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读后感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缩写400字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缩写400字武夷山和阿里山都是中国著名的山区,拥有众多的传说和故事。
下面是对两处山区传说的简要介绍:武夷山传说: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南部,被誉为“仙都”,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
关于武夷山的传说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九曲溪”的故事。
据传说,在远古时期,武夷山的九曲溪之中居住着一位名叫李二牛的渔夫。
一天,他在溪中捕鱼时,不慎捞到了一块宝玉。
李二牛将宝玉交给了当地的官府,官府将其送入了宫廷。
宫廷中传来一个消息,只有能够将宝玉找回的人才能娶公主为妻。
李二牛听到这个消息后,毅然决定再次下九曲溪寻找宝玉。
他趟过九道急流,攀过九座高山,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但最终他成功地找到了宝玉。
李二牛带着宝玉回到宫廷,娶到了公主,并且成为了武夷山的第一位富商。
阿里山传说:阿里山位于台湾,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以其美丽的日出和云海而闻名。
有一则关于阿里山神木的神话故事。
据说,在阿里山的一个深山中有一棵巨大的神木,它枝繁叶茂,高不可攀。
有一位勇士为了认证自己的力量,决定试图攀登这棵神木。
他花费了数年的时间,终于登上了神木顶端。
当他站在树顶时,突然发现了一个迷人的景象——眼前是一个美丽的国度。
各种美味佳肴和香甜杨梅尽在眼前。
他被吸引得越发深入,直到迷失在了这个国度之中。
多年后,他最终离开了那个国度。
当他返回人间时,却发现过去的数年原来只是一刹那。
他告诉人们,时间在神木国度与人间流逝的速度不同。
这个神话传说提醒着人们,时间是无法逆转的,应当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将时间浪费在虚无的追逐中。
这些传说给了武夷山和阿里山以神秘的色彩,激发了人们对于这些山区的探索和敬畏之情。
阿里山纪行读后感

阿里山纪行读后感我曾听闻阿里山的美丽,但真正踏足这片土地,才能体会到其独特的魅力。
最近,我有幸进行了一次阿里山之行,这是一次让我难以忘怀的经历。
在返程的路上,我不禁沉思,阿里山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震撼,更是一种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
登上阿里山之巅,云雾缭绕,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
这里的空气清新,阳光透过云雾洒在身上,给人一种宁静和安宁的感觉。
我站在高处,远眺四周,满眼尽是原始的森林和苍翠的茶园,仿佛置身于一个完全与外界隔绝的世界。
这片山区虽然偏远,却因此保留了许多珍稀植物和动物,给人类带来了难以言喻的美。
阿里山的美景不仅局限于山峦和绿树,还有那一片片茶园。
阿里山是著名的茶叶产地,这里的茶叶有着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在参观中,我看到了当地茶农们正在忙碌地采摘茶叶,他们的手法娴熟而又快捷,仿佛一曲舞蹈。
茶农们告诉我,阿里山的土地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这也使得阿里山的茶叶品质备受赞誉。
品尝了一杯阿里山乌龙茶后,我才真正意识到这片茶园背后的故事和它所承载的文化和历史。
除了茶园和山峦,阿里山还有许多令人心醉的美景,比如那些古老的神木。
这些巨大的树木见证了岁月的流转,它们伫立在山间,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我走近一棵神木,轻轻触摸树干,能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这片土地的历史。
这些神木也是阿里山的一道风景线,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在阿里山的旅行中,我还有幸见到了一些当地的居民。
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朴素而幸福的生活。
与他们交谈,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真诚和善良。
在这个繁忙而浮躁的社会,人们往往被功利和物欲所驱使,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然而,在这里,我看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简单而自然,世间的争斗和纷繁似乎变得微不足道。
从阿里山归来后,我陶醉于那样美丽的自然风景之中,也深深思考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阿里山散发着一种宁静和神秘的力量,让人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进而思考和珍惜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在福建武夷山顶上 ,有一块很高很大的岩石 ,叫望女石。
在台湾阿里山中 ,有一棵很高的红桧树 ,叫思母树。
关于它们 ,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 ,东南沿海高大的武夷山 ,是和台湾的阿里山紧紧连在一起的。
那时山上山下 ,一年四季树木长青 ,漫山遍野的果树上挂满了各种果子 ,果树下是一丛丛盛开的鲜花。
山间 ,还有一条条瀑布和无数的小溪 ,山下是一片肥沃的土地。
这里的人民过着安乐的幸福生活 ,到处响着笑语、歌声。
可是有一年 ,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一个妖〔yāo〕魔 ,占据了整个大山。
这个妖魔到底是什么样 ,谁也说不上。
只是听说它的身子趴在山顶上 ,头可以伸到东海里去喝水;它打一个喷嚏〔tì〕 ,周围很大的一片地方就要下一场大雨。
自从妖魔来到以后 ,山上的树木枯死了 ,鲜花凋〔diāo〕谢了 ,山间的瀑布断水了 ,小溪干涸〔hé〕了 ,肥沃的土地干裂得张开了嘴巴。
这个妖魔脾气特别狂暴 ,它一发起脾气来 ,天上黑云翻滚 ,狂风怒号 ,飞沙走石 ,无数的房屋被砸坏 ,许多人和牲畜被砸死砸伤 ,连在东海上打鱼的渔船也有不少被打翻。
人们受尽了妖魔的祸患 ,实在恨透了它。
山村里有几个勇敢的年轻人 ,自动拿起弓箭、大刀、长矛〔máo〕 ,上山去找妖魔报仇。
可是一去再也没有回来。
从此 ,很多人拖儿带女 ,离开了世世代代生活的故土 ,到别处逃生云了 ,整个山区显得十分荒凉。
在大山的西麓〔lù〕 ,有一间用青石砌成的小屋 ,里面住着母女二人。
母亲叫花霞 ,是个勤劳善良的妇女;女儿叫花珊〔shān〕 ,十九岁 ,是个美丽、聪明而又勇敢的姑娘。
花珊姑娘看到人民被妖魔害得不能生活下去 ,心里像刀割一样的难过。
因此 ,她下决心要除掉这个妖魔。
聪明的姑娘心里明白 ,要消灭这样的敌人 ,没有很高的武艺 ,单凭勇敢是不行的。
阿里山的神话故事

阿里山的神话故事阿里山是台湾地区的著名旅游风景区,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
你知道阿里山的神话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阿里山的神话故事,希望对你有用!阿里山的神话故事篇1:武夷山阿里山很久以前,武夷山与台湾的阿里山是紧紧连在一起的。
有一年,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一个恶魔,强行霸占了整座大山,害得这里草木荒芜,民不聊生。
花珊是山下村子里的一个美丽、聪明而勇敢的姑娘。
为了铲除这个恶魔,她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终于练出了一身好武艺。
做好了一切准备后,花姗姑娘就背着箭,提着刀上山打恶魔去了。
转眼天就黑了,隐隐地,花珊看见山顶不远处有两道灯笼般的绿光。
这里怎么会有这么诡异的光?一定是恶魔的眼睛。
花珊搭箭拉弓,“嗖嗖”两箭飞速地直插过去。
只听“啊”的一声惨叫,恶魔滚了下来。
一不做二不休,花珊趁势一刀,使尽了全身的力气劈下去。
“劈啪”一声巨响,恶魔被劈成了两段,大山也断成了两半,中间出现了一道深深的鸿沟,奔腾的东海之水汹涌而来,形成了今天的台湾海峡。
那断裂的大山,西面就是现在的武夷山,东面则成了台湾的阿里山。
阿里山的神话故事篇2:阿里山的传说在台湾嘉义县的东面,有一座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山,名叫阿里山。
山上生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台湾三宝(大米、甘蔗和樟树)之一的樟树大部分生长在这里。
这儿,一年四季花香鸟语,是台湾有名的游览胜地。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半山腰上的一棵参天的大桧树。
据说,这棵桧树已经有三千年的树龄了,所以人们都管它叫“神木”。
可是从前的阿里山浑身上下不长一棵树、一棵草、一朵花,所以又叫它秃山。
那么,这座秃山是怎样有了树木和花草呢又为什么改名叫阿里山呢?当地有这样一个传说。
从前,在这座秃山北面的一个沟岔上,住着一个以打猎为生的小伙子,名叫阿里。
有一天,阿里到北山坡上去打猎,突然,看见山下有一只吊睛猛虎,正在追赶两个采花姑娘。
阿里急忙从山坡上跑下来,一下跳到老虎的背上,手起刀落,只听咔嚓一声,老虎的脑袋被砍落在地,顺着山坡滚了下去。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故事.doc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故事.doc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故事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
阿里山,是台湾地区的著名旅游风景区,两者都是很有名的旅游之地。
下面是我整理的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故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一在福建武夷山顶上,有一块很高很大的岩石,叫望女石。
在台湾阿里山中,有一棵很高的红桧树,叫思母树。
关于它们,有着很多的传说,其中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是这样的:在很久以前,高大的武夷山是和阿里山紧紧连在一起的。
那时山上山下,一年四季常青,漫山遍野的果树上,挂满了菠萝、荔枝、香蕉、椰子、桔子......果树下是一丛丛盛开的鲜花,什么映山红、牡丹、芍药、月季、菊花、兰花等等,真是数也数不清。
山间,还有一条条瀑布和无数的小溪,山下是一片肥沃的土地。
这里的人民过着安乐的幸福生活,到处响着笑语、歌声。
可是有一年,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一个妖魔,占据了整个大山。
这个妖魔到底是什么样,谁也说不上。
只是听说它的身子趴在山顶上,头可以伸到东海里去喝水;它打一个喷嚏,周围很大的一片地方就要下一场大雨。
自从妖魔来到以后,山上的树木枯死了,鲜花凋谢了,山间的瀑布断绝了,小溪干涸了,肥沃的土地干裂得张开了嘴巴。
这个妖魔脾气又特别狂暴,它一发起脾气来,天上黑云翻滚,狂风怒号,飞沙走石,无数的房屋被砸坏,许多人和牲畜被砸死砸伤,连在东海上打鱼的渔船也有不少被打翻。
人们受尽了妖魔的祸害,实在恨透了它。
山村里有几个勇敢的年轻人,自动拿起弓箭、大刀、长矛,上山去找妖魔报仇。
可是一去再也没有回来。
从此,很多人拖儿带女,离开了世世代代生活的故乡,到别处逃荒去了,整个山区显得十分荒凉。
在大山的西麓,有一间用青石砌成的小屋,里面住着母女二人。
母亲叫花霞,是个40多岁勤劳善良的人。
女儿叫花珊,是个19岁的美丽、聪明而又勇敢的姑娘。
说起花珊的美丽来,最娇艳的花儿见到她,也羞得低下头去;说起她的聪明来,她能把天上的星星摘下;说起她的勇敢来,她一拳可以打死一只猛虎。
阿里山纪行读后感

阿里山纪行读后感《阿里山纪行》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一部散文随笔集,记录了他在阿里山的旅行见闻和心情体验。
这本书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无数读者,也让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阿里山,是我心中的一片净土。
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我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翠竹婆娑,松柏苍翠,这一切都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巴金先生在书中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阿里山的美景,让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神秘。
在阿里山的行走中,巴金先生不仅记录了眼前的景色,更是用心灵去感受和体验这片土地的灵魂。
他用文字描绘了阿里山的宁静与神秘,用心灵去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好和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仅是一个游客,更是一个思考者和感悟者。
他在书中写道,“阿里山的美丽,不仅仅是它的景色,更是它的灵魂。
”这句话让我深受触动,让我明白了大自然的美丽不仅仅是外在的景色,更是内在的灵魂。
在阅读《阿里山纪行》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是在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在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大自然是如此的美丽和神秘,我们应该用一颗平常心去感受和体验,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珍惜和保护。
我们应该像巴金先生一样,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用行动去保护大自然的神奇。
通过阅读《阿里山纪行》,我深刻地认识到大自然的美丽和伟大。
我们应该珍惜大自然,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和宁静。
同时,我也明白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多么重要。
我们应该像巴金先生一样,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用行动去保护大自然的神奇。
愿我们都能像巴金先生一样,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珍惜大自然的美好,用一颗平常的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用一颗责任的心去保护大自然的美丽。
阿里山纪行读后感

阿里山纪行读后感
作者笔下的阿里山,就像是一个被大自然精心打扮的超级模特。
那森林,是模特身上华丽又神秘的披风。
像什么“神木”啊,光是听这名字就觉得霸气侧漏,感觉像森林里的老大哥,静静地站在那儿,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那些参天的大树,一棵挨着一棵,枝叶相互交错,阳光洒下来的时候,就像是无数把小剑从树叶的缝隙里刺进来,在地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就像地上开了一朵朵金色的小花。
再说那潭水,那可不是一般的潭水,那是大自然这个艺术家创作的一块晶莹剔透的宝石。
潭水清澈得不像话,就像一面超级高清的镜子,把周围的山啊、树啊都清清楚楚地映在里面。
我都能想象自己站在潭边,仿佛能看到水里的鱼儿在和山上的鸟儿聊天呢。
还有那小火车,就像一个可爱的小玩具,“哐当哐当”地穿梭在山林之间。
坐在小火车上,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流动的童话世界。
随着火车的前行,窗外的景色像幻灯片一样切换,一会儿是茂密的树林,一会儿是潺潺的溪流,一会儿又像是闯入了一片迷雾之中,这种感觉真是太奇妙了。
作者写这篇文章,就像是用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阿里山这个宝藏的大门,然后把里面的宝藏一个一个地摆在我们面前。
我看完之后,心里痒痒的,特别想去阿里山亲自体验一下那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我想,要是我能站在阿里山的土地上,呼吸着那清新的空气,感受着那大自然的魔力,一定就像被施了幸福的魔法一样。
这篇文章不仅让我看到了阿里山的美丽,还让我更加明白,大自然就像一个超级大的宝库,里面有无尽的宝藏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欣赏呢。
武夷山我的读后感 梁衡阅读理解

武夷山我的读后感梁衡阅读理解
武夷山,我心中的仙境——梁衡《武夷山》读后感
武夷山,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令人神往。
梁衡的《武夷山》一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这座山的美丽与神奇。
在这里,我将分享我的读后感,感受武夷山所带给我的心灵震撼。
初读梁衡的《武夷山》,我仿佛被带入了一个美丽的仙境。
武夷山的山水之美,美得让人心醉。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武夷山的奇峰怪石、清澈溪流、茂密森林,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在文中,梁衡提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武夷山不仅因其山水之美而闻名,更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令人敬仰。
读到这里,我深感武夷山不仅是一座自然之山,更是一座文化之山。
这里的道教文化、佛教文化、茶文化相互交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包容与智慧。
读罢全文,我对武夷山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武夷山之美,美在山水,更美在文化。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梁衡通过他的笔触,让我感受到了武夷山的灵性与魅力。
在文章中,梁衡还提到了武夷山的茶叶。
作为我国著名的茶叶产区,武夷山的岩茶独具特色。
品茗之余,我仿佛能感受到那淡淡的茶香,它代表着武夷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这里,我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
读完《武夷山》,我心中对这座山的向往之情愈发强烈。
我想去武夷山,亲身感受那里的山清水秀,品味那里的茶香四溢。
我想在那里,寻找心中的那份宁静与祥和。
总之,梁衡的《武夷山》让我对这座神奇的山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它不仅是一部描绘自然风光的佳作,更是一部展示文化底蕴的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读后感今天,我读了一篇《阿里山和武夷山的传说》的文章。
在这篇短文中,写了一个叫花珊的年青女孩,辛苦九九八十一天练成了一身好功夫,为当地人民除妖的事情。
事情是这样的,在以前的东南沿海一带,武夷山和阿里山是连在一起的。
山下有一个美丽的村庄,生活着许多幸福的人们。
但被一个非常凶狠的妖怪霸占了。
十九岁的花珊看到了零乱不堪的村庄和流离失所的乡亲,发誓要为民除害。
经过九九八十一天,她练成了一身好本事。
辞别母亲,勇战妖怪。
可是山开了(就成了现在的阿里山和武夷山),水来了(现在的台湾海峡),花珊和母亲却永远不能相见,分别化成了岩石和树木隔海相望。
读了这一课,我不明白,老天为什么要让花珊看不到妈妈,妈妈看不到自己的女儿呢?山为什么要分成两半呢?为什么?是妖怪!是妖怪破坏了人们的幸福生活,是妖怪剥夺了花珊美好的青春,是妖怪抢走了妈妈心头的宝贝。
我恨死了那妖怪。
我想:如果让我见到那妖怪,我早就打110了,可那时候没有电话。
可是,我也为花珊的善良、勇敢、无畏所佩服。
一个十九岁的女孩,为了妈妈,为了乡亲的幸福生活而不辞辛苦苦练奔本领,为民除害,这是一种多么无私、高尚的品质啊!愿天下所有人都不要再有苦难、离别,永远平安、快乐、幸福。
四年级下半年我学了《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我很
喜欢这篇课文。
这篇文章为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在很久以前,东南沿海的武夷山和台湾的阿里山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来了一个妖怪危害人间,美丽、聪明又勇敢的花珊苦练本领,决心除掉妖怪。
就在妖怪被铲除时,武夷山断为两半,中间的沟形成了台湾海峡。
花珊的妈妈盼望女儿回家,变成了武夷山上的一块岩石,而花珊因思念母亲变成了阿里山的红桧树。
日月潭水就是花珊思念母亲时留下的眼泪。
读了这篇课文,我不得不敬佩花珊的勇气与孝心,她竟然敢一个人去除掉妖怪。
要是让我去除掉妖怪,可能还没遇上妖怪,就已经一溜烟的跑掉了,所以我不得不敬佩花珊的勇气,而且,我以后也要像她一样,有勇气,遇到困难不退缩。
现在武夷山在福建,阿里山在台湾,这说明福建人与台湾人是血浓于水。
我们流着同样的血液,我们永远都是炎黄子孙!
虽然这篇文章不引人注目,但在我心中,这是我们大陆人与台湾人和平相处的证据,证明了我们永远都是一家人。
很久以前,武夷山和阿里山是连在一起的,山上的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可是,后来山里来了一个妖怪,把人们赖以生存的大山给毁了。
原来肥沃的土地干裂了,原来茂盛的树木枯萎了,原来美丽的小溪也干了,人们只好拖儿带女地
离开了大山。
大山的西面有一对母女,女儿看见大家被妖怪害得活不下去了,就下定决心除掉妖怪。
她开始苦练本领,终于练就了高超的射箭本领和好刀法。
一天,她决心要去除掉妖怪,就上山了。
经过不断的努力,妖怪终于被打死了。
不过,大山被女儿砍出了一个大沟,女儿跳到了东边,这时海水将大沟填满了,变成了现在的台湾海峡,那断裂的大山,西边就是现在的武夷山,东边就是现在的阿里山。
妖怪被杀死了,不过,女儿和妈妈却被分开了了。
妈妈和女儿分别爬上了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山顶,思念着对方,妈妈变成了一块巨大的岩石,女儿则变成了一棵红桧树,据说,日月潭就是女儿流下的眼泪形成的。
文章中母女的感情让我十分感动。
我也要象故事中的女儿一样,拥有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
这篇文章还隐藏了一个意思,大陆和台湾本是一家人,我们都希望祖国能够早日完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