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意字教学法浅谈
浅谈会意字的教学(写写帮推荐)

浅谈会意字的教学(写写帮推荐)第一篇:浅谈会意字的教学(写写帮推荐)浅谈会意字的教学会意字是合体造字法中的一种,是由两个或几个汉字作为构字部件所组成的一个新的汉字,并且新字的字形和字义是这几个作为构字部件的汉字的字义的组合体。
如:尖、林、岩、明、酒、吠、灭、从、尘、歪、涸、出、泪、采、众、苗、灾、艳、掰、裕、功、磊、晶、品、愁......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如何使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多姿多彩,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识字兴趣是我们要深思和探索的一个重点。
低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象形字、形声字、指事字、会意字,对于识字已有了一定的基础经验。
我们应该结合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因地制宜地组织教学,有条不紊地抓好抓实识字教学的每个环节,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在我就以我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会意字的会意字的教学方法。
一、串解法在学生已有识字构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观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进行合理想象,教师对构字部件合理描述,学生并能马上心领神会。
如“裕”——有衣有谷,衣食无忧(富裕);“尖”——上小下大,形似锥尖;“尘”——小土为尘,漫天飞扬;“采”——手撘树梢,采摘果子;“掰”——双手分饼掰开才分;“涸”——流水不动,小河干涸。
教师的合理串解,能引导学生轻松有趣地掌握字形,了解字义。
二、演示法根据部分会意字的特点,教师用动作演示,帮助学生掌握字形字义。
如在教“灭”时,教师可先点燃一纸条,随后问学生知道这是什么吗?此时,学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火”!接着教师拿一器物压上去,火便立即熄灭。
教师出示“灭”。
从而学生就明白,“物压火上,火将熄灭”。
第二篇:如何教学会意字汉字有四种造字方法。
一是象形,画出实物的形状,如“人”字和“木”字。
二是指事,少数指事字只用符号,如“一”字和“五”字。
多数指事字是在象形字上加符号,如“本”字,是在“木”字下边加上符号“-”表示“根”的意思;“刃”字,是在“刀”字上加一个“、”,表示刀“刃”的意思。
简析会意字在汉字教学中的运用

语言文化简析会意字在汉字教学中的运用□雒萌萌摘要:会意字的理据性清晰、易懂,在汉字教学中灵活运用具有一定可行性。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利用会意思维重新分析汉字的说法,这些说法需要正确看待,不能盲目使用。
关键词:会意字;字源分析;汉字教学汉字的构造理论有很多,过去的学者在谈汉字构造时,一般遵循“六书说”。
后来许多学者突破传统而创立新说,如唐兰的“三书”说,裘锡圭的新“三书”说,有人还提出了“四书”说等等。
这些理论中关于会意的解释有很多,许慎《说文解字・序》中“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1]唐兰“三书”说,在“象意文字”中包括了会意字,“本来用图画表达的象意字,现在变作用两个或更多的文字来拼合,这种变体象意字,便是前人所谓‘比类合谊’的会意字”。
[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认为“凡是会合两个以上意符来表示一个跟这些意符本身的意义都不相同的意义的字,我们都看作会意字。
”[3]许嘉璐《古代汉语》中,“比形象事”和“合字象意”可归入会意这一类。
纵观各家对会意字的定义,可以看出会意字的特点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字符组成。
会意字有这样的特点,可以通过形象整合和抽象推理来理解字的含义。
这样便会产生一些问题,人们的思维方式不同,可能理解出的字义会有偏差。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同一个字的理解也会不同。
这就造成对会意字的训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例如对“好”的解释:有人认为是从女从子,“女”和“子”是一种并列关系,无主从之分;有人理解为“女子为美”;有的则理解为“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孩子,新的生命诞生了,当然认为是一件好事。
”要解决这个问题,便要从字源学角度,追溯字的本义源头。
“好”由“女”和“子”构成,“女”是象形字,代表女人,“子”以男子通称进入“好”字结构。
即从女从男,一男一女相合才是“好”字的本来词义,也就是男女相匹配。
“根据甲骨文、金文‘好’字最初字形结构,并结合对相关铜器铭文和文献的考证,‘好’与‘妃’字原本为一词二形,本来词义为男女匹配为偶,作为动词时为匹配义,作为名词时为配偶义。
小学会意字教学方法例说-2019年精选文档

小学会意字教学方法例说在基础教育内容中,识字是教学的重头戏。
小学阶段的识字量是人一生当中最大的,要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要求能对这些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运用。
这个任务量,在一二年级就要完成1000多个,占近小学识字量的一半。
如何让刚上学的孩子将这些枯燥的字认得清记得牢,还能正确运用,需要老师在了解汉字造字、演变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要在教学艺术和方法上下功夫。
总结这些年老师们的识字教学方法,成功有效的不少。
如常用的图解识字、集中识字、随文识字、部件识字、字族识字、字理识字、韵语识字;情景教学的实物演示法、体态演示法、笔画加减法、字形比较法、自编谜语法、自编儿歌法、顺口溜识字法;游戏方法的开火车、摘苹果、猜字谜、抢卡片、打擂台、送小鸡回家、找朋友、变魔术、啄木鸟医生等。
小学识字已经涉及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和形声字主要类型,本文仅就会意字的教学方法进行一些例说交流。
一、顺口溜识字法识记有些字可以编成顺口溜(或儿歌):一木木,二木林,三木森,林火焚;一日旦,二日昌,三日晶,三石磊,日月明;小土尘,小大尖,竹毛笔;上小下大,形似山尖(尖);手在树上,采摘东西(采);乔木丛生,成为树林(林);三人团结,众志成城(众);色彩丰富,鲜艳美丽(艳);室中失火,酿成火灾(灾);有衣有谷,富裕之家(裕);田间长草,植物幼苗(苗);眼睛流水,泪水汪汪(泪);用手分物,掰为两半(掰);出工有力,就会成功(功);一人门里躲“闪”;两人土上蹲“坐”。
顺口溜(或儿歌)识字的方法,幽默风趣,富教于乐,易学易记,既能展现语文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识字的效果。
二、猜谜语识字法把火盖住是个什么字?(灭);一字十一笔,无横又无竖,学生问孔子,孔子说无味(淡);一只鸟,没了眼(乌);两兄弟,背靠背(北);两兄弟,齐头向前跑(比)。
一个人胆真大,敢把王子踩脚下(全);王老头,白老头,两人同坐一块大石头(碧)。
有趣的谜语能引起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学生在愉悦气氛中学会了新字,又巩固了旧字,使他们在快乐中识字,更重要的是能久记不忘。
部编版一年级象形字及会意字的字理教学方法初探

部编版一年级象形字及会意字的字理教学方法初探摘要】部编版一年级四会字中,有许多属于象形字或会意字。
一年级作为学习汉字的基础阶段,运用正确的方法识记汉字非常重要。
我国目前使用的规范汉字虽然延续了古象形文字的基本框架,但在文字演变的历程中,汉字不断发生规范的形变,到了现代更是进行了极大的简化,甚至有些简化后的汉字已经找不出与最初字形的相关之处。
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挑战,运用正确的方法来教授与引导学生就变得极为重要。
本文试图从字理教学的角度,对象形字与会意字的教授方法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丰富识字教学的手段。
【关键词】一年级字理教学象形会意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1-065-02一、象形、会意造字法的概念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
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但这两种严格说来应该属于用字的方法。
许慎指出:“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会意者,此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象形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会意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这个字的意思。
二、一年级象形字、会意字的识字需求与教师面临的挑战在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的四会字中,绝大多数属于象形字或会意字。
一年级作为学习汉字的基础阶段,是否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识记汉字是个不容小觑的问题。
有些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并没有意识到形义结合的重要性,往往出现张冠李戴地组词的情况。
如《说文解字》中“众”释义为“多也。
从乑目,衆意。
之仲切。
”不明其义的学生会组词为“众(重)量”,正是因为没有将“三人成众”的形与“多”之义结合起来识记。
传统的识字教学习惯运用笔画法、部件分析法等,这里的部件分析并不是对汉字字形构形的分析,而是单纯的横撇竖捺的拆分与组合,不考虑汉字的构形特点,使得识字教学变得枯燥机械,并且大量的反复抄写对学生来说记忆效果并不理想。
会意识字教学的心得体会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我有幸承担了会意识字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会意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和挑战,以下是我对会意识字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明确教学目标会意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能够正确、快速地读写汉字。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将这一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
具体来说,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定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提高书写速度。
3. 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汉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会意识字时,我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下是我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1.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图片等,将汉字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创设游戏环节,如“汉字接龙”、“找朋友”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汉字。
3.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学习汉字,增强家校互动。
三、注重方法,提高效率1. 教授基本笔画和结构。
我会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同时,我会通过示范、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提高他们对汉字的认知水平。
2. 强化记忆。
为了帮助学生记住汉字,我会采用多种记忆方法,如编故事、画图等。
此外,我还鼓励学生自己创造记忆方法,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注重阅读。
我会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趣的儿童读物,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汉字,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以下是我采取的一些措施:1.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会耐心指导,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2. 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我会适当提高要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医古文中会意字的教学

医古文中会意字的教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会意文字是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成的,它对我们的语言文字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习会意文字不仅有助于我们掌握精致的语言文字知识,更深刻地理解文字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可以加深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会意文字是汉字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它以“会意”、“象形”整体构成,以一笔就能表示出一个概念来呈现他们所表达的含义。
会意文字通过把两个或多个象形字组合在一起来表达概念,构成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医古文中会意字的教学》,主要是关于古文字中的会意字的教学。
其要求教师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水平,实施多元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机会,提高学生对会意文字的认知能力。
首先,在讲授会意文字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总结,为学生提供可视化的辅助设施,让学生以视觉方式来理解会意文字的表达方式。
这样,学生在理解会意文字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去掌握会意文字含义。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精心准备一些真实的例子,通过例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会意文字的表达方式,说明会意文字的结构及其表达的特点,让学生有机会更新自己的认知,进一步加深对会意文字的理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和小测试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会意文字的兴趣,对于学生不理解的会意文字,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探讨,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有用信息。
最后,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反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度来进行调整,及时调整课程,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通过以上的教学措施,学生不仅能精确的理解会意文字的含义,更能深入了解文字文化的内涵,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
《医古文中会意字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会意文字的表达方式,更能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是学习文化认同感的重要途径。
浅析现代汉字中的会意字

浅析现代汉字中的会意字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六书理论对我们研究汉字的产生和使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中对会意字的特点和类型等进行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使我们掌握汉字的一些内在规律,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汉语言文字,正确地认识与把握深难字词等方面问题,同时也会促进汉字教学的长足发展。
标签:现代汉字会意字六书深入研究会意这种造字方法,不仅可以使我们体会到汉字所拥有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华民族共同的思维模式;还可以使我们掌握汉字的一些内在规律,深入地了解汉语言文字,更有助于在教学尤其是文言教学中突破对疑难字词的认识和把握,从而提高课堂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这还将对国内外汉语教学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和极大的指导、启发意义,并使国内外汉语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学术界对会意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个别字形的考察及其表义功能的分析等方面,本文主要从许慎的《说文解字》及六书理论出发,分析会意字的特点,进而展现现代汉语中会意字的几种类型,最后论述会意字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从而完成对现代汉字中会意字的浅层次分析。
一、会意字的特点关于会意,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解释到:“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1]也就是说,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合成,共同构成新字的意义。
如“武”字,从止从戈,意思是以武力止息干戈,保卫和平,这虽然是春秋时代的思想,但是可以说明“武”字是会意字;“信”字,从人从言,表示人言以诚信为贵。
可见,会意字的字形本身和所代表的词的意义之间是有联系的、而与词的读音没有联系的。
现行的会意字大多数是从古代会意字演变来的,后起的会意字数量较少,且容易理解,如“掰、咩、拿、尖、歪”等。
根据以上的解释可以归纳出会意字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的合体字,构成会意字的字符都是意符。
例如:“男”字,甲骨文“从田从力”,力象耒形,即表示用力在田间耕作的人,是“田”和“力”两个意符构成的会意字,意为男子;又如“休”字,从人从木,表示人靠在树上,意为休息。
会意字属于“合体造字法”。是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

会意字属于“合体造字法”。
是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
会意字一般在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出现得多。
我们在教学时,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字的结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掌握这类型的字。
在教学会意字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一、根据字义和字的结构,编成顺口溜。
如:出──出去一看,山外有山;明──日月齐照,大放光明;尖──上小下大,形似山尖:休──一人倚树,立足休息;采──手在树上,采摘东西;林──乔木丛生,成为树林;众──三人团结,众志成城;艳──色彩丰富,鲜艳美丽。
二、把会意字进行归类:(一)异体会意字:用不同的字组成。
如:“寇”像一个人手持武器在房子里打人;“焚”像火烧林木;“相”用眼睛看树木;“析”用斧子砍木头;“家”房子里有猪(猪的生育能力强,象征人丁兴旺);“拿”合起手表示拿东西。
尖,上小下大,形成尖形;尘,细小的土形成尘埃;劣,少出力,偷工造成劣品;夯,大力,打地基、筑堤坝夯土都要用大力气。
这些字的字义一想便知,很有道理。
吠,犬叫;咩,羊叫;鸣,鸟叫。
用“口”与不同的动物组合,以表示它们的叫声,多么巧妙。
岩,山石;嵩,山高;岐,山的分支;岚,山风、山雾。
用“山”与不同的字组合,构成不同意义的字。
仙,山中隐居的人;佃,田中耕作的人;休,靠着树歇息的人;伐,拿斧头砍树的人;戎,扛着武器守卫边疆的人。
用“人”与其他字组合,构成字义比较抽象的字。
信,人言,一个人说话要讲诚信,不骗人;诬,巫言,巫婆说的话都是骗人的,怎么能相信呢?这些字都含有做人的道德规范。
最有趣的要推“忐忑”二字了,心上上下下,表示心神不定的意思,正像俗话所说:心里像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的。
(二)同体会意字:用相同的字组成。
如“从”,表示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走,表示跟从;“比”,表示两人接近并立;“木”和“木”可以组合为“林”,表示树林,三个木组成“森”,表示树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意字教学法浅谈
会意字是由两个意符构成的字,分为以形会意和以意会意两种。
在进行会意字的教学时,要紧紧抓住会意字利用已有的字组合成新字,构成新字的两个部分凭借意义上的关联,共同提示改字所代表的意义这一特点来进行。
因此,在进行会意字的教学时,我首先要指导学生把课文读书,首先为学生学习会意字创造一个大的语言情景,再结合课文的学习,在识词、解句、析段、悟篇的语言小情景中来进一步让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分析字义、指导书写,再以组词、造句、想象等实践运用的方式进行巩固训练,以此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时可采用以下方法:一、字理识字法,即解释用两个组成部件汉子想家的意思来识字。
如“裕”字,两个部件与衣服和谷子有关,验身开来表示吃穿不愁即为富。
再如“尘”字,可解释为小小的土就是灰尘等;二、编字谜识字法,充分启发师生智慧来编字谜,加深印象,如不正为“歪”,心上只有我,生怕别人强是“忌”,一口吃掉牛尾巴是“吞”字等。
三、语境识字法,识字的前提是让学生熟读课文,在词句段篇中,结合具体意思识字。
具体来说可以根据词义识字,句意识字和段意篇意来识字,这样就会加深学生的印象,理解意思就能记得更牢。
四、展开想象法识字,既充分利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帮助识字。
例如“愁”字,可以引导学生用组成“愁”字的三个字“禾、火、心”来想象一幅画面(有一户人家的庄稼被火烧光了,心里着急直发愁。
),通过学生的想象和描述既记住了字的组成结构,又理解了字的组成含义,学生的印象就会深刻。
总之,在会意字教学时,只要抓住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灵活机动地开展识字教学活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