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犹太人的商业智慧小故事
犹太人的营销幽默(9个小故事)

犹太人的营销幽默(9个小故事)摘要:最好的营销创意有时候就蕴藏在一个小小的变化中,只要学会变通地思考问题,就能出人意料地取得营销的成功。
九个小故事供您赏析。
不改口的原因一位商人去拜访教皇,声言只要教皇改口一句话,就给10万美元,教皇摇摇头,没答应。
“100万可以吗?”商人态度恳切,教皇依然摇头。
“1000万可以吗?”商人充满期待,教皇挥手制止。
随侍一旁的主教不解地问:“1000万美元可以干许多大事呀!他究竟要的是哪一句话,您态度那么坚决?”教皇冷笑了:“他要教徒们以后祷告完毕之后,不要讲‘阿门,而讲‘可口可乐’。
”这则笑话一经出现,立即不胫而走,媒体大肆播扬,民间口耳相授,可口可乐的“上口率”更高了。
营销智慧:这则夸张的笑话告诉人们:最好的营销创意有时候就蕴藏在一个小小的变化中,只要学会变通地思考问题,就能出人意料地取得营销的成功。
拔火罐的大学者有一个大学者,不仅知识渊博,而且还谈得一手好琴。
一天,他得了一场大病,痊愈后,医生劝他搬到一个空气清新、气候温暖的地方生活。
这对夫妻接受了医生的建议,决定到一个偏僻的山区小镇上去生活。
那里大多是没有文化的山民。
落脚后,就有人来问:“你是干什么的呀?”“拔火罐的。
”学者答。
客人走后,妻子不解地问他:“我真是搞不懂,以你这样的学问,竟然说自己是个拔火罐的,这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呢?”学者说:“你不是不知道,这个小镇上的山民,大多文化不高,不知道知识的价值,我要是说我是个学者,不仅不会得到他们的尊重,还会招来他们的排斥。
而作为一个拔火罐的人,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我赶打赌,我将受到他们非常的尊重和礼遇。
”学者话音刚落,就见刚才那个山民又来了,身后跟着来拜访他的一群山民。
营销智慧:在犹太商人看来,任何一项成功的商业推广,都要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做”。
在此地已经经受考验的商品种类、宣传口号、价格定位,原版不动地移植到彼地,由于消费习惯、价值取向、生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一定就能够成功。
犹太人的生意经(1)

犹太人的生意经犹太生意经是真正千锤百炼的犹太商业智慧。
下面我择要介绍犹太人做生意的两个公理:有句俗话说:“世界的金钱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犹太人的金钱装在自己的脑袋里。
”那么,装在犹太人脑袋里的经商智慧究竟是什么?这就是第一公理,犹太人的“78∶22之经商法则”,犹太人称之为“宇宙法则”,它构成了犹太生意经的根本。
②众所周知,自然界空气中氮与氧的比例是78∶22;在人体中,水分与其物质成分的比例也是78∶22;在正方形中,如果其面积为100,那么其内切圆的面积也约为78,正方形其余部分的面积也刚好是22。
可见,78∶22是大自然中一个客观的大法则,是人力不可抗拒的。
试想,人类如果造出一个氮氧比例为60∶40的空间,人类就一定无法生存;同样,若把人体中水分的比例降为60%,那么人也会死亡。
当然,这个比例可能有时候有一点偏差,但其正负误差不超过“1”,故有时为78.5∶21.5,有时为79∶21。
因此,犹太人认为,这个“78∶22”的黄金数据,是人力不可抗拒的宇宙大自然法则。
犹太人的生意经就建立在“78∶22之经商法则”之上,这是他们千百年来经商经验的精华和千锤百炼的公理,公理是不需要证明的。
举例说,倘有人问,“世界上放款的人多还是借款的人多?”一般人自然会认为“借款的人多”。
而犹太人的回答正好相反,他们认为一定是“放款的人多”,否则,支大于收,银行不就倒闭了吗?还比如说,老百姓和富翁的比例可能为78∶22,因为有钱人毕竟是少数;但若按财产比较的话,比例正好相反,22%的富人占有了78%的财富,78%的穷人占有了22%的财富。
所以,犹太人的经商对象经常瞄准的是少数富人,而且做的都是价值不菲的钻石生意或珠宝生意,要么就是少有人经营的黄金和金融生意。
这些商品尽管比较昂贵,却能获得高额利润。
“78:22之经商法则”是犹太生意经的“第一公理”,那犹太生意经的“第二公理”是什么呢?犹太人认为,赚“女人”的钱和“嘴巴”的钱是永恒的生意,也是世界上最保险的赚钱生意,这是犹太生意经的“第二公理”。
西方智慧小故事

西方智慧小故事
以下是两个西方智慧小故事:
1. 犹太人借款:一个犹太人走进纽约一家银行,希望借一些钱。
他提出了借1美元的需求,尽管他拥有50万美元的担保。
他解释说,他只是想在银行寄存这些股票,因为银行的保险箱租金比其他几家银行便宜。
2. 阿布·努瓦斯与老门卫:阿布·努瓦斯想进王宫借钱,但国王那天不接待来访,门卫不放他进宫。
一个老门卫提出条件,要分得国王给阿布·努瓦斯的东西的一半,才放他进宫。
阿布·努瓦斯答应了,然后进了宫。
他向国王问好后默不作声地坐在对面。
这两个故事都展示了智慧和策略,而不是传统的借贷和交易方式。
犹太人小故事

犹太人小故事故事一:挖煤的故事有个穷人向上帝抱怨,自己每天干很重的活,富人整天都闲着,为什么他比自己的赚得多?上帝就剥夺了富人的财产,让他和穷人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然后将穷人和富人放到一处煤矿中,限定一个月,让他们挖煤。
穷人干惯了重活,很快就挖好一车煤,拉到市场上卖钱,得来的钱就买好吃好喝的,全部花光。
富人不适应做重活,很久才挖好一车,也拉到市场上买,换来的钱都留着。
半个月过去了,穷人挖得很快,换来的钱也很快花完了,而富人呢?他将自己的钱拿出来,雇佣一些人,帮自己挖煤,然后换来的钱去做生意,很快,他又成为当地的富翁,而穷人还是那么穷。
故事二:卖水的故事有一位犹太少年,加入一个淘金的队伍,来到一处环境恶劣,水资源缺乏的地方淘金。
很多人都在努力的淘金,然而一无所获,还有人因为恶劣的环境丢掉了性命。
犹太少年看到大家为一壶水大打出手时,就想如果能在这里卖水,肯定能赚很多钱。
他越想越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就不再淘金了,用淘金的工具挖一条长长的水渠,连接着一处小溪,在到下游,靠近淘金的地方挖了一个大水坑,将水引到这里。
然后将溪水过滤几下,装成一壶,卖给淘金的人。
很快,这门生意就做起来了,那些原本还嘲笑他的人,因为口渴纷纷来这里卖水。
犹太少年靠着卖水成为人群中有名的富翁,当大家都空手而归时,他真的挖到“金币”。
这两则小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若想富口袋,先要富脑袋。
出卖劳动力会赚钱一些小钱,但想真正的成功致富,必须要善于思考,用脑袋中的智慧想出赚钱的方法,这样才能永久富有。
故事三.消除噪音的办法老沙克是个犹太血统的教书匠,退休后他在学校附近买了一座房子,准备安度晚年。
搬过去后不久,他发现每天都有3个小孩子在附近的小花园里打闹。
过度的噪音,让沙克心烦意乱,每天连觉都睡不好。
终于有一天,沙克决定去和他们谈判。
他把3个小孩子拉过来,对他们说:“我喜欢看你们玩,如果你们每天都来,我会每天给你们一人一块钱。
”3个小孩子听到玩耍还有钱拿,兴奋不已,更加疯狂地玩闹,但是三天之后,沙克面带遗憾对他们说:“对不起,孩子们,通货膨胀减少了我的收入,明天开始我只能每天给你们5毛钱了。
犹太人收鹅的故事

犹太人收鹅的故事
犹太人收鹅的故事在很多场合被提起,它既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故事讲述了在一个小镇上,犹太人鲍里斯想出了一个独特的商业模式,那就是向镇上的居民收取鹅的费用。
这个故事中所体现的犹太人的智慧和经商理念,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故事中,鲍里斯的收鹅计划一开始遭到了大多数人的质疑和反对。
但在他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下,最终小镇的居民接受了这一新颖的做法。
这体现出犹太人善于发现商机,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会发现并抓住商机,把握机遇,勇于创新,以实现自身价值。
故事中,鲍里斯并没有因为镇上居民的反对而放弃,而是坚持下来,最终获得了成功。
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是犹太商人的一贯品质。
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这种精神不仅仅适用于商业领域,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同样具有很大的价值。
此外,鲍里斯收鹅的故事还启示我们,要学会与人合作,实现共赢。
在故事中,鲍里斯与小镇的居民达成了共识,实现了双方的利益。
这正是犹太商人擅长利用人际关系,实现互利共赢的商业智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当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发展,实现共赢。
总之,犹太人收鹅的故事为我们传递了许多宝贵的智慧和经验。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学到:发现并抓住商机、坚定信念、不屈不挠、善于合作等品质。
这些品质无论在商业领域还是工作和生活中,都具有极大的价值。
犹太人的智慧故事(23个)

1 、看家的狗一位牵着一条小狗的男子,怒气冲冲地闯进一家犹太商人开的宠物店,对老板说:“我买你的这条狗看门,但昨天晚上,有个小偷溜进我家,偷走我 200美元,可这条狗眼睁睁地看着发生的一切愣是一声没吭。
”这个犹太老板是这样解释的:“这条狗以前的主人是千万富翁,因此对于你那区区的 200美元,根本就没放在眼里。
”旁敲侧击:管理只有恒久的规律存在,没有固定的答案可寻,所以绝不能生搬硬套。
比如,很多管理方法和经验,运用在甲企业中是十分正确的,但移植到乙企业里,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
2 、机场遭遇在机场的候机厅里,为了打发候机这段时间,闲来无聊的马克站到一台体重机上,机器屏幕上马上出现一行“你是马克,身高 181 厘米,体重 78公斤,飞往华盛顿”的字样。
马克感到好生奇怪,他下了体重机,过了一会儿戴着一顶帽子又站到这台机器上,屏幕上马上又显出“你是马克,身高 181 厘米,体重 78 公斤,飞往华盛顿”。
马克更加感到神奇了,他跑进盥洗室摘掉帽子,换了一身装束又来到这台机器前,屏幕上仍然显出“你是马克,身高 181 厘米,体重 78公斤,你所乘坐的飞往华盛顿的航班已在三分钟前起飞了。
”旁敲侧击:别太执著于自己的构想,也许你的想法确实高明,但如果不步步为营、谨慎递进而仅仅一味地迷恋于其中,不懂得对突变的环境加以评估,不愿意修正改善你的构想,则随时都可能弄巧成拙。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固执的领导是灾难的根源。
3 、监狱里的生意人有三个人因故要在监狱服刑三年,监狱长答应他们每人可以提一个要求。
美国人爱抽雪茄,就要了三箱雪茄。
法国人最浪漫,他要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在狱中相伴。
而犹太人说,他要的是一部可以与外界随时沟通的电话。
三年很快就过去了。
美国人率先从监狱里冲出来,嘴里鼻孔里都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记要火了。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宝宝。
犹太人经商的智慧经典故事

犹太人经商的智慧经典故事一、故事背景犹太人一向以经商为生,他们的经商智慧是独树一帜的。
其中,有一些经典故事,能够展现出犹太人的经商智慧和风格,对于从事商业的人们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二、故事一故事讲述了一个犹太商人和他的儿子出门经商的故事。
犹太商人告诉儿子:遇到不懂商道的人不要轻易交易。
于是,他们遇到了一个不懂行情的买家,他向犹太商人询问价钱时,犹太商人报了高价,买家很高兴地接受了,但他的儿子却不解,父亲解释道:“我们要让买家感觉自己买的是最好的,我们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三、故事二一个年轻的犹太人想要成为商人,他向聪明的长者请教,长者给他一半金子,让他出门去赚款,赚到了再回来见他。
犹太人出门后,买下了一批鞋子,但他无法立即卖掉它们,于是他决定在城市周围的小镇上售卖。
他会见了每个镇上的鞋店老板,并询问他们是否有需求。
他们告诉他这里的人不需要那样的鞋子,需要的是其他样式的鞋子。
犹太人并没有放弃,他继续找到本市外的其他小城镇,发现很多人都需要那种鞋子。
于是,他一路上去卖,最终赚回了足够的钱。
四、故事三有一个犹太人在一个小城市里开了一家商店,靠着无与伦比的服务和产品质量,他的生意做得很好。
但某个夜晚,在犹太人的店铺旁边,开了一家新店,它拥有类似的产品,但价格更低。
这时,犹太人不失去信心,他引入了一项叫做“维修计划”的服务。
就是当客户订购他的产品时,他会为他们提供终身免费维修服务,从而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忠诚。
五、故事四有一个犹太商人通过参加一个船长的生日派对,与船长深入交谈,并得到了一些很有用的信息,那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港口的价格风向和对货运的影响。
犹太商人利用这个消息进行了大赚特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获取关键信息和资源对于经营业务是至关重要的。
犹太人商业智慧小故事

以下是一个关于犹太人商业智慧的小故事:
一个犹太富豪走进一家银行。
“请问先生有什么事吗?”前来迎接的经理笑眯眯地问。
“我想借点钱。
”
“可以,您想借多少呢?”
“1美元。
”
“只借1美元?”经理惊诧地看着他。
“是的,但希望你能给我20年展期。
”
“20年展期?请问先生做什么工作?”
“我在希尔顿酒店管理。
”
“希尔顿?您……您是大名鼎鼎的希尔顿吗?”
“是的,我从15岁开始就在希尔顿酒店当童工。
”
“但是,我为什么不能借给您呢?难道您在欺骗我吗?”
“不,我从没有欺骗您。
我只不过提前支取了我的一部分人生价值而已。
”“这是怎么回事?”经理睁大眼睛。
“人生在世,谁不想成就一番事业?我有一个秘诀,我已用了15年,现在转交给你。
好了,1美元借给你。
”犹太富豪说着,拿出一个本子在上面写着:“希尔顿还我一美元”。
“从5块钱到500万”犹太富豪说:“当年你借给我5块钱,请享受我给你的回报吧!”这位犹太银行家用这个方法赚回了数不清的财富。
后来,这位经理也用这种方法去创业,终于步入商界并取得了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享犹太人的商业智慧小故事周瑛1.拉比甲问拉比乙拉比甲问拉比乙:“智慧与金钱,哪个更重要?”“智慧当然比金钱重要。
”“既然如此,为何学者、哲学家要为富人做事呢?而富人却不为学者、哲学家做事?”“这很简单,学者和哲学家知道金钱的价值,而富人却不懂得智慧的重要性。
”【感悟】从某一方面来讲,拉比乙的说法很有道理:知道金钱的价值才会去为富人做事;而不知道“智慧”的重要性才会对其傲慢十足。
但我们若追究更深层的调侃,其意味则更加深远:既然学者和哲学家知道金钱(财富)的价值,为何不能运用知识(智慧)去获取金钱,而为何单单受富人的奴役而挣取那份不成正比的“嗟来之食”呢?2.没收。
一个赌徒把钱输光了,就写信向他的亲戚借钱。
但是,他又不想给他的亲戚留下一个坏印象。
于是,他灵机一动,在信封背面写道:“其实,给你写这封信,我是多么后悔啊。
在信寄出后,我跟着邮递员后边,想把这封信追回来。
”他的亲戚在回信中写道:“既然你是这样渴望收回你借钱的信,你一定会高兴地知道我根本没收到它。
”【感悟】对于这样的人,拒绝是最好的办法,但拒绝方式是要斟酌的。
如果他是一个虚伪的人,那么就利用他的言词,抓住他的把柄,给他以迎头痛击,让他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最后知难而退。
目录卷首语享犹太人的商业智慧小故事-------------------------------------------周瑛/01生活感悟在读书中提升自我------------------------------------------------------李雨蔚/03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谢文君/05行走,感受一座城市的文化——南京-------------------------------余海芬/08男孩子就要有男孩子的样子-------------------------------------------何红波/12师德为先-----------------------------------------------------------------庄飞飞/14特别科学,特别爱-------------------------------------------------------徐红娜/16说说网购净水器这件小事----------------------------------------------杨晓芬/16温柔的触摸----------------------------------------------------------------张红波/18畅游书海快乐无比-------------------------------------------------------姚素飞/20种我·等待----------------------------------------------------------------陈颖/22人生若只如初见----------------------------------------------------------吴艳芬/23教育理念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心得----------------------------------姚雪飞/24扬生活之风帆,创课堂之精彩----------------------------------------佚名/27在读书中提升自我——读《致青年教师》有感李雨蔚一本好书就如同一位挚友,和书交流就是同大师对话。
生活中感到迷惑时候,他们会用自己的阅历与智慧引领我该如何前行;工作中感到疑惑的时候,他们会用自己的经验启发我如何去学习,让我学会用知识克服困难,走出迷津。
“精读一本好书,点亮一盏心灯”,暑假期间,我读了《致青年教师》一书,让我受益很多,感触颇深。
《致青年教师》一书以其新颖、独特的风格呈现在我面前,能立马抓住我的心。
书中有很多宝贵意见能让我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少走很多的弯路。
作者以平易的语言,将那些典型、生动的案例娓娓道来,在工作中给我以启示,在生活中给我以指引,在阅读时就如同与一位智者在促膝交谈。
在现实的生活与工作中,我有很多地方都与作者对青年教师的期待相距甚远。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只是一味地专注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教师这一职业根本就没有更深层次的规划,而在这本书中,每一篇文章无不折射着作者的教育观和人生观。
书中从“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六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与案例,阐述了青年教师应该具有的理想和教育素养。
读完本书真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心中在细数着自己的感触与收获。
在生活中我能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
在读《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一文时,当作者谈到“我们教育孩子们成为人,我们自己首先必须是情感正常的人,所以,当无法抑制自己的的激动和伤感时,就让我们的眼泪流出来。
”在教育教学中要用我们的胸怀去包容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当好学生们领路人,我们还要拥有一个博大的胸怀。
因为教师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
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
一位优秀教师的心境,就如同大海一样辽阔,如同长空一样高远。
只有教师的心胸博大,那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学生的乐园;他所教的学生,才会愉悦的开垦自己的心灵。
往往一次不经意的包容,足以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
还隐约地记着那次课堂上的“口哨”事件。
课堂上我正转身在黑板上板书上课的内容,下面就传来一声吹口哨的声音,我随即转过身。
通过同学们的眼神,我已经锁定了“嫌疑人”。
就在这一瞬间,我心里是气不大一处来。
但就在我准备发泄的时候,我克制住了那股怒气。
在课后,我找到了当事人——我们班出了名的“淘气大王”。
我也是将计就计,改变以往的对策,来了个以柔克刚。
还真是“言者用心,听者有意”,此计一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所以说,教师胸怀博大,学生自然就“大气”。
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所以,我们不能事事斤斤计较,不能心胸狭隘。
我们不妨也做一个“肚里能撑船”的老师,做一个有胸襟的大气老师,这难道不是一种艺术吗?教育教学中还需要用我们的博才多识去熏陶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做一个专业知识和能力很强的老师。
工作中只有爱我们自己专业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而优秀教师一定是一个与书为友,勤奋好学,博才多识的人。
只有这样,我们心里的底气才足,我们也才能用自己的知识与智慧,为学生照耀他们的人生之路。
现在的孩子接受的信息很多,很快,知识面很广,兴趣很多,如果我们老师还停留在原来所学的知识层面上,不多一些一技之长,那就会变成我们自己与学生不合群,从而被学生所疏远,被社会所淘汰。
所以,我们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应当远远高于学生,还要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十八般武器,不需要样样精,但起码能通一些。
在当前新大课改的形势之下,我们老师更应当表现得比学生善于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用我们的智慧照耀学生面前的道路。
书中没有黄金屋,书中没有颜如玉,书中有的是我们成长中所需要的养分。
读书会让我们成长为一个内心充满智慧的人,一个拥有健康心理的人,一个具备健全人格、正直善良、有理有节的人,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谢文君在海山,要感谢的人真的很多,很多。
首先要感谢的是我们校长,不为别的,只为那次“儿子爬五楼电脑房阳台”的事。
(这里,也要向陈慧珍老师表示感谢,多亏你及时发现和劝阻,儿子才安然无恙。
)事后,我们夫妻俩彻夜未眠,内心及其矛盾,反复考虑着“该不该让您知道这事”?要知道,安全教育可是学校的头等大事,而您又是学校的第一责任人。
万一那天真出了事,我们就连累了您,连累了整个学校。
可要是您知道了,结果会怎样?儿子就有可能没法进学校了。
第二天,我忐忑不安地上了班,时刻静候着您可能会找我谈心。
可结果,我听到的却是您通情达理的话语“人家父母付出那么多,也不容易。
”下班遇到您,您还安慰我:“以后多关注孩子。
”听完这些,我对您的人格魅力肃然起敬,也为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度量深感惭愧。
英语任菲老师——儿子的领路人。
包培余经常说:“他喜欢任老师,喜欢任老师的课。
”的确,这么多学科,儿子最感兴趣的就是英语了。
可能是先入为主吧,当初就是您义无反顾地让孩子进入了海山的英语课堂,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班主任顾立群老师——儿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是您,让儿子在海山有了一个归属,从此结束了居无定所,串东家走西家上课的历史。
您也是我们夫妻生命中的贵人,是您在我们迷茫无助时,伸出了援助之手,不求回报的帮助我们、指导我们家庭教育;同时用超乎常人的耐心和爱心感化着这个顽劣的孩子。
我们全家一辈子不会忘记您的大恩大德!数学徐邵军老师——经常被儿子骂的好人。
别看徐老师人高马大,可这个大男人做孩子思想工作一点不亚于女老师。
许多次包培余犯错,他总是停下一大堆要批改的作业,耐心的给他讲道理,不厌其烦的。
每次只要看到包培余在外面逗留,他总会劝他、拉他回去上课。
有时,不懂事的儿子还会乱发脾气,可你总是一笑置之。
包培余一次在作业中写到:等我有了钱,要给徐老师买辆车。
其实孩子还是知道您对他的好。
夏琪玲老师——热心肠。
当初,你的一本《拯救威利》的书,让我们夫妻明白了世上还有比我们问题更严重的孩子,更艰难的家长。
那一刻,我们的心境豁然开朗。
从那时起,我们夫妻开始在这本书中认真琢磨学习研究。
因为此书是唐老师借你的,因此我们只能匆匆浏览。
你怕我们看得不够细致,一直惦记在心,一次在网上你无意中看到了同样的书,竟然透支着帮我们买回来了。
这份情谊,比山还重!王亚君老师——话不多,可说的都是至理名言。
早在去年教师节聚会上,您就发自肺腑地跟我说了这样一段话:“现在对包培余而言,学习不是主要的,行为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你们家长要走出去,请教专家。
”当时,我听着感动,事后未动。
不久前,看了《拯救威利》的书,那天您又着急地跟我说了一句话:“现在对包培余而言,最关键的不是单纯说教,而是训练。
”直到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您说得有道理,开始接受您的建议。
从那天起,每天早上5:30,我老公就和儿子准时起床,教儿子跳绳、跑步、拍球,帮他梳头,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我相信:只要现在开始做,还不晚。
庄飞飞老师——菩萨心肠。
我记得最深的一件事是那一阵子顾老师不在,您去四4班代上语文课。
当时儿子很喜欢你,课上不停参与,事后还一个劲问我:“妈妈,庄老师什么时候再给我们上课。
”可能是因为平时您对包培余很友善,所以孩子对您很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