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曼颖-使用者经验的2个F – 心流(flow)与流畅性(fluency)

合集下载

心流 总结

心流 总结

心流总结什么是心流心流(Flow),是由匈牙利美学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利(Mihaly Csikszentmihaly)于1975年提出的概念。

心流是一种人在全神贯注的状态下所体验到的高度专注和投入感。

在心流状态中,人们感到时间似乎凝固,忘记了自我意识和外界的干扰,完全沉浸在当前的活动中。

心流状态的出现通常与具备适当的挑战性和个人的技能水平相匹配的活动有关。

心流的特征心流状态具备以下几个显著特征:1.专注力集中:在心流状态中,人们会全神贯注于当前的任务或活动,忘记了身边的干扰和周围的噪音。

2.自我意识消失:人们在心流状态中往往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活动上,忘记了自我意识和个人的问题。

3.时间感流失:在心流状态中,人们常常感到时间似乎变得不重要,有时甚至会失去对时间的感知。

4.行动与意识合一:在心流状态中,人们意识和行动完全融为一体,不再有分离感。

5.任务目标明确:心流状态常常在具有适度难度的任务中出现。

当任务目标明确并且与个人技能匹配时,人们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心流的影响心流状态对个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1.提高工作效率:心流状态中的人们通常表现出更高的效率和专注力,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

2.提升创造力:心流状态下的人们更容易产生创造性的灵感和想法,能够快速解决问题。

3.增强满足感:心流状态中的人们能够获得更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

4.减轻焦虑和压力:心流状态中的人们通常能够暂时抛开烦恼和压力,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放松。

如何达到心流状态要进入心流状态,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1.设定明确的目标:确保任务具有明确的目标,并且与个人技能水平相匹配,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

2.提供反馈:及时获得任务反馈是进入心流状态的重要条件。

通过及时的反馈,人们可以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保持专注。

3.创造有挑战性的环境:心流状态更容易在有一定挑战性的环境中达到。

给自己的任务设定适当的挑战,可以激发个人的动力和专注力。

心流

心流

心流心流体验是指个体全身心投入到某种活动或事物中,对学习充满内部动力,能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

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某种活动上的一种主观状态,这种主观状态通常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本文归纳总结了心流体验概念和构成特征、心流体验发展历程、测量方法和实际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对已有研究的评价及展望。

标签:心流体验;学习;实践应用一、引言心流理论是由Csikszentmihalyi于1975年首先提出,在此之后,也广泛受到心理学界的专家们的关注,相关的研究也证实了心流理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目前我国心理学界对flow这一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译法,主要有福乐、沉浸、心流和流畅感等多种译法。

近些年心流理论在教育心理方面备受关注,相关研究也较多。

以往关于心流体验在教育学习领域的应用研究,涉及的面很广,它不仅涉及体育、英语、数学,艺术等多个学科,还应用于语言学习、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教学游戏,娱教等多个方面。

二、心流体验的概念及构成特征最初,心流是作为一个综合的构念提出的,它的特点包括明确的目标、即时反馈、挑战和技能相匹配、行动和意识的融合、专注、控制感、自我意识丧失、时间的失真和活动本身的目的性。

被定义为“人们全身心投入时的整体感觉”,当人们进入心流状态,他们“通过失去自我意识、通过对清晰的目标和明确的反馈的响应性,并通过对环境的控制,沉浸在他们的活动中,转换到体验的共同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意识的聚焦,以便过滤掉无关的知觉和思想”,是一种极为令人享受的心理状态和暂时性的主观体验。

随着研究的深入,心流的概念从描述性转到功能性定义上。

根据Csikszentmihalyi ,心流是内在动机的最佳状态,这种最优状态产生于当挑战和技能的平衡、并且高于一些关键临界值的时候。

三、心流体验的发展历程1975年Csikszentmihalyi系统建构了心流体验的理论模型,即心流体验通道分割模型,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不断发展对该理论模型的阐释,经历了 3 个阶段。

Flow 研究概述

Flow 研究概述

以上是 Flow 结构的一般理论模型,目前随着对 Flow 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某些应用领域也出现了一 些新的结构模型,如人机交互中的 Flow 因果结构模 型等(Novak, 1997)。
3 Flow 的特征和产生条件
研究表明,Flow 心理体验的产生具有跨阶层 性、跨性别性、跨年龄性、跨活动性和一定的跨文 化性(Sedig,2007)。处于 Flow 状态中的个体几乎 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1)体验活动本身成为活 动的内在动机;(2)个体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当前 所从事的活动,任何其他的外在引诱最多也只可能 使个体出现暂时的分心;(3)自我意识的暂时丧失, 如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身份、忘记了自己的身体状况 (饥饿、疲劳)等;(4)行动与意识相融合;(5) 出现暂时性体验失真,较典型的如觉得时间过得比 平常要快;(6)对当前的活动具有较好的控制感, 即一个人能大致认识到自己能应对即将出现的后续 行为并能对它做出适当的反应;(7)具有直接的即 时反馈,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对上一活动环节的 反馈;(8)个体所感知到的活动的挑战性和自身的 技能水平间具有平衡性;(9)有明确的活动目标 (Csikszentmihalyi,Abuhamdeh, & Jeanne, 2005)。



觉醒
焦虑
Flow
担忧
控制
冷漠
放松

厌倦


高技能
低技能
图 3 Flow 八通道模型(Csikszentmihalyi,Abuhamdeh, & Jeanne, 2005)
2.3 八通道模型 为了进一步增加自己理论的科学性,
Csikszentimihalyi 和他的研究小组在 1997 年又进一 步把四通道模型中的四种心理状态细分为八种不同 的心理状态(图 3),并用同心圆对他们各自的程度 进行了区分。这一模型在保留了技能水平和挑战水 平相适配这一中心观点之外,又确定了四个额外通 道:觉醒、控制、放松和担忧(Nakamura,2002)。 按照 Csikszentimihalyi 研究小组的最新观点,当外 在挑战过高时,它有可能不会对个体造成焦虑,个 体反而会出现一种无所谓的觉醒状态;同样当外在 挑战只是稍大于个体的能力时,个体也可能不会产 生焦虑体验,只是出现担忧等心理体验;当个体的 能力远远高于他所面临的挑战时,个体能毫不费力 地应对挑战,就可能不会产生厌烦体验,而是产生 轻松感和控制感等心理体验。因此,八通道模型在 某种程度上比前面的两种模型更科学,也更符合人 的实际状况。

增长思维读书笔记读书摘录读书感想

增长思维读书笔记读书摘录读书感想

《增长思维》01生意的本质就是增长,通过市场份额、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企业才有可能持续发展。

21世纪在商业上的独特之处在于,企业打破了之前百年老店的增长规律,品牌和产品可能一夜成名。

滴滴、拼多多……这些企业都在两三年内完成了传统企业二三十年才能完成的增长,其中的秘诀在哪里?这本书以增长八卦模型为基础,从用户的全生命周期入手,剖析了认知、接触、使用、首单、复购、习惯、分享和流失8个重要环节,列举了大量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获客案例,深入阐述了实现增长的方法和途径,详细解读了增长思维的内涵。

作者认为,任何特定的增长技巧都会过时,但增长背后的逻辑拥有长远的价值。

他还在书中总结出了54个增长思维模型,包括AARRR模型、关键行为、损失厌恶、顾虑排除等,通过对这些思维模型进行刻意练习,你也可以成为增长高手!作者介绍02李云龙,增长研习社发起人,混沌大学领教。

阿里AI赛道明星班导师,吴晓波频道特约增长导师,业界知名的品牌专家及增长专家。

曾作为顾问,为中国移动、安利中国、平安金服、万科等大型企业提供增长咨询与培训。

其所创立的公司与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及独角兽企业合作。

王茜,宝宝树副总裁。

天使投资人,星河互联、天鹰资本合伙人,专注于新媒体、营销科技、B2B服务方向投资。

身为知名营销战略专家,担任多家上市公司营销战略顾问,曾任宣亚国际副总裁,并获亚洲实效营销奖、艾菲奖、金投赏等营销类奖项。

精彩摘录03第一章增长思维模型增长的本质其实就是生意的本质,可持续的增长更需要关注供需关系,供需平衡才能产生持续的收益。

以供需分析为基础,从用户全生命周期寻找增长点的方法论。

这个模型的核心是啊哈时刻,它是一个增长圈的通识概念,指的是一个产品让用户感受到它的最强价值感的那个时刻。

一个产品,只有存在啊哈时刻,才有了驱动用户增长的引擎。

在增长八卦模型的外圈,我们把用户的生命周期拆解为8个部分,它们分别是:认知、接触、使用、首单、复购、习惯、分享和流失。

心流之旅从平凡到非凡的心理状态

心流之旅从平凡到非凡的心理状态

心流之旅从平凡到非凡的心理状态心流之旅:从平凡到非凡的心理状态心流(Flow)是指一种人在投入某项活动时,完全沉浸其中,无所顾忌地专注于当下、充满乐趣和满足感的心理状态。

这是一种超越日常平凡、追求卓越的心理境界。

本文将探讨心流的特征、心流的益处以及实现心流状态的方法。

一、心流的特征心流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集中注意力:心流状态下,人们会专注于当前的任务,将全部精力投入其中,忽略外界的干扰。

2. 挑战与技能平衡:在心流状态中,人们感受到一种挑战与技能之间的平衡,既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同时又感受到一定的挑战和刺激。

3. 清晰的目标和及时的反馈:心流状态需要明确的目标,并且可以获得及时的反馈,以保持动机和专注。

4. 自我投入:在心流状态下,人们会感到完全投入,并且对活动感到乐趣和满足。

二、心流的益处心流状态带来了许多益处,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影响:1. 提升工作效率:心流状态下,由于集中注意力和高度专注,人们能够更高效地完成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2. 增强学习能力:心流状态下,人们对学习的兴趣和投入度更高,能够更快地掌握新知识和技能。

3. 提高创造力:在心流状态中,人们更容易达到思维的开放和自由,有助于启发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4. 增强个人满意度:心流体验给予人们极大的满足感和乐趣,进一步提升个人对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度。

三、实现心流状态的方法要实现心流状态,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 设定明确的目标:在开始一项活动之前,明确自己的目标,以便在过程中保持专注和动力。

目标要具有挑战性但又不过于困难,使得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

2. 创造适合的环境:创造一个安静、无干扰的环境,使得自己可以全神贯注于当前活动。

可以关闭手机通知、有序的工作桌面以及选择合适的音乐等方式来营造良好的心流环境。

3. 提供及时的反馈:及时获得反馈能够让人更好地掌握进程,调整自己的行动。

可以通过设定里程碑、自我评估或者与他人沟通等方式来获得及时的反馈。

fsca流式 -回复

fsca流式 -回复

fsca流式-回复FSCA流式(Flow-State Content Analysis)是一种心理学研究工具,旨在深入探究人们在参与某项活动时如何达到心流状态。

心流指的是一种全身心投入、专注的状态,当人们处于其中时,他们对时间的感知减弱,自我意识消失,完全沉浸在目前的活动中。

这种状态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心流状态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心流状态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匈牙利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

通过对各种活动中的参与者进行深入采访,契克森米哈伊发现,当人们在某项活动中感到挑战和能力之间的平衡时,就会产生心流状态。

例如,如果一个人的能力与所面临的挑战相匹配,他们就能够在学习、工作或娱乐中经历心流。

FSCA流式是一种分析工具,通过对参与者的描述和反馈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他们如何在不同情境下达到心流状态。

下面将介绍FSCA流式的主要步骤,以及如何使用这个工具进行心流状态的分析。

第一步:数据收集在进行FSCA流式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收集来自参与者的描述和反馈。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深入采访、问卷调查或日志记录等方式收集。

关键是要获取关于他们在某个特定活动中体验到的心流状态的详细信息。

这些描述和反馈应该包括参与者对时间感知、自我意识、挑战和能力平衡等方面的描述。

第二步:数据编码一旦收集到数据,下一步是对数据进行编码。

编码是将数据转化为可分析的形式。

根据FSCA流式的要求,可以使用事先定义好的编码框架进行编码。

编码框架通常包括一系列主题或概念,用于描述和组织数据。

研究人员可以根据数据中出现的词语、短语或句子,将其编码为相应的主题或概念。

第三步:数据分析在进行了数据编码之后,下一步是对数据进行分析。

分析过程可以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参与者在心流状态中的体验。

定性分析可以通过整理和归类编码后的数据,提取共同出现的主题和概念,揭示参与者达到心流状态的关键因素。

超循环

超循环

共生(依存)机制

共生是系统的基本特性,是客观规律,也可以作为系统调控的主要指导原则, 超循环经济复合经济是综合内循环、中循环、超循环的巨系统,其中的各子系 统又有相应的位臵,就是说子系统与总系统是包含的关系:各系统及其因子之间 在总系统中是并的关系:

而在子系统层面上,可这样描述: 表示各子系统及其内部因 子是种并的关系;系统边界问题,EIG系统都有自己的边界,但相互之间又有联系 重叠的地方,一个子系统的因子可能又同时是另一个系统的因子,产生边界的重 叠性。说明各子系统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有紧密联系又相互独立的有机系统, 因此系统调控中必须考虑到这种关系的存在。用集合概念表示为:
超循环理论在本文的应用

作为自然界运行规律的反应,超循环理论的指导意义重大、解释和 应用能力十分强大。超循环的理念不仅包含一般循环经济、生态经济、 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内涵 ,更是超出上述经济形态的范围 ,具 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中国农业生态化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生态化是从环境污染治理开始的,中国农业生态 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反应循环

超循环理论主要内容:艾根侧重考察了生物化学中的各种循环现象 , 他把循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反应循环。即在反应循环过程中,存在反应物S,通过催化物E 的作用,生成了产物P。在反应过程中,催化物E先与反应物S形成中间产物 ES,然后进一步反应后转化为产物EP,最后催化物退出(分离出来),剩下产物 P;这样一个循环称为反应循环
(1)生产主体积极性不够。经过多年的试点,生态农业具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 益统一的特性,但个体农户发展生态农业面临多种风险,如技术障碍、经济障碍、市场障 碍等等。总体看来,生态农业发展主要依靠企业投入、政府补贴,才能提高发展的积极性。

心流研究概述

心流研究概述

心流研究概述作者:孙天颖于津许凯莉张靖彬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7年第05期摘要:心流是人主观上在积极参与有难度的任务时产生的体验,这种体验包括不费力的高度集中注意、自我意识的丧失、控制感和享受感。

心流的产生需要三个条件:清晰的目标,立即回馈且挑战与能力相互配合。

学界常用ESM法和FSS量表法来研究心流。

当前有关心流的研究集中于体育运动、网络活动和教育三个领域。

我国对心流研究起步较晚,心流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应作为今后的重点。

关键词:心流流畅 FSS量表心流概念是于20世纪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率先提出的,他认为心流隐含的含义,就是许多人形容自己表现最杰出时那份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的感觉,也就是运动家所谓的处于巅峰、艺术家及音乐家所说的灵思泉涌。

相近的描述词比如陶醉、沉浸等。

若想将心流操作化,首先要区分心流是一种特质还是一种状态,特质是一种个体定期产生的行为,是一种永久性的内部特征;状态则更短暂,是一种偶尔发生的对情境的突发事件的回应行为。

在已有研究中这两种情况都出现过。

一、心流产生的条件对于心流产生的条件,米哈里是这样认为的:首先面对一套清晰的目标,而此目标又需要你采取适当的手段时,心流的境界很容易达到。

因为这些活动都有明确目标,具备行动准则,参与者自然就知道该做什么,该如何做;其次,立即回馈是心流活动的另一特征。

它让人知道自己究竟做得好不好,你可以在完成每一步骤之后,立即判断自己是否有所改进;最后,只有高难度挑战与卓越的能力相互配合,个人的全心投入才可能触发心流。

如果挑战水平超过自身的技能水平,个体会变得焦虑;如果技能水平超过挑战水平,个体会先松弛然后慢慢变得厌烦。

综上,心流的产生条件有三个:清晰的目标,立即回馈且挑战与能力相互配合。

国内学者任俊将心流产生的条件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个体所从事的活动要有一定的结构性特征,就是指一个活动要有确定的目标、明确的规则和相应可操作的评价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0
>>
1
>>
2
>>
3
>>
4
>>
数量效果
目标产品的购买意愿
4.5 4.4 4.3 4.2 4.1 4 3.9 3.8 3.7 3.6 3.5 3.4
网页吸引力的评价
6.2 6 5.8
購 買 意 願
網 5.6 頁 5.4 吸 5.2 引 力 5
4.8 4.6
低一致 中一致 高一致
3個
0
>>
1
>>
2
>>
3
>>
4
>>
方法-2
• 设计与材料 – 本实验设计为2*3*3,独变项共有3种,分别为 产品(保养品、化妆品)、一致性(低中高)、 网页产品数量(3、6、 9)。 – 每位受试者共需评价36张网页。 – 产品
• 保养品:洗面奶、化妆水、隔离霜、乳液、卸妆乳、 防晒乳、面 膜、眼霜、去角质。 • 化妆品:睫毛膏、粉饼、唇蜜、眉笔、口红、粉底液、 蜜粉、眼线笔、眼影。
>>
0
>>
1
>>
2
>>
3
>>
4
>>
次级情感向度(secondary emotion ) • 初级情感(primary emotion)与次级情感 – 初级情感:天生的,较无特定对象的。 – 次级情感:由主要情感延伸而来的, 较可能发生在特定领域中。
>>
0
>>
1
>>
2
>>
3
>>
4
>>
13个情感向度
1
>>
2
>>
3
>>
4
>>
>>
0
>>
1
>>
2
>>
3
>>
4
>>
下图中 有几张脸 ?
>> 0 >> 1 >> 2 >> 3 >> 4 >>
>>
0
>>
1
>>
2
>>
3
>>
4
>>
1-3
4-6
7-9 10-12 13-15
>>
0
>>
1
>>
2
>>
3
>>
4
>>
>>
0
>>
1
>>
2
>>
3
>>
4
>>
What is flow?
5
>> 0 >> 1 >> 2 >> 3 >> 4 >>
4
>> 0 >> 1 >> 2 >> 3 >> 4 >>
3
>> 0 >> 1 >> 2 >> 3 >> 4 >>
>>
0
>>
1
>>
2
>>
3
>>
4
>>
>>
0
>>
1
>>
2
>>
3
>>
4
>>
下图中 有几张脸 ?
>> 0 >> 1 >> 2 >> 3 >> 4 >>
1
>>
2
>>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4
>>
实验程序
+
3s 11
填答
找到目标物后即按键 保养品→化妆水 化妆品→口红
24
>>
0
>>
1
>>
2
>>
3
>>
4
>>
一致性效果-情感
喜 欢
0.5 0.4 0.3 0.2 0.1 0
(adorable)
>> 0
低一致
中一致
高一致
>>
1
>>
2
>>
3
>>
4
>>
一致性效果-情感
• 明亮(bright)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0 0.3 0.2 0.1 0.4 0.5
•鲜艳(colorful)
低一致
中一致
高一致
低一致
中一致
高一致
充满希望(hopeful)
0.4 0.3
0.2
0.1
0
低一致
中一致
高一致
>>
0
>>
1
>>
2
>>
3
>>
4
>>
一致性效果-情感
Take home messages
• 线上行为受使用者内在心流与流畅性之引导 • 心流与流畅性影响使用者对於网页的评估乃至 於购买意愿 • 考量使用者心流与流畅性的使用者互动与网页 设计原则
>>
0
>>
1
>>
2
>>
3
>>
4
>>
4.2 4.1 4 購 買 3.9 意 願 3.8 3.7 3.6
低一致
中一致
高一致
事后比较
均差 低 中 中 高 高
**
>>
0
>>
1
>>
2
>>
3
>>
4
>>
一致性效果-网页吸引力
6.2 6 網 頁 吸 引 力 5.8 5.6 5.4 5.2 5 4.8 低一致 中一致 高一致
事后比较
均差 低 中 中 高 高
0 >> 1 >> 2 >> 3 >> 4 >>
positive product evaluation
>>
Flow in cyber behavior2
• 体验性网路导览行为中的flow例子
– 「下课后我闲着没事,所以上网找找看有没有什么有 趣的事。我蛮喜欢随便打几个字,看看送出搜寻后可 以弄出什么东西,然后再跟着连结一直走,就这样可 以杀掉三,四个小时的时间。不过这个情况倒不常发 生,一般我都是上网作些特定的事。我想我算好奇吧, 很想知道一件事能引发什么样的另一件事,随机地去 作搜寻就可以满足我。我喜欢「连结」的功能,因为 你根本没法预期当点选一个连结时,接下去会有什么 好玩的事。」
2
Kim, Lee & Choi(2003)
>> 3 >> 4 >>
>>
研究假设
产品概念与 网页背景颜色 之一致性
知觉 流畅性
消费者 情感反应
对产品的评价 与购买意愿
>>
0
>>
1
>>
2
>>
3
>>
4
>>
• 目的:
前测
– 找出化妆品与保养品概念一致的颜色。
• 方法:
– 访问了32名女性,平均年龄23.47岁(SD=3.87)。 – 使用自我报告和强迫选择两种方式询问受访者认为与 「化妆品」、「保养品」相符的颜色有哪些。
Technology adoption
>>
0
>>
1
>>
2
>>
3
>>
4
>>
What is fluency? 2
>>
0
>>
1
>>
2
>>
3
>>
4
>>
Fluency in cyber behavior
• 流畅的浏览引发正向情感 • 正向情感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 • 一个研究实例
>>
0
>>
1
>>
2
>>
3
>>
>>
0
>>
1
>>
2
>>
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