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必修一(粤教版)课件:第三章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合集下载

(完整)粤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目录(详细版)

(完整)粤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目录(详细版)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参考系质点第二节时间位移时间与时刻路程与位移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打点计时器数字计时器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第六节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落体运动的思考记录自由落体运动轨迹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猜想与验证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第三节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两个有用的推论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三章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第一节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认识形变弹性与弹性限度探究弹力力的图示第二节研究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研究静摩擦力第三节力的等效和替代共点力力的等效力的替代寻找等效力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的计算分力的计算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第六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本章复习与测试*第四章力与运动第一节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定律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节影响加速度的因素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的关系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第三节探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加速度与力的定量关系加速度与质量的定量关系实验数据的图像表示第四节牛顿第二定律数字化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分析牛顿第二定律及其数学表示第五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第六节超重和失重超重和失重超重和失重的解释完全失重现象第七节力学单位单位制的意义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本章复习与测试必修二*第一章抛体运动第一节什么是抛体运动抛体运动的速度方向抛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第二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分运动与合运动运动的独立性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第三节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竖直下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第四节平抛物体的运动平抛运动的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第五节斜抛物体的运动斜抛运动的分解斜抛运动的规律射程与射高弹道曲线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圆周运动第一节匀速圆周运动认识圆周运动如何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第二节向心力感受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生活中的向心力第三节离心现象及其应用离心现象离心现象的运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第一节万有引力定律天体究竟做怎样的运动苹果落地的思考: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第二节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计算天体的质量理论的威力:预测未知天体理想与现实:人造卫星和宇宙速度第三节飞向太空飞向太空的桥梁——火箭梦想成真——遨游太空探索宇宙奥秘的先锋——空间探测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第一节功怎样才算做了功如何计算功功有正、负之分吗?第二节动能势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第三节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第四节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与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论推导第五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第六节能量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各种各样的能量能量之间的转化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第七节功率如何描述物体做工的快慢怎么计算功率功率与能量第八节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源及其分类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未来的能源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五章经典力学与物理学的革命第一节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经典力学的伟大成就经典力学的极限性和适用范围第二节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经典时空观相对论时空观第三节量子化现象黑体辐射:能量子假说的提出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本性揭示原子光谱:原子能量的不连续第四节物理学——人类文明进步的阶物理学与自然科学——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物理学与现代技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本章复习与检测选修3-1*第一章电场第一节认识电场起点方式的实验探究电荷守恒定律第二节探究静电力点电荷库仑定律第三节电场强度电场电场的描述怎样“看见”电场第四节电势和电势差电势差电势等势面第五节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探究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第六节示波器的奥秘带电离子的加速带电离子的偏转示波器探秘第七节了解电容器识别电容器电容器的充放电电容器的电容决定电容的因素第八节静电与新技术锁住黑烟防止静电危害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二章电路第一节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电阻定律的实验探究电阻率第二节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导体的伏安特性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第三节研究闭合电路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第四节认识多用电表多用电表的原理学会使用多用电表第五节电功率电功和电功率焦耳定律和热功率闭合电路中的功率第六节走进门电路与门电路或门电路非门电路门电路的实验探究第七节了解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概述集成电路的分类集成电路的前景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三章磁场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磁象无处不在的磁场地磁场磁性材料第二节认识磁场磁场初探磁场有方向吗图示磁场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第三节探究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安培力的大小磁通量第四节安培力的应用直流电动机磁电式电表第五节研究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洛伦兹力的大小第六节洛伦兹力与现代技术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质谱仪回旋加速器本章复习与测试本册复习与测试,选修3-2*第一章电磁感应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第二节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第三节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感应电流的方向楞次定律右手定则第四节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另一种表述第五节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一)法拉第电机电磁感应中的电路第六节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二)电磁流量计电磁感应中的能量第七节自感现象及其应用自感现象自感系数日光灯第八节涡流现象及其应用涡流现象电磁灶与涡流加热涡流制动与涡流探测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交变电流第一节认识变交电流观察交变电流的图象交变电流的产生第二节交变电流的描述用函数表达式描述交变电流用图象描述交变电流第三节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交变电流的周期和频率交变电流的峰值和有效值第四节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认识电感器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低频扼流圈和高频扼流圈第五节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电容器仅让交变电流通过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隔直电容器和高频旁路电容器第六节变压器认识变压器探究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第七节远距离输电从发电站到用户的输电线路为什么要用高压输电直流输电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传感器第一节认识传感器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的分类第二节探究传感器的原理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光电传感器原理第三节传感器的应用生活中的传感器农业生产中的传感器工业生场中的传感器飞向太空的传感器第四节用传感器制作自控装置第五节用传感器测磁感应强度本章复习与检测选修3-3*第一章分子动理论第一节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的大小阿伏伽德罗常数第二节测量分子的大小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第三节分子的热运动扩散现象布朗运动第四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第五节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温度分子势能物体的内能第六节气体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相等分子速率按一定的规律分布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第一节晶体的宏观特征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第二节晶体的微观结构第三节固体新材料新材料的基本特征新材料的未来第四节液体的性质液晶液体分子的排列液体分子的热运动液晶长丝状液晶螺旋状液晶第五节液体的表面张力液体的表面现象液体的表面张力及其微观解释第六节气体状态量体积温度压强第七节气体实验定律(Ⅰ)玻意耳定律第八节气体实验定律(Ⅱ)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对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第九节饱和蒸汽空气的湿度饱和蒸汽饱和气压空气的湿度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热力学基础第一节内能功热量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运用举例第三节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第四节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传导的方向性机械能和内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实质熵第五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能源与环境温室效应酸雨能量降退与节约能源第六节研究性学习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本章复习与测试选修3-4*第一章机械振动第一节初识简谐运动弹簧振子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第二节简谐运动的力和能量特征简谐运动的力的特征简谐运动的能量的特征第三节简谐运动的公式描述第四节探究单摆的振动周期单摆振动周期的实验探究第五节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第六节受迫振动共振受迫振动共振共振的利用和防止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机械波第一节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认识机械波机械波的产生机械波的传播纵波与横波第二节机械波的图象描述波的图象描述波的特征的物理量第三节惠更斯原理及其应用惠更斯原理波的反射波的折射第四节波的干涉与衍射波的干涉波的衍射第五节多普勒效应认识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的成因多普勒效应的运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第一节电磁振荡电磁振荡电路的演变与构成电磁振荡过程中电场能和磁场能的转化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第二节电磁场与电磁波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础思想电磁波的产生及其特点电磁场的物质性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意义第三节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模仿赫兹实验电磁波的发射电磁波的传播无线电波的接收第四节电磁波谱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谱第五节电磁波的应用无线电广播与电视移动通信电磁波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本章复习与检测*第四章光第一节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探究折射角与光速的关系折射率第二节测定介质的折射率测量折射率第三节认识光的全反射现象光的全反射光导纤维的结构与应用第四节光的干涉双缝干涉现象光产生干涉的条件第五节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长第六节光的衍射和偏振光的衍射光的偏振第七节激光激光激光的特性激光的应用全息照相用激光观察全息照片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五章相对论第一节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狭义相对论的诞生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同时”的相对性第二节时空相对性时间间隔的相对性空间距离的相对性相对论的时空观第三节质能方程与相对论速度合成相对论质量质能方程相对论的速度合成定理第四节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基本原理广义相对论的主要结论第五节宇宙学简介人类对宇宙演化的认识宇宙学的新进展本章复习与检测选修3-5*第一章碰撞与动量守恒第一节物体的碰撞历史上对碰撞问题的研究生活中的各种碰撞现象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第二节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及其改变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定律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中的应. 第四节反冲运动第五节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守恒与不变守恒与对称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波粒二象性第一节光电效应光电效应与光电流光电流的变化极限频率遏止电压电磁理论解释的困难第二节光子能量量子假说光子假说光电效应方程对光电效应的解释第三节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第四节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本质概率波第五节德布罗意波德布罗意波假说电子衍射电子云不确定关系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原子结构之谜第一节敲开原子的大门探索阴极射线电子的发现第二节原子的结构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提出第三节氢原子光谱巴耳末系氢原子光谱的其他线系原子光谱第四节原子的能级结构能及结构猜想氢原子的能级本章复习与检测*第四章原子核第一节走进原子核放射性的发现原子核的组成第二节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原子核的衰变核反应方程半衰期第三节放射性同位素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放射性的危害及防护第四节核力与结合能核力及其性质重核与轻核结合能第五节裂变和聚变核裂变链式反应受控热核反应第六节核能利用反应堆核电站核能利用第七节小粒子与大宇宙从小粒子到大宇宙——空间跨度从粒子寿命到宇宙年龄——时间跨度本章复习与检测。

2020最新粤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全册教学课件

2020最新粤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全册教学课件
2020最新粤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全册教学课件目录
0002页 0028页 0084页 0086页 0166页 0229页 0297页 0337页 0367页 0461页 0509页 0539页 0555页 0564页 0639页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二节 时间 位移 第四节 物体运动的速度 第六节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第二章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第二节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第四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 第三章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研究摩擦力 第四节 力的合成与分解 本章小结 第一节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定律 第三节 探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 第五节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本章小结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2020最新粤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全 册最新粤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全 册教学课件

【精品】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1课件:第三章 第三节 力的等效和替代含解析

【精品】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1课件:第三章 第三节 力的等效和替代含解析

图3-3-1
②因为力是矢量,定量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 系必须同时考虑力的大小和方向,必须将各力的 图示画出进行比较。
(2)步骤:
①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
②用两条细绳系在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用两 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筋,橡皮筋伸长,使结点 伸长到一固定点; ③用铅笔记下固定点的位置,画出两条细绳的方向, 并记下两个测力计的读数; ④选取合适的标度,作出两个力F1、F2的图示;
[重点诠释]
合力与分力的特性
(1)等效性:合力与几个分力产生的效果相同。
(2)替代性:合力与分力不能同时参与运算,如 在受力分析时,不能认为物体在受到分力作用的同 时还受到合力的作用。
(3)力的合成与分解:寻求用一个力等效 替代几个力的过程,称为力的合成;寻求用 几个力等效替代一个力的过程,称为力的分 解,力的合成和分解互为逆运算。
理解 教材 新知 第 三 章 第 三 节 把握 热点 考向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考向一
考向二
应用 创新 演练
随堂基础巩固 课时跟踪训练
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
用点。 2.如果几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 上,或者几个力的作用线相交于同 一点,这几个力就称为共点力。
3.从作用效果相同这一观点出发,根
2.(双选)关于分力与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合力与分力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分力作用于物体上共同产生的效果与合力单独作 用时产生的效果是相同的 C.各个分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才可以进行合成 D.各个分力必须是同一个物体同一时刻受到的力
解析:合力Leabharlann 各个分力的等效替代,二者本质是同一
作用效果两种发生原因的不同表述,并不是同时作用 于物体上,A错,B正确。各个分力可以是不同性质 的力,也可以是同一性质的力,C错。各个分力必须 是同一时刻同一物体受到的几个力,合力也即是这一 时刻受到的合力,D正确。 答案:BD

【新教材】3.1 重力课件-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3.1 重力课件-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其几何对称中心。 (2) 对于不规则的薄片,我们可以用悬挂法测量
物体的重心。
新课探究
例题三 如图所示,一个被吊着的空心的均匀球壳内装满了细沙,底
部有一阀门,打开阀门让细沙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球壳与细沙的共同
重心将会( )
A. 一直下降
B. 先下降后上升
C. 先上升后下降
D. 一直不变
答案及解析: 装满细沙的球壳和细沙整体的重心在球心,随着细沙从阀门不断流出, 重心位置不断下降,当细沙快流完时,重心又上升,最后处于球心, 故重心的位置先下降后上升,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新课探究
重心
我们该怎样确定物体重心的位置?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重心
对于形状不规则的薄片,我们可以用悬 挂法测出重心的位置(如右图所示)
交流讨论:悬挂法测重心的原理是什么?
悬挂法测重心是利用了重力始终竖直向下,且过重心这一原理
新课探究
归纳小结
我们可以用重心等效物体的重力作用点: (1)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位于
达标检测
1. 如图所示,物块和小球所受的重力均为G,它们均静止 在图示位置,则图中所画的重力示意图错误的是 ( )
答案及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则A图中的重力示意图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A.
达标检测
2.如图所示,青铜雕像《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浪漫想象和高 超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被誉为中国旅游业的 象征.飞奔的骏马三足腾空,只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翔的燕子上,是因为 () A. 马跑得快的缘故 B. 马蹄大的缘故 C. 马的重心在飞燕上 D. 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 答案及解析: 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翔的燕子上,和马跑得快慢 没关系,和马蹄的大小没关系,而是因为马处于平衡状态,飞燕对马的 支持力和马的重力在一条竖直线上,D符合题意.根据马的形态,马的重 心不会在飞燕上,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18版物理粤教版必修一课件:第三章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第五节 精品

2018版物理粤教版必修一课件:第三章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第五节 精品

例1 如图1,用相同的弹簧秤将同一个重物m分别按甲、乙、丙三种方
式悬挂起来,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F1、F2、F3、F3、F4,设θ=30°, 则有
A.F4最大
B.F3=F2
√C.F2最大
图1
D.F1比其他各弹簧秤读数都小
解析 答案

针对训练1 如图2所示,物体M在斜向右下方的推力F作用下,在水平
地面上恰好做匀速运动,则推力F和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的合力方向
4.解方程.
例2 如图3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恒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天花板向右 做匀速直线运动.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体与天花
Fcos θ 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F_s_i_n_θ_-__m__g__.
图3
解析 答案
总结提升
正交分解时坐标系选取的原则和方法 1.原则:应使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从而少分解力. 2.方法 (1)研究水平面上的物体:通常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建立坐标轴. (2)研究斜面上的物体:通常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建立坐标轴. (3)研究物体在杆或绳的作用下转动:通常沿杆(绳)的方向和垂直杆(绳) 的方向建立坐标轴.
解析 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并将物块所受各力正 交分解,水平方向建立x轴,竖直方向建立y轴,如 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f=Fsin α+mg,FN=Fcos α.
1234
解析 答案
本课结束
针对训练2 如图4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力F作 用而使物体始终保持静止.当力F逐渐减小,则物体受到的斜面的摩擦力
√A.保持不变
B.逐渐减小 C.逐渐增大 D.以上三种均有可能
图4
解析 答案

当堂达标检测
1.(共点力的平衡的理解)(多选)下列物体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高中物理第三章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教案2粤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三章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教案2粤教版必修1

⾼中物理第三章第五节共点⼒的平衡条件教案2粤教版必修1第五节共点⼒的平衡条件在⽇常⽣活中我们所见的有些物体将保持着原来静⽌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例:放在桌⾯上的物体,匀速运动的汽车等)由⽜顿运动定律可知,物体的运动状态在⼒的作⽤下发⽣改变,因此,从物体受⼒的⾓度去寻找物体保持原状态的条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平衡状态1.共点⼒(复习回顾):⼏个⼒如果作⽤在物体的同⼀点,或者它们的作⽤线相交于⼀点,这⼏个⼒叫做共点⼒。

2. 平衡状态:⼀个问题在共点⼒的作⽤下,如果保持静⽌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外同处于平衡状态。

⑴共点⼒作⽤下物体平衡状态的运动学特征:加速度为零。

⑵“保持”某状态与“瞬时”某状态有区别:竖直上抛的物体运动到最该点时,这⼀瞬间的速度为零。

但这⼀状态不能保持,因⽽这⼀不能保持静⽌状态不属于平衡状态。

(⼆)共点⼒作⽤下物体的平衡条件1. 平衡条件: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必须满⾜的条件2. 平衡条件的理论推导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加速度为零→根据⽜顿第⼆定律F=ma 有物体所受的合外⼒F合=0反之亦然。

3. 共点⼒作⽤下的物体平衡条件:在共点⼒作⽤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在共点⼒作⽤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为零 F合=0⑴⼒的平衡:作⽤在物体上的⼏个⼒的合⼒为零,这种情形叫做⼒的平衡。

⑵ F合=0则在任⼀⽅向上物体所受合⼒也为零。

将物体所受的共点⼒正交分解,则平衡条件可表⽰为下列⽅程组:F x=0,F y=0。

⑶特例:①物体受两个共点⼒作⽤:若两个⼒组成平衡⼒,F合=0,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②物体受三个共点⼒作⽤:若任两个⼒的合⼒与第三⼒组成平衡⼒,F合=0,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4. 平衡条件的实验验证⑴⽤⼀个弹簧秤和钩码演⽰验证两⼒平衡的条件⑵⽤两个弹簧秤和⼀个钩码演⽰验证三⼒平衡的条件。

如图4-1-1,结点O 平衡时,记下两弹簧秤的⽰数F1、F2及⽅向,并按F1、F2的⼤⼩和⽅向做出⼒的图⽰,根据平⾏四边形定则,做出⼒F1、F2的合⼒跟砝码对O 的拉⼒⼤⼩F3(⼤⼩等于砝码重⼒G )存在⼤⼩相等⽅向相反的关系。

2018版物理粤教版必修一课件:第三章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章末总结 精品

2018版物理粤教版必修一课件:第三章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章末总结 精品

(3)抓住力的本质,不盲目“添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所以物体所受的每 个力都应该有相应的施力物体,找不出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例3 如图4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木块A、B保持静止.若木块A与B的
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关于木块B的受力 2
图3 1 C.2
3 D. 3
解析 答案
二、物体的受力分析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按一定的顺序去分析力 根据各种力产生的条件、力的方向,本着先重力,再接触力(弹力、摩擦 力),后其他力的顺序分析. (2)明确研究对象,分清物体与“外界” 就是要把进行受力分析的物体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分清物体与“外 界”.受力分析时,只考虑“外界”对物体的作用力,而不考虑物体对 “外界”其他物体的作用力;同时也不要错误地认为:作用在其他物体 上的力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有关,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
(或缩短)量x成正比,即F=kx
研究 物体 间的 相互 作用
产生:(1)物体接触且相互;挤(压2)接触面粗糙;
静摩 (3)有相对运动趋势
擦力 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 ,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大小:0<f≤fmax

产生:(1)物体接触且 相互挤;压(2)接触面粗糙;
力 滑动
(3)有相对运动
摩擦力 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与相对运动方向_相__反__
大小:f=μFN
研究 物体 间的 相互 作用
力的合成与分解
合力与分力: 等效替代 关系 遵守的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范围:|F2-F1| ≤F≤_F_1_+__F_2_

新教材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全册精品教学课件(共901页)

新教材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全册精品教学课件(共901页)

【素养训练】
(母题追问)(多选)对【典例1】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动画模拟台球运动轨迹时,可以把台球看成质点
B.如果把台球看成了质点处理,可以把他的手看成质点
D.研究丁俊晖手拿球杆击球动作时,不能把他的手看成质点
【解析】选A、D。通过动画模拟台球运动轨迹时,台球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
(2)选取: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_任__意__选择。 (3)结果:选择不同的_参__考__系__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会有所_不__同__。参 考系选取得当,会使问题的研究变得简洁、方便。
三、时刻和时间间隔 1.表示:
时刻和时间间隔可以在时间轴上表示,时间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不同的 时刻,时间轴上的一条线段表示的是时间间隔。如图,“8时”“8时45分”表 示_时__刻__,“45 min”表示_时__间__间__隔__。
第三章 相 互 作 用
第一节 重力 第二节 弹力 第三节 摩擦力 第四节 力的合成 第五节 力的分解 第六节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节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律 第四节 牛顿第三定律 第五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第六节 失重和超重 第七节 力学单位制
【解析】选C。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起 主要作用还是起次要作用,故A错;丁俊晖在击球时,需要考虑球的旋转情况,因 此不能把台球看成质点,故B错;而解说员在解说进球路线时只需说明球的行进 轨迹,因此可以把台球看成质点,故C对;而丁俊晖需要考虑球的旋转情况对路线 的影响,因此不可以把台球看成质点,故D错。
第一节 质点 参考系 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共点力的个数一定 是偶数 解析: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从运动形式上看,是处 于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从受力上看, 物体所 受合力为零. 某一时刻速度为零的物体, 受力不一定为零, 故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A 项错误;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 静止时,该物体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如当另一物体做变速运动时, 该物体也做相同的变速 运动,此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故 B 项错误,C 项正确;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 指各个方向上的合力为零, 与所受 力的个数无关,D 项错误. 答案:C
题后反思 (1)保持平衡状态的力学条件是所受合外力等于零. (2)保持平衡状态的运动形式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A.FA 一定小于 G B.FA 与 FB 大小相等 C.FA 与 FB 是一对平衡力 D.FA 与 FB 大小之和等于 G 解析:取结点 O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受 FA、FB 和结点下方细绳的拉力 FC 的作用,因灯笼静 止,故拉力 FC=G,结点 O 处于静止状态,三力平衡,
合力为零,拉力 FA、FB 的合力 F 合必与 FC 等值反向 共线,因 A、B 点等高,AO、BO 长度相等,设 FA、FB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 θ,由几何关系可知,必有 FA= FB,当 θ=60° 时,FA=FB=G,当 θ>60°时,FA=FB>G, 当 θ<60°时,FA=FB<G,只有选项 B 正确.
2.对静止的理解:静止与速度 v=0 并不相同,物 体保持静止状态,说明 v=0,a=0,两者同时成立.若 仅是 v=0,a≠0,如竖直上抛到最高点的物体,此时物 体并不能保持静止,即上抛到最高点的物体并非处于平 衡状态.
【典例 1】 某物体受到共点力的作用,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该物体的速度在某一时刻等于零时,一定处于平 衡状态 B.该物体相对另一物体保持静止时,一定处于平衡 状态 C.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就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它的运动状态就会发生变化, 在下一个瞬间就不再是 静止的了, 所以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要由物体所受的合 外力和加速度判断,而不能认为物体某一时刻速度为零, 就是处于平衡状态,本题正确选项应为 A、C. 答案:AC
拓展二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1.平衡条件. F 合=0
Fx=0 或 , 其中 Fy=0
小试身手 1.在下图中,能表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答案:C
知识点二 提炼知识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1. 二力平衡是指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 衡状态,其平衡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物体受多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其平 衡条件是所受合外力为零.
判断正误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 a=0.(√) 2 . 物 体 做 匀 加 速 直线 运 动 时 , 物 体 处于 平 衡 状 态.(×)
知识点一 提炼知识
平衡状态
1. 物体处于静止或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作 平衡状态. 2.物体如果受到共点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就叫 作共点力的平衡.
判断正误 1.直道上以很大的速度匀速跑过的赛车处于平衡状 态.(√) 2.百米竞赛中,运动员在起跑的瞬间,速度为零, 处于平衡状态.(×) 3 .平衡木上体操运动员做翻转动作时处于平衡状 态.(×)
Fx 和 Fy 分别是将各力进行正
交分解后,物体在 x 轴和 y 轴方向上所受的合力. 2.由平衡条件得出的结论. (1)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两个力 必定等大反向,是一对平衡力.
(2)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任意 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3)物体受 N 个共点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时,其中任 意一个力与剩余(N-1)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大反向. (4)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沿任意方向物体所受的 合力均为零.
1. 若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则此物体一定是( A.静止的 C.速度为零 答案:D B.做匀速直线运动 D.合外力为零
)
2.(多选)下列物体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的物体 B.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 C.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
D.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刚开始下落的一瞬间
解析:在共点力的作用下,物体如果处于平衡状态, 则该物体必同时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从运动状态来说, 物 体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为零; 从受力情况 来说,合力为零.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为零,并不等同 于这个物体保持静止,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
3.常用方法. 处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正确作出受力分析是关 键.当物体受三个力(不平行)而平衡时,这三个力一定是 共点力.
【典例 2】
如图所示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
式,A、B 点等高,O 为结点,轻绳 AO、BO 长度相等, 拉力分别为 FA、FB,灯笼受到的重力为 G,下列表述正 确的是( )
小试身手 2.一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能使物体处于平 衡状态的是( )
A.F1=7 N,F2=8 N,F3=9 N B.F1=8 N,F2=2 N,F3=1 N C.F1=7 N,F2=1 N,F3=5 N D.F1=10 N,F2=8 N,F3=1 N 答案:A
拓展一
对平衡状态的理解
1.平衡状态:一个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个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如光 滑水平面上匀速滑动的物块;沿斜面匀速下滑的木箱; 天花板上悬挂的吊灯等.这些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
第三章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第五节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1.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 平衡的概念. 2.理解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3.能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 分析并画出受力图. 4.会用共点力平衡件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重 点 难 点 重点 1.理解共点力平衡 条件. 2.三力平衡问题. 难点 1.共点力的平衡条 件及应用. 2.用平衡条件分析、 解决问题.
答案:B
题后反思 1.力的合成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 态时, 物体受的合外力为零, 则物体所受的其中两个力的 合力必然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以其中 的两个力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这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 另一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从而求出题设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