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数据原始记录表格(茶叶)-1
成品绿茶出厂检验报告与原始记录

检验依据:GB 5009.3-2016
水分%=(M2-M3)
水分%
/(M2-M1)×100%
报出值
2
三、总灰份
编号
坩埚质量 (M1)(g)
1
坩埚+样品质量 M2(g)
坩埚+样品质量 (烘后)M3(g)
检验依据:GB 5009.4-2016
灰分%=(M2-M3)/
灰分%
(M2-M1)×100%
报出值
2
产品名称 检验依据
项目
GB/T 14456 单位
成品(绿茶)出厂检验报告
规格/等级
生产日期
批号
指标
报告日期 实测值
条索
/
整碎
/
外
形
净度
/
感
色泽
/
官
品
质
香气
/
滋味
/
内Leabharlann 质汤色/叶底
/
水分 (质量分数)
%
总灰分(质量分数)
%
粉末(质量分数)
%
净含量
g
结论
检验者:
≤7.0 ≤7.5 ≤0.3
≥
审核者:
单项评定
产品名称
生产日期
检验人
批号
一、感官要求
项目
条索
外形
色泽 整碎
净度
香气
内质
滋味 汤色
叶底
二、水分
编号
空皿质量 (M1)(g)
1
成品(绿茶)检验原始记录
规格/型号 检验日期 校核人
要求
执行标准:GB/T 14456
检验依据:GB/T 14456 实测
茶叶成品检验报告单红茶

合格
结论
合格
批准:
品保主管:
检验员:
F-PB-016
< 500
387
合格
六六六,mg/kg
<0.2
未检出
合格
型式检验 (国家法
定)
委托检验 (仲裁机
构)
2次/年
DDT mg/kg
<0.2
未检出
合格
氨基酸,%
> 2
> 2
合格
咖啡碱,%
> 2
> 2
合格
Pb(铅),mg/kg
<5.0
<5.0
合格
Cu(铜),mg/kg
<5.0
<5.0
合格
稀土,mg/kg
< 2
合格
常规检验 工厂品保 每批必检 合格出厂
整齐均匀
与标准样本相符
合格
无明显外来杂质
与标准样本相符
合格
外观/色泽
乌黑油润
与标准样本相符
合格
无霉变、无虫蛀
与标准样本相符
合格
茶汤汤色:
浅红色至深红色,明亮1
与标准样本相符
合格
茶汤香气
浓郁的茶香味
与标准样本相符
合格
特制红茶清香
与标准样本相符
合格
无不良气味
与标准样本相符
18个月品质项目指标要求品评检验结果结论检验要求茶叶外形颗粒状与标准样本相符常规检验工厂品保每批必检合格出厂整齐均匀与标准样本相符无明显外来杂质与标准样本相符外观色泽乌黑油润与标准样本相符无霉变无虫蛀与标准样本相符茶汤汤色浅红色至深红色明亮与标准样本相符茶汤香气浓郁的茶香味与标准样本相符特制红茶清香与标准样本相符无不良气味与标准样本相符茶汤滋味鲜香纯正的红茶香味与标准样本相符无青草味无苦涩味与标准样本相符无不良滋味与标准样本相符总体要求与标准样品总体一致与标准样本相符常规检验工厂品保每批必检合格出厂151012灰分65495水浸出物323507茶多酚1025983菌落总数cfug800061010大肠菌群mpn100g500387六六六mgkg02未检出型式检验国家法定委托检验仲裁机构ddtmgkg02未检出pb铅mgkg5050cu铜mgkg5050结论合格批准
茶叶质量手册、记录表格)

质量管理手册XXX茶业有限公司2010年05月31日目录第一章颁布令第二章企业简介第三章质量方针与目标第四章各部门人员职责和权限第五章文件管理制度第六章采购管理制度第七章质量管理制度第八章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第九章成品包装、储存及运输管理制度第十章不合格管理制度第十一章卫生管理制度第十二章有毒有害物品控制程序第十三章仓库管理制度第十四章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制度第十五章人力资源管理要求第十六章产品质量检验制度第十七章检验设备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第十八章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第十九章安全生产制度第二十章委托检验项目的检验计划第二十一章职工职责第二十二章财务管理制度附件1、文件管理记录2、原辅材料供方评价记录3、文件领用、借阅登记表4、不合格产品评审处置记录5、外购物资不合格品处理单6、采购计划申请单7、主要生产设备设施台帐8、设备管理卡9、设备维修记录10、感官品质审评净含量检验原始记录11、茶叶水分、碎末茶检验原始记录12、出厂检验报告13、车间工序质量考核评定表14、包装物、辅料验收入库记录表15、产品销售台帐记录台帐16、计量器具使用管理台帐17、烘培干燥工艺控制记录18、人员培训记录19、卫生安全周志记录第一章颁布令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质检总局检监函〔2006〕462号文件《茶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精神,迎接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的实施,为建立健全企业的管理模式,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促进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全面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结合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规定,特制定《质量管理手册》,现印发给各个生产部,望遵照执行。
《质量管理手册》具体阐述了企业的质量方针与目标、各部门的人员职责、采购管理、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生产设备管理、产品质量检验、质量分析与考核、检验设备管理、不合格产品管理、财务管理、车间管理、文件管理、贮藏与运输管理和职工职责及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等制度,是企业质量管理中具有指导性作用的文件,现予以批准颁发,并于2010年10月1日起实施,望企业各部门及全体职工共同遵守执行。
茶叶检验记录

2、温度: ℃ 湿度:%
3、仪器设备:分析天平(编号 #)
4、分析步骤:样品---酸消化---碱消化---用蒸馏水、乙醇、丙酮洗涤---120℃4小时至恒重---525±25℃两小时称重。
M1(样)(g)M2灰前(g)M3灰后(g)X=
五、碎末茶
1、方法标准:GB/T8311
西乡县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检验所
检验记录
样品编号
检验性质
检验
样品名称
开始~完成时间
样品等级
检验人员
执行标准
GB/T14456-2008《绿茶》
复核人员
检验项目与计算
一:水分
1、方法标准:GB/T8304
2、温度: ℃ 湿度:%
3、仪器名称:分析天平(编号#)恒温干燥箱(编号#)
4、分析步骤:样品——粉碎——称量——烘至恒重——冷却,称量。
≥34.0
7
粗纤维%(m/m)
≤16.0
8
水溶性灰份,占总灰分%(m/m)
≥45.0
9
酸不溶性灰份%(m/m)
≤1.0
10
水溶性灰份碱度
(以KOH计)%(m/m)
≥1.0a;≤3.0a
M1(样)(g) M2纸(g) M3烘后渣(g) X(%)
三、总灰分
1、方法标准:GB/T8306
2、温度: ℃ 湿度:%
3、仪器设备:分析天平(编号 #)马弗炉(编号 #)
4、分析步骤:样品---炭化---525±25℃灰化---至恒重
M1(瓶)(g) M2瓶+样(g) M3灰后(g) X(%)
四、粗纤维
M1瓶(g)M2瓶+样(g)M3烘后(g)X(%)=×100
评茶记录表(乌龙茶)

评茶记录表(乌龙茶)
产品名称产品批号(规格型号)批量
取样时间取样地点
执行标准:
因子品质特征给分
重实,壮实,品种特征或地域特征明显,色泽油润,
匀整,净度好90-99
外形较重实,较壮实,有品种特征或地域特征,色润,较
匀整,净度尚好80-89尚紧实或尚壮实,带有黄片,色欠润,欠均整,净度
稍差70-79色度因加工工艺而定,从蜜黄加深到橙红,但要求清
澈明亮90-99
汤色色度因加工工艺而定,较明亮
80-89色度因加工工艺而定,多沉淀、欠亮70-79品种特征或地域特征明显,花香,花果香浓郁,香气
优雅纯正90-99香气
品种特征或地域特征尚明显,有花香或花果香,但浓
郁与纯正性稍差80-89
花香或花果香不明显,略带粗气或老火香70-79评分
得分系数
20%
5%
30%
浓厚甘醇或醇厚滑爽90-99滋味浓醇较爽80-8935%
浓尚醇,略有粗糙感70-79
做青叶,叶质肥厚软亮90-99叶底作青较好,叶质较软亮80-8910%
稍硬,青暗,做青一般70-79
评茶结果:
备注:
评茶员:。
茶叶出厂检验报告

茶叶出厂检验报告XXX出厂检验报告检验性质:出厂检验检验方式:自行检验样品名称:碧龙春绿茶型号规格:125克/袋检验部门:XXX化验室出厂检验报告产品名称:碧龙春绿茶样品编号:xxxxxxx抽样日期:2020年6月20日检验日期:2020年6月20日样品数量:125克×35袋抽样人员:随机抽样方法:温度为26℃,相对湿度为60%的环境下随机抽样抽样环境:本厂成品库规格型号:125克/袋质量等级:一级抽样地点:本厂成品库抽样基数:20千克检验数量:125克×35袋样品状态:袋装完好检验依据:Q/ZBLC0001S-2010,S-2010 标准技术要求:无感官要求:1.形状:卷曲尚紧稍显豪。
2.色泽:较翠绿。
3.整碎:匀整。
4.净度:洁净。
内质:1.香气:清高。
2.汤色:嫩绿尚明亮。
3.滋味:醇厚。
4.叶底:黄绿明亮。
单项判定:外形合格内质合格净含量(g):≥125水分(g/100g):≤6.5碎末茶(%):≤6.0检验结论:该批产品本次检验,所检项目合格。
日期:2020年6月21日批准:审核:编制:XXX检验原始记录:样品名称:碧龙春绿茶采样日期:2020年6月20日检验环境:温度为26℃,相对湿度为60%的环境下感官要求:外形:卷曲尚紧稍显豪,色泽较翠绿,整碎匀整,净度洁净。
内质:香气清高,汤色嫩绿尚明亮,滋味醇厚,叶底黄绿明亮。
样品编号:xxxxxxx检验日期:2020年6月20日检验依据:Q/ZBLC0001S-2010主要仪器及编号:无备注:无检验人:XXX审核人:XXX成品净含量检验原始记录:样品名称:碧龙春绿茶采样日期:2020年6月20日检验环境:温度为26℃,相对湿度为60%的环境下样品编号:xxxxxxx检测日期:2020年6月20日计量单位:克检测依据:JJF1070-2005标注净含量:125克/袋仪器设备:电子天平净含量(g):131.9水分(g/100g):4.9碎末茶(%):5.3检验结论:合格XXX化验室原始记录检测项目:水分受检单位:XXX样品编号:xxxxxxx抽样日期:2020.6.20检验日期:2020.6.20检验依据:GB/T8304-2002样品状态:袋装完好产品名称:碧龙春绿茶温度℃:26相对湿度%:60样品处理情况:样品处理前毛重w1(g):130.6 样品处理前皮重w2(g):4.9 样品质量w(g):125.7样品处理后毛重w3(g):130.5样品处理后毛重w4(g):130.4样品处理后皮重w5(g):5.1结果(g/100g):44.87编号。
茶叶成品检验记录

不合格处置:
□ 返工挑选 □降价处理
批准/日期:
返工记录:
返工人/日期:
返工检验:
检验员/日期: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御茗茶叶经营部
茶叶成品检验报告
产品名称
批号
生产数量
规格
生产日期
抽查数量
检验依据
GB/T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龙井茶》
序号
项目
标准要求
检验结果
判定
检验员
1
感官指标
香气
依据GB/T18650-2008
滋味
依据GB/T18650-2008
汤色
依据GB/T18650-2008
叶底
依据GB/T18650-2008
2
净含量
3
水分含量
特级、一级、二级≤6.5%
三级、四级、五级≤7.0%
4
碎末茶含量
成品检验原始记录
产品名称
批号
生产数量
抽样数量
等级
生产日期
规格
检验依据
GB/T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龙井茶》
序号
项目
检验结果
判定
检验员
1
感官指标
外形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其他要求
2
净含量
3
水份含量
样品:g;含水率:%
样品:g;含水率:%
4
碎末茶含量
样品:g;碎末茶:g;含量:%
样品:g;碎末茶:g;含量:%
≤1.0%
5
包装标签
符合GB7718规定
检验结果:□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茶厂茶叶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检验依据:检验日期:年月日
序号
品名
编码
生产批号
检验项目
备注
细菌总数,cuf/g(ml)
霉菌、酵母菌,cfu/g(ml)
100
10-1
10-2
10-3
结果记录
结果报告
10-1
10-2
10-3
结果记录
结果报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大肠菌群,MPN/g(ml)
耐热芽孢杆菌,cfu/g(ml)
报告日期:报告日期:报告日期:报告日期:
F-PB-011
品名
编码
生产批号
10-1
10-2
10-3
结果报告
55℃
结果记录
结Hale Waihona Puke 报告123
4
5
6
7
审核:总数报告人:霉酵报告人:大肠报告人:芽孢报告人:
报告日期:报告日期:报告日期:报告日期:
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检验依据:检验日期:年月日
序号
品名
编码
生产批号
检验项目
备注
细菌总数,cuf/g(ml)
霉菌、酵母菌,cfu/g(ml)
100
10-1
10-2
10-3
结果记录
结果报告
10-1
10-2
10-3
结果记录
结果报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大肠菌群,MPN/g(ml)
耐热芽孢杆菌,cfu/g(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数据原始记录(茶叶)
样品批号(编号):
序号 检验项目及检验依据 检验数据原始记录 检验人员
及检验日期
1
【净含量】 仪器名称:电子天平 仪器编号: 茶饼(茶叶)的
净重(g)
水分含量(%) 计重水分(%) 计算结果(g) 报告结果(g) 计算公式
W0= M0= M
=
W= W= W=
W0(1-M0)
1-M
2
【粉末】 仪器名称:1茶叶筛分机 2电子天平 仪器编号: 试样质量(g) 筛下粉末质量(g) 计算结果(%) 报告结果(%) 计算公式
m= m1=
X= X=
X=
×
100
m1
m= m1=
X=
m
3
【碎茶】 仪器名称:1茶叶筛分机 2电子天平 仪器编号: 试样质量(g) 筛下碎茶质量(g) 计算结果(%) 报告结果(%) 计算公式
m= m1=
W=
W= W=
×
100
m
1
m= m1=
W=
m
4 【水分】 仪器名称:电子天平 仪器编号: 空皿恒重(g) 试样质量(g) 烘后试样和皿恒重(g) 计算结果(%) 报告结果(%) 干物质含量(%) 计算公式 m1= m0= m2= X= X= m= X= (m1+m0)-m2 ×100
m
0
m1= m0= m2= X= m=100-
×
100
5
【总灰分】 仪器名称:1电子天平 2马弗炉 仪器编号: 坩埚恒重(g) 试样质量(g) 烘后试样和坩埚重(g) 计算结果(%) 报告结果(%) 干物质含
量(%)
计算公式
m1= m0= m2=
X=
X=
m= X
=
×
100
m2-m1
m1= m0= m2=
X=
m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