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花碱

合集下载

化疗MVP方案

化疗MVP方案

化疗MVP方案化疗MVP方案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治疗方案,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

该方案主要包括三种药物,分别是顺铂(Mitomycin C)、长春花碱(Vinblastine)和异环磷酰胺(Cisplatin)。

这三种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药理特点,通过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

一、顺铂(Mitomycin C)顺铂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属于铂类化合物。

它通过与DNA结合,干扰DNA复制和转录过程,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

顺铂主要用于治疗肺癌、胃癌、食管癌等多种实体肿瘤,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淋巴瘤也有较好的疗效。

二、长春花碱(Vinblastine)长春花碱是一种抗微管聚合药物,具有阻断肿瘤细胞分裂和增殖的作用。

它主要用于治疗恶性淋巴瘤、卵巢癌、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

长春花碱作用于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期,阻断了肿瘤细胞的正常分裂过程,从而抑制了肿瘤的生长。

三、异环磷酰胺(Cisplatin)异环磷酰胺是一种铂类抗肿瘤药物,与肿瘤DNA结合,干扰DNA 的正常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

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卵巢癌、前列腺癌、子宫颈癌等多种恶性肿瘤。

异环磷酰胺不仅可以对肿瘤细胞直接起到杀伤作用,还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抗肿瘤功能。

化疗MVP方案是一种联合应用以上三种药物的治疗方案。

该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已被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对于某些恶性肿瘤,尤其是晚期和复发转移性肿瘤,该方案可以有效缓解肿瘤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然而,化疗MVP方案也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

因此,在使用该方案时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药物耐受性,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化疗MVP方案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治疗方案,通过联合应用顺铂、长春花碱和异环磷酰胺,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

该方案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然而,患者在接受该方案治疗时需要密切关注副作用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长春花类生物碱构效关系介绍

长春花类生物碱构效关系介绍

4’-螺环(后面说明)
D’扩展为七元环(后面说明)
对卡兰他丁部分的改造:
4. D’环的改造
活性和毒性都下降
毒性比长春瑞宾低 US. Pat.: 4029633
在对4’位和20’位的改造中, 长春氟宁脱颖而出,其体内 活性比其它化合物都好
活性较好
开环,无活性
此处开环的各种取 代产物都无活性
对绝对构型的考察
结构组成:
上面部分:卡兰他丁
单键相连
下面部分:维妥宁
命名:卡兰他丁部分以 数字’表示,分别为A’, B’, C’, D’环 维妥宁部分以 数字 表示,分别为A, B, C, D, E环
结构改造目的:提高抗肿瘤活性,降低细胞毒性
对卡兰他丁部分的改造:
1. A’环的改造
长春碱 对A’环的改造不多,多集中于12’位, 有合成11’-OH,12’-OH,13’-OH,但无活性报道 12’-Br 、12’-I据报道有活性,但无进一步报道
3. C’环的改造
缩环为八元环,长春瑞滨 活性更高,毒性更低
C’缩环为八元环同时去掉D’环 的取代,细胞毒性增加
扩展为十元环,失活
对卡兰他丁部分的改造:
3. C’环的改造
C’开环产物:无活性 总结:C’环对活性至关重要,变为八元环活性和毒性都更理想 但十元环活性消失,开环也导致活性消失
对卡兰他丁部分的改造:
• 维妥宁部分的改造一般不会到时化合物彻 底失去活性,对活性影响不如卡兰他丁部 分的大,有已上市药物长春地辛。
长春碱:2’R-4’S-18’S 异长春碱:2’R-4’R-18’S有活性 2’S-18’S/2’S-18’-R/2’R-18’R均无活性
4’-螺环-2’R-18’S有活性 4’-螺环-2’S-18’R失活

VLB长春花碱

VLB长春花碱

【别名】长春花碱【英文名】Vinblastine,Vincaleukoblastine,Velban,Velben,VLB,VBL【结构式】【作用特点】为由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或Vinca rosea)中提取的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癌药物。

长春碱主要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而妨碍纺锤体微管的形成,使核分裂停止于中期,它与秋水仙碱相似,可引起核崩溃、呈空泡状式固缩。

但它也作用于细胞膜,干扰细胞膜对氨基酸的运转,使蛋白质的合成受抑制;它可通过抑制RNA综合酶的活力而抑制RNA的合成,将细胞杀灭于G1期。

此外,本品尚有免疫抑制作用。

本品口服吸收不好,且胃肠道毒性增加;由肝脏排泄,故对胆道阻塞和肝功能不良者毒性会增加,要减量,其显效快,缓解期短。

【功能主治】主要对淋巴瘤、绒毛膜上皮癌及睾丸肿瘤有效,其他对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及单核细胞白血病也有效。

【用法用量】1.静脉滴注、静脉注射、静脉冲入:每次0.1~0.2mg/kg,一般成人给lOmg,用生理盐水稀释为10ml,每7~10天输注1次,总量60~80mg,与其它化疗药或皮质激素合用,可提高疗效。

2.胸、腹腔注射:每次10~30mg,用生理盐水20ml溶解,每周1次。

【不良反应】1.骨髓抑制作用较显著,静脉注射后白细胞下降迅速,但可在2~3周内恢复正常。

2.偶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3.静脉反复注射可致血栓性静脉炎。

4.本品在动物中有致癌作用。

5.长期应用可抑制睾丸成卵巢功能,引起闭经或精子缺乏。

【注意事项】1.治疗期间,定期检查血象,注意白细胞数下降情况,联合化疗方案内若有其它降低白细胞药物时应减量;2.本品具刺激性,静注时勿漏出血管外,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用静脉冲入的方法,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3.本品可能使白血病病人的血及尿内尿酸升高;4.下列情况应慎用: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感染,有痛风病史,肿瘤已侵犯骨髓,有尿酸盐性肾结石病史,经过放射治疗或抗癌药治疗的患者。

长春碱类

长春碱类

长春新碱药理作用长春新碱为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中提取的有效成分。

抗肿瘤作用靶点是微管,主要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而影响纺锤体微管的形成。

使有丝分裂停止于中期。

还可干扰蛋白质代谢及抑制RNA多聚酶的活力,并抑制细胞膜类脂质的合成和氨基酸在细胞膜上的转运。

长春新碱对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大于长春花碱且抗瘤谱广。

除对长春花碱敏感的瘤株有效外,对小鼠Ridgeway成骨肉瘤、Mecca淋巴肉瘤、X-5563骨髓瘤等也有作用。

长春新碱、长春花碱和长春地辛三者间无交叉耐药现象,长春新碱神经毒性在三者中最强。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1 吡咯系列抗真菌剂(伊曲康唑),增加肌肉神经系统的副作用。

如发现有副作用,应进行减量、暂停或停药等适当处理。

伊曲康唑有阻碍肝细胞色素P-4503A 的作用,长春新碱通过肝细胞染色素P-4503A代谢,合用可使长春新碱代谢受抑制。

2 与苯妥英钠合用,降低苯妥英钠吸收,或使代谢亢进。

3 与含铂的抗亚、恶性肿瘤剂合用,可能增强第8对脑神经障碍。

4 与L-天冬酰胺酶合用,可能增强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的障碍。

为将毒性控制到最小,可将硫酸长春新碱在L-天冬酰胺酶给药前12-24小时以前使用。

功效主治1.急性白血病,尤其是儿童急性白血病,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显著。

2.恶性淋巴瘤。

3.生殖细胞肿瘤。

4.小细胞肺癌,尤文肉瘤、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

5.乳腺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消化道癌、黑色素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等。

用法用量:成人剂量1~2mg(或1.4mg/m2)最大不大于2mg,年龄大于65岁者,最大每次1mg。

儿童75μg/kg或2.0mg/m2,每周1次静脉注射或冲入。

联合化疗是连用2周为一周期。

不良反应:1 剂量限制性毒性是神经系统毒性,主要引起外周神经症状,如手指、神经毒性等,与累积量有关。

足趾麻木、腱反射迟钝或消失,外周神经炎。

腹痛、便秘,麻痹性肠梗阻偶见。

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脑神经也可受到破环,并产生相应症状。

长春花生物碱的提取、分离、鉴定、制剂研究概述

长春花生物碱的提取、分离、鉴定、制剂研究概述

长春花生物碱的提取、分离、鉴定、制剂研究概述
长春花生物碱的提取、分离、鉴定、制剂研究是一种重要的天然产物,近年来受到了生物技术和药理学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长春花生物碱是一种天然产物,主要从长春花种子中提取。

这种药物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菌、抗过敏等功能,极其重要的地位。

长春花生物碱的提取通常采用水蒸汽和甲醇体系,通过提取和精馏等步骤进行提取,并使用柱层析技术。

其提取率可以达到50%~90%以上,而且这种方法更具稳定性和可靠性,成本较低。

长春花生物碱的分离纯化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离条件以及结柱情况,如溶剂、柱型、温度、流速等有关,可以根据样品的性质和测定要求,确定最佳的分离条件,进而分离出多种长春花生物碱的各个活性成分。

长春花生物碱的鉴定工作主要采用薄层色谱(TLC)、紫外可见光谱(UV-Vis)、旋光度(OP)、元素分析(EA)等方法,对长春花生物碱中的多种组份进行鉴定分析。

长春花生物碱的制剂研究是把长春花生物碱调成可用的药物制剂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采用粉剂、胶囊剂、口服液等多种形式制备,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总之,长春花生物碱的提取、分离、鉴定、制剂研究是一项需要多方面技术的重要工作,它对促进长春花生物碱的医药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药物研究以及临床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医学知识之长春花碱

医学知识之长春花碱

长春花碱
【适用症】: 何杰金氏病,淋巴细胞瘤,组织细胞淋巴瘤,组织细胞
增生症X,晚期睾丸肿瘤,对其它化药物耐受的绒癌及乳腺癌。

【注意事项】: 细菌感染、极度衰弱、大面积皮肤溃疡者及孕妇慎用。

哺乳妇女用药期间应停止哺乳。

【商品名】: 威保啶
【商品名(英)】: vinblastine
【成分】: 长春花碱
【用法与用量】: 个体化剂量。

【禁忌】: 白细胞减少者。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口腔溃疡、咽炎、便秘、
腹泻、食欲减退、腹痛、便血、出血性小肠结肠炎。

肝功能损害。


细胞减少。

神经毒性如麻木、下半身感觉缺失、周围神经炎。

精神抑郁、膝反射消失、头痛、头晕。

不适,乏力,腰痛。

皮疹,脱发。

【药物相互作用】: 勿与丝裂霉素和孕酮合用。

【规格】: 注射液 10mgx 5瓶。

【注意事项】
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
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
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大家以后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多留意说明书,留意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ABVD和MOPP方案

ABVD和MOPP方案

ABVD和MOPP方案引言ABVD(阿达霉素、博来霉素、长春花碱、长春新碱)和MOPP(氮芥、长春花碱、长春新碱、长春对二甲氨基乙硫醇)是治疗霍奇金淋巴瘤(HL)常用的化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这两种方案的治疗原理、药物组成和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

1. ABVD方案ABVD方案是一种单一化疗方案,药物包括阿达霉素、博来霉素、长春花碱和长春新碱。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1.1 阿达霉素阿达霉素是一种孤旋萜内酯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包括霍奇金淋巴瘤。

1.2 博来霉素博来霉素是一种抗生素类药物,通过与核酸相互作用,干扰癌细胞的DNA和RNA的合成,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1.3 长春花碱和长春新碱长春花碱和长春新碱是两种生物碱类药物,可以与癌细胞中的DNA结合,阻止DNA复制和细胞分裂,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2. MOPP方案MOPP方案是另一种常用的化疗方案,药物包括氮芥、长春花碱、长春新碱和长春对二甲氨基乙硫醇。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干扰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2.1 氮芥氮芥是一种含有亲电基团的亚磷酰胺类药物,可以与DNA中的亲核基团反应,从而导致DNA交联,阻止DNA的复制和细胞分裂。

2.2 长春花碱和长春新碱长春花碱和长春新碱的机制与ABVD方案中的相同。

2.3 长春对二甲氨基乙硫醇长春对二甲氨基乙硫醇是一种硫醇类化合物,可以通过与DNA结合并阻断DNA链的生长来干扰癌细胞的增殖。

3. ABVD和MOPP的疗效对比ABVD方案和MOPP方案都是用于治疗霍奇金淋巴瘤的常用化疗方案,但在疗效上有一定的差异。

据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ABVD方案在治疗霍奇金淋巴瘤的初治中表现出更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研究显示,ABVD方案可以实现高达80%以上的完全缓解率,且具有较低的毒副作用。

长春花含有的化学成分及作用

长春花含有的化学成分及作用

长春花含有的化学成分及作用
长春花又名四时春,花期最长,四季常开,粉红或紫红色,姹紫嫣红,十分可爱。

宋代洪适有《长春》诗赞日:四季花常发,朝朝得细看,绛英能受署,绿刺更禁寒。

目前从此植物中分离出的长春碱、长春新碱,具有抗肿瘤作用。

长春碱主要用于何杰金氏病、绒毛膜癌,此外对淋巴肉瘤、蕈样霉菌病、白血病、横纹肌软骨癌、黑色素瘤、精母细胞瘤、畸胎瘤、星形细胞瘤、网织细胞瘤等各种肿瘤。

可使肿瘤明显缩小或发热消退,但缓解期较短。

长春新碱对何杰金氏病疗效较长春碱低,而对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肿瘤缓解作用较强,特别是对儿童急性白血病有效果,但治疗持续时间应长,可与其他化疗药物同用。

长春花为夹竹桃科亚灌木长春花的金株。

幼枝绿色或红褐色,全株均被白色柔毛;单叶对生,长圆形或倒卵形,先端中脉伸出短尖;花1-2朵腋生,花萼绿色,5裂,花冠高脚碟状,粉红或紫红色;瞢荚果圆柱形。

花期几近全年。

多为栽培,也有野生,分布广东、广西、云南以及长江以南各地。

另有其变种白长春花、黄长春花亦入药用。

全年可采集。

现代研究:迄今已分离出70余种生物碱,主要为长春碱、长春新碱,其根、叶亦含生物碱。

药理实验有抗肿瘤。

降血压、降血糖、利尿等作用。

其毒性可见白细胞下降,少数出现食欲下降及其他胃肠道反应,以及神经系统症状,应予重视。

长春花性味微苦,凉,有毒。

有镇静安神,平肝降压之功效。

治疗高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源
• 提取分离—超临界萃取法
• 研究较少,最初研究表明在压力8~20MPa、提取温度 40℃下的萃取效果不佳,此条件下N2O萃取效果比CO2 稍好。
• Choi等研究发现,用二氧碳-甲醇-三乙胺以80∶18∶2的 比例能有效提取长春花全草中的长春碱,超临界萃取 中使用三乙胺等碱性改性剂后提取率大大提高。
• 制备型TLC法、制备型HPLC法和CPC(离心逆流 色谱)法:分离量小、成本较高,不适合工业 生产
来源
• 化学合成(结构修饰) • 长春碱和长春新碱虽广泛
的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及白 血病,但治疗毒性大,限 制了其临床应用,人们开 始寻找更高活性、更广抗 瘤谱和更低毒性的结构类 似物。 • 以长春碱(左图化合物1) 为原料,通过半合成得到 长春碱酰胺(左图化合物 3)、去甲长春碱(化合 物4)、长春氟宁(化合 物5)等
乳 腺 癌 , 睾 强于长春 一般较轻,骨髓抑制(导致
丸 上
癌 皮
细,胞卵癌巢,新碱
血小板、红细胞及白细胞数 目的减少) ,气短, 便秘
非小细胞性
或腹泻,脱发,手、足麻木,
肺癌
机体免疫力下降
长春氟宁 2009年
淋 巴 瘤 , 非 强于长春 相对其他长春碱类的药物毒
小 细 胞 肺 癌 瑞宾
性较小
性质
长春碱酰 1980年 胺(长春 地辛)
急 性 淋 巴 细 1.5
胞,白血病, 肺癌,乳腺 癌,慢性髓
毛发脱落,皮疹,恶心、呕 吐,便秘,胃痉挛疼痛,下 颌疼痛,静脉炎症,血细胞 计数减少,
细胞白血病, 结肠直肠癌
•血小板计数减少(血小板 减少症)
去甲长春 1974 年 花碱(长 (1989年) 春瑞宾)
来源
• 化学合成-长春碱酰胺(化合物(1),硫酸 盐形式)
来源
• 化学合成-去甲长春花碱( 1T,其酒石酸盐)
功能作用
• 抗肿瘤 • 体外细胞毒活性 • 大量研究显示,长春碱类药物在体外对多种人类肿瘤
细胞株有明显抑制作用,包括:肺癌、白血病、乳腺 癌、卵巢癌、黑色素瘤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等。 • 去甲长春花碱对非小细胞肺癌H522细胞毒性最强,对 结肠癌DLD/1毒性最弱。 • 长新春 碱氟和宁去对甲上长述春瘤花株碱的相比IC5,0为要10低-82—到104-07与倍长。春Ba碱rre、t等长人春 实验发现它与顺铂、丝裂霉素C和喜树碱连用时具有协 同增效作用,并与紫杉醇、鬼臼亚乙苷等联用时不会 产生拮抗效应。
• 由于抗热性强,开花期长,色 彩鲜艳,发展很快,在草本花 卉中已占有一定位置。
发现
• 在牙买加,长春花茶常被当地人用来治疗糖尿病,还能 用来止血、止痛。
• 1958年,Noble等人在长春花叶的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出 具有抗细胞增殖作用的天然生物碱-长春碱(最初命名 为 长春花碱,VLB ),之后Eli Lilly 制药公司开始了此药 物的生产。
• 长春碱
• 二聚吲哚类生物碱。针状晶体,不溶于水、石 油醚,溶于氯仿、丙酮和乙醇。 味苦,有引 湿性,遇光或热变黄,故要密闭、避光、凉 暗处保存。熔点211~216℃。折光率: +42°(氯仿)。
• 其硫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有引湿 性,遇光或热变黄。易溶于水,溶于甲醇或 氯仿,在乙醇中极微溶解。熔点284 ~285℃。
的 使
形 分
成 离
, 停
横纹肌肉瘤, 神经母细胞 瘤,
止于中期 何 杰 金 氏 病 ,
淋巴瘤,
不引起严重的骨髓抑制(血 细胞计数减少)。毛发脱落, 注射部位疼痛、发红,恶心、 胃痛、呕吐,血细胞计数下 降
麻木头痛,便秘,神经系统淋网状内异常(神经病变或感觉功能
皮细胞瘤
受损),视力模糊或复视,
背痛全身无力
来源
• 高纯度长春碱的提取—Atta-ur-Rahman等人
• 提取率较高0.1%,总生物碱中长春碱质量分数为3% • 缺点:步骤繁琐,耗用溶剂大,不适合工业生产,也
不环保
来源
•高效环保的长春碱提取方法—Gunasekera等人
乙酸水 浸取两次
氨水调PH6-7
二氯甲烷 萃取
蒸干溶剂
总生物碱
•提取率0.359%,总生物碱中长春碱含量为 8.29%,含量较高。 •评价:步骤简单,有机溶剂使用较少,毒性较小,提取率较高,适 合工业生产,但酸水极性较大,选择性低,提取物中杂质较多,必须 要有成熟高效的柱层析方法 进行后续操作,才能得到高质量产品。
• 1961年,Svoboda分离出长春新碱。 • 1980年,长春地辛(长春碱酰胺)在法国上市,长春碱
半合成衍生物。 • 1989年,皮耳法伯制药Pierre Fabre公司开发的长春瑞宾
(去甲长春花碱)首先在法国上市,它也是一种半合成 的长春花属生物碱。 • 2009年,长春氟宁在欧洲上市,用于膀胱癌的治疗。
• 评价:无毒、无污染,萃取所需时间短、能耗低。但 是需要耐高压的设备,设备成本较高,进行大规模原 料萃取从经济的角度看不太适用。
来源
• 分离纯化
• 将粗提后总生物碱中的长春碱、长春新碱、 异长春碱以及一些结构性质比较相近的生物 碱分开,使目标产品分离出来。
• 柱层析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处理量大, 比较适合工业化生产。
长春碱类
基本信息:发现、 性质、结构和来源
功能作用、抗癌机制
临床问题:多药耐 药性和不良反应
剂型的创新
结语
发现
• 夹竹桃科长春花,通常为淡粉 红色,花的中心有一暗紫色小 点,别名日日新、雁来红、四 时春。
• 原产地中海沿岸、印度、热带 美洲。中国栽培长春花的历史 不长,主要在长江以南地区栽 培,广东、广西、云南等省 (自治区)栽培较为普遍。
种类 发现/上 抗癌机制 肿瘤类型 抗癌指数
副作用
市时间
长春碱
1958年
何 杰 金 氏 病 、1
抑制微管 聚合,阻
乳腺癌,睾 丸癌,淋巴 癌
骨髓抑制,骨痛或肌肉jjj疼 痛,恶心、呕吐,脱发,口 腔溃疡,唇溃疡,足或下肢 水肿
长春新碱 1961 年 碍 纺 锤 体 急 性 白 血 病 ,10
/1962年
结构
长春碱
长春氟宁
长春新碱
长春酰胺 去甲长春花碱
来源
•提取分离-溶剂提取
•早期曾用乙醇提取,但发现长春碱在乙醇中溶解 度小,提取率低。 •Jovanovics等改用甲醇水溶液浸取,提取率大幅 提高,但甲醇极性较大,浸取液杂质较多,选择 性不高。 •Gedeon等人使用含少量硫酸的90%甲醇水溶液提 取,使之转化为硫酸盐的形式而更易提取。 •提取方法不断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