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导论 第12章 健康教育
护理学导论 健康教育

护理学导论健康教育
《护理学导论下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护理学导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是通过教育和宣传,使人们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预防疾病,促进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益健康活动。
在护理学导论中,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人们了解基本的健康知识,培养正确的健康观念和健康行为,增强自我保健的能力,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
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健康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心理健康、饮食营养、运动锻炼、预防常见疾病等方面。
健康教育对护理学导论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健康需求,指导患者正确地进行自我保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同时,健康教育也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使其在护理实践中更好地开展健康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
在护理学导论中,健康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宣传教育、案例分析、健康讲座、小组讨论、健康体检等多种形式。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受教育者对健康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培养他们正确的健康观念和健康行为,促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
总之,在护理学导论中,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对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促进身体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健康教育的学习与实践,不断完善
自己的健康教育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专业、有效的护理服务。
护理学导论复习资料

护理学导论复习资料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1.西方护理学的发展(19世纪中叶是个分界点)(1)公元前后的护理埃及(查脱提出王室尸体的埋葬法-防腐保存法,即木乃伊的制作。
在此后人们开始研究人体)希腊(医学之父波克拉底破除迷信。
他创造了体液学说,教会冷热泥敷法,将医学引入正轨)罗马(最富家族法米利亚建私人医院,医生伽伦以解剖观点创建独特体系)印度(国王阿索卡建医院,培养医疗小组,分工明确)(2)公元初期护理(1~500)基督教会安排护理,护理操作主要是修女,其中重要影响人物有菲碧,玛塞拉,菲毕奥拉,波拉等人(3)中世纪护理发展为宗教和战争为主题,医护发展极为落后(4)文艺复兴时期此时医学领域进步很快,出现了第一批医学科学家。
维萨留斯写第一步人体解剖书,威廉哈威发现血液循环原理等,但护理仍处于落后阶段,人员不够致使找些家庭贫困的妇女来担当护理任务,服务态度恶劣使护理陷入瘫痪状态。
1576年,法国天主教神父圣、文森保罗在巴黎成立慈善姊妹会,是护理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
现代护理的发展【1836年德国牧师西奥多、费里德尔在斯瓦茨建立第一个护士训练班】(1)南丁格尔时期护理学发展的重大转折点,南丁格尔1820年5月12日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南丁格尔的贡献a、为护理向正规的科学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基础b、著书立说,阐述其基本护理思想c、致力于创办护士学校d、创建一整套护理制度(2)现代护理的发展历程建立完善的护理教育体制;护理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护理管理体制的建立;临床护理分科。
2、中国现代护理(1)护理教育多层次的学历教育;岗位教育与继续教育。
(2)护理管理(3)临床护理工作方面(4)国内外学术交流及其他方面3、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1)根据护理功能来划分独立性的护理功能;合作性护理功能;依赖性护理功能(2)根据工作的专业性质来划分专业性工作;类专业性;非专业性(3)根据工作场所来划分医院护理;社区护理;护理教育、科研及管理4、护士的角色护理者、决策者、计划者、沟通者、管理者及协调者、促进康复者、教育者及咨询者、代言人及保护者5、护士的特征要求(1)有端庄的仪表及表率作用;(2)有专业责任心;(3)有解决问题的能力;(4)有敏锐的洞察力;(5)有同情心即能设身处地的为服务对象着想;(6)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技能;(7)有良好的沟通、咨询及教育能力;(8)有主动性及进取心;(9)有独立学习能力;(10)有自我反省及完善能力;(11)有科研能力第二章健康与疾病1、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护理学导论课程标准

《护理学导论》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名称: 护理学导论(二)课程编码:(三)学分:2(四)总学时: 36(五)授课时期: 第二学期(六)适用对象及层次: 护理专业本科层次(七)先修课程: 专业基础课(八)后续课程: 外科护理学二、课程性质:三、《护理学导论》是护理学专业入门课程, 主要向学生介绍护理学的基本性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学科框架, 以及护理学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概况, 具有一定的专业框架知识, 系统而全面的领悟护理专业的独特理论体系及模式, 并理解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为学生在护理专业实践奠定雄厚的理论基础。
并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专业问题及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课程目标、教学中注意的问题1.课程目标(1)了解护理学的发展历史、护理专业所涉及的伦理、法律问题(2)熟悉护理学的基本理论、护理工作的基本方法。
(3)理解护理学基本概念、护士的职责、病人的权利。
2.能力目标(1)会运用沟通技巧与服务对象进行良好沟通。
(2)能运用护理程序正确评估患者的需求, 判断存在的健康问题, 正确选择护理措施、制定护理计划并付诸实施。
(3)思想目标(1)能够正确认识护理专业, 热爱护理专业, 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 培养良好的护理道德。
(2)启发学生正确理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认识护士的自身价值。
(3)能够养成求真务实、严谨慎独的工作态度和规范的护理行为习惯。
(4)能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 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1.主要的护理理论;2健康与疾病的概念;3病人的不同需要;4应用沟通技巧与病人沟通;5文化在护理中的含义;6不同成长发展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7病人的压力及其来源;8.正确应用护理程序;9进行病人教育四、课程基本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一. 目的与要求(一)掌握: 护理的概念, 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体系, 护士的角色, 护士的特征要求, 护士的资历要求及分类, 护士的心理素质要求。
护理学导论健康教育案例

护理学导论健康教育案例护理学导论健康教育案例:一、健康教育案例:糖尿病管理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健康教育,以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和知识。
例如,教育患者关于饮食控制、药物管理、体育锻炼和血糖监测等方面的重要性。
此外,还可以教授患者如何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和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应急情况。
二、健康教育案例:心脏病预防心脏病是导致许多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心脏病的风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等,并提供预防措施,如健康饮食、定期锻炼和戒烟等。
此外,还可以教授急救措施,以便在心脏病发作时能够及时处理。
三、健康教育案例:儿童口腔健康儿童口腔健康是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
健康教育可以帮助父母和孩子们了解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如刷牙、使用牙线和定期就诊等。
此外,还可以提供关于口腔问题的预防和治疗的信息,如龋齿和牙周病的防治措施。
四、健康教育案例:老年人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
健康教育可以帮助老年人了解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如饮食补充钙和维生素D、定期运动和避免烟酒等。
此外,还可以教授老年人如何避免跌倒和骨折的方法,如安装扶手、使用助行器和保持室内整洁等。
五、健康教育案例:青少年艾滋病预防青少年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之一。
健康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如正确使用避孕套、避免共用注射器和减少不安全性行为等。
此外,还可以提供艾滋病检测和治疗的相关信息,以及鼓励青少年进行定期检测和咨询。
六、健康教育案例:孕妇产后护理孕妇在产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和康复。
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孕妇了解产后恢复的重要性,如正确喂养、休息和锻炼等。
此外,还可以教授孕妇如何处理产后抑郁和应对亲子关系的变化等问题。
七、健康教育案例:癌症早期筛查癌症是导致许多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但早期筛查可以提高治愈率。
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不同类型癌症的早期症状和筛查方法,如乳腺癌的自我检查和宫颈癌的妇科检查等。
《护理学导论》《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学导论》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护理学导论是学习护理专业的启蒙教材,是护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护理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想,初步学会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为护理对象服务。
并能运用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联系实际,应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卫生保健指导和各项护理操作中。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结合护理专业学科的特点,以“以人为本”整体护理为指导思想,系统地阐述国内外护理学的发展历程,护理学的概念及范畴,健康与疾病,人的基本需要,人的成长与发展与护理的关系,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问题,评判性思维和临床护理决策,护理程序,文化与护理,护理理论,护理伦理,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健康教育等内容。
为学生进入护理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对提高护理职业道德修养,促进护理专业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课程教学改革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小组学习、讨论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和我们所讲授的课程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本课程应涵盖了当前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学科框架、护理学发展趋势等内容。
引导护理学生系统全面的了解护理专业的学科体系,及其有别于医学专业的独特理论框架,产生职业归属感,对护理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课程理论教学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2学时第一节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0.5学时知识点:一、国外护理学的发展及形成过程二、中国护理学的发展概况第二节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体系 0.5学时知识点:一、护理的概念二、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体系三、专业的特征及护理专业四、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第三节护理专业 0.5学时知识点:一、专业的特征与护理专业二、护士专业的工作范畴三、护士专业的发展趋势第四节护士角色及素质 0.5学时知识点:一、护士的角色二、护士的特征要求三、护士的资历要求与分类四、护士的心理素质要求本章小结重点:1.熟悉南丁格尔的事迹和对现代护理的贡献。
《护理学导论》教学大纲全套

《护理学导论》教学大纲全套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IntroductiontoNursing总学时:48讲授学时:32实训8学时见习8学时学分:2.5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护理学院一、课程简介《护理学导论》是护理学专业必修的入门课程,是学习护理专业的启蒙教材。
它以对人的健康和疾病进行整体护理作为中心指导思想,涵盖了当今护理学的先进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它的具体内容包括: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学的发展和展望、护理程序、以及完善护理工作相关的理论和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熟悉护理学的概念、发展和护理理论,逐步形成正确的护理观;并学会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掌握沟通交流的技巧,并将其运用于护理学习和工作中,从而为今后的其它护理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4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护理专业的发展历史以及护理专业的性质和特征;明确护理人员的角色与功能以及履行角色功能应具备的素质;清楚护理概念的演变过程;正确认识护理专业的现状及趋势,对护理专业充满信心。
教学要求:识记:(1)南丁格尔对护理学发展的贡献(2)中国护理的发展概况(3)一些重要的国际及国内护理组织机构(1)护理概念的三个演变过程及各个过程的特征(2)护理的概念(3)护理学的知识体系(4)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5)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6)护理专业的特征(7)专业护士的特征应用:(1)专业护士的角色授课方式:讲授、讨论第二章:健康与疾病(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健康与疾病〃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健康和疾病的概念,明确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疾病观;明确影响健康的因素以及测量健康的指标;积极开展促进健康及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活动;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以及疾病对个体、家庭及社会的影响;理解个体的患病行为及心理变化,并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理解世界卫生组织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以及中国的医疗卫生方针;掌握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并了解中国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
护理学导论 第11和12章 希望、失望与丧失、悲哀和健康教育

希望(hope) 失望(hopelessness) 丧失(loss ) 悲哀(grief) 否认期(denial) 愤怒期(anger) 磋商期(bargaining)
沮丧期(depression) 接受期(acceptance) 可怕境况笼罩期(existential fright) 缓和顺应期(mitigation and accommodation)
2. 研究显示希望特质和无望会作为抑郁和自杀联系潜在的调 节剂。但是结果因种族、民族而异。在独立模型中,对于白人、 黑人来讲,无望感的减少会减少抑郁症状和自杀行为的联系; 对于西班牙人和白人,希望特质的作用更强大。在希望、无望 交互作用的模型,希望对于白人会是调节剂,而对于黑人无望 感会是调节剂。
3. 对于癌症病人,“希望”可能对他们来说是比较沉重的负 担。在这样的情况下,成为强壮、积极、希望的人使他们有很 大的压力。护理人员需要给病人时间和空间发掘他们的无望感。 批判性反思、监督、同伴支持可能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式。
(二)丧失的内容
丧失 的内容
失去亲人朋友 失去自我
失去某种物品 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丧失
(三)丧失的分类
丧失的 心理类型
存在性丧失:能用感观觉察的丧失等 感知性丧失:自己能深切的感知 预期性丧失:在真正失去前就感到的
(三)丧失的分类
丧失 的时限
暂时性丧失:暂时失去,
以后可能重新拥有
永久性丧失:不可逆的失去,
以后永远不可能拥有
二、悲哀的概念、分类、反应
(一)悲哀的概念
内涵:痛苦的情感反应。 外延:是指个体面对丧失所产生的情感反应。这种反 应通常表现为个体行为上难以抑制的哭泣、极度的焦 虑、极度的焦虑、不安、不思饮食、失眠等。
护导-新教学大纲

《护理学导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护理学导论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Nursing学分:总学时:36 实验学时:0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本科)、护理学(杏林本科)教材:《护理学导论》第二版主编:李小妹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护理学导论》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也是引导学生了解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本课程介绍了当前护理学中先进的专业思想、基础理论及基础知识,主要围绕人的健康与疾病及生命过程,根据护理概念的基本内涵来组织课程内容,其目的是使学生能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在一定的科学理论指导下为服务对象提供整体护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系统而全面的领悟护理专业的独特理论体系及模式,并明确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在这些理论及模式的指导下如何应用护理程序来满足服务对象的生理、社会心理、文化及精神需要。
为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专业问题及创造性的思维等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学生在以后的专业实践中应用这些知识奠定雄厚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将能够:1.明确主要的护理理论;2.解释健康与疾病的概念;3.识别病人的不同需要;4.应用沟通技巧与病人沟通;5.讨论文化在护理中的含义;6.解释不同成长发展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7.分析病人的压力及其来源;8. 正确应用护理程序;9.进行病人教育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本章主要介绍了护理学的发展过程及现代护理学的概念及内容。
目的是让学生能明确护理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趋势,了解最新的护理学概念及护理专业的发展方向,明确护士在整个医疗卫生保健工作中的作用及角色。
重点是现代护理学的概念,护理专业的特征、专业护士的角色及工作范围、护理服务方式。
难点为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及护理专业的特征。
要求学生在学完本章后能够:1、叙述护理学发展的历史;2、明确护理学的发展及演变过程;3、列出护理专业的特征;4、理解专业护士的角色要求及工作范围;5、明确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及范畴6、阐述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7、讨论不同的护理服务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
|
展示与视听教学法
优点
•
不足
•
•
注意事项
•
• •
•
• •
|
1.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 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 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核心问题是促使 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Health education is to help individuals and groups to acquire the knowledge of health care, build up the concepts of health, voluntarily adopt habits and lifestyles which are beneficial to health. It is mainly through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behavior interventions. The main goal is to promote individuals and groups to change their unhealthy lifestyles.
2.健康教育一方面需要通过人们自我学习或相互学习取 得经验和技能,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有计划、多部门、多 学科的社会实践获取经验。 On one hand, health education requires people to gain
experience and skills by learning on their own or from
●“生物医学模式” 导致重医疗,忽视预防;
● 健康教育处于一般卫生知识宣传层面; ● 健康教育研究薄弱。
行为阶段(20世纪70至80年代) ● 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关注疾病预防、
建立健康教育机构、加大健康教育经费投入;
● 健康教育列为医学院校的必修课;
●
健康促进开始萌芽。
新公共卫生或后医学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 ● ● ● ●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得到较快发展; 健康教育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多元性、综合性和协同性;
二、健康教育的相关科学
预防医 学 其他 社会医 学
健康 教育
健康 行为学 教育学
传播学
三、健康教育的发展史
(一)国外健康教育的发展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20世纪70年 代以前
20世纪70年 代~80年代
20世纪80年 代以后
生物医学阶段
行为阶段பைடு நூலகம்
新公共卫生阶 段
生物医学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
(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是运用行政的或组织的手段,广泛协调社会 各相关部门以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 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的发展与延伸,健康教育是健康
促进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健康教育在健康促进中起主导作用。
健康教育模式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利用手册、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宣传预防疾病的
知识及方法,帮助受众对象形成正确的健康认知、增强
其健康信念,愿意主动采取积极的预防性措施,从而达
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三、格林模式
格林模式(PRECEDE-PROCEED model)由美国学 者劳伦斯· 格林(Lawrence W. Green)提出。 特点是从“结果入手”,用演绎的方式进行思考,从最 终的结果追溯到最初的起因。由3个阶段、9个基本的步骤
行为信念 行为后果 评价 规范信念 主观规范 遵从动机
控制信念
感知行为控制 知觉力
行为态度 行为意向
行为
合理行为理论及计划行为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广泛用于健康行为的认识和干预,以指导和制定预防控制 的策略。然而,由于人的行为不仅受“理”的影响,也同时 受“情”的影响,还会遇到没有机会做思考与决策等情况。因
(二)健康教育学(health pedagogy)
研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的科
学,是健康学与教育学交叉综合所形成的一门新兴的学 科。
(三)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
个体能够获取和理解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 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策的能力,以维持 并促进自己的健康。
each other. On the other hand, they need to gain experience from a planned, multidepartment and multidisciplinary social practice.
3.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之间是不能相互取代的。健康教育
第十二章 健康教育
(Health education)
教学目标 知识框架图 重点难点解析 内容小结 试题及答案 案例分析 研究进展 阅读建议
第一节 健康教育概述
一、基本概念
(一)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全
面提高公民的健康素养,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 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 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解释个人信念如何影响行为改变的最常用的模式。
健康信念 模式
对疾病威胁 的认知 对 益采 程取 度健 的康 认行 知为 获 对 对 对 采 疾 疾 碍取 病 病 的健 认严 知易 认康 知重 感 知行 程 性 为 度 的 障 的 认
提示因素 促 为使 发或 生诱 的发 因健 素康 行
影响及制约 因素 对 疾 病 认严 知重 程 度 的
5. 健康教育程序包括评估学习者的学习需要,设立教育
目标,拟定教育计划,实施教育计划及评价教育效果五 个步骤。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s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steps which include an assessment of the clients' learning needs, establishment of educational goals,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programs,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al
健康促进的理念得到扩展,提出 “生态-群体-健康”为纲; 健康成为一项社会目标。
(二)我国健康教育的发展
1949年以前 ● ● ● ● ● 1912年成立卫生展览馆; 1915年后成立多个健康教育学术团体; 20世纪20年代“Health education”一词引入我国; 1924年健康教育期刊《卫生》创刊; 1931年中央苏区创办《健康报》、中央大学设立卫生教育
康教育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
●
2005年制定了《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
纲要(2005~2010年)》;
●
2008年提出“健康中国2020”战略,颁布《中国公 民健康素养66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 识与技能(试行)》。
四、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为服务对象提供有关健康的信息 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影响健康的因素 帮助服务对象确定存在的健康问题 指导服务对象采纳健康行为 开展健康教育的研究
组成。
PRECEDE
第5阶段 管理与政策评估 第4阶段 教育与组织评估 第3阶段 行为与环境评估 第2阶段 流行病学评估 第1阶段 社会评估
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
倾向因素 强化因素 行为生活 方式 健康 促成因素 环境 生活质量
政策
组织 法规
第6阶段 实施 过程评价
第7阶段 近期效果评价
第8阶段 中期效果评价
4.健康教育相关理论和模式是健康教育活动的指南,可 帮助理解、分析行为变化的过程,是评估健康需求、实 施健康教育计划、评价健康教育结果的理论框架。 The theories and models of health education serve as a guide to actual education activities. They can help to
是健康促进的必要条件,没有健康教育也就没有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发展的结果,是健康教育发展的最高 阶段。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cannot be replaced by each other. Health education is a prerequisite for health promotion Without health education, health promotion could hardly exsit; health promotion is the ultimate goal for developing health education.
第9阶段 远期效果评价
PROCEED
格林模式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指导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计划或规划的制定、实 施及评估。模式从结果入手,在制定计划或规划前, 需明确“为什么要制定该计划”,并对影响健康的因素
做出诊断,从而帮助确立干预手段和目标。
四、合理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
合理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美国学者菲什拜因(Fishbein)和阿耶兹(Ajzen)于
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必要条件,没有健康教育,健
康促进的目标无法实现。
(五)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区别
卫生宣传 改变公众的健康知识 结构 健康教育 促使个体、群体、社会 的健康行为的改变
有组织、有计划、有评 价的教育活动 是卫生宣传的深化,将 “普及卫生知识”延伸 到“建立 健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