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2017年秋季高一年级调研考试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黄冈市2017年秋季高中各年级期末考试范围 (1)

黄冈市2017年秋季高中各年级期末考试范围 (1)
高三
高中必修、选修和初中内容。
说明:高一年级秋季期末质量检测,抽考语、数、英、理、化、生六学科,其他学科教学进度不一致,各学校自行命题考试。
黄冈市2017年秋季高中各年级期末考试范围
学科
年级
考试范围
语文பைடு நூலகம்
高一
必修1,必修2。
高二
必修4,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高三
按全国卷I模式命题。
数学
高一
必修1及必修4的第1,2章。
高二
理科:圆,选修2—1,必修3;文科:圆,选修1-1,必修3。
高三
除了立体几何与选考以外的高考全部内容(文理范围相同)。
英语
高三
高考必考内容理科综合试卷。
生物
高一
必修一(1-5章)(总分90分)。
高二
必修三全册(总分90分)。
高三
必修一、必修二和必修三(1-3章)。
政治
高一
各学校自行命题考试。
高二
必修3。
高三
必修1-4全部内容。
历史
高一
各学校自行命题考试。
高二
必修第三册。
高三
必修和选修。
地理
高一
各学校自行命题考试。
高二
必修Ⅰ、必修Ⅱ、初中相关知识(中国区域为主)。
高一
模块1,模块2。
高二
高二模块5,模块6。
高三
高三模块1-8。
物理
高一
必修1,必修2《曲线运动》(总分110分)。
高二
选修3-1,选修3-2(总分110分)。
高三
必修1、必修2、选修3-1、选修3-2、选修3-5《动量守恒定律》。
化学
高一

2017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三语文调研试题及答案(2)

2017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三语文调研试题及答案(2)

2017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三语文调研试题及答案(2)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25分)丰子恺:抒情漫画缘何依然动人范昕1910年,在李叔同的推荐下,陈师曾即兴创作的文人水墨画陆续发表在上海的《太平洋画报》上。

这应该是中国现代的第一批漫画。

其中一幅名为《落日放船好》,简单至极,画中央是一株无叶的柳树,一位身着长袍、头戴斗笠的书生独坐船头,隐于柳树后,仿佛漂浮在无尽的时空中。

“即兴之作,小形,看墨不多,而诗趣横溢”,这批画给丰子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于35年之后他仍记得其中一部分的题目。

丰子恺早期的作品中,有大量的古诗新画。

图画与诗意的结合,原本不稀奇,宋代以来的文人画即有这样的传统。

丰子恺这一系列作品既有对文人画的继承,也有他的特别之处:不是对诗意的简单阐释,而是在技法和意境上进行大胆的创造。

尝试古诗新画以前,丰子恺其实热衷户外写生。

上世纪20年代执教于上虞的春晖中学期间,一次他向学校请假寄居在杭州西湖的朋友处。

一晚月上柳梢时,他出门写生,想去描绘月光下的西湖,却怎么也无力捕捉月夜微妙的情境氛围,只得徒劳而返。

他的朋友观赏过丰子恺描绘的湖光月色之后,脱口而出唐代诗人赵嘏的诗句: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影依稀似去年。

这诗句让丰子恺豁然开朗。

他突然琢磨起,是不是可以放弃对西湖的直接描画,转而尝试去表达由诗句联想到的场景。

他想描绘的,其实是关于西湖的诗句引发的想象,而非风景本身。

这件事令丰子恺一生难以忘怀,不禁深感“诗人眼力可佩,习画应该读诗”。

1926年,军事冲突在上海蔓延,丰子恺一家从江湾逃离,最终在沪江大学里找到了避难所。

一晚,丰子恺随口问骑在自己膝上年仅4岁的小儿子瞻瞻,“你最喜欢什么事?”瞻瞻率性回答:“避难。

”丰子恺纳闷,设法探问他:“你晓得逃难是什么?”瞻瞻解释道:“就是爸爸、妈妈、宝姊姊、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

2017年黄冈市语文调研试卷分析

2017年黄冈市语文调研试卷分析

黄冈市2017年调研考试分析一试卷特点(一)试卷结构。

今年试卷和去年在结构上没有区别。

分为古诗文,语文基础运用和实践活动,浅层阅读,深层阅读,写作展示五大块。

(二)分数值分布和去年有所变化。

1,古诗文8分(课内6分,课外2分),2,语文基础和实践活动16分(拼音2分,标点2分,病句2分,语法2分,文学名著2分,排序2分,实践活动4分);3,浅层阅读24分(说明文4分,议论文6分,文言文对比阅读14分)4,深层阅读22分(古诗文8分,小说14分)5,写作展示50分。

(三)题型的变化。

1,这次试卷没有考察成语的运用。

2,将古诗文阅读改为深层阅读,且分值有3分改为8分。

3,阅读题目中部分简答题改为填空题。

4,文言文实词解释改为选择题。

(四)试卷难易整张试卷知识点分布极广,注重双基的落实和语言的灵活运用,个人认为,难度偏大。

二学生得分情况解答情况说明(一)得分情况本班49人,全部参考。

总分3799,人平分77.53,及格人数41,及格率83.7%,高分人数0,高分率0,低分人数0,低分率0,最高分93.5,最低分56.5.(二)分数段情况90分以上1人,80分—89.5分20人,70分---79.5分22人,60---69.5分4人,60分以下2人。

(三)主要失分点课外古诗词名句积累(7.8题),拼音选择题(9题),病句判断(10题),浅层阅读中的议论文(18—20题),深层阅读古诗文中的选择题(26题)和词语赏析(27题),深层阅读小说阅读景物描写的表达效果(作用)(31题)。

(四)失分原因剖析1,古诗文以及课外名句积累不够。

2,不能快速,准确的分析常见病句几种类型,找不到分析问题的切入点。

3,没有弄明白议论文的三要素之间的纽带关系,没能掌握连接材料和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

4,古诗文阅读能力很弱,抓不住诗眼和诗人在诗中蕴含情感。

5,小说写景的表达效果,个人认为这里表述不准确,应当说景物描写的作用。

三.改进措施1. 将出错知识点按学生解答情况分类,分类分组辅导,做到只是落实到个人。

湖北省黄冈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黄冈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黄冈市2017年秋季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

全卷共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统一提供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了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史载孔子是位?温良?的教书先生,?温良恭俭让?是弟子对夫子的深切印象。

所谓?温良?,?敦柔润泽谓之温,行不犯物谓之良?,它既是外在的德行,彬彬有礼,又是内在的德性,圆融和熙,而低调谦抑,或是其精神底蕴。

从《论语》一书来看,孔子对于人的操行举止,进退取舍,有着鲜明的恶骄而喜谦的态度。

孔子甚为反感骄横狂妄。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众所周知,周公为一代名相,不仅辅佐周成王度过?兄弟阋墙?的危机,而且建章立制,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周代礼乐文明,因此孔子很崇敬他,甚至有段时间做梦没有梦到周公都深感失落,?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但是,在孔子看来,如果为人?骄且吝?,即使有像周公那样的?才美?,也是不值一提的。

由此可见,孔子是多么排斥自大狂妄。

孔子?恶利口?,也甚为鲜明地显示了他的态度。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文中?利口?,实即工言辞、善表暴,孔子直言?恶?之,鄙薄之意甚明。

《论语》中多处记述孔子对张扬自夸、伶牙俐齿的厌恶。

卫大夫祝鮀?有口才?,孔子却视之为?佞人?, ?子曰:辞达而已矣?。

湖北省黄冈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黄冈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黄冈市2017-2018学年春季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1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文学创作的终极目的是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审美感受,古典诗词也不例外。

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更倾向于以流动的时序与景观同步,融时空与物色变化于一体。

许多时候,古代诗人在写时间的变化的时候往往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来表现的,如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通过视觉来记录季节的变迁。

究其根源,可能与中国式的混沌思维与西方思维强调矛盾双方的斗争和对立不同,它更注重强调矛盾双方的中和与统一。

这在中国古诗词创作中集中表现为借景(空间)而怀古(时间)的手法。

陈子昂登幽州古台,面对浩渺的无限天地(空间),感悟的却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时间情怀。

张若虚面对春江月夜的美景(空间),情不自禁地由江天月色引发出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时间)的人生思索。

刘希夷面对落花,触景生情:“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崔颢观黄鹤楼而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栽空悠悠。

”李白把酒望月,叹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这些感怀同样是将空间和时间共同体悟。

时空共寓中的时空交融,一般情况下交融的目的或突出时间或突出空间,给人总体的时空之美。

人在特定的时空中必定会有特定的人生体验,但在表达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所侧重。

崔颢的“白云千载空悠悠”,“白云”“空悠悠”为空间概念,全句的重心在“千载”表的是时间。

在这里,空间为时间服务,看似交融实有主次。

崔颢的孤独体验透过表面的空间展现的是时间上昔今对比的失落。

也有时空交融中用时间突出空间的。

如王维《终南别业》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为典型一例。

“行”“坐”都是时间化的描写,“穷处”“云起”为空间描写,是诗的中心。

时空共寓在刻画人物心理和抒写人物情感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深入程度,为我们体认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灵世界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2017-2018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

2017-2018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

黄冈市2017年元月份高三年级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A(理解有误。

原文第一自然段说“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就不能有正确的思维”,并不能由此推断出“有严密的思维逻辑,就有正确的思维”。

)2.B(考查论据与论点、分论点的关系。

关于京剧的那段话不是论证京剧本身的独特性,意在论证科学中的“特征不变量”,即通过艺术处理,抓住特征,突出本质。

)3.A(考查对观点的正确把握。

“更要追求逻辑思维前后一致的严密性”错,作者的观点是执着于逻辑思维前后一致的严密性难以有重大创新。

)4.C(分析有误,面对掌声欠身致意及应观众要求签名,表现的是梅葆玖良好的教养,与“接地气,靠近时代”无关。

且“演出时”合手、签字不合情理,应为“演出后”。

)5.一方面,作为梅家唯一的戏曲传承人,梅葆玖没有辜负父亲梅兰芳的殷切希望,很好地继承了梅派艺术(2分);另一方面,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京剧的繁荣和发展以及戏曲人才的培养,梅葆玖尽心尽力,成绩可圈可点(2分)。

(大意正确即可,共4分。

)6.①先天条件优越;②从小刻苦学戏;③深受父亲影响;④颇有儒雅气质;⑤致力传承创新。

(每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结合原文分析,略。

)7.B C(选B,给3分;选C,给2分;选三项及以上,不给分。

B项“表现了他的孤高自傲以及与时代的格格不入”错,应为“表现了‘铁拐李’虽为乞丐却保持自己的尊严以及暗示了‘铁拐李’的特殊经历”;C项“人性扭曲”言过其实,且漂亮女子出现与时代背景无关联,主要是暗示或交代‘铁拐李’的特殊经历,推动情节发展。

)8.①不修边幅,举止特别。

瘦高个,居无定所,以乞讨为生,头发虽理得顺当,却不剪胡子。

②能诗能文,学识渊博。

经常在墙壁上题写诗文,还帮学校老师改正语法错误。

③对孩子有爱心和耐心。

一笔一划地教“苕货”识字,用豌豆糖奖励孩子的进步。

④富有生活情趣。

潦倒落魄时,用泥巴做口哨,还吹出不同的声音。

(每点1分,答3点给满分3分。

湖北省黄冈市2017年高三年级4月调研考试

湖北省黄冈市2017年高三年级4月调研考试

湖北省黄冈市2017年高三年级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漂流异邦的古代中国人如果不把商亡后箕子东奔朝鲜的传说以及对“徐福东渡”结局的猜测算在内,今天可以确切地指出最早漂流到今中国境外的我们的先人,就应当是西汉前期活动在“大宛”国(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的“秦人”了。

据《史记·大宛传》,当西汉军队围攻大宛的国都时,这些“秦人”在断绝了水源的围城之中帮助守军“穿井”。

从司马迁在另一处提到为大宛等国“铸钱、器”的“汉使、亡卒降”来看,所谓“秦人”,很可能也是被匈奴俘掠、后来投奔大宛的西汉军人,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李陵。

华北汉地社会中也有人被掳掠、甚至逃亡到匈奴政权下去从事农业生产的,后来成为迄今所知为改变个人生存的经济环境而出走异国的最早的人群,因为在那里他们受到的盘剥较轻。

两汉时因国内政治斗争的失败而出奔匈奴者亦时见于记载。

自东汉末年以来,日本也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流亡者远走高飞的一方天地。

随着隋唐统一帝国的建立,古代中国人寓居他国的活动呈现某种新格局。

由于隋唐政权对突厥和中亚国家持续的军事活动,大批士卒流失在西域固属难免。

禁止汉族居民出家为僧的法令废弛后,汉族僧团的大规模膨胀导致西行求法或东渡弘法的高僧大德人数激增。

除沿着陆上丝绸之路向西推进的商贾之家,通过海路移居东南亚的“唐人”,由唐经宋而入元,也代不乏人。

到了元朝,中国移民在南洋群岛已经相当多了。

东南沿海的中国人向外移民,从晚明的1560年代起逐渐形成一个高潮。

明政府在这时开放海禁,使私人出海贸易的规模急剧扩大。

但由于明政府仍明令禁止移民海外,遂使出门在外多年的人不敢归国,实际上对移民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7世纪前后,吕宋马尼拉的华人已有两三万人。

清前期为孤立东南抗清力量,重新实行海禁,并对出国归来的人处以死刑,但其收效仍与明末禁止移民海外的政策略同。

黄冈市秋季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黄冈市秋季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黄冈市秋季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一、试卷评价1、试题突出特点本次高一语文试题的突出特点就是:依纲据本,突出课内外内容的衔接并强调语言的积累及运用。

整份试卷除作文、诗歌赏析、第二篇现代文阅读及第二十四小题外,其余试题的内容或取自教材、或涉及教材内容,因此试题难度比较切合学生实际水平,没有偏题、怪题,很好地发挥试卷来指导教学的导向作用。

这个导向作用就是要遵循大纲精神,贯彻课程标准理念。

试卷考查的内容充分体现了知识、语言积累。

试卷的难得之处还在于既贯彻依纲据本的指导思想,也兼顾到语言的运用,体现试题的灵活性。

如试卷的第二十二至第二十五小题,考查的是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然而试题的内容材料很多是来自课内内容,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的掌握程度,也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兼顾到试题的灵活性与避免偏、怪题。

2、试题考点分布本次试题包括语言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语文积累、写作、文学作品鉴赏、语言运用等七大板块。

其中写作占33%,与以往的40%不同;现代文阅读材料为两段,一课内,一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内。

考查的知识点较广泛,重视考查学生的教材掌握程度,重视考查学生的语言积累。

3、试题的不足试题最突出的不足在写作部分。

今年的题目是一道命题作文,较以往流行的话题作文有些不同,虽然文章的限制性有所增强,但“我的舞台,秀出我的精彩”这样的文题还是有很广泛的选择。

作文题目的不足在于这样的题目很难融入情感态度,没在很好贯彻“三维”课程理念。

学生实际的考场作文也印证了这点,大多作文缺乏真情实感。

二、学生答题情况统计及分析下面就我校学生答题情况作简要分析。

1、基础知识及运用这一块包括试卷的第1—5题和第22—25题,分别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和对成语的理解应用及语病的辨析、修辞的掌握和语言的运用、句子的写作练习等,这部分总分为35分。

从考查结果看,得分率不高,约在0.60左右,这反映大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一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冈市2017年秋季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D(A.原文是“孔子的‘温良’实是其‘不伐善’谦逊品格的外溢和流露”,“孔子及其弟子”错,原文只涉及孔子,与“弟子”无关。

B.孔子很崇敬周公,原文是说:假设周公自大狂妄,功绩再怎么卓越也不值一提。

C.“朱熹同孔子一样”错,故意混淆。

)2.D(“逐层深入”的表述错,且文章的中心论点应是“孔子不伐善”,而不是“孔子所主张的“求达不求闻”的坚毅精神”。

)3.C(“形成完美的德行,做事也就容易成功”太绝对化。

)4.B(这一环节主要是为后面陈若尘出家的情节服务,推动情节发展;小说主旨不是讽刺贪污腐败。

)5. 小说标题一语双关:“绝”是“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意思,陈若尘精于鉴玉,表现了其技艺的高超(2分);“绝”又有“最后”的意思,陈若尘鉴定完菊纹盘后决绝地与尘世告别。

(2分);以此为题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

(1分)(能从这两点出发分析,大意对即可。

)6.①精于鉴玉,技艺高超。

对龙凤纹玉环和清代菊纹盘的鉴赏中可见其专业。

②淡泊名利,生性豁达。

通过对其好友范围、性情的介绍以及最后端茶送县委书记的情节中可见其性情之真。

③坚守原则,坚持自我。

拒绝为赝品出真品证明,不赚昧良心的钱表明他坚守原则;为还人情债最后以出家相抵,表现了他对自我的坚守。

(每点2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得分)7. B(“必将”“各个方面”“不可替代”夸大作用,说法绝对化。

)8. AE(A.应依次是知识技能领域、房屋住宿、医疗分享、资金分享领域;E. “都不可避免地给公共秩序带来了一些损害”的主语是共享经济新形态,带来损害的毕竟是少数,属以偏概全。

)9.①共享企业不能随意占用公共资源,破坏公共秩序。

②共享企业应努力加强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③职能部门要进行引导,不能盲目投资、见“热”就上项目。

④要加强共享行业管理,防范并遏制伪共享、“共享泛滥”的乱象。

⑤消费者要选择有保障的共享产品,学会规避风险。

(一点1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10.C(契丹陷中原,盗贼蜂起,山东为甚,契丹主命琼复刺沂州以御盗,琼即日单骑赴郡。

盗闻琼威名,相率遁去。

)11.B(“古代一个帝王用一个年号”错,明清时的皇帝基本用一个年号,但此前的皇帝用多个年号的不少,如汉武帝在位54年,共用了11个年号。

)12.A(根据文章第一段,“转战多地”是理解错误,他是先后调任多地当官,“攻文州”之功应在阶州任上,而不是在亳州任上。

)【参考译文】郭琼,平州卢龙人。

祖父郭海,本州两冶使。

父亲郭令奇,卢台军使。

郭琼少年时以勇武有力著称,在契丹任职,任蕃汉都指挥使。

后唐天成年间,携带他的家族前来归附,明宗任命他为亳州团练使,改任商州刺史,迁任原州刺史。

清泰初年,调任阶州刺史,城垒尚未修补,蜀军多次侵犯,郭琼为此忧虑,因而迁移州城以保平安,百姓才不再有祸患。

接受诏命进攻文州,攻克二十余座营寨,生擒数百人。

后晋天福年间,调任警州刺史,羌、浑骚乱,朔方节度使张希崇表奏郭琼为部署,率军共同讨伐平定此地。

连续领滑、坊、虢、卫四州。

开运初年,为北面骑军排阵使。

阳城之战,战功最大。

改任沂州刺史,充任荆口寨主兼东面行营都虞候。

俘获莫州刺史赵思献上,改任怀州刺史。

不久为北面先锋都监。

契丹占领中原,盗贼蜂起,山东最为严重,契丹主命郭琼重新担任沂州刺史来抵御盗贼,郭琼当天单人匹马前往。

盗贼听到郭琼的威名,相继逃走。

后汉乾佑年间,淮军进攻密州,他被任命为行营都部署,尚未到达,淮军解围退去。

平卢节度使刘铢依仗辅立皇帝的旧情,声称患疾不去朝见,将相大臣,害怕他会难以控制,预先派遣郭琼与卫州刺史郭超率所辖军队驻于青州。

刘铢心中不安,摆设酒宴召请郭琼,在帐幕下面埋伏雄壮武士,想要杀害郭琼。

郭琼知道他的阴谋,屏退随行人员,从容坐下,毫无惧色,刘铢不敢动手。

郭琼趁机为他陈述祸福,刘铢有感于他的话,于是准备行装。

不久诏书到达,当天上路。

郭琼改任颖州团练使,又加官防御使,当时朗州勾结荆、淮、广南合兵进攻湖南,诏令郭琼率本州军队会合王令温的大军进攻光州,不久因内部叛乱没有成行。

罢任回朝,派遣到河北谋划兵器钟甲粮草。

周祖在南郊祭祀,召他权知宗正卿事。

世宗征伐刘崇,为北面行营都监,历任绛、蔡、齐三州防御使。

在齐州,百姓饥荒,郭琼用自己的俸禄赈济他们。

人们感念他的恩德,一同来到朝廷颂扬他的德政,下诏允许立碑。

宋建隆三年,告老,加官右领军卫上将军退休,返回洛阳。

乾德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郭琼虽然出自行伍,而所到之处有仁政,尊敬礼待儒士,乐于坚持行善,是武臣中的贤人。

13.(1)往往有所收获,是因为他们探求思考问题很深入而且又很全面。

(得分点:“得”,收获;“求思”,探求思考;“无不在”,意译为“全面”;每点1分。

)(2)本来就知道把生与死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话是妄造的。

(得分点:“固”,本来,当然;“一”,把……看做一样;“齐”,把……看做相等。

每点1分。

)(3)何况我与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得分点:“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句;“渔樵”,打鱼砍柴;“侣”、“友”,意动用法。

每点1分。

)14.AE(B流露出诗人欣喜之情。

E描写手法并非完全相同:韩诗主要用比喻、对比,重在写景,借景抒情;苏诗主要用比喻、衬托,重在咏物,借物喻人。

并且苏诗不仅仅表现对自然景物的赞颂之情,还有借物赞颂、勉励朋友之意。

)15.意象:小雨、草色、烟柳(2分,缺1个扣1分,扣完为止)。

作用:“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朦胧和清新之美感(2分)。

“烟柳”,晚春常见之景物,诗中并非实写,是以此与“小雨”和“草色”形成对比,突出早春草色更胜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晚春景色(2分)。

(大意正确即可。

)【诗意鉴赏】韩诗是一首赞咏早春景象的诗。

前两句为写景句,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朦胧和清新之美感。

后两句为议景句,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表达作者充满对早春景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苏诗是一首赞咏秋末初冬景物的诗。

诗的表面似乎在赞咏秋末初冬景色之美,实际上是用傲霜枝,来比喻刘景文,颂扬他孤高傲世的品格。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此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16.(1)无与士耽。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每小句1分,错、漏、多一字该小句不给分。

)17.D(A.“霎”应读“shà”;B.“详”应写作“祥”,“骋”应读“chěng”;C.“蜷”应读“quán”,“拙”应写作“绌”。

)18.B(①“与虎谋皮”,与老虎商量要老虎的皮,比喻跟所谋求的对象有利害冲突,决不能成功。

后多指跟恶人商量,要他牺牲自己的利益,喻指一定办不到。

用错对象。

②“叹为观止”指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符合语境。

③“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指比较容易引起嫌疑,让人误会而又有理难辩的场合。

望文生义。

④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

符合语境。

⑤“韬光养晦”比喻暂且隐藏才能、谋略,不使外露。

不合逻辑。

⑥“沧海桑田”比喻人世间事物变化极大或变化快。

)19.A(B. 语序不当,“推选、寻找、发现”应调整为“寻找、发现、推选”。

C.搭配不当,“规范”与“乱象”不能搭配,可将“规范”改为“消除”或“整治”。

D. 成分残缺,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应删去“通过”。

)20.示例一:苏子目遇山间明月成色,客人耳得江上清风为声。

示例二:游华山悔己行赞古人慎取,见仆碑谬其传劝学者深思。

(形式3分,只要仄起平收、词性基本相对,用语准确即可;内容符合所选文本文意,3分。

)21.示例一:巴金先生说出真心话,想向包弟深深忏悔。

由此,让我们明白要有勇气解剖自己。

示例二:巴金先生说出真心话,想向包弟致歉。

由此可知,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应该尊重生命。

(评分说明:概括要符合提供的材料内容,感悟要符合文本材料意蕴;概括材料内容2分,感悟3分。

语言表达不简明、连贯、准确酌情扣分。

)22. 【写作提示】场景一可围绕“感恩”“和谐”“仁爱”等关键词作文,场景二可围绕“磨难”“坚韧”“梦想”等关键词作文。

记叙文写作应联系自身经历和生活感悟,写人、叙事、抒情皆可。

参照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评分说明:(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

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

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3观点具有启发性2.丰富:○4材料丰富○5论据充足○6形象丰满○7意境深远3.有文采:○8用词贴切○9句式灵活○10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4. 有创意:○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14构思精巧○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6有个性特征(三)扣分项评定:无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出现错别字,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完5分为止;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四)套作或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五)建议起评分为4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