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与外语教学
论对比分析与二外法语教学

论对比分析与二外法语教学摘要:运用二语习得理论中的对比分析法对英、法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对比分析的难度等级对二外法语教学中的难点进行预测,从而提高二外法语教学质量。
将二外法语学习按照难易程度分为三个层次:英法两种语言现象完全相同;英法两种语言现象既有相同点又存在差异;英法两种语言现象完全不同。
关键词:英语;法语;对比分析一、对比分析概述在外语教学中,学生犯语言错误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普遍现象。
几乎在外语教学的每个阶段,每个方面,错误都可能出现。
在传统外语教学中,外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往往是预防和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
研究者发现,学生的语言错误大部分是能够分析和认识的,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常带有某些规律性,并可以概括上升为理论知识,形成一套外语学习过程的错误和分析理论。
20 世纪50 年代,美国应用语言家Fries 和Lado 等人就开始系统地研究错误并由此产生了有关错误的早期理论———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
Lado在《跨文化语言学》(1957)一书中提出,“人们倾向于把他们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的形式、意义以及它们的分布迁移到外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中去。
”他的这一假设成为后来对比分析的基本思想并影响了全世界的外语教学。
对比分析是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研究方法,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两种或多种语言的共时比较发现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
从研究的目的来看,对比分析可以分成理论对比分析和应用对比分析。
理论对比分析的目标是通过对比去寻找被比较语言的异同,对普通语言学的理论进行验证、修改、补充或者提出新的理论或模型。
应用对比分析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对比发现异同,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编写教材、编撰词典、翻译等。
我们在进行对比分析时,首先要遵循可比性原则,即所要对比的语言现象之间存在着共性和相似性,这是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
二、英法两种语言的可比性探讨从世界语言谱系来看,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法语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二者属于同一语系不同语族。
对比分析和外语教学

对比分析和外语教学摘要:对比分析理论是将两种语言系统进行共时对比,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虽存在着不完善之处,但随着二语习得研究的进展,对比分析在实践中得到人们重新的认识和评价,在外语教学中仍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
外语教师应正确应用好该理论,使其能有效的服务于外语教学中,关键词:对比分析外语教学语言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能准确流利的用第二外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便是在外语的学习中取得了成功。
但往往由于母语的干扰等因素的存在,在学习中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怎样在外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提高外语的教学效果,成为外语教师们最棘手的问题。
而对比分析理论则试图通过母语和所学外语来进行比较,帮助预测外语学习者们易犯的错误和学习上的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试从对比分析这一理论出发,来探讨如何更好的利用此理论来指导外语学习和教学。
一、对比分析对比分析作为一种语言分析方法,一直都是普遍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对比分析理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结构主义的理论框架和“母语迁移”理论(20世纪50-60年代):二是转换生成理论框架(20世纪60-70年代),该理论认为世上所有语言的抽象的深层结构都是相同的,只是表层结构不同,故能对语言间那些结构不同而在交际中等值的话语进行合理描写和解释:三是注重超越形式或与形式结合的功能和意念层面上的对比的语用理论框架(20世纪80年代)。
早期的对比分析理论模式认为:外语习得是一个从母语向外语习惯迁移(Transfer)的过程,当母语和外语中的某种语言现象相符,并促进新知识学习时,就会出现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而当某种结构不符合,并阻碍新知识学习时,就会发生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
把对比分析运用到外语教学中来,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弗里斯(c.c.friee,i945)在其《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一书中有过一段著名论述:“最好的教材是这样的教材,它的立足点一方面对所学外语进行科学的描写,一方面又对学生的本族语进行平行的描写,加以仔细的比较,do 在1957年出版的《跨文化语言学》(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这本著作的出版Karl James认为它标志着对比分析理论的建立,在这一书中,do提出了自己的基本设想:学生在接触外语时,凡跟学习者母语相同的要素他们就觉得简单,而和他们母语不同的地方学起来就很难。
对比分析理论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口语 是 语 言 的 基 本 存 在 形 式 , 口语 教 学 在 当前 英语 教学 习 目的 语 的 易 处和 难 点 。尽 管 对 比分 析 理 论有 着不 可避 免 的
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但现 实的情况是在 中国,广 大英语学 缺点, 但该方法在 2 世纪 中期非常盛行 。一般来说, 0 该理论
口语 教 学 。
关键词 :对 比分析
英语教学 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 4 6
1 引 言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9 3 2 1 ) 4 140 0 73 7 ( 0 0 0 .6 .2
理 论 认 为 通过 比较 母 语 和 目 的语 的 异 同之 处人 们 可 以 找 到学
于 学 生 头脑 中 固有 的母 语 习得 以及 学 习模 式 的 影 响 ,学 生 自 就 自觉不 自觉地 ,甚至是顽固地运 用母语 的思维方式来认识
身在语言 学习方面 的主客观局 限性 以及更高级,更有效 的学 和学习外语 ,也即外语学习者有将母语 的语言形式和 内容转
习及 教 学方 法 的 匮 乏等 等 。 移 到 外语 学 习 中 的倾 向 。其 中 的 语 言迁 移 分 为 正迁 移 和 负迁
对 比分析理论与大学英语 口语教学
口 暴慧敏 李 静 孙 桥
050 ) 6 2 1 (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河北 ・ 廊坊
摘
要 :通过对 比语言学 习者母语和 目的语之间的异 同之处 , 比分析理论 可以帮助 外语教师预测学 习者在 学 对
习过程 中可 能会遇 到的易处和难点。本文试 图讨论从语音, 语序 , 词汇和文化方 面将对 比分析理论 应用干英语
习 者 的 口语 能 力 明 显 低 于 其 它 的 听 , , , 等 另外 四项 能 对 于 外 语 学 习 与教 学 的实 用 性 是 不 可 低 估 的 。 读 写 译
基于对比分析下的英语语流教学策略

到有的放矢 比语言分析 的对象还发展 到了更高层面 的语 对
音结构 ,如 语句重音 、连读 、节奏、语调等 。
义而重读某 些词语的读音现象 。同样一句话 ,由于重 读音段
的改变 ,它所 提供 的信息或逻辑含义会 有所不 同。 就汉语而 言,词重音不太 明显 ,轻读音节 ( 轻声 )却有 区别 意义 的重 要作用 ,且在 汉语语 句重音 的旁边就 有非 重 音 ,即轻音 ,也就是说 ,汉语 的重 音轻音是相对 的。轻音 重 音主要是音 强 问题 , 轻声主要是音 高问题 , 轻声不等于轻音 。 根据产生 的原因,汉语里 的语 调重音也有语法重音 ( 按照语 法结构 的特 点而重读的重音 ) 和逻 辑重音 ( 出句 中的主要 突
中还教授 国际音 标,通过使用 发音图表 、 唇形 舌位 分析等方
法来使学生进一 步了解母语和外语 的区别 , 而在 练习时做 从
音。 句法 重音是指在 中性状态 下根据 句法结构 的要求通 常要
重读某些词 的读音 现象 ,如名词 、动词 、形容词和副 词一般 需要重读 逻辑重音也叫强调重音 ,是为 了强调某种逻辑 意
2 莹 郭
( . 云 南师 范 大学 ,云 南 昆明 6 09 ; 1 50 2 2 玉 溪师 范 学院 ,云 南 玉溪 6 3 0 . 51 ) O
[ 内容提要] 英语语流 中超音段 音位 的学 习,对于母语 为汉 语的学习者难度较大 。本文 回顾 了英语语音教学
的方法和对 比分析 假说 ,对英汉语流 进行对 比分析后提 出 了相应 的英语语流 教学策略 。 [ 关键 词] 英 语语音 ;对 比分析 假说 ;超音段音位 :教学策略
二 、对 比分析假说
对 比分 析 的 奠 基 人 查 尔 斯 ・ 莱 斯 ( hr s Fis 福 C al r ) e e (95 14 )认为 ,语 言教学中 ,最根本 的 内容是 声音 系统和结
对比与分析三种主流外语教学法

对比与分析三种主流外语教学法外语教学法是指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目前,主流的外语教学法主要包括传统语法-译文法、直接法和交际教学法。
本文将对这三种主流外语教学法进行对比与分析。
首先是传统语法-译文法。
这种教学法侧重于教授外语的语法知识和翻译技巧。
在课堂上,教师通常会通过解释语法规则和诠释语法规则在句子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外语的语法知识。
然后,学生会进行大量的翻译练习,以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
这种教学法的优点是能够系统地传授语法知识,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有较大的提升作用。
然而,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即强调语法的重要性,而忽略了语言的实际运用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接下来是直接法。
这种教学法是通过使用和聆听外语来教授它。
教师会用外语进行全程教学,通过观察和模仿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外语的发音、词汇和语言结构。
它的优点是能够增强学生对外语的听力和口语技能,培养他们的直接交际能力。
然而,由于教师只用外语进行教学,学生可能对一些语法规则和语言细节缺乏深入了解。
最后是交际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强调学生真实的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教师会设计一系列真实的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与他人沟通来学习外语。
这种教学法的优点是能够培养学生流利的口语和有效的交际能力,使他们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能够更好地应对。
然而,由于注重交际,可能会忽略一些语法知识和翻译技巧。
综上所述,三种主流外语教学法各有优缺点。
传统语法-译文法强调语法的系统学习,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有较大的提升作用;直接法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但可能对语法规则和语言细节缺乏深入了解;交际教学法注重学生的真实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培养,但可能会忽略一些语法知识和翻译技巧。
基于这些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灵活运用这些外语教学法,结合各种教学资源和策略,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
对比分析与外语教学

困难来自于母语的负迁移;对比分析能预测或 至少能解释二语学习中的困难;基于对比分析 而编写的教材能减少困难以及负迁移所造成 的影响,并且促进二语学习。对比分析主要 包括三种假设,即赞同假设(TheStrongVersion of CA)、怀疑假设(TheWeakVersion of CA)、 适中假设(The Moderate Version of CA)。下面 分别进行阐述: (一)赞同假设 Charles Fries (1945)和Robert Lado(1957)提出了 赞同假设。Fries认为基于对比分析而编写的 教材是最有效的。Lado在《跨文化语言学》
句子的影响而造成的。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知 道,汉语中的“价格”既可以说“高”或 “低”,也可 以说“便宜”或“贵”。但英语不同,商品说 cheap 或expensive而价格才说low 或 high。因此,上 面的那个英语句子应该改成:The price of food is low in China.或Food is cheap in China.
(四)系统功能语法模式
系统功能语法模式以 Halliday等人为代表,注重 对比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环境和社会文化差 异。例如,汉语中的敬辞很多,如:大名、大作、 贵府、贵姓、令尊、令堂、惠婶、贤弟、贤妹、 恭候等等。这类词译成英语时,必须把“敬” 的含义省去,译出“辞”的含义即可。如“大 名”译成your name,“贵府”译成your home 。若 硬将“大名”译成your great name,“贵府”译 成your honorable home,英美人会认为那不是恭 时维,而是挖苦、讽刺,至少是虚伪。
三,对比分析的模式
1957年 Lado 给对比分析规定了结构主义模式,后 来转换语法派对此加以改造。1966年Chomsky的学 生 Filimore又独辟蹊径,英国新弗斯学派讲“系统 语法”,他们都各有一套对比模式。 (一)结构主义模式 结构主义模式以早期 Lado等人为代表,他们运用 结构主义的方法对不同的语法结构进行对比,发现 差异,辅助外语教学。这种方法在后来的语法翻译 教学中得到广泛使用。例如,中国学生把“与此相 同”说成the same with this而不说the same as this.
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之二

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之二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在外语教学理论中的若干关键问题。
通过对这三大理论框架的详细分析,我们期望能够为外语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工具,以推动外语教学理论的深入发展。
我们将概述对比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讨论其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
接着,我们将关注错误分析,探讨其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实际操作中的挑战。
我们将详细讨论中介语研究的概念、发展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分析其与对比分析、错误分析之间的关联和差异。
在对比分析部分,我们将关注母语与外语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学习者的二语习得过程。
我们将评估对比分析的有效性,并讨论其在预测和解释学习者错误方面的局限。
在错误分析部分,我们将探讨错误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错误来促进学习者的进步。
我们将讨论错误分析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应用错误分析来提高教学质量。
在中介语研究部分,我们将关注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构建的中介语系统,分析其发展规律和特点。
我们将探讨中介语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及其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之间的互补关系。
通过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的综合讨论,本文旨在为外语教学研究和实践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论支持。
我们期望通过这一研究,为外语教学的改进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对比分析理论对比分析理论在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该理论主张通过对比母语和目标语的语言结构、语法规则、词汇用法等方面的差异,来预测和解释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错误。
对比分析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母语对目标语的学习具有迁移作用,即母语的知识和经验会影响外语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在对比分析理论中,母语和目标语的差异被分为两类: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指的是母语与目标语相似的部分,这些相似之处能够促进外语学习,使学习者能够更快地掌握目标语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对比分析与外语教学

广 州 大 学 学 报 ( 会科 学版 ) 02
J RN OU AL OF GUA NGZ HOU U VE S NI R nY
Vo . No. 11 7
( O IL S I N E E IIN) S C A CE C DT O
并将 这类 研 究应 用 于 其 它 领 域 ” 许 余 龙 ,9 2 , ( 19 ) … 譬 如 外 语 教 学 、 译 、 国语 的探 讨 等 。 对 比 分 析 翻 本 对 外 语 教 学 有 直 接 的 指 导 意 义 。 德 国 N ce i l k (9 9 J , 比语 言 学 在 改 进 教 学 方 法 、 高 教 16 ) 说 对 提 学效 果 方 面 很 实 用 。 英 国 Srvn ( 9 5 J , t es 1 6 ) 说 外 e
事 这项 工 作 的人 很 多 , 们 有 不 同 的 做 法 , 同 的 他 不 经 验 , 同 的体 会 。 语 言 学 家 王 宗 炎 (9 5 J 各 不 18 ) 将 家意见分为三派 : 许派 、 疑派和修正派。 赞 怀 ( ) 许 派 一 赞 以 F e 和 Id i rs J 0为 代 表 的 语 言 学 家 对 对 比 分 a
J12 0 u .0 2
对 比 分 析 与 外 语 教 学
伍 腊 梅
( 南 冶金 职业技 术学 院 , 南 株 洲 湖 湖 4 20 ) 10 0
摘
要 : 文论 述 了对 比分析 的历 史与现 状 、 式 与各 派之 争 , 就 对 比 分析 在 外 语 教 学 中的 应 用进 行 了比较 本 模 并
语 教学 最适 用 的 教 本 , 包 括 对 比母 语 和 目 的语 的 是 材料 的 教本 。我 国 王 力 (9 5 [ 也 说 过 , 语 教学 18 ) J 外 “ 有 效 的方 法 就 是 中外 语 言 的 比较 教 学 ” 最 。从 这 些 中 外学 者 的评 述 , 我们 不 难 看 出对 比分 析 对 外 语 教学 的 影 响 和作 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示母语 影响外 语交际能力的迁移程度 。外语分析 中强假设和弱假 设也引起 了人们 对对 比分析是否具 有预测外语学 习中错误和困难的能力的讨论。同时一些在外 语学习 中由于母语干扰所犯错误的实例也证明了对 比分析理论在外语
教学 中始终发挥 着不可忽视的作 用。
、
关键词
对 比分析
外语教学
特 殊学科 的思 想观 念讲 , 本 上可 以说 明 这样 三 个 基 内容与学生 的实 际动 手能 力间距 较 大 ; 是 部分 活 动 三
问题 : 一是该学 科在整体学科 中的位置 ; 是有些 教 材 二 项 目与激 发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及 提高 能 力 目标 不 够 衔 接 。虽然这一特殊学科 教材 内容 的编辑设 置经过 有关 专家们 的反 复研 讨和 精心设 计 , 如果 能多 征求 一 下 但
外语使用习惯。Ld 在 其经典 著作《 文化 的语言学 > ao 跨 中曾清楚地 表达这 一观点 。他 认为 : 我们 假定 , 生在 学 接触外语 时, 会感 到其 中有些特 征易学 , 些难 学。那 有
些与本族语相 似 的要 素 , 他们会 感到简单 ; 而那 些 不同
些却是有 规律 的。如果某 一特 定反应 与某 一特 定 刺激
得 主要是一个从母 语 习惯 向外语 习惯迁 移 的过 程。当 母语和外语 的结构不 同时 , 出 现有害迁 移 ; 会 当母语 和 外语 的某些结构 相同时 , 出现 有益迁移 。对 比分 析的 会 目的正是试图 通过对 比 , 在外 语教学 中促 进有 益迁 移 , 防止和纠正有 害迁移 , 并在 此基础上帮 助学生形成新 的
二次世界大战期 间发 展起来 的。当时 占主导地 位 的心
理学模式是行 为主义 ( eairm) 对 比分析就 自然试 bhvo s , i 图从行为 主义心理学 中寻求 其理论 依据 。行为 主义心 理学 家认 为 , 物 的行 为 是 由 某种 刺 激 引起 的反 应。 动 不同的刺激可 以引起不 同的 反应 , 有些 是无规律 的 , 有
() 3 母语与外语之 间的差别越 大 , 造成 的学 习 困难
也越大 ;
() 4 通过语 言之间的 比较 , 以预测 外语学 习 中将 可
会 出现的困难和错误 ;
维普资讯
一
刀小制作 , 果是一 个 班上 总有 几个 学生 搞得 手破 血 结 流 。还有些内容 , 由于学 生制 作起来有 难度 , 回家 后只 得求家长取而 代之 完成 , 果 是学生 本 人没 能经 过活 结
动操作实践 的体验 , 故而 也谈 不上 有什 么提 高 。有 些
家长认为这是“ 没有 出息 ” 又给家 长添麻烦 的学 习科 而 目。从学生学习的情感态 度 以及 家长们对 劳动技 术这
学习任务 的完成会影 响到 后一项学 习 任务 的进行 。就
迁移的类 型来说 , 语学 习 过程 中的 语言迁 移 可 以分 外
为三类。一类 是有害迁移 , 就是通常 所说 的干扰 , 也 通
常发生在两种语言中的两个 学 习任 务既有联 系又 有区
() 2 造成 困难的原 因主要或 全部 是 由于母 语 与外
语之间 的不 同;
别的时候 。另一类 习任务相 同( 特别 是反应相 同) 的时候。最后一类 迁 移 可 以称 为零 迁 移 , 生 在两 种 发 语言中的两个学习任务毫无联 系的时候 。
2 对 比分 析 理 论 与 对 比 分析 假 设
为, 新知识 的习得是建立 在旧 知识 的基 础上的 , 一项 前
被称为对 比分析假设 。对 比分析 假设 可以归 为强假 设 和弱假设 。强式对 比假设 认为对 比分析 基 于以下 的设 想: () 1 外语学习 中的 困难 和错 误主要 ( 至全 部 ) 甚 来
自母语 的干扰 ;
迁移
强假设
弱假设
1 对比分析 的理 论基础
2 1 对比分析理论 .
对 比分析理论主要是在行 为主义
语言教学理论一般是 以某种 心理学模 式作 为其指
导思想的 , 以外语 教 学为 主要 目的的对 比分 析是 在第
心理学的基础 上产生 的, 以其 早期 模式 认为 , 所 外语 习
维普资讯
20 年第6 第 l 卷) 06 期( 2
科 学教 育 Si c dct n c neE uao e i
一
・3・ 3
不怕虎” 精神 , 动用 刀具 家 长担 心 、 的 但 老师 更 担心 。
在平时的教学 活动 实践 中 , 哪怕 是制 作 一件简 单地 动
线广 大教 师的 意见 , 材 内容 可能 就会 更 具有 针对 教
性和可操作性 。
对 比分 析 与 外语 教 学
丁展 韵 吕 乐 ( 海理工大学 2 ̄ 3 上 0 )
摘 要 对 比 析理论通 过比较母语 和所学外语 , 分 从而帮助解释学生在外语学 习过程 中所犯 的一些 错误 , 其宗 旨是要
的要 素 , 他们会感到困难 。教师如果将 学生 的本族 语与 他们所学 的外语加 以比较 , 那么他 可以更好地 了解 真正
的学 习困难所在 , 并能更好地组织教学。
2 2 对 比分析假 设 . 对 比分 析 的心理 学基 本 原理 也
主义心理学中迁移( asr规 律的约束 。迁 移理论认 tnf ) r e
之间具有 某 种 有规 律 的联 系 , 么便 构成 一种 习惯。 那 行为主义 心理学家便 主要 以这 种有规 律的行 为作为研 究的对象 。 致力于探讨习惯是如何形成 的。 就外语学 习来说 , 由于学 习者 已经养 成 了母 语 的 语言行 为习惯 , 因此在学 习外语过 程 中, 的语 言 习惯 新 的形成 会受到 旧的语 言 习惯 的影 响 , 也就 是要受 行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