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实验学校简介

合集下载

安平县第三实验小学智慧校园申报书

安平县第三实验小学智慧校园申报书

附件1
衡水市智慧校园实验学校



申报学校:安平县第三实验小学
申报日期:___2018年9月25日
衡水市教育局编制
二○一八年七月
填写说明
一、基本要求
1.填写内容应认真核实,准确无误;
2.填写完成后请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
3.表格可自行延长。

二、智慧校园实施方案的填写
字数控制在3000—5000字。

主要包括:
1.学校信息化发展战略定位和愿景;
2.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
3.学校开展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条件分析;
4.拟开展实验的重点任务和进度安排;
5.潜在问题分析;
6.机制创新和保障措施。

- 11 -
- 12 -。

盂县第三实验小学:一场基于教育信息化建构的教研探索

盂县第三实验小学:一场基于教育信息化建构的教研探索

SHANXI EDUCATION盂县第三实验小学:一场基于教育信息化建构的教研探索文郭瑞祺郭润芳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盂县第三实验小学摸着石头过河,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引导下,持续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

学校紧紧围绕“整校推进”的核心理念,创新培训机制,逐级开展教育信息化建构的研修实践。

一、立足三年目标,擘画蓝图第三实验小学是几所农村小学合并转型而成的一所学校。

几年来我们守正创新、争优创特,成功跻身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之列。

在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方面,我们确立了“建设数字化校园,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形成“全面推进信息化办公,全员提升信息化素养,全力构建信息化校园”的“三全”发展模式。

根据《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实施指南》(下称《指南》),我校建构了“学用结合”的校本培训模式,着力推进技术创新课堂,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创新融合为抓手,以多位一体的精准测评体系等教育信息技术发展新机制,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研、管理和服务的深度融合,实现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我们设立“三年一贯”目标,努力向着构建“智慧数字校园生态”砥砺前行。

第一年,强化教师队伍信息化能力的培养和实践。

坚持面向全员,突出核心骨干教师,全面落实信息化教学研修目标,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专业素养。

第二年,逐步加强学校的信息化应用,强化信息化资源管理和建设。

以应用驱动教与学的信息化发展,全面提升教师与学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应用达到常态化和优质化,实现师生信息技术的互动。

第三年,进一步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创造条件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使管理、教学、教研、培训实现“一条龙”发展,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智能化、品质化。

二、夯实保障措施,细化落实学校的信息化发展重在落实,更重在务实落地。

太原市晋源区第三实验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就学校特色内涵发展

太原市晋源区第三实验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就学校特色内涵发展

文鲁向永近年来,太原市晋源区第三实验小学按照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小学特色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和晋源区教育局有关安排,结合学校实际,秉承“在起点播种希望,以读书明德启智”办学理念,明晰“德育名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依法治校,安全立校”办学思路,确立“遵照教育政策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立德树人为本,适应生态文明要求,汲取传统文化营养,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把教育创新做实,把素质教育做真,把优质教育做大,把基础教育做强”办学目标,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建设。

学校奉行“明德、爱智”校训,弘扬“自强、厚德,和谐”学校精神,有机融合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构建了“学科基础课程———校本特色课程———校本社团活动课程”课程体系,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多元选择,提升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逐步形成了浸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和精髓的人生道德智慧教育的“德智相扬教育”特色。

一、突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题,建设特色校园文化1.塑造了学校精神文化。

在进一步明确“德智相扬教育”(取义于国学经典《管子》的“德成而智出,万物毕得”)特色办学目标基础上,将“在起点播太原市晋源区第三实验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就学校特色内涵发展Management School ·治校34. All Rights Reserved.种希望”的办学理念提升为“在起点播种希望,以读书明德启智”,确立“明德、爱智”校训,提炼了“自强、厚德、和谐”的学校精神,进一步完善了寓意深刻的校徽。

校徽的主体是由绿白两个同心圆组成,上书“明德、爱智”校训,同心圆象征同心同德,取和谐之意,绿色代表新的生命焕发着勃勃生机,白色代表着清纯、象征着纯洁神圣。

同心圆中心为希望的幼苗,破土而出的幼苗象征着孩子张开双臂拥抱希望,在和谐纯洁神圣的环境中生根、发芽、成长,也蕴含着我校的办学理念“在起点播种希望,以读书明德启智”,也寓意“德智相扬教育”。

日照市初中一览表

日照市初中一览表

日照市中学一览表市直初中一览表一、山东省日照市实验中学地址:日照市营子街47号邮政编码:276800 联系电话:0633-8221967山东省日照市实验中学是市属初级中学,建于1985年,占地面积39700多平方米。

现有39个教学班,教职工178人。

近年来,先后荣获“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50多项。

二、日照市新营中学地址:日照市新市区胶州路9号七路..到物价局.或海关..不过物价局离的最近.10路到海关或新营小学.11、18路到移动公司.9路到新营小学5路到新营小学.邮编:276826 联系电话:(0633)8787399日照市新营中学是一所市属初级中学,位于新市区中心地带,东临黄海,西依市政广场,南朝日照港,北靠大学城,地理位置优越,育人环境幽雅,先后荣获“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等30多项国家、省、市荣誉称号,是日照市一所“教育理念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优良、教育质量突出、服务质量一流”的窗口学校。

三、日照市实验学校地址:日照大学科技园学林路东段邮政编码:276826 联系电话:0633-8177788日照市实验学校原名日照铁路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

学校分设中学部、小学部、幼儿园部,占地 210 亩,规划 114 个教学班(其中中学部 48 个班,小学部 48 个班,幼儿园 18 个班)。

学校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先后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学校、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省教学示范学校、省级示范幼儿园、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省省级校务公开先进单位、省绿色学校、市规范化学校、市文明示范学校、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四、日照港中学地址:日照市威海路邮编:276826联系电话:0633-8382843日照港中学始建于1984年,共有24个教学班,学生1400余人。

占地面积3930 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位于日照市市区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育人环境幽雅。

第三实验学校简介

第三实验学校简介

毕节市七星关区第三实验学校简介毕节市七星关区第三实验学校,建校于2003年8月。

原名七星关区海子街二中,2015年11月,经七星关区委、区政府批准,与七星关区碧海街道办事处沙邵小学资源整合。

于2016年3月15日,正式更名为毕节市七星关区第三实验学校。

学校位于七星关区经济开发区和毕节市经济开发区结合部,距离城中心20千米。

服务半径5千米内有海子街镇、碧海办事处、小坝镇等20多个自然村4万多人口。

学校现有学生学生3208人(其中寄宿生2200人),现有教职工149人(专任教师146人),占地近200亩,分为三个校区:校本部、乐斯湖校区、沙邵校区。

校园依山抱水,环境幽雅,交通便利,是适宜教学的理想场所。

做人正气、做事大气、全力修炼书生气,这“三气”精神,是我校校园文化之魂。

在“三气”精神指导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形成了“德育为首、教学为根、育人为本”的办学特色。

2004届中考,我校实现建校中考“开门红”,两名学生高分考入毕节一中,打破了服务片区内十几年无人考入重点高中的僵局之后,重点高录取率逐年提升,到2016届中考,223人考入毕节一中、二中。

学生人数与年递增,已由2003年建校时400多人,增加到了现在的3200多人。

学校历来以“校风正、教风严、学风好、质量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建校以来,学校多次获省级、市级、区级等先进单位、各类示范校、常规管理奖项。

2016年获市级“语言文字”示范校、“四在学校﹒幸福校园”省级示范校称号;2016年5月,校长吴卫华被评为省级“名校长”,并由省教育厅授牌,在学校建立“名校长工作室”; 2016年6月,贵州省名师名校长发展研究中心毕节分中心初中管理中心设立立于我校,吴卫华校长任管理中心主任,负责毕节市初中部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工作。

在各级教育部门和政府组织的各项竞赛中,师生也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一、二、三等奖。

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

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

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位于慈溪市区中心,占地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是一所以小学为主的全日制公办学校。

学校创建于1981年,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是一所老牌的小学。

学校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素质为核心,以现代教育为目标”的办学方针,深受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学校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拥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计算机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馆、游泳馆等一系列现代化的教学场所。

学校还有食堂、宿舍,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生活条件。

毗邻学校的慈溪市综合文化中心、慈溪市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各种文化活动和阅读资源。

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学生的素质养成和综合能力培养。

学校的教学以系统、全面、有针对性为标准,注重知识的打基础和能力的培养。

学校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各种学科,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并且增加了科技、音乐、美术等非学科课程,以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学校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开设了校本课程,加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训练。

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学校有各种兴趣小组,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项目和活动,如篮球队、舞蹈队、语文童话小组、科技发明小组等。

学校有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教师注重学生的个性变化,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差异化教学,以让每一个学生最好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教师为学校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学校十分注重学生安全和健康成长,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生活保障措施。

学生课余时间多,注重课后服务和安排。

学校还有完善的校园保卫制度和紧急救助预案,确保了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综上所述,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是一所注重素质教育的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学校注重学生因材施教,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学校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和生活服务。

梁山第三实验小学招生简章

梁山第三实验小学招生简章

梁山第三实验小学招生简章
根据县《梁山第三实验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方案》、《梁山第三实验入学工作的通知》、《梁山第三实验区域划分的通知(暂行)》等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继续实行一年级标准班额(不超45人),其他年级消除大班额(不超55人)的总体部署,现在将招生计划公布如下:
一、招生计划
1、一年级计划招收7个教学班。

2、二—六年级招收插班生。

3、生源:招生范围内符合就读条件的适龄儿童。

二、招生区域
1、XX村以北交汇区域、XX住宅小区。

2、XXX村。

三、招生对象
小学一年级新生须是范围内年满六周岁的适龄儿童。

四、报名流程
1、现场审核。

参照本文第七项《小学入学资格认证》带齐报名证件,按照本文第五项报名时间到校办理。

2、一年级新生通过审核后,现场安排专人协助家长,登录临沭县义务教育学校招生一网通办平台,完善报名信息。

3、一年级新生领取《入学通知书》时间:X月XX日上午X:XX ——XX:XX。

4、二—六年级不发放入学通知书,分班考试时间:X月X日上午。

五、报名地点
领号地点: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在学校大门口列队取号,注意保持1米间距。

报名地点:梁山第三实验小学接待室(办公楼二楼)
特别提示:不需过早排队,对于所有符合入学条件的学生,学校应收尽收。

濮阳市小学排名

濮阳市小学排名

濮阳市小学排名
导读:本文濮阳市小学排名,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濮阳市油田第八小学
学校简介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八小学始建于1980年,是中原油田前线规模的一所学校。

学校占地21860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完善,现有22个教学班,1000余名学生,在职教职工66人。

濮阳市油田第四小学
学校简介濮阳市油田第四小学创办于1977年,原名中原油田运输小学,是中原油田建校最早的学校之一。

濮阳县第一实验小学
学校简介濮阳市实验小学创建于1985年,占地面积1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42平方米,161名教职工,46个教学班,3270名学生。

二十年来,学校立足“一切为了教师的进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教育的和谐”,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绩。

濮阳市昆吾小学
学校简介濮阳市昆吾小学位于河南省濮阳市昆吾路南段,作为2005年濮阳市政府承诺要办的12件实事之一,昆吾小学于当年3月筹建,2006年八月建成。

濮阳市油田第五小学
学校简介濮阳市油田第五小学坐落在中原油田和濮阳市交汇处,是一所富有朝气而充满活力的集体。


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
学校简介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坐落于濮阳县红旗路中段。

学校创建于1998年,是一所六年一贯制完全小学,现有19个教学班,在校生1600育余人,教职工8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人,小学特级教师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节市七星关区第三实验学校
简介
毕节市七星关区第三实验学校,建校于2003年8月。

原名七星关区海子街二中,2015年11月,经七星关区委、区政府批准,与七星关区碧海街道办事处沙邵小学资源整合。

于2016年3月15日,正式更名为毕节市七星关区第三实验学校。

学校位于七星关区经济开发区和毕节市经济开发区结合部,距离城中心20千米。

服务半径5千米内有海子街镇、碧海办事处、小坝镇等20多个自然村4万多人口。

学校现有学生学生3208人(其中寄宿生2200人),现有教职工149人(专任教师146人),占地近200亩,分为三个校区:校本部、乐斯湖校区、沙邵校区。

校园依山抱水,环境幽雅,交通便利,是适宜教学的理想场所。

做人正气、做事大气、全力修炼书生气,这“三气”精神,是我校校园文化之魂。

在“三气”精神指导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形成了“德育为首、教学为根、育人为本”的办学特色。

2004届中考,我校实现建校中考“开门红”,两名学生高分考入毕节一中,打破了服务片区内十几年无人考入重点高中的僵局之后,重点高录取率逐年提升,到2016届中考,223人考入毕节一中、二中。

学生人数与年递增,已由2003年建校时400多人,增加到了现在的3200多人。

学校历来以“校风正、教风严、学风好、质量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建校以来,学校多次获省级、市级、区级等先进单位、各类示范校、常规管理奖项。

2016年获市级“语言文字”示范校、“四在学校﹒幸福校园”省级示范校称号;2016年5月,校长吴卫华被评为省级“名校长”,并由省教育厅授牌,在学校建立“名校长工作室”; 2016年6月,贵州省名师名校长发展研究中心毕节分中心初中管理中心设立立于我校,吴卫华校长任管理中心主任,负责毕节市初中部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工作。

在各级教育部门和政府组织的各项竞赛中,师生也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一、二、三等奖。

坚持低收费、高生活、严管理,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习惯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和自学能力,是我校寄宿制工作的基本原则。

我校寄宿制工作自2007年开始以来,被市教育局誉为毕节地区寄宿制工作的“名片”。

2016年1月,被贵州省教育厅、关工委、文明办、省妇联评为2015年度“四在学校·幸福校园”省级示范学校。

如今,全体师生,正追求平民教育优质化,优质教育平民化。

追求规模化发展、精细化管理,促进教育资源最大化利用,让更多的平民子女,享受到优质教育,为教育均衡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