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中牵引系统转换技术
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方案

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方案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包括先导索过江、牵引系统架设、猫道架设、索股架设、加劲梁架设等方案。
一、先导索过江先导索是通过主塔跨越江河的第一根钢丝绳。
锚碇和塔施工基本完成后,就可进行行导索过江工作,它是上部结构施工的开始。
先导索过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浮子架设法、水下敷设法、自由悬挂法、浮吊架设法、直升飞机架设法、气球悬挂架设法等。
前四种方法用得比较普遍。
浮子架设法(图1),是在先导索上装上浮子,用拖轮把先导索在水上拖出,由塔顶把先导索从水面上拉起架空,同时用作业船收回浮子。
这个方法不受水下地形的影响,风的影呼也较少。
但易受潮流的影响,装卸浮子比较麻烦。
水下敷设法骒由拖轮把先导索敷设到水底(与海底电缆的敷设方法相同),由塔顶把先导索拉起架空,这个方法在国外施工实例较多,但封航时间较长,如果江底情况不明显发生帮障。
自由悬挂法,是在先导索放出端施加反拉力,同时由拖轮将另一端引到对岸,架设中先导索只有一部分落水,但不到达水底,一边放索一边由塔顶把先导索拉起架空。
这个方法比浮子架设法所需时间短,受潮流影响比较小,但拉力调整设备比浮子架设法要多,操作也比较复杂。
浮吊架设法,是把先导索前端安装在浮吊上,由浮吊牵引其前进,放出端施加反拉力,使先导索在牵引过程中保持一定的矢度。
这种方法不必封航,但设备费用较大。
二、牵引系统架设牵引系统是悬索桥架设中的动力系统,猫道架设、大缆架设等都借助牵引系统来实现。
牵引系统的方式也不尽统一,它主要取决于大缆的架设方式。
大缆架设可用纺丝的方法来实现,这种方法一般用无端循环法牵引方式,也可用往复式的牵引方式。
大缆架设也可用预制索股进行架设,这种预制索股架设法可以用无端循环牵引方式,也可用往复式的牵引方式,甚至可以用轨道小车牵引方式。
这些方法在我国都没实践过。
万州长江二桥桥悬索大缆是采用平行预制索股,经过全面比较,根据本桥的具体情况,采用往复式门架拽拉牵引系统,上、下游各设一套(图2)。
桥梁工程上部结构转体缆索吊装施工技术

1B413041熟悉刚构桥的施工特点
五、块件拼装接缝 块件拼装接缝一般为湿接缝与胶接缝两种。湿接
缝用高强细石混凝土,胶接缝则采用环氧树胶为接缝 料。由于1号块的安装对控制该跨节段的拼装方向和标 高非常关键,故1号块与0号块之间的接缝多以采用湿 接缝以利调整1号块位置。
1B413042熟悉拱桥的施工特点
1B413038熟悉桥梁上部结构缆索吊装施工
二、吊装方法和要点 (一)缆索吊装施工工序
缆索吊装施工工序为:在预制场预制拱肋(箱)和拱上 结构,将预制拱肋和拱上结构通过平车等运输设备移运至 缆索吊装位置,将分段预制的拱肋吊运至安装位置,利用 扣索对分段拱肋进行临时固定,吊装合龙段拱肋,对各段 拱肋进行轴线调整,主拱圈合龙,拱上结构安装。
1B413038熟悉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上部结构缆索吊装施工
2.设置风缆时应注意的要点 横向风缆,在边段拱肋安装时,可用来调整和控制拱
肋中线;在拱肋合龙时可以使接头对中就位;在拱肋成拱 后,可以减少拱肋自由长度,增大拱肋的横向稳定;在外 力作用下对拱肋的位移产生约束。因此风缆的作用可见一 斑,设置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1B413037熟悉桥梁上部结构转体施工
(二)无平衡重平转施工 无平衡重转体主要是针对大跨度拱桥施工,是
把有平衡重转体施工中的拱圈扣索拉力由在两岸岩 体中锚碇平衡,从而节省了庞大的平衡重。无平衡 重转体施工具有锚固、转动、位控三大体系,包括 转动体系施工、锚碇系统施工、转体施工、合龙卸 扣施工工艺。
桩基,并通过加强地基处理、增加桩长或桩径等措施 尽可能减小基础沉降。
另外针对上部结构自身产生的较大附加内力,可 通过连接部位增大配筋并改善连接构造形式来解决。
1B413039熟悉桥梁改建施工
空间缆悬索桥主缆牵引系统布置浅析

空间缆悬索桥主缆牵引系统布置浅析摘要:悬索桥主缆牵引施工为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重要工序,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牵引效率和施工工期,本位针对空间缆悬索桥施工为例,从施工布置和设计思路等方面做了简要说明,为后续空间缆悬索桥主缆牵引施工提供了一些思路。
关键词:空间主缆悬索桥主缆牵引施工1 概述1.1 桥梁概况挪威哈罗格兰德大桥位于挪威诺德兰郡纳尔维克市,为世界上已建成通车的跨径最大的空间主缆悬索桥,同时也为北极圈内跨径最大的悬索桥。
该桥主桥为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主跨长度为1145m,K岸侧(Karistranda)、O岸侧(Oyjord)边跨长度分别为250.94 m和225.26m,锚跨各长15.73m和15.01m。
桥塔为钢筋混凝土塔柱,K岸和O岸塔高分别为175.7m和170.1m,采用A字形变截面。
桥塔基础采用双圆形沉箱基础,K岸和O岸分别建于水深29m和19m处。
K岸尺寸为直径9.5m,高27.6m、O岸尺寸为直径9.5m,高14.7m,嵌岩深度分别为5.8m和8.2m。
K岸和O岸锚碇采用预应力岩锚基础。
大桥单根主缆由40根通长索股组成,K岸和O岸各设置4根和2根背索,单根索股采用127丝φ5.96 mm、抗拉强度1770MPa的镀锌高强钢丝。
全桥共设置110根吊索,吊索纵向间距20m,吊杆倾斜布置,竖向倾角介于2.95°~7.73°。
钢箱梁采用单箱室扁平流线型钢箱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总长1145m(见图1),垂跨比1/10,共划分为30个节段。
节段重量为120~250t,总重约7300t。
箱梁宽度为18.6m,高度3.0m,横桥向坡度为3%。
包括外侧一条3.5m宽自行车道,钢箱梁桥面最高点高度44.2m。
桥面布置为双向2车道,车道宽度4.8m。
图 1 哈罗格兰德大桥效果图布置(单位:m)1.2 建桥条件大桥地处北极圈内,冬季长达7个月以上,极寒且伴随强降雪,这对结构耐久性提出挑战;加之北极圈内特有的极夜气候,夜长昼短,施工难度大。
桥梁上部结构先简支后连续体系转换法

文/崔 树 峰
随
捷 、经 济 、适 用的施 工技 术得 到 了普遍应
最 早 采用 的方 式 ,但 这些 已不 能满 足愈 来
K W 电 阻 丝 浆 砌 矩 形 砖 池 ,将 永 久 性 支 座 按 设 计 件 顶 端 装 置 模 具 ,将 两 个 2
了保 证 按 期 完 工 ,往 往 忽 略 对 混凝 土 的
使 用时 间。想 要杜 绝上 述现 象 的发生 ,就 结 实 的 混 凝 土 进 行 表 面 处 理 , 以保 证 其 养 护 在 混 凝 土 没 有 完 全 凝 固 好 之 前提 要况 下 ,这 一 部 分 的高 前 开 放 。这 往 往 会 导 致 伸 缩 缝 出现 早 期 度 和路面 的高 度差 不能超 过2 mm。 在 损 害 。 因此 ,保 证 伸 缩 缝 的 施 工 工 期 , 混 凝 土 表 面 凝 固之 后 , 为 了避 免 出现 干 才 能 保 证 整 个 工 程 的施 工 质 量 。 总 之 ,高速 公 路 上 的 车流 量 大 ,车
般 情 况 下 不应 少于 7 d 。
路 面 切 开 。 在 进 行 切 割 的 时 候 ,要 保 持 梁 带 来 极 大 的安 全 隐 患 。
切 口 的 平 直 , 不 能 出 现 豁 口 。 切 割 之 针 对 这 些 可 能 出 现 的 问 题 .主 要 后 ,要 用 高 压 水 枪 清 理 切 割 残 渣 .保 证 的 措 施 就 是 要 保 证 伸 缩 缝 施 工 严格 按 照
新型 临 时性 支座 简介
砂 池 临时性 支 座
熔 化 ,而 后 加 入 纯 净 干 中 砂 ,边 加 热 边 产 生 热 量 ,硫 磺 砂 浆 熔化 流淌 ,混 凝 土
悬索桥主缆门架循环式牵引系统施工设计理念

工 方法 日益成 熟 。国 内部 分悬 索桥牵 引 系统方 式
见 表 1 。
表 l 国 内 部 分 悬 索 桥 牵 引 系统 方 式
1 门 架 循 环 式 牵 引 系 统 的 原 理
面[ 。此 种牵 引 系统 的 牵 引 索 悬 挂 在 猫 道 门 架 2 ] 上, 有利 于增 大猫道 刚度 , 安全性 高 。根据 布置方
除 了 回转 支架 略有 不 同 外 , 索 区 的其他 布 置基 放
( )牵 引设 备 少 。采 用 往 复 对 拉 式 牵 引 系 1 统, 全桥 需要 4台大容 量卷 扬机 , 、 游各 2台 ; 上 下 若 采用 大循环 牵 引 系统 , 桥 只需 要 1台 牵 引设 全 备 ; 小 循环 牵 引 系统 , 桥 需 要 2台牵 引设 备 , 而 全
环牵 引系 统需要 在 牵引 卷扬 机前方 设置 自动调 整 牵 引索线 形 的平 衡 重 。
3 门架 循环 式牵 引 系统的 功能 区布置
21 0 2年 第 5期
●____
__—
—
_—
—
一
锚 南
塔 南
塔 北
锚l 北 :向 转
牵 引区
l
一l
图 2 大循环牵引系统平面示意 图
2 门架 循环 式牵 引 系统 的 特点
3 2 放 索 区 .
放 索 区布置 在牵 引区 的对 岸 。对应 于悬 索桥 上、 下游 的 2根 主缆 , 索 区配置 2套存 索 、 索 、 放 放 转 向设 备 , 主要 包 括存 索 区 、 索支 架 、 引 索 回 放 牵 转支架、 主缆锚后 牵 引通道 等 。对 于 2种循 环式 ,
预应力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技术及应用

预应力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技术及应用摘要:体系转换施工是预应力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主体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工序复杂、施工控制要求很高。
本文通过对体系转换施工技术原理、技术准备、施工机具、施工方法等的论述,介绍和总结了该施工技术的要点。
关键词: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技术要点应用1、体系转换的原理1.1体系转换施工原理体系转换是预应力砼自锚式悬索桥施工的一大关键工作,主要是指在上部结构主缆、索夹、吊索及梁体施工完成后,通过张拉吊索和主索鞍顶推实现的。
通过张拉吊索、主索鞍顶推,使梁体自身结构荷载从梁体支架通过吊索转移至主缆。
体系转换最终是通过主缆,将梁体结构竖向荷载传递至主塔,将主缆水平荷载传递至锚块并通过梁体自身来承担,从而使整个结构体系达到内力的自平衡状态。
体系转换过程中结构内力和变形不断发生变化,从而桥面系将不断抬高以达到脱模的效果。
所以体系转换是荷载由外至内不断传递的转换过程,是设计、监控、施工等各方密切配合的重要阶段。
吊杆张拉一般分两个循环进行,第一循环的目的是进行体系转换,保证所有吊杆锚头能够安装上锚环,即可以拆下张拉接长杆。
第二循环在落架后进行,目的是将吊杆力调整至理论值,在二期铺装施工完成后吊杆力自动增长至成桥吊杆力。
随后进行桥面铺装等二期恒载施工,理论上此阶段不需要进行吊杆张拉,但根据实际经验,由于二期恒载并非理论计算中采用的完全均布荷载,因此存在部分吊杆调整张拉力的可能。
具体张拉吊杆顺序根据监控单位及设计单位计算确认的施工顺序进行,主索鞍顶推在吊索张拉过程中也是根据监控指令进行顶推与锁定。
2、体系转换施工技术准备及施工机具配备2.1施工技术准备2.1.1测量放样,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安装好索夹、吊索。
对已安装索夹的螺杆轴力再次进行复查,并使用螺杆拉伸器再次复拧。
对吊杆与索夹的连接进行检查,以保证体系转换时索夹及销轴连接安全性。
2.1.2在吊挂实施前,需向监控单位组提供塔柱位置、箱梁线性,主缆线性,索夹位置等初始数据,监控单位采集塔根部、吊杆预埋钢套管处等元件的应力数据,修正张拉顺序以及张拉力。
悬索桥上细部结构施工技术应用

浅析悬索桥上细部结构的施工技术应用摘要:一直以来,悬索桥上细部结构的施工都是我国重要的课题之一。
然而,要做到使得其上细部施工极具安全性以及技术性,就必须采用些先进的专业设备,建立健全完善地施工机制,确保安全施工,不断地提高悬索桥上细部结构的技术水平,从而在悬索桥上细部结构的施工过程当中技术得到广泛地应用。
关键词:悬索桥;细部结构,施工技术;应用u448.25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消费水平也在逐步地提升,这也给桥梁的施工提出了深层次的要求。
众所周知,在桥梁的施工方面,尤其是对于悬索桥来说,其上细部的结构施工可谓说是其整个项目当中最为关键的技术难点,其转换的施工技艺十分的繁琐与杂乱、施工时所要经历地程序也是非常之多、设备的配置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因此,细部结构施工也是人们一直以来研究与分析的重点对象。
一直以来,对于桥梁的剖析技术的水平的持续上升以及全国各大等级公路的迅猛发展,新型结构的桥梁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悬索桥也在以飞快地速度发展着,逐步进入到一个鼎盛时期。
但是,在对于悬索桥上细部结构分析的过程当中,专家们虽然采取整体与局部分析相结合、动态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等多种分析方式,一方面,这使得其细部结构剖析的质量得到大大地提高,但是另一方面,这也将我国悬索桥上细部结构的设计、施工引向了一个盲区。
由于当前我国未对悬索桥的细部结构的设计施工进行重视,因此其往往会造成某些悬索桥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会出现局部的构件遭到损坏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使得悬索桥的整体结构的耐久性以及安全性得到大幅度地降低。
因此,本篇文章将针对悬索桥上的细部结构来进行研究和探索。
1. 悬索桥上细部结构施工技术应用的必要性悬索桥是以缆索为关键承受重量的构建的桥梁,它承受力量主要是依靠其两端的两根塔架,又称为吊桥。
众所周知,在悬索桥施工的过程当中,无论是哪一个部位施工不到位,那么将会影响到整个桥梁的施工安全。
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因而悬索桥上细部结构施工的过程当中,细节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其安全性不能忽视。
悬索桥大循环主缆牵引系统施工设计浅析

悬索桥大循环主缆牵引系统施工设计浅析摘要:悬索桥主缆采用平行钢丝束时,国内采用的架设方法基本上为PPWS法。
牵引系统主要分往复对拉和循环式两种。
本文以某长江大桥为例,从施工布置等方面简要说明大循环式架设主缆的施工设计。
关键词:悬索桥主缆大循环牵引系统施工布置1 工程概况本悬索桥是跨越长江的一座六车道高速公路特大桥。
主桥为(180+616+205)m的两塔单跨钢箱梁简支悬索桥,成桥状态下主缆中跨垂度61.6m,垂跨比1:10,主缆中心距34.8m。
主缆是悬索桥的主要承力结构,主缆架设成型的质量是悬索桥上部施工的关键工序。
主缆采用强度1670MPa的镀锌高强平型钢丝束,PPWS法施工,2根主缆,每根主缆由65股127丝的钢丝组成。
索夹外主缆外径525mm,索夹处主缆外径519mm。
2 主缆牵引系统设计悬索桥主缆采用PPWS法施工时,主缆的架设方法一般有往复对拉和循环式两种。
循环式又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由于大循环牵引系统仅需要一台牵引卷扬机,并且现场可以组织到足够大功率的卷扬机,所以经过方案比选,本桥采用平面大循环牵引系统架设主缆。
大循环是把牵引系统的两端插接起来,形成环状无极索,通过牵引区一台大功率摩擦式卷扬机和猫道、塔顶、散索鞍门架上的导向滑轮作循环作业,实现上、下游索股的架设。
2.1 总体布置放索场布置在南锚锚后,牵引区布置在北锚锚碇下游侧。
牵引索从牵引卷扬机经北锚平衡重至锚碇顶部转向滑轮,过上游侧北锚支墩门架导轮组,穿北、南塔顶门架导轮组,到南锚门架导轮组,转过南锚锚后放索场回转支架,依次从南锚锚碇下游侧门架导轮组、南塔顶导轮组、北塔顶导轮组、北锚顶部转向滑轮及平衡重转向轮,返回至牵引卷扬机,形成无极通索。
卷扬机正转时,牵引索通过拽拉器,牵引上游(或下游)主缆完成从南锚到北锚的架设,同时下游(或上游)侧拽拉器回到预定南锚位置;卷扬机反转时,牵引索通过拽拉器,牵引下游(或上游)主缆完成从南锚到北锚的架设,同时上游(或下游)拽拉器回到预定的南锚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ansferring Technology of Hauling System in Super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Suspension Bridge
Wang Cunshu 1 ,Liu Ying 1 ,Xue Hua 2
( 1 . The 2 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Second Harbour Engineering Co. ,Ltd. ,Chongqing 2 . Changzhou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Headquarters ,Changzhou ,Jiangsu 401121 ,China ; 213024 ,China )
Abstract : The Taizhou Yangtze River Highway Bridge is featured with large number of cable strands in the main cable , large number of spans and the long hauling distance. The authors introduced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the transfer of the hauling system during the superstructure construction. Catwalks were erected by single reciprocating hauling system and cable strands of the main cable were erected by double reciprocating continuous-hauling system. This procedure involves the transition cable erecting , hauling cable erecting , construction of the single reciprocating hauling system for catwalk erecting at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double reciprocating hauling system for cable strand erecting was also introduced.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his construction method enhances the and effectively stops the occurrence of cable construction speed ,maintains the shape of the cable strands , strand floss , hula hoop and torsion. Key words : bridges ; suspension bridges ; hauling system ; transfer 1 工程概况 泰州长 江 公 路 大 桥 主 桥 为 3 塔 2 跨 悬 索 桥, 主 桥 跨 布 置 为 ( 390 + 1 080 + 1 080 + 桥净 宽 33m , 390 ) m , 主 缆 矢 跨 比 为 1 /9 , 两根主缆横向间距 34. 8m 。 牵引系统是悬索 桥 上 部 结 构 施 工 的 重 要 组 成部分, 它 主 要 用 于 猫 道 架 设 和 主 缆 索 股 的 架 设。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采用 4 跨连续猫道系统, 跨数多, 架设距离长, 为 了 提 高 猫 道 承 重 索 架 设 速 度, 猫道 承重索在中塔变位 架 处 分 为 2 段, 以 中 塔 为 界, 南、 北猫道承重索 由 4 套 ( 单 幅 猫 道 2 套 ) 独 立 单 线 往 复式牵引系统架 设 。 猫 道 架 设 完 成 后, 将单线往复 式牵引系统进行转 换, 形成主缆索股架设用的双线 往复式牵引系统 。 1. 1 猫道架设单线往复牵引系统 猫道架设 单 线 往 复 牵 引 系 统 是 用 于 猫 道 承 重 索、 猫道门 架 承 重 索 、 托 架 承 重 索、 托 架 定 位 索、 猫 一 道扶手索架设及猫 道 面 网 铺 设 下 滑 时 的 拽 拉 等, 套单线往复牵引系统包括锚碇和中塔处的 2 台牵引 卷扬机 、 转 向 导 轮、 鞍 部 的 转 向 导 轮、 边塔顶导轮 2 号索) 、 组、 中 塔 顶 导 向 轮、 牵 引 索 ( 1, 拽 拉 器 等。 总体布置如图 1 所示 。
2012 年 9 月上 第 41 卷 第 372 期
施 工 技 术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21
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中牵引系统转换技术
1 1 2 汪存书 , 刘 颖 , 薛 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重庆
401121 ; 2. 常州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 江苏
常州
213024 )
[摘要] 针对泰州长江公路大桥悬索桥主缆索股数量 多 、 跨 数 多、 牵 引 距 离 长 的 特 点, 深入介绍了该工程上部结构 施工中牵引系统转换的施工方法, 即采用单线往复式牵引系统架设猫道 、 双线往复 式 连 续 牵 引 系 统 架 设 主 缆 索 股 , 其中包括过渡索架设, 牵引索架设, 上、 下游侧猫道架设 单 线 往 复 式 牵 引 系 统 的 形 成, 索股架设双线往复牵引系统 施工技术 。 事实表明, 采用该牵引系统, 施工速度快, 牵引过程中索股形状保持 较 好, 有效地控制了索股乱丝、 呼拉 扭转等现象的发生 。 圈、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悬索桥; 牵引系统; 转换 [中图分类号] TU758 ; U448. 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498 ( 2012 ) 170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