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8-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学案(无答案) 新人

合集下载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2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课时练习含解析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2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课时练习含解析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基础闯关★★知识点一:全民族坚持抗战1.“八年抗战,艰苦卓绝。

北起松花江,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

”材料重点强调了能取得抗战胜利的哪一因素?()A.国共合作抗日B.坚持持久抗战C.全民族团结抗战D.日本战略失误【答案】A【解析】从题干和材料中找出提示的关键词。

从材料中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原因,是因为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一直对外。

所以得到的最大启示:加强民族团结,爱国主义精神凝聚起来,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2.周恩来曾这样评价一次事件:“千古奇冤,江南一案。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周恩来描述的“江南一案”指的是1941年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A.皖南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答案】A【解析】周恩来曾这样评价一次事件:“千古奇冤,江南一案。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周恩来描述的“江南一案”指的是1941年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皖南事变。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千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移。

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

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

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

故选A。

3.在反“扫荡”战斗中,壮烈殉国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A.左权 B.佟麟阁 C.张自忠 D.赵登禹【答案】A【解析】1937年7月7日卢沟桥发生“七七事变”,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故选A。

知识点二:中共七大4.1940年5月至6月,中国第5战区部队在湖北省枣阳、宜昌地区抗击武汉日军的进攻,是为枣宜会战。

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八上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含解析)

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八上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含解析)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选择题1.(2018•张家界)2017年1用,教育部根据有关精神要求对大中小学教材进行修改,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进一步体现对历史的尊重,对抗战精神的弘扬,以及对伟大抗战精神的继承。

中国“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是()A.八一三事变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分析】本题以教育部根据有关精神要求对大中小学教材进行修改,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为切入点,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答】抗日战争胜利于1945年,十四年前是1931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

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

因而“十四年抗战”说的起点是九一八事变。

故选:B。

2.(2018•烟台)如图所示材料中“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D.八一三事变【分析】本题以“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切入点,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

【解答】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放弃围剿红军,共同抗日,西安事变发生。

因发生在12月12日,又被称为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发生,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周恩来奔赴西安积极协调,最终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

故选:B。

3.(2018•潍坊)1936年12月25日,《盛京时报》挑唆南京政府武力解决事变,叫嚣“包围陕西”“玉石俱焚”。

粉碎其阴谋的是()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发起百团大战C.取得台儿庄大捷D.召开中共七大【分析】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精品课件

日本侵 华原因
日本因素(称霸是主因)、中国因素、国际因素
过程
局部 侵华 阶段
时间 1931-1935 1935-1937
日本方面情况
挑起九一八事变,建立伪满国。 (一·二八事变)
中国方面重要情况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 地.
策动华北事变,妄图占领华 北五省。
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 矛盾
长驱直入 的原因
全面 侵华 阶段
历史意义:国内;国际
淞沪会战(粉碎速决)1937.8—11
国民政府正
宝山姚子青,四行仓库谢晋元,粉碎了日军三个月
面战场

四大会 太原会战(平型关)1937.9—11
日 民全

八路军,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族 统 一 战 线
民 族 抗 战
相 互 依 存
相 互 配 合
徐州会战(台儿庄)1938.1—5正面战场最大
1945年4月,延安
1
主要内容
(1)总结了党领导民主革 2 命的经验,制定了党的政
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
(2)选举产生中央领导
(3)确立毛泽东思想为 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
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 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

央主席。
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 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 民主主义的中国
武汉会战(相持阶段)1938.6—10万家岭战役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12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1944年初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
结果: 丧师失地
中共敌 后战场
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开辟敌后抗 日根据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小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小结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小结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知识点1 九一八事变爆发: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意义: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扩大:日军相继占领东北三省,1932年,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抗争:东北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位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东北抗口联军,与日军战斗。

知识点2 华北危机与一二• 九运动华北危机:1933年1月,日军攻占山海关,向南推进。

1935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

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

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知识点3 西安事变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杭战知识点1 七七事变爆发:1937年7月7日,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人宛平城搜查遭拒.随即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反击。

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意义: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中考历史精讲本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近代史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考历史精讲本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近代史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课标要求:列举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 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背景 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从南北 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台儿 指挥者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庄战 概况 1938 年 3 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
守军奋起抵抗,共歼敌 1 万余人

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 李宗仁在
(教材最新表述: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
抗日 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 战争 素。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 胜利 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 的原 原因 因与 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 伟大 战大局,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 意义 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抗日战争的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
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 意义 关键
(2)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考点 2: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八上第 19 课 P91-95)(2022 年是七七事 变爆发,南京大屠杀 85 周年)
课标要求: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 抗战的意义;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 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1944 年初,日军发动了__豫豫湘湘桂桂战战役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
战役 概况 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
部分
考点 4:敌后战场的抗战(八上第 21 课 P100-103)(2022 年是平型关大捷 85 周年)[2021·天水 6,武威 8(1);2020·天水 5]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四十六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四十六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四十六
下列能为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供史料支撑的有( )
①美苏等国协同作战②中共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③华人华侨归国参战④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①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图片知史】
图8
【名人说史】
材料一我国从19世纪40年代起,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共计105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攻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
——毛泽东
材料二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
【答案】:
【解析】:
歌曲可以成为不同时期反映人民心声的载体。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精品习题课件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精品习题课件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小论文题:(一九四五)八月八日,苏联政府宣 布对日作战,中国人民表示热烈的欢迎。由于苏联这 一行动,对日战争的时间将大大缩短。对日战争已处 在最后阶段,最后地战胜日本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 时间已经到来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的一切抗 日力量应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密切有效力地配合苏 联及其他同盟国作战。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人民军队,
2.右图为周恩来亲笔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 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抨击的国民党制造的哪 一事变( C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皖南事变 D.七七事变
3.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实现光明前途奠定基
础的会议是( C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4.1945 年 8 月 15 日,延安军民载歌载舞,欢庆 胜利。这是庆祝( D )
日本侵 华原因
日本因素(称霸是主因)、中国因素、国际因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过程
局部 侵华 阶段
时间 1931-1935 1935-1937
日本方面情况
挑起九一八事变,建立伪满国。 (一·二八事变)
中国方面重要情况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 地.
策动华北事变,妄图占领华 北五省。
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 矛盾
长驱直入 的原因
全面 侵华 阶段
A.知识分子成为抗战主力 B.妇女民族意识高涨 C.妇女政治地位普遍提高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
6.(2018·湖北孝感)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
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
义的中国。这次大会是( D )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题: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题: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2015年,我国举行了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

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其重大意义是()①是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②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③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④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和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下列属于正面战场抗战的有①百团大战②台儿庄战役③平型关战役④武汉会战⑤长沙会战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3.“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了()A.八一三事变 B.九一八事变C.双十二事变 D.七七事变4.抗日战争是近代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

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A.平津守卫战 B.南京保卫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5.“九一八”事变后,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妄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

不战送江山,万世同羞耻……”诗中的“江山”是指()A.平津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华东地区6.下图反映的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这个罪行指()A.南京大屠杀 B.“三光政策” C.细菌战 D.旅顺大屠杀7.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组织的大战役有()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长沙会战8.下列对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屡败局面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七七事变B.西安事变C.八一三事变D.国共合作宣言发表10.某校八年级几位学生在一次晚餐用餐过程中,七嘴八舌再现百团大战相关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教学难点: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有什么作用。

二、教学设计
【情景导入】
【自主学习】
(一)台儿庄战役
1.背景: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
同时,一部日军从山东半岛登陆,沿胶济线西进,企图合攻徐州。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2.结果:血战台儿庄:1938年,在徐州会战中的,消灭日军人。

3.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二)保卫大武汉
1. 经过:1938年6月开始,日军集结重兵进攻。

中国军队利用地形,构筑
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

在江西,中国军队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
给以重创。

2.结果:1938年10月,中国军队有序撤出武汉。

历时4个多月,日本
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武汉保卫战后期,日军占领广州。

中国军队
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

3.大片领土沦入敌手。

失陷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1.背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均告失败。

2.经过:1941年12月,日军发动,中国军队拼死抵抗。

在中国军队的
英勇搏杀下,日军伤亡惨重,被迫突围。

3.结果及影响: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接连败退。

中国军队获
得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4.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发动,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大片国土。

【重难点突破】
抗日战争既是一场民族御侮之战,也是一场卫国战争。

材料一台儿庄是徐州门户,位于徐州东北的大运河北岸,南通陇海线、北接津浦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北路日军从平津南下,南路日军北犯,准备南北夹击徐州。

材料二坚守滕县(位于台儿庄西北)的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一军第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抱定“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决心,率领全师官兵与敌血战到底,壮烈牺牲。

材料三武汉会战是抗目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大消耗了目军的有生力量。

材料四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三次大规模进攻长沙,中国军队与之展开殊死搏斗,终将日军击退
(1)根据材料一徐州会战是中国军队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为阻击日军进攻而组织的大会战。

双方在哪一地点展开激烈的争夺?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大会战。

中国军队采用了怎样的策略?取得哪一战役的重大胜利?武汉会战产生了什么影响?
(4)第三次长沙会战的结果如何?有什么影响?
(5)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哪些主要的会战?有何积极意义?
三、课堂小结
四、当堂训练
1.李宗仁将军曾说:“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

”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