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ppt课件

哥白尼
宇宙无限,没有中心
符合客观实际 实践检验是正确的
“宇宙无限,没有中心”这一观点是真理,不以人
的意志(包括权力、地位等)为转移。
【探究二】 2、 判断:下面这些话是不是真理?
(1)万有引力规律是不是真理 (2)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上帝创造人”是真理吗 (5)星座决定命运是真理
1、含义:
在 实 践
一、
真
(1)客观性—基本属性
理 2、特点(2)具体的
要坚持真理
中 追
(3)有条件的
要发现和发展真理
求 和 发 展
二、 追求 真理 是一个
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具有无限性
真 过程 认识具有上升性
理
要不断追求真理
【探究一】 1、阅读教材P47第一个方框中的内容,并思考 其中的探究问题 (1)什么样的认识能够被称为真理? (2)为什么对同一个事物人们会产生真理和谬 误之分?对同一事物的认识,谬误有几个?真 理有几个? (3)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以及我们时常说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见仁见智”和“公说 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观点正确吗?如何评 价这两种观点? (4)“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说明了真理有什么 特点?
(2)检验真理的标准 ——社会实践
客观的
真理只有一个。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注: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探究三】 阅读教材第47页第二个方框中的内容,探究下 列问题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 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 适用的真理。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球面认识的不断深 入,这一定理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 巴切夫斯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度。随后德国 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度。由 此,人们关于空间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作者:毛雄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第08期1.内容本课时教学内容如下:2.解析从教学内容来看,真理的特征,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是本课时的主要内容。
在求索真理的历程教学板块中,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与前面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相联系,同时又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方法论要求和落脚点所在。
所以,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是本课时的核心内容。
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学习属于方法论,需要先理解真理的特征,通过对真理本身内涵的理解,才能进一步理解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以及如何追求真理这一方法论。
所以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真理的特征,而关键是理解真理的含义。
1.目标理解真理的含义;理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体验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2.解析(1)理解真理的含义是指理解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理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指通过对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知识,理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条件,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体验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是指通过对真理特征的理解,能够结合人物生活事例,体验他人追求真理的过程,体会追求真理需要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品质。
困难一是理解真理的含义,学生可能会根据生活经验主观地认为真理是什么,缺乏科学性。
解决方法:采用探讨、追问方法,列出对真理含义界定的不同看法,然后逐一引导学生否定片面的观点,接近对真理含义的认识。
困难二是理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学生对真理有适用范围、真理和谬误会相互转化缺乏辩证的思维能力和方法,理解起来难度较大。
解决方法:第一,运用感性的、形象的事例说明抽象的道理。
第二,引导学生自己列举社会生活或学习生活中的事例,从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来说明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根据教学需要,采用电子白板教学,在教学设计中,主要采用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尼尔·舍特曼发现准晶体的事例为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真理的含义、特征以及追求真理的过程。
2018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服从多数的办法来确定真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真理的客观性 (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 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 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异性。 (2)所谓真理的客观性,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 认识的主体差异性,而这些具有差异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 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 (3)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异性,并不等于否定真理的客观性。
目题(一) 真理是客观的
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1)含义:标志 主观 同 客观 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 事物及其规律的 正确 反映。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客观性 。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3)真理客观性的要求:坚持真理面前 人人平等 。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有用就是真理。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真理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
辨析:认识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不能超越历史条件,任
何真理都有适用的条件。
2.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 )
辨析:虽然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 化成谬误,但每一真理相对于它存在的条件来讲是确定的、客观 的,并不包含谬误的成分。
(× )
辨析: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能够正确
指导人们的实践,因而它是“有用”的。但“有用就是真理”是唯
心主义的真理观,其根本错误在于否认真理的客观性,把真理当作
随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东西。
2.多数人公认的东西就是真理。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四课时作业1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含解析

课时作业1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对“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理解正确的是()A.在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认识中,真理只有一个B.真理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C.任何人都必须承认认识的真理性D.真理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解析:A 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和谬误不能混淆。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2.即使像1+1=2这样简单的公式,也有它不成立的地方。
例如在布尔代数中,1+1=0。
而布尔代数在电子线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说明( )A.人的认识只能是近似正确的B.真理的客观性是相对的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解析:D “即使像1+1=2这样简单的公式,也有它不成立的地方”,表明真理是有条件的,故C项符合题意;A项否认了人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错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它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它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故B项错误;D项虽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3.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
这一认识过程()①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③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④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D ①错误,对“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中每一阶段的特点各不相同。
③错误,它否认了认识发展的前进性、上升性。
对“两座山"关系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由浅入深、不断提高的发展过程,故②④符合题意。
4。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转基因之争更是重中之重.无论是反转基因还是挺转基因,都有各自的理由,对此也一直没有清晰的定论.这说明()①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②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都是真理③对真理的认识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D ①错在“永无定论”;②错误,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也可能是谬误。
思想政治④必修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PPT课件

二、真理的属性(特点) (2)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 出这 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提示】 这里的条件和范围从空间上讲,即 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层 面的正确认识。
知识回顾 实践的含义 人
的 认 识 从 何 而 来
实践 的特点
客观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是 认识的 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 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真理的含义
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真理
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在人们探索真理的 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 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航空飞机发生空难, 机上7人全部丧生。 但他并未影响其他国家的航天飞行计划
哥伦比亚号失事后,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已获得 的认识? 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自己的挫折呢?
认识的反复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们对 性和无限性 同一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 原理 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 次循环反复才能完成。这种循环反 复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 上升,认识具有前进行和上升性。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 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在实践 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 真理。
谬误
真理: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谬误: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
思考:理解真理
一般说来,一个人从生到死要经过幼年、少年、 青年、中年、老年这样几个阶段。请问:这是不是 真理?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二政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一、考点突破1. 真理是客观的;2.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3.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二、重难点提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要点1:真理的含义及最基本的属性1. 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误区点拨】(1)有用的认识就是真理错。
比如日本说钓鱼岛是日本的,对日本有用,但不是真理。
(2)强权就是真理错。
比如美国入侵伊拉克时说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后来没有找到,这说明强权不一定是真理。
(3)大家都认同的就是真理错。
微信上有很多传言,比如微波炉辐射致癌等其实都是谣传。
2. 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
“真理”是客观的,正确就是正确,它不以人的意志(包括权力、地位)为转移。
(1)任何真理所反映的内容都是客观的。
如: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引力,在我们发现它以前就已经客观存在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了。
(2)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重要提示】认识具有多样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归纳总结】原理: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方法论:要坚持真理。
要点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 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例:日本科学家发现,在零下273摄氏度的极低温和18特斯拉的强磁场下,复合晶体电阻为零,呈超导状态,这就是“磁场感应超导现象”,这一发现打破了迄今为止认为强磁场会使超导物质的超导性消失的认识。
2.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离开这一特定的过程,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例:【归纳总结】原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所以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方法论:要正确对待谬误。
承认错误,改正错误。
要点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 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主体来看,会受到主观与客观条件的限制,如:具体的实践水平,本人的立场、观点、方法等;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辨析:真理必有用,有用即真理。 辨析:真理必有用,有用即真理。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 它能正确指导人们的行动, 映,它能正确指导人们的行动,达到预期的目 因此,真理必有用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的,因此,真理必有用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2)但有用即真理的论断却否认了真理的客观 性,把真理当成可以按照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 的东西,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的东西,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3)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应通过实践检 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 验它是否如实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 验它是否如实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 而不是看它是否对人有用。 而不是看它是否对人有用。有用即真理的论断 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因而是错误的。 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因而是错误的。
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地 球 是 世 界 的 中 心
太 阳 是 宇 宙 的 中 心
宇宙无限, 宇宙无限,没有中心
地球是世界的中心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宇宙无限,没有中心 宇宙无限, 实践检验是正确的 “宇宙无限,没有中心”这一观点是真理, 宇宙无限,没有中心”这一观点是真理, 宇宙无限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 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 当地) 具体( 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当地)的历史 当时)的统一。 (当时)的统一。 世纪的中期,马克思、 在19 世纪的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 资本主义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规律时, 资本主义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规律时,曾经得出 过这样的结论: 过这样的结论: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一个国家 内首先取得胜利,只能在大多数国家, 内首先取得胜利,只能在大多数国家,至少在欧 洲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才能胜利。 洲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才能胜利。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到了20 世纪初期, 到了20 世纪初期,列宁又得出一个与此相 反的新结论: 反的新结论: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切资本主义国 家内同时取得胜利, 家内同时取得胜利,而可能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 家中获得胜利。 帝国主义阶段) 家中获得胜利。(帝国主义阶段)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PPT课件27 人教课标版

B.人们认识事物所能达到的程度完全取决于客 观条件本身
C.人们并不能使每次获得的认识都是正确的 D.人们在每一次对事物的认识上都具有终极的
意义
15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现今时代,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掌握尽可能多的技能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5 、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当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8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19 、青春是盛开的鲜花,用它艳丽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青春是美妙的乐章,用它跳跃的音符谱写人生的旋律;青春是翱翔的雄鹰,用它矫健的翅膀搏击广阔的天宇;青春是奔腾的河流,用它倒海 的气势冲垮陈旧的桎梏。
19 、拥有的时候,多加珍惜,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平安就是福。且行且惜,且走且悟,人生之中唯有自强不息,勇敢向前,方可走出一条阳光大道。 17 、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 6 、低调是永恒的美德,缺心眼的话就要学会沉默。 2 、在人生中只有曲线前进的快乐,没有直线上升的成功。只有珍惜今天,才会有美好的明天;只有把握住今天,才会有更辉煌的明天! 1 、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我们不应该取笑那些勤奋好学的老年人,相反,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他们的精神。 3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8 、路再长也是会有终点,不管活成什么样子,都不要把责任推给别人,一切喜怒哀乐都是自己造成。心宽了,烦恼自然就少了,日子自然就顺了,人生也就圆融自在了。在意多了,乐趣就少了; 看得淡了,一切皆释然。人要知足常乐,什么事情都不能想繁杂,心灵负荷重了,就会怨天忧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1、对立: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二者有着严格的界限,不能混淆
2、统一:真理和谬误是统一的; ①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二者相伴而行。 ②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 犯了错误则要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观点一:月亮是相当久远以前的史前人类造出来的
观点二:月球是一颗寂静荒凉的星球,没有空气、昼夜温差极大、 辐射强烈、月表凹凸不平且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 观点三:月球是地球的伴星和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观点四:月球原本是地球的一部分,由于地球运动和受外星体撞击, 地球飞出去一大块物质,形成现在的月球……
要使主观符合当时的客观——主客观历史的统一 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
“先在城市夺取政权” 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 理论
前苏联的 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的 社会主义革命
要使主观符合当地的客观——主客观具体的统一 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
二.真理的特点
1.真理的最基本属性-----客观性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立场、观点、知识结构等不同
产生
多种不同的认识
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二.真理的特点
1.真理的最基本属性-----客观性
1)真理具有客观性的原因 2)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3)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对同一个事物在同一个条件下只能产生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 有一个。
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1)真理具有客观性的原因
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2)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①真理的客观性,就是说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会受到权利、地 位、金钱的影响。
②真理的客观性,主要是讲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从真理反映的对象角 度来讲的。
③真理内容上是客观的,形式上是主观的,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
材料四: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过卫星发射和登月活动发现,“月海”实际上是月球 上广阔的平原。 探究四:从认识的主、客体两方面分析,为什么早期人类对月球的正确认识如此匮乏?
四、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特点/过程)
1. 认识具有反复性
1)内涵: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 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性) 2)真理都是具体的(具体性)
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 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
3)结论: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①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②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真理不能超越历史条和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观点三:月球是一颗寂静荒凉的星球,没有空气、昼夜温差极大 、辐射强烈、月表凹凸不平且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 ①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②任何真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
二.真理的特点
1.真理的最基本属性-----客观性
材料: 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并且在 10月20日实 现二者的成功对接,为中国建立国际空间站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中国走向 太空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然而,针对中国对太空探索的一系列成就,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太空探索,耗费人才、物力、财力,得不偿失 观点二:太空探索,对国家有利对老百姓不利。 观点三:太空探索,促进了我国航空和国防科技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探究二:同样是太空探索,为什么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呢?
“造反有理”这个观点是真理还是谬误? • 在中国人民身受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官僚资 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时, 毛泽东说“造反有理”, 指人民要求解放。
• 在20世纪60年代,一些别 有用心的人在十年浩劫中 又打出“造反有理”,要 造人民政权的反,造社会 主义的反。
说明真理是具体的,要从具体的历史条件来判别某个观点 是真理还是谬误.
人类探月之旅: 材料一:中国古代老百姓每逢月食非常害怕,认为这是上天在惩罚人类,“天狗食 月”一说盛行,……
知识水平
材料二:在中世纪的欧洲,统治阶级为巩固统治地位,推崇神学,认为上帝创造了 地球、月亮等万事万物。 立场、观点
材料三:月球表面复杂多样,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学家在 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 ”。而月球的背 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 界。
探究一:你认为哪些认识是正确的?为什么? 经过实践检验,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
真 理
认识:是人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相符合 认识 不符合 客观对象
真理
谬误
一、真理的含义
1.真理的含义:标志 主观同客观相符合 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 正确反映
物及其规律的
。
2、谬误的含义: 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
2)原因
①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还受到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 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 ②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 过程。
材料:我国对太空的探索历程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 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 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 ,实 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 2007年10月24日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我国迈出了 探月、登月的步伐.…… 探究五:中国儿女一直都在探索着太空,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中国 对太空的探索和认识还会发展吗?为什么?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任何情况下三角形内角之和都等于180度吗?
二.真理的特点
1.真理的最基本属性-----客观性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性)
①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 理就会变成谬误。
②理解:“条件和范围”是从空间角度来讲的,即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物质 世界的某一具体领域、某一层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