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号沉船事故中的船员反应与泰坦尼克号对比
泰坦尼克号沉没 事故分析

业主的失误
• 在船侧只配备了三分 之一的救生船。
船长的失误
• 船行驶在北大西洋上, 之前一直有通报提醒 前方有冰山。船驶入 冰山区,船长命令船 只全速航行(21.5节)。
瞭望员的失误
• 船上的望远镜出发前 被上一班锁在柜子里, 没法拿出来。夜晚用 肉眼观测。 • 由于风速较大,天气 寒冷,夜间肉眼观测 距离大大下降。 (即便有望远镜,效果 也不佳)
巨轮沉没 深度分析
泰坦尼克介绍
•
英国皇家邮船泰坦尼克号(RMS Titanic)是奥林匹克级 邮轮的第二艘邮船,20世纪初,由英国白星航运公司 (White Star Line)制造的一艘巨大豪华客轮。由位于爱 尔兰贝尔法斯特(Belfast)的哈兰德与沃尔夫(Harland and Wolff)造船厂兴建。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豪华客轮,被称为是“永不沉没的船”或是“梦幻之船”。 泰坦尼克号共耗资7500万英镑,吨位46328吨,长882.9 英尺,宽92.5英尺,从龙骨到四个大烟囱的顶端有175英 尺,高度相当于11层楼,是当时一流的超级豪华巨轮。计 划与姐妹船 奥林匹克号(RMS Olympic)和 不列颠尼克 号(RMS Britannic)一道为英国白星航运公司的乘客们 提供快速且舒适的跨大西洋旅行。
加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号电报员失误
• 在发送紧急通报前, 忘记前缀加上“致船 长”,导致电报员误 认为一般电报而不加 理睬。 • 发完几遍紧急通知后, 该电报员不再发报, 睡觉休息。
加州人号失误
• 灾难发生后,加州人 号没有认真应对泰坦 尼克上发出的火箭信 号。
船员的失误
• 碰撞发生后,很多救 生艇在半空就被放下, 艇上没有坐满人。 • 可以搭载1178人的救 生艇,只上去651人。 • (船员严格遵守妇女 和儿童优先,又担心 满载放下容易损坏)
泰坦尼克号:10位在泰坦尼克号上遇难的名人

泰坦尼克号:10位在泰坦尼克号上遇难的名人仍然是和平时期海上最严重的灾难之一,1912年4月15日凌晨,RMS泰坦尼克号在处女航中沉没,造成1500多人丧生。
众所周知,损失最大的是三等舱以下的乘客,约三分之二的乘客遇难,“永不沉没”的班轮当然是在救生艇太少的情况下出海的。
虽然现在出海要安全得多,但也并非没有风险,正如最近意大利科斯塔康科迪亚号的悲剧所显示的那样沉船事件仍然抓住了公众的想象,然后和现在一样,公众想知道死者中著名的名字。
下面是随船沉没的名人名单。
建造船员在泰坦尼克号启航前,她必须被建造。
在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哈兰和沃尔夫造船厂,2000名工人被分配到这项任务中,她是一长串大型项目中最新的一个,她用了3000000个铆钉来建造。
这是一项肮脏、嘈杂、危险的工作,几乎没有安全防范措施。
预计会有人死亡,除了数百人受伤外,至少有少数人在建造过程中、造船厂和下水前死亡。
这些人——他们的名字不容易找到——可以说是泰坦尼克号上的第一批遇难者。
约翰雅各布·阿斯特四世在实际沉没的伤亡中,最有名、最富有的可能是约翰雅各布·阿斯特四世,一位在房地产领域发家致富的德裔美国百万富翁,是纽约华尔道夫阿斯托利亚酒店创始人约翰·雅各布·阿斯特的曾孙。
阿斯特四世的妻子按照妇女和儿童优先的原则登上了救生艇,幸存下来,但阿斯特没有,享年47岁。
本杰明·古根海姆另一位著名而富有的遇难乘客是该家族采矿业的继承人本杰明·古根海姆。
他起初认为事故很小,但当他意识到泰坦尼克号即将沉没,救援不太可能时,故事说他换上了正式的晚礼服去面对死亡。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甚至不是注定要登上泰坦尼克号的;他本来被安排在卢西塔尼亚号上航行,但当那艘船需要修理时,他决定改乘最新的豪华班轮旅行。
伊西多尔斯特劳斯伊西多尔斯特劳斯是梅西百货公司在纽约的德国籍共同所有者,他和妻子艾达一起死了。
他们最后一次被看到坐在甲板上的躺椅上,拒绝在救生艇上分开:他们想在一起,不管发生什么(1997年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当水冲进房间时,他们一起躺在床上)。
泰坦尼克号沉没真相猜想

泰坦尼克号沉没真相猜想刘俊沣1912年4月15日凌晨两点半,在海上仅仅航行了五天的泰坦尼克号巨轮在大西洋中沉没,导致船上2206名乘客及船员最终仅有700多人存活下来,事发被证实之后欧洲、北美的各国纷纷降半旗举行哀悼这是在和平时期的大型海难之一。
但沉船之后,大量关于沉船原因的说法层出不穷。
大部分人都认为这艘船就是泰坦尼克号,而且沉没原因仅仅是由于和海上的冰山发生了摩擦碰撞。
尽管这是大多数人公认的,但并不代表这是一个真实的理由,例如在泰坦尼克号的残骸中进行打捞,结果发现船上的物品无一标记着“TITANIC”的字样;出事当天晚上(4月14日)很多乘客在船头亲眼目击到了水上不明发光物;船下沉时船体的龙骨不时发出诡异的响声;泰坦尼克号的残骸及周围区域内并未发现有望远镜的踪迹;在当时的天空是晴天的情况下即使没有月亮为什么在与冰山相距大约1千米时才发现冰山的存在... ...这些看起来表面很平常的事情实际上却隐藏着沉船的真正原因,即使是在没有月亮的午夜,即使是在海上,一般不近视的人在5~3千米都可以分清冰山与水,但为什么记录上却说“正前方大约1千米处有座冰山”?泰坦尼克号船体结构要想真正了解泰坦尼克号的沉船原因还是要先了解船体的结构以及这艘船与其姊妹船——奥林匹克号的区别。
泰坦尼克号和奥林匹克号均为百姓轮船公司所制造,这两条船从表面上大致来看几乎是完全相同,都是有四个巨型烟囱,前三个均是锅炉是燃烧煤炭额而使用第四个烟囱用于餐厅,整体上看船长都超过了200米。
但是泰坦尼克号的下层甲板却相对要比奥林匹克号的甲板更高,而奥林匹克号在下甲板以上的船舱高度(船体用白漆所漆刷过的船体部分)要比泰坦尼克号低一些;从船的内部结构上看就更明显了,根据原设计图泰坦尼克号的防水隔板的顶部应该是顶着船体的下层甲板,一共有十六个防水仓,保守的说法即使是任意四个防水仓进水船依然可以安然无恙,但实际上船体应该可以在任意六个防水舱进水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有意义的知识建构

有意义的知识建构——以“责任”知识学习为例陈红李翠君张明杰摘要:责任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非常重要的内容。
有意义的学习,指的是学习内容引发人的一种内心需要,唤起其生命体验,最终达到知识、情感、态度的融通,成为指导个体生活的准则。
在思想品德课中,有意义的教学应该给学生还原其生命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给定的情境中,结合生活经验,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关注自身的情感体验,以便准确把握自身生活经验中的困惑与智慧。
具体的教学情境,可以促进学生不断澄清、纠正、发展对道德的认识、判断、情感,最终形成对某一道德规范完整的认识、合乎逻辑的判断以及理性的情感态度。
关键词:责任意义情境作者简介:陈红,女,北京教育学院社科系,副教授;李翠君,女,北京二中分校,中学高级教师;张明杰,女,北京二中分校,中学一级教师。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具有“人文性”。
该课程的人文性目标是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核心理念则是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显然,责任教育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
那么,初中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责任教育?笔者认为,它应与其生活密切相关,并能够直面其生活的复杂性以及行为选择的复杂性。
1.责任知识建构需要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反思中完成。
意义,从根本上说是与人的需求及需求的满足相关。
有意义的学习,指的是学习内容引发了学习者的一种内心需要,唤起他对生命的体验,即个体在亲身经历中,通过反复观察、感受、实践、探究,对认知、情感、行为和认识的深度体察、感悟,最终形成某些观念、情感、态度及道德品质。
人的内在需求是在其经验世界中不断得到满足的。
因此,思想品德课中的有意义教学应该给学生还原其生命经验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给定的情境中,结合生活经验,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从而不断澄清、纠正、发展对道德的认识、判断、情感。
泰坦尼克号影评

《泰坦尼克号》影评1912年4月15日,载着1316号乘客和891名船员的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而沉没,这场海难被认为是20世纪人间十大灾难之一。
1985年,“泰坦尼克号”的沉船遗骸在北大西洋两英里半的海底被发现。
美国探险家洛维特亲自潜入海底,在打捞上来的保险箱中找到了一幅画,洛维特的发现立刻引起了一位老妇人的注意。
再过一个月就是102岁高龄的罗丝声称她就是画中的少女,在潜水舱里,罗丝开始叙述她当年的故事。
1912年4月10日,被称为“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的“泰坦尼克号”从英国的南安普顿出发驶往美国纽约。
富家少女罗丝与母亲及未婚夫卡尔一道上船,另一边,不羁的少年画家杰克靠在码头上的一场赌博赢到了船票。
罗丝早就看出卡尔是个十足的势利小人,从心底里不愿嫁给他,甚至打算投海自尽。
关键时刻,杰克一把抱住了少女罗丝,两个年轻人由此相识。
为排解少女心中的忧愁,杰克带罗丝不断发现生活的快乐之处。
很快,美丽活泼的罗丝与英俊开朗的杰克相爱了,罗丝脱下衣服,戴上卡尔送她的“海洋之心”项链,让杰克为她画像,以此作为他们爱情的见证。
当美好的爱情故事正在上演时,“泰坦尼克号”却撞上了冰山,悲剧就此拉开了序幕,“泰坦尼克号”上顷刻间变得一片混乱。
在危急之中,人性中的善良与丑恶、高贵与卑劣更加分明。
杰克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了爱人罗丝,自己则在冰海中被活活冻死。
老态龙钟的罗丝讲完这段感动天地的爱情故事之后,把那串价值连城的“海洋之心”沉入了海底,让它陪着杰克和这段爱情长眠于海底。
我认为泰坦尼克号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那些所谓的各界名流绝大多数都是爱财如命的拜金者,以财富的多少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认为钱是万能的。
当露丝的未婚夫卡尔发现了杰克和露丝有来往时,他首先想到的是送给露丝一条价值连城的项链“海洋之心”来挽回同露丝的爱情,而并非是通过改变自己来赢得罗丝的芳心。
在泰坦尼克号即将沉没时,他为了生存,为了能上救生艇而塞给负责的船员一大摞钞票,以为这样就可以让他开后门。
最后的绝唱

最后的绝唱作者:胡素青来源:《珠江水运》2014年第13期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韩国“岁月号”事件都是一个相当失败的案例。
事故发生后,船长及部分船员第一时间弃船逃生,及早得到求救信息的韩国海警部门却救援不力,最后在电视直播画面中,全世界亲眼目睹了这出沉船悲剧的发生。
事件最后直接造成281名旅客遇难,23名下落不明,而其中绝大部分是春游的高中生。
我们多希望这只是某部电影中的一幕场景,却无法阻挡其步入泰坦尼克号的后尘,成为航运史上的绝唱。
令人始料未及的沉船2014年4月16日上午,风和日丽,海面平静,前方无礁。
假如一切顺利,载有450余名旅客的“岁月号”客轮将会在3个多小时后到达济州岛。
对于船上325名来自京畿道安山市檀园高中的学生来讲,这原本只是一次普通不过的修学旅行。
而这一天,对于服役20年的“岁月号”而言,也只会是其无数航行日志的其中一篇,毫无新奇可言。
事故往往发生的出乎意料。
上午8时58分许,该客轮在全罗南道珍岛郡屏风岛以北20公里海上发生浸水事故后倾覆沉没。
往前回放1个小时:7时55分左右,船体受到严重撞击发出巨响并摇晃。
据获救乘客讲述,事发时船上集装箱等物体倒向一边,使船体倾斜更严重。
船上广播开始告知人们危险,不要到处走动,船体突然向一侧翻倒。
同一时间,客轮向韩国海警发出求救信息,并得到救援。
危险来临的第一时间,船方发觉并主动求救,而救援部门也快速接报。
如果能够得到有效处置,纵然船舶翻沉的结果无法改变,281名遇难旅客和23名失踪人员的命运,或许会发生转折。
遗憾的是,当时没有一个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或者,太久或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险情,从摇晃到沉没船方共与海警接报人员进行了11次沟通,但期间珍岛海上交通管制中心下属的海警始终没有对船舶的异常征兆作出明确的判断,事发时负责管制业务和海域安全的海警就像在正常工作一样伪造了当天船舶通信日志等内容,导致后续救援应对不力,大多数乘客在绝望中随船沉没。
无法回避的安全隐患无法否认,韩国是一个航运业发达的国家。
观《泰坦尼克号》有感_1

观《泰坦尼克号》有感观《泰坦尼克号》有感1在学习了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那篇课文后,感觉受益匪浅。
我看到了哈尔威船长对每一个人的关爱和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
近日,我观看了《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年轻的杰克和露丝在泰坦尼克号上相识。
不幸,客轮在途中撞上冰山沉没了。
当船撞上冰山快要沉入海底的时候,感人的画面出现了。
杰克在海面上把他的女友露丝扶上木板,自己则泡在冰冷的海水里;船长命令船员把救生艇让给老人、孩子和妇女,而他却要和轮船共存亡;三等舱里年轻的母亲知道生存的希望没了,便讲童话使孩子安然入睡;一对老人流着泪安详地躺在床上等待死神降临……看到了这感人的一幕幕,我留下了感动的眼泪。
但是,也有让人气愤的地方:有人将别人的头往海水里溺,自己靠此浮在海上;为了登上救生船,有人用钱买通船员;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救生船只承载了十几人,而船上的人因担心自己的性命,竟不愿去救客轮上众多患难的人。
这些现象多么可恶啊!电影演完了,我在想:一方面为那么豪华的船的沉没而惋惜,为那么多人与轮船一起葬身大海而痛心。
另一方面,我为杰克、船长等人的高尚行为感到敬佩。
同时我也明白了《泰坦尼克号》的主题,那就是一个大家共同追求的,又十分需要的东西,爱。
我们虽然做不到像杰克和哈尔威船长那样视死如归,但我们也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传播它的高贵精神——在公交车上让座,做事有责任心……这些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可贵的。
同学们,让我们去做舍己为人的人吧!观《泰坦尼克号》有感2因为上选修课,是英文电影赏析,所以每个星期二都可以静静的看一部电影。
今天老师说看一部罗曼蒂克的电影,它获得过奥斯卡金奖,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提名。
他说她放的时候同学们可能都还在穿开裆裤。
也许很多在座的同学都没看过。
我以为是什么老片,结果是泰坦尼克号。
我呆了一会儿,感觉这么近,好像昨天刚看过一样。
怎么老了呢。
小时候看的啊。
我兴致勃勃的和帆帆说情节我全记得。
还记得看露丝和杰克一起浮在那块板上承受不住重量,杰克为了露丝就那样沉入海底。
江亚轮惨案

江亚轮惨案:中国第一大海难比泰坦尼克还惨(组图)--------------------------------------------------------------------------------作者:che可能许多人会以为,泰坦尼克号冰海沉船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难。
其实不然,1948年发生在长江口的江亚轮爆炸沉没事件,罹难人数达3000余人,是泰坦尼克号事件遇难人数的两倍,而其事故原因也至今众说纷纭。
60年后,再回首这段惨案,真是人让人感慨良多。
兴亚丸江亚轮原为1939年日本为其“东亚海运株式会社”建造的客货轮“兴亚丸”,与“宁波丸”(后来的江静轮)等为姐妹船,长102.4米,宽15.3米,型深4.7米,排水量3365.7吨(3730总吨),马力2500匹,航速12~14节,原设计可载客1186人。
抗战胜利后,江亚轮被海军总司令部接收。
国民政府为补偿国营招商局在抗战期间沉船封港的损失,旋将敌产江亚轮等五艘轮船转拨交通部交由招商局营运。
经招商局改造后,该船可载旅客2250人,是上海招商局六大新型客轮之一。
至失事时船龄未及10年,无论外观、设备,在当时均堪称精良。
江亚轮1946年起行驶于航程仅需12小时的上海至宁波间短程航线,每次除载客外,还可载货1500吨。
至失事,江亚轮已在该航线往返近800次。
据失事当日出口报告单所填,船上有乘客2607人(一说2285人),船长沈达才以下船员179人,载货175吨(一说460吨,都是普通非危险品的杂货)。
但船上的实际乘客却远不止这个数,据宁波人旅沪同乡会江亚轮惨案善委会调查统计,当时船上无票乘客(如不买票的军人、单帮客等)及儿童甚众(儿童不买票),实际载客达4000人、甚至4600人以上。
1948年12月3日下午4时整,担负沪甬线航行任务的“江亚号”客轮,自上海十六铺3号码头满载客货启碇,驶往宁波。
18时45分,经过#2浮筒,又约行7分钟,至吴淞口外横沙西南白龙港海面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