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成品检验记录

合集下载

茶 叶 检 验 报 告

茶 叶 检 验 报 告
茶叶检验报告
发布时间:2013-4-3
样品名称
规格型号
条码
抽样地点
生产日期
年 月 红碎茶:GB/T13738.4
抽样
基数
样品
数量
检验项目
检验依据
检验结果
单项
判定
成 品 茶
净 含 量
按国家质检总局75号令
大于允许短缺量的样品数:;
平均实际净含量:

□合格
□不合格
感官品质
无劣变及异味,外形与内质均符合各类各等级要求
□合格
□不合格
水 分
①绿茶:≤7.0%;
②红碎茶:≤6.0%。
□合格
□不合格
碎末茶
①长炒青≤6.0%;
②烘青≤5.0%。
□合格
□不合格
粉末
红碎茶(碎茶、片茶)≤2.5%;红碎茶(末茶)≤1.0%。
□合格
□不合格
检验结论
检验员: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附注

普洱茶安全检测标准

普洱茶安全检测标准

普洱茶安全检测标准
1-土壤检验:对自有茶园基地土壤进行重金属、农残、有机物成分、微生物等检测;
2-原料检验:通过专业研究人员检验及审评获取优质原生态合格原料;
3-过程检验:专业研发设备检测生产过程中茶叶内含物,确保茶叶质量稳定及洁净度;
4-成品检验:抽检成品样品,经过审评实验室、原料处理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精密仪器实验室的系列检验,确保成品品质安全;
5-出厂检验:确保茶叶水分、内容物、净含量、等级符合标准;
6-第三方检验:每一道自检环节抽取样品,经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专业茶叶检测机构进行达到欧盟标准的306项检测,严格把控产品质量。

认证审核记录(现场审核记录)

认证审核记录(现场审核记录)
该公司《产品拼配装箱作业指导书》已删除。
抽查《产品包装过程作业指导书》中规定了质检员应依据《陕西十万大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包装车间质量职责》的规定,对包装工序和环节进行检验,并及时记录填写《包装工序过程检验、最终检验抽检表》。
2008-10~2009-2 生产过程控制记录,所检项目:净含量
检验项目感官、水分、灰分、碎末茶、铅、六六六、滴滴涕等进行检验,检验结论合格。
对不合格品该公司建立和实施《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不合格品的处置职责和权限,确保不合格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规定了控制要求,一般不合格品,不合格品的识别、评审和处置,对不合格品
处置的检查及再次验证等。
抽查:
2009-1-5250g特级花茶,包装袋上生产日期印错。
2008-10~2009-2 茶叶出厂检验报告,所检项目:感官、水分、灰分、净含量、碎末茶、非花非茶类物质、含花、包装等。
该公司制定有成品茶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并规定了职责、控制要求、相关文件、相关记录、不合格品控制,对无自检能力的项目,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出厂检验,2009-1-12特级花王
1
1
1
1
1
现场审核记录
审核区域::质检部(含化验室) 审核时间: 月 日
审核提示
О涉及的管理体系要求、主管的过程要求、参与/协同实施的要求
О过程模式/流程、环境因素/影响、危险源/风险评估及控制方案
О职责和权限
О目标分解及实施
О资源配置:人力、设备设施、工作环境
О信息、数据及沟通
О审核范围现场确认
О现场文件审查
检查表
审核记录
标准号
条款号
评估
抽查2-3种采购品的检验验证情况

茶叶检验记录

茶叶检验记录
1、方法标准:GB/T8310
2、温度: ℃ 湿度:%
3、仪器设备:分析天平(编号 #)
4、分析步骤:样品---酸消化---碱消化---用蒸馏水、乙醇、丙酮洗涤---120℃4小时至恒重---525±25℃两小时称重。
M1(样)(g)M2灰前(g)M3灰后(g)X=
五、碎末茶
1、方法标准:GB/T8311
西乡县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检验所
检验记录
样品编号
检验性质
检验
样品名称
开始~完成时间
样品等级
检验人员
执行标准
GB/T14456-2008《绿茶》
复核人员
检验项目与计算
一:水分
1、方法标准:GB/T8304
2、温度: ℃ 湿度:%
3、仪器名称:分析天平(编号#)恒温干燥箱(编号#)
4、分析步骤:样品——粉碎——称量——烘至恒重——冷却,称量。
≥34.0
7
粗纤维%(m/m)
≤16.0
8
水溶性灰份,占总灰分%(m/m)
≥45.0
9
酸不溶性灰份%(m/m)
≤1.0
10
水溶性灰份碱度
(以KOH计)%(m/m)
≥1.0a;≤3.0a
M1(样)(g) M2纸(g) M3烘后渣(g) X(%)
三、总灰分
1、方法标准:GB/T8306
2、温度: ℃ 湿度:%
3、仪器设备:分析天平(编号 #)马弗炉(编号 #)
4、分析步骤:样品---炭化---525±25℃灰化---至恒重
M1(瓶)(g) M2瓶+样(g) M3灰后(g) X(%)
四、粗纤维
M1瓶(g)M2瓶+样(g)M3烘后(g)X(%)=×100

食品感官检验技术3 茶叶评定-A-非A检验法

食品感官检验技术3 茶叶评定-A-非A检验法

样品呈送
样品 顺序号 1 2 3 4 5 随机 编码 591 304 547 743 568 该样品是? A 非A
样品呈递要点
• 样品呈送顺序应在品评员之间交叉随机化。 • 分发给每个鉴评员的样品数应相同,但样品“A” 的数目与样品“非A”的数目不必相同。 • 每个样品要被呈送20-50次。 • 一般每个品评员可以连续品评10个样品。
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祁红滇红英红黑茶黑茶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像云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种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像云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种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边茶南路边茶云南的紧茶扁茶方茶和圆茶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边茶南路边茶云南的紧茶扁茶方茶和圆茶01乌龙茶乌龙茶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武夷岩茶铁观音凤凰单丛台湾乌龙武夷岩茶铁观音凤凰单丛台湾乌龙茶黄茶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三天湖南洞庭湖君山银芽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的霍内芽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三天湖南洞庭湖君山银芽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的霍内芽白茶白茶则基本上就是靠日晒制成的白豪银针茶白牡丹茶白茶则基本上就是靠日晒制成的白豪银针茶白牡丹茶茶叶评定的语言1评定方法观其形察其色闻其香赏其姿尝其味02评定指标描述性语言评定指标描述性语言茶汤颜色汤色红艳
2
A-非A检验案例
• 15位鉴评员判定海天酱油(A)和八喜 (非A)后,两者的差异关系。每位鉴评员评 判10个样品,且 “A”和 “非A”数量相同。
回答情况 判为A的回答 数 判为非A的回 答数 累计 A 40 n11 40 n21 80 n.1 非A 20 n12 50 n22 70 n.2 累计 60 n1. 90 n2. 150 n

茶叶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版完整版

茶叶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版完整版

茶叶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附件2:茶叶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5版)适用范围本审查细则适用于企业申请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鲜叶或其加工制品(毛茶等)为原料,使用法律法规及标准所要求的条件,加工制作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及经再加工制成花茶、袋泡茶、紧压茶(不含边销茶,下同)等产品时,对企业生产条件的审查及其许可生产产品的检验。

茶叶的申证单元为1个:茶叶。

其食品品种类别编号为1401。

生产许可证产品名称须注明审证单元即“茶叶”。

同时,注明获得生产许可的茶类名称,即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花茶、袋泡茶、紧压茶中的一类或几类。

生产许可证附页注明获得生产许可的具体品种明细。

茶叶分装企业应单独注明。

本细则适用以下分类和定义:绿茶:以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红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黄茶:以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白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萎凋、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乌龙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黑茶:以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其中,紧压型黑茶纳入“紧压茶”审查和管理。

花茶:以茶叶为原料,经整型、香花窨制、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窨制花茶的香花有茉莉花、玫瑰花、栀子花、桂花、白兰花、柚子花、代代花、珠兰花。

紧压茶:以茶叶为原料,经筛分、拼配、汽蒸、压制成型、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袋泡茶:以茶叶为原料,经加工形成一定的规格后,用过滤材料包装加工制成的产品。

本细则中引用的文件、标准通过引用成为本细则的内容。

凡是引用文件、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细则。

茶叶检验原始记录表(含水分、灰分)

茶叶检验原始记录表(含水分、灰分)
灰分:
(%)
平均灰分值(%)
检验员:审核:
4
5
6
7
8
9
10
500
计算公式
差重=M1-M2
平均值
测定结论
三、水分测定
A、恒重干燥称量瓶的重量(g)
B、样品+称量瓶的重量(g)(恒重前)
C、样品+称量瓶的重量(g)(恒重后)
水分:
(%)
平均水分值(%)
四、灰分测定
M2、坩埚质量(g)
M0、样品质量(g)
M1、样品+坩埚的质量(g)(灼烧后)
m、样品干物质含量(%)
茶叶产品检验原始数据记录表NO:
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
取样地点:取样数量:取样基数:
产品规格:检验日期:检验依据:
一、感官检验
项目
评价
、净含量测定
检验依据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75号令)
品名称:
铁观音
出厂数量:
序号
实衡净重M1(g)
标明净重M2(g)
偏差(g)
1
2
3

22茶叶成品验收规程

22茶叶成品验收规程

黎明茶厂
茶叶成品验收规程
编号:LM-22-2007
1目的:
为了规范产品检验操作程序,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检验操作程序人员及设备。

3操作要求:
3.1生产过程的检验
3.1.1生产负责人按《生产作业指导书》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检验,并做好生产的相关记录。

3.1.2检验员应按质量标准要求,对所生产的半成品、在产品进行跟踪检验,并与生产负责人的检验记录进行比对。

4、记录
4.1审检室出具检测报告,并加盖检验专用章。

a)《毛茶检验原始记录》和.《毛茶检验报告》。

b)《产品出厂检验原始记录》和《产品出厂检验报告》。

5、产品出产检验
5.1每批产品均应做出厂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出厂检验项目按产品执行标准的要求来执行。

5.2普洱散茶按产品执行标准云南省DB53/T103一2003《普洱茶》进行感官评审要求及出厂检验指标检验;普洱紧压茶外形要求要达到平滑、端正、厚薄匀称。

分洒面、包心的茶,其洒面茶应分布均匀,不起层掉面,包心不外露。

5.3青饼、青沱等成形茶按《紧压茶压制茶》标准进行检验。

5.4产品净含量检验:对检验批的独立包装产品抽取10至30个样(抽样方法为随机抽样),用分度值为19的天平或电子秤对除去包装的产品进行称量,并记录其真实值与标称值的误差。

依据《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对所检样品进行逐个判定偏差;并求出样品平均偏差和平均净含量。

其负偏差件数为O,则判定该批产品净含量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产品出厂检验报告的净含量值为批的平均值。

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项目
标准1
感官指标
外形
依据GB/T18650-2008
香气
依据GB/T18650-2008
滋味
依据GB/T18650-2008
汤色
依据GB/T18650-2008
叶底
依据GB/T18650-2008
2
净含量
3
水分含量
特级、一级、二级≤6.5%
三级、四级、五级≤7.0%
4
碎末茶含量
成品检验原始记录
产品名称
批号
生产数量
抽样数量
等级
生产日期
规格
检验依据
GB/T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龙井茶》
序号
项目
检验结果
判定
检验员
1
感官指标
外形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其他要求
2
净含量
3
水份含量
样品:g;含水率:%
样品:g;含水率:%
4
碎末茶含量
样品:g;碎末茶:g;含量:%
样品:g;碎末茶:g;含量:%
检验结果:□特级□一级 □二级□三级□四级□五级检验员/日期:
不合格处置:
□ 返工挑选 □降价处理
批准/日期:
返工记录:
返工人/日期:
返工检验:
检验员/日期: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御茗茶叶经营部
茶叶成品检验报告
产品名称
批号
生产数量
规格
生产日期
抽查数量
检验依据
GB/T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龙井茶》
≤1.0%
5
包装标签
符合GB7718规定
检验结果:□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检验员/日期: 复核/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