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话语的语言表现功能方式
文学概论题库-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文学概论试题库一、选择题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哲理性B荒诞性? ? ? C象征性? ? ? ? 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 ? ? )A抒情动作? ? ? B抒情内容? ? ? C声音组织? ? ? 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 ? ? )A? ? 象征性? ? ? B主观性? ? ? C评价性? ? ? ? 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 ? ? ? )A表现功能? ? ? ? ? B通讯功能? ? ? C意义功能? ? ? D形式功能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 ? ? )A倒装与歧义? ? ? ? B夸张与对比? ? ? C借代与用典? ? ? ? D 比喻与象征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 ? ? )A亚里士多德? ? B钱钟书? C王夫之? ? D布封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 ? ? )A创作个性? ? ? B多样性? ? ? C稳定性? ? D相对性8风格的特性是(? ? ? ? )A独创性? ? ? ? ? B多样性? ? ? C稳定性? ? D相对性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 ? ? )A《文心雕龙》? ? ? ? B《诗品》? C《修辞学发凡》? ? ? D 《诗学》10文学接受客体指(? ? ? )A认识属性? ? ? ? ? B? 审美属性? ? C文化属性? ? ? ? D整体属性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 ? ? ? )A阐释者? ? ? B审美者? ? C认识者? ? D思想者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 ? ? ? )A黑格尔? ? ? ? ? B姚斯? ? C刘勰? ? D布封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 ? ? )A莱蒙托夫? ? ? B姚斯? ? ? C布封? ? ? D伊瑟尔?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 ? ? ? ? ? )? A净化? ? ? ? B共鸣? ? C领悟? ? D延留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 ? ? ? )A新批评? ? ? B自然主义批评? C俄国形式主义? ? D结构主义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 ? ? ? ? )A马克思? ? ? B恩格斯? ? C列宁? ? ? D毛泽东?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 ? ? )A真实性? ? ? ? B革命性? ? C情感性? ? ? D倾向性?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 ? ? )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 ? B进步的倾向性? ? 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 ? 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 ? ? )A批评风格? ? ? ? B最高标准? ? ? C批评方法论? ? ? D批评原则?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 ? ? )A人本主义心理学? ? ? B原型心理学? ? C格式塔心理学? ? D精神分析学?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 ? ? )效果。
抒情话语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试举例说明。

抒情话语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试举例说明。
抒情话语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1.比喻和象征:抒情话语经常使用比喻和象征来突出情感的表达。
通过将情感与某种物象或形象进行隐喻联系,使读者更加深入感受作者的情感体验。
例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他将爱情比作"夏季的一枝美丽玫瑰",通过比喻表达了强烈的爱情之情。
2.感官描写:抒情话语通过生动的感官描写,尤其是视觉和感觉上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更直接地感受到情感的强度和质地。
例如,埃米莉·狄金森的诗歌《希望是那个有羽翼的东西》中,她使用了大量的视觉和感觉描写,让读者可以感受到希望内在的光芒和美丽。
3.节奏和韵律:抒情话语通过节奏感和音乐性的表现方式,使语言更具韵律感和吸引力。
音乐性的语言可以使情感更加生动和突出。
例如,塞缪尔·柯勒律治的诗歌《宋》中,他运用了复杂的押韵和音节的重复,营造出一种抒情的节奏感。
4.情感强度的渲染:抒情话语通过情感强度的渲染来突出语言的表达功能。
通过词语的选择、重复和情感的积累,使语言具有更强烈和深刻的情感冲击力。
例如,艾米丽·布朗宁的诗歌《如此,也是那样》中,她使用了情感亢奋的语言和词汇,以渲染她对爱情的强烈渴望和执着。
5.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抒情话语有时候采用简洁而意味深远的表达方式,通过少量凝练的词语和短语来传达情感和内心感受。
这种简练的表达方式可以增强情感的直接性和力量。
例如,韦斯·蒂尔曼的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中,他运用简短的句子和形象的描写,传递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通过以上方式,抒情话语能够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强烈和深刻。
这些方式使抒情话语在表达情感和传递内心体验时更加生动、有力和引人入胜。
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

抒情话语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方式,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感受、思想等。
抒情话语通常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能够使文章变得更加生动、感人。
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很多种,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抒情修辞方式:1.比喻:比喻是指用比较相似的事物来描述另一个事物,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比如:“他的眼睛像两颗明珠,闪闪发光。
”2.拟人:拟人是指把事物比作人,并对其进行描述。
拟人可以使文章变得生动、感人。
比如:“大树挺立在风中,好似一位老兵屹立不倒。
”3.夸张:夸张是指在描述事物时过分地放大其特征,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继续4.讽刺:讽刺是指用轻蔑、嘲笑的方式来表达对某事或某人的不满。
讽刺可以使文章变得更有趣味性,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走过头。
比如:“他一副慈祥的样子,仿佛看到一块面包就会欢天喜地。
”5.用词巧妙:用词巧妙是指在描述事物时使用的词语生动、形象、准确,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比如:“他的笑容如花儿般灿烂,照亮了整个房间。
”6.对比:对比是指在描述事物时,将其与另一事物进行对比,以增强文章的富有表现力。
比如:“她的眼睛像两颗星星,在黑夜里闪闪发光。
”7.反问:反问是指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时,使用反问的句式来强调观点或表达不同意见。
反问可以使文章变得更有说服力。
比如:“你以为我会怎么样?”8.排比:排比是指在一句话中连续使用几个并列的成分,使句子具有节奏感。
排比可以使文章变得更加富有韵律性。
比如:“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像花儿一样灿烂多彩。
”9.呼应:呼应是指在一段文章中,使用的词语、句式等在意义上相互呼应,使文章更加结构紧凑。
呼应可以使文章变得更加富有层次感。
比如:“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仿佛能够照亮黑夜的黑暗。
”10.语气词:语气词是指在句子中使用的一些词语,用来表达说话者的语气、态度。
语气词可以使文章变得更加生动、感人。
比如:“你以为我会怎么样呢?”这些修辞方式都可以用来丰富文章的表达方式,让文章变得更加生动、感人。
文学概论题库-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1]
![文学概论题库-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1]](https://img.taocdn.com/s3/m/399fb546b307e87101f696c4.png)
文学概论试题库一、选择题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哲理性B荒诞性C象征性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A抒情动作B抒情内容C声音组织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A 象征性B主观性C评价性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A表现功能B通讯功能C意义功能D形式功能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A倒装与歧义B夸张与对比C借代与用典D比喻与象征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A亚里士多德B钱钟书C王夫之D布封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A创作个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8风格的特性是()A独创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A《文心雕龙》B《诗品》C《修辞学发凡》D《诗学》10文学接受客体指()A认识属性 B 审美属性C文化属性D整体属性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A阐释者B审美者C认识者D思想者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A黑格尔B姚斯C刘勰D布封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A莱蒙托夫B姚斯C布封D伊瑟尔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A净化B共鸣C领悟D延留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A新批评B自然主义批评C俄国形式主义D结构主义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A真实性B革命性C情感性D倾向性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B进步的倾向性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A批评风格B最高标准C批评方法论D批评原则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A人本主义心理学B原型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精神分析学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效果。
A领悟B延留C净化D共鸣22最早指出文学本文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的人是()A伊瑟尔B加达默尔C英加登D弗洛伊德23接受动机可分为()A审美动机B求知动机C借鉴动机D施教动机24刘勰把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等八种的根据是()A 语言表现B 体裁类型C 结构安排D 形象创造25抒情性作品的基本要素是()A抒情内容B抒情话语C抒情现实D抒情自我26抒情性作品的结构是()A声音B画面C情感经验D情景关系27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A结构B声音C故事D视角28当代叙事学理论的研究重点为()A人物、情节、环境B叙述方式C叙述的声音特点D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29文学话语的沟通功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A叙事功能B抒情功能C描述外在事物D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30从表意方式的角度可以把审美意象分为()A表意式意象B表情式意象C寓言式意象D符号式意象31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A刘勰B曹丕C司空图 D 刘熙载32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A刘勰B曹丕C司空图 D 刘熙载33组成文学活动要素的是()A读者B世界C作家 D 作品34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A实践性B艺术性C价值取向 D 综合性35“移情说”的提出者是()A立普斯B克罗齐C弗洛伊德 D 布洛36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考察文学活动的角度()A文学文化学B文学信息学C文学符号学 D 文学社会学37属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石有()A对象化说B意识形态说C艺术生产论 D 艺术价值论38属于文学心理学的理论代表有()A桑塔耶那B罗兰巴特C阿恩海姆 D 考夫卡39著名的“陌生化”概念提出的理论学派的是()A俄国形式主义B新批评C接受美学 D 结构主义40下列与游戏说理论有关的人是()A德漠克利特B康德C歌德 D 席勒41文学概念的三义指()A作为文化B作为意识形态C作为审美 D 作为惯例42文学具有的双重性质为()A审美B情感C想象 D 意识形态43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特性()A革命性B主导性C层次性 D 多样性44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价值取向有()A为人民服务B为社会主义服务C为工农兵服务 D 为政治服务45“雅与俗”在文学领域被使用具有的含义()A思想性与艺术性B功利性与无功利性C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 D 创作与接受46“两种民族文化”理论的提出者()A列宁B高尔基C毛泽东 D 鲁迅47关于“文学创造的主体的种种解释()A模仿者B创造者C集体人 D 移情者48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有()A实践获取B书本获取C有意获取D无意获取49艺术构思中作家最基本和常用的构思技能与方式是()A突出B综合C简化 D 变形50文学创造中的情感态度应该具有()A情感性B理智性C诚挚性 D 高尚性51现实型文学的特征为()A逼真性B创造性C表现性 D 再现性52理想型文学的特征是()A再现性B逼真性C表现性 D 虚幻性53象征型文学的艺术特征是()A表现性B象征型C暗示性 D 朦胧性54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A本质论B创作论C价值论D接受论E构成论二、判断题1审美意象总是以表达哲理和观念作为存在的目的和最高审美理想()2象征性是审美意象的本质体制()3审美意象的思维中,抽象思维能够直接参与()4叙事的意识形态性就是体现在叙事内容中的一定意识形态特征()5叙事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讲故事()6叙事话语始发于叙事动作()7没有叙事话语,便没有叙述动作()8叙述者就是指作者()9有些叙事作品中,叙述者的声音会脱离叙述的故事内容而凸现出来,声音本身变成了被关注的对象。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答案)

文学概论练习题(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BCD)A、哲理性B、荒诞性C、象征性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CD)A、抒情动作B、抒情内容C、声音组织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BCD)A、象征性B、主观性C、评价性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A )A、表现功能B、通讯功能C、意义功能D、形式功能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ABCD)A、倒装与歧义B、夸张与对比C、借代与用典D、比喻与象征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D)A、亚里士多德B、钱钟书C、王夫之D、布封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ABCD)A、创作个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8、风格的特性是(ABC)A、独创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A)A、《文心雕龙》B、《诗品》C、《修辞学发凡》D、《诗学》10、文学接受客体指(ABC)A、认识属性B、审美属性C、文化属性D、整体属性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ABC)A、阐释者B、审美者C、认识者D、思想者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B)A、黑格尔B、姚斯C、刘勰D、布封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D)A、莱蒙托夫B、姚斯C、布封D、伊瑟尔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ABCD)A、净化B、共鸣C、领悟D、延留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ACD)A、新批评B、自然主义批评C、俄国形式主义D、结构主义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B)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ACD)A、真实性B、革命性C、情感性D、倾向性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ACD)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B、进步的倾向性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BCD)A、批评风格B、最高标准C、批评方法论D、批评原则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ABCD)A、人本主义心理学B、原型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精神分析学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B)效果。
文学概论课后答案9-15章

第九章1 现实型文学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1.再现性2.逼真性2理想型文学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1.表现性2.虚幻性3象征型文学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 1.暗示性2.朦胧性4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诗可以分成抒情诗与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等。
诗的基本特征是: 1.凝练性 2.跳跃性 3.节奏韵律性5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
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 1.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2.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3.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6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剧本可以分为悲剧、喜剧与正剧;按场次划分,还可分为独幕剧与多幕剧等。
它的基本特征是: 1.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 2.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 3.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7散文散文有广义的散文与狭义的散文。
广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
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等。
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它的基本特征是:1.题材广泛多样 2.结构自由灵活 3.抒写真实感受8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它的基本特征是: 1.及时性 2.纪实性 3.文学性1、如何认识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学的关系?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是从逻辑上对文学类型进行的总体划分,它适合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形态,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它们分别能够创造出不同的表达效果。
1. 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一种直截了当地表达情感的方式,通常使用直接、真实的语言来传达作者的内心感受。
这种表达方式具有直接性和真实性,能够直接触动读者的情感,让人们深刻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
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常常是情感直击,触动人心。
例子:
直接抒情: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无法控制我的悲伤。
效果:读者可以直接感受到作者的悲伤和无助,能够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
2. 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通常使用比喻、隐喻等修辞手法,借助其他事物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这种表达方式常常具有一种含蓄和曲折的美感,能够让读者通过思考和联想,深入感受到作者内心情感的细腻和丰富。
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往往是意境深远,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例子:
间接抒情:秋风轻拂,枫叶纷飞,舞动着岁月的痕迹。
效果:读者通过对秋风和枫叶的描绘,感受到作者对岁月流转的情感,产生一种对时光流转的共鸣和思考。
综上所述,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各有千秋,直接抒情更加直击人心、直接产生共鸣;间接抒情则更具意境和深远的感染力,能够让读者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文学理论简答题第四编

文学理论简答题第四编文学作品1、简要说明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的关系。
答:区别: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是根据文学生产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而从一般意义上对文学产品的类型作出的划分。
主义是具体的文学思潮和运动。
联系:主义是型文学在近代文学进程中的独立而充分的发展,前者分别成为后者的典型形态。
2、象征型文学同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的主要区别在哪里?答:1、现实型——再现现实;理想型——表现情感;象征型——寄寓某种意蕴。
2、象征型文学偏重于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表现主观感受,而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突出意象的意义的超越性。
3、现代主义文学类型的特征是什么?答:1、主观性;2、假定性。
4、浪漫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答:1、极端强调主观精神以及主观精神在文学生产中的创造作用;2、极力推崇想象与幻想;3、追求奇特、神秘的艺术效果,强调从生活的瞬息变幻、精神的动荡以及富于特征性的各种奇特现象中提示美。
5、现实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答:1、按照生活本来面目来写作,是首要原则;2、创作题材、描写范围全面地、充分地面向现实社会;3、赋予人物性格以极大的历史感和丰富性,并在多重的社会关系中塑造典型形象;4、表现出对现实的富有理智的暴露和批判。
6、象征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答:1、文学创作的本质上,强调创造性的重要性,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创造:一种心灵状态的显示;2、在表达方式上注重暗示;3、在艺术整体上强调主观性;4、语言上注重音乐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多义性和从中显示出的神秘性。
7、运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
答:1、对当代文学作品进行类型划分;2、对某部作品进行分析;3、与古代、近代、现代文学类型的比较中,探讨当代文学的类型特点。
8、从诗歌基本特征看其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
答:言简意深的词句,按想象、情感逻辑安排的跳跃性结构和含情蕴意的节奏、韵律,使它更长于直接或含蓄地自由抒发主观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抒情话语的语言表现功能方式
曹品薇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贵州都匀 558000
【内容摘要】: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
它具有象征性的表现情感的功能,通过类似音乐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体现难以言传的主观感受过程。
它突出了话语的表现功能,直接呈现情感运动形式的功能,具体表现在强调话语声音层和画面层的象征功能。
抒情性话语打破了普通话语以客观事物来报道的通信功能,它报道主观感受使“声”与“情”、“景”与“情”相与相成的抒发。
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系统。
【文章关键词】:抒情话语表现感情声音层画面层语言功能方式
普通的话语通过意义相对确定来报道事实而抒情话语虽然也保留了普通话语的这一功能,但是更多是体现在声音和画面层次。
即是我们常说的声情并茂与一切景语皆情语。
声与情,抒情话语的最小声音单位是字音,字音之间的变化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声音,同样也抒发了不同感情。
例如:《枫桥夜泊》张继(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此诗是作者张继在科举考试名落孙山后坐船回乡时所作.考试的失败让他心情很低落.孤身一人的他在心境失落寂寞,客船夜泊,触景生情,抒发了羁旅之愁。
其中有两句诗是写到了声音:“乌啼”和“夜半钟声”。
首句写:明月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
诗人张继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
末句写: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
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
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夜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例如《琵琶行并序》(节选)白居易(唐)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诗歌节选描绘出琵琶声的余音绕梁。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弹奏至此,满以为已经结束了。
谁知那“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奔迸,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推向高潮。
才到高潮,即收拨一画,戛然而止。
一
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
景与情,诗中之景,本不是自然景物,而是由抒情话语组织和表现出来的被赋予了情感内涵的画面。
例如:《雨巷》(节选)戴望舒(近)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雨巷》这首诗中诗人把当时的黑暗现实社会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
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
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的孤独者。
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
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
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
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
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
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诗里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地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地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地抒情形象。
我们不一定能够具体说出这些形象所指的全部内容,但我们可以体味这些形象所抒发但朦胧的诗意。
那个社会现实的气氛,那片寂寞徘徊的心境,那种追求而不可得的希望,在《雨巷》描写的形象里,是既明白又朦胧的,既确定又飘忽。
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扩大了想象。
这样以象征方法抒情的结果,使诗人的感情心境表现得更加含蓄,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广阔天地,感到诗的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