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C_3D_复杂网格模型的构建及其工程应用
基于FLAC~3D的复杂地貌三维地质建模

第14卷第2期2008年6月地质力学学报J OURNAL OF GEOMECHANICSVol 114No 12Jun.2008 文章编号:100626616(2008)022*******收稿日期:2008203226基金项目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5635)资助。
作者简介汪吉林(62),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专业的科研工作。
T 5623566,2j @631。
基于F LAC 3D的复杂地貌三维地质建模汪吉林1,丁陈建2,吴圣林1(11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 221006;21徐州中国矿大岩土工程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江苏徐州 221006)摘 要:针对复杂地貌和地质构造条件下数值模拟的建模问题,基于F LAC 3D 平台提出了从局部到整体的建模思想,采用Brick 单元和Te trahedron 单元通过编程生成复杂地貌条件下的三维地质体模型。
利用趋势面分析法拟合出层状连续地质体,将其定义为不同的“群”,建立了多层状三维地质体结构模型。
采用i nter face 界面模拟出了断层面,并与趋势面相结合,构建了断层上下盘中的地层。
认为通过数学分析结合计算机编程,可以实现直接在F LA C 3D中进行复杂地貌和地质构造条件下的地质体建模。
关键词:数值模拟;建模;F LAC 3D ;趋势面分析;复杂地貌中图分类号:TU45;O241文献标识码:A 自然界中地质体几何形态是及其复杂的,描述地质体形态的传统方法是采用平面图、切面图、等高线图、剖面图等多种图件相结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三维地质体可视化的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6],与此同时,数值模拟方法在采矿工程和地质工程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7~8]。
由于数据结构的差异,地质体三维可视化的网格与用于数值模拟计算的网格之间存在本质差异,而在大多数数值模拟分析中,模型建立、空间单元划分等前处理工作繁琐、甚至难于进行,妨碍了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若简化地质模型则又会影响模拟效果,因此有研究者采用数据转换的方法在“可视”与“可算”之间建立桥梁[9~10]。
1FLAC 3D基本介绍

1.基本介绍1.1.概述FLAC 3D是一个三维显式有限差分程序,主要应用于工程力学计算。
程序基于二维FLAC程序中已经建好的数值方程式。
FLAC 3D将FLAC的分析能力拓展到三维,用于模拟三维土体、岩体或其他材料的力学特性,尤其是达到屈服极限的塑性流变特性。
用户通过调整多面体单元的三维网格结构,来拟合要被建模的物体的实际形状。
每个单元体根据既定的线形/非线性的应力/应变规律对相应施加的力和边界约束条件作出响应。
并且当材料发生屈服流动后,网格也能够适应变形和移动(大变形模式)。
FLAC 3D采用的显式拉格朗日算法和混合——离散分区技术能够确保材料塑性坍塌破坏和流动过程的精确模拟。
由于无须形成刚度矩阵,因此采用较小的计算资源,就能够求解大范围的三维(岩土工程)计算问题。
通过自动惯性缩放及自动阻尼,显式方程式的缺点(小时间步限制和阻尼问题)已经被克服,且不会影响到物体的原有破坏行为。
FLAC 3D为三维岩土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分析工具。
FLAC 3D被设计,专门为了在装有Windows98及更高的版本的操作系统的IBM兼容的微型计算机上操作。
在岩土工程方面,实际的三维模型计算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被完成。
例如,创建一个包含大约140000个单元体的模型需要128M的内存。
对于一个有10000个单元体的摩尔——库伦模型,在2.4GHz的奔腾IV微型计算机上,完成5000个计算步需要大概18分钟。
对于显式计算求解,到达平衡状态的所需求解计算步数不定,但无论什么类型的模型,这个值都大概会在3000-5000步之内。
随着浮点数计算速度的提高,以及以低代价安装附加内存的能力,用FLAC 3D解决更大的三维问题成了可能。
FLAC 3D既可以通过命令行驱动,也可以通过图案菜单驱动。
默认的命令驱动模式和Itasca其他的软件产品是一样的。
你会发现其中大部分命令都是一样的。
在FLAC 3D中,菜单驱动的图形用户界面可用于绘图,显示工作。
浅谈FLAC-3D的应用原理、优缺点及改进措施

维显式 有限差分法程序 , 可以模 拟岩土或其它材 料的三维 它 力学行为。F A L C一3 D软件的基本原理是拉格朗 日差分法。 FA 3 L C一 D程序主要适用于模拟计算 地质材料和岩土工 程 的力学行为 , 别是 材料 达到 屈服 极限后 产 生 的塑性 流 特 动 。材料通过单元和区域 表示 , 根据计算对象 的形状构 成相 应 的网格。每个单元在外载荷和边界约束条 件下 , 按照 约定 的线性或非线性应力 一 变关 系产生力学响应 。由于 F A 应 LC 程序主要是为岩土工程应用而开发 的岩石 力学计算程序 , 程
在岩土工程领域 , 结构稳定性分析方 法有许多种。 以边 坡稳定性分析为例 , 常规 的是极 限平衡 分析法 , 特点是 最 其 方便快捷 , 很多工程 单位都 采用该方 法来计 算 、 设计。但极 限平衡分析法不 能解决 分析边坡 应力 和应变 的问题。传统 的极限平衡 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主要问题是 : 为使本身
全部运动方程 ( 包括 内变量 ) 的时 间步长解 , 从而可 以追踪材 料 的渐进 破 坏 和垮 落 , 对 研究 边 坡设 计 是非 常 重 要 的。 这
FA L C一3 D程 序 具 有 强 大 的后 处 理 功 能 , 户 可 以 直 接 在 屏 用
程, 材料运动及其变形都是相对于固定的 网格的 。这种更新 坐标的方法 , 就是所谓的“ 拉格朗 日方法 ” 。拉格 朗 日法是一 种利用拖带坐标 系分析大变形 问题 的数值方 法 , 并利用差分 格式按时步 积分 求解 随着构 形 的不断 变化 , 断更 新 坐 不 标, 允许介质有较大 的变形 。
际 上 和 有 限元 法 相 同 , 以这 种 方 法 也 具 有 与 有 限 元 法 相 同 所 的优点。
FLAC,FLAC3D基础与应用(结构单元)

1
FLAC3D中的结构单元
• 有限单元
• 梁(beam)单元 beam • 锚索(cable)单元
cable pile
• 桩(pile)单元
– 锚杆: rockbolt
shell
• 壳(shell)单元
• 格栅(geogrid)单元
geogrid
– 土工织物;土工格
栅
liner
• 初衬(liner)单元
法向
切向
13
隧道与土体的相互作用
• 半圆隧道直径3.25m
• 上覆土层厚度5m
• 计算范围3r
ht • 土体弹性计算
r
– (K=30MPa, G=10MPa)
• 参数化编程
– 几何尺寸 hb – 模型参数
– 网格形状
B
14
பைடு நூலகம்
计算步骤
模型网格
初始应力生成
计算结果
施加管片
15
管片的连接
• 冷连接
– 弯矩和剪力不能直接在环与 环间传递,只能通过其相邻 的介质传递
10000*sin(10*t)
pile
18
结构的动力响应
19
节点,同时建模复杂 4. 如果不考虑结构小尺寸的细节响应(比
如结构界面上的应力分布),则可以使 用SEL来模拟结构
6
SEL Links
• SEL nodes 通过link与其 他node或zone进行联系
• 两种类型的连接: node-zone node-node
• Link有相应的属性 (e.g. springs)
config dyn sel pile id=1 beg 0 0 0 end 0 0 1 sel pile prop dens 2400 &
浅谈FLAC 3D、ANSYS建模特点及其应用

处 理方 面则 有着相 当的优势 , 而且 F A L C软件在模 型建立 以
及 单 元 网格 划 分 等 前 处 理 问题 上 也 存 有 不 足 , 成 了其 建 模 造 的 不 便 性 , 要 表 现 为 F A 3建 模 时 采 用 键 入 数 据 、 令 行 主 L G ̄ 命 的 方 式 , 立 复 杂 的地 质 模 型很 困难 , 如 A S S等 有 限 元 建 不 NY
问题是 : 为使 本身 不静定 的问题 变为 静定 , 要做一些假设 。 如
果 这 些 假 设 与 实 际 情 况 不 符 , 会 得 到不 合 理 的结 果 。与 传 则 统 的极 限平 衡 法 相 比 , 于 变形 分析 的边 坡 稳 定 性 分 析 方 法 基 具 有 许 多 优 势 ,到 后 来 出 现 用 有 限 元 法 分 析 边 坡 的稳 定 性 。 有 限元 在 解 决 小 变 形 方 面 有 其 优 越 性 , 通 常 的边 坡 破 坏 为 但 大 变 形 问题 ,有 限 元 在 解 决 大 变 形 方 面 不 十 分 方 便 。 因 此 F A 3被 工 程 界 广 泛 用 来 分 析 边 坡 的大 变 形 问 题 …。 L GD
软 件那 样可 以根据 C D、u r A sr 等软 件根 据数 据直 接建立 模 e
型 , F A 建 模 工 作 量 大 , 以 一 般 采 用 A S S建 立 模 且 LC 所 NY
型, 再导人 F A m进 行模 型的计算 。 LC
A S S软 件 主要 包 括 三 个 部 分 : 处 理 模 块 、 析 计 算 NY 前 分 模 块 和 后 处 理模 块 。 处 理 模 块 提 供 了一 个 强 大 的 实体 建模 前
(完整word版)FLAC建模方法与技巧

采矿工程数值计算方法——FLAC建模技巧与工程应用1 FLAC建模方法1。
1 建模(1)设计计算模型的尺寸(2)规划计算网格数目和分布(3)安排工程对象(开挖、支护等)(4)给出材料的力学参数(5)确定边界条件(6)计算模拟1。
2 网格生成:Grid i,j 例如:grid 30,201。
3 网格规划:Gen x1,y1 x2,y2 x3,y3 x4,y4例如:Gen 0,0 0,10 10,20 20,01.4 分区规划网格。
例如:Gen xI1,yI1 xI2,yI2 xI3,yI3 xI4,yI4 i=1,10 j=1,21 (I区)Gen xII1,yII1 xII2,yII2 xII3,yII3 xII4,yII4 i=10,20 j=1,21 (II区)1。
5 特殊形状的网格(1)圆形gen circle xc,yc rad(2)弧线gen arc xc,yc xb,yb theta(3)直线gen line x1,y1 x2,y2(4)任意形状tab 1 x1,y1,x2,y2,¼,xn,yn,x1,y1 gen tab 11.6 赋给单元材料性质mod e (弹性)prop d 1800e-6 bu 12.5 sh 5。
77 i=1,20 j=1,10prop d 2400e-6 bu 1250 sh 577 i=1,20 j=11,20mod m (弹塑性Mohr—Coulumb准则)prop d 1800e-6 bu 12.5 sh 5.77 c 0 fri 20 ten 0。
015 reg i,j 1.7 赋给模型边界条件(1)固定边界(结点)Fix x i=1,j=1,21 Fix y i=1,21 j=1(2)施加边界力(结点)apply yf —10 i=1,21 j=21或apply syy -10 i=1,21 j=21或apply xf —5 i=21,j=1,21或apply sxx -5 i=21, j=1,21(3)赋单元内应力(单元)ini sxx -10 i=1,20 j=1,20ini syy -5 var 0 4 i=1,21 j=1,211.8 计算Set grav 9。
02112_flac3d实用教程

2024/1/24
28
实例演示:复杂模型后处理过程展示
模型介绍
以一个具有复杂几何形状和多种材料属性的 FLAC3D模型为例,介绍后处理过程。
结果可视化
演示如何利用云图、剖面图和动画等多种手段对 复杂模型的后处理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ABCD
2024/1/24
数据提取与整理
展示如何从模型中提取关键数据,并进行格式化 和整理。
flac3d实用教程
2024/1/24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4
• 软件介绍与安装 • 基础知识与操作 •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材料属性定义与赋值 • 数值模拟计算过程分析 • 后处理技巧与结果展示 • 工程案例应用举例
2
01
软件介绍与安装
2024/1/24
3
FLAC3D概述
26
数据提取和整理方法论述
数据提取
通过FLAC3D内置函数或外部 脚本语言(如Python)提取 模型中的关键数据,如节点
位移、应力、应变等。
数据整理
将提取的数据进行格式化处 理,以便于后续分析和可视 化。可以使用电子表格软件 (如Excel)或编程语言进行
数据处理。
2024/1/24
数据筛选
根据需要选择特定区域或特 定条件下的数据进行详细分 析,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01
02
菜单栏
包含文件、编辑、视图、工具、窗口 和帮助等菜单,用于管理文件和执行 各种操作命令。
03
工具栏
提供常用命令的快捷按钮,方便用户 快速执行常用操作。
属性视图区
显示当前选中对象的属性信息,并允 许用户修改对象属性持多种 视图模式和渲染效果。
FLACFLAC3D基础与工程实例_记录

《FLACFLAC3D基础与工程实例》阅读札记目录一、FLACFLAC3D软件概述 (2)1. 软件背景与简介 (3)1.1 FLACFLAC3D的发展历程 (4)1.2 软件的应用领域及特点 (5)2. 软件安装与运行环境 (6)2.1 系统要求 (7)2.2 安装步骤 (8)2.3 运行环境配置 (10)二、FLACFLAC3D基础知识 (11)1. 基本概念与术语 (13)1.1 有限元分析原理 (14)1.2 离散元法简介 (14)1.3 FLACFLAC3D中的相关术语解释 (15)2. 软件操作界面及功能模块 (17)2.1 操作界面介绍 (18)2.2 主要功能模块说明 (20)2.3 菜单功能详解 (20)三、工程实例分析 (22)1. 地质工程实例 (23)1.1 工程背景及问题定义 (25)1.2 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 (26)1.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7)2. 土木工程实例 (29)2.1 工程概况与建模目的 (30)2.2 建模过程及计算步骤 (31)2.3 结果展示与工程应用 (32)四、FLACFLAC3D应用技巧与注意事项 (33)1. 建模技巧与优化方法 (34)1.1 建模策略及优化思路 (35)1.2 网格划分与模型简化技巧 (36)1.3 参数设置与模型验证方法 (38)2. 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 (40)2.1 数据采集与整理方法 (41)2.2 结果分析与图表展示技巧 (42)一、FLACFLAC3D软件概述3D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岩土力学与有限元分析软件。
它是一套专门用来分析连续介质中的物理力学现象的强大工具,主要应用于土木、矿山、隧道等领域,能针对各种复杂的工程问题进行数值建模和模拟分析。
3D以其高效、灵活的数值分析能力,为工程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其主要特点包括:多功能:3D能够模拟多种物理过程,包括应力分析、稳定性分析、流体流动分析等,适用于多种工程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 制约其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 , 一些有限元软件和专业建模软件在网格 建立方面却具有较大的优势, 它们一般是先通过布 尔加、 减操作实现复杂几何模型的建立 , 然后再进行 模型离散化并最终建立网格, 因而在网格建立方面 的通用性更强。所幸的是, 无论是有限元软件还是 专业建模软件所建立的网格都能以节点、 单元和组 ( 材料 ) 的数 据格式输 出, 为 这些软件 的网格 导入 FLAC 中提供了可能。因此, 本研究尝试借助有限 元软件 ( ANSYS) 在网格建模方面的优势 , 通过接口 程序 进 行 单 元 数 据 格 式 的 转 换, 最 终 建 立 可 供
合了 CAD, CAE, CAM 等图像处理工具的优点, 是建 立复杂计算模型有效而又快捷 的平台。 ANSYS 可 以自上而下直接建立实体模型 , 也可通过自下而上 依次生成点、 线、 面和体的方式建立实体模型。其内 置的强大的布尔运算工具可以实现几何实体之间的 加、 减、 分类、 搭接、 粘接和分割等复杂运算, 大大提 高了建立复杂地质体三维模型的效率。对于实体模 型的网格划分 , ANSYS 提供功能强大的控制工具 , 如单元大小和形状的 控制、 网格的划分类型 ( 自由 和映射等 ) 以及网格的清除和 细化, 以保证剖分出 高质量的网格单元供数值计算之用; 此外 , 还可输出 各 单 元 节 点 坐 标 及 单 元 信 息 NODE DAT 和 ELE DAT 文件 , 供其它软件调用。因此 , 本研究选 用它进行复杂几何模型的建立和网格划分。 1 . 1 前期数据准备 对于目前的数据而言 , 一般需从设计单位或测 量单位提供的二维地质平面图中获取, 此类图形包 含的信息较多, 不能直接为建模所用。因此需对其 进行处理。此项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包含分析域的 CAD 图形进行清理 , 即将除表达三维地质信息的等 高线保留外 , 其它所有图层和有关图元信息均予以 删除, 并保存为可供数据交换的 . dx f格式的图件。 1 . 2 数据导出和整理 对于等高线数据 , 目前的导出方法有多种 , 既可 通过自身的命令输出 , 也可通过其它软件读取输出。 对于自身命令 ( list) 输出这一方法, 存在工作量大、 繁琐的缺 点, 并 且其 输出的 数据 格式 并不能 满足 ANSYS 直接 建模 的要 求。因 此, 需采 用他 法。对 此 , 可通过第三方软件对数据进行转换、 整理 , 以获 得可供 ANSYS 直接建模所用的数据。而对于第三 方软件 , 由于进行的只是数据的导入、 导出和整理 , 并不要求对其有较深层次的掌握, 采用其提供的试 用版本就可以实现, 因此, 该方法并没有增大建模的 工作量、 难度和成本。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 1) 数据输出。借助地质建模软件 Gocad 的试 用版导入. dxf图形 ( . dx f图形需保存在非中文路径 下 , 并取非中文名 ), 然后再导出等高线数据到 Excel (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 ; 将 Exce l中点三维坐标数据 ( 2)数据整理。由于从 Gocad 导出的数据是等 高线 ( 一般为样条曲线 ) 拟合点的坐标 , 规 律性差, 尚需对其进行整理。将记事本研究件导入到 Surfer 软件中, 借助其对数据进行整理、 插值 ( 如图 3 和图 4 所示 ) , 以获得水平 2 个方向 ( 一般定义为 x, y 坐 标 ) 上等间距点的三维坐标信息 , 并保存为 . dat格 式的数据文件 , 数据的格式如表 1 所示 , 该表中所显 示的示例数据在 x, y 方向上间距均为 100 m。 1 . 3 网格模型的生成 获得 上 述 等 间 距 的 点 坐 标 数 据 后 , 即 可 在 ANSYS中遵循点、 线、 面、 体自下而上的建模方式, 建 立几何实体模型。首先通过这些点生成某一方向上
专门针对岩土工程问题开发的三维连续介质分 析软件 FLAC 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 但它对于复杂三 3D 维模型的建立仍然十分困难。尽管 FLAC 软件为 用户提供了 12种初始单元模型, 通过连接、 组合匹 配这些初始单元模型可方便快捷地建立规则的三维 工程地质体模型 , 同时, 也可通过内置语言 F ISH, 编 写命令来调整、 构建特殊的计算模型 , 使之更符合工 程实际, 但是, 由于 FLAC 在建立计算模型时采用 的是键入数据 /命 令行文件的方式, 加上 F IS H 语言 独特的源代码表达方式 , 直接扼杀了一般工程技术 人员运用 FLAC 进行复杂工程分析的想法
杂地质体网格模型在 AN SY S 中建立并导入 FLA C3D 中的目的 , 有效降低了 FLA C3D 复杂网格模型建立 的难度。采用 该方法建模时 , 先通过地质 建模 软件 GOCAD 获 取等 高线 的 三维 坐 标数 据 , 然 后将 这些 数 据输 入图 形 处理 软件 SU RFER 整理后输出为等间距的点坐标 , 接 着采用这些点在 ANSYS 中生成等间距样条曲线并最终建立实体模型并 网格剖分 , 尔后通过接口程序将 AN SY S 中的网格模型导入 FLA C3D 以实现 复杂岩土 工程的计算 分析。最后 以西南 某一水电站厂房边坡网 格模型的建立为例 , 说明了该方法既实用又高效。 关键词 复杂地质 体 接口程序 三维网格模型 FLA C3D ANSY S
3D
。即
使对于有相当数值模拟经验和能力 的分析人员来 说 , 建立较复杂的地质体模型, 也是一件费时费力的 3D 事。这也是造成 FLAC 三维模拟计算周期长、 难度
108
刘心庭 ( 1973 ) , 男 , 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 工程 学院 , 博士 研究生 ;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 讲师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
2 . 1
FLAC 网格模型的建立
FLAC 的网格数据格式
3D 3D
3D
FLAC 遵 从 的 是 点 ( GRIDPO I NT )、单 元 ( ZONE) 、 组 ( GROUP )自下而上的网格建立模式, 即 在建立实体模型同时, 软件自动完成该实体的剖分, 并以点、 单元和组的形式予以保存下来 。点是其 最低一级的图元, 组是其最高级别的图元, 点构成单 元, 单元构成组。表 2 为某一简单网格模型的单元 数据形式。表中, 第 1 段表示节点的生成, 格式为: 节点标志、 节点序号、 节点 (x, y, z ) 坐标; 第 2 段表 示单元的生成 , 格式为: 单元标志、 单元类型、 单元中 的节点号, 其中 B8 代表的单元类型为 brick 单元; 第 3 段标明单元所属 的组。除本表所述 的 B8 外, FLAC 的网格数据 格式还规定, W 6 表示 w edge 单 元, P5 表示 py ra m id 单元 , T 4 代表 tetrahedra l单元。
表 2
编号 图形单元 * G 0 . G 0 . G 0 .
3D [ 4]
FLAC3D网 格单元的数据形式
Se ries N o . 413 N ov e mber 2010
金
属
矿
山
M ETAL M I NE
总 第 413 期 2010年第 11 期
FLAC 复杂网格模型的构建及其工程应用
刘心庭
摘 要
1, 2
3D
唐辉明
1
( 1. 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 2. 三峡大学 ) 借助通用 有限元软件 ANSYS 在 复杂网格模型建立方面的优势 , 通过开 发的数据接 口软件 , 实现了复
FLAC
3D
Com p lex Grid M ode l C on struction and Its Engin eering App lication L iu X in ting
1, 2
T ang H uim ing
1
( 1. China University of G eosciences; 2. China T hree Gorges Univers ity ) Abstrac t By m eans o f advantage of genera l finite e lem ent ana lysis so ftware AN SY S in build comp lex gr id m ode,l the ob jective to bu ild a g rid model fo r co m plex g eo log ic body by ANSY S and i m port it into FLA C3D v ia a data interface prog ram developed is i m p lemented . T he d ifficu lty o f bu ilding co m plex g rid m ode l for FLAC3D is effective ly reduced consequen tly . In the mode ling process , the three di m ens iona l coord inates o f contour is ob tained firstly v ia GOCAD, and these three di m en s iona l coordinates are inpu t in to SUR FER and a series of equ idistant three di m ens iona l coordinates is output . T hen these e qu id istant three d i m ensiona l coo rdina tes are input into AN SY S, wh ich g enerate a set o f equidistant sp line cu rves to build a entity m odel for comp lex geo log ic body . F ina lly , the entity mode l is bu ilt and i m po rted to FLAC 3D via the da ta interface pro g ram to pe rfo r m co m plex geotechn ica l eng ineer ing co m puta tiona l ana lysis . The grid model for a hydropo w er sta tion pow er house slope in southw est Ch ina is illustra ted to show the utility and effic iency of the approach presented . K eywords Co m plex geolog ic body , Interface prog ram, T hree di m ensional gr id m ode , l FLAC3D, AN S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