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公交应急联动策略_滕靖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原则以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原则为标题,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预防措施预防是最好的应急处理。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我们应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行。

同时,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他们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冷静地应对。

二、应急预案制定制定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应急预案应包括事件识别、报告和处置流程,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展开应急处理工作。

三、信息发布与协调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对于应急处理至关重要。

相关部门应建立信息发布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准确性。

同时,各部门之间应加强协调,确保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应急处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四、现场处置与救援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应迅速展开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

首先要确保乘客的安全,引导乘客有序疏散,并协助受伤乘客及时得到医疗救治。

同时,要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各部门之间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确保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事后处理与评估突发事件处理完成后,相关部门还要做好事后处理和评估工作。

对事件的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同时,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事件处理情况,增强公众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信任。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原则是预防为主、科学应对、信息发布与协调、现场处置与救援、事后处理与评估。

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加强设备维护和员工培训,做好信息发布和协调工作,迅速有效地进行现场处置和救援,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乘客的安全和轨道交通系统的稳定运行。

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公交接驳应急预案

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公交接驳应急预案

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公交接驳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全面提升我市应对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综合指挥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明确相关部门、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公交企业在应急处置公交接驳过程中的职责分工和运作流程,最大程度地减轻轨道交通因突发事件停运后对市民出行的影响,提供城市客运保供服务,结合我市轨道交通与公交的实际运作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管理办法》《XX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市城市公共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XX市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应急预案》《XX市公共客运管理条例》《XX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XX地铁运营突发性事件(事故)信息报送规定》)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1.3 工作原则1.3.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注重实效。

1.3.2 统指挥,多方协作;指令畅通,职责分明。

1.4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因突发事件造成线路中断,需要启动地面公交进行接驳分流疏运的应急处置。

有轨电车运营突发事件公交接驳应急处置参照本预案实施。

2 组织机构与职责在XX市城市公共交通应急指挥部领导体系下,本预案组织机构由XX市公共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以下简称协调指挥中心)和XX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公交接驳指挥部(以下简称接驳指挥部)两部分构成。

2.1 协调指挥中心2.1.1 协调指挥中心组成:协调指挥中心由市交通运输局成立,市交通运输局分管领导挂帅,领导协调指挥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

常设机构设置于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

2.1.2 协调指挥中心主要职责(1)组建接驳指挥部,并督导、协调其有关工作;(2)针对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公交应急接驳的需求,根据《XX 市城市公共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相关规定,协调市公安交管、市城管、东部机场集团航站区管理部、各区等相关单位参与应急接驳工作,组织或配合公交接驳停靠点、停靠区域的秩序维护,以及采取临时交通管控等相关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具体应对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具体应对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具体应对措施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具体应对措施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一、建立应急预案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突发事件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建立应急预案是十分重要的。

应急预案应包括各种突发事件的分类、具体应对措施、责任分工、应急物资准备等内容。

预案的制定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恐怖袭击等,以确保运营单位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地保障乘客的安全。

二、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城市轨道交通的设备是保障运营安全的重要基础,因此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是防范突发事件的关键措施之一。

运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应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操作技能,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

三、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是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

运营单位应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活动,向乘客普及安全知识,教育乘客正确的应急行为和自救方法,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同时,还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四、加强设备监控和报警系统建设加强设备监控和报警系统的建设是及时发现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

运营单位应加强对车站、车辆和轨道等关键部位的监控,通过视频监控、温度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的报警系统,一旦发现突发事件,能够迅速报警并启动应急响应,确保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保障乘客的安全。

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和联动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和联动,形成合力。

与消防、公安、医疗等部门建立紧密联系,制定联合应对方案,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确保能够快速响应和协同作战。

此外,还应积极参与城市突发事件综合演练,提高应对能力和协同配合水平,为突发事件应对提供有力保障。

突发事件下城市轨道交通与桥接公交应急联动研究

突发事件下城市轨道交通与桥接公交应急联动研究

突发事件下城市轨道交通与桥接公交应急联动研究突发事件下城市轨道交通与桥接公交应急联动研究近几年来,城市发展迅速,人口逐渐集中在城市中心地带,城市交通压力不断增大。

城市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高,时间长,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则不断推进。

然而,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发事件,如天灾、事故等,这些事件可能会导致轨道交通系统的瘫痪或中断,给城市的出行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研究城市轨道交通与桥接公交的应急联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具有运行速度快、运量大、环境友好等优势,是现代城市主力公共交通工具。

然而,无论在运营安全还是避免突发事件对出行带来的影响方面,轨道交通系统仍然存在一定的脆弱性。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如火灾、地震等,轨道交通系统可能被迫中断运营,导致乘客滞留,造成恐慌、交通拥堵、交通瘫痪等后果。

因此,在轨道交通系统瘫痪时,桥接公交的应急联动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一项重要策略。

桥接公交是指在轨道交通中断时,通过灵活调度公交车辆,以桥接乘客的最后一公里出行。

与传统公交相比,桥接公交在运行速度、调度灵活性上具有明显优势。

事实上,桥接公交已在一些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中得到应用,并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突发事件下,城市轨道交通与桥接公交的应急联动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预警与应急处置的机制。

早期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如监测设备、传感器等,对轨道交通系统中潜在的故障、事故进行监测和预警。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同时,需要建立应急处置机制,以快速响应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确保乘客的安全和顺畅的出行。

其次,要加强轨道交通与桥接公交的联动协调能力。

在轨道交通系统中断时,需要及时调度和组织公交车辆,以确保乘客的出行需求。

这就需要城市交通管理部门与公交调度部门紧密合作,实时了解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介入桥接公交的运营,确保桥接公交的调度和指挥能够迅速响应,保障市民的出行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管理与应对策略

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管理与应对策略

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管理与应对策略一、引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安全、高效和便捷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大量的人员流动和交通需求。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和交通压力的增加,轨道交通系统也面临着各种突发事件的威胁和挑战,例如自然灾害、设备故障、恐怖袭击等。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应急管理和应对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应急管理与应对策略。

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应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应急管理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实施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工作的一系列措施。

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对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和乘客安全带来的影响。

1. 紧急预警体系为了及时掌握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应建立完善的紧急预警体系。

该体系应包括监测设备、数据分析和信息通报等环节,以提前发现可能的风险和威胁。

2. 应急预案制定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应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地采取行动。

预案应包括应急响应流程、责任分工、资源调配等内容,以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应对策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应对策略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系统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的应急措施。

其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减少事件对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和乘客的影响,并尽快恢复正常运营。

1. 紧急疏散和救援措施在发生火灾、地震或其他突发事件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应设立疏散通道和救援站点,及时引导乘客安全疏散,并提供必要的应急救护服务。

2. 通信和信息传递为了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了解和传递关键信息,轨道交通系统应建立健全的通信网络,包括紧急联络通道和移动通信设备等。

3. 资源准备与调配在应急事件发生后,轨道交通系统应合理规划和调配各种资源,例如人员、设备、应急物资等,以便快速恢复运营。

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应急管理和应对策略的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应急管理和应对能力,以下是一些优化策略的建议。

城市地铁突发事件联合应急处置方案

城市地铁突发事件联合应急处置方案

城市地铁突发事件联合应急处置方案一、前言城市地铁是现代城市中重要的公共交通方式,为了确保地铁运营的安全和顺畅,应对地铁突发事件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联合应急处置方案,以便各相关部门能够高效地合作,应对城市地铁突发事件。

二、事前准备1.地铁公司应建立与各相关部门的紧密联系,协商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2.地铁公司应建立完善的紧急联系通道,及时与乘客、员工和媒体沟通,并提供有效信息。

3.地铁公司应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三、突发事件的分类及应对方案1. 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是城市地铁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

应对自然灾害,需要各相关部门紧密协作:(1)地铁公司应建立抗震、防洪等工程措施,并加强定期检查及维护。

(2)地铁公司与市政防灾办合作,制定应急撤离计划,确保乘客的安全。

(3)公安、消防等部门应建立应急抢救队伍,及时组织救援行动。

2. 恐怖袭击恐怖袭击是当前全球公共交通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

应对恐怖袭击,需要各部门之间紧密协作:(1)地铁公司应加强安保措施,增设监控设备,提高安全预警能力。

(2)公安部门应建立反恐怖应急联络机制,及时获取情报信息,及时处置恐怖袭击事件。

(3)医疗卫生部门应建立应急医疗救援队伍,及时提供伤者救治。

3. 突发疾病突发疾病是城市地铁可能面临的一种突发事件。

应对突发疾病,需要各部门密切协作:(1)地铁公司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车站、车厢等公共区域。

(2)卫生健康部门应建立随时应对突发疾病的医疗队伍,及时进行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

(3)政府相关部门应及时开展宣传教育,提醒乘客注意个人卫生,减少疾病传播。

四、应急演练和评估1.地铁公司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处置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相关部门应根据演练结果进行评估,及时修改和完善应急处置方案。

3.公众的参与是提高地铁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公司应主动组织公众参与演练,提高乘客的应急意识和逃生能力。

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可
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的应急预案。

该预案旨在保障乘客的安全,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以下是一般性的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1. 突发事件的分类: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将突发事件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理。

2. 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应急指挥部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包括指挥部的成员、指
挥部的指挥体制和指挥关系等。

3. 应急响应程序:制定应急响应的程序和流程,包括事件的报告、调度、处置
和恢复等环节,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4. 应急资源保障:明确应急资源的调配和使用方式,包括人员、物资、设备等,以保障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5. 应急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和应对能力,确保能够熟练、迅速地应对突发事件。

6. 信息发布和公众教育: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意识。

7. 事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对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事后处理和事故调查,总结经
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一个动态的文件,需要根据实际情
况进行不断地修订和完善。

各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按照国家的要求,制定相
应的应急预案,并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

城市公共交通业中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城市公共交通业中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城市公共交通业中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在如今日益拥挤的城市中,公共交通成为了绝大多数人日常出行的首选方式。

然而,不可避免地,突发事件可能会发生,给城市公共交通业带来巨大挑战。

为了确保市民的出行安全和顺畅,各城市公共交通机构必须建立完善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本文将探讨城市公共交通业中的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在城市公共交通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能够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突发事件可能导致交通拥堵、车站关闭、乘客伤病等问题,而应急预案可以为公交公司和相关部门提供一套统一的应对措施,使他们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采取行动,迅速控制局势,减少损失。

其次,应急预案能够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

通过制定详尽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公交公司能够提高公众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意识。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市民能够更加冷静和理性地应对,减少恐慌和混乱。

最后,应急预案对于提高公交公司的应急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直接影响到公交公司的声誉和形象。

通过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公交公司能够提升内部工作协调性和应急处理能力,有效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交行业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1.建立警示机制:公交公司应与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一套科学的警示机制。

通过多渠道获取和分析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向公众发布警示信息,让乘客提前做好准备。

2.加强巡逻和检查:公交公司应增加巡逻和检查力度,确保车辆和车站的安全。

加强视频监控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实施24小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3.加强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演练内容可以包括紧急疏散、急救措施、危险品处置等,以确保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和流程。

4.建立信息发布系统:公交公司应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向乘客发布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

可以通过电子屏幕、广播、手机APP等渠道进行发布,以便乘客了解实时情况并作出相应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是城市应急管 理的重点内容。各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所导
致的共性问题主要是列车运行延误, 进而导致乘客出 行延误; 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在列车运行秩序恢复过程 期间, 延误可能会传播并降低网络局部甚至整体的运 输服务水平。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策略
包含: 应急救援、客流疏散、故障处置、恢复运营等多方 面, 其中客流疏散是降低乘客出行延误、减轻突发事件 对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影响的关键措施。在此方面, 公 共汽车交通( 以下简称公交) 以其调度灵活、运能机动、 部署快捷的特点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客流疏散提供了
任区尽可能覆盖不同线路的轨道交通车站, 而避免更 多覆盖同条线路的轨道交通车站。以上海市轨道交通
第 5期
城 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公交应急联动策略
15
规划网络为背景, 局部公交应急联动责任区划分情况 见图 1。划分公交应急联动责任区后, 需进一步研究 各责任区公交应急运能的备车量及备 车点的选址方 案。
大城市的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中对突
发事件的等级都进行了明确定义并提出了公交联动实
施的基本条件。如, 北京市的/ 较大0级别轨道交通运 营突发事件为: / 造成轨道交通运营中断 0. 5 h 以上、3 h 以下0; 天津市的/ 较大0级别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 为/ 因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中断运营 1 h 以上0; 上海 市的/ 黄色0应急处置等级为/ 造成列车发生 1 h 以上 延误或中断运营, 线路严重晚点0。可见, 公交应急运 能最低储备量须满足上述等级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客流
第 32 卷第 5 期 2 0 1 0 年 10 月
铁道学报 JOU R NA L OF T H E CH IN A RA ILW A Y SO CI ET Y
V ol. 32 N o. 5 October 2010
文章编号: 1001- 8360( 2010) 05-0013- 05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公交应急联动策略
1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及其对客流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 以下简称轨道交通) 突发事件是 指: 在运营阶段因不可预见或不可控制的因素而突然 发生的影响列车正常运行的事件, 按成因可分为以下 4 类: 自然灾害 类、运营故 障类、消 防治安类、大客流 类。无论哪一类突发事件都将影响正常的轨道交通运 营秩序、产生列车运行延误, 并可能引起客流在车站的 滞留和聚集现象[ 10] 。对于事件发生车站, 由于需要疏 散停运列车乘客, 会使得 车站的乘客数量急 剧增加。 对于事件发生源点前后方车站, 列车运行延误具有传 播性, 将导致事发源点前 后方车站的客流逐 渐累积。 在网络化运营条件下, 轨道交通线路存在较强的连通 性, 事发线路客流变化还将通过换乘枢纽引起相衔接 线路客流发生变化, 依次传播, 最终引起整个网络客流 分布的异常变化。
Bus Dispatching Strategies in Urban Rail Emergent Events
T ENG Jing , XU Ru-i hua
( S chool of T rans port at ion Engineering, T ongji U niver sit y, S han ghai 201804, C hina)
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对轨道交通网络的影响可能集 中在一条线路的某一站点或某一区间, 也可能波及整 条线路或者关联的多条线路。为了有效利用公交的机 动运能, 降低运营成本, 应划分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公 交应急联动责任区( 以下简称责任区) , 以责任区为单 元组织公交机动车应急联动。在公交机动车调度实施 中可具体根据突发事件的延误影响范围采取不同等级 的调度策略: ¹ 面向区内单轨道交通站点的公交应急 调度; º 面向区内多轨道交通站点的公交应急调度; » 跨区公交应急调度协调等。
Abstract: Em er gent event s in urban rail t ransit threat en t he saf ety and order of t he net w ork. H eavy event s w ill result in operation int err upt io n, serious tr ain delay and also passeng er delay. Wit h great inf luence and w ide spread impact , they ar e list ed as t he key object s of urban emergency m anagement. Ev acuat ing rail passengers and tr ansferring t hem t o bus t ranspor t in em er gency event s is an ef f ect iv e met hod t o m aintain the ent ire o rder of the urban passeng er t ranspor t sy st em. First ly, t he inf luence of emerg ency events on urban rail t ransit is anal yzed. T hen t he tr ansport at ion capacity calculation m et hod and sit e- selection m et hod are put fo rw ard f or em erg ency bus t ranspor tat ion services. F inally, t he m easures to implem ent t he bus emergency- dispat ch schem es are st udied o n t he basis of info rmat ization condit ions. Key words: urban r ail t ransit ; emergency ev ent ; emerg ency response; bus vehicle dispat ching; optim izat ion
2 公共汽车交通应急联动调度策略
2. 1 公交应急联动的任务 轨道交通网络内突发事件的发生是完全随机的,
轨道交通系统本身会针对具体事件启动应急预案、实 施救援或故障排查、调整列车运行秩序等控制手段, 因 此突发事件所导致的列车延误波及范围和客流延误波 及范围具有随机有控特征[ 13] 。受此影响, 各轨道交通 站点的公交应急联动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随机特征。 通常只有在发生/ 较大0以上级别的轨道交通突发事件 情况下, 公交应急联动才需要启动。于是公交应急联 动调度任务可归纳为: 适应一定概率条件下、发生/ 较 大0及以上级别轨道交通突发事件情况的, 服务于轨道 交通车站客流疏散的公交应急联动运能提供。 2. 2 公交应急联动的基本策略
收稿日期: 2010-01-03; 修回日期: 2010-08-13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高 技 术 研 究 发 展 计 划 ( 863 计 划 )
( 2007AA11Z236) ;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 70601022) 作者简介: 滕靖( 1977 ) ) , 男, 黑龙江哈尔滨人, 副教授, 博士。 E-mail: t engjing@ t ongji. edu. cn
滕 靖, 徐瑞华
( 同济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上海 201804)
摘 要: 突发事件威胁城市轨道交通网 络的安 全与秩 序, 严重的 将导 致运营 中断 和列车 与乘 客的 大规模 延误。 鉴于其恶性影响和广度传播,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 被列为城市 应急管理的 重点对象。利 用地面公 共汽车交 通 疏散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并实现运输接续是维持城市客运交 通系统整 体运输秩序 的有效方 法。首先, 分析突发 事 件对城 市轨道交通客流输送产生的影响; 然后从应急运输服务 的角度, 提出公共汽车交通应急运能计算方法和 机 动车备车点选址方法; 最后给出基于信息化条件的公 共汽车交通应急联动实施措施。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突发事件; 应急联动; 公共汽车调度; 优化 中图分类号: U 492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 3969/ j. issn. 1001- 8360. 2010. 05. 003
轨道交通客流的延误范围、延误程度主要取决于 突发事件的影响程度、车站辅助线和折返线的设置、运 营必须的应急设施条件及应急处置方案的有效程度。 但总体上看, 乘客进站量( 换乘量) 大的轨道交通车站, 在延误条件下易发生大客流现象。距离事发区间越近 的后方车站, 其客流延误时间越长, 受到延误影响的乘 客越多[ 11] 。在事发区间后方的换乘车站, 乘客聚集速 度更快, 高峰期极易发生滞站客流超饱 和的情况[ 12] 。 当轨道交通系统难以通过自身减缓或 消除客流延误 时, 必须及时启动客流地面疏散预案。
3 公交应急运能计算方法
各责任区储备的公交应急运能并非越多越好, 这
是因为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发生是随机的, 公交应
急运能需求也是随机的。机动车备车资源过多会造成
浪费; 备车资源不足, 则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就会因机动
运能不足而降低应急处置效果。因此有必要确定责任

i
的最
佳公
交机
动车备车

Q
* i

3. 1 无先验事件条件下的计算方法
有利的支持方式。 美国 T CRP Report 86/ P ublic T ransport ation Se-
cur it y0 报告[ 1] 中, 明确提出在铁路或城市轨道交通发 生突发事件后的/ 反应和避难0 阶段以及/ 修复和恢复 服务0 阶段要充分利用地面公共交通工具作为联动支 持方式。在 2004 年欧盟委员会/ T ow ards Passeng er Int ermodalit y in t he EU 0报告[ 2] 中将/ 轨道交通与公 交之间服务及时刻表的协同、线网和枢纽布设的协同、 付费 方式 的协同 、应 急支 援的 协同0 列为 实现 公共 交通 联合运输实施的技术基础。由此可见, 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突发事件下公交应急联动在城市客运交通应急管 理中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