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语文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25 记叙文
2013年高考语文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17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013年高考语文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专题17 默写常见
的名句名篇
【难点突破】
高考试卷上已经出现的名句,具有下列主要特征。
1.引譬取喻,意蕴丰赡。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3)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
(4)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赠花卿》)
这类“名句”具有明晰的象征意义。
刘禹锡的诗句揭示了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
李商隐笔下的“春蚕”“蜡炬”是对默默奉献的人们的写真。
韩愈的诗句点明了历史潮流的不可阻遏。
杜甫的诗句将抽象的听觉形象化。
这类“名句”意象丰赡,境界开阔,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受到命题者青睐。
2.饱含哲理,发人深省。
(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
(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马总《意林》)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这类“名句”写的是寻常事物,作者平中见奇,推出新意,以清新质朴的语言,言常人意中所有笔下所无,提示真理,给人启迪。
工作、学习、生活中,人们以之勖勉他人鉴戒
1。
2013年高考语文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15 语言表达得体

2013年高考语文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专题15 语言表达得体
【难点突破】
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
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
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近几年,各省自主命题时对上述六个考点均有涉猎,比较而言,“得体”最受青睐,且有时喜欢与“连贯”一起命题,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而其余五个考点的单独拟题也时常见诸高考试卷,复习备考时都要重视。
【易错点点睛】
易错点1 运用。
根据不同场合、对象、时间、地点、特殊需要等运用得体的语言。
1.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您了”。
(2)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
1。
2013年高考语文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3 正确使用实词

2013年高考语文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专题03 正确使用实
词
【难点突破】
正确使用实词的考查,一是考查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考查能根据具体语境正确选用近义实词。
难点一单个实词语境式考查
【例题】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女足姑娘昨日到达武汉,游东湖,爬磨山、逛江城闹市,赏江滩夜景,难得在大
赛前奢侈
..地偷得一日闲情。
B.正是凭借坚忍
..精神,张骞打通西域,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传教,郑和七下西洋,苏东坡吟唱“大江东去”,曹雪芹谱写“红楼”悲歌。
C.我站在畦间的沟里四望,嫩绿的叶子齐整地一顺偃在畦上,好似一幅图案画,心中顿
生一种不可名状
....的快感。
D.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
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
....。
1。
2013年高考语文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19 古诗鉴赏

2013年高考语文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专题19 古诗鉴赏
【难点突破】
诗歌鉴赏的有关知识:
1.诗歌的基本类型
(1)送别类
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适的《别董大》。
从诗题“送”和“别”上就可以看出这是送别诗。
尽管前一首写得黯然神伤,深婉含蓄;而后一首写得豪爽自信,粗犷热情。
但都表达了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2)怀古类
怀古类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另一类是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同时委婉地对现实进行批评。
如杜牧的《夜泊秦淮》是一首怀古诗,属第一种类型。
这首诗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
1。
2013年高考语文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21 文言文阅读

2013年高考语文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专题21 文言文阅
读
【难点突破】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理解文段的关键,与文言虚词相比,它数量多,表意性强,变化性大。
"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包含着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这些文言实词是中学生常见的实词,而不是生僻难懂的;二是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脱离上下文的字典含义;三是对于这些实词的语境意义要理解,而不是识记那些僵死的概念。
文言文实词的考查主要落实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及词类活用等方面。
从这几年的高考试题看,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更为命题者青睐,所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应特别注意:
1.注意词的古今义
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
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
如"食已与与如也"的"已"今作"已经",这里是"罢""完"的意思;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
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
1。
2013年高考语文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11 仿用句式

2013年高考语文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专题11 仿用句式
【难点突破】
句式的仿用是指根据提供的例句或新的语境来仿造句子。
它是对考生语言表达的综合测试,近几年来已成为高考的一个热点。
仿写的句式,从修辞角度看,主要有比喻句、排比句、对比句、对偶句等;从句式角度看,主要有假设句、因果句、条件句、转折句等。
仿用题的主要题型有:
1.嵌入式。
在所提供材料的中间空出一句或几句,要求仿照上句或下句的句式再造句子嵌入空缺处,且要与上下文衔接贯通。
2.续写式。
在所提供材料的末尾处留出一个空位,要求考生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使之与上下文构成一段语意完整的文字。
3.命题式。
提供一个语言材料,再另外命题确定新的内容,仿照例句的句式造句。
4.开放式。
或提供一个句子作为例句,不限定仿写的内容。
或不提供语言材料,只有内容或形式的要求。
难点1:选用句式
选用句式就是根据具体的语境条件去选择一定的句式来表达语意。
因此,选择句式的根据大体有三:一是不同句式本身表意的鲜明程度,二是不同的语境,特别是上下文的需要,三是上下文句子主语的异同。
由于选用句式的关键在于“用”而不是简单地区别一个不同的句子类型,所以大多是提供了一个语境,然后根据境的需要来选择恰当句式。
高考试题中涉及这一知识点的题型主要为客观选择题。
一般从陈述对象一致、推序照应、时空连贯的角度来考查。
除此之外,还有句式一致、风格情调一致、语意连贯、肯定与否定的照应等,通常采用衔接类型题来训练选用句式的能力。
用句式的应对策略为:
1。
2013年高考语文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7 辨析并修改病句

2013年高考语文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专题07 辨析并修改病
句
【难点突破】
难点一、搭配不当
现代汉语的句子有一定的结构规律,主、谓、宾、定、状、补六种成分搭配要符合这一结构规律。
搭配不当就是句子的某些成分不符合这一结构规律,或者搭配在一起从道理上说不通,或者不符合语言习惯,强行搭配。
例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午还是阳光灿烂,但到下午5时左右,老天突然变脸,市区狂风大作,天昏地暗。
据气象部门监测,这次特强沙尘暴瞬间风力达11级,地面能见度0米。
1。
高考语文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25 记叙文

2013年高考语文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专题25 记叙文3.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叙述、记叙、述说人物的活动和事情的经过,把人物和事情的基本情况交代清楚。
描写:对人、事、物、景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和刻画,使读者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的感觉。
叙述和描写常常结合起来使用,阅读时要能充分注意文中的叙述和描写,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会起很大作用。
4.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揣摩文中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要从记叙文的特点出发,不能脱离其语言环境。
记叙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可以从词语、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去品味揣摩。
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钻”字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前面再用“偷偷地”加以修饰,又写出小草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生长的,生动的表明春草的活力与情态、长势,“嫩嫩”、“绿绿”则传神地写出春草的质地、色泽。
仔细体会这些词语,便会很自然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草图了。
【难点突破】一、字词:注音、字形、解释词语大意1、要注意形近易错字2、解释词语:解词一般应先解释词语的本意,再答语境中含义,要联系中心,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答题技巧:A学会基本解词方法(词语互释、词素解凑,望文生义等。
例:目不暇接与应接不暇)。
B结合上下文,考虑这个词与全文及中心的关系,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C联系人物形象塑造及作者的思想感情D联系中心E注意修辞(双关、比喻)、贬词褒用或更形象生动传神等。
(P30 P42 P43 P46 P48 49 51 61)二、考察主旨:涉及两种题型:1、归纳主旨:①从分析结构层次入手。
阅读一篇文章,要归纳中心思想,必须先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出各段的段意,根据各段所表达的意思,经过综合分析,然后归纳出全篇的中心思想。
②要抓住中心人物与核心事件以及作者的感情倾向。
③综合分析文章的题目、开头或结尾,从而归纳中心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考语文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专题25 记叙文
3.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叙述、记叙、述说人物的活动和事情的经过,把人物和事情的基本情况交代清楚。
描写:对人、事、物、景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和刻画,使读者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的感觉。
叙述和描写常常结合起来使用,阅读时要能充分注意文中的叙述和描写,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会起很大作用。
4.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揣摩文中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要从记叙文的特点出发,不能脱离其语言环境。
记叙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可以从词语、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去品味揣摩。
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钻”字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前面再用“偷偷地”加以修饰,又写出小草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生长的,生动的表明春草的活力与情态、长势,“嫩嫩”、“绿绿”则传神地写出春草的质地、色泽。
仔细体会这些词语,便会很自然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草图了。
【难点突破】
一、字词:注音、字形、解释词语大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