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联产的经济性分析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经济性分析

地 电 户 各 本 热 电 联 产 是 火 力 发 电 厂 将 汽 轮 机 中 作 完 一 部 分 工 的 蒸 汽 抽 出 然 气 锅 炉 、 源 热 泵 、 锅 炉 、 式 壁 挂 炉 , 有 其 优 缺 点 , 文 将 从 经 方 符 而 供 给 用 热 户 , 本 应 排 至 凝 汽 器 需 要 放 弃 的 蒸 汽 凝 结 热 得 以 利 用 各 个 方 案 中 选 择 一 种 技 术 上 先 进 , 济 上 合 理 , 便 管 理 , 合 国 家 使 适 能 而 不 予 废 弃 , 火 电 厂 的 全 厂 热 效 率 可 以 大 大 提 高 , 据 不 同 的 进 能 源 政 策 , 合 与 本 小 区 住 宅 的 采 暖 模 式 。计 算 有 关 设 计 参 数 、 源 使 根
州 市 某 小 区 供 热 方 案 为 例 . 其 它 几 种 供 热 模 式 的 经 济 性 分 析 比 较 , 出 了 热 电 联 产 与 其 它 几 种 方 案 相 比 较 与 得 的 优越 经 济 性 。
【 键词 】 热 电联 产 供 暖 关
1 引 言
节能
总 费 用年值
假 设 现 在有 多种 供 暖方 式 , 别 是 : 电联 产 、 域 锅 炉 房 供 热 、 分 热 区 天
l唾 i。 39 90
1 9 9S
14 10
l4 l0 I4 10
1 4 1D
l5 2《
l聪 2 l5 2唾
i 5 2《
48 34
33 5巷 68 3巷
48 39
6单户舞 挺炉 激
5O 7勺
表二 初 投 资 费 用 比 较
50 70
电 联 产 装 机 容 量 业 已 接 近 4 00 0 MW 。
浅谈对热电联产机组经济性的评价分析

等提 供 一 定 的 参 考 。
关键 词 : 电联 产 机 组 经 济性 评 价 分 析 热
中 图分 类 号 : M一 9 T 0
文献 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2 1 )4 0 0 0 X( 0 0 0 — 4 — 3
E au t n a dAn lsso o o f Co e e ain Un t v l ai n ay i n Ec n my o g n r t i o o s
o o i ea d f n to fe a u to n e o o y,t tf r a d d fe e n x, eh d a d p i i i . n m tv n u c i n o v l ai n o c n m i o w r i r nt de m t o n rncp aI pu i t
n lcr i a dc g n r t nt o eai a ig a dee t ct n o e eainu i p rt nsvn . iy o s o
Ke r s c g n r t nu i ;v lain a da ay i o c n my ywod :o e eai nt e au t n ls ne o o o s o n s
暖 需求量 日益增 大 。热 电联产机组 同时提供 热能和 电 能 两种 产 品 ,用 其取 代 现 有 的工 业 锅 炉进 行 供
热 , 到能 量 的“ 尽其 用” 节 能减排效果 显著 。热 做 物 , 电联产 机组 由于其独 特 的优越 性 . 到 了国家 政策 得
的大力 支持 和各 发 电集 团 的关 注 。但 是 , 由于热 电 联产 机 组热 力过 程 的复杂 性 , 使得 其经 济性 评价 分 析 比凝 汽发 电机组 、 供热锅 炉要 复杂和 困难 的多 。
燃气热电联产的能效与经济性分析及其优化策略的长远发展展望

燃气热电联产的能效与经济性分析及其优化策略的长远发展展望研究问题及背景:燃气热电联产(Combined Heat and Power,简称CHP)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能源利用方式,具有较高的能效和经济性。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CHP系统的能效和经济性问题不断凸显。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CHP系统的能效与经济性,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其长远发展提供参考。
研究方案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CHP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分析,结合实际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以及文献综述和专家访谈等方式,全面深入地研究CHP系统的能效与经济性。
具体研究步骤如下:1. 收集与整理相关文献,了解CHP系统的发展状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2. 分析燃气热电联产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总结CHP系统能效与经济性的关键要素和指标;3. 建立CHP系统的数学模型,结合实际运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4. 分析CHP系统运行过程中能源消耗和排放情况,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探索关键因素对能效和经济性的影响;5. 提出优化策略,包括技术改进、管理优化和支持等方面;6. 进行结果呈现和数据分析,对各项指标进行评价与比较。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根据实际数据和模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 CHP系统在能源利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能效较传统能源利用方式提高20%以上;2. CHP系统在经济性方面存在较大的优势,投资回收期相对较短;3. CHP系统的能效和经济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装机容量、运行时间、负荷率等;4. 技术改进是提高CHP系统能效和经济性的关键,如优化系统布局、提高供热供电负荷匹配等;5. 管理优化和支持对CHP系统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结论与讨论: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燃气热电联产的能效与经济性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策略。
研究结果表明,CHP系统具有较高的能效和经济性,并且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
因此,在CHP系统的长远发展中,应注重技术改进、管理优化和支持,并加强不同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以进一步推动CHP系统的应用和发展。
利用发电厂蒸汽梯级利用的热电联产节能改造热经济性分析

利用发电厂蒸汽梯级利用的热电联产节能改造热经济性分析1. 引言1.1 热电联产的概念热电联产是指利用一次能源,在同一设备或设备组中,同时生产电能和热能,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传统的能源生产方式往往存在能量浪费和低效利用的问题,而热电联产技术能够通过高效利用废热和废气,将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热电联产技术不仅能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当前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热电联产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工业、商业和住宅等领域。
在工业领域,利用发电厂废热进行热电联产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做法,能够为企业节约能源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而在商业和住宅领域,热电联产技术也可以帮助建筑物更加高效地利用能源,减少能源浪费。
热电联产是一种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技术,对于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热电联产技术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蒸汽梯级利用的意义蒸汽梯级利用是一种高效能的能源利用方式,通过将发电厂的余热利用来生产热水、蒸汽或者其他形式的热能,进而提高整个能源系统的能效。
蒸汽梯级利用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浪费,实现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蒸汽梯级利用,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蒸汽梯级利用也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对于发电厂而言,利用蒸汽梯级利用技术进行热电联产节能改造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
通过节能改造,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还可以提高设备的效率和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2. 正文2.1 发电厂蒸汽梯级利用技术介绍发电厂蒸汽梯级利用技术是指将电力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蒸汽,通过一系列的热能转换设备和系统,进行多次有效利用,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效果。
这项技术的核心理念是将发电厂的废热转化为能源,实现多能级的热能回收和再利用。
热电联产经济性指标共20页

2 实际焓降法
按联产供热汽流在汽轮机中的实际焓降不足,与新汽实际焓 降之比来分配总热耗量的,即分配到供热的热耗量占热电厂总 热耗量的比例。
tp(2)
Q ttp(h) Q tp
D h,t(hhhc) 面A 积 1 D 0h0hc 面a积 abba
Qttp(h)=tp(2)Qtp
kJ/h
联产供热汽流完全没有冷源热损失而节约燃料的热经济效益, 全归供热方面,“好处归热法”
结果与实际焓降法接近,热电联产的节能好处多数归供热。
三、热电厂的分项热经济指标 1.发电方面热经济性指标
四、热电厂的燃料节省计算
燃料利用系数ηtp、热化发电率ω、热电比Rtp、热化系数αtp均不 能作为评价热电厂热经济性的单一的热经济性指标。
热电联产较热电分产的全年节煤量,能真实地反映热电厂的热经 济性。 热电厂的热经济性是进行技术经济性比较的前提,否则不能建热 电厂
D r ih tr ip t p D w h w D w h r t p D r oh tr o p tp k/h g
图6-9 减温减压器全面性热力系统
二、水网的供热设备及其系统
1.热网加热器的类型 • 立式、卧式 • 基载热网加热器BH • 峰载热网加热器PH
• 为提高热电厂经济性,应充分利用低压抽汽作为BH汽源
W i Q 1 Q 2 W c W h W r D c(h 0 h c) D h (h 0 h h ) D r(h 0 h r)k/J h
hr hh 1
Q hD h(h hh h ) k/J h
1.热量法 按热电厂生产热能的用热数量比例来分配Qtp
联产发电节煤的好处,全归发电方面了,“好处归电法” 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依据,既没有反映热、电两种产品的 不等价,也没反映供热蒸汽参数品位差异的不同。
热电联产提高热经济性的分析与研究

21 0 0年 7月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
I n rM o g l ce c c n lg n e n oi S in eTeh oo y& Ec n my a oo
N O 4, t 6 h is .1 he 21 t s ue
J 12 1 u. 0 0
了 工 质 的 热 能 , 质 的 热 能 在 汽 轮 机 里 推 动 转 子 高 工 速 旋 转 变 成 转 子 的 旋 转 机 械 能 , 子 旋 转 切 割 磁 力 转
线 , 械 能变成 电能 , 送 出去 。 机 输 电 是 由 煤 转 变 而 来 的 , 是 火 力 发 电 企 业 生 产 煤
火 力 发 电 厂 是 将 燃 煤 的 化 学 能 转 变 为 无 污 染 而 便 捷 电能 的 工 厂 , 现 了 一 次 能 源 向 二 次 能 源 的 转 实 变 。 力 发 电 的 生 产 过 程 是 燃 煤 变 成 电 的 过 程 , 这 火 在 个 转 变 过 程 中 , 煤 在 锅 炉 里 燃 烧 , 化 学 能 转 变 成 燃 其
性 的 影 响 , 时 从 电 、 价 格 的 角 度 出 发 , 析 了 热 电 联 产 的 经 济 效 益 , 结 、 出 了 热 电 联 产 机 组 提 高 同 热 分 总 提
热经济性 的指 导性措施 。
关 键 词 : 电 联 产 ; 经 济 性 ; 析 与 研 究 热 热 分
中图分类号 :4 76 F 0 .
提 高 热 能 的综 合 利 用 率 和 热 的 经 济 性 , 种 生 产 过 这 程 叫做 热 电联 产 。
热 电 联 产 不 仅 反 映 出 热 、 两 种 产 品 在 质 上 的 电 内涵 , 且 更 为 重 要 的 是 : 化 供 热 汽 流 , 汽 轮 机 而 热 在
供热方式的经济效益分析及发展形势分析

供热方式的经济效益分析及发展形势分析文章通过对多种供热方式进行技术评价、经济评价,提出借助低温核替代传统供热方式的主张,旨在能够减少供热消耗,在满足城市供热需求的同时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
标签:供热方式;经济效益;评价;发展趋势供暖,不仅关系民生,也关系到能源消费、污染物排放等环境问题。
随着节能减排政策在全国的推广,各级地方政府加快了拆除高耗能、高污染、低热效率锅炉的步伐。
在《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中提到要加快淘汰小型分散燃煤锅炉,推行城市集中供热,节省资源、能源。
为此,根据国家这一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锅炉供热经济效益的分析,并为如何优化燃煤锅炉供热管理发展进行探究。
1、供热方式的技术评价1.1低温核供热技术评价低温核供热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核反应堆进行供热的供热方式,具有安全性高、环境污染小、供热效率高的特点。
低温核供热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室内供热需求,而且还能够降低低压参数,提升反应堆性能。
但是从当前低温核供热技术应用情况来看,受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限制,这项供热技术没有得到推广,基本处于发展初级阶段。
1.2热电联产技术评价热电联产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遍应用,在发电的时候还能够供热,且对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技术水平成熟,处于发展成熟期1.3大型热泵站技术评价热泵站将海水、废水、河水作为热源,在电能的作用下将热源转变为供热能。
热泵站供热技术不需要消耗石油、煤炭,是世界能源发展的一种新方向。
但是这项技术的开发应用不够成熟,成本费用高,发展处于成长期。
1.4区域锅炉技术评价在经济发展快速的国家,燃煤区域的锅炉对能源消耗较大,且造成的污染严重,逐渐被淘汰。
但是在我国受生产力和管理不完善的影响,区域锅炉供热现象仍然存在,基于其见效快、技术稳定、投入小的优势,在未来将会不断发展,处于发展成熟期。
2、供热方式的经济评价2.1评价基础供热额定功率为120MW,调峰部分由常规集中锅炉房承担。
热电联产可行性研究报告

热电联产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热电联产技术概述热电联产技术是指通过一台设备同时生产电力和热能的技术。
热电联产技术可以分为内部燃烧机热电联产、外部燃烧机热电联产、燃气轮机废热联发、燃气轮机废热供热和废热发电等几种类型。
这些技术都是通过利用余热或废热来生产热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热电联产的经济性分析1. 成本分析:热电联产系统的建设成本包括设备购置费、安装费用、运行维护费用等。
与传统的单一能源生产系统相比,热电联产系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但由于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长期运行下来可以节省大量能源成本。
2. 收益分析:热电联产系统可以实现热能和电能的双重收益,同时还可以通过余电上网和余热供热等方式获得额外收入。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电力市场的发展,热电联产系统的收益也会逐渐增加。
3. 投资回收期分析:热电联产系统的投资回收期通常在5-10年左右,具体取决于项目的规模、技术成熟度、运行效率等因素。
在目前的能源环境下,热电联产系统的投资回收期一般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三、热电联产的环境效益分析1.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热电联产系统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对环境保护具有显著的作用。
尤其是在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热电联产系统可以有效缓解环境污染问题。
2. 节约资源:热电联产系统可以充分利用余热和废热资源,有效节约能源资源的开采和使用成本。
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热电联产系统的环保效益尤为重要。
3. 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热电联产系统属于清洁能源利用方式,可以为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需求,促进清洁能源的普及和推广。
四、热电联产的社会效益分析1. 提高能源供应保障:热电联产系统可以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能源供应中断的风险,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生需求保障具有积极作用。
2. 促进城市发展:热电联产系统可以为城市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方式,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热电联产的经济性分析
作者:李高, 张琳, LI Gao, ZHANG Lin
作者单位:李高,LI Gao(济南煤矿设计研究院,电厂所,250031), 张琳,ZHANG Lin(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刊名:
电站系统工程
英文刊名:POWER SYSTEM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0,16(5)
被引用次数:5次
1.发电厂热电联合生产及供热 1989
2.热电联产 1988
3.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经济运行 1985
1.CHEN Kai.史红亮节能环保的热电企业为何举步维艰?[期刊论文]-生态经济 2008(8)
2.田枫.杨忠全热电厂煤耗成本分摊的新方法——热电联合法[期刊论文]-四川电力技术 2007(5)
3.刘晖区域热电联产与环境质量改善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4.王源供热机组负荷优化分配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5.钟文琪.顾利锋.贾俊颖.钟史明供热机组热化发电率算法研究[期刊论文]-热力发电 2002(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dzxtgc20000500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