类外来人群,日 客流量达到约20 万人次;
商业集聚在不少于8 公顷的区域范围内; 商业设施建筑面积约为20-60 万平方米。
地区级商业中心
社区级商业中心
社区级商业中心是指在人口规模达到5 万人以上的 1 个或1 个以上居住区内,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设置较完善的、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费为主的商 业和服务业网点,服务对象为该区域
规划对象
中心城区内的市级商业中心、 地区级商业中心是重点
从商业等级体系分,规划对象中心城包括市级 商业中心、地区级商业中心、社区级商业中心, 郊区包括新城、新市பைடு நூலகம்、中心村商业;
从商业功能分,规划对象包括特色商业街、现 代服务业集聚区、交通枢纽商业、各类园区配 套商业;
从商业行业分,规划对象包括零售业网点、餐 饮业网点、生活服务业网点、主要大型商品交 易市场。
外来旅游消费群; 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业组织等各类集团消费群; 其他各类消费人群。
中心城网点总体布局
基本形成“市级、地区级、社区级”三级商业中心体系:
市级商业中心:
在已有10 个市级商业中心的基础上,近期规划新增新虹 桥、中环2 个;
地区级商业中心:
近期规划建设和完善17 个地区级商业中心,远期规划新 增5 个地区级商业中心;
另外还做了中心城区的菜场规划。
思考
配送产业规划和配送 中心选址等如何结合
商业网点规划?
1. 配送中心规划与选址等 可以重点考虑十二个市 级商业网点,稍微兼顾 地区级商业网点规划;
2. 对各商业网点进行集计 分析,城市内部运输可 采用三步骤法(没有交 通分担)分析研究;
3. 城市配送网络的设计要 考虑货运需求,并结合 各商业点的位置。
社区级商业中心以社区购物中心、百货店、大型超 市等大型商业设施为核心,同时设置各类中小零售 餐饮服务、社区生活服务、文化休闲服务等网点。 针对各社区实际情况,改善老的社区,建设新的社 区,推进新型业态、服务设施和多层次商业网点的 建立。及部分外来消费者的属地型商业。
中心城现状保留38 个左右的社区级商业中心,规 划新增64 个社区级商业中心,共规划形成102 个左 右的社区级商业中心。
中山公园 虹桥
南京西路 豫园
淮海中路
张杨路
徐家汇
地区级商业中心
服务于一定的城市区域或人口,与交通枢纽、 旅游景点、居住区、商务楼宇相结合,以满足 区域内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和商务活动等 综合消费为主,形成规模中度集聚、服务功能 完善、行业业态齐全、具备一定集聚和辐射能 力、服务范围为广域性的综合商业功能区。
谢谢!
社区级商业中心:
以上海中心城单元规划确定的社区中心为基础,综合考 虑轨道交通、人口分布、服务半径等因素,建设社区商 业中心,有条件的应与文化、医疗及社区公共事务等设 施结合形成“四中心”合一的社区级商业中心,中心城 共规划102个左右的社区级商业中心。
市级商业中心
集聚辐射范围广:
服务人口为50 万人以上,日客流量达到20~30 万人次左右,其中外来消 费者占50% 以上。
商业商务建筑规模大
商业设施集聚在不少于25 公顷的空间范围内,规划商业设施建筑面积约 60 万~100 万平方米,商务建筑面积约150 万平方米以上。
城市综合功能齐全
购物、餐饮、休闲、文化、娱乐、旅游、商务、酒店、会展等综合功能高 度集聚。
商业业态配比合理
大型商业网点集聚度高,百货店和购物中心等大型商业业态的建筑面积占 全部建筑面积的40% 以上。
《上海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纲要》 介绍
2012年6月
规划范围与期限
规划范围
本规划的范围为上海市市域范围,用地面积约6340 平方公里。
其中规划范围重点在中心城区(外环线以内地区), 用地面积约660 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划分为三个阶段
近期2009-2010 年;(世博) 中期为2011-2015 年;(“十二五”) 远期为2016-2020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