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前沿讲座论文
自动化导论论文(5篇)

自动化导论论文(5篇)自动化导论论文(5篇)自动化导论论文范文第1篇论文摘要:校内网络舆论是构成校内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校内舆论的整体走向和趋势有重大的影响,如何使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是目前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主要通过对高校校内网络舆论内涵的概述、校内网络舆论的特点分析、高校在引导校内网络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建设健康向上校内网络舆论环境的路径与方法,以加强高校校内网络文化建设,乐观营造“网上网下”良性互动的舆论氛围,乐观引导网络道德自律和加强高校辅导员博客团队建设等方法推动促进健康向上校内舆论环境的建成。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舆论相较于传统舆论,在传播内容、服务功能、传播方式、传播范围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是政府洞察民意、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窗口[1]。
以校内网为载体的高校校内网络舆论形态在肯定程度上促成了高校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及话语权的提升[2]。
对于高校校内网络舆论的调查与分析,将在肯定程度上提上升校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水平,对于促进高校多元文化的沟通和融合,促进和谐、稳定的校内文化环境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校内网络舆论的内涵高校校内网络舆论作为高校校内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托校内网建设的主流媒体网站及其举办的bbs(电子公告系统)等载体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肯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看法或言论[3]。
校内网络舆论具有传统舆论社会意识性、公开传播性、评价引导性等共同性特征。
同时还融入了互联网独特的沟通性、开放性、准时性、针对性等特征,由于其与高校特定的区域文化亲密相连,在舆论主体、客体、数量、质量、剧烈程度、持续性、功能表现等要素构成上呈现出与传统媒体舆论不同的特点:自由多元,分散性特征明显;共性张扬,开放性特征明显;偏激盲目,非理性特征明显。
校内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源于社会上的突发大事,高校热点,学术上的争鸣,校内内部改革,以及校内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质量问题。
自动化专业导论论文

自动化专业导论论文一、引言自动化技术是现代工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它通过应用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对生产过程和系统的自动控制和管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产效率和质量要求的提高,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论文旨在探讨自动化专业的相关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自动化专业概述自动化专业是以控制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各种自动化技术手段,实现对生产过程和系统的自动控制和管理的学科。
自动化专业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工业自动化、过程自动化、智能控制等。
在自动化专业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数学、物理、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三、自动化专业发展历程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最早的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机械化和电气化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20世纪8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实现了更高水平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
四、自动化专业应用领域自动化专业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工业领域,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线控制、机器人技术、物流管理等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交通运输领域,自动化技术被应用于交通信号控制、智能交通系统等,提高了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
在能源领域,自动化技术被应用于电力系统、能源管理等,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五、自动化专业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专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未来,自动化技术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自适应性,实现对复杂系统的智能控制和优化。
同时,自动化技术将与其他学科融合,如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形成新的交叉学科,推动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六、结论自动化专业是现代工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它通过应用各种自动化技术手段,实现对生产过程和系统的自动控制和管理。
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应用领域广泛,并且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自动化专业导论论文

自动化专业导论论文一、引言自动化技术是现代工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以及提升人类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将对自动化专业进行介绍和分析,探讨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未来趋势。
二、发展历程自动化技术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
从最早的机械自动化到电气自动化,再到计算机控制的数字化自动化,自动化技术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
现代自动化技术已经进入了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三、应用领域自动化技术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制造业领域,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实现高效、精确的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交通运输领域,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出行方式,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
在医疗领域,自动化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精确的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成功率。
在家庭生活中,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现对家电、安防和环境等的智能化控制,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体验。
四、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首先,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推动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水平。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应用将使机器具备更强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其次,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将实现各种设备的互联互通,形成智能化的生态系统。
最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将为自动化技术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如虚拟仿真和远程操作等。
五、结论自动化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它的应用领域广泛且不断扩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化技术将进一步智能化和网络化,为人类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因此,自动化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将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注:以上内容为虚构,仅用于示范如何回答任务要求。
如需真实内容,请提供相关信息。
自动化专业导论论文

自动化专业导论论文1. 引言自动化技术是现代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将介绍自动化技术的定义和应用领域。
接着,我们将回顾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历史。
然后,我们将详细讨论自动化专业的现状,并分析当前存在的挑战和机遇。
最后,我们将展望自动化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一些建议。
2. 自动化技术的定义和应用领域自动化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和控制系统来实现对各种过程、机器和设备的自动控制的技术。
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且可以应用于各个行业,如制造业、能源领域、交通运输、医疗保健等。
3. 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历史自动化专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工业革命之后,人们开始意识到通过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自动化专业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在工程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4. 自动化专业的现状目前,自动化专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都设立了自动化专业的相关学科和研究方向。
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了计算机编程、控制系统设计、传感器技术等知识和技能。
他们可以在各个行业中从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维护工作。
5. 自动化专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尽管自动化专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需要不断更新和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
此外,自动化技术在某些行业中可能导致部分人员失业,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自动化专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将在更多的领域中得到应用,为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6. 自动化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自动化专业的未来发展将受到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影响。
自动化专业导论论文

自动化专业导论论文引言概述:自动化专业是一门涉及自动控制系统、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学科,其应用范围广泛,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自动化专业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一、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1.1 控制理论与方法:介绍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以及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的工作原理。
1.2 自动化系统的建模与仿真:讲解系统建模的方法,如框图法、状态空间法等,以及仿真工具的使用。
1.3 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探讨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医疗保健等领域的应用,如工厂自动化、智能交通系统、医疗设备等。
二、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在自动化中的应用2.1 机器学习算法:介绍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算法,如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
2.2 机器学习在自动化中的应用:探讨机器学习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如故障诊断、优化控制、智能决策等。
2.3 人工智能技术: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如专家系统、模糊逻辑、遗传算法等。
2.4 人工智能在自动化中的应用:讨论人工智能技术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如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
三、自动化专业的发展趋势与挑战3.1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的应用。
3.2 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前景:探讨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前景,如工业自动化工程师、智能系统工程师等。
3.3 自动化专业的挑战:讨论自动化专业面临的挑战,如技术更新迅速、人才培养需求等。
四、自动化专业的学习与发展建议4.1 学习重点与方法:指导学生在自动化专业学习中的重点和方法,如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等。
4.2 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参与科研项目、实习经验等。
4.3 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提倡学生在毕业后继续学习和关注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如参加学术会议、继续深造等。
综上所述,自动化专业是一门应用广泛、前景广阔的学科,未来将继续发展并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自动化专业导论论文

自动化专业导论论文一、引言自动化技术是现代工业制造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的发展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旨在探讨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并分析自动化技术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
二、发展历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当时人们开始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人力完成一些重复性、危险性较高的工作。
随着电气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逐渐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例如自动控制系统的出现,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稳定和可靠。
三、现状分析目前,自动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制造业、能源领域、交通运输等。
在制造业中,自动化生产线的出现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同时降低了人力成本。
在能源领域,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用使得能源的利用更加高效。
在交通运输领域,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使得交通事故率大幅下降。
四、未来趋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自动化技术将进一步深化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实现智能化的生产和服务。
例如,无人机的普及将大大提高物流行业的效率,智能家居系统的应用将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五、自动化技术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案例1. 汽车制造业: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使得汽车制造过程更加高效和精确,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 电子制造业: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使得电子产品的生产更加稳定和可靠,减少了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3. 医药制造业: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使得药品的生产过程更加规范和精确,确保了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六、结论自动化技术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们期待自动化技术在未来能够为人类创造更加便利、高效和安全的生活。
自动化专业导论论文

自动化专业导论论文引言:自动化技术是当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涵盖了机械、电子、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医疗等各个领域。
本论文旨在介绍自动化专业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自动化专业的基本概念自动化是指利用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手段,使系统或者过程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完成特定任务的技术和方法。
它的核心是实现系统的自动控制和自动运行,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和安全性。
二、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历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的推进,自动化技术逐渐应用于生产过程中。
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的浮现使得自动化技术得以快速发展,控制系统从机械控制向电子控制转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进一步融合了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等领域的成果,形成为了现代自动化技术。
三、自动化专业的应用领域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交通领域,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交通信号的自动控制、智能交通管理等,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在医疗领域,自动化技术可以应用于手术机器人、医疗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等,提高医疗水平和患者安全。
此外,自动化技术还广泛应用于能源、环境保护、军事等领域。
四、自动化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自动化技术将更加注重智能化、网络化和可持续发展。
智能化方面,自动化系统将具备更强的学习和决策能力,能够自动适应不同环境和任务需求。
网络化方面,自动化系统将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智能化的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方面,自动化技术将更加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结论:自动化专业作为当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自动化技术将继续推动各个领域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福祉。
自动化前沿技术课程论文

模糊控制的现状及发展李小秋1(1湖南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湘潭411201)摘要:模糊控制方法是智能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模糊控制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以及当前模糊控制技术的研究动向,并结合具体的控制系统详细论述了现阶段模糊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出了模糊控制正在向与现代的DSP控制融合等方向发展。
关键词:模糊控制;现状;发展趋势;中途分类号:TP212 文献标识码:ATh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Fuzzy ControlLi Xiao—qiu1(1 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gtan411201,China)Abstract:Fuzzy control metho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telligent control,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principle of fuzzy control 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trends of fuzzy control technology, and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fuzzy control technology in detail with the specific control system,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fuzzy control is in the direction of integration with modern DSP control.Key words:fuzzy control;status;trends;1、引言自从1965年美国自动控制理论专家L.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EC 2005增加了企业检索任务(Enterprise Track)并设立了专家检索子任务,为专家检索方法和技术的经验性评价提供了平台,并着重从专家检索算法、模型和评价方法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极大地促进了专家检索研究的发展。
本文即是在此背景下,对近年来专家检索研究的进展和现状进行的系统总结。
本文分别从专家检索的数据集来源、专家检索方法、专家检索的排序方法、专家检索的效果评价这四个方面对专家检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和评述。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正在由信息社会迈向知识社会,掌握一定知识、经验和技能的人才将会成为企业和组织最宝贵的资源。
各领域的专家是该领域知识的代表,所拥有的丰富且最新的该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目前,一些企业和组织,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已经或者正在建立专家检索系统,利于有效地管理专家资源。
专家检索(亦称之为专家查询,专家推荐,专长定位,专长识别)作为实体检索的一个特例,它要求返回的实体类型是具有特定专长(与查询主题相关的)的专家。
由于专家检索在促进知识共享和交流,构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桥梁,知识管理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专家检索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兴趣。
作为web track的后继项目,TREC(Text REtrieval Conferences)于2005年增加了企业检索任务(Enterprise Track),并设立了专家检索子任务。
该子任务可以描述为:给定文档集,查询主题集和专家列表,并从这些专家列表中为每个查询主题查找相关专家。
自设立专家检索子任务后,TREC为专家检索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经验性评价提供了一个公共平台,近几年来,分别对专家检索算法、模型和评价进行了探讨,促进了专家检索领域的发展。
关于专家检索的任务,Yimam-Seid等界定为以下两个方面:查找具有某专长的专家和查找专家所具有的专长。
目前,检索界所探讨的专家检索一般是指前一个方面。
本文所探讨的专家检索也是指查找具有某专长的专家,故本文中的专家检索主要任务可以描述为:利用企业或者组织内外能够表征专家专长的各种文档和资源,如电子邮件、报告、数据库文件和网页等,识别专家在某给定查询主题(领域)的专长(相关性)程度,并按程度高低排序显示专家结果列表的过程。
控制、仪器学科前沿讲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专家检索的数据集来源 (3)1.1传统数据库 (3)1.2企业内部网 (3)1.3外部数据源 (4)二、专家检索方法 (5)2.1 基于专家档案的专家检索 (5)2.2 基于文档的专家检索方法 (8)2.3 基于窗口的专家检索方法 (10)2.4 基于图的专家检索方法 (10)三、专家检索排序方法 (12)3.1 基于语言模型的排序方法 (12)3.2 其它模型 (14)四、专家检索效果的评价 (15)4.1专家检索的三种评价方法 (16)4.2 评价指标 (16)五、总结 (17)参考文献 (17)一、专家检索的数据集来源一般来说,要实现专家检索需要两个必要条件:即专家列表和包含专家专长信息的数据集。
其中,数据集来源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1传统数据库专家检索的最初数据来源就是在组织中用一个数据库存贮每个候选专家的技能和知识,这些信息都是用户手动添加进去的,其存在以下缺陷:首先,该数据库需要受手动创建和维护,因此费时费力;其次,专家的专长信息是不断更新的,而数据却不易更新,故数据库的信息往往是陈旧的;再者,利用这些数据库进行专家检索时对查询格式有固定的格式化要求,缺乏灵活性。
1.2企业内部网从企业的内部公开网站上获得的企业内部网页、企业内部邮件、企业内部文档、简历、个人主页等可以作为专家专长信息的来源。
如TREC 2005-2008 为专家检索子任务提供了两种数据集,即W3C语料库和CERC语料库,它们都来自于企业内部网站。
①W3C语料库TREC 2005和TREC 2006使用的专家检索数据集是在2004年6月从W3C (Wide Web Consortium)的公开网站(*)上抓取的,其数据集的详细信息如表1所示:表1 W3C数据集文档数平均文档长度(KB)类型范围大小(GB)Email lists 1.855 1 198 394 9.8Code dev 2.578, 62509 43.2Web www 1.043 45,975 23.8Wiki esw esw 0.181 19,605 9.7Misc other 0.047 3,538 14.1Web people 0.003 1,016 3.6All 5.7 331,037 18.1 此外,在这两次的专家检索任务中,W3C给参与者提供了包含1092个候选专家的列表,在候选专家列表中包括了专家的全名和邮件地址。
②CERC语料库TREC 2007和TREC 2008的CERC(CSIRO Enterprise Research Collection)数据集,是于2007年3月从CSIRO的公开网站(*.csiro.au)上抓取的。
该数据集共4.2G,包括了370715个文档,含7,900,000个超链接,其中95%的网页至少包含一个外链接,且这些外链接包含锚文本[8]。
Jiang等指出,CERC中大约89%的文档是网页,4%的文档是pdf、word、rtf、ppt和excel格式的,剩下的文档则是多媒体、xml和log等格式的。
CSIRO没有给参与者提供候选专家列表[10],而只是提供了CSIRO员工邮件地址的一个模板:stname@csiro.au(如:Ming.Wang@csiro.au),所以参与者需在数据集中识别出专家的特征信息(如姓名与邮件地址)。
1.3外部数据源W3C语料库和CERC语料库中的数据集都是企业内部网站上抓取的.但基于这样的一个假设,真正的专家不应该只是在企业或者组织内部有名望,其在可查询到的网络空间(如新闻,博客,学术图书馆)中也可能具有一定的声誉。
TREC 2008以来,研究者们尝试扩展数据集的来源,即从企业内部网扩展到互联网。
也就是说在建立专家档案时不但要考虑企业内部网上的专家证据也要考虑外部网站上的专家证据。
把这些从企业内部网之外所获得的专家证据来源称之为外部数据源。
如一些学术数据库,专利网站或者新闻网站等,都是专家证据的很好来源。
Jennifer等利用google scholar 检索出候选专家的出版物来补充专家档案中候选专家的专长信息;Serdyukov等将整个互联网作为专家证据的来源。
Balog等创建了Uvt 数据集,该数据集是从荷兰蒂尔堡大学网站抓取的多语种信息,获得了多语种的专家证据。
Jiang等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专家或者专家的相关信息,并将搜索引擎的返回结果作为专家证据的外部数据集。
二、专家检索方法早在 2005年TREC 会议设立专家检索任务之前,其它领域的学者们已对专家检索方法进行了探讨,但并未在检索学界得到较多的关注。
早在1988 年,Streeter 等就通过潜语义标引对研究团体的研究成果(文献)建立索引作为团体专长的一种描述,从而实现自动化的专家检索系统[18]。
Schwartz 等通过电子邮件交互提取出一个专家网络,并通过该网络寻找具有相同兴趣或专长的专家。
Krulwich 等利用讨论组中专家的交流提出了一种具备专家推荐能力的智能中介来向讨论组中的询问者推荐可解答问题的专家。
Pikrakis 等和Cohen 等]分别利用专家访问互联网的日志和专家访问本地文件的日志,结合被访问网页和文档的主题,来实现类似于专家检索的功能。
Mattox 等通过对MITRE 公司内部网络中的文档和专家建立联系,提取专家专长的表示,从而实现专家检索。
Liu 等提出了一种利用RDF (资源描述框架)描述专长的形式,并利用了高等院校中常见的专长资源(专家主页、学术文献、科技报告)来检索专家。
目前,在专家检索领域仍没有一种通用的方法,通过分析近几年来 TREC 专家检索任务中采用的方法,本文将近几年来参与者所采用的方法分为以下四类: 基于专家档案的方法、 基于文档的方法、基于窗口的方法和基于图的方法。
2.1 基于专家档案的专家检索抓取所得数据集合信息抽取建立索引检索并排序与各主题相关的专家列表查询主题专家候选人特征信息(姓名、电子邮箱等)各专家候选人个人描述索引结果集邮件数据库记录文档报告网页……图1 基于专家档案的专家检索流程基于专家档案的专家检索的大体思想是:专家的专长可以通过用一些词语来描述,从各种异构的数据集中抽取出描述专家专长的词,构成对候选专家的个人描述文档。
图1描述的是基于专家档案法的专家检索流程图,从该图中可知:先从各种数据集合中抽取与专家相关的信息,构建各候选专家的个人描述文档,然后对这些描述文档建立索引,最后根据查询主题对这些文档进行排序,从而可得到候选专家的专长得分。
Craswell等在2001年提出用每个专家所在文档中的词语组合成一个虚拟文档(该文档包含了候选专家的知识),最后利用传统的信息检索方法给这些虚拟文档排序。
这种方法可以被归为基于档案的专家检索方法,但该方法将每个文档同等对待,缺乏可行性。
Liu等在2005年提出的利用RDF(资源描述框架)构建专家档案的方法也可归为此类。
在TREC 2005上,一些参与者就采用了创建专家档案的方法:Macdonald 等通过给专家在个人主页,邮件线程,语料库中的出现频次加权来建立专家档案。
Fu等提出了一种文档重组方法,该方法能识别各种对候选专家的描述,重组来自不同媒体格式的相关信息,形成候选专家的档案,且证明了建立专家档案能够减少用户查询的空间。
Zhu 等通过文档集(如该专家所发送的邮件)来表示候选专家,再通过不同信息检索模型(向量空间模型和隐语义模型)来计算文档集与检索主题之间的相似性。
Azzopardi 等根据每个候选专家的姓名和邮件地址来抽取专家信息,然后依据这些信息给每个候选专家建立档案,其实验结果显示,其检索性能好坏关键取决于识别专家姓名的能力。
2006年,Balog在参加TREC 2006的专家检索任务中,提出了专家语言模型,利用信息检索中的语言模型计算专家档案产生查询的概率,以此来给专家排序。
Liu等在基于社区的问答服务中研究了专家检索。
并通过构建不同大小的专家档案来进行研究,最后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专家档案中包含的专家证据越多则越能提高检索性能。
Petkova 和Croft在构建专家档案时,根据文档的格式将其分组,并依据每组中文档对专家档案的贡献给文档加权。
Balog和Rijke将专家档案分为两部分,即包括专家所擅长领域的“主题档案”和包括专家合作网络的“社会档案”,且在给每个候选专家建立档案时进行了过滤,当该专家在某个学科领域里是排名靠前的专家时,该学科领域才被包含在该专家的档案中,这就使得在检索时可以返回该领域较有名气的专家,从而减少了冗余度,但也使得漏检的概率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