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肿瘤课件
口腔颌面部肿瘤课件

•14
•口腔颌面部肿瘤
•15
•口腔颌面部肿瘤
•16
•口腔颌面部肿瘤
•17
•口腔颌面部肿瘤
•18
•口腔颌面部肿瘤
•19
•口腔颌面部肿瘤
•20
•口腔颌面部肿瘤
•21
•口腔颌面部肿瘤
•22
•口腔颌面部肿瘤
•23
•口腔颌面部肿瘤
•24
•口腔颌面部肿瘤
•25
•口腔颌面部肿瘤
•26
•口腔颌面部肿瘤
•27
•口腔颌面部肿瘤
•28
•口腔颌面部肿瘤
•29
•口腔颌面部肿瘤
•30
•口腔颌面部肿瘤
•31
•口腔颌面部肿瘤
•32
•口腔颌面部肿瘤
•33
•口腔颌面部肿瘤
•34
•口腔颌面部肿瘤
•35
•口腔颌面部肿瘤
•1
•口腔颌面部肿瘤
•2
•口腔颌面部肿瘤
•3
•口腔颌面部肿瘤
•4
•口腔颌面部肿瘤
•5
•口腔颌面部肿瘤
•6
•口腔颌面部肿瘤
•7
•口腔颌面部肿瘤
•8
•口腔颌面部肿瘤
•9
•口腔颌面部肿瘤
•10
•口腔颌面部肿瘤
•11
•口腔颌面部肿瘤
•12
•口腔颌面部肿瘤
•13
•口腔颌面部肿瘤
口腔科医学课件:口腔颌面部肿瘤(包括涎腺肿瘤)

囊肿和瘤样病变(quasi-tumors, tumor-like lesions)
• 不是真性肿瘤 • 但常具有肿瘤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和临床表
现 • 故常与肿瘤一并进行讨论
口腔肿瘤的流行病学
• 分类: • 良性肿瘤(大多数):以牙源性及上皮性
肿瘤多见,如牙龈瘤,囊肿,血管瘤,纤 维瘤等。 • 恶性肿瘤(少数约30%):以鳞状细胞癌 最常见,主要有舌癌,牙龈癌,颊癌,恶 性黑色素瘤,肉瘤,骨肉瘤等 • 临界性肿瘤(少数):涎腺混合瘤,牙源 性角化囊性瘤,成釉细胞瘤等。
(一)成釉细胞瘤: 特点:1、好发于青中年,下颌骨体部及下颌
角,局部浸润周围骨质。 2、缓慢生长,颌骨膨隆。 3、侵犯牙齿,松动,根尖吸收。 4、X光呈多房性或蜂房装改变,边缘不整齐,
呈半月形切迹
成釉细胞瘤
成釉细胞瘤的治疗
• 手术治疗:矩形切除, 节段性切除+血管化骨肌皮瓣修复, 分期疗法
陈仕生,卢子正,姚小武,等. 分期治疗实性型成釉细胞瘤的初步疗效观察[J / CD].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2,6(3):280-284.
5年生存率
•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一般比身体其它部位 肿瘤预后较好。
• 5年生存率约为60~70%。 • 原因:易于早发现
手术方法的改进(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显微外科技术)
综合序列治疗
诊断和治疗
首先要区别肿瘤或非肿瘤疾病
其次要鉴别良性或恶性
临床上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易误诊为 牙龈炎、损伤性溃疡、上颌窦炎、颌 骨骨髓炎、结核等,使病员延误或失 去治愈的机会。
(二)血管瘤和血管畸形
以往统称血管瘤,1982年 Mulliken将其分为血管瘤和血管畸 形。
口腔颌面肿瘤最新精选PPT课件

? 恶性肿瘤:浸润型、外生型、溃疡型、转移 及全身状况
口腔颌面部肿瘤学
?诊断 高度警惕性,避免误诊漏诊, 正确诊断是关键
? 病史采集:症状、时间、部位、速度、变化 ? 临床检查:全身及局部表现(望诊、触诊、精
神营养状态、有无转移和恶病质等) ? 影像学检查: X-ray、超声、 MRI、 CT和核素
命名原则: 发生部位+组织来源+ 生物学特性
如:上唇血管瘤
下颌骨成釉细胞瘤
舌鳞状细胞癌 上颌骨肉瘤
口腔颌面部肿瘤
按生物学特性和对人体的危害,可将口腔颌面部肿瘤分为:
局部浸润性 生物学特性介于 良性和恶性之间
囊肿 良性肿瘤 瘤样病变
临界瘤 恶性肿瘤
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 Epidemiology
治疗不能手术的晚期(Ⅲ、Ⅳ期)头颈部癌。 目的:增加放疗敏感性,消灭放射野以外的 微小病灶和转移灶,延长生存时间。
单纯化疗:
对一些对化疗敏感的肿瘤也可考虑单纯化学 疗法治疗,比如恶性淋巴瘤等疗效较佳。
药物分类: (按化学性质分) ⑴.细胞毒素类 (烷化剂类): 氢芥(HN2),环磷酰胺 (CIX) ⑵.抗代谢类:
骨肉瘤、纤维肉瘤、肌肉瘤、腺癌、脂肪肉瘤、恶 性黑色素癌。
影响放疗效果的因素:
①. 肿瘤对放射线的敏感性 ②. 病人年龄、全身状况 ③. 肿瘤大小、部位、血供情况 ④. 肿瘤分化程度 ⑤. 抗癌药、高压氧、激素可憎加放射敏感性 ⑥. 放疗前、中、后局部加热,可减少 50%放
射量,并可增加疗效。
禁忌症:
2.化学因素是最早受到重视并被证实的 因素。
(1) 烷化剂:如有机农药、硫芥等 (2) 多环芳香烃化合物:3,4-苯并芘 (3) 氨基偶氮类:染料类 (4) 亚硝胺类 (5) 真菌毒素和植物毒素:黄曲霉菌、苏
口腔颌面部肿瘤-精品医学课件

第一节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命名、 分类、诊断和治疗
诊断
病史采集 临床检查 影像学检查 穿刺检查
手术
化疗 放射 免疫 中医、中药 冷冻 激光 其它
治疗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特点
• 肿瘤位置表浅,容易早期发现、早治疗。 • 除一般肿瘤外,有特殊组织来源的肿瘤。 • 恶性肿瘤的淋巴转移限于颈部。 • 术后影响生活质量,需作修复处理。
第三节
涎腺混合瘤、造釉细胞瘤的 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混合瘤
临床特点:
腮腺、颌下腺、腭部 卵圆形肿块,边界清 质地中等偏硬 活动
常规B超检查
混合瘤治疗
手术切除肿块及 部分腺体
保留神经
造釉细胞瘤
好发于下颌体和角部 颌骨肿胀、发展慢 牙齿移位 X线为透光影 手术切除部分颌骨
鳞状细胞癌最常见:占80% 舌癌最多见,其次为牙龈癌,
颊癌第三 局部刺激是最主要的发病原因
舌癌
40-60岁最多 好发于舌缘 表现为浸润性溃疡 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
治疗
强调综合治疗:
结合手术、放疗、化 疗、激光、冷冻、免 疫、中医中药
牙龈癌
腭癌
口腔癌的远处转移
血管瘤
腮腺、口腔粘膜 表面紫红色或淡蓝色 体位移动试验和压缩
试验阳性 综合治疗(手术、冷
冻、激光、硬化剂等)
鳃裂囊肿
第二鳃裂囊肿: 胸锁乳突肌中上部 边界清晰的肿块 囊液棕黄色 可能发生感染 手术摘除囊肿
皮样(表皮样)囊肿
面部皮肤、口底、颏部 半球形肿块、边界清 豆渣样内容物 手术摘除囊肿
牙源性颌骨囊肿及造釉细胞瘤的 鉴别
根尖囊肿 含牙囊肿 角化囊肿
口腔颌面肿瘤PPT

冠周炎症可沿以下途径扩散至颌周间隙:
1、向前方、沿下颌骨外斜线在第一磨牙颊 侧前庭沟处形成脓肿。
2、在咬肌前缘与颊肌后缘之间向外前方扩 散形成颊部脓肿。
3、感染循下颌支外侧面向后,可形成咬肌 间隙脓肿或边缘性骨髓炎。
4、感染沿下颌支内侧往后,可形成翼下颌 间隙、咽旁间隙或扁桃体周围脓肿。
5、感染向下颌体内侧扩散,可形成下颌下 间隙脓肿及口底蜂窝溃炎。
3、影像学检查: (1)X线摄片: (2)超声体层检查:(B超):
4、穿刺及细胞学检查: 5、活组织检查:
但应注意,有些肿瘤是不能作普通活检,
如恶生黑色素瘤——导致医源性扩散。 6、放射性核素检查以及肿瘤标志物检查。
手术时必须遵循肿瘤外科原则:
①保证切除肿瘤手术在正常组织内进行;
②避免切破肿瘤,污染手术野; ③防止挤压瘤体,以免播散; ④应行整体切除,不宜分块挖除; ⑤对肿瘤外露部分应以沙布覆盖,缝包; ⑥表面溃疡者,可采用电灼或化学药物处理,
讲授内容: 1、一般介绍颌面部感染的途径及向颅内扩散 的通道。 2、重点讲解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病因、临 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 3、熟悉颌面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
强调切开引流指征及切开部位。 4、熟悉放射性颌骨坏死的临床表现、治疗
则;介绍牙源性颌骨骨髓炎及婴幼儿颌 骨骨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抽刺抽出脓者。 ④腐败坏死性感染,应早期广泛的切
开引流。 ⑤脓肿已穿破,但引流不畅者。
切开引流术的要点: ①切开部位应在脓肿低位。 ②尽可能在口内引流;皮肤部作切口引流应 顺着皮纹方向或在面部比较隐蔽处外切口。 ③切口长度应视脓肿大小、深浅和部位而定, 原则上不超过脓肿边界以外,且切口内外 给应等大。 ④手术操作应准确轻柔,忌挤压。 ⑤建立引流。口内切开用橡皮片引流;口外 浅层用橡皮条引流;深部用凡士林沙条或 橡皮管引流。
第八章口腔颌面部肿瘤(讲稿)温医《口腔颌面外科学》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八章口腔颌面部肿瘤第一节概论一、临床流行病学(一)发病率与构成比:长江以北,口腔Ca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45~5.6%,长江以南为1.75~5.18%。
不同的国家发病率相差甚大,象印度,口腔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40%以上(嚼烟)。
(二)性别、年龄:男:女=2:1。
血管瘤、囊肿、牙源性肿瘤多见于儿童、青少年;肉瘤亦多见于15~20岁青少年,癌多见50左右老人。
(三)组织来源:良性肿瘤→以牙源性及上皮组织肿瘤为多见。
如造釉C瘤,混合瘤。
恶性肿瘤→以上皮组织来源多见,尤其是鳞癌占颌面部恶性肿瘤的80%以上。
二、临床分类和命名:根据肿瘤的生长部位、组织来源、生物学特性来命名:命名公式:发病部位+组织来源瘤(良):舌部血管瘤,颊部乳头状瘤。
癌或肉瘤(恶):上唇鳞癌,下颌骨骨肉瘤。
有些良性肿瘤也具有恶性倾向,可能会转变为恶性肿瘤,临床上称此类肿瘤为“临界瘤”如混合瘤、造釉C瘤。
三、病因与发病条件(一)外来因素:1、物理性:长期慢性刺激(如残根、残冠刺激软组织可引起颊、舌癌),损伤、紫外线、X线。
近年来,因放射治疗而引起继发性放射性癌也日益增多。
2、化学性:煤焦油、吸烟。
3、生物性:霉菌、病毒(实验已证明,有些恶性肿瘤可由V引起)。
(二)内在因素:1、神经精神因素:如高度紧张,可造成人体功能失调;2、内分泌紊乱;3、机体免疫状态:免疫缺陷,长期免疫抑制治疗,反证:口恶肿病人,其免疫功能都↓,以此可说明二者关系。
(三)临床表现:复习(外科已上)。
良性肿瘤一般生长缓慢,大多为膨胀性生长(即体积不断增大,挤开或压迫邻近组织),呈结节状或分叶状,境界清楚,一般多能移动,质地中等;恶性肿瘤生长较快有溃疡型:外生型及浸润性三种生长方式。
溃疡型:多发生于皮肤或粘膜的浅部,表面坏死脱落并向周围扩展,形成中间凹陷,边缘隆起的火山口状溃疡。
外生型:肿瘤迅速向表面增生,形成菜花样,常合併感染、坏死。
浸润型:肿瘤向深层在周围组织扩展,侵入粘膜下层和肌肉,表面有微凸起,并可扪到不易移动的硬块。
口腔颌面部肿瘤病理(口腔组织病理学课件)

(一) 混合性牙瘤 1、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以
前磨牙区和磨牙区多见。
2、X线片表现为境界清楚的放 射透光区,其中可见放射阻 射性结节状钙化物。
●肉眼观,肿物为圆形或类圆形钙化团 块,表面光滑或略呈分叶状,剖面淡 黄色,可有放射条纹。
●镜下见,肿物内分化成熟的 牙本质,釉质,牙骨质及牙 髓组织成分排列紊乱,互相 混杂,无牙齿结构;肿物生 长有自限性。预后良好。
●转移性成釉细胞瘤型组织学表现同良性成釉细胞,但已 发生转移,多转移到肺部。
●转移瘤的存在是诊断其恶性的主要依据。
●成釉细胞癌既有成釉细胞瘤的组织学特征,如癌巢周边 细胞呈极性倒置,又有细胞异型、核分裂、坏死、神经 浸润等恶性表现。
●包括原发型和继发型。
●继发性成釉细胞癌指原有良 性成釉细胞瘤病史,后期发 生恶变,细胞去分化,呈明 显侵袭性生长,破坏周围组 织。临床多见于老年人,常 有局部复发或放疗史。组织 学上可见成釉细胞瘤向成釉 细胞癌转变的过渡性病变。
目 录
1
牙龈瘤
2
血管瘤
3
鳞状细胞乳头状瘤
4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牙龈瘤
特指牙龈局限性慢性炎性增生,并非真性肿瘤 病因:创伤、局部刺激(菌斑、牙石)、内分泌改变
牙龈瘤
临床表现
女性多见 多位于前牙区,上、下颌之间无明显差异 术后有复发倾向 组织学分型:血管性龈瘤(肉芽肿性和血管性龈瘤合并)
纤维性龈瘤 巨细胞性龈瘤
通过预习,请大家思考,这主要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口腔面颈部软组织囊肿一部分是邻近组织胚胎发 育性上皮残余或外伤植入的上皮发展而来,另一部分 是由涎腺分泌物外溢或滞留而形成的,如皮样和表皮 样囊肿、皮样囊肿常发生于颌面 部,好发于口底、颏下、额、 颞等部位,囊肿一般为圆形, 表面光滑,界限清楚,与周 围组织无粘连,触之有生面 团感,压迫之后出现凹陷。
口腔颌面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课件

口腔卫生:不良 的口腔卫生习惯, 如不经常刷牙、 使用劣质牙刷等, 可能导致口腔癌 的发生。
口腔颌面肿瘤及肿瘤
3
样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临床检查:观察肿 瘤的大小、形状、 颜色等特征
影像学检查:X线 片、CT、MRI等, 了解肿瘤的位置、 范围、与周围组织 的关系等
组织病理学检查: 通过活检或手术切 除,进行病理学检 查,明确肿瘤的性 质和类型
02
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 惯
04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 并治疗口腔疾病
06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增强免疫力
定期检查
01
定期进行口 腔检查,及 时发现口腔 疾病
02
定期进行口 腔卫生清洁, 保持口腔健 康
03
定期进行口 腔癌筛查, 及时发现口 腔癌前病变
04
定期进行口 腔保健,预 防口腔疾病 发生
康复治疗: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心理、 03 营养、运动等方面的康复治疗
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 04 免接触致癌因素,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口腔颌面肿瘤及肿
4
瘤样病变的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01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 期刷牙、使用牙线等
03
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少吃高脂肪、高糖分食物
05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 度紧张和焦虑
饮酒:长期饮酒可能导 致口腔癌和口腔癌前病 变
吸烟:吸烟是口腔癌的 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生活习惯因素
1
吸烟:吸烟是口 腔癌的主要危险 因素之一,与口 腔癌的发生密切 相关。
2
饮酒:长期饮酒 可能导致口腔癌 的发生,尤其是 与吸烟共同作用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