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苑漫步说课稿

合集下载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古诗苑漫步》优质课教学说课稿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古诗苑漫步》优质课教学说课稿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古诗苑漫步》优质课教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古诗苑漫步》是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课选入了多首经典的古诗,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古人的智慧,领略古诗的魅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咏物诗、山水诗,也有边塞诗、怀古诗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

此外,教材还设置了“阅读与欣赏”、“古诗知识”等栏目,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定的古诗文学习,对古诗的基本格式和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古诗的魅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中所选古诗的背景,掌握古诗的基本格式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的美,培养对古诗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课文中所选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2.原因:古诗的语言简洁,意蕴深远,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首轻松愉快的古诗歌曲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讲解: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4.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5.展示:各小组代表进行展示,分享讨论成果。

6.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课文中的知识点。

7.拓展: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采用关键词和图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拓展活动的参与度等方面进行。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精选7篇)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精选7篇)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

(2)积累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上网等途径,分类积累古诗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理解。

课前准备:1、收集、鉴赏、吟诵自己喜欢的古诗词。

2、教学课件及小黑板。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歌曲《涛声依旧》中歌词依据的古诗2、咏雪和咏柳名句3、生活中我们用古诗抒情二、分组古诗接龙比赛活动。

1、各组推荐接龙学生。

2、各组代表分组进行古诗接龙比赛(接龙的诗句是七、八年级语文书中出现的名句,每组四句共十六句)。

3、教师及时对活动进行点评。

4、全班齐读所接龙的古诗句。

三、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

1、复习搜集资料的途径。

(图书馆、实地调查、采访、上网……)2、学生活动:分组分类上网或从书中收集相关古诗句(第一组:描写山水风光;第二组:描写春夏秋冬;第三组:抒发离愁别绪;第四组:表达人生哲理)3、各组同学间进行交流。

4、各组指名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把收集到的古诗在小黑板中设计出黑板报。

5、教师引导对各组板报进行点评。

四、诵古诗1、各组派代表朗读一首古诗。

2、任选一组所朗读的诗全班齐读并作朗读指导,。

五、古诗今写1、学生自由写古体诗。

2、每组指名一位同学诵读自己写的古体诗。

六:在《明月几时有》的歌声中结束本次课堂教学。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说课稿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说课稿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本教材为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苑漫步》,主要内容是介绍古诗歌的基本知识、欣赏方法以及经典古诗歌的背景故事和意义。

本单元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了解古诗的基本知识和欣赏方法;•第二部分:学习和欣赏唐诗宋词,并体会其意境和情感表达;•第三部分:学习和欣赏经典古诗,并深入探究其背景故事和意义。

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2. 教材特点本单元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突出历史文化:本单元主要介绍的是中国古代的诗词文化,通过深入探究唐诗、宋词和经典古诗的背景故事和意义,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修养。

•综合性学习:本单元不仅仅是语文学习,还涉及到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形成综合性的视野和思考方式。

•提高阅读能力:本单元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如朗读、背诵、仿写等,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古诗的基本知识和欣赏方法;•掌握唐诗宋词和经典古诗的背景故事和意义;•学会运用古诗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 能力目标•能够流畅、准确地朗读、背诵唐诗宋词和经典古诗;•能够深入探究诗歌背后的文化、历史等背景知识;•能够用古诗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歌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用古诗歌语言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唐诗宋词和经典古诗的欣赏和理解;•古诗歌语言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

2. 教学难点•古诗歌背后的文化、历史等背景知识的深入探究;•古诗歌语言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本单元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如朗读、背诵、仿写等,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古诗苑漫步》说课稿

《古诗苑漫步》说课稿

《古诗苑漫步》说课稿单位:武安市西岭湖中学姓名:王冉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古诗苑漫步》。

下面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学分析:《古诗苑漫步》是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后的综合性学习。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以其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等特征赋予语文学习、语文教学新的生命力。

”所以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创新等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

这节课围绕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和璀璨绚烂的古典诗歌,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含英咀华,漫步于古诗苑林中,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八年级的学生虽然都具备一定的理解诗歌与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但大多学生认为古典诗词艰涩难懂,缺乏对传统文化和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稍微喜欢的也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所以这节课应鼓励学生对诗歌广泛阅读,对所喜欢的诗歌进行唱诵、品味和辑录。

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成果,领悟诗歌内涵。

激发学生对灿烂的中国传统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层面:(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握古诗节奏,声情并茂诵读古诗。

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借助书法、绘画、音乐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

又根据学生现有的诗歌鉴赏能力,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设定为: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

三、说教学策略:通过多种手段如多媒体、音乐、书法、绘画等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案)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案)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5.鼓励学生进行古诗创作,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对古诗的感知、理解和鉴赏能力,提升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责任感;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提高古诗学习效果;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希望学生们能够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古诗的理解仍有所欠缺。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首古诗的深度解析,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古诗的知识。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诗的基本概念、艺术特色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应用古诗。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古诗苑漫步》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让学生们更深入地感受古诗的魅力。回顾这次教学,我认为有几个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诗苑漫步》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被一首诗、一幅画深深打动的经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的魅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诗的基本概念。古诗是古代诗人通过特定的形式表达情感、描绘景象的文学作品。它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6篇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6篇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6篇课题:语文综合性学习《漫步古诗苑》课型:积累鉴赏课课时:一课时年级:八年级下活动目标:1、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文明,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2、搜集整理古诗词,加强学生的预习积累的习惯。

3、通过小组比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及交流合作能力。

4、在诵读仿写、品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活动重点:诵读、仿写、品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小组比赛中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及交流合作能力。

活动难点:在畅游诗词云海中,提高审美情趣及文化品味。

活动准备:1、一周前印发学案导学,学生回家预习、积累、整理。

2、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合作小组教学过程:漫步之一“学诗”(打夯筑基)古诗1、体裁古体诗《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十五从军征》近体诗律诗(八句五言与七言《望月怀远》《过零丁洋》)绝句(四句,五言与七言《相思》《赤壁》)田园诗(《归园田居》《游山西村》《过故人庄》)边塞诗(《使至塞上》《凉州词》《渔家傲-秋思》)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赠汪伦》)2、内容:思乡诗(《望月怀远》《泊船瓜洲》《回乡偶书》)咏史诗(《赤壁》《泊秦淮》《题乌江亭》)爱国诗(《春望》《过零丁洋》《己亥杂诗》《示儿》)哲理诗(《望岳》《登飞来峰》《题西林壁》《观书有感》)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共计305篇。

《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

词:1、词,诗歌的一种。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

词有词牌,即曲调。

词牌如《相见欢》、《虞美人》、《浣溪沙》、《渔家傲》、《天净沙》《如梦令》《忆江南》等。

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58字以下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是针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古诗鉴赏的一个综合性学习教案。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古诗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诗文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提高文化素养。

2. 学习古诗文的韵律和语言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在鉴赏古诗文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包括三个部分。

1. 古诗文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古诗文的韵律和语言特点。

3. 古诗文的鉴赏和写作。

三、教学方法1. 阅读和讨论法。

通过教师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古诗文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

2. 群体合作法。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体验古诗文的韵律和语言特点。

3. 观察和感受法。

通过学生朗读和感受,让学生在鉴赏古诗文中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学步骤1. 教师介绍古诗文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并告诉学生学习古诗文的重要性。

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

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古诗文,认真地读几遍,掌握其韵律和语言特点,然后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古诗文朗读和演绎。

3.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朗读各自小组的古诗文。

每个小组分别为全班表演自己小组选定的古诗文,除了朗读诗文之外,还需要演绎诗意和意境。

4.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古诗文比赛。

比赛方式可以是学生自行组成小组或者个人进行。

在比赛中,学生需要通过表演朗诵的形式,展现自己的韵律和语言特点,并且增进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5. 教师在最后一个环节组织全班学生集体创作一首古诗文。

通过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加深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1. 学科评价。

通过分组小活动、全班合作比赛和学生的作业评定,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鉴赏能力进行评价。

八年级下册《古诗苑漫步》教案

八年级下册《古诗苑漫步》教案

八年级下册《古诗苑漫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本节课所学的古诗。

(2)理解每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人的生活背景和创作风格。

(3)分析古诗中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学会从诗歌的、作者、背景、意象等方面入手,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诗的美,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2)领略诗人的精神风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每首古诗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和创作风格。

(2)分析古诗中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对古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每首古诗进行深入剖析。

3. 采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不同诗人之间的创作差异。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练掌握教学内容,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和创作风格。

(2)准备相关资料,如古诗的译文、注释、鉴赏文章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本节课所学古诗,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

(2)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本节课所学的古诗,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分享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3. 合作探讨(1)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

4. 案例分析(1)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进行深入剖析。

(2)学生跟随教师思路,体会诗歌的美。

5. 比较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诗人之间的创作风格。

(2)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古诗创作的多样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苑漫步》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第五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

或写景,或状物,或表现亲朋情谊,无不浸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这节综合性学习课,是对课内诗歌学习的一个延伸,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的古典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这是我们的责任。

古典诗词,词语凝练,意境深邃,韵律优美,我们的母语教学,不能忘了中国博大精深的诗歌文化。

本节综合性学习课主要以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我认为安排这节综合性学习课,是很有必要的。

它体现了时代的需要,体现了新课改的需要。

二:说方法:通过多种手段如多媒体,音乐等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

教法:体验法,鼓励法,情境式,自主合作式。

学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提前让学生准备背下来,小学课本中所有的古诗词,和初一初二所有学过的古诗。

当然还可以有课外的古诗。

三: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

(2)积累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诵读,积累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理解。

三:学情分析
现在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积累不是很丰富,好多学生不喜欢古诗词,有稍微喜欢的,考完以后大多忘记了,对诗歌的学习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好多同学能背下古诗词,但从古诗词中汲取的知识情感却少,不会鉴赏的多。

总体来看,学生对古诗的学习,不是很爱。

四:教学理念
1.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的要求:背诵优秀诗文80篇。

2.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

所以重点设为读,背,大量积累。

3.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5.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的要求: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五:设计意图: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了解中华诗词,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中华诗词,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

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多姿多彩的创作风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浏览醒世鉴人的名篇佳句,体会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感知美妙绝伦的艺术特色。

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3.通过这次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眼看一看,用心想一想,联手做一做,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用诗一般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一个诗情画意的情境中)
(二):分门别类辑古诗——诗集展示
根据课前准备,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上台展示本组制作的诗集,并介绍制作过程、诗集特点等。

(培养学生围绕一个主题查找有关资料、筛选资料的能力,提高合作和动手的能力)(三):声情并茂诵(唱)古诗
(1)、诵读《水调歌头》,并欣赏歌舞表演。

(2)、朗诵并欣赏《卜算子》。

(3)、齐唱并欣赏《送别》。

(目的让学生通过诵读,提高对古诗词的喜爱,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四):诗情画意品古诗
(通过具体可感的图画,让学生体验古典诗词美的意境美的意韵。


(五):满腹诗书背古诗
以古诗接龙的方式围绕主题,说出相应古诗句。

(目的是考查学生积累名言警句的情况)
(六):作业
(1)、动手尝试写古诗。

参考题材:
①、游记篇(游玩过的景点)
②、自然篇(风、花、雪、月等)
③、情感篇(亲情、友情、送别)
④、感悟篇(生命、读书、青春)
(2)、任选角度就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进行赏析,并以“古诗中的……”为题,结合自己的理解创作一篇作文,字数、文体不限。

(目的是结合此次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课外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合理利用我们课堂送用到的不同方法,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创作的形式强化对古诗的认识。


(七):(生齐读)结束语:我们爱古诗词的狂放、豪迈、大气,我们爱古诗词的婉丽、柔美、含蓄。

我们爱古诗词的潇洒超逸、清丽妩媚。

生活在古诗词的王国中,我们倍感自豪!让我们以嘴饱满的热情,尽情在古诗词的乐园中游曳,尽情感受古诗词带给我们的无限风光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