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努力做了儿子的嫁衣,为何只有康乾盛世,而不是三皇盛世?
【清朝历史】所谓清朝时期的“康乾盛世” 最大的功臣却是雍正

【清朝历史】所谓清朝时期的“康乾盛世” 最大的功臣却是雍正稍微了解一点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个大的治世,比如汉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清朝的“康乾盛世”。
今天,我就跟大家说说这个“康乾盛世”。
所谓“康乾盛世”,是指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个满清帝王所创造的繁荣盛世。
这个命名中,提到了康熙和乾隆,唯独没有提到雍正。
但在我看来,恰恰是雍正,才是对“康乾盛世”贡献最大的皇帝。
康熙、雍正、乾隆这三帝,康熙属于创业者,擒鳌拜,得以独掌朝纲;平三藩,得以荡平宇内;收复台湾,打败葛尔丹,则证明了清朝的实力。
但因为康熙在位时间太长,足足60年,所以,到了晚年后,未能免俗地昏庸了。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吏治溃烂。
继位者雍正,面对的其实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烂桃子。
所以,他担负起了改革者的角色,并成功让这颗烂桃子焕然一新。
至于自称为“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不过是个吃桃子的人而已。
他的命太好了,爷爷、父亲把该做的事儿都做好了,乾隆只需要负责一件事:享受。
乾隆确实享受得很爽。
但是,因为像他的爷爷那样,他在位的时间太长(算上做太上皇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康熙的60年),晚年时愈发昏庸,让满清这颗桃子又开始腐烂了。
比如,著名的大贪官和?,就是乾隆一手打造的。
以上是概述。
具体来说,雍正主要为“康乾盛世”做了哪些贡献呢?我认为,至少有三大贡献。
第一大贡献:革新了吏治。
雍正靠着自己的铁面无私、霹雳手段,让昏昏欲睡的官吏们醒了过来,重新焕发出生机,使得满清的官僚机器高速运转。
同时,雍正铁腕整治腐败,为官员们立下了无数条规矩。
可以说,雍正朝的官员清廉指数,应该是满清历任皇帝中最高的。
第二大贡献:创立军机处。
军机处,是个熟悉的名字。
他的创立者,正是雍正。
在军机处工作的大臣,叫做军机大臣。
军机大臣所做的事情,其实是宰相的事情,但军机大臣的名分,却相当于皇帝的秘书。
既是秘书,那就只有听话、干活的份儿。
所以,军机处的设立,让满清的皇权得到了空前的集中,让之后继位的皇帝舒舒服服,爽到离谱。
大清王朝的康乾盛世:一个被统治者吹嘘出来的繁荣

大清王朝的康乾盛世:一个被统治者吹嘘出来的繁荣康乾盛世与文景之治、开元盛世、仁宣盛世等,被并称为中国历史上最繁盛的几个时期。
名义上的康乾盛世起于康熙20年平定三藩之乱以后,截止于嘉庆时期的白莲教之乱。
但是,当我们仔细阅读历史以后,就会发现所谓的康乾盛世,所建立的背景是持续几十年年的战乱和大破坏。
在这样基础上建立起了的盛世,又有多少人会承认呢?一、经济上的凋敝,使经济再也没有恢复到明朝万历时期的水平康乾盛世起于1681年止于1796年,时间长达115年。
真是吹都不会吹,中国历史上何时出现过超过100的盛世。
盛世的含义非比寻常,不是可以随意使用。
一般来说,一个王朝刚刚从混乱中建立,一般会使用治世的说法,例如文景之治、元嘉之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等等。
彪悍的蒙古人也没有上来就出现什么盛世,还是大清国奇葩,一上来就是太平盛世,真是开天辟地头的一份。
而且盛世多为后世的评价,自己吹自己出现盛世真是没见过。
说它前无古人一点也不夸张,至于后有没有来着还很难说。
清朝康熙时期,平民思想家唐甄总结了康熙时期所谓盛世的经济状况,他的结果是四空:农空、工空、市空、仕空。
他认为清朝入主中原50多年来,百姓的生活日益贫苦。
当时的粮食价格虽然不高,但是普通百姓却吃不起,当时普通人家吃的最多的不是大米白面,而是从国外引进并大量种植的番薯。
当时布匹的价格也很便宜,但百姓们却穿不起,自能自己家织一些粗布勉强保暖。
英国派往中国的特使马戛尔尼在出使日记中无奈的写道:“至少在过去一百五十年里,他们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
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人们衣衫褴褛甚至裸体,像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我们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抢着吃”。
在明朝的万历时期,中国可不是这个样子,当时西方有很多商人来中国进行贸易,当时的中国是西方商人暴富的地方。
二、文化的压制酿成了万马齐喑的后果清朝为了防止民间的反清思想滋生,严密控制文化的发展。
【高中·历史】康乾盛世

经济上,农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城乡经济全面繁荣。19世纪 经济上,农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城乡经济全面繁荣。19世纪 初,中国经济实力和财政储备达到历史的巅峰。到乾隆末年,中国 中国经济实力和财政储备达到历史的巅峰。到乾隆末年, 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1/3,对外贸易长期出超,以 对外贸易长期出超, 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1 致英国迟迟不能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中国传统经济达到顶峰。 致英国迟迟不能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中国传统经济达到顶峰。 文化上,康乾时代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的文化工程,文学艺术也 文化上,康乾时代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的文化工程, 取得了辉煌成就。新航路开辟后,中国文化西传,17—18世纪,欧 世纪, 取得了辉煌成就。新航路开辟后,中国文化西传,17—18世纪 洲兴起中国文化热。 洲兴起中国文化热。 对外交往方面,开放海禁,中国的货物畅销世界各地,中国成 对外交往方面,开放海禁,中国的货物畅销世界各地, 为东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心地区。 为东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心地区。 如果把这一切与汉、唐、元、明等朝代作纵向比较,康乾时 如果把这一切与汉、 明等朝代作纵向比较, 代,确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时代。 确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时代。
2,17—18世纪 :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17—18世纪 进入康乾盛世:国家统一、人丁兴旺、经济繁荣、 进入康乾盛世:国家统一、人丁兴旺、经济繁荣、文化昌 盛。 3,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上半期 18世纪中期至 世纪上半期 世纪中期至19 皇权强化、闭关锁国、文化禁锢、统治腐败,中国由盛至 皇权强化、闭关锁国、文化禁锢、统治腐败, 与西方形成强烈的反差。 衰,与西方形成强烈的反差。
康乾盛世
中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 中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古 多年的文明史 代中国在物质生产和文化创造方面曾走使到了18 世纪的清朝,还显示着封建社会继续发展的活力,在康熙、雍正和 世纪的清朝,还显示着封建社会继续发展的活力,在康熙、 乾隆三朝,传统的封建社会又达到了一个盛世时期,常被称作“康 乾隆三朝,传统的封建社会又达到了一个盛世时期,常被称作“ 乾盛世” 康乾盛世,是清朝近300年历史中最辉煌的时期 乾盛世”。康乾盛世,是清朝近300年历史中最辉煌的时期,从封 年历史中最辉煌的时期, 建社会特点看,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达到了极致。 建社会特点看,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达到了极致。 政治上,平三藩、统一台湾、粉碎准噶尔部分裂势力; 政治上,平三藩、统一台湾、粉碎准噶尔部分裂势力;尊重汉 族文化,缓解满汉矛盾,实行民族团结政策, 族文化,缓解满汉矛盾,实行民族团结政策,使多民族统一的国家 大为巩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军机处的创 大为巩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立,使君主专制得到了空前的加强,行政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使君主专制得到了空前的加强,行政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康乾盛世真是盛世吗

康乾盛世真是盛世吗(2012-06-10 21:28:58)转载▼标签:康乾盛世杂谈一直以来,从清朝康熙二十年起,到嘉庆元年止的这段时间被人们称为康乾盛世。
认为这段时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又一次太平盛世,再次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峰,创造了中国前所未有的辉煌。
事实果真如此?康乾盛世真是盛世吗?首先要了解一下判断盛世的标准,判断一个社会是否是盛世的因素很多,例举一下主要的因素,社会生产力、人口、人民生活质量、库银数量、国家版图以及思想文化等。
我们从这些因素中看看康乾盛世是否算的上一个真正的盛世。
先从社会生产力上看,清朝主要以农业为主,大量开垦荒地,耕地面积持续增加。
清代前期,商业贸易相当繁荣,各种商品行销海内外,四方流通联系十分密切。
可康乾盛世铁和布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品总产量却始终未能恢复到明代的水平,中国工业产量仅为世界的十分之一左右,不及二百年前的明代,这段时间国外发生重大的工业变革,产业革命蓬勃发展,而康乾盛世几乎没有什么发明创造和技术更新。
康乾盛世真是盛世吗从人口和人民生活质量上来看,康乾盛世的人口达到封建社会的高峰,乾隆五十五年突破三亿,几乎占当时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
清朝养活了三亿人,而明朝的人口基本稳定在6000万,有人将此归结为清朝统治者勤政的结果,实际上这是因为明末引进的番薯、玉米等高产粮食作物在康乾盛世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我们知道番薯、玉米这两种作物对生长条件的要求极低,产量却极高,正是这两种作物养活了清朝的绝大多数人,有人说之所以有康乾盛世就是因为番薯和玉米,虽然这只是片面的,但可以看出这两种作物对康乾盛世的作用。
从库银数量上看,康熙末年库存800万两,雍正时达6000万两,乾隆初2400万两,乾隆末达7000万两。
以至于让人们以为康乾盛世时期国库充盈,实际上库银数量如此多一是因为人口众多、田亩增加,工商税也大增,如盐、矿税收;二是捐纳多;三是上下交征利,如朝廷贷款给盐商做生意,坐收本息;四是物价上涨,康熙至乾隆时期普遍上涨了3至5倍。
浅谈"康乾盛世"

蜷薏 毒
1 7 9 3 年英使 马戛尔尼来华时 ,他就敏锐地察觉到 了 清朝的衰落 , 将之视为“ 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 , 预言它迟早会 “ 不再有纪律和安全 ” , “ 英国从 这一变 化中将 比任何其他 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 。 果然 , “ 康 乾盛世 ” 结束后不 到半 个世纪 , 鸦 片战争就爆 发 了,
中 国随 之 陷 于丧 权 辱 国 的苦 难 深 渊 。 “ 康 乾盛 世 ” 固然是 封建社 会 的又一 次太平 盛 世、 繁华高峰 , 但 又是一个不完美的盛世 。首先 , “ 康 乾盛世 ” 从 中国历史的纵向看 , 其盛世规模只有量的
增加而没有 质的改变 ; 其次 , 从 世界的横 向看 , 康 乾 盛世时期的 中国的政 治制度 、 经济 、 文化科技 已经落
后于西方 , 这是 开皇之治 、 贞观之治 、 开 元 盛 世 没 有 出现 的 情 况 。 还有 , 盛世下 的清 朝有 很多弊端 : 第一 , 为了限 制明末以来 土地兼并 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发展及恢
复农业生产 , 清政府采取“ 重农抑商 ” 政策 , 使得资本 主义萌 芽受到压制 ; 第二 , 八股取士 , 并且 大兴文字
狱, 残 害大 量 文 人 学 士 , 在 一定 程 度 上 禁 锢 了人 民 的 思想 。在此期间 , 整个社会发展缓慢 , 欧洲却爆发 了 工业革命 , 科技文 明跨越式 向前发展 , 大清 国和西方 资本主义的差距越拉越大。 从 中国历史的纵 向发经济 、 民族关系 、 对外关系上 都有显著发展 , 其盛世局面超过前代任何一次 , 确实 值得赞扬 。 但 从世 界历史横 向发展来看 , 却不宜夸大 评价 。 在这一时期的世界历史上 , 资本主义成为历史 发展 的主流 , 英法美完成 了资产阶级革命 , 建立 了资 产 阶级专政 , 工业革命逐步展开 , 资产 阶级对世界 的 统治 即将确立 。而欧洲的封建国家也不得不适应历 史发展 的趋势 , 进行改革 , 这些改革也促进 了各 国资
大家都知道“康乾盛世”,为什么夹在中间的雍正这么没有存在感?

大家都知道“康乾盛世”,为什么夹在中间的雍正这么没有存在感?回答收藏问题| 查看更多问答我有靠谱回答5个回答妙笔谈文史01-06 16:54 1赞踩看到这个问题后,第一件事就是要纠正大家的一个误解。
“康乾盛世”是“康雍乾盛世”的简称,指的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长达134年的统治,没有特意忽略雍正。
在这段时期内,是清朝统治的巅峰,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长旺盛,国土面积最大,是国立昌盛的最高峰。
只是因为起于康熙,止于乾隆,雍正夹在中间,所以比较在说法上雍正比较容易被省略而已。
除去这一点之外,在历史上,对于雍正的评价也并不如康熙和乾隆高,这是为什么呢?这几点原因让雍正更容易被后世遗忘。
1.雍正登基十分具有争议。
康熙皇帝生前并没有明确立储,虽然隆科多宣读康熙遗诏让雍正继位,但是在所有人看来,雍正并不是皇位的最佳人选。
不但才学、地位和谋略不如其他兄弟,雍正也并不得康熙欢心。
所以雍正登基后,就传出了谋父逼母、弑兄屠弟的罪名。
虽然到现在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雍正的皇位确实是用了手段才得到的,但是也没有实锤表明雍正皇位的正当性。
所以从雍正当皇帝的那天起,就埋下了祸根。
说白了雍正也是可怜,没有个好爹呀!2.雍正名声不如康熙和乾隆。
康熙年间看似繁华盛世,其实国库已经十分空虚,所以雍正登上皇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填充国库。
这钱要从哪来呢?于是雍正就用铁腕手段整顿吏治,查办贪官污吏。
多数贪官不但被查封家产,还被处以极刑。
所以雍正在世人严重就是一个极其残忍、爱钱的皇帝,所以名声不好。
3.雍正死因成谜。
关于雍正死因,也是历史上的一大谜团。
因为雍正名声不好,所以在雍正死后也传出了很多版本的死因。
《甄嬛传》中雍正被毒死是一个版本,而在民间传播最盛的是被侠女吕四娘割掉了头颅。
无论是哪个版本,雍正都不是正常死亡,所以在这一方面雍正也是有污点的。
4.雍正在位时间短。
雍正是个很有名的短命皇帝,在位13年就早亡了。
对比之下,无论是父亲还是儿子,在位时间都比雍正要长的多。
康乾盛世是帝王年号吗,古代的盛世及盛世皇帝的年号

康乾盛世是帝王年号吗,古代的盛世及盛世皇帝的年号古代的盛世及盛世皇帝的年号1、西周的:姬诵、姬钊的“成康之治”2、汉朝的:刘恒、刘启的“文景之治”到刘彻的“武帝极盛”再到刘弗陵“昭宣中兴”的西汉盛世。
3、东汉的:刘秀的“光武中兴”到刘子庄、刘子炟的“明章之治”4、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元嘉之治”。
5、隋朝的:杨坚“开皇之治”。
6、唐朝的: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到唐玄宗的“开元全盛”的大唐盛世。
7、宋朝的:没有听说过,其本上在打仗,没有什么盛世。
8、明朝的:朱元璋的“永宣盛世”到朱棣的“永乐盛世”到朱高炽的“仁宣之治”再到朱佑樘的“弘治中兴”。
盛世是多可还很弱的一个朝代9、康乾盛世。
这个不用我多说了。
其实真正称得上所谓盛世的只有四次:汉代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明代永宣盛世,清代康乾盛世。
盛世前面的2个字是年后,康乾盛世康熙、乾隆康乾盛世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命名方式其中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文景之治其他三个都是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单单这一个是以谥号命名文景之治是指中国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
汉初,社会经济衰弱,朝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满清十三个皇帝排列1、努尔哈赤(天命)2、皇太极(天聪)3、福临(顺治)4、玄烨(康熙)5、胤禛(雍正)6、弘历(乾隆)7、永琰,后改顒琰(嘉庆)8、绵宁,后改旻宁(道光)9、奕詝(咸丰)10、载淳(同治)11、载湉(光绪)12、溥仪(宣统)扩展资料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
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精通排兵布阵,谋略兵法。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他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康熙皇帝为“千古一帝”,康熙皇帝在政治上果决坚定,才能突出。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
康乾盛世

盛世的文化建设
雍正朝的”查嗣庭案”:
雍正帝时,查嗣庭出任江西主 考官,所出试题为“维民所止”。 被认为是意在去掉雍正皇帝的头。 结果查嗣庭被逮死于狱中,又被戮 尸,家属亲友均被问罪。
盛世的文化建设
•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李一《糊 涂词》有语“天糊涂,地糊涂,帝王 帅相,无非糊涂”。被河南登封人乔 廷英告发,经查发现举报人乔廷英的 诗稿也有“千秋臣子心,一朝日月天” 句,检举人和被检举人皆凌迟处死, 两家子孙均坐斩,妻媳为奴 。
构,在内阁之上。 (2)军机大臣由皇帝钦定,只能秉承皇 2、特点:帝的旨意办事。执掌参赞机务、批答奏 章、草拟招旨,把皇帝的旨意直接下达 (3)保密性强,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 事效率高
3、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君主权力,标志着君主专
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雅克萨之战
《尼布楚条约》意义: 1689年《尼布楚条约》规定: 1.双方平等协商下签署的平等条约; 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 2.肯定了“两江一岛”属中国。 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岭北河西属俄国,岭南河 (即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库页岛) 东属中国。
军机处外景
军机处任职者无定员,最多 时6、7人。 军机大臣,俗称大军机,军 机章京,俗称小军机。 军机大臣须每天值班,等候 皇帝随时召见。当天必须处 理完毕每天由下面送达的奏 章,以保证军机处处理政务 的效率。
军机处内景
二、军机处的设置
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而设置 1、原因:
(1)辅助皇帝总揽全国军政事务的中央机
清朝行政区划: 包括18个省, 5个将军辖区, 2个办事大臣辖区
南到南海诸岛
康雍乾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 统一王朝的再建; • 政权、疆域的巩固; • 统治政策的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生努力做了儿子的嫁衣,为何只有康乾盛世,而不是三皇
盛世?
历史上的康乾盛世可谓赫赫有名,不管是真盛世还是假太平,知名度都是非常高的。
然而,比起“文景之治”,“仁宣之治”的父子皇帝,康熙和乾隆却是祖孙关系,那么,夹在中间,承上启下的雍正皇帝为什么却被忽略了,被硬生生的摘了出来呢?难道说,对于康乾盛世,雍正就没有一丝贡献吗?
答案恰恰相反,史学界对雍正的评价在某些程度上,是要超越乾隆的。
更准确的说,乾隆盛世,其实是沾了他老爹的福,雍正为乾隆留下一个盛世江山,乾隆不过是在雍正栽好的大树下乘凉而已。
之所以雍正的名声不显,甚至被斥为“暴君”,很大程度上是跟秦始皇一样,得罪了古代掌握笔杆子的文人,被刻画成了残暴不仁的暴君,连带着对康乾盛世的贡献也被以春秋笔法给揭了过去。
那么,雍正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天理不容的事才惹怒了文人集团呢?很简单,就一个字——钱。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自古以来,钱这个字可谓无数次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而到了雍正一朝,他在钱上施行的两个政策,可谓得罪了无数人,死后自然被利益受损的人口诛笔伐,又骂又黑的过了几百年。
第一项政策——收士大夫,乡绅的税。
要知道,自古以来的士大夫和乡绅都是利益共同体并且饱受优待的,乡绅通过科举变成士大夫,士大夫通过职权地位谋取土地变成乡绅。
因为地方上皇权不下乡,乡绅就是地方上的实际统治者,而士大夫又是皇帝治理国家绕不开的人,所以,历朝历代,这个利益集团都饱受优惠政策。
宋朝对士大夫的高薪高补贴,不轻杀士人;明朝有功名的人减免税收,以致许多人为逃避苛捐杂税,自愿入他们名下为奴为婢。
不过,明朝的士大夫和豪绅家财万贯不用交税,百姓却被层层盘剥,国家穷而士绅富,农民起义,清兵入关,明朝灭亡,原因十有八九都在于此。
于是,雍正毅然冒天下之大不讳,要求士绅跟百姓一起交税,不再享有特权。
为防止士绅逃税,更是下令取缔其特权,严厉打击士绅拖欠税款逃避劳役的行为,禁止他们在乡间欺压佃户,包揽诉状,避免官绅勾结。
如此一来,士绅
的利益严重受损,自然对雍正恨之入骨。
而恢复了他们的特权,维护了他们利益的乾隆,自然就得了他们的鼓吹,成为了“十全老人”。
第二项政策——追查朝廷钱粮亏空。
雍正即位后,就下旨追查康熙一朝积压,忽视的钱粮亏空问题,在追查之下,许多贪官污吏纷纷被揪出,许多“潜规则”账目被揭开,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大窟窿暴露出来。
对于这些蛀虫,雍正下令不论地位身份,一律追索赃款,从严处理,一时间官员,贵戚被杀头,被抄家下狱的不计其数。
直到败家子乾隆上台,一句“名下应追各项银两,俱著豁免”,诸位被追查,问罪的
官员才捡回一条命,又怎么不往死里鼓吹乾隆的“英明神武”,痛骂雍正的“冷酷无情”,“不懂规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