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租存在条件看我国的森林地租

合集下载

土地经济学第五章地租理论

土地经济学第五章地租理论

6、关于绝对地租的形成及其计量的原理
农业中绝对地租的形成及地租量
生产 资本有机 剩余价值 平均利 产品价 生产价 绝对地租 (m’= 润(元)值(元) 格(元) (元) 润(元)值(元) 部门 构成
100%)
工业 80C+20V 农业 60C+40V
20 40
20 20
12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40
120 120
三、屠能的地租理论 德国农业经济学家 《孤立国》1826 研究土地地理位置与地租的关系
1 2 3 4
区位地租分布圈层
§5.3 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
1、关于地租的本质属性及地租与土地所有权相互 关系的原理 1)一切地租都是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的产物 2)一切形态的地租都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 实现 3)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出租他的土地每年获得的 超额收入,这是各种不同地租形式的共同性
3、发展商品经济必然产生地租。
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使用价值 产品生产价格的构成=成本+平均利润+超额利润
二、社会主义地租的基本形式及其分配 (一)社会主义级差地租 1、农村集体土地的级差地租及其分配 2、城市国有土地的级差地租及其分配 3、社会主义地租的表现形式 1)土地使用费(税) 2)租金 3)提留、承包费、租赁费、土地转包费 4)土地使用权价格 (二)社会主义绝对地租
2、关于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的原理 成本 生 产 成 本 润 利 润 均 利 平 额 地租 超
3、关于级差超额利润是“虚假的社会价值”的原理 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 额——级差超额利润——“虚假的社会价值” 4、关于级差地租的形成条件和产生源泉的原理 条件:土地质量的优劣和生产率的差异 原因: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源泉:剩余劳动——剩余价值

第五章森林资源经济评价

第五章森林资源经济评价
Da、Db—现实林分第a、b年的间伐纯收入
U—经营周期 V—年均营林生产间接费用(包括森林保护费、营林设 施费、良种实验费、调查设计费、基层生产单位管理费 、场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P—利率
推导:
Da Db
Au
Au
Au
Au
Da Db
Da Db
Da Db
V
Ci Ci
Ci Ci
Ci Ci
Ci Ci
则一个轮伐期内,不考虑期间费用时的纯收益(u年末
u
B uA uD a(1P )u-aD b(1P )u-b i 1C i(1P )u i 1V
(1P )u 1
P
Bu—林地评估值 Ci—第i年投入的营林生产直接费用(包括整地、栽植 、抚育等费用)
Au—现实林分第U年主伐时的纯收入(指木材销售收入
扣除采运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有关 税费、木材经营的合理利润后的部分)
W=Y/Y.*100
W-被评价林地的级分
Y-被评价林地的指标值(如树高、蓄积等) Y.-标准林地(分值为100)的指标值
3.回归分析法
运用回归法建立林地生产力(用蓄积或 树高等表示)与林地各特征(如土层厚度、 坡度等)的关系式,然后依据具体地块的特 征确定该林地的生产力。
三、林地资源货币评价——林地 资产评估
100.00
林分:
林分指内部结构特征(如树种组成、林 冠层次、年龄、郁闭度、起源、地位级 或地位指数等)基本相同,而与周围森 林有明显区别的一片具体森林。
林分常作为确定森林经营措施的依据, 不同的林分需要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
林班:
林班是在林场的范围内,为便于森林资 源统计和经营管理,将林地划分为许多 面积大小比较一致(我国一般为50-200 公顷)的基本单位。

林权抵押及林权评估方法

林权抵押及林权评估方法

林权抵押及林权评估方法新闻来源:无发布时间:2011-12-2 浏览次数:158----------------------------------------------------------------------------------------------林权抵押及林权评估方法河南求实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王岍近年来,林权作为一种特殊的评估对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而作为评估对象进行抵押贷款的业务有增多的趋势,本人在去年也亲身经历了一次林业权(茶园)的抵押评估,对林权评估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现从林权的定义、相关立法及评估规范对林权评估进行论述。

一、林权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三条规定:“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

国家所有的和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记造册,发放证书,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

国务院可以授权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对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重点林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造册,发放证书,并通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

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从《森林法》第三条第二款的规定中可以看出林权的权利主体包括国家、集体和个人,涵盖了整个所有制类型。

该条第三款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林权的第一顺位权利客体包含了森林、林木、林地三种,二是林权的第二顺位权利客体包括所有权和使用权两种。

明确了主体、客体之后,将《森林法》第三条的二、三款结合起来看又可以对林权的内容得出以下结论:1.国家、集体可以对森林、林木和林地享有所有权,而所有权中包含了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2.个人可以对林木享有所有权、对林地享有使用权。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与森林地租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与森林地租

林 、实骑林 、母树林 、环 境保护 林 、风 景林 、 及 臼然保 护Ⅸ 的森林 等 。20) 1月 2 0 [年 9R颁 布实施 的 《p c华人 民共 和国森林 法 实 施条 例 》 规 定 : “ 防 护 林 和特 种用 途林 的经 营者 ,响权 获得森林 乍态 效 益补 偿 的权 利 《 林 法 》 及 其 《 林 法 实 施 条 ” 森 森 例》 的出台 ,掀起 了林业 ,特别 是牛 忿公益 林 建设 的新一 轮高 潮 但 是 ,正 如 广 大 林 、 作 者 所 说 l 工 的 ,歧 策有 r,看得 见却摸 小着 ,至 今仍没 有实 际 解决 森林 生 态效 益 补偿 的 问 题 关 系 到 r 大群 众 、特别 是生 态公 益林 生产 者 和 经 营 者 的 切 身利
罔防 、环境 保 护 、科 学 吏 验 等 为 主 要 目的 的 防
地 租是 为取 得 土地 的使用权 利 ,每 年和定期 支 付给 f 地所有 者 的 价格 ( 币或 补 偿物 ) 5 货 = 克思 在 《 资奉论》 c指 出 : 地 租 的表 现形 式 ,即 为取 }
得土 地的 使用权 ( 无论是 乃 r牛 产 目的还 是 为 ,消 费 口的 ) 以地 租 的 形 式 支 付 给 十地 所 有 者 的 租
偿 命主要l 由政 府 通过收 费获取 1 该 是这项 服 务
义很 难 界定特 定 的付 费 嚣.而 是覆 盖全社 会的 ,是 眉 “ 费”.从 税收 的功 能 是满 足 家 提供 公 公J 消 . 共 物 品和服 务 的需 要 ,媵行政 府职 能 的蚶力 保j: n的 性 质 米看 .q 态 公 益林 属公 J 物 ,其补偿 资金 墟 = t 属 丁财政公共 支 出 的范围 : 此 ,从税 收 中获得乍 态效 益补偿 资金 ,建 生态效 益补偿 晕金 星最 说得

城市经济学试题1

城市经济学试题1

第1 套课程名称:Urban economics 〔双语A〕命题者:共1 页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城市规划教研室主任:第1 页一、请解释以下概念〔每题3分,共15分〕1、交通环境2、可持续开展3、urban economics4、urban area5、住宅存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土地的经济特性主要有、、。

2、住宅具有、的属性。

3、城市的形成与开展主要有、和聚集经济三个经济原因。

4、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地租包括:、和。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简述城市交通问题主要表达在哪几个方面?2、我国城市土地使用相关税费有哪些?3四、计算与论述〔30分〕Q1、试运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为什么啤酒厂通常位于市场附近〔距离投入品原产地较远〕,而葡萄酒厂通常位于其投入品原产地〔距离市场很远〕。

〔10分〕2、下表总结了再同一地区从事小麦和布料生产的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情况。

output per labor hour opportunity cost of productioneast west east west wheat 1 6cloth 1 2a、完成表格内容。

填写在东部和西部生产小麦和布料的时机本钱。

〔5分〕b、假设运输的费用为0,交换的比率为2kg小麦换1m布。

如果一个西部家庭将一小时生产布料的时间用于生产小麦,并将其交换为布料,这样做是否更合算。

〔5分〕c、假设进行〔b〕中交换所需的时间为1/4小时,那么这个交易是否仍有利?当交易本钱〔每次交换所需的时间〕为多少时,从交易中获得的净收益为零?〔5分〕3、Write an essay about bilingual teaching on your opinion.(5分)第2 套课程名称:Urban economics 〔双语B〕命题者:共2 页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城市规划教研室主任:第1 页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交通2、区位3、房地产4、urban area5、住宅需求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urban economics 是研究的学科2、住宅具有、、、等特征。

第14章-地租理论及应用

第14章-地租理论及应用

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认为级差地租产生于土地的 自然差异的错误观点,指出级差地租产生的根本原 因是土地经营垄断,土地质量差异仅是产生级差地 租的自然基础;
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否定绝对地租的错误观点, 指出产生绝对地租的根本原因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如何学习地租理论
不同土地所有权形态 下地租的性质
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级差地租
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土地肥沃程度及位置的差异仍然存在,土地的垄断 经营也仍然存在。
分配与归属 集体所有制下:
级差Ⅰ主要归集体经济组织;级差Ⅱ主要归土地经 营者;级差地租Ⅰ、Ⅱ的一部分归国家。 国有制下: 级差Ⅰ应全部归国家;级差Ⅱ在租期内主要归土地 所有者,但国家也应得一部分。
土地资本利息与地租
土地租金与地租
注意四 个方面 的区别
地租与一般剩余产品
第二节 资本主义地租分析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 资本主义绝对地租 资本主义垄断地租 资本主义矿山地租和建筑地段地租
一、资本主义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及来源 级差地租的分类 最坏耕地也有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的产生条件、原因及来源
每公斤 全部 产品 产品
级差 地租

(元)
最坏 耕地
50
10
50
60
1.2
2.4 120 60
最坏 追加
耕地 50
10
25
60
2.4
2.4
60
二、资本主义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来源和原因 影响资本主义绝对地租量的因素 现代资本主义农业绝对地租的来源.
级差地租的分类
分类

浅析我国森林地租制度

浅析我国森林地租制度

权与使用权发生分离时 , 使用林地一般都采取有偿 的形式 , 即林地使用者 向林地所有者支付地租 , 从 而使林 地 所有 权 者在 经济 上 得到 补偿 , 是地 租 规 这
律 的客 观要求 。
1 马克 思主义 地租 理论
的经济表现 , 其收益归经营者所有 , 因此在森林地
租 的计 算 中重点考 虑级 差地租 I。 根据 马克思 主义 地租理 论 , 地 总地租 ( 林 含绝对
2 0往 01
辽 宁 林
业 科 技
21 0O
№ 2
第2 期
J ur a f Li o i g Fo e ty S inc & Te h ol g o n l o a n n r sr ce e cn o y
浅析我国森林地租制度
高 幸 吴铁雄 张昕神 , ,
( . 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 1 北 北京 10 8 ;. 0 0 3 2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宁 沈阳 辽 10 3 ) 10 2
地 租 与级差 地租) 用公式 表述 为 :
马 克思 主 义地 租理 论 认 为 : 租 是直 接生 产者 地
地租 = 木材产品收入 一 f 采运成本 一 采运合理 利润 一 木材销售费用 一 木材销售合理利润 一销 售
在生产 中所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 土地所有者 占有
收 稿 日期 :0 9 1— 2 2 0 — 2 0
林地 是森 林 资 源 的重要 组成 部 分 , 是林 业发 展 之本 。然 而 , 期 以来 , 长 由于对林 地 缺乏 宏观 管理 , 无偿 使 用林 地 , 加之 乱 占滥 用林 地 、 费林 地 、 法 浪 非 侵 占和 买卖 林地 的现象 十 分严 重 , 因而 造成林 地 资 源 锐 减 、 态 环 境恶 化 , 其发 展 不 仅 严重 影 响工 生 任

地租名词解释

地租名词解释

地租名词解释
地租是指国家或行政区划单位向地主征收的税收,古称田赋,是土地所有权的经济表现形式,根据其特征可分为田租、屯租和林租等。

地租最早出现在我国的商朝王朝,当时的地租一般由“租章”的形式进行缴纳。

租章是以地主的住宅、商业、交通等类别共同形成的税收,这样的税收比较轻松,容易被接受。

后来出现了以“服役”为形式而作为税收的地租,被称为军赋。

它比租章更轻松,更容易接受。

随着历史的发展,地租不断改革发展,国家也不断加强税收体系的管理和监督,增加税收的收入,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

现在,地租是由国家单位向地主征收的税收,其价值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租的税收类型主要有四种:一是田租,也称为土地租,是指地主从土地所有者租赁土地,以一定数量的谷物和钱款来支付租金;二是屯租,指在屯田地域内,地主征收租金,如谷物、鱼类、动物等;三是林租,指地主从森林地域征收林租,如油、肉、木材等;四是渔租,指地主从渔民征收渔租,如鱼、虾、贝类等。

国家对地租的要求主要是确定农田的使用权和依法征收,以及推行现代化的农业开发模式,如农业综合开发模式,改变传统农业地租收取方式,使支付地租能更多地吸引农民参与耕种种植,借此实现社会经济发展。

另外,国家还要规范农民地租行为,以防止土地利用纠纷,切实维护地主的合法权益,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合理配置。

地租是一种重要的财政收入,它的开征和收入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来源,但地租的开收也必须符合法规,合情合理,保障农民的权益,推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 租 的研究 仅在 近年来 渐受关 注 。主要 的理 论观 点 集 中在林 权 与 地 租关 系 、 林 地 租 制 度 化 等 方 面 。 森 学 者指 出 , 国“ 在土 地 ( 地 ) 有权 及 其 垄 断 、 我 存 林 所
文 章 编 号 :0 6— 9 3 20 ) 1 0 8 0 10 6 9 (0 8 0 — 0 9— 3
从 地 租存 在 条件 看 我 国 的森 林 地 租
李伟 姚星期 温亚利 , , , 顾振东
(. 1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北京 ,00 3 2 10 8 ;.北京林业大学社会林业研究 中心 , 北京 ,00 3 10 8 ; 3 甘肃省白水 江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 甘肃 ,4 4 0 7 60 )
1 森 林地租 的释 义和 本质 国 内学术 界 对 地租 理 论研 究 比较 多 , 而对 森 林
证, 并分 析 指 出林 权 改 革 对 森林 地 租 的明 晰化 的意
义。
地 租是 直接 生产 者在 生产 中所创 造 的剩余 生产 物 被土 地所 有者 占有 的部 分 , 土 地 这 一生 产 要 素 是
及其表现形式 明晰化 的标志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关 键词 :森林地租; : 林权改革; 产权 中图分 类号 :3 6 2 F 2 . 文献 标识 码 : B
F r sr a d Re ti h n n Co sd rn x si g F c o s o a d Re t o e ty L n n n C i a i n i e i g E it a tr fL n n n
维普资讯
第 3 卷 第 1期 1 20 0 8年 2月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I n n la F r sr n e tg t n a d De in n erMo goi o e ty I v siai n sg o
v 1 31 o. .No. 1 F br r 0 e ua 20 8 y
3 eerhC n eo o i oet ,B in oet nvri ,B in 0 0 3 C ia .R sa e t f ca F rs c r S l y r e igF rs U ie t e ig10 8 , hn ) j y r sy j
Absr t tac :Ba e n Ma x ln e tt o h x si g f co s o a e tc n b u s d o r a d r n he r te e it a t r flnd r n a e s mma ie s fl y n rz d a o — lws e a a in o r p ry a d u u r t o c pi lo g nc sr c u e,ma k te o o n io me t o :s p r t f p o e t n s fuc ,l w a t r a i tu t r o a r e c n my e v r n n a a d p o fe e c .Thee itnc ffr sr a d r nti i a wa ic s d,un e et e r — nd l n ltdi r n e f xse e o e t ln e n Ch n sd s use o y d rt o a h h y b v . I c me o c n l i n t tf r sr a d r n sn tg tn c s a o d to n i f r sr r p o e t o s t o cuso ha o e ty l n e tha o o e e s r c n iinsu tl o e t p — y y o
L e IW i ,YAO Xig—q n l 一,W E N Ya—l , u Z e —d n 3 i G hn o g
( . ol eo c nm c & M n gm n,B in oet nvri , e ig10 8 ,C ia 1 C l g f oo is e E a ae e t e igF rsyU i sy B in 0 0 3 hn ; j r e t j 2 Cn e fne aoaEcag &Coe tn o Fr t cnmc, ei o sy n , ei 08 , h a . et t tnl xhne opr i r o sy oo i Br g r t i Br g 003 C i ; r oI r i n ao f e r E s n F er U . n1 n
摘 要 : 文章借鉴马克思地租理论, 概括一般意义上地租的存在条件: 产权束的分离, 较低的资本有机构成, 市
场经济环境和立地差异 。据此对建 国后我 国森林 地租 的存在性 问题进行 分析 , 认为从 实行 土地改革到 实行 “ 林 业 三定 ” 之前 , 不具备森林地租存在的条 件 。“ 林业三定” 后森林地 租在 国有林 区和集 体林 区出现 , 但存在 产权主 体模糊 、 产权 束绞合等问题 , 使森林地租缺乏制度环境 。林权改 革促使林地所 有权和使用 权 的分 离 , 是森 林地租
et r h e r ajsn rpr , sf c adcrua o se. r g t f m, dut gpo e y uur t n i l i i u s yi r o i t u c tn s
K e w o d :Fo e ty; ln e t r p ry rg t y r r sr a d r n ;p o e t i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