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金堂县淮口中学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卷(一二单元含中考真题及答案)
2019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卷一、选择题(40分)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 北京人B. 元谋人C. 蓝田人D. 山顶洞人2.我国最早使用彩陶的是()A. 北京人B. 元谋人C. 半坡人D. 河姆渡人3.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其根本原因是()A.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思想比较活跃,善于思考B.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为“百家争鸣”现象的产生提供了条件C.王室衰微,思想控制不力D.封建政府的大力提倡,新兴地主阶级产生4.电影《大鱼海棠》的创意源自《庄子·逍遥游》中“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以下哪点是庄子的观点的?A.主张民贵君轻B.主张兼爱非攻C.主张道法自然D.主张法治5.你若要去北京旅游,可以参观下列哪个原始人类遗址?A.周口店遗址B.河姆渡遗址C.元谋人遗址D.半坡遗址6.孙中山曾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A.黄帝B.炎帝C.尧D.舜7.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收集了以下图片。
它们所反映原始居民房屋“不一样”特色主要是由决定的。
()A. 饮食习惯B. 自然条件C. 劳动工具D. 劳动技术8.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并由此建立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春秋9.“他希望人们通过学习和‘克己’修养,认识‘道’,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调整自己的言行活动,进而推己及人,帮助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提高自己的素质。
”材料中的“他”是()A. 老子B. 孔子C. 韩非子D. 墨子10.春秋战国时期标志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A. 灵梁的开凿B.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C. 曲辕犁的制造D. 筒车的使用11.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 诸侯争霸B. 百家争鸣C. 商鞅变法D.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12.大禹以平凡的义举,印证了“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高尚人生境界。
初中2019--2020学年度【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30分)1.我国境内发现的距今约170万年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2.为“感知”170万年前的生活、寻找远古人类的足迹,中考结束后,小刚准备和同学一起去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什么地方()A.北京B.陕西C.云南 D.河南3.历史教研组在研究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时,针对下面三幅图片展开对北京人生活的讨论,你认为可能得出的结论有()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①北京人会制造打制的石器②北京人已经可以直立行走③北京人会使用火④北京人已经掌握了原始农耕,会种植庄稼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早期人类。
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5.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完全与“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等关键词符合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应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7.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下列各图所示文物为研究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提供了直接证据的是()A B C D8.参观遗址、遗迹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
下列历史遗址、遗迹中,有助于我们了解史前农耕社会生活的是( )A.周口店北京人遗址B.河姆渡和半坡遗址C.河南安阳殷墟遗址D.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9.下图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
下列有关该部落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是()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③他教人们挖井④他发明养蚕缫丝,创造了文字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10.每年清明黄帝公祭日,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都有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华侨参加。
2019-2020学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1.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山顶洞人遗址D. 半坡聚落遗址2. 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 )A.大豆和小麦B.花生和高粱C.甘薯、玉米D.水稻、粟3.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列有关北京人的内容与史实不符的是()A.头部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B.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C.用火取暖和烧烤食物D.种植水稻4.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不同的根本因素是()A.饮食习惯B.劳动工具C.自然条件D.劳动技术5.中国古代的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是()A.禹后期,伯益被推举为继任者B.禹死后,伯益继承最高统治者的位置C.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D.禹死后,启继承了最高统治者的位置6.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北京人B.元谋人 C .山顶洞人 D.蓝田人7.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商朝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多②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战争③四羊方尊是世界己知的最大青铜器④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那一人物开始?()A.炎帝B.黄帝C.舜D.禹9.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著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选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B.投票制C.任命制D.禅让制10、下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A. 自然条件B. 生活习惯C. 生产工具D. 劳动技术11、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使用骨针缝衣②采用天然火③种植水稻④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A. ②①③④B. ①②③④C.④③②①D.①③②④12、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V)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V)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答题卡的要求作答。
、目前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3、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
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①农作物的出现②家畜饲养③聚落④磨制工具⑤城市的出现A. ①②③④⑤B. ①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4、《史记》中“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肯入。
”反映的是()A. 女娲造人B. 大禹治水C. 牧野之战D. 涿鹿之战5、夏商周断代工程”是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
夏、商、西周这三个朝代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 诸侯的反叛B. 统治者残暴昏庸,失去民心C. “国人暴动”D. 牧野之战的影响6、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叙述正确的是( )①战争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②战后出现了一些较大的诸侯国③中原各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④周天子坐收渔利,权力渐大A. ①②③B. ②③④C.①②④D. ①③④7、《论语》中说“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春秋8、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命脉。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是()A. 标志着中国的远古人类已逐步进入定居生活B. 表明个体家庭和私有财产的出现C.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D. 表明中国已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9、被人类学家命名为“北京人”的早期人类,证明其已经是人的主要根据和理由是A. 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B. 使用天然火C. 用石块、兽骨等制造工具D. 能够直立行走10、亘古悠远的古代文明中发生了许多值得人们深思的典型事件。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禹建立夏朝②西周灭亡③商汤建国④盘庚迁殷A. ①③④②B. ②③④①C. ③④②①D. ④③②①11、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部编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30分)1.你喜欢恐龙吗?2003年底,一条题为“元谋人故乡发现大量恐龙化石群”的消息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你知道元谋人的故乡()A.四川省 B.陕西省 C.北京周口店 D.云南省2.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发明医药,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A.尧 B.神农氏 C.轩辕氏 D.禹3.老师让欣欣做组长。
她却推选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朱娟做组长,同学们感叹:这是的再现啊! ()A.推恩令 B.王位世袭 C.禅让 D.大一统4、我们的先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有( )A玉米、花生 B水稻、粟 C花生、水稻 D玉米、粟5、大约距今70—20万年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B、山顶洞人C、蓝田人D、北京人6、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证据,历史学家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灰烬、烧石、烧骨等,这反映出北京人()A.学会使用火B.爱美 C.居住在北京 D.学会直立行走7、火对我们今天的生活非常的重要。
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掌握人工取火的是()A 北京人B 山顶洞人C 半坡人D 河姆渡人8、如果你去浙江余姚旅游参观,你可以到下列哪一种远古居民遗址()A 山顶洞人B 河姆渡人C 半坡人D 大汶口人9、华夏族尊奉的祖先是()A 炎帝黄帝B 炎帝尧C 黄帝尧D 尧舜10、传说中治水有功....被民主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是()A 尧B 舜C 禹D 启11、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 制做彩陶B 纺织麻布衣服C 住干栏式房屋D 种植粟12、根据禅让传说,下列各项中正确的一项是()A 舜—尧—禹B 尧—禹—舜C 尧—舜—禹D 禹—舜—尧1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 夏B 商C 西周D 东周14、若要实地考察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遗址,应到()A.云南省元谋人遗址B.浙江省河姆渡遗址C.陕西省半坡遗址D.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5、题1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模拟)

人教版2019-2020 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 )卷姓名: 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 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说法不正确的是A.侵略者发动战争的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B.签订了《北京条约》等C.这次战争中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是日本D.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并火烧圆明园2 . 在中国近代史上,我国受尽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B.俄国C.美国D.日本3 . 以下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B.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C.中国从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4 .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主要表现在①侵略者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②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领土和主权③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北方并伸向内地④清政府统治者越来越懦弱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5 . 根据以下表格并结合所学,推论正确的是①屡次战败都有赔款给列强②《南京条约》后,清政府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③《马关条约》后,列强的经济侵略方式以资本输出为主④《辛丑条约》“不割地”与列强之前已经瓜分中国和接受“门户开放”政策有关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 . 马克吐温:“义和团是爱国的,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
”“而美国传教士⋯⋯从贫困的中国农民身上榨取13 倍的罚款,⋯⋯把这样获得的代价用于传播福音。
”他谴责的是A.鸦片战争及《中英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北京条约》C.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D.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7 . “由于它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错失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于是它后来居上提出了‘门户开放'”。
四川省金堂县又新中学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卷(含答案与解析)

四川省金堂县又新中学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范围:1-4课)一.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1.在北京人生活的山洞里,有6米多厚的灰烬。
这说明了()A.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 B.北京人已经能够直立行走C.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D.北京人已经会人工取火2.右面几幅图片是历史学家根据在北京周口店考古发现设想的情景,在这样的环境下,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应该()A.住在山洞里B.学会制造工具 C.懂得用火 D.过群居生活3.考古工作者制作完成“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见下图)的主要依据()A.周口店的自然环境 B.遗址中的打制石器C.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D.北京人生活想象图4.“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
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
”材料反映了北京人()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②会种植庄稼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①③④B.①③ C.①②④D.②④5.下面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一头野兽C.他很高兴,吹起骨哨告诉其他同伴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里,洞口燃着一堆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6.2017年10月15日,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湘两优900”通过测产验收,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
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A.河姆渡居民B.半坡居民 C.北京人D.元谋人7.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
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8.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
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②过着定居生活③种植粮食作物粟和水稻④会制造陶器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周围一带系沼泽地,建造住宅时,先打下1米长木桩,……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米厚地板,……9.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4.右图是胡明同学做的复习卡片,在其“”处应填写的标题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5.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A、农业生产的发展B、火的使用C、能建造房屋D、使用陶瓷6.传说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获得成功。
”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是A、黄帝B、尧C、舜D、禹7.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观事实。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A、清朝B、夏朝C、唐朝D、商朝8.“禅让”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办法。
这种办法是A、父传子B、母传女C、兄传弟D、大家推选9.夏启登上王位的方式是A、通过禅让制,大家选举他做首领B、通过激烈的竞争,战胜其他部落C、凭借家庭特殊地位,自己继承父位D、治水建功立业10.下列不属于西周分封制内容的是A、周天子把土地、人民分封给亲族、功臣,并封他们为诸侯B、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C、诸侯要向天子纳贡D、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天子纳税11.小明观察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有一个诸侯国曾经是春秋时期的霸主,而在战国形势图上却找不到,该诸侯国是A、晋B、齐C、楚D、秦12.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A、重视教育B、勤政爱民C、增强军事力量D、发展经济13.春秋争霸战争的客观进步性表现在A、国王的权威下降B、诸侯国的数目减少C、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D、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14.青铜文化是我国的民族瑰宝,历史悠久,其光辉灿烂的历史在A、原始社会末期B、夏朝C、商朝D、西周15.下列关于我国青铜文明的说法,不准确的是A、只有青铜铸造技术B、手工艺以青铜铸造为主C、青铜铸造技术高超D、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共同繁荣Ⅱ(主观卷)45分二、识图题(20分)16.文物识别:说出下列各图中的文物的名称及使用的远古居民,填入表格相应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金堂县淮口中学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1.一部反映中国远古人类生活的纪录片里有这样一段话:“一场大雨意外浇灭了这些远古人类辛苦保存的火种。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又只好生吃狩猎到的野兽了。
”下列远古人类中最有可能遇到上述情况的是()A. 北京人B. 半坡人C. 河姆渡人D. 华夏部落2.“国人暴动”发生在公元前841年,请问这一年为哪一世纪()A. 公元前5世纪B. 公元前7世纪C. 公元前9世纪D. 公元前8世纪3.在下列哪个战役之后,炎黄两部落结成部落联盟()A. 涿鹿之战B. 牧野之战C. 阪泉之战D. 官渡之战4.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当时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B.手工业的规模扩大C.商业活动十分活跃,金属货币开始被使用D.与一些诸侯国的改革有关5.观察下面图一、图二,通过比较最能说明()A. 建筑技术的发展B. 冶铸工艺的提高C. 战争武器的改进D. 生产力不断进步6.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A. 私学的兴盛B. 诸侯国的兼并战争C. 社会大变革D. 士人的解放7.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A.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B. 王室得到霸主的支持而中兴C. 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D. 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强8.在一位七年级同学的历史探究学习中出现“夏朝”“春秋战国”“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内容,那么这位同学探究学习的主题应该是()A.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D.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9.下列器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青铜器②陶器③石器④铁器A. ①②③④B. ②①④③C. ③②①④D. ④③②①10.寒假将至,小华计划到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远古人类遗址所在地游玩,你能告诉他应该去下列哪个地方吗?()A. 云南省元谋县B. 北京周口店C. 陕西西安半坡村D. 浙江省余姚市11.“王(周桓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服。
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
”以上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周桓王权力强大B. 诸侯争霸厉害C. 周王室衰微D. 郑伯已成为霸主12.毛泽东在《贺新郎·咏史》中吟道:“人猿相揖别(注:揖别有拜别之意),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对“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 人与猿只在一起磨过几个石头后就告别了B. 人和猿在几个磨过的石头旁边告别了C.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制造工具D.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磨几个石头13.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创立了分封制以求长治久安,却仍然摆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导致西周灭亡的事件是()A.国人暴动B.犬戎族攻破镐京C.城濮之战D.牧野大战14.暑假期间,小明去河姆渡遗址参观,对河姆渡人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
以下在河姆渡遗址不能发现的是()A.人面鱼纹彩陶盆B.稻谷遗迹C.骨耜D.猪纹陶钵15.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去体验半坡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
下列你不能够体验到的是()A.吃上用陶器煮熟的肉B.穿简单缝制的衣服C.用石刀收割水稻D.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中16.如下图所示考古发现的生产工具,代表我国原始居民生产力最高水平的是()A. 打制石器B. 骨耜C. 钻孔石斧D. 铁犁铧17.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故事传说大约发生在()A. 夏朝时B. 黄帝时C. 东周时D. 商朝末年18.下列文化遗存能帮助我们了解夏商周时期的社会,请按所反映时期的先后顺序排列()①殷墟遗址②二里头遗址③镐京遗址A. ①②③B. ③②①C. ②③①D. ②①③19.从2001年起,前往黄帝陵祭祖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以种植“炎黄子孙林”的形式,来表达对始祖的崇敬与追思之情。
华夏儿女自称为炎黄子孙的原因是()A. 中国人是黄色人种,皮肤是黄色的B. 炎帝、黄帝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一切文明C. 我们的祖先炎帝生活在黄河流域D. 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20.(2018北京中考1.)考古工作者制作完成“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见图)的主要依据()A.周口店的自然环境 B.遗址中的打制石器 C.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D.北京人生活想象图21.(2018青岛中考1.)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
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②过着定居生活③种植粮食作物粟和水稻④会制造陶器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22.(2018枣庄中考1.)从两千多年前墨子和学生做小孔成像实验,到今天“墨子号”成果引领“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科学领域有望成为中国对外的新名片,闪耀世界。
而墨子的思想主张则是()A.“春秋无义战”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为政以德”23.(2018福建中考3.) 下图所示内容中的“圣人”的指( )A. 老子B. 孔子C. 墨子D. 韩非子24.(2018镇江中考1.)孟子认为,统治者要让百姓有田有宅,有劳动时间,有物质保障。
这反映出孟子主张()A.“兼爱”“非攻” B.实行“法治” C.“无为而治” D.“仁政”治国25.(2018凉州中考1.)《史记》记载:“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
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封召公奭于燕。
”这反映的是()A.武王伐纣B.西周分封制 C.春秋争霸 D.战国七雄二、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50分)26.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材料二:……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把因懒惰不务正业而致贫困的人及其妻子儿女收为奴隶,以此杜绝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的丧失损耗)。
材料三……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请回答:(1)据所学知识,材料一中“商君”指谁?支持“商君”变法的秦国君主是?(2)据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务耕织”“尚军功”分别指变法中哪项措施?(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此次变法的积极作用。
(4)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向全面深化推进,请从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角度谈谈你从以上史实中获得的启示。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
平王时期,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握。
(1)材料一中“诸侯”的出现与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此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周平王东迁”之后这一阶段被称为什么时期?(3)后来,晋国分裂成了哪三个国家?28.阅读材料,请回答:材料一: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世纪·周本纪》材料二:“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1)根据材料一回答,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2)桓公在春秋时期最先称霸,请问他是哪一国的国君?(3)桓公为什么能“霸诸侯,一匡天下”(或桓公最先称霸的原因是什么)?(4)除了桓公外,晋、楚、秦先后称霸的国君分别叫什么?29.(2018南京中考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
未、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在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微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共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材料三《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迟也。
”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程佃制。
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
——《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
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
(2)据材料二,从商代墓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据材料三,这一变化有何历史作用?(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1.【答案】A2.【答案】C3.【答案】C4.【答案】C5.【答案】D6.【答案】C7.【答案】A8.【答案】A9.【答案】C10.【答案】A11.【答案】C12.【答案】C13.【答案】A14.【答案】A15.【答案】C16.【答案】C17.【答案】D18.【答案】D19.【答案】D20.【答案】C21.【答案】D22.【答案】C23.【答案】B24.【答案】D25.【答案】B二、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50分)26.【答案】(1)商鞅,秦孝公。
(2)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或根据军功大小授爵)。
(3)秦国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27.【答案】(1)分封制;“授民授疆土”。
(2)东周。
(3)韩、赵、魏。
28.【答案】(1)周室衰微(或诸侯称霸)。
(2)齐。
(3)重用人才(或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诸侯。
(4)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29.(2018南京中考26.)【答案】(1)末、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
制作简单的玉器或原始乐器。
(2)青铜器品种多,数量大;青铜工艺高超;已有文字等。
(3)由集体耕作到租佃制出现。
提高了生产积极性(生产力得到发展)。
(4)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走向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