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电学部分基础知识总结表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电学(二)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电学(二)

⎪⎩⎪⎨⎧==⋅=R U P R I P I U P 22,中考专题复习——电学(二)一、电学计算要点透析:(一)电功(W )1.概念:电流通过导体时可以做功。

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2.公式:电功的基本公式是:tI U W ⋅⋅=根据欧姆定律,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Rt I W t RU W 22由电功率的定义又推导出:t P W ⋅=3.单位:焦耳:J千瓦时(度):Js W h kW 6106.33600100011⨯=⨯==⋅度4.电能表:(俗称电度表)——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电能)的仪表,它表盘上的单位是度。

⑴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⑵读数:A、①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②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如:电能表月初读数月底读数是这个月用电度,合JB、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3000R/kwh)在10分钟内转36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是J。

(二)电功率(P )1.概念: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它是反映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由电功率的定义得tW P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3.单位:瓦特:W 千瓦:W kW 10001=4.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⑴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3246832654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P 额=U 额I 额=U 2额/R某灯泡上标有“PZ22OV-25”字样分别表示:普通照明,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25W的灯泡。

若知该灯“正常发光”可知:该灯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25W,额定电流U 2,有时会损坏用电器)(三)实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1)伏安法测灯泡的功率:①原理:P=UI ②电路图:③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2)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器材:电能表秒表原理:P=W/t(四)焦耳定律1、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初中物理电学中考双向细目表

初中物理电学中考双向细目表

电能
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知道电功及其单位。

电功率
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和关系,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电和热
了解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磁体和磁极
了解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了解磁极间有相互作用。

磁场和磁感线
了解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了解可以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初中物理电学中考双向细目表
内容
要求与说明
了解
认识
理解

电路
了解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了解电流方向Leabharlann 规定。※串联和并联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了解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电流和电流表
了解电流的单位。
会把电流表正确接在电路中,会读出电流表的读数。
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了解光是电磁波,了解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电生磁
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通过实验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
了解电磁铁的我和工作原理。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

内容
要求与说明
了解
认识
理解

电话
了解电话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了解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了解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区别。

电磁波
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了解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中考物理基础知识完美演绎 电学2

中考物理基础知识完美演绎 电学2
4、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①发生短路、②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
5.安全用电
1、触电事故:①什么叫Βιβλιοθήκη 电: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
②危险性:与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③安全电压:不高于36V。(干电池电压1.5V,蓄电池电压2V,动力电路电压380V,家庭电路电压220V)
2、触电形式:
③某次检修电路时,发现灯泡不亮,火线零线都能使测电笔发光,可能的原因是:火线完好,零线处有断路,被测段零线通过用电器和火线构成通路。
⑺插座
①作用:给移动用电器供电。插座应并联在电路中。
②接线原则:左零右火、中间地。
③两孔插座:左零右火。
④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中间地。接地线把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连接,防止用电器的外壳带电,造成触电。
R=U/I
5.电路图:
6.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RX两端的电压。
7.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
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电流。根据Rx=U/I电阻偏小。
表四、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特点
串联
并联
电路图
电流
I=I1=I2=I3=……In
I=I1+I2+I3+……In
电压
U=U1+U2+U3+……Un
2.家庭电路的连接:
各种用电器是并联的,插座与用电器是并联的,控制各用电器工作的开关与用电器是串联的。
3.家庭电路各部分的作用:
⑴低压供电线
①作用:为用户提供家庭电压的线路,分为火线和零线。
②电压:火线和零线之间有220V的电压,火线和地线之间也有220V的电压,正常情况下,零线和地线之间电压为0V。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点及公式总结(最新最全)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点及公式总结(最新最全)

中考专题复习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点及公式总结1、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在串联、并联电路的中的规律:(☆☆☆☆☆) 电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I=I 1=I 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 1+I 2并联电路分流,该支路电流的分配与各支路电阻成反比。

即:1221R RI I = I 1R 1=I 2R 2 电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U=U 1+U 2串联电路分压,各用电器分得的电压与自身电阻成正比。

即: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

U=U 1=U 2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串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大。

(总电阻越串越大)R=R 1+R 2◆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分电阻的倒数和。

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并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小。

(总电阻越并越小)R=R 1R 2/R 1+R 2(上乘下加)或: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的电阻倒数之和。

即:◆因此几个电阻连接起来使用,要使总电阻变小就并联;要使总电阻变大就串联。

◆如果n 个阻值都为 R 0 的电阻串联则总电阻R=nR 0◆如果n 个阻值都为 R 0 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 R=R 0/n电功:◆串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 总=W 1+W 2+…Wn电流通过各个用电器所做的电功跟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即:2121R RW W =◆并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 总=W 1+W 2+…Wn电流通过各支路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电功跟该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即:1221R RW W =2、公式:(☆☆☆☆☆)◆电流(A): I=U/R (电流随着电压,电阻变)◆电压(V): U=IR (电压不随电流变。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电阻(Ω):R=U/I(对于此公式不能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电阻与电流、电压没有关系。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点和公式总结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点和公式总结

中考专题复习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及公式总结1、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在串联、并联电路的中的规律:(☆☆☆☆☆)电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I=I 1=I 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 1+I 2并联电路分流,该支路电流的分配与各支路电阻成反比。

即:1221RR I I = I 1R 1=I 2R 2 电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U=U 1+U 2串联电路分压,各用电器分得的电压与自身电阻成正比。

即: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

U=U 1=U 2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串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大。

(总电阻越串越大)R=R 1+R 2◆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分电阻的倒数和。

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并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小。

(总电阻越并越小)R=R 1R 2/R 1+R 2(上乘下加)或: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的电阻倒数之和。

即:因此几个电阻连接起来使用,要使总电阻变小就并联;要使总电阻变大就串联。

◆如果n 个阻值都为 R 0 的电阻串联则总电阻R=nR 0 ◆如果n 个阻值都为 R 0 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 R=R 0/n电功:◆串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 总=W 1+W 2+…Wn电流通过各个用电器所做的电功跟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即:2121R R W W =◆并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 总=W 1+W 2+…Wn电流通过各支路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电功跟该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即:1221R R W W = 电功率:◆串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实际电功率之和。

即:P 总=P 1+P 2+…P n各个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即:◆并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即:P 总=P 1+P 2+…P n2121RR U U =n21R 1R 1R 1总R 1++= 2121R RP P =各支路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个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济南中考物理电学知识点

济南中考物理电学知识点

济南中考物理电学知识点济南中考物理电学部分是中考物理试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电路的基本概念、欧姆定律、电功率以及安全用电等知识点。

以下是电学部分的一些关键知识点概述:1. 电路的组成: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组成。

电源提供电能,导线连接各个元件,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2. 电路的状态:电路可以是通路、断路或短路。

通路表示电流可以顺畅通过,断路表示电流无法通过,短路则是电流绕过用电器直接从电源两端通过。

3. 电流:电流是电荷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

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4. 电压:电压是推动电流流动的原因,单位是伏特(V)。

电压的大小决定了电流的强弱。

5. 电阻:电阻是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单位是欧姆(Ω)。

电阻的大小与材料的性质、长度、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6.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公式为\( V = IR \),其中 \( V \) 是电压,\( I \) 是电流,\( R \) 是电阻。

7. 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的元件可以串联或并联。

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电阻相加;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电阻按反比分配。

8. 电功率: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消耗或转化的电能,单位是瓦特(W)。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 P = IV \)。

9. 安全用电: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如不触摸裸露的电线、不使用湿手操作电器、安装漏电保护器等。

10. 电能的计算:电能的计算公式为 \( W = Pt \),其中 \( W \)是电能,\( P \) 是功率,\( t \) 是时间。

11. 电表的使用:了解电表的工作原理和读数方法,包括电流表、电压表和电能表。

12. 电磁现象:了解电磁感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基本电磁现象。

13. 家庭电路:了解家庭电路的布局,包括照明电路、插座电路等。

14. 电热:了解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量,即电热的产生和计算。

15. 电学实验:掌握基本的电学实验技能,如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

初中物理中考电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中考电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中考电学必考知识点总结1.两种电荷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①使用验电器。

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

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②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③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摩擦起电原因:由于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的物体,要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子,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注意①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②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将带上等量异种电荷;③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④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但电荷总量守恒。

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4、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常见的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湿润的物体、含杂质的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陶瓷、纯水、空气等。

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既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它们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导体内部自由移动。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在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

(绝缘体中有电荷,只是电荷不能自由移动)金属导体容易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容易导电靠的是正负离子。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中考物理:电学知识点归纳

中考物理:电学知识点归纳

可以保证在电路中电流增大到危急程度以前自动切断电路.
磁感线:在磁场中画的一些有方向的曲线.在曲线上任何一点的
〔2〕安全用电
切线方向,都跟放在这一点的小磁针北极指向一致.
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 36V.
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中考物理:电学知识点归纳
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磁体有两个磁极,分别叫南极〔S
极〕和北极〔N 极〕.
〔1〕家庭电路
磁极间互相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组成: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开关、插座.
〔4〕磁场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通入电流的大小、螺线管的匝数多少有关。它 的特点是:电磁铁的磁性有无、磁性强弱、磁极方向是可以掌握的.
〔6〕电磁感应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有电 流产生,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现象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①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②电动机: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 成的.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连接:各盏灯、用电器、插座之间并联.电灯与掌握它的开关串联.
磁体四周存在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磁场中的磁体有力
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的作用。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缘由:发生短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磁场方向:磁场中某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指向,规定为这一
保险丝:由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把它串联在电路中, 点的磁场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基础知识总结表物理量(定律) 单位及其换算定义及公式推导式测量工具和使用方法测量原理和装置图在串联电路中的特点在并联电路中的特点电量(Q)库仑(C)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量(n为电子的个数)Q=nee =1.6×10-19C电子数n n=eQ通过各处的电量都相等。

即:Q=Q1=Q2=…=Q n通过干路中的电量等于各支路电量之和,即Q总=Q 1+Q 2+…+Q n电流(I)安培(A)毫安( mA )1A=103mA=106 uA国际主单位安培(A)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电量的多少。

I=tQ1安培=秒库仑11Q=I t(I c=1A·IS)t=IQ(IS=AC11)工具:电流表安培表-○A-0-0.6A0-3A使用方法:1、须与电器串联使用。

2、电流须从“+”进,“-”出。

3。

不能测超量程的电流。

4。

估计不出电流大小可用最大量程试触法试测。

1.测串联电路中的电流2、测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即:I=I1=I2=I3…=I n1.干路中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即:I=I1+I2+I3…+I n2.并联分流,该支路电流的分配与各支路电阻成反比。

即:1221RRII=I1R1=I2R2电压(U)千伏(Kv)伏(V)毫伏(mV)1kV=103V=106mv=109uv国际主单位伏特(V)电压是电源正负极间电势的差值是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U=QW1伏特=库仑焦耳11W=U·Q(1J=1V·1C)Q=UW(1C=VJ11)工具:电压表(伏特表)0-3V,+ -0-1.5V。

-----○V----使用方法:1、须知并联在电路中使用。

2、可直接接在电源两极测电源电压。

3、电流须从“+”进,从“-”出。

4、不能测超量的电压。

5、估计不出电压大小时可用试触法试测。

测串联电路中L1L2的电压V1测L1V2测L2测并联电路中的电压V测L1L2和电源电压1.总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即U总=U1+U2+…Un2、串联分压,各用电器分得的电压与自身电阻成正比。

即1、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干路中无电器)。

即:U总=U1=U2=…Un电阻(R)兆欧(MΩ)千欧(KΩ)欧姆(Ω)1MΩ=103KΩ=106Ω国际主单位欧姆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且受温度的影响。

电阻定律R=电阻与导体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成反比。

测量仪器:电压表(伏特表)电流表(安培表)方法: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IU装置图1.总电阻等于各个用电器电阻之和。

即:R总=R1+R2+…R n2.串联的总电阻比每个分电阻都大,是因串联等效增大了导体的长度。

1.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的电阻倒数之和。

即:倒数2、并联的总电阻比电阻最小支路的电阻还小,是因为并联等效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

欧姆定律I=RU1安培=欧姆伏特11U=IR(1V=1A·2)R=IU(1Ω=AV11)电功(W)焦耳(J),度,千瓦·时。

1度=1千瓦·时=3.6×106J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W=UIt1焦耳=1伏特·1安培·1秒W=Pt1焦耳=1瓦特×1秒U=,I=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测量工具:电能表(电度表)某段时间所消耗的电能为电度表记数器后、前两次的读数之差。

1.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总=W1+W2+…Wn2.电流通过各个用电器所做的电功跟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即:2121RRWW=1.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总=W1+W2+…Wn2.电流通过各支路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电功跟该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1221RRWW=电功率(P)千瓦(Kw)瓦特(W)1Kw=103w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率。

P=UItW=⎪⎩⎪⎨⎧⇒⎭⎬⎫RIPPIUIP2RURU2====RI2RU2P==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工具:电压表(伏特表)电流表(安培表)方法:伏安法测电功率1.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实际电功率之和。

即:P总=P1+P2+…P n2.各个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即:1.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即:P总=P1+P2+…P n2.各支路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个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即:1221RRPP=焦耳定律电热量(“Q”)焦耳(J)电流通过用电器所产生的热量等于电流的平方,电阻和通电时间三者的乘积即:Q=I2RtRt/QI=R=Q / I2t t=Q / I2RQ=W=Pt=UIt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1.电流通过电器所产生的总热量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热量之和。

即Q总=Q1+Q2+…Qn2.各用电器所产生的热量与自身电阻成正比。

即:1.总热量等于各支路产生的热量之和。

即:Q总=Q1+Q2+…Qn2.各支路产生的热量与该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即总论(备注) 备注1.e =1.6×10-19C为一个电子所带电量。

2。

W=U2/R·t=I2Rt和Q=W=Pt=UIt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3、纯电阻电路为:电流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热量,W=Q。

生活用电常识1.电流方向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为交流电,我国交流电周期为0.02秒,频率为50HZ ,方向每秒改变100次。

螺旋灯泡的金属螺旋须接零线,尾部金属块须接火线。

2.家庭照明电路分火线和零线,电压为220V,(火线与地间有220V电压,零线与地间电压为零)动力电压为380V,不高于36V的电压为安全电压.3.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现在家庭电路的保险丝被空气开关所替代.电器开关应断火线.4.家用电器的三孔插座(头)左零右火竖接地,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一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i uwt=tIW tUW⎪⎩⎪⎨⎧==⇒⎭⎬⎫==RtIWtWR/UIUItW2Ru2n21R1R1R1R1Λ++=总2121212121RRQQPPWWUU====1221212121RRQQPPWWII====2121RRQQ=1221RRQQ=2121RRUU=SPL2121RRP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