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22、金子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22 金子》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22 金子》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彼得留了下来,他把自己的
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不久
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
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 金子,淘金者便蜂拥而至。他们在河床
上挖出很多大坑,希望找到金子,结果,
绝大多数人一无所获,只好扫兴离去。
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 金子,淘金者便蜂拥而至。他们在河床
上挖出很多大坑,希望找到金子,结果,
“这里没找到金子,”彼得 若有所悟,“但这土地很肥沃, 我可以用来种花,人们一定会 买些花来装扮自己的客厅。如 果真是这样的话,用不了几年 我就会成功的……”
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个晚上,天下起 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雨终 于停了。彼得走出小木屋,发现眼前的土地 和以前不一样了: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 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 的小草。 “这里没找到金子,”彼得若有所悟, “但这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来种花,人们 一定会买些花来装扮自己的客厅。如果真是 这样的话,用不了几年我就会成功的……”
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22 金子》 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22


淘金 埋头苦干
Hale Waihona Puke 一无所获种花 全部精力
找到真金
彼得为了实现自己发财致富的梦想, 去萨文河畔(淘金),他(埋头苦干 )了 几个月,可是(一无所获 )。后来他付出 全部精力 了( )用来( ) ,最后终于 种花 找到真金 ( )。
“这里没找到金子,”彼得 若有所悟,“但这土地很肥沃, 我可以用来种花,人们一定会 买些花来装扮自己的客厅。如 果真是这样的话,用不了几年 我就会成功的……”

种花
土地肥沃


卖花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金子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金子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金子一、教材分析1.1 教材版本本教案适用于苏教版国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2 教材特点本册教材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内容包括了四季的变化、节气的庆祝和民间习俗等。

本册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情感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感受自然环境和生活中的美好,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

1.3 教学目标1.学习四季变化和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理解它们的特点和民间习俗。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情感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

二、教学内容2.1 第一课时2.1.1 学习目标1.理解“春天”的特点和春节的民间习俗。

2.讲述春节的由来和传说。

2.1.2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特点,理解春节的民俗习惯和传说。

2.1.3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春节的看法和想法。

2.1.4 教学准备课本《春节的来历》2.1.5 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先张贴一些春节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询问学生他们知道的春节有哪些民俗习惯和传说?2.学习课文–背诵课文,让学生记住生字词,理解课文中的内容。

–查阅关于春节的相关资料,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春节是怎样庆祝的,以及春节的起源和传说。

3.讲解核心词语–春天–正月初一–年味儿–压岁钱4.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一个问题:春节最让你难以忘怀的事情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对春节的看法和想法。

5.小结教师用板书记录学生关注的问题和他们的想法。

2.2 第二课时2.2.1 学习目标1.理解“夏天”的特点和夏至的民间习俗。

2.讲述夏至的由来和传说。

2.2.2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夏天”的特点,理解夏至的民俗习惯和传说。

2.2.3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夏至的起源和民间传说。

2.2.4 教学准备课本《夏至》2.2.5 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播放夏天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夏天的气息和特点。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金子》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金子》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金子》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适用于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金子》课文的教学。

《金子》是一篇中篇小说,内容清新动人,通过主角小男孩小金子吃苦耐劳、努力拼搏,最后得到了意外的回报,展现了乐观向上、踏实肯干的精神风貌,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小男孩小金子的成长历程;•了解小金子的个性特点;•理解故事中所表达的正面价值观。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情感素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踏实肯干的习惯;•培养学生的乐观向上、勇于追梦的精神风貌;•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教学内容及活动安排1. 导入环节•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感受主题氛围。

2. 阅读理解环节•借助学生自读、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导读重点段落,让学生理解课文情节,认识小金子的品性特点;•分组进行课文情节还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3. 语言表达环节•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精彩词句、描写手法等,并进行模仿训练;•引导学生进行个人发言和小组合作,进行课文情节的演绎和表达。

4. 情感与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意义和乐趣,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给学生展示实践、勤奋种下的“金子”果实,引导学生学习小金子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情感、人文素养。

四、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后的成果评价,可以采用如下形式:•给学生提供近义词、反义词,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课文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课文情节还原、主题概括、人物描绘等小测等形式进行测试;•通过课堂讨论、作业表现、小组合作等途径进行个别评估。

五、教学体会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小男孩小金子的成长过程,认识劳动和勤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乐观向上、踏实肯干的品质,展现了全面的语文教学。

同时,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训练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素质。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金子》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金子》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金子》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本课后,能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真阅读理解课文,适当想像,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难点认真阅读理解课文,适当想像,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语段进行分析、体会。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幻灯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课同学们,你们见过金子吗?(金子图片)金子是什么?(一种贵重的金属)人们也常常用金子来比喻什么?(珍贵的东西、美好的心灵或品质……)今天的课文跟金子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播放手机典型的导学成果2、新授(一)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词,自由练读。

táo jué bǐ fú ɡān fù mǎi jué kēnɡwā qián淘金者 绝大多数 彼得•弗雷特 不甘心 附近 买地 挖掘 坑坑洼洼 金钱pén shuā ruǎn rónɡ ruò wù bàn jiāo shí倾盆大雨 冲刷平整 松软 绿茸茸 若有所悟 装扮 美丽 娇艳 实现指名示范读词,读后评议是否读正确了。

(注意:“坑”是后鼻音,“盆”是前鼻音)齐读生字词3.分段指名读课文,读后评议,指出不足,进行纠正训练。

(二)了解课文梗概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围绕“金子”一词用几句话说一说。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绝大多数人 一无所获、扫兴离去彼得•弗雷特 埋头苦干、灰心失望偶然发现、若有所悟、精心培育、找到真金2.讨论:彼得•弗雷特到底有没有找到真金?(学生各抒己见)3.齐读课文。

(三)学写生字1.认读田字格中的生字,口头扩词。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2《金子》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2《金子》

彼得的花圃会是什么样儿的? 请你想象一下画面,用语言描绘出来。
彼得的小花圃
绚丽多彩的各种鲜花竞相开放,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白的似雪,粉的似霞。一团团,一簇簇花儿开放, 散发出阵阵清香,引来一群群小蜜蜂和美丽的蝴蝶,它们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把小花圃打扮的婀娜多姿 。其中,最漂亮的要数月季花了,它们五彩缤纷,朵朵花儿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摆着,远远看去,如同一 幅美丽的画卷。
你觉得彼得是个什么样的人? 吃苦耐劳,坚持,勤劳……
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他的这些特点的?
彼得·弗雷特不甘心落空, 他在河床附近买了一块没人要的土地,一个人默默地挖掘着。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几 乎翻遍了整块土地,也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面对着坑坑洼洼的土地,他失望了。
六个月后,他连买面包的钱都没有了。于是,他准备离开这儿,到别处去谋生。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2《金子》
坑坑洼洼 彼得·弗雷特 不甘心 附近 买卖 金钱 倾盆大雨
松软 装扮 实现
淘金者 绝大多数 挖掘 冲刷 若有所悟 娇艳
扫兴 即将 谋生 唯一 蜂拥而至 一无所获 埋头苦干 倾盆大雨 绿茸茸 肥沃 骄傲
❖ 由于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反应,所以它以游离态存在于沙石中,在自然的风化作用下, 岩石破碎,最后形成沙子和土,而颗粒状的金沙就埋藏在其中.
“听说”说明消息的不可靠,耳听为虚,“无意”说明发现金子带有偶然性。这种不确定性,暗示 淘金者盲目跟从,缺乏理智的引导。
彼得·弗雷特不甘心落空, 他在河床附近买了一块没人要的土地,一个人默默地挖掘着。他埋头苦干了几 个月,几乎 翻遍了整块土地,也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面对着坑坑洼洼的土地,他失望了。
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个晚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金子》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金子》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金子》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金子》是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散文阅读材料,本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小华买了一条金鱼,并且通过一系列的事情让小华明白了金鱼的价值和重要性。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可以了解到物品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要从内在的价值来判断。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阅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护小动物的意识,培养学生对珍惜物品和友善待人的态度。

3.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推理能力,理解文章蕴含的深层含义。

4. 教学准备•教材: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金子》。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等。

5.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教学PPT或黑板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金子》。

•让学生读一读课文标题和被读者信息,思考一下这篇文章可能讲述的内容。

步骤三:整体阅读(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学生可以将重点或有疑问的地方用竖线标出,方便后续讲解。

步骤四:课文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文章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解释文章中的生词和难句。

步骤五:情感体验(15分钟)•通过教材中给出的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你觉得金子有什么价值?–金子和金鱼有什么相似之处?–为什么作者将金鱼比作金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对珍贵物品的态度和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步骤六:情感延伸(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自由讨论以下问题:–对待珍贵物品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如何保护小动物?•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发言,最后由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并总结。

步骤七:典型问题讲解(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和讨论情况,重点讲解一些典型问题的答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深层含义。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一些问题,如:–金子和金鱼有什么相似之处?–小华为什么要把金鱼放回池塘?–通过小华的经历,你明白了什么?步骤九: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习到的知识和经历,并展示学生优秀的作业。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2课金子(第一课时)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2课金子(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认识金子吗?你们想得到
明标 金子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 22 课
自学 《金子》
(自学)
板书课题:22 金子
二、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主备课教师教学设计
议课记录
1、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做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明 (指名读,其余生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
标 自 (一)自学提示(一)
1、借助课后拼音读准字音,在文中圈出由生字组成 学
的词语。
2、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
3、描红、仿写、记忆字形。 自 (组长带领组员学习 5 分钟。) 学
①指名读提示,其余生明确学习步骤。 ︼
②生根据提示自学。
自学反馈:
出示字词
1、指名读,正音。


2、指名领读、小组赛读。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课时)
时 年级 三 学科 语文 主备人 彭娜
间 课题 22、金子(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主备课教师教学设计
议课记录
1、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词语。 2、做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目标 1、2。 重点
目标 3。 难点
教学具 PPT 准备
拨 2、集体订正习题。






主备课教师教学设计
议课记录



一、听写词语 扫兴 即将
蜂拥而至
一无所获

谋生 唯一 埋头苦干 倾盆大雨 二、完成《补充习题》二、三两题。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2金子第2课时课件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2金子第2课时课件苏教版

板书设计
金子 财富
小草
肥沃 真金 品质 善于发现 善于思考
种花
装扮
吃苦耐劳坚 持不懈
成功
因为……所以……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偶然发现、若有所悟、全力培育、找到真金
新课学习
(1)为什么绝大多数淘金者一无所获,而彼 得却找到真金?
(2)为什么彼得刚开始时埋头苦干,结果是 灰心失望,最后却实现梦想,找到真金? 读课文解决这两个问题。
新课学习
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淘 金者便蜂拥而至。他们在河床上挖出很多大坑, 希望找到金子,结果,绝大多数一无所获,只好 扫兴离去。
什么叫蜂拥而至? 为什么有这么多淘 金者“蜂拥而至”?
新课学习
彼得•弗雷特和其他淘金者相比,有什 么相同和不同?
同样满怀希望,不同的是,他更吃苦耐劳
新课学习
彼得•弗雷特不甘心落空,他在河床附近 买了一块没人要的土地,一个人默默地挖掘着。 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几乎翻遍了整块土地, 也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面对着坑坑洼洼的 土地,他失望了。
22 金 子
预习
解释下列词语 谋生 蜂拥而至 埋头苦干 倾盆大雨 •弗雷特 不甘心
附近 买地 挖掘 坑坑洼洼 金钱
倾盆大雨 冲刷平整
松软
绿茸茸
若有所悟 装扮 美丽 娇艳 实现
新课学习
用下面的词把课文内容串起来。
绝大多数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22、金子
学习内容 22、金子 (第_1_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
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3、借助文中词语,理清文章脉络。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认读词语。
附近 谋生 唯一 埋头苦干 坑坑洼洼 若有所悟
装扮 挖掘 即将 蜂拥而至 一无所获 倾盆大雨
2、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他有什么样的梦想?最终他有没有实现自已的梦想?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认读生字词
学习引导(1) :
1、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
2、把你认为最容易读错的生字用笔圈出来,自已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互查(一人读,一人听,帮助正音)。
4、组内交流(一人读,其他人听,帮助正音)
学习引导(2):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用自已的方式理解下列词语。
埋头苦干 倾盆大雨 若有所悟 蜂拥而至 一无所获
2、同桌互说,并互相补充。
(二)展示交流
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
2、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引导:
1、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2、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3、同桌互读互查,注意正音。
4、组内交流:组长检查朗读情况,及时帮助朗读困难的同学。
(二)展示交流
可以个别展示、小组竞赛、挑战别人等,展示自己读得最好的一个自然段。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学习引导: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2、再读课文,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围绕“金子”一词用几句话说一说。
(二)展示交流
1、彼得·弗雷特到底有没有找到“真金”?
2、说说课文的段落。
五、学习板块(四)
(一)合作探究——生字的书写
学习引导:
1、认读田字格中的生字。
2、口头扩词。
3、同桌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
4、提醒:
①“钱”字的右边要充分展开,特别是斜钩要长一些,这样才写得好看。
②“盆”要注意上下结构的比例,上面的一捺要展开,下面的一横要长,能
托住上面的部分。
5、教师先范写,学生练写生字。
(二)展示交流
1、小组推荐代表展示写字成果。
2、比一比,看谁写的最美观。
六、达标检测
1、完成书后第二题用用钢笔描红。
2、比一比,再组词。
坑( ) 娇( ) 份( ) 披( )
吭( ) 骄( ) 扮( ) 彼( )
3、将词语补充完整。
蜂拥( )( ) 一( )( )获 倾( )大( )
( )有所( ) 埋头( )( ) ( )( )落空
七、总结提升
学习了课文,你知道有哪些方法来划分段落吗?

学习内容 22、金子 (第_2_课时)

学习目标
1、 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悟出课题“金子”的含义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在朗读中体会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
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听写词语,巩固生字词。
2、彼得本来想要离开,是什么使他留了下来?留下来后又是怎么做的?
3、彼得找到的“真金”是什么?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一部分
学习引导: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彼得去挖金子时心情怎样?后来他的心情怎
样?为什么?
(1)、“蜂拥而至”是什么样的场面?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谁能读出人
多的感觉?
(2)、为什么有这么多淘金者“蜂拥而至”?试着用“因为„„所以„„”
的句式说一说。
(3)、他们的结果如何?(一无所获,扫兴离去)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1)、彼得和其他淘金者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从哪些词语看出他不甘
心失败?
(2)、彼得的结果如何呢?
(3)、你对彼得的遭遇有什么想法?试着用几句话说一说。
(4)、再次体会彼得付出的辛劳和随之而来的失望,试着有感情读2、3自然
段。
(二)展示交流
有感情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感受彼得心情的变化。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二部分
学习引导:
1、细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
(1)、彼得本来要离开,是什么使他留了下来?
(2)、再读第四自然段,说说彼得看到的情景。你能读出这生机勃勃的景象
吗?
(3)、看到这绿茸茸的、生机勃勃的小草,你怎么想呢?
2、细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思考:
(1)、彼得也是若有所悟,他悟到了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吗?
(2)、你觉得他的想法有没有道理?从哪里看出来?
3、细读课文第六自然段,思考:
(1)、出示课文插图,谁能用语言来形容一下这些花儿?
(2)、想一想,培育花卉要做哪些工作,他会怎么做呢?
A、初春,寒气还未退尽,寒风呼呼地刮着,可是应该播下花种了,彼得„„
B、一株株花苗正在成长起来,可眼看,狂风暴雨就要袭来,彼得„„
C、花苗绽开蓓蕾,再过几天便能盛开了。可这几天,骄阳似火,花苗渴得无精打采,
彼得„„
D、天下起蒙蒙细雨,可是,还有一块地没有松土,彼得„„
4、再读四、五、六自然段,你觉得彼得是个怎样的人?
(二)展示交流
为什么绝大多数淘金者一无所获,而彼得却找到真金?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三部分
学习引导:
1、大声读第七自然段,想一想:
生活有没有欺骗彼得?彼得脚下的这片土地有没有亏待他?
2、再读彼得的话,你觉得“真金”指什么?谈谈你对彼得所说的话的理解。
3、看着彼得·弗雷特骄傲的笑容,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这样说:
要想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展示交流
“真金”指什么?谈谈你对彼得所说的话的理解。
五、达标检测
彼得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六、总结提升
1、你有什么梦想?你打算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你明白了什么?
2、收集有关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小故事。
3、访问花农,了解种花要付出怎样的辛勤劳动,结合课文写一篇日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