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圆筒围护结构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人工岛建设中的应用_孙树青

合集下载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的科技创新和运营后应关注的若干问题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的科技创新和运营后应关注的若干问题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的科技创新 和运营后应关注的若干问题
孙 钧
(同济大学,上海 200092)
摘要:针对当年为何在港珠澳大桥东侧主航道海域选用海底巨型沉管隧道,而摒弃不用桥梁或盾构隧道方案进行了阐释。总结了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中几项位居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创新科技,包括构筑人工岛时采用自稳式的巨型钢质圆筒作为施作基坑围
又将有多大?如果超限,又应作何种管控对策?2)如果发现有大 /小管节 /管段的接头张开,又该怎样应对处理?如何确保设计预
期的沉管各节段间大小接头都要求做到“滴水不漏”?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及管控对策:1)如果大接头工后沉降(尤其是差异沉降)
超限,建议采用深水下的“微扰动注浆”进行后处理;2)如果接头在底板处有因正弯矩值过大而张开的不测情况,认为只需截断管
OperationrelatedIssuesforIslandTunnelof
HongKongZhuhaiMacaoFixedLinkProject
SUNJun
(Tongji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
Abstract:Theauthorexplainswhyagiantunderseaimmersedtubetunnelwasselectedfortheseaareaofthemainchannel oftheeastsideoftheHongKongZhuhaiMacaoFixedLinkProject,insteadofemployingabridgeorshieldtunnel;and summarizesseveraldomesticandinternationalleadinginnovativetechnologiesappliedintheislandtunnelconstructionofthe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技术综述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技术综述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技术综述摘要: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

本篇综合介绍了其中人工海岛和沉管隧道工程的总体布置和技术要求;其次介绍了人工海岛建造技术、隧道的地质勘查和基础处理、沉管管节工厂化预制、水下挤密砂桩;管节接头防水技术、管节浮运与沉放等。

关键词:人工海岛;沉管隧道;1 项目概况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工程,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的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的关键性工程。

港珠澳大桥起自香港口岸,跨越粤港分界线,下穿拱北口岸,止于南屏镇洪湾,线路总长约为55km。

主体工程长约29. 6km,采用桥隧结合方案,穿越伶仃西航道和铜鼓航道段6.7km 采用隧道方案,其余路段约22.9km采用桥梁方案,主体工程隧道两端各设置1个海中人工岛。

主要技术指标: 公路等级为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00km /h,双向六车道;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建筑限界: 桥面标准宽度33. 1m,隧道2×14.25m,净高5.1m。

设计汽车荷载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汽车荷载提高25%用于设计计算,同时满足香港《道路及铁路结构设计手册》中规定的活荷载要求。

抗风设计标准: 运营阶段设计重现期120年,施工期重现期 30 年。

地震设防标准: 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结构防水等级为一级;主体结构耐火等级按一级隧道设计,采用RABT标准升温曲线测试的耐火极限不低于2h。

2 工程主要技术特点2.1 人工海岛的主要技术特点根据主体工程总体布置,隧道两端各设置长度为625m的海中人工岛,两岛间平面距离约5.6km,人工岛平面呈耗贝形,横向最宽处约215 m。

修建海上人工岛的目的是实现桥梁与隧道的顺利衔接,满足岛上建筑物布置需要,并提供基本掩护功能,保障主体工程(岛上的隧道暗埋段敞开段)的顺利建设和正常运营。

其中,西人工岛靠近珠海市,岛的东侧与隧道衔接,西侧与青州航道桥的引桥衔接,平面呈椭圆形,采用“耗贝”的设计理念,岛长625m,最宽处约183m,工程区域天然水深约-8.0m。

港珠澳大桥概预算编制案例分析在线自测(每日一练)

港珠澳大桥概预算编制案例分析在线自测(每日一练)

港珠澳大桥概预算编制案例分析在线自测(每日一练)单项选择题(共2 题)1、香港口岸填海工程合同费用为()(B)A,88.8亿B,69.9亿C,128.9亿D,D81.5亿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2、海中桥梁工程补充定额定额编制内容不包括()(C) A,预制墩台安装补充定额B,钢塔安装补充定额C,挤密砂桩补充定额D,结构防腐补充定额答题结果:正确答案:C多项选择题(共3 题)1、港珠澳大桥工程内容包括()(ACD)A,海中桥隧主体工程B,澳门澳氹第四条跨海通道C,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口岸D,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连接线答题结果:正确答案:ACD2、港珠澳大桥香港侧工程内容包括()(AB)A,香港口岸人工岛B,香港侧接线C,海底隧道D,香港青马大桥答题结果:正确答案:AB3、海中桥梁耐久性措施主要包括()(ACD)A,砼表面烷浸渍处理B,全部采用不锈钢钢筋C,采用海工砼配合比D,钢管桩防腐涂装答题结果:正确答案:ACD判断题(共5 题)1、主体工程深水区引桥上部采用钢箱梁方案,浅水区引桥上部采用组合梁方案,是否正确?(A)A、正确B、错误答题结果:正确答案:A2、西隧道人工岛面积约为10.6公顷,东隧道人工岛面积约为9.8公顷,是否正确?(B)A、正确B、错误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3、珠海、澳门口岸分岛设置,分别填筑两个分离的人工岛,其上修建各自口岸。

(B)A、正确B、错误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4、港珠澳大桥海中桥隧主体工程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方式建设。

(B)A、正确B、错误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5、香港口岸人工岛围护结构采用格型钢板桩大圆筒方案。

(A)A、正确B、错误答题结果:正确答案:A。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钢圆筒制造技术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钢圆筒制造技术
a d c mb n d wi r d ci n s ec n i o s t e s e y id r sdv d d i t p e n o e t n , n i ge s ci n n o i e t p o u t i o dt n , h t l l e ii e o u p ra d d wn s c i s a d sn l e t h o t i e c n wa n o o wa ii e n o sx pa e ee ns w t et a l c t o . h n t e co e v r l rc s c e sl e n o t ed sd v d d i t i l t lme t i v r c lbo k me h d t e l s d o e a o e ss h me wa i d i u f l . h i h l p l f i
a ela t s i me t rt n s i me t wh c a r a ee e c i nf a c o t r i lru t — a g — i mee t e sw l si h p n a sh p n , s o r i h h s ge trf r n e sg i c n ef r u u e smi l a lr e da trse l i f a r cl d r. yi es n Ke r s se l y i d r r c s c e ; v ria lc t o ; p c s e h o o y y wo d : t e l e ;p e ss h me c n o e c b o k me d t l h o r e st c n lg
接 ,上下段对接合拢 ,宽榫槽制作安装和转运装船工艺 ,对今后类 似超大直径钢圆筒 的制作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 关键词 :钢 圆筒 ;工艺方案 ;垂直分块法 ;制作工艺 中图分类号:U 5 . 4;T 32 65 4 5 U 9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 — 6 8(0 2 0 —0 8 0 0 3 3 8 2 1 )4 0 7 — 3

钢圆筒围护结构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人工岛建设中的应用

钢圆筒围护结构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人工岛建设中的应用
^ n

大 直 径 钢 圆 筒 通 过 振 沉 等 工艺 插 入 深 厚 软 土 地 基 中 形 成 围 护 结 构 ,具 有 土 方 挖填 方 量 少 、施 工 速 度 快 、环 境 污 染 小 、 造 价 相 对 低 廉 的优 点 , 因 此在 国 外 特 别 是 日本 海 洋 工 程 建 设

要:文中以钢 圆筒围护结构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人工 岛建设 中的应用为例 ,介绍 了钢 圆筒振沉施工流程、主
要施 工工 艺 及 采 取 的主 要监 理 工 作 措 施 ,并 对 其 应 用前 景 作 了展 望 。 关键 词 : 钢 圆 筒振 沉 ;港珠 澳大 桥 岛 隧 工程 ;施 工 工艺 ;监 理 工作 措 施
第 1 3卷 第 5期
2 01 3在
中 国


Vo1 .1 3
M ay
N o.5 2 01 3
5 月
Ch i na Wa ter Tr ans p or t
钢 圆筒 围护结构在港珠澳大桥 岛隧
工程人工 岛建设 中的应用
孙树 青
( 广 州 港 工 程 管 理 有 限公 司 ,广 东 广 州 5 1 0 7 3 0)
量 地 旋 转 共 振 梁 ,使 液 压 夹 头 与相 应 挡 板 靠 紧 。 操 纵 振 动 锤 进 行 试 夹及 夹 头 液 压 工 作 系 统 ,8组 振 动 锤 由 8个 带 有 绿 灯 的控 制 器 控 制 ,当 控 制器 上 的 开 关 转 向 “ 闭 合 ” 后 ,如 所 有 夹头 全 部 夹 紧 则 8个 绿 灯 会 亮 起 ,即 可 起 吊钢 圆筒 。
作者简 介:孙树青 ( 1 9 8 1 一 ) ,男 ,湖南安仁 人 ,硕 士 ,广州港工程管理有限公 司工程 师,港珠澳大桥 岛隧工程西人工岛 驻地 办副高监 ,主 要研 究方向为港 口航道水工工程监理 、检测 。

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钢圆筒及岛内回填砂成岛技术

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钢圆筒及岛内回填砂成岛技术

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钢圆筒及岛内回填砂成岛技术孔令磊;孙竹;杨润来;马云杰【摘要】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钢圆筒及副格围护结构振沉完成后,为确保其整体稳定性,采用定点、接力、分层抛填的方案对钢圆筒及副格内回填砂施工,有效控制了钢圆筒围护结构在回填砂施工期间的结构稳定性,防止了不利工况的出现.人工岛围闭前,采取设置龙口直接抛填以及泵送等方式进行水下回填;人工岛围闭后,采取水上抛填加陆上倒运的方案快速实现了人工岛陆域形成,为外海人工岛快速成岛积累了经验.【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9(000)0z1【总页数】6页(P62-66,76)【关键词】钢圆筒;陆域;变形位移;回填【作者】孔令磊;孙竹;杨润来;马云杰【作者单位】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天津300461;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天津300461;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300456;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秦皇岛066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55.541 工程概况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1]。

大桥全长约35.0 km,采用桥隧组合方案,桥隧通过东、西两座约10万m2的人工岛进行转换。

为加快人工岛建设,东、西人工岛均创新采用直径22 m深插式钢圆筒及副格弧形钢板插入地基不透水层形成岛壁围护结构。

其中,东人工岛钢圆筒数量59个,西人工岛61个,圆筒间插入2片弧形钢板通过宽榫槽与钢圆筒连接形成止水副格仓。

人工岛钢圆筒及副格振沉完成后,为确保结构整体稳定,在圆筒及副格仓内及时采用中粗砂进行回填。

在钢圆筒结构围闭过程中,持续向岛内抛填中粗砂形成陆域。

人工岛岛上设置明挖现浇隧道,分别与沉管隧道及桥梁连接实现桥隧转换,并建设岛上建筑以发挥运营期管理控制及观光旅游作用。

西人工岛靠近珠海侧,东侧与首节沉管E1管节连接,西侧与青州航道桥连接,东西向轴线长度625 m,横向最宽处约183 m,面积约为9.8万m2(图1、2)。

港珠澳大桥人工岛施工技术

港珠澳大桥人工岛施工技术

第1题西人工岛隧道止推段结构采取分步分层浇筑工艺。

模板均采用钢框木模,支架采用承插性盘扣式钢管支架。

模板采用对拉系统与外部斜撑保持整体稳定答案:正确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3。

0批注:第2题为了确保岛头钢圆筒拆除后岛内基坑仍处于干施工环境,钢圆筒拆除前需提前进行回水测试二次止水结构可靠性答案:正确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3.0批注:第3题为了减小沉管隧道基础荷载,沉管顶部围护结构及岛头内部回填采用减载结构形式答案:正确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3。

0批注:第4题人工岛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桥隧的过渡答案:正确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3。

0批注:第5题在兼顾结构受力特点、防水要求及与现场实际情况前提下,西人工岛隧道止推段结构采取分步分层浇筑工艺。

模板均采用钢框木模,支架采用承插性盘扣式钢管支架。

模板采用对拉系统与外部斜撑保持整体稳定答案:正确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3.0批注:第6题敞开段结构分两步进行浇筑.底板浇筑与暗埋段方法相同.墙体采用清水混凝土浇筑工艺进行施工。

其中,中墙最高处高达15。

5m,一次性整体浇筑答案:正确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3.0批注:第7题西人工岛主体建筑与隧道暗埋段结构一体,包括地下两层,地上三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地面以上高度20m答案:正确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3.0批注:第8题止推段结构和扶壁结构底部施打高压旋喷桩防渗墙。

防渗墙中部人工凿出凹槽,以便和结构更好的连接,提高止水效果答案:正确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3.0批注:第9题为提升建筑整体景观效果,确保工程质量并兼顾施工效率,西人工岛主体建筑采用超高等级清水混凝土工艺,并在施工过程中全面推行标准化、装配化施工理念答案:正确您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3.0批注:第10题回填砂的砂料为中粗砂, 含泥量不大于10%答案:正确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

大直径钢圆筒技术在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工程中的应用

大直径钢圆筒技术在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工程中的应用

★ 波浪
波向
中科院南海所和华南理工于2007年4月 -2008年3月在桥址偏东现场临时观测 一年波浪玫瑰图 年最大波高2.58m,年最大有效波高 1.43m,均出现在8月。
SSE SSW
水位(m) 1000年一遇高水位4.19
300年高水位3.82 200年高水位3.69 100年高水位3.47 50年高水位3.26
33
3、钢圆筒结构振沉分析及施工振沉技术 钢圆筒振沉过程
3、钢圆筒结构振沉分析及施工振沉技术
2011年5月15号振沉第一个钢圆筒,西岛61个钢圆筒于9月11号合拢(相当于 1450m岸线),历时115天,平均一天振沉1~2个钢圆筒,高峰期一天3个筒;
东岛于9月22号振第一个钢圆筒,59个钢圆筒合龙在即。
1、钢圆筒稳定分析 钢圆筒稳定分析采用日本的OCDI和插入式圆筒的施工工法 同时采用Plaxis 3D Foundation岩土有限元软件复核 。
对东、西人工岛六种工况组合分析,结果表明位移、地基承载力安全系数、 滑动安全系数、剪切变形安全系数等都满足要求。在此重点介绍三种工况。
1、钢圆筒稳定分析
(2)外海软土厚达40m,隧道人工岛岸壁要提供4-5年施工期内高保障度止水环 境,外海筑岛止水深基坑建设难度极高。
(3)需要满足120年的耐久性要求和高标准越浪要求(极端工况<0.015m3/m.s)。
(4)东、西人工岛是隧道工期的关键环节,尤其西小岛必须尽早为隧道沉管提 供对接条件,工期紧。
1、项目概况
工况3:隧道人工岛护岸断面完全形成,分别采用重现期为100年的高潮位及相应设计波高 和重现期为100年的低潮位及相应设计波高对稳定进行验算,结果满足要求。(护岸)
2. 钢圆筒结构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卷 第5期 中 国 水 运 Vol.13 No.5 2013年 5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May 2013
收稿日期:2013-01-07
作者简介:孙树青(1981-),男,湖南安仁人,硕士,广州港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西人工岛
驻地办副高监,主要研究方向为港口航道水工工程监理、检测。

钢圆筒围护结构在港珠澳大桥岛隧
工程人工岛建设中的应用
孙树青
(广州港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730)
摘 要:文中以钢圆筒围护结构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人工岛建设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了钢圆筒振沉施工流程、主要施工工艺及采取的主要监理工作措施,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钢圆筒振沉;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施工工艺;监理工作措施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3)05-0249-02
一、引言
大直径钢圆筒通过振沉等工艺插入深厚软土地基中形成围护结构,具有土方挖填方量少、施工速度快、环境污染小、造价相对低廉的优点,因此在国外特别是日本海洋工程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如关西国际机场C 护岸、神户市神户港新港地区东岸墙、石川县七尾港(大田地区)岸墙等。

广州南沙蒲洲大酒店护岸工程采用局部改造后的APE400型联合振动系统将40个直径13.5m、高13~34m、壁厚12~14mm 的钢圆筒振沉到设计高程,并在后方回填形成了完整的护岸结构,是钢圆筒振沉工艺在我国的首次应用。

二、工程简介
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连接香港特别行政区、广东省珠海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大型跨海通道,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的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的关键性工程,总长约35.6km。

工程采用桥隧组合方案,穿越伶仃西航道和铜鼓航道段采用隧道方案,其余路段采用桥梁方案。

为实现桥隧转换和设置通风井,主体工程隧道两端各设置一个海中人工岛(西人工岛、东人工岛),人工岛工程采用钢圆筒及副格仓形成围护结构,共需振沉120个直径22m 的钢圆筒,其中西人工岛61个,东人工岛59个。

以西人工岛为例,如图1所示,钢圆筒沿人工岛岸壁前沿线布置,岛内设置分隔围堰,分为西小岛和西大岛,西小岛圆筒个数为17个(含4个分隔围堰),西大岛圆筒个数为44个,总数为61个,钢圆筒筒顶标高+3.5m,筒底标高为-37.0m~-43.0m,筒重
451.44t~513.04t。

图1 西人工岛钢圆筒平面布置图
三、施工流程
本工程选用8台进口APE600型液压振动锤联动方案振沉钢圆筒,钢圆筒振沉施工流程见图2。

图2 钢圆筒振沉施工流程
四、主要施工工艺 1.起吊振动锤系统
起重船为双钩头,每个钩头的形式为“山”形钩,振动系统吊架有8个吊点,同侧的四个吊点钢丝绳挂在同一侧的钩头上。

同一侧的四个吊点中,相邻的两个吊点使用同一根钢丝绳,共需两根钢丝绳,钢丝绳的弯折处挂在“山”形钩的一个齿上,另一根钢丝绳同理挂在“山”形钩的另一个齿上,钩头及挂钩形式如图3。

起吊后确保振动锤系统水平,以有利于调整自沉和振沉过程中钢圆筒的倾斜和偏位。

图3 钩头及挂钩形式图
2.液压夹头夹筒起吊
起重船起吊振动锤系统至钢圆筒的正上方,用起重船上的锚机绞拉事先挂在共振梁上的两根钢丝绳,慢慢地小位移
250 中 国 水 运 第13卷 量地旋转共振梁,使液压夹头与相应挡板靠紧。

操纵振动锤进行试夹及夹头液压工作系统,8组振动锤由8个带有绿灯的控制器控制,当控制器上的开关转向“闭合”后,如所有夹头全部夹紧则8个绿灯会亮起,即可起吊钢圆筒。

3.钢圆筒定位
将钢圆筒吊离甲板20cm,仪器显示夹头压力正常,夹头无丝毫滑动,即可吊筒移船至定位方驳定位导向架内,如图4所示。

测量人员根据“钢圆筒施工定位监测系统”显示的偏位、倾斜数据进行细定位,通过升降左右钩头、松紧起重船的锚缆
和仰俯扒杆等动作,达到设计要求后,准备落钩自沉。

图4 钢圆筒起吊、定位
4.钢圆筒自沉
钢圆筒定位和自沉时平面位置偏差控制在15cm 以内,定位、自沉时筒体垂直度按0.2%控制,满足要求后开始松钩自沉。

自沉过程中严格控制钩头吊重,若自沉顺利,以50t 为一级减载,缓慢落钩,同时收紧定位方驳锚缆以增加定位架的约束力,起重船及时仰俯扒杆,以确保钩头垂直吊钢圆筒,采取以上措施后,如果钢圆筒在自沉过程中,仍发生筒体倾斜超过0.2%时,则立即停钩,采取松紧锚缆调整船位,升降左右钩头,前后仰俯扒杆,反复上拔和下沉等措施交替重复使用,直至筒位倾斜≤0.2%后,继续下沉,直到自沉结束时,钩头仍显示有200t~240t 的吊力,使筒体处于垂直度≤0.2%和偏位在15cm 之内。

5.钢圆筒振沉
随着自沉深度不断增加,起重船所需吊力不断减小,在300t 左右的情况下钢圆筒结束自沉,开始振沉。

钢圆筒振沉过程中,起重船的吊钩始终保持200~240t 的吊力,并控制钩头下降速度,以减小振沉过程中的倾斜与偏位。

如果在振沉过程中,发现有微量偏位和倾斜,可随时通过调整起重船上两个钩头的快慢和扒杆的变幅来实现;如果偏位大于15cm、倾斜度超过0.2%时可在不停锤的情况下,采取停止钩头下降、振动上拔、松紧锚缆、升降两个钩头和仰俯扒杆等措施交替反复进行,直至筒体垂直度和偏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再落钩继续振沉,直至达到停锤标准,如图5所示。

确保振沉结束后钢圆筒达到设计要求:平面位置偏差≤35cm (灌砂后)
,垂直度偏差≤0.5%。

图5 钢圆筒振沉到位
五、主要监理工作措施
为了做好钢圆筒的振沉监理工作,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西人工岛驻地办做了精心布置与安排:
1.会同测量控制中心、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对钢圆筒施工定位监测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查测试,确保能满足钢圆筒振沉测量工作的需要。

2.组织进行监理工作交底,参与钢圆筒振沉的监理人员全面熟悉施工技术和HSE 管理要点。

3.参加承包商组织的HSE 及技术交底,并就相关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4.对船机设备性能进行了全面检查。

5.派驻专业监理工程师、测量工程师、HSE 监理工程师、测量员等组成的现场监理组对钢圆筒振沉进行全程监控。

6.钢圆筒振沉完毕并回填砂后,及时安排测量监理工程
师进行独立复测。

六、结语
2011年5月15日西人工岛首个钢圆筒开始振沉,2011年9月11日西人工岛钢圆筒振沉顺利完成;2011年9月22日东人工岛首个钢圆筒开始振沉,2011年12月7日东人工岛最后一个钢圆筒全部振沉完成。

2011年12月21日东人工岛最后一片副格振沉完成,东、西人工岛岛壁围护工程仅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就顺利建成,实现了“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成岛”的预期目标,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而且在西人工岛钢圆筒振沉施工中还创造了一天三个钢圆筒的世界纪录。

目前人工岛沉降位移稳定,岛内地基处理基本完成,后续各项工序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实践证明钢圆筒振沉工艺筑岛是成功的。

随着全球经济与水路运输业的高速发展,海港码头向离岸、开敞、深水海域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推进,大型跨海通道可能需要兴建人工岛;滨海一带人口密集、城市拥挤,兴建人工岛成为新的利用海洋空间的方式之一。

伴随着外海筑港、人工岛的建设,钢圆筒振沉工艺将日益成为海洋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施工技术,其研究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李伟仪,卢永昌.插入式大直径钢圆筒岸壁结构的设计实
践及应用前景[J].水运工程,2004,(3):24-29. [2] 冯海波.插入式大圆筒岸壁结构设计的新思路[J].水运工
程,2008,(12):98-104.
[3] 中交股份联合体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Z].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岛隧工程西人工岛围护结构主格及副格振沉专项施工方案,2011.
[4] 中交股份联合体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Z].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岛隧工程人工岛施工图设计文件,2011.
[5]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西人工岛驻地办[Z].港珠澳大桥主
体工程岛隧工程西人工岛围护结构钢圆筒及副格制造、运输及振沉监理实施细则,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