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创新语文综合提高卷(七)_6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2020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一)班级姓名成绩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及运用(47分)一、看拼音写词语(7分)jìchéng huāng miùpǔxiěqín jiàn táo zuìchíchěng jiárán ér zhǐ()()()()()()()gān gàwēi éshàshíchōu chùqìgài tián jìng fěn mòdēng chǎng()()()()()()()二、给加点字注音(5分)()()()()()琴弦.善哉.少.选曝.晒拊.掌()()()()()行.当压轴.入场券.汤.汤乎若流水所宝以百数.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6分)()()流水()()之音余音()()()妙()肖()()龙蛇()()如生妙笔()()巧夺()()1、舅舅家有一幅书法家写的字,写得特别好,()气势万千。
2、今天我去听了一场音乐会,那美妙的音乐堪称是(),时而有()之壮丽,时而有小溪潺潺之悠闲,听后()三日不绝!四、选择题。
(8分)1、下列几组词语中感情色彩一致的一项是( )A.神通广大乌合之众壮志凌云B.国泰民安博学多才废寝忘食C.推波助澜刚正不阿好为人师D.纸上谈兵脍炙人口囫囵吞枣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我们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学习好各学科的知识,做到胸有成竹....。
B、中央电视台曝光苏泊尔炊具锰含量超标之后,苏泊尔一度成为众矢之的....。
C、这些人对自己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利益却漠不关心....。
D、他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非常吸引人,大家都喜欢听他讲故事。
3、下列填入横线的内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天下有两种人。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综合素质测试卷带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综合素质测试卷带答案!第1部分积累与运用(42分)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6分)传说《月光曲》是这样pǔxiě()而成的: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lái yīn()河畔的茅屋里,为máng gūniɑng()和她的哥哥弹奏乐曲,优美的旋律让兄妹俩táo zuì()其中。
贝多芬被兄妹俩热爱音乐的真挚情感打动了,于是,他借着qīng yōu()的月光即兴创作了一首gāng qín()曲,这便是《月光曲》。
二、给下列各题选择正确的答案。
(10分)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技高一筹科班出身处士笑而然之(认为他说得对)B.全神贯注惟妙惟肖今乃掉尾而斗(垂下)C.巧夺天功水天相接尾搐入两股间(大腿)D.微波粼粼轻歌慢舞少选之间(一会儿,不久)3. 下列书法家与其故事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柳公权——入木三分B.颜真卿——乞米C.欧阳通——学书买父字D.郑板桥——六分半书4. 根据语境,下面的联想最恰当的一项是()月光从山顶上顺着谷壑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__________,从山上挂起。
A.一片片花瓣B.一匹匹素锦C.一把把利剑D.一颗颗珍珠5. 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但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②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了著名的京剧大师。
③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
④日子一长,他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⑤为了练眼神,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
A.③①⑤④②B.③①④⑤②C.③②⑤④①D.③①④②⑤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8分)1. 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从“对台戏”“花架子”“唱白脸”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综合测评卷(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综合测评卷一、读句子,看拼音,写字词。
(10分)1.锺子期曰:“善z āi( )乎鼓琴, w ēi w ēi( )乎若太山。
”2.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t áo zu ì( )了。
3.贝多芬来到l ái y īn ( )河边的一个小镇上,在 y ōu j ìng( )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 m áo w ū( )里传出来。
4.他问m áng( )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5.贝多芬p ú( )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
6. zh ú gu āng ( )下,虽然光线不好,但这位裁缝的技术依旧很 ch ún sh ú( )令人惊叹。
二、在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6分)拊.掌(f ú f ǔ) 尾搐.( ch ù sh ù) 入场券.( qu àn ju àn) 琴弦.( xi án xu án) 仆.人(p ú p ǔ) 曝.晒(p ù b ào) 三、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6分)) ) ) ) ) ) 四、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5分)明:①明亮(跟“暗”相对);②公平,显露在外;③视觉;④次于今年、今天的;⑤懂得,了解。
1.你有话就明.说吧!( )2.江船火独明.。
( ) 3.小平明.天去大连。
( ) 4.小刚的爸爸从小就双目失明.了。
( ) 5.廉颇深明.大义,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获得了蔺相如的谅解。
( ) 五、选词填空。
(5分)1.爷爷的住所很( ),房里的陈设也很( )。
(简单 简朴 简陋)2.今年的年夜饭照例是特别( )的。
(丰富 丰盛)3.这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 )地回答我。
(模糊 含糊)4.他一句一句地( ),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综合素质达标评价测试卷》教学课件

七、课内阅读。(13分)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 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 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 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 由“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 句想到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A. 无所不在 B. 左膀右臂 C. 爱不释手
四、根据积累完成下列练习。(7分) 1. 结合语境,选一选,填一填。(2分) 对台戏 有板有眼 打圆场 曲终人散 唱白脸 科班出身 跑龙套 粉墨登场 在学校戏曲节上,同学们扮演了传统京剧中的角色,人 物造型各不相同。小演员们( 粉墨登场 ),在舞台上精彩亮相。 虽然都不是( 科班出身 ),可表演得却是( 有板有眼 ),赢得 观众满堂喝彩。( 曲终人散 ),依然让人觉得意犹未尽。
2. 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完成练习。(4分) (1)“今乃掉尾而斗”中,“乃”的意思是____却______,“掉” 的意思是__摆__动__,__摇__。 (2)牧童这么说,凭的是什么?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A. 良好的艺术素养 B. 丰富的生活经验 C. 缜密的逻辑推理
3. 文中先后写到牧童和杜处士的“笑”,仔细读一读,填写下
第2部分 阅读与欣赏 六、典典想根据下面的说明书制作一个羽毛球,但他发现说明书
中的“准备工具和材料”部分的内容不完整,“制作过程”
中有一步表述错误。请你根据说明书,完成练习。(5分) 1. 请你根据“制作过程”将“准备工具和材料”补充完整。(2分)
自制羽毛球说明书 准备工具和材料: 剪刀、一个空饮料瓶、两只网套、一颗玻璃弹珠、 ___两__根__橡__皮__筋____、__一__个__乒__乓__球__。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年班姓名(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本单元我们一起踏上了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在高山流水中细品知音佳话,在《斗牛图》中感悟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在美妙的《月光曲》中体会人间真情,在京剧舞台上领略中华文化的精髓。
相信你一定收获满满!第一部分积累运用(60分)一、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整洁、美观。
(8分)贝多芬来到 yōu jìng()的 lái yīn()河畔,看到一间茅屋里的là zhú()散发着 wēi ruò()的光芒。
贝多芬就在这个茅屋里为盲姑娘兄妹按起了qín jiàn(),pǔ xiě()出了闻名于世的《月光曲》。
他那chún shú()的琴技和动听的乐曲让兄妹俩深深地táo zuì()了。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4分)(1)陈旭参加体育锻炼缺乏毅力、一曝.(bào pù)十寒的事情在校会上被曝.(bào pù)光,他感到十分羞愧。
(2)这种弹.(tán dàn)弓弹.(tán dàn)力很强。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1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乐谱.(pǔ)善哉.(zāi)锦.缎(jǐn)B.纯.熟(chún)琴弦.(xuán)悔之晚矣.(yǐ)C.一缕.(lǚ)画轴.(zhóu)少.选(shǎo)D.巍.峨(wēi)曝.晒(pù)奖券.(quàn)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著名皮鞋段段续续 B.霎时矛屋巧夺天工C.烛光钢琴妙笔生花 D.失明照耀余音绕粱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伯牙鼓.(弹)琴。
六级创新语文综合提高卷(三)

六年级创新语文综合提高卷(三)(总分:120分时间:90分钟)班级姓名成绩(一)积累与运用。
(39分)一、判断选择。
(每题2分,共20分)1.在下面句子中“一”字的变调,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1)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
(2)一山一水,一丘一林(3)一闪一闪,像颗小星星。
A.yī yí yì B.yī yì yì C.yī yí yí2.“盛”(shèng)在字典里有多种解释:①兴旺;②丰富,华美;③热烈,大规模的;④深厚。
“盛开”“盛会”“盛情”“盛装”四个词中,“盛”字的意思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③④②D.①③②④3.下面反义词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轻松——沉重 B.正确——错误 C.抽象——具体D.批评——表扬 E.拥护——同意 F.冷淡——热情4.下面各组词语中,表示人物神态的是()组。
A.全神贯注垂头丧气满不在乎忍饥挨饿B.全神贯注目不转睛胆大妄为安然无恙C.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垂头丧气面如土色D.全神贯注迫在眉睫提心吊胆依依不舍5.下面句子中带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A.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来势勇猛,不可阻挡。
)B.飞机上的乘客全部遇难..。
(遇到了困难和险情。
)C.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强..。
(这里是坚强,不屈服的意思。
)6.带横线的词语对带点的词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一组是()。
A.张大爷正吃力地扛着..大M。
B.我们已经把教室的玻璃擦.明亮了。
C.八路军消灭了..三棵毛白杨。
...敌人一个营。
D.同学们在教室前种了7.根据提示要求,选出下列句子朗读重音标得正确的一项是()A.强调“打电话”这个意思:他上午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B.强调“不能迟到”这个意思:今天下午的会你可要准时..啊!C.强调“不止一次”这个意思:这次考试他又得了第一名...。
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 第七单元综合提优测评卷B卷丨人教新课标 含答案

第七单元综合提优测评卷综合拓展和应用创新能力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序一二三四总分结分人核分人得分一㊁积累及运用㊂(31分)1.同音字大搜索㊂根据字音填字组词㊂(6分)j iāo()往()傲()花()气s hì()迹()样()言()兵yù荣()()险()防富()2.一锤定音㊂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㊂(4分)瞌睡(kékē)竹篾(m ièmì)中弹(z hònɡz hōnɡ)混合(hún hùn)镌刻(j uān jùn)剥落(bōbāo)撮嘴(c uōz uǒ)扇动(s hān s hàn) 3.去伪存真㊂用 选择括号内正确的词语㊂(5分)(凝疑)望(拢隆)重(邹皱)眉浴血(博搏)杀香(礁蕉)(抗亢)奋急(燥躁)海(殴鸥)(劈壁)头盖脸竹(筒桶)4.词语开花㊂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再选择合适的词语题前的序号填空㊂(8分)A.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㊂()B.哭也不好,笑也不好㊂形容很尴尬㊂()C.指生活悠闲自在㊂()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㊂((2)读例句,回忆生活中见到过的情景,仿写一个描写动物行为的句子㊂(2分)例:鱼缸里的鱼儿仿佛明白要 开饭 了,迅速游到水面,仰起头,身体垂直,嘴紧挨着水面,好像在喊: 我饿了,我饿了㊂(3)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㊂(仿写比喻句)(2分)(4)用 意想不到 写一句话㊂(1分)意想不到二㊁语文实践台㊂(10分)1.读新闻,回答问题㊂(6分)2014年1月1日‘成都商报“报道:新年第一天,动物园新落成的大鹿苑将跟市民见面㊂据悉,新落成的大鹿苑将不再设置铁栏杆,游客可以直接看到搬入新居的鹿群㊂在新的大鹿苑中住有水鹿㊁马鹿㊁梅花鹿㊁麋鹿等6种90余头鹿㊂在动物园的动物数量不断增多,引来不少人参观游玩,但是有一些市民㊁游客参观动物时缺乏应有的文明,随意给动物喂食,甚至还有恶意挑逗动物的行为,所以频频发生动物伤人事件㊂面对这样的情况,你觉得我们在去动物园游玩时,应该如何做个文明的参观者? 2.看漫画,谈感受㊂(4分)图中人物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谈谈你的理解㊂三㊁阅读与感悟㊂(29分)(一)鸟(节选)梁实秋我爱鸟㊂以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蹓跶(现在这样有闲的人少了)㊂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㊂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雄视昂藏的神气?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的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的 优待 ,但是如果想要 搏扶摇而直上 ,便要撞头碰壁㊂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㊂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唧唧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候是独奏,有时候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㊂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㊂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㊂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㊂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㊂(4分)蜷伏()市声鼎沸()羽翮不整()蹓跶()2.文中写到的鸟有㊂(2分)3. 哪里有半点雄视昂藏的神气? 是句,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改为陈述句:㊂(3分)4.第2自然段结尾用了两个对比,它们的作用是什么?(3分)5.文章开头 我爱鸟㊂ 单句成段,有什么作用?(2分)(二)狗事陈忠实幼时爱狗成癖,书包中常装着狗崽㊂课堂上老师提问: 孔融为什么让梨? 狗崽就抢先回答: 汪汪汪,呜!那时候庄稼人生活艰难,不养狗㊂那时的狗性情极温顺,瘦骨嶙峋,走起路也是顺墙溜,轻手轻脚,不曾有过狼叫;撒尿也懒得抬腿;谦恭友好,谁叫跟谁走,不分贵贱,不看身份,跟你走了就把你当主人㊂怯怯地移近你,躬身依你伏卧,尾巴也夹得紧,眼睛偷偷给你送媚色;很会拍马屁,伸出温吞吞的舌舔你的手,像小媳妇一样温存㊂后来长大成人,知道了狗事原是与人事相通㊂且中国文化关于狗的故事极多:狗尾续貂(d iāo)㊁狗彘(z hì)不如㊁鸡鸣狗盗㊁丧家之犬㊁狗里狗气㊁落水狗㊁狗腿子㊁狗男女……谁沾上狗名就没了人品!如此,谁敢与狗套近乎?称兄道弟拉哥们儿关系?看来做狗确实很委屈㊂沧海桑田,近年养狗却成时尚,狗事亦有了辉煌巨变㊂狗口增加大有赶超人口增长的势头㊂狗族竟也繁衍得名目繁多,叫价令人咋舌㊂狗医院㊁狗商店㊁狗协会㊁狗东西繁不胜举,有的竟过得如同大款㊁巨星般阔了㊂走进村堡巷里,一只游狗大剌剌地迎头扑来,满脸的骄横,脾气很火暴,开口就咆哮撒泼,没理可讲的㊂专拣热闹的十字街头撒尿,一条腿高扬着,大有指点江山的雄姿㊂家家门户紧闭,敲门询问,人未语,狗却叫得热烈!主人开门,那物儿暴跳如雷,甚是凶恶,一条铁链绷得钢棍一般,这已是普遍礼遇㊂邻居往来,门外高声呼叫: 有狗吗? 这对往昔的 有人吗 简直是讽刺㊂人与人自是很少往来,墙越垒越高,狗越来越多,晚上睡觉还做噩梦㊂夜就成为犬吠的世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狗声起,万狗呼应!一时狗吠如潮,夜就失去了韵致,月亮也消了清朗,而人却缩得更紧了㊂狗事张扬起来了,是人的自我价值的贬值吗?是人心隔得太远了吗?不但无法沟通,就连心扉也实实地关了!再牵条狗,看守着,他人不得入内,各自守着一方青天㊂春夏秋冬自是冷暖不同,本是融融的浩荡天地,却让狗族割据成一块块囚牢㊂连狗自己也囚于牢中了,一条铁链,一盆狗食,一窝起居,也就无法跨出牢门一步了㊂前日驱车到八里坪村,却极少见到狗,走近山民家门,山外人高呼: 有狗吗? 主人却在另一山头答道: 没有哟!自己进去喝水! 推门而入,果然无狗㊂偶尔也碰到一条狗,但却很有礼貌,嗅嗅你便是了,然后掉转头跑向灌木丛逮蝴蝶去了㊂山外人之心果极妥帖,于山野之气㊁茂林之色㊁潺潺水声中感悟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存在㊂于是便浪语:情愿死在这里!又说回去将狗全打死,煮了,吃了,自己解放自己㊂这自是废话,世事如此,无狗怎成?这是需要,却亦是人自身的悲哀了㊂1.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请指出文章的明线和暗线各是什么?(各2字以内)(2分)明线:暗线:2.在作者看来,过去的狗和近年的狗的性情是有区别的,请分别指出过去的狗和近年的狗的性情各有什么特点㊂(4分)过去的狗:近年的狗:3.文章的首尾各描绘了什么场景?本文写作方法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6分)场景一:(20字以内)场景二:(20字以内)特点:4.文章最后说 世事如此,无狗怎成?这是需要,却亦是人自身的悲哀了㊂ 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3分)四㊁文采展示苑㊂(请另附纸)(30分)同学们,你一定也有自己喜爱的动物朋友吧!请你通过一件事表现出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㊂文章题目自拟㊂要求内容真实,叙事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㊂第七单元综合提优测评卷(B卷)1交骄浇娇事式誓士誉遇预裕2.kēmèz hònɡhùn uān bōc uōs hān3.凝隆皱搏蕉亢躁鸥劈筒4A抑扬顿挫B哭笑不得C优哉游哉D久别重逢(1)D2)C(3)B4)A5.(1)示例他弯下身子捡起钱来递给我㊂(2)示例小猴子紧紧地搂住了妈妈的脖子,把脸贴在了妈妈松软的皮毛上,像是在撒娇的样子(3)示例月亮挂在夜空像是一张悠闲的弓(4)示例这件事情出现这样的结果,真让人意想不到㊂示例1不要丢太多的食物给动物吃不要将有塑料袋的食物扔给动物不能用石块垃圾等打动物也不能为了拍鸟打鸟让它们飞起来在参观时能善待动物文明参观与其和谐共处㊂因为动物和人类样有感觉和情感2.这种做法是不对的麻雀作为我们人类的动物朋友数量一直在减少,如果大肆的捕捉,总有一天也会灭绝我们应该保护麻雀㊁(一)1q uán dǐn g héd a2.鹰麻雀乌鸦杜鹃3反问4笼中鸟因失去自由已经没有了作为鸟的生命存在的价值它的痛苦就在于等待死亡,它仅有的快乐也就在于还没有死亡㊂5.总起全文(二)1狗(事)人(事)2过去的狗温驯平等(不分贵贱不看身份);真诚友好(谦恭友好)㊂近年的狗骄横火暴无公德3狗与人和谐相处的场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对比4.对于过分追求物质生活的都市现代人来说,那种和谐的山野之气只是种梦想表达了对贬损自我价值的那类人的指责。
六年级创新语文综合提高卷(四)

六年级创新语文综合提高卷(四)(总分:120分 时间:90分钟)班级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8分)1.选出带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 )A 沮.丧jǔ 粗糙.cāo 腼腆.diǎn 几绺.liǔ 一望无垠.yínB 崭.新zhǎn 存贮.ch ǔ 鸟巢.cháo 瑰.丽guī 真知灼.见zhuó C 掺.假chān 围歼.jiān 迁徙.xǐ 怅惘.chàng 千丝万缕.lǔD 粘.贴zhān 宝藏.zàng 鸡冠.guān 猜度.duó 枝折.花落s hé 2.选出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 ( )A 鞠躬 蓑笠 道歉 不记其数 眼花缭乱B 分辨 秘诀 融洽 长吁短叹 克苦钻研C 篆刻 松驰 莽撞 阴谋诡计 翻来覆去D 憔悴 糟蹋 颠簸 令人目眩 花团锦簇3.选出划线字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 ( )A 屹然(山峰高耸的样子) 危楼耸立(危险)琼楼玉宇(美玉) 摩肩接踵(脚后跟)B 硕大(大) 秉烛夜游(拿、握)拾金不昧(糊涂、不明白) 寥如晨星(稀少)C 陶冶(制造陶器) 有条不紊(乱)盛气凌人(欺侮) 疲惫不堪(忍受)D 突兀(高高地突起) 却之门外(推辞、拒绝)冥思苦想(深沉、深奥) 惴惴不安(形容发愁害怕的样子)4.选出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组关联词: ( )①虚心地承认错误、缺点,②决心改正这些错误、缺点,从错误、缺点中学会新的知识、本领,③能使认识不断深化,④逐步掌握规律,取得胜利。
A ① 只要 ② 或者 ③ 才 ④ 从而B ① 只有 ② 或者 ③ 就 ④ 因而C ① 只要 ② 并且 ③ 就 ④ 因而D ① 只有 ② 并且 ③ 才 ④ 从而5.适合填在下列横线上的一组短语是: ( )联欢会上,他奏出一支曲子,像①一样畅达,像②一样宛转,像③一样轻柔,像④一样炽热。
A ① 烈焰卷腾的篝火 ② 拂动花枝的春风③ 空山幽谷的鸟鸣 ④ 冲出峡谷的溪水B ① 拂动花枝的春风 ② 空山幽谷的鸟鸣③ 冲出峡谷的溪水 ④ 烈焰卷腾的篝火C ① 空山幽谷的鸟鸣 ② 冲出峡谷的溪水③ 烈焰卷腾的篝火 ④ 拂动花枝的春风D ① 冲出峡谷的溪水 ② 空山幽谷的鸟鸣③ 拂动花枝的春风 ④ 烈焰卷腾的篝火6.选出句中划线词语不是表示事物名称的一项: ( )A 琴棋书画他样样都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创新语文综合提高卷(七) (总分:120分 时间:90分钟 整洁分5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亲爱的同学,六年的小学语文学习已告一段落,你的语文知识增加多少,你的语文能力提高多少?来,看看你的学习成果吧!相信自己,仔细审题,深入思考,用心体验,你会考出好成绩的!
(一)思考与运用(48分) 一、辨析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新华字典》中,“筷”、“狂”两个字都在第260页,根据音序排列规律,推断出“宽”、“款”、“筐”三个字所在的页码。它们分别在( )页。 A.258、259、261 B.260、260、260 C. 260、261、261 D.259、260、261 2.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服药不当,往往会引起不良 。 (2)孟夫子就是《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的 。 (3)老舍成功的 了骆驼祥子这个典型形象。 (4)他多次到三峡一带 ,研究那里的地形地貌。 A. 反映 原形 刻画 考察 B. 反应 原形 刻划 考查 C. 反应 原型 刻画 考察 D. 反映 原型 刻划 考查 3.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厂家纷纷推出了绿色食品....。(指绿色的蔬菜果品)
B.为将物资及时送到灾区,政府开辟了绿色通道....。(指方便快捷的途径、优惠政策等) C.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实行阳光招生....。(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生) D.“明星学院”吸引了不少阳光少年....。(指活泼、富有生气的少年) 4.下面的4个句子,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1)王平不知道老师是在批评他。 (2)王平知道老师不是在批评他。 (3)老师不是在批评他,王平不是不知道。 (4)老师是在批评他,王平是知道的。 A.(1)(2) B.(3)(4) C.(2)(3) D.(1)(4) 5.一个秋雨连绵的日子,安尼想观察一下晶莹透明的雨水里有些什么,他看了一眼显微镜下的小水滴后禁不住惊叫起来:“ ”„„你认为最恰当的一句应是( )。 A.别看小水滴那么清澈,原来里边有小虫子呀! B.小虫子那么多,而且都在动! C.小虫子!那么多小虫子都在动! D.我真没想到,小水滴里是有虫子的。 6.“我们要学习文件”是有歧义的句子,接在它后面能消除歧义的一项是( )。 A.请做好准备。 B.请把电视机关上。 C.小说不要带来。 D.请你告诉小王。 7.朗读、说话都要注意语句的语气,请选出语气最重的一句。( )。 A.明天的会,你一定要参加。 B.明天的会,你不去不好。 C.明天的人,你非去不可。 D.明天的会,你能不参加吗? 8.一位总统候选人在竞选辩论中对他的对手说:“挣钱的办法有成千上万种,但只有一种是诚实的。”对手问:“哪一种?”他回答:“正好是您不知道的那一种。”他通过这些话讽刺了对手什么?( )。 A.知识贫乏 B.不会挣钱 C.缺乏诚信 D.孤陋寡闻 9.下列修辞手法运用与语境不符的一项是( ) A.向日葵花是骄傲的,快乐的;萝卜花却那样谦卑。 B.不知道为什么,原来挺敞亮的店堂变得特别黑暗了,牌匾上的金字也都无精打采了。 C.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心情无比舒畅,几只蝴蝶在菜花地里欢快地飞舞,树枝上的小鸟彷徨流浪。 D.常听一位老人说,每逢春秋两季,月圆的时候,你要是心细,有时会听见长城上发现很低很低的声音,像吟诗一样。老人说:这是长城在唱歌,唱的是古往今来的英雄好汉。 10.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王冕的诗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表面上写墨梅,实际上借花喻人,寄托着诗人的高尚节操。 B.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实际上是劝皇上,希望他能下决心改革,打破常规起用有才能的人来振兴国家。 C.王翰的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表现的是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消极生活态度,基调悲凉,伤感。 二、思考判断。(每题2分,共10分) 11.“海燕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漫画本》解决了少年朋友在阅读世界文学名著中所遇到的难题。”这句话若缩句,应该是“出版社解决了难题”。 ( ) 12.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改成间接转述应该是,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他都 不怕,他更不会怕廉将军。” ( ) 1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点明了送别老朋友的地点、送别的时间和老朋友的去处。“西辞”是说孟自东往西而去。 ( ) 14.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说的是:我孤身一人客居他乡,现在中秋节到了,更加倍地思念亲人们。 ( ) 15.“爆竹声中一岁除”是王安石《元日》中的名句。意思是在鞭炮声里,一年又过去了。这里的“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 ) 三、积累填空。(每题2分,共18分) 16.病句修改。(用正确的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1)李大夫总是耐心地指导她把病历写得完整、清晰、条理。 (2)怎么?他到现在还没拿定主意是学历史或者学地理。 17.请写出下列成语所用的修辞方法。 胆大包天( ) 如鱼得水( ) 莺歌燕舞( ) 口蜜腹剑( ) 18.展开联想,按照例句,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童年是一个迷,混沌初开,稚嫩好奇; 少年是一幅画, , ; 青年是一首诗, , 。 19.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1)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 (2)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 (3)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 )。 (4)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 20.学校的花草池里有一块牌子,上边写着“禁止摘花踏草”,可是同学老师看了很不舒服,你能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把牌子上的警示语换一下,使大家变得乐意接受吗?试试看,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21.某空调的广告语仅用了三个字“净、劲、静”,请说明该广告词所包含的具体含义。
22.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 请认真阅读这句话,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3.把下面这些动物和象征词连起来。 春燕 搏击风浪 骆驼 任劳任怨 黄牛 报春使者 海鸥 任重道远 24.《人民日报》曾举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的活动,请欣赏下面两则获奖作品,并完成后面的两道题。 “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 “慈母手中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 (1)上述两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和 (2)请你也参与这项活动,为母亲献上一句话,并在括号里指出所用的修辞方法。 ( ) (二)理解与感悟(21分) 一、古文欣赏。(每题2分,共6分)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和普通人一样了。”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行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衒(xuàn)卖之事, 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孟母见此情景,就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下来。可是,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孟母又觉得此处也不适合孟子居住,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此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作礼仪之事。孟母认为,这正是孟子所适宜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定居下来了。 25.“孟母三迁”这则故事广为流传,它可用一成语来说理,这个成语是 。 26.你从“孟母三迁”这则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请作简要回答。
27.仲永的父亲和孟子的母亲的教育方法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
一次,仪山禅师洗澡。 水太热了点,仪山让弟子打来冷水,倒进澡盆。 听师傅说,水的温度已经刚好,看见桶里还剩有冷水,做弟子的就随手倒掉了。 正在澡盆里的师傅眼看弟子倒掉剩水,不禁语重心长地说:“世界的的任何东西,不管是大是小,是多是少,是贵是贱,都各有各的用处,不要随便就浪费了。你刚才随手倒掉的剩水,不就可以浇灌花草树木吗?这样水得其用,花草树木也眉开眼笑,一举两得,又何乐而不为呢?” 弟子受师傅这么一指点,从此便心有所悟,取法号为:“滴水和尚。” 28.给短文选择一个题目,用“√”标出。 仪山禅师 滴水和尚 一举两得 万物皆有所用 29.这个故事的起因是: 经过是: 结果是: 30.划出文中既是拟人句,又是反问句的句子。用“ ”标出。 31.文中划线中的“一举两得”,“一举”指: 。“两得”指: “何乐而不为”的意思是: 。 32.弟子心有“所悟”,他“悟”到了什么?( )。 A.讲究节约,不要浪费一滴水。 B.万物都有用处,不要随便浪费掉。 C.要珍惜自己存在的价值。 D.法号应该取为“滴水和尚” (三)创造与表达(36分) 33.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环保的代名词,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伸出双手,欢迎“绿色之风”吧!你能设计出一个环保型的用品吗?请写出你的设计方案。(每题4分,共16分) 设计方案 (1)物品名称: (2)设计理念:
(3)主要材料: (4)功能用途: 34.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成文。(20分) 文题一: 一个窗台上有了一朵花,这个屋里就有生气了;一棵树上开了一朵花,这棵树就成熟了;一条路上绽放了一朵花,这条路就有情趣了。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跌倒后的搀扶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 生活中,你每天都有可能收到这样的“花”,也可能送给别人这样的“花”。请你以“花”为话题,写一篇文体不限,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文题二: 朱熹诗云:“万紫千红总是春。”如果花儿不敢开出自己的特色,无力发出独有的芳香,那么,它还能立身于烂漫春光之中吗?你具有些什么特长?这些特长,曾经为你取得成功发挥过什么作用?或者为学校和班级争过光?甚至对社会对国家做出过贡献? 请你就自己的特长,作一番自我展示。说说自己的长处,谈谈自己的感受。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要写出真实情感,不说假话,不少于400字。 (四)探索与提升(10分) 35.有一篇新闻的标题是《纯净水市场“李鬼”泛滥》。李鬼出自《 》(书籍名),在这里指代 。(2分) 36.某剧院前贴出一张海报,上写“豹子头刊金印后,野猪林伏洒家前”。据此,可猜测这场戏与《水浒》中 和 两位英雄有关。(请填写人名) (2分) 37.脑筋急转弯:冬天的体育课上,所有的男生都戴着帽子,所有的女生都戴着围巾。体育老师见了,很不高兴。于是,他规定以后上体育课,男生不准戴帽子,女生不准戴围巾。第二节的体育课,老师一看,帽子和围巾一件都没少戴,可是同学们却没有违反他的规定,为什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