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生产流程

合集下载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陶瓷是一种古老而广泛应用的人造材料,其制作工艺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和完善。

陶瓷制作的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原料准备、成型、烧制和装饰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描述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确保流程清晰且实用。

1. 原料准备陶瓷制作的原料主要包括粘土、石英、长石和其他添加剂等。

原料的选择对成品的性能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原料准备的步骤如下:1.1 开采和筛选:根据产品的需求,从矿山中开采出适合的原料,并经过筛选去除杂质。

1.2 粉碎和混合:将原料进行粉碎,使其颗粒大小更加均匀。

然后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不同种类的原料,以获得所需的化学组成。

1.3 湿法制浆:将混合好的原料与适量的水混合,形成均匀的浆料。

湿法制浆有利于原料颗粒的分散和反应的进行。

1.4 筛网分离:通过筛网分离,去除浆料中的大颗粒杂质,得到均匀细腻的陶瓷浆料。

1.5 真空除泡:对浆料进行真空处理,去除其中的气泡,避免在成型过程中产生缺陷。

2. 成型成型是将陶瓷原料按照设计要求形成所需形状的过程。

主要包括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方式。

2.1 手工成型:手工成型是一种传统的成型方式,通常用于制作小型、复杂的陶瓷制品,如陶瓷艺术品或陶瓷壁砖。

手工成型的步骤如下:•拉坯:将陶瓷浆料倒入制陶机上,然后通过手动操作制陶机,将浆料塑造成直接欲制作的形状。

这个阶段需要考验陶艺师的技巧和经验。

•手工修整:用刀具和刷子对成型后的坯体进行修整和雕刻,去除多余的材料,增加装饰。

2.2 机械成型:机械成型通常采用压制和注塑的方式。

机械成型的步骤如下:•压制:将陶瓷浆料放入模具中,然后使用压力机将浆料挤压成形。

•注塑:将陶瓷浆料通过注塑设备注入模具中,然后取出成型。

3. 烧制烧制是将成型的陶瓷制品置于高温下进行热处理,以使其形成致密的结构和理想的物理性能。

烧制的步骤如下:3.1 低温干燥:将成型的陶瓷制品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自然干燥,以去除部分水分,避免在烧制过程中产生爆裂。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陶瓷是一种古老而精湛的工艺品,它以其独特的质地和精美的图案而闻名于世。

陶瓷制作工艺流程繁复,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件精美的陶瓷作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

1. 选料,陶瓷的原料主要包括陶瓷土、瓷石、釉料等。

在制作陶瓷之前,首先需要对原料进行精细的筛选和配比,以确保陶瓷的质地和颜色符合要求。

2. 搅拌,将选好的原料与水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的泥料。

这一步是制作陶瓷的基础,泥料的质地和均匀程度将直接影响到陶瓷的成品质量。

3. 成型,经过搅拌的泥料被送入成型机器,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成型。

常见的成型方式包括手工成型、注塑成型、挤压成型等。

成型完成后,陶瓷坯体需要进行初次干燥,以便后续的加工和装饰。

4. 装饰,装饰是陶瓷制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陶瓷作品的美观和艺术价值。

常见的装饰方式包括彩绘、贴花、雕刻等,这些工艺需要经过烧制才能固定在陶瓷表面。

5. 烧制,装饰完成的陶瓷坯体被送入窑炉进行烧制。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是关键,不同的陶瓷作品需要经过不同的烧制工艺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一般来说,烧制温度在1000摄氏度以上,高级陶瓷甚至需要达到1300摄氏度以上。

6. 上釉,经过初次烧制的陶瓷坯体被送入釉料浸渍或刷涂,以形成釉面。

釉料的选择和上釉的工艺对陶瓷的质地和光泽有着直接的影响。

7. 二次烧制,经过上釉的陶瓷坯体再次被送入窑炉进行烧制,使釉料与坯体完美结合,形成光亮、坚固的表面。

8. 检验,经过二次烧制的陶瓷作品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包括外观、质地、釉面光泽等方面。

只有通过检验的陶瓷作品才能被称为合格品。

9. 包装,通过检验的陶瓷作品被送入包装环节,包装要求严格,以确保作品在运输和展示过程中不受损坏。

以上便是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精湛的技艺才能完成。

陶瓷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其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现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陶瓷生产过程

陶瓷生产过程

陶瓷生产过程一、原料准备陶瓷的主要原料包括粘土、瓷石、石英、长石等。

在陶瓷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准备好这些原料。

粘土是陶瓷的基础材料,具有可塑性和黏合性,是制作陶瓷的主要材料。

瓷石是一种含有高量氧化硅的矿石,是制作瓷器的主要原料。

石英和长石则用于增加瓷器的透明度和光泽。

二、原料混合准备好原料后,需要将它们进行混合。

这一步骤通常使用球磨机进行,将原料放入球磨机中与石球一起旋转,使原料混合均匀。

混合后的原料被称为陶瓷胚料。

三、成型成型是陶瓷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它决定了陶瓷制品的形状和外观。

常见的成型方式有手工成型、注塑成型和压制成型等。

手工成型是最传统的方式,工匠们用手将陶瓷胚料塑造成所需形状。

注塑成型则是通过注塑机将陶瓷胚料注入模具中,形成所需形状。

压制成型是将陶瓷胚料放入压制机中,在高温高压下形成所需形状。

四、干燥成型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干燥,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一般采用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两种方式。

自然干燥是将陶瓷制品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让其自然蒸发水分。

人工干燥则是使用烘干机等设备,加速水分的蒸发。

干燥后的陶瓷制品称为生坯。

五、修整修整是对生坯进行细致加工的过程。

通过修整,可以修复生坯表面的瑕疵,使其更加光滑平整。

修整一般使用刀具、砂纸等工具进行。

六、装饰装饰是为了增加陶瓷制品的美观性而进行的步骤。

常见的装饰方式有彩绘、贴花、喷漆等。

彩绘是在陶瓷表面绘制图案或文字,贴花是将花纹或图案贴在陶瓷表面,喷漆则是利用喷枪将颜料喷涂在陶瓷表面。

七、烧制烧制是陶瓷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它决定了陶瓷制品的硬度、密度和色泽。

烧制分为干烧和瓷化两个阶段。

干烧是将陶瓷制品放入窑炉中,在高温下进行烧结,使其变得坚硬。

瓷化是在干烧的基础上,继续加热使陶瓷制品形成致密的晶体结构,增加其光泽和透明度。

八、包装烧制完成后,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包装。

包装的目的是保护陶瓷制品不受损坏,并方便储运和销售。

常见的包装方式有纸盒包装、泡沫塑料包装和木箱包装等。

陶瓷生产流程

陶瓷生产流程

陶瓷生产流程
一、夯实土壤前期准备
1、准备原料:柴火、粗沙砂、精细沙砂等。

2、夯实土壤:在拑糊土基础上用柴火、粗沙砂、精细沙砂等进行夯实,直到经过压实测试稳定达标。

二、陶瓷设计
1、材料准备:准备各种填料,如粘土粉、膨胀剂、抗结剂、增硬剂等。

2、设计:根据客户要求和产品特点,设计出用途适宜的陶瓷产品。

三、制作陶瓷产品
1、研磨:将陶瓷材料进行研磨,分别采用研磨机、抛光机、研磨轮等进行研磨,以达到所需的精度要求。

2、成型:将研磨好的陶瓷材料放入模具,再进行成型。

3、烧制:将成型后的陶瓷产品放入烧成窑中,并按照特定的烧制工艺进行烧制,以达到陶瓷产品的特定要求。

四、完成陶瓷产品
1、静久:将烧制好的陶瓷产品放入静久室,等待陶瓷产品慢慢冷却。

2、检验:将陶瓷产品拿出后进行检验,检查是否达到产品要求。

3、装配:将各部件装配在一起,完成陶瓷产品。

- 1 -。

陶瓷工序流程

陶瓷工序流程

陶瓷工序流程
陶瓷制作是一项复杂的工艺,涉及多个步骤和工序。

以下是陶瓷制作的基本流程:
原料准备:选择合适的原料,如瓷石、瓷土等。

粉料制备:将原料进行粉碎,淘洗,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

成型:将泥料放在坯车上,用轮制成型方法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件。

干燥:将成型后的湿坯置于坯板上,进行晾晒。

修坯:将半干的坯放在利坯车上,以专门工具使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一致。

施釉:在成型的陶瓷坯体上,根据坯体的不同形状、薄厚扥,按蘸釉、荡釉、浇釉、刷釉、吹釉、喷釉、轮釉等不同方法施釉。

烧成:经过上釉的釉坯,入窑进行烧成。

温度一般在1280°C~ 1350C之间,用时 13小时左右 (液化气烧成)。

检选:对烧成的陶瓷进行检查,挑选出合格的产品。

陶瓷生产流程

陶瓷生产流程

陶瓷生产流程陶瓷是一种古老而具有独特魅力的工艺品,其生产流程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工艺体系。

下面将从原料准备、成型、烧制和装饰等方面介绍陶瓷的生产流程。

原料准备是陶瓷生产的第一步。

通常情况下,陶瓷的主要原料包括粘土、石英、长石和瓷石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粉碎、混合和过筛等工序,确保原料的纯净度和均匀度,以便后续的成型工艺。

成型是陶瓷生产的关键环节。

根据陶瓷制品的不同形状和用途,可以采用手工成型、模具成型和注塑成型等不同的方法。

手工成型是一种传统的工艺,需要熟练的工匠用手将原料塑造成所需的形状。

而模具成型和注塑成型则是现代工业中常用的生产方式,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一致性。

烧制是陶瓷生产的核心环节。

经过成型的陶瓷制品需要经过高温烧制才能获得所需的硬度和密度。

烧制工艺根据陶瓷的种类和用途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分为干燥、初烧和再烧等多个阶段。

在烧制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气氛,确保陶瓷制品的质量和色泽。

装饰是陶瓷制品的点睛之笔。

装饰工艺可以分为釉上装饰和釉下装饰两种。

釉上装饰是在烧制后在陶瓷制品表面进行彩绘或贴花等装饰,而釉下装饰则是在烧制前将颜料或贴花置于釉料下方,经过烧制后呈现出来。

装饰不仅可以增加陶瓷制品的艺术感和观赏性,也可以提升其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陶瓷生产流程包括原料准备、成型、烧制和装饰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只有在每个环节都严格控制和精心操作,才能生产出质量优良、工艺精湛的陶瓷制品。

希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提升,陶瓷产业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传统工艺注入现代元素,走向世界舞台。

陶瓷生产流程

陶瓷生产流程

陶瓷生产流程
陶瓷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品,它的生产流程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改进,现在已经成为了一门高度精细的工艺。

陶瓷的生产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原料准备
陶瓷的原料主要包括粘土、石英、长石、瓷石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筛选、清洗、研磨等处理,以确保它们的质量和纯度。

2.制泥
将处理好的原料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泥状物。

这个过程需要控制好水的含量和搅拌的时间,以确保泥的质量和稳定性。

3.成型
将制好的泥放入成型机中,经过挤压、压制等工艺,将泥制成各种形状的陶瓷坯。

这个过程需要控制好成型机的压力和速度,以确保陶瓷坯的质量和形状。

4.干燥
将制好的陶瓷坯放置在通风干燥室中,让其自然干燥。

这个过程需要控制好干燥的时间和温度,以确保陶瓷坯的质量和稳定性。

5.烧制
将干燥好的陶瓷坯放入窑中进行烧制。

这个过程需要控制好窑的温度和时间,以确保陶瓷的质量和色泽。

6.装饰
将烧制好的陶瓷进行装饰,包括刻画、彩绘、贴花等工艺。

这个过程需要控制好装饰的质量和效果,以确保陶瓷的美观和艺术价值。

7.包装
将装饰好的陶瓷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销售。

这个过程需要控制好包装的质量和保护性能,以确保陶瓷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陶瓷的生产流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精细处理和控制,以确保陶瓷的质量和稳定性。

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陶瓷产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工艺流程一、原料准备陶瓷的主要原料包括粘土、石英、长石、矿物颜料等。

首先需要将这些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以确保材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混合时,一般会加入一些润滑剂和分散剂,以提高材料的可塑性和流动性。

二、制备坯料原料混合后,需要进行制备坯料的步骤。

这一步主要包括研磨和筛分两个过程。

研磨是将原料的颗粒变得更加细小和均匀,以提高成型的精度和品质。

筛分是将研磨后的原料按照粒径进行分级,以便后续的成型工艺。

三、成型成型是将坯料塑造成所需形状的过程。

常见的成型方法有手工塑型、注塑、压制、转盘成型等。

手工塑型是一个传统的成型方法,通过手工将坯料塑造成所需的形状。

注塑是将坯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注入模具中,然后通过压力或真空将其冷却并固化成型。

压制是利用机械设备将坯料挤压成型,常用于生产大规格和规整形状的陶瓷制品。

转盘成型是将坯料放置在转盘上,通过转动来塑造成型。

四、干燥成型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干燥,以去除坯料中的水分。

干燥的目的是防止在烧成过程中出现开裂和变形等问题。

一般采用自然干燥和热风干燥两种方式。

自然干燥是将成型的制品静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让水分慢慢自然蒸发。

热风干燥则是利用热风设备将制品中的水分加热蒸发。

五、装饰装饰是为了增加陶瓷制品的美观和艺术性。

常见的装饰方法包括釉料涂饰、绘画、雕刻等。

釉料涂饰是将制品表面涂上一层釉料,然后进行烧成。

绘画是使用彩色颜料在制品表面绘制图案或图像。

雕刻则是利用刀具或其他雕刻工具在制品表面进行刻画。

六、烧成烧成是制造陶瓷制品的关键步骤,也是使其具有所需性能和坚固度的必要过程。

烧成的温度和时间根据制品和生产要求而定。

烧成过程分为预烧和成品烧两个阶段。

预烧是将装饰后的制品进行低温烧结,以固化釉料和陶瓷化坯料。

成品烧是在高温下对预烧后的制品进行高温烧结,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磨性。

七、包装烧成后的成品需要进行包装,以保护产品的完整性和减少运输损伤。

包装通常采用泡沫箱、纸箱、木箱等方式进行,同时也需要进行标识和说明的贴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鹏陶瓷之仿古砖生产流程简介1、原料,由于仿古砖使用的原料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除了基础粉料外,还增加了许多干粒料及特殊原料的应用,对原料加工和混合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成型,为了使仿古砖达到自然流畅的装饰效果,各种新型布料技术和双压机技术都得到了应用,如多管布料、二次布料、多色干粉布料等,这些都是世界生产仿古砖的最先进技术,它不仅使产品保留了自然的状态,还使仿古砖以“另一类材料”的面孔出现,布料技术的发展使部分瓷砖不再需要采用印花工序,产品更具天然石材效果。

3、施釉和印花,施釉和印花是仿古砖生产的重要工序,生产中主要工艺控制点基本集中在施釉线上,很多仿古砖产品通过印花技术使表面的花色得到改善,提高其品味。

前几年,仿古砖主要通过云彩、磨釉产生花色不重复的效果,现在则趋向于用胶辊印花、干粉印花等手段来实现仿古、仿天然的图案。

目前国内生产普遍采用的印花技术是辊筒印花 包括丝网辊筒和橡胶辊筒 ,在施釉线上,主要技术包括水刀式喷釉、云彩喷釉、磨釉、打点、挂沙、胶辊印花、干粉印花等。

为了增强仿古砖的釉面防污、耐磨性能,通常还会在凹凸的仿石磨面上喷上一层耐磨的透明釉。

通过这些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使瓷砖的表面花纹随机变化,花色和品种多样,为取代天然材料的技术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4、烧成,烧成是陶瓷生产的心脏,为了使仿古砖的产品吸水率控制在0.5%以下,达到完全玻化的状态,烧成温度已提高到1200℃以上。

此外,为了使瓷砖达到特殊的装饰效果,除了一次烧成之外,二次烧、三次烧技术也在仿古砖生产中得到了应用。

5、后期加工,对于传统的彩釉砖及水晶砖来说,产品经过烧成之后就可进入分选包装工序了,而在仿古砖的生产中,随着对砖面装饰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瓷砖烧成工序之后有些还增加了后续加工工序,如釉面抛光采用柔抛、半抛、全抛的工艺,通过抛釉使砖面产生特殊的美学效果。

另外抛坯技术也被用于仿古砖的生产中,它主要是对素烧后的砖坯进行磨平,然后再进行二次烧成。

经这样处理的瓷砖不再需要经过施釉工序,砖坯在经过窑炉高温烧成后表面呈现类似亚光釉的光泽,具有施釉的效果,防污能力也提高了,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另外,对瓷砖的表面采用特殊的腐蚀、喷砂等工艺进行后期加工处理,还可使仿古砖产生意想不到的装饰效果。

陶瓷生产工艺流程图坯釉原料进厂后,经过精选、淘洗,根据生产配方称量配料,入球磨细碎,达到所需细度后,除铁、过筛,然后根据成型方法的不同,机制成型用泥浆压滤脱水,真空练泥,备用;对于化浆工艺,把泥浆先压滤脱水,后通过加入解凝剂化浆,除铁、过筛后备用;对注浆成型用泥浆,进行真空处理后,成为成品浆,备用。

成型工序:分为滚压成型和注浆成型。

然后干燥、修坯,备用。

烧成工序:在取得白坯后,入窑素烧,经过精修、施釉,进行釉烧,对出窑后的白瓷检选,得到合格白瓷。

彩烤工序:对合格白瓷进行贴花、镶金等步骤后,入烤花窑烧烤,开窑后进行花瓷的检选,得到合格花瓷成品。

包装工序:对花瓷按照不同的配套方法、各种要求进行包装,即形成本公司的最终产品,发货或者入库。

建筑陶瓷生产工艺流程建筑陶瓷是指建筑物室内外装饰用的较高级的烧土制晶,它属精陶或粗瓷类。

其主要品种有外墙面砖、内墙面砖、地砖、陶瓷锦砖、陶瓷壁画等。

第一节陶瓷的基本知识一、陶瓷的概念与分类陶瓷的生产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传统的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电瓷发展到今天的氧化物陶瓷、压电陶瓷、金属陶瓷等特种陶瓷,虽然所采用的原料不同,但其基本生产过程都遵循着“原料处理一成型—煅烧”这种传统方式,因此,陶瓷可以认为是用传统的陶瓷生产方法制成的无机多晶产品。

根据陶瓷原料杂质的含量、烧结温度高低和结构紧密程度把陶瓷制品分为陶质、瓷质、和炻质三大类。

陶质制品为多孔结构,吸水率大(低的为9%—12%,高的可达18%—22%)、表面粗糙。

根据其原料杂质含量的不同及施釉状况,可将陶质制品分为粗陶和细陶,又可分为有釉和无釉。

粗陶一般不施釉,建筑上常用的烧结粘土砖、瓦均为粗陶制品。

细陶一般要经素烧、施釉和釉烧工艺,根据施釉状况呈白、乳白、浅绿等颜色。

建筑上所用的釉面砖(内墙砖)即为此类。

瓷质制品煅烧温度较高、结构紧密,基本上不吸水,其表面均施有釉层。

瓷质制品多为日用制品、美术用品等。

炻质制品介于瓷质制品和陶质制品之间,结构较陶质制品紧密,吸水率较小。

炻器按其坯体的结构紧密程度,又可分为粗炻器和细炻器两种,粗炻器吸水率一般为4~/0—8%,细炻器吸水率小于2%,建筑饰面用的外墙面砖、地砖和陶瓷锦砖(马赛克)等均属粗炻器。

二、陶瓷的原料陶瓷工业中使用的原料品种很多,从它们的来源来分,一种是天然矿物原料,一种是通过化学方法加工处理的化工原料。

天然矿物原料通常可分为可塑性物料、瘠性物料、助熔物料和有机物料等四类。

下面介绍天然原料主要品种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在陶瓷工业中的主要用途。

1.可塑性物料——粘土粘土主要是由铝硅酸盐岩石(火成的、高质的、沉积的)如长石岩、伟晶花岗岩、斑岩、片麻岩等长期风化而成,是多种微细矿物的混和体。

粘土通常分为:(1)高岭土——也称瓷土,为高纯度粘土,烧成后呈白色,主要用于制造瓷器。

(2)陶土——也称微晶高岭土,较纯净,烧成后略呈浅灰色,主要用于制造陶器。

(3)砂质粘土——含有多量细砂、尘土、有机物、铁化物等,是制造普通砖瓦的原料。

(4)耐火粘土——也称耐火泥,此种粘土含杂质较少,熔剂大多少于10%,在自然条件下其颜色甚多,但经熔烧后多为白色、灰色或淡黄色。

耐火粘土的耐火度在1580℃以上,为制造耐火制品、陶瓷制品及耐酸制品的主要原料。

2.瘠性物料揉成可塑泥料的粘土,在干燥的过程中,由于水分排出,粒子互相靠拢而发生收缩。

烧制过程中的一系列变化,也会引起收缩。

为了防止坯体收缩所产生的缺陷,常掺有无可塑性而在焙烧范围内不与可塑性物料起化学作用、并在坯体和制品中起骨架作用的物料,称为瘠性物料或非可塑性物料,如石英等。

3.助熔物料助熔物料亦称熔剂,在焙烧过程中能降低可塑性物料的烧结温度,同时增加制品的密实性和强度,但会降低制品的耐火度、体积稳定性和高温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常用的助熔剂有长石一类的自熔性助熔剂和铁化物、碳酸盐一类的化合性助熔剂。

4.有机物料有机物料主要包括天然腐植物或由人工加入的锯末、糠皮、煤粉等,它们能提高物料的可塑性。

在焙烧过程中,还能碳化成强还原剂,使氧化铁还原成氧化亚铁,并与二氧化硅生成硅酸亚铁,起辅助助熔剂的作用。

若其含量过多,会使制品产生黑色熔洞。

三、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在大量的建筑陶瓷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陶瓷墙地砖。

以下以陶瓷墙地砖作为代表来简单介绍其生产工艺流程。

与其他建筑陶瓷一样,墙地砖是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要原料,经准确配比、混合加工后,按一定的工艺方法成型并经最后烧制而成的。

由于墙地砖产品的外形均为规则的薄板状,因而大多采用半干压法成型,故适于自动化流水作业线上生产,陶瓷墙地砖典型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百特陶瓷的生产流程简析——1、原料制备原料仓:原料储存区达300多亩,相当于中型厂的生产用地面积,可满足大批量稳定生产。

部分化工原料从意大利、西班牙进口,所有原料在使用前均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检测,杜绝不合格的原料进厂,确保产品品质稳定,减少批次与批次之间的原料差。

球磨:77台38--40吨的高档球磨机,全部采用高铝石作业,球磨时间基本保持在14--17个小时,充分的球磨时间可保证浆料的充分均匀、混合,为下一阶段的粉粒品质奠定基础。

振筛除铁:由于原料里含有微量铁元素,容易导致产品出现熔洞及黑点的缺陷。

公司在每条生产线都配有50个振筛(行业一般为8--10个),所有原料均必须经过两次过筛及两次除铁过程(其中第一次为20吨,第二次为30吨),除铁更彻底,这方面在行业是做得最好的。

喷雾干燥:喷雾干燥塔的工作原理:把浆料升华成雾状,通过高温环境(550--650℃)蒸干水分,剩下的粉料就自动掉落在储粉罐里(现有250个直径为3.8米的2000吨储粉罐)。

粉料储备:225个70吨全不锈钢精良干燥储存设备(一般厂家出于成本考虑往往不舍得采用如此精良的设备,导致铁锈混入原料)。

2、压制成型12条生产线共24台压机,在增加产能的同时,可保持产品生产的稳定性。

超细粉坯体,超大吨位进口压机成型,致密度比普通产品高两倍以上。

3、坯体干燥长185米的干燥窑炉,全程实施ISO9001和ISO14001体系标准控制;精良设备,过程精品,管理精品,确保企业产品的内在品质。

经过干燥窑炉处理后的坯体水分在1%以下,其坯体强度较高。

4、高温慢烧长200米的烧成窑炉,采用1050℃--1250℃高温,经70--90分钟烧制,使坯体进行各种物理化学反应,颗粒间相互熔融粘接(即出现玻璃相),形成砖体的机械强度。

完全玻化石意指产品高度玻化(玻璃相含量较高)。

5、打磨抛光采用抛光设备第一品牌KEDA系列设备,抛光后的产品表面光洁平整,并对表面进行处理。

使用正确铺贴方法,可使产品的装饰效果得到最佳体现。

6、分级包装制定严格的产品分选、抽检工序,并成立专门的仓库质量抽检组。

专业的质检设备,一丝不苟受过专业训练的质检人员,确保产品出厂的精确标准。

生产完成后的陶瓷产品按花色品种和不同的规格定置堆放管理。

瓷质抛光砖生产工艺流程说明(一)、主要工艺流程:原料??配料??过筛除铁??喷雾干燥??贮料??压制??干燥??烧成??抛光??分级包装??入库1、渗花砖:多印花??淋助渗剂工序。

2、对于颗粒砖:多造粒??混料工序。

3、对于微粉石:多微粉研磨??二次布料工序。

4、对于幻彩砖:主要石压机布料采用多管式定量布料系统。

(二)、工序分析:1、原料:化学成分、烧后白度、供应是否充足、矿藏是否稳定、运输是否方便、均化、破碎、除铁。

2、配料:原料水分、配料准确性。

3、球磨:浆料细度、水分、粘度。

4、过筛除铁:有机物、过粗物、游离铁质。

5、喷雾干燥:粉料水份、粉料级配、粉料结构。

6、贮料:水分均化、有机物发酵,保证压制砖坯的质量。

7、压制:压机压力、模具结构、冲压次数、布料均匀程度。

8、干燥:排除水分、防止炸裂、保证干燥坯体的强度。

9、印花:固定图案、设计渗花釉的配方。

10、淋助渗剂:确保渗透深度。

11、烧成:通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反应,使砖坯在高温下形成液相,最后形成玻璃相、晶相、气相,合理的配方和合理的烧成制度是保证形成致密坚硬的瓷质砖的基础。

12、抛光:是砖坯表面光洁亮丽,涉及刮平、粗抛、细抛、磨边、涂防污剂、打蜡、贴膜等过程。

13、分级检选包装入库。

抛光砖生产流程原材料的采购→验收进厂→配料球磨→过筛除铁→入缸混色→过筛除铁→喷雾干燥→料仓陈腐→粉碎→混料→成型→印花(渗花砖)→烧成→抛光→分级1、原料的采购:采购量大,用量稳定,能以较低的价格取得最好的原材料2、配料球磨:关键在于球磨时长是否能达到要求,缩短时间会影响产品品质3、过筛除铁:两次过筛保证原料中不含杂质,防止窑烧过程中氧化损害品质4、喷雾干燥:将液态的原料雾化,高温瞬间干燥成颗粒状5、料仓陈腐:使各类原材料产生有益的化学反应,充分混合6、粉碎:粉碎成200目以上的微粉7、布料:随机混料、魔术布料等8、成型:大吨位压机保证成型的致密性,决定砖的大部分物理性能9、干燥:低温干燥,排除大部分低结合水10、印花:色料溶解于硝酸盐溶液后通过丝网印花11、烧成:决定产品质量的最关键程序,大部分产品缺陷在这里产生12、抛光:抛光机磨具质量决定抛光效果13、打蜡:防污14、超洁亮:纳米级保护层填充气泡、孔隙15、分级包装:更换包装间隔用材,杜绝格子印的产生stop here 本页已使用福昕阅读器进行编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