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8课 罗斯福新政讲课稿件优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8课罗斯福新政教案完美版

《罗斯福新政》教案整体设计本课概述本课是本单元的中心内容,前一课重点讲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这是罗斯福新政产生的重要历史背景,后一课有关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涉及罗斯福新政对战后美国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课既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是本单元的核心部分,也是《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内容。
本课教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罗斯福新政的实施,罗斯福新政的作用与意义。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教材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着重叙述了罗斯福新政的基本内容,为分析新政的作用和意义作了必要的知识储备;第二部分着重分析论证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影响,是基于基础知识之上的意义建构。
两者体现了“史论结合,史从证出”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学习方略。
思路设计•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罗斯福新政的重大影响。
•教学方法由于本课条理比较清晰,主要涉及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所以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引导—启发式”教学法为主,以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
教师突出重点问题,进行引导和点拨,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2)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利用教材相关内容,培养归纳、再现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其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另一方面又要使学生认识到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调整改革,克服了危机,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二高一历史第18课 罗斯福新政优质课教案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二高一历史第18课 罗斯福新政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5470b0dd88d0d233d46ae6.png)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课程目标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一、临危受命
1、新政的背景
(1)1929年后不断恶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
(2)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2、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二、罗斯福新政
1、特点:政府干预经济,用国家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矛盾。
2、新政措施
三、摆脱危机困境(新政的意义)
1、促进美国经济复兴,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
2、缓和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巩固了美国自由民主制度。
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思维拓展】
一、材料解析: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1.材料中“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指什么?
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要求
2.“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在新政中的体现?
旧秩序:维护资本主义民主法治、自由企业制度
新应用:
(1)指导思想:凯恩斯主义
(2)特点:国家干预经济,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
(3)社会福利体系建设。
(4)社会立法,保障工人经济和政治权利。
二.罗斯福新政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1)经济危机和“自由放任”政策失败的教训。
(2)国家干预经济措施效果显著。
(3)美国民主制度和自由企业制度提供保障。
(4)借鉴苏联某些发展经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8课《罗斯福新政》优质课件(共17张PPT)

罗斯福新政(影响、局限性) 1.直接影响 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
2.间接影响
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3.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4.局限性: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的 爆发。
【知识总结】
根本原因:资本 主义社会的基本 矛盾(生产的社 会化和生产资料 的私人占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是资本主 义制度的经济基础,罗斯 福的阶级本质决定其不可 能动摇这一基础,也就意 味着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 根除经济危机。
措施5、加
强社会立法
保障了个人的基本权利,提高了 思考:这些社会立法对解决社 会问题有什么积极作用? 个人的政治地位
部分资本家在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 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 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 “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 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 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
怎么做? 措施1、整顿财
材料3:实行美元贬值,取消金本 位制,刺激本国商品的出口。
政金融体系
恢复了银行的信用,促进了 思考:新政为何先从金融业开 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稳定了人 始?起到了怎样的积极效果? 心,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 前提保证,同时也扩大了市场。
生产与销售
企业在破产
措施2、加强 对工业的指导
材料1:1932年,美国的国民收入 从1929年的874亿美元下降到417亿美 元,工业生产1932年比1929年下降46 %,13万家工商业公司破产。失业工 人达到1500万,工人工资降低40%。 材料2: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 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 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 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 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工资 工时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 最高工时。
人教版必修2 第六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说课讲稿

人教版必修2 第六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依据:《课程标准》课标:列举内容、认识特点、探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依据:课标、教学目标与学情确定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内容、理解特点、分析影响、评价新政2、过程与方法:问题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内容、影响、评价3、情态度价值观:身残志坚罗斯福直面人生、社会、关注民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说重点、说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实质和影响难点:对“新政”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对新政实质的理解二、说学情依据:已有知识、思维能力、心理认知水平。
1、知识掌握:学习《经济大危机》,了解新政背景。
理论性强(货币理论、价值规律等经济学原理),需老师精讲点拨。
2、思维能力:具备归纳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欠缺历史思维,需要老师进行思维点拨和方法引导。
3、心理发展:积极好动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注意力易分散,教师需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法与学法依据:坚持新课程改革理念,结合我校“三学二教一应用”课改模式和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教法1、学案导学法2、概念分析法3、精讲点拨法(二)学法1、归纳概括法2、合作探究法四、说教具教材、教辅资料、多媒体、粉笔五、说教学过程环节一:课前预习清查环节二:导入新课1、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美国产生什么影响?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金融危机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农产品价格猛跌——农民破产失业增加,生活困苦——社会危机法西斯势力兴起——政治危机回顾旧知识导入新课:经济危机的影响是新政的原因、原因则关系新政的评价。
情感励志——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1、1882年1月30日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于出生在纽约。
2、1900年进入哈佛大学,攻读政治学、历史学和新闻学。
3、1913年,威尔逊总统任命他为海军助理部长。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18课《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罗斯福政策》说课稿[课题说明]本课课题选自人民版高级中学历史教材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中的第二课,适用于高一年级。
[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专题的主题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第一课讲述1929-1933世界经济危机击碎了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奉行的自由主义政策;第二课(本课)讲述罗斯福新政应对危机,从而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第三课讲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虽然各有其特点,但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由此可见,本课在专题六中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点。
本课共分三目:“实干家罗斯福”、“施行新政”、“渡过难关”,分别介绍了罗斯福新政推行的原因、内容及其特点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和影响。
2.思想教育目标:认识适应社会发展的改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学习罗斯福乐观自信、勇于探索等精神。
3.能力目标:通过学习,通过对“实干家罗斯福”的学习及对“新政”的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历史情景的设置、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1.重点:“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突破:指导学生在研习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角色扮演、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新政内容,并进而分析其特点。
通过创设情景、材料分析、师生对话的方式共同探究,全方位理解其影响。
2.难点:对“新政”的认识评价。
突破:展示材料,创设情境,结合对内容的分析,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揭示“新政”的实质并从积极、消极两方面进行评价。
[教法、学法的运用及依据]一、教学方法与手段高一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基本史实已经有一定了解,但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理解易简单化、固定化。
教学中应重点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史实,理解“为什么”和“怎么样”,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培养其客观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本节课将设计多样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如:提问、回答、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回答锻炼表达能力。讨论和小组合作使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此外,还将采用课堂反馈、评价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这些互动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学生可能对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解有难度,特别是在如何评价新政的问题上,学生可能会受到个人经验和价值观的影响。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提供更多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观点。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测验和课堂表现来评估教学效果。针对反思结果,我会调整教学方法,如增加互动环节,使用更多直观教具,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我也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引入真实历史事件:通过展示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感受新政实施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好奇心。
2.创设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站在不同利益集团的角度,讨论对新政的看法,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代入感。
3.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媒体资源
本节课将使用多媒体课件、历史纪录片、图片和互联网资源等。多媒体课件有助于直观展示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认知。历史纪录片和图片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背景,激发学习兴趣。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拓宽视野。这些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认知水平,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设计了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人教版必修二第18课说课稿:罗斯福新政

4.课堂辩论:组织一场关于罗斯福新政利弊的辩论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自我总结,分享学习收获和困惑。
-课后评估教学效果,通过学生反馈、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教学效果。
课后,我将进行以下反思和改进措施:
1.分析课堂表现,总结优点和不足,调整教学方法;
2.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3.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关注他们的学习困惑,提供个性化指导。
(三)互动方式
我将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1.师生互动:提问、解答疑问、引导讨论等。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与学生展开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给予反馈。
2.生生互动: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观点,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课堂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小组研究报告、PPT等,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具备以下前置知识或技能:美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如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等;对经济危机的概念有所了解。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障碍:
1.对罗斯福新政具体措施的理解:新政涉及政策繁多,学生可能难以全面掌握。
2.对历史事件背后深层次原因的分析: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经济危机与社会政治背景的关联。
1.教具:黑板、投影仪等基本教具,用于展示教学内容、板书等。
2.多媒体资源:课件、纪录片、图片等,用于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等。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18课《罗斯福新政》公开课优秀教学案例

4.使学生明白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激发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风貌。
5.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国家命运,为我国的发展献计献策。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情境导入法,通过展示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美国人民的生活困境,引发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包括金融改革、工业复兴、农业调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
2.以案例分析法,对罗斯福新政中的重要事件和.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
2.创设模拟情境,如让学生扮演罗斯福政府官员、企业老板、普通民众等角色,进行情景模拟,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3.利用多媒体技术,如PPT、Flash等,制作生动直观的课件,展示罗斯福新政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成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结合地图、时间轴等工具,帮助学生理清罗斯福新政的发展脉络,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有哪些?对其后续发展有何启示?”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学生分工合作,搜集资料、整理观点,共同完成讨论任务。
3.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本节课通过展示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美国人民的生活困境,引发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兴趣。这种情境导入法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必要性,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鼓励词语:非常好!你真棒!这你都能答出来,可见你聪明勤奋!你是怎么想到这个答案的?)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鞠躬成九十度:此处应该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或者掌声不响亮,鞠躬到天亮)
(买一盒橙汁和五个杯子或五小盒)
今天我们就从柑橘种植说起。
来聊聊身边的人和事。
(生产模式和种植技术的创新给罗老伯带来经济效益)
本课就以“制度创新”为视角,来探究新政的成功之道。
(看视频和回答问题约3分钟)(展示课标P4)
请同学们用15分钟时间完成“目标导学案”
(临近结束时将幻灯片切换至P5)
创新需要具备条件,(将幻灯片切换至P6)请同学分享你的答案:
1933年,罗斯福带着人民的委托,就任美国总统。
他将如何应对危机?(将幻灯片切换至P7)我们来梳理新政的新举措
(将幻灯片切换至P8)不过,治病救人,首先得弄清病因。
请同学来阐述漫画内容;(注意:“是该管管了——说明木桶表达了要求干预的愿望”)请同学回答:胡佛的应对措施?你的建议?(非常棒)
还有其他想法吗?(视野很开阔)
总统的新政和我们的思路是一致的吗?我们来梳理自主阅读二的有关问题:(将幻灯片切换至P9)并停留问第一个问:
(将幻灯片切换至P10)
第一:同学,你能列举新政的创新举措吗?(抽最后一排的同学,列举财政金融方面的措施)非常棒!
这就是新政的创新举措(短暂停留后)
(将幻灯片切换至P11)
第二:哪些措施是抑制生产和刺激消费的?请同学将你能找到的答案与同学们分享:(将幻灯片切换至P12)
过渡:没有胡佛的旧,如何体现罗斯福的新。
请仔细观察左右表格,归纳出新政的创新之处。
(学生停留一分钟)
同学,你有发现吗?
现在我们将同学们的发现做出归纳:从形式上讲——;最大区别在于——
(将幻灯片切换至P13)
但有人却说新政非但不新,反而守旧?
所以,我们得出(结论)
(将幻灯片切换至P14)
罗斯福以创造性的放弃自由放任政策,转而全面干预经济为手段,通过梳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为美国摆脱危机困境指明了方向。
这些措施达到了他预期的成果了吗?接下来让我们一同分享创新带来的成果
(将幻灯片切换至P15)
你们曾经是这样勾画的吗?(展示图片)应该怎么归纳?(找关键词、句、提取中心意思,去除描述性语句)请注意横线。
如:
既要抓住关键语句,也要提取补充解释部分的关键词语,如
(将幻灯片切换至P16)
请同学将你找的关键句和词语按第一点的模式与大家分享
(学生阅读完以后,强调)这里反复提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将幻灯片切换至P17)他是指……,以国家干预为特征;它的出现体现出近代资本主义运行机制又进行了一次的自我调整。
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发展,竞争力增强,迫切需要通过自由竞争打破束缚,所以自由主义应运而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私人垄断组织产生;经济危机说明放纵私人垄断会导致无序竞争,盲目生产,所以需要国家干预。
因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将幻灯片切换至P18)
新政对美国和整个西方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但近年来,西方史学家对新政的又有了不的同认识。
我们一起来进行梳理。
(将幻灯片切换至P19)
提问:变化题的答题格式一定要体现变字。
常用的格式为从……到…..;由……到……;以前…….现在……;逐渐……
(学生回答变化以后,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讨论“肯定为主流”的原因,一组讨论否定成主流的原因)请相互讨论,指定一个同学将答案收集起来集中回答。
(将幻灯片切换至P20)
由于时间无法提供丰富史料,这里就留给同学们一个课后作业:查阅以下书籍,参考以
下角度,谈谈你对新政认识。
最后,我们回到本课主线,(将幻灯片切换至P21)
我们从时代与个人角度,讲述了罗斯福上台的背景;之后,他以新政为口号,从财经、工农社等方面对美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都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的特点,虽未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但是美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整个资本主义国家运行机制的自我调整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这过程中,无不贯穿着“创新”二字。
(短暂停留后将幻灯片切换至P21)创新是民族和国家发展不竭动力。
现在,李老师要征集一男和一女两位同学来朗诵,来作为本课的总结。
创新赋
师:创新者,国之源也。
生:忆往昔,秦皇汉武,何等雄杰;唐宋发明,何等隆盛;明清瓷器,何等绚丽;近让日本为之仰慕,远令英法为之垂涎;吾中华之国威,广播于四海。
师:叹晚清,泱泱大国,沦为鱼肉。
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地;十八省之土地财产,以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以为人注籍之奴。
吾民族之尊严,已荡然无存。
生:何者?善创新者胜,保守者败,历史之定理。
师:看今朝,峰回路转。
中华儿女多才俊,遍撒才智扬国威。
神舟飞天,天宫筑梦,与嫦娥赏月,指日可待;高铁飞驰,天河运转,同大圣追逐,已成现实。
合:创新强则国强,创新长久则国运长久。
愿吾中国少年,立创新之志,攒进取之心,共筑中国梦,同扬民族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