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莫高窟第一课时
《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莫高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探索莫高窟的历史与文化一、教学目标1. 了解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文化价值;2. 能够描述莫高窟的壁画和石窟造像的艺术特点;3. 培养学生对莫高窟的艺术品的鉴赏能力;4.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莫高窟的图片、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介绍等;2. 相关书籍和资料:提供学生阅读和参考;3. 模型或图片:展示莫高窟的石窟造像和壁画;4. 视听设备:播放有关莫高窟的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莫高窟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并描述他们对莫高窟的第一印象。
引导学生对莫高窟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
2. 学习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通过多媒体课件和讲解,介绍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
让学生了解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通过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的介绍,引发学生对莫高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 学习莫高窟的文化价值通过展示莫高窟的壁画和石窟造像,介绍莫高窟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欣赏莫高窟的艺术品,了解莫高窟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情感。
4. 学习莫高窟的艺术特点通过展示莫高窟的壁画和石窟造像,分析莫高窟艺术的特点和风格。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线条、色彩、造型等方面去理解莫高窟的艺术表现形式,帮助学生形成对莫高窟艺术的独特理解。
5. 学习评析通过展示莫高窟的精美壁画和石窟造像,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评析。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莫高窟艺术品的感受和理解,同时提供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供学生深入阅读。
6. 练习与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让他们就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化价值和艺术特点展开探讨,互相交流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莫高窟相关知识。
7. 总结与展望对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化价值和艺术特点进行总结,展望接下来的学习内容。
《莫高窟》第一课时

18、莫高窟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威风凛凛”、“栩栩如生”、“举世闻名”、“结晶”等词语的意思。
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2、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
背诵二、三、四自然段。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国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学生热爱我国灿烂民族文化。
重点难点:1、学会随文识字同,学会本课的生字。
2、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
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掌握本课生字的正确发音和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把握课文,培养句意整合、归纳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学会随文识字,学会本课的生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谈话解题: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无数灿烂的艺术瑰宝吸引着中外游人。
其中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被誉为我国石窟艺术的四大宝库。
今天,我们将走进敦煌去一睹莫高窟迷人的风采。
(板书:18.莫高窟)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
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尊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你们想亲眼看一看吗?2、(出示图片欣赏)这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或者:欣赏了这些美丽的彩塑和壁画,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畅谈感受)教师相机小结并过渡。
3、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的步伐一起去细细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吧!二、自主识字,了解大意1、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本课不认识的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词,试着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1)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敦煌莫高窟?(2)作者是怎样评价莫高窟的?三、师生互动,检查情况1、认读词语,师生正音,提示学生注意音难字难和形难字。
(1)生字词正音:敦煌威风凛凛佛像惟妙惟肖啧啧赞叹宏伟瑰丽遨游帛画一尊记录银弦刺绣腐败帝国主义(2)释词:惟妙惟肖精妙绝伦啧啧赞叹宏伟瑰丽举世闻名惟妙惟肖:形容艺术技巧好,描写模仿得非常逼真,或是雕刻得十分逼真。
五上《18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五上《18、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苏教版五上《18、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汇编《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文通过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架构文章,便于学生理清脉络。
介绍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时,结构也大致相似都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结构,并采用大量的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感,利于学生诵读。
因此本文无疑是学生学习列提纲和背诵积累最好的范本。
学情分析:我班学生给课文分段已初步掌握,也曾初步拟写过提纲,但不够规范完整,所以有的同学即使写了提纲,但依然主题模糊,重点不突出。
所以如何列提纲,如何根据文题确定文章的主旨?如何根据文章的主旨选材?如何安排选材的顺序?如何写三级提纲?这些都希望能借助这篇课例,让学生领会。
教学目标:1、识写本课生字,理解文中的四字词语学习一个多音字。
2、以本文为例学习列提纲。
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词语。
2、学习列提纲难点:学习列提纲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莫高窟》齐读。
关于莫高窟你了解多少?二、检查预习情况(5)1、检查学习情况。
(1)大屏幕出示形近字:煌尊录弦绣腐帝蝗遵绿闲秀府啼“开火车”读,齐读。
(2)教写“尊”“腐”(3)大屏幕出示多音字:《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fó佛fú(4)出示词语:指名分行读,引导学生发现每行词语的类型。
(神态) 慈眉善目神态安详威风凛凛强壮勇猛(动作)漫天遨游轻拨银弦彩带飘拂翩翩起舞(精妙)惟妙惟肖精妙绝伦宏伟瑰丽啧啧赞叹请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词语说话。
三、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列出本文提纲。
(10)1、导入:文题是文章的眼睛,阅读文章要——“由题入手”。
那你们在预习时提出了哪些问题?预设:(1)莫高窟在哪里?(2)莫高窟里有些什么?(3)莫高窟里面的东西有什么特点?(4)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看能否找到答案?思考每一段写了什么?1、解决学生的质疑。
18莫高窟一课时

一、辨字组词。
煌( 敦 煌 ) 尊( 一 尊 ) 蝗( 蝗 虫 ) 遵( 遵 守 ) 弦( 弓 弦 ) 锈( 生 锈 ) 舷( 船 舷 ) 绣( 绣花 ) 帝( 皇 帝 ) 谛( 谛 听 )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录( 记 录 )
绿( 绿 色 ) 腐( 腐 败 ) 府( 政府 )
神态各( 异 ) 精妙绝( 伦 ) ( 慈 )眉善目 ( 威 )风凛凛
谈论 倾诉 吐露 表达 阐述 表白 。
2. 画出下列句子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填在括号里。 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垮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
琶,轻拔银弦;有的到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戴飘佛, 漫天遨游…… ( 垮—挎 拔—拨 到—倒 戴—带 佛—拂 )
返回
第三关 我能读准四字词语。
jué bì
lǐn lǐn
xiào zé zé
断崖绝壁 威风凛凛 惟妙惟肖 啧啧赞叹
ɡuī lì
áo yóu fǔ bài
jué lún
宏伟瑰丽 漫天遨游 腐败无能 精妙绝伦
dūn
lǐn
fó
敦
凛
佛
xiào
肖
hún
huánɡ
zūn
lù
魂
煌
尊
录
xián
xiù
fǔ
dì
弦
绣
弦( 琴弦 )
尊( 尊重 ) 遵( 遵守 )
锈( 铁锈 ) 绣( 绣花 )
3.词语闯关。 第一关
我能读准多音字。
cánɡ
shì
fó
juàn
xiào
藏经洞 似的 佛像 经卷 惟妙惟肖
第二关 我能读准易错的音。
zūn
lǐn lǐn
《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莫高窟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化价值等;2. 能够认识莫高窟中著名的艺术作品及其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莫高窟的地理、历史、文化价值,著名的艺术作品及其特点。
难点: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储备较少,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结合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介绍莫高窟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你对莫高窟有什么了解?你知道莫高窟中有哪些著名的艺术作品吗?二、学习新知识(15分钟)1. 向学生讲解关于莫高窟的地理情况,包括所在地区、地理环境等。
2. 讲解莫高窟的历史沿革,包括建造的时代背景、目的等。
3. 介绍莫高窟的文化价值,包括对中国艺术、宗教、历史的影响等。
4. 分享莫高窟中的著名艺术作品,包括壁画、雕塑等,并讲解其艺术特点。
三、思维拓展(10分钟)1. 开展互动问答环节,巩固学生对莫高窟的地理、历史、文化价值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莫高窟是如何影响中国以及世界文化史的?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3. 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引导学生思考莫高窟对人们的审美情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
四、展示实物(10分钟)1. 展示莫高窟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近距离欣赏莫高窟的艺术作品。
2. 老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莫高窟的艺术作品,让他们感受到其中的艺术魅力。
五、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莫高窟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 提出课后作业: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了解莫高窟更多的信息,并写一份对莫高窟的感想。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莫高窟的基本情况和艺术作品的理解。
2. 教师及时点评学生的言行,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见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学反思:1. 通过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和实物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够深入了解莫高窟的艺术魅力。
莫高窟(第一课时)

高
窟
莫高窟的艺术是融建筑、彩塑、壁画 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既是我国,也是世界 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 库。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 文化遗产"名录。莫高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 宫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它以数量浩 繁,技艺卓越的壁画艺术向人们展示了公元 四世纪到十四世纪千余年间的社会历史图景。 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 25公里鸣沙山东麓宕泉河崖 我们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彩塑 壁画 藏经阁 你多他们了解吗?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敦煌
菩萨
帛画
描摹
刺绣
琵琶
帝国
藏经洞
莫高窟
断崖绝壁
啧啧赞叹 漫天遨游
威风凛凛
精妙绝伦 腐败无能
惟妙惟肖
宏伟瑰丽
自读课文,理清段落,思考: 2、3、4自然段有什么共同之处?
假如我们给课文列一个提纲,你会 怎样列?
18《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8 《莫高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莫高窟》一文是苏教版国标本五(上)的一篇课文,文章结构清晰,叙述具体,表达有序,生动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并学会编写段落提纲。
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重点感悟“彩塑”的特点,牵移学法,为后面深刻体会“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做好铺垫。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重点感悟“彩塑”的特点,牵移学法,为后面深刻体会“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做好铺垫。
一、激趣揭题1、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随着课文游览过的安徽黄山奇松,贵州黄果树瀑布。
我们中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不仅有美丽的然风光,还有无数历史久远的名胜古迹。
今天,我们将继续随着课文到我们祖国的西北大漠去走一走,看一看。
在甘肃东南有一处著名的古迹,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
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开始凿窟造像。
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
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板书课题)2、师:请大家齐读题目3、学生齐读课题。
4、师:莫高窟修造在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周围是大沙漠,其地形比敦煌绿洲高近百米,百姓们又称之为千佛山。
古汉语中沙漠的漠与莫高窟的莫是可以通用的,所以在沙漠高处开凿的石窟便叫漠高窟,后来演变成为莫高窟。
二、学习生字1、师:在读文之前要读准生字字音,就像在沙漠中旅行要备好水源一样。
(出示生字词)这些词语水囊请你们对照课后生字读音,把词语读准,请读读看。
2、学生自读生字词。
3、检查读音:这些水源你能够带走吗?谁来读读看(指名读),正音,齐读,自读记住它。
《莫高窟》第一课时

《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重点感悟“彩塑” 的特点,牵移学法,为后面深刻体会“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做好铺垫。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彩塑”的特点, 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提示目标。
1.谈话解题: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无数灿烂的艺术瑰宝吸引着中外游人。
其中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河南省的龙门石窟、山西省的云岗石窟,被誉为我国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
刚刚我们看到的就是敦煌的莫高窟。
(板书:莫高窟)2、这下我们对莫高窟不陌生了,让我们自己再来好好感受作者的文字,起走进那神奇的莫I W J窟。
二、初读课文,识字解词。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讲了什么。
2 .检查自学情况。
①读文中生字词(红字是文中的一类字,谁来做做小老师;描红)②读读下列词语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慈眉善目、威风凛凛、惟妙惟肖宏伟瑰丽、丰富多彩、引人注目、漫天遨游、翩翩起舞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指名读,齐读,说说你理解了哪些?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你能发现这三组词分别与莫高窟的什么相关?(板书,指名读)2、敦煌莫高窟是。
(老师范读第一小节)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我们把书拿起来,一起读文章的最后一小节3、谁能告诉我这篇文章的结构是什么?(总分总,板书)四. 细读课文,感知文意。
1、刚才某同学说莫高窟里的彩塑给他印象很深刻,老师也有同感。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细细观赏彩塑。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要求:A、找出第二小节的中心句。
B、找一找第二小节分别描写了哪些彩塑?C、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读出特点,读出喜爱)3、游人看到这个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时无不啧啧赞叹,(考一考:什么是啧啧赞叹)假如你是在现场的游人,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有时间可写在旁边)4、这么精妙绝伦的彩塑,值得我们再去看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莫高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
的词语。
3、初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
的词语。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我国的西北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敦
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
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尊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你们想亲眼看一看吗?(想!)(学生看有关多媒体图片)
2、这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回
答。
)
3、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跟随作者一
起去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板书课题:18莫高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煌尊录弦绣腐帝
(1)、先让学生自由读生字,再指名读,最后齐读。
(2)、去掉拼音指读、齐读。
(3)、教师出示词语指生读。
断崖绝壁威风凛凛惟妙惟肖啧啧赞叹
精美绝伦宏伟瑰丽漫天遨游腐败无能
3、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
指名逐段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
4、指生逐节读课文,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5、学生浏览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文章主要写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
为我们再现了一个瑰丽的艺术宝库,令人深深感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多么的伟大。
)
三、点拨重点,指导书写。
(1)、让学生仔细观察本课生字。
(2)、学生完成课后描红,并临写两个。
“煌”是左右结构,左小右大。
“录”字的下半步不用要写成“小”。
(3)、教师范写,边写边指导。
(4)、指生板演,师生共同评价。
四、板书设计:
18 莫高窟
彩塑
壁画
藏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