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简介 董必武生平简介

合集下载

董必武人民的公仆 党的“老牛”

董必武人民的公仆 党的“老牛”

董必武:人民的公仆党的“老牛”作者:刘畅宋佳来源:《祖国·综合版》2011年第07期董必武,1886年生,湖北黄安(今红安)人。

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1914年考入日本东京“私立日本大学”,并加入孙中山创建的中华革命党。

1915年6月回国,从事反袁活动,两次被捕入狱。

1916年出狱后再赴日本。

1918年回国后在武汉建立共产主义小组。

1928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学院学习。

1932年回国,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最高法院院长等职。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新中国成立后,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等职。

1975年1月任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共六届中央委员,七、八、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1975年4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从踌躇满志的莘莘学子,到披肝沥胆的开国元勋,再到德高望重的国家领导。

少年伤痛,他心怀救国壮志;中年发奋,他澎湃强国雄心;暮年尽职,他做事光明磊落。

本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人民的一片赤诚,他赤胆忠心、以身许国。

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峥嵘岁月磨砺,带给董必武的是内心深处的一片宁静淡泊。

而今,他碧血丹心的赤子之情已化作一粒种子,深深地埋进祖国这片多情的土地。

作为一位革命前辈和开国元勋,董老是伟大的;而董老又是平凡的,那是因为和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样,家庭在他的生命中占据着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

在这个大家庭中,集中了人世间最多的苦难,也凝聚了人间最真的情感。

这种感情是平凡的,却又是人间至上的。

今天,就让我们倾听董必武之子董良翮(hé)讲述这平凡中流露着伟大,严肃面孔下掩盖的一颗慈父心。

在北京鼓楼大街小石桥胡同,有一座建于清朝末年的幽静院落。

这里原是清末邮政大臣盛宣怀的私邸,传说还是清朝太监安德海的外宅。

民国时期民政部长马汉三、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文革”主要成员康生等诸多历史人物都曾在此居住。

董必武家训:跑龙套的人生也很精彩

董必武家训:跑龙套的人生也很精彩

董 良翮 是 董 必武 最 小 的 孩 子 , 他 出
生 的时候, 董 必 武 已经 5 9 岁。老 来 得 子
董 必 武 总 是 把 他 带 回 来 的 梨 拿 给 邻 居
吃, 还说 :“ 这 是 我 儿子种 的 , 特别甜! ”
1 9 7 5 年3 月 5日, 董必武 9 0 岁生 日

女 必 须 出人 头地 , 做 自己喜 欢 的事 就 行
了, 前 提 是 都 必须 听 党 的话 。 让 董 良翮 没 想 到 的 是 , 作 为 父 亲 最 疼 爱 又寄 托 着 无 限希 望 的 t J  ̄ J l , 子, 却 因 为 成 长 在 这 样 一 个 特 殊 家 庭 而 命 运 坎 坷。 1 9 6 6 年1 2 月 中旬 的一 个 夜 晚 , 1 9 岁
己的 本分。
他都 以党和人 民的利益优先 , 总说 ‘ 党 需 要我千什么 , 我 就千什么 , 就 千 好 什
么 。… 董 良 翮 说 , 父亲从不 要求3 个子
第二次出狱后不久, 董 良翮 就 被 安 排去农村锻炼 , 当 时2 4 岁 的 他 谈 了个 女
朋 友。 让 萤 良翮 无 比 惊 讶 的 是 。 为 了让 儿子和女朋友相互有个照应 。 董 必 武 主
军 区报 到 时 , 却在北 京火车站被捕 。 这

次入狱毫无征兆 , 连 送 他 的哥 哥 姐 姐
父亲去世后不久, 董 良 翮 放 弃 公 职 下海经商, 他 相 信 父 亲 会 理 解 并 支 持 他
的选 择 。 因为职业不分高低 , 做 人 才 最 重要。 和他一样, 哥哥、 姐 姐 也都 传 承 了 董 家 的 家训 : 为人真诚 、 勤俭 、 忠厚 , 即

助读资料《董必武家书》

助读资料《董必武家书》

助读资料1、作者:董必武(1886-1975),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字洁畲,号壁伍。

湖北黄安(今红安)人。

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政务院副总理,政务院政法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等职2、文本分析:《董必武家书》收录了董老的68封书信,共分为4辑,分别为“致妻子信”“致子女信”“致同辈信”“致子侄辈信”,同时附录董必武夫人何连芝家书10封,大部分家书为首次面世。

字里行间,折射出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作为“家人”的那一面。

3、节选家书的内容:第一封家书是董老写给侄子的,意在教诲侄儿踏实工作,言行合一,切忌自满,努力学习。

第二封家书是写给自己女儿的,信中主要向女儿述说了哥哥学习近况,并告诫孩子学要有恒,尤要专心的学习态度,督促自己好好学习。

4、从文本着手,体会字里行间的敦敦教导。

(1)告诫孩子们要端正态度。

●工作态度要端正。

你想来京看看我们,这意思是可感的,但你已有一定的工作岗位,三反运动后业务工作必定很紧张,我们伯侄单纯为一次见面而担搁工作是不好的,还是把这个念头扔掉,好好作革命工作吧!●学习态度要端正。

他目前的问题主要是必须改变对学习的态度,过去他的学习是被动的,不认真的,没有决心要会一种本领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

我劝他改变这种态度,要认真地听课,认真地做作业,不会的多问。

(2)鼓励引导为主,用朋友的语气与孩子交流。

●你“能将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有勇气争取做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这几句话很好,就照着这样干吧!●他来信说他愿意今后这样干,这就对了。

我希望他如此!●今年暑期补习虽不能令人满意,他在受挫折以后,有点向上的转变,但没有彻底转变,虽然如此,我还是欢迎他并鼓励他更前进。

5、体会家国一体情怀。

董必武一生传承家族朴诚之训。

其家书内容朴实简单,细腻到从生活小事入手,缓缓陈理,又充满温情。

董必武

董必武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奠基者。

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加入同盟会,并在武昌军政府中担任工作。

1914年他在东京私立日本大学学习法律,曾会见亡命日本的孙中山先生。

在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的险恶环境下,他毅然参加孙中山重建的中华革命党。

1915年回国,策动讨袁的军事活动,两次被捕入狱。

出狱后继续坚持斗争。

这些,都表现了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顽强的战斗精神。

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他总结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教训,对比俄中两国革命成败的经验,从中认识到,“中国的独立,走孙中山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必须走列宁的道路”。

由此他逐步实现由激进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重大思想转变。

1920年,他和陈潭秋等同志共同创建武汉共产主义组织。

1921年,他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随后,任中共武汉地方委员会书记、中共湖北省委委员。

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一名优秀战士,董必武同志走上在中国争取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并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的新的革命征途。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当局以重金悬赏通缉董必武同志。

他毫不畏惧,迅速转入秘密活动。

1928年受党的派遣到苏联学习。

他抓紧在那里的三年多时间,刻苦攻读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注意联系中国的国情和革命实践经验,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这为他后来坚持毛泽东思想和提高领导工作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1932年他回国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副校长、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最高法院院长等职。

1934年10月起,他参加中央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年近半百,历尽千难万险,一直保持着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实现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他更是热烈拥护和坚决支持。

董必武

董必武

谢 谢

朴实无华的生活点滴
1、个人生活作风 大连罢宴 处理匿名信 2、教育子女 3、文学造诣 书法 诗词
朴实无华的生活点滴
大连“罢宴”
那天董必武去视察旅顺海军基地。中午,董必武一 看餐桌上摆满了酒菜,不声不响地就径直穿过餐厅,走 上楼梯回到了自己休息的房间,把房门一关,不再出来 了。董老说,不把酒和贵重的菜撤掉,他就不吃了。愣 了一会儿,基地领导推开董老的房门,向坐在沙发上的 董老赔笑脸,说道,我们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准备,就是 准备了一些海味。平时结合潜水训练,战士们带一个网 袋下水,顺便给我们带一点海味上来,给我们改善改善 生活,大海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靠海吃海,这不 算是浪费。 董必武听了这番话,才下楼吃了顿便饭。
永远的丰碑 ——董必武生命 Nhomakorabea院:王雨晴 闫阁
董必武,1886年3月5日,他出 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 城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 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 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 和开国元勋,党和国家的卓 越领导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 的奠基者。他为中国人民的解 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 出了卓越的贡献,创立了不朽的功勋。1975年4月2 日董必武同志在北京病逝。
朴实无华的生活点滴
处理匿名信
一次,检查员从控告箱里收到一封匿名信,控 告中央办公厅采买员有贪污行为。检察员经过调查 了解,发现被控告的采买员并无贪污行为,只是嘴 巴馋一点,本人也已经改过。他把信交给董必武并 将调查了解的情况向董必武作过汇报后,认为问题 可以了结了。 而董必武却说:“既然这位采买员没有贪污行 为,为什么有人写信控告他?写信人是谁?他对采 买员有什么意见?这些问题都搞清楚了吗?”后经 多方了解,查对笔迹,最后他终于找到了写匿名信 的同志。原来这位同志因为一件事同采买员吵过架, 又发现采买员平时多吃好菜,就认为他有贪污行为, 写了控告信。

不朽的丰碑-董必武

不朽的丰碑-董必武

在联合国宪 章上签字
中年时的董必武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 席
军队中的董必武
• 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的同志与侨胞慰劳团合 影,左一为董必武
老年时的董必武
• 董必武老年时依 旧不忘练习书法
董必武和他的夫人
• 董必武(左)和夫人何莲之(右)
董必武及其家人
1950年春北京香山碧 游寺

董必武纪念堂
董必武纪念堂
董必武故居
• 位于湖北黄冈的董必 武故居
最后,
向为新中国抛头颅, 洒热血的英雄们
致敬
谢谢大家

1932年回国,在中央革命根据地任最高法院院长等职。1934年参加长征。到 达陕北后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代理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主席。 抗日战争期间,历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委员、常委,并参与领导南方 党的工作。 他以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成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的身分,在武汉、重庆进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5年作为解放区人民的代表参加中国代表团赴美 国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回国后,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在重庆举行的 政治协商会议。解放战争期间任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常委、华北财经委员会 主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政法委员 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 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从中共六届六中全会起为历届中央委员, 从中共七届一中全会起当选为历届政治局委员,中共十届一中全会当选为中 央政治局常委。对人民民主政权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75 年4月2日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收入《董必武选集》、《董必武政治法律文 集》。诗词收入《董必武诗词选》 Nhomakorabea•

[下载打印版本]董必武

[下载打印版本]董必武
董必武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党和人民永远怀念他 。
人物生平
一、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建者和早期领导者
1886年3月5日,董必武同志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一个清贫的教书先生家庭。他自幼受到良好 的启蒙教育,17岁时考中秀才。青少年时期的董必武同志,目睹清朝政府的腐朽专制和西方列强对中国人民的欺 压掠夺,立志救国救民。
董必武同志是严明法纪、严守纪律的模范。1944年1月3日,他在重庆回复中共中央元旦贺电的谢寿电文中 说:“不管在什么地方,不论在什么时候,要毫不犹豫地坚守着中央分配给我的岗位。”1955年,董必武同志担 任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他强调要注重对党员进行法制思想教育,使党员懂得“国法和党纪同样是必须遵守的, 不可违反的”,“我们党员应当成为守法的模范”。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自己就是遵纪守法的模范。 他家中有一间办公室,从来不允许家人进去,即便有什么事找他,也只能在门外喊他,有关党和国家的秘密, 从......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董必武同志毅然奔赴武昌投入战斗,从一个晚清秀才成为坚定的反帝反 封建的民主主义者,从此走上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职业革命家道路。他追随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 生,先后加入同盟会和中华革命党,参加辛亥革命和反对北洋军阀袁世凯的斗争。然而,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 黑暗让他苦闷痛心,“触于眼帘,即市井萧条,民气沮丧,沉郁惨淡,人以幸生苟免为心”。董必武同志走上重 新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
董必武
中国共产党的模范的领导者
01 人物生平
03 家庭生活 05 后世纪念
目录
02 主要著作 04 人物评价
董必武(1886年3月5日-1975年4月2日),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号壁伍,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 人 , 中国共产党的模范的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 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和法学家,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 。

董必武是哪里人-董必武简介

董必武是哪里人-董必武简介

董必武是哪里人?董必武简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董必武是哪里人?董必武,1886年生,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字洁畲,号壁伍。

湖北黄安人。

董必武简介1903年考取秀才。

1905年考入湖北“文普通”学堂,1910年毕业,获清朝学部授予的拔贡学衔。

后在黄州任教员。

1911年参加了辛亥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中文名:董必武别名:董用威、董贤琮籍贯:中国湖北性别:男国籍:中国出生年月:1886年3月5日去世年月:1975年4月2日职业:政治家政党:中国共产党代表作品:《董必武选集》、《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董必武诗选》、《董必武年谱》个人影响董必武长期是一副忠厚长者的风范,又以学识渊博著称。

他自幼古文便很好,又工于律诗、书法,且留学国外多年,通晓英、日、俄语,法学造诣尤深。

自抗战开始后,他长达十年间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统战工作,广泛交友,以学识和风采感动各界。

1945年联合国成立大会在旧金山举行,经中共努力争取,国民党政府被迫在中国代表团的五名成员中让出一个名额,董必武作为解放区代表参加。

董必武简介起初,代表团中许多人认为共产党都是粗俗的农民造反者,一路上与董必武接触,才知道竟是这样有学识的人。

到美国后,他向华侨、新闻界、友好人士和部分上层官员大力介绍解放区的情况,扩大了中共在国际上的影响。

联合国成立大会召开时,董必武又用毛笔苍劲地在旧金山宣言上签上自己的姓名。

他逝世时联合国秘书长专门发来唁电,称其为参与创建者之一。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必武简介董必武生平简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董必武简介
董必武生平简介
我想大部分中国人对董必武都不陌生吧,他是我国第一届共产党领导人之一,也就是他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带入了中国,同时他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他为党和国家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天XX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董必武简介的知识。

董必武简介
董必武的画像
董必武简介记载说董必武出生于1886年原名叫董贤琮,他出生于湖北黄安县。

董必武从小就好学,所以在1903年的时候就考取了当地的秀才,两年后又考入湖北的文普通学堂,在学堂内学习五年后毕业,毕业后的董必武被清朝学部授予学位,后来在黄州做了一名教
书先生。

一年后他参加了辛亥革命同时也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在辛亥革命成功后他感到革命并不能改变中国的实质,所以前往东京去学习法律,在到了东京之后他认识了孙中山并加入了孙中山创建的中华革命党,后来随孙中山回国后多次参与反袁活动两次被捕入狱,出狱后的董必武再次前往日本1981年才回国,回国后的董必武在上海组织五四运动后来又创办了武汉中学。

1934年冬兵不在参加长征到达陕北之后担任中央党校的校长,同时他也是中国共产党向国民党谈判的代表之一。

董必武在我国革命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正是由于他的存在才将我国革命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我国革命创始人之一,董必武为我国的解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董必武的孙子是谁
董必武是我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他也是我国抗战时期著名的革命家和军事家,正是董永生将马克思主
义和无产阶级革命带入了中国。

董必武与妻子育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在他的子女和后代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的孙子董永生。

董必武的孙子董永生出生于1968年,他是黑龙江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董永生在1991年的时候参加了工作,现担任密山市兴凯湖乡党委书记。

由于他出生于革命家庭是董必武的孙子所以从小受到了家庭环境的熏陶,后来他在青年时期就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退休后又一直做教育工作。

董必武孙子董永生的照片
目前董必武的孙子董永生已经退休,他担任河南省政协委员,以及井冈山书画特约画家,同时也是董必武学会的研究员。

董必武的夫人是谁
董必武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正是由于他的存在才为我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正是由于董必武才让我国走上了改革的这条道路,董必武可以算得上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那么陪伴着为民族英雄的又是怎样的一位女性呢?董必武夫人又是谁呢?
董必武一家照
据史书记载董必武一生总会有三位夫人,董必武的第一位夫人名叫黄俊贞,她是红安县高桥镇人,她是董必武的第一任夫人她也是董必武的结发妻子,她和董必武是在1910年的时候结婚,结婚后她为董必武生下了一个儿子,可惜这个儿子未满周岁就幺折了。

董必武的第一位夫人和他在辛亥革命失败之失去了联系,黄氏由于思念董必武日夜哭泣,导致双目几乎失明后来中风卧床不起,在1943年的时候因病去世。

在第一位夫人去世后董必武遇到了了第二位夫人陈碧英,陈碧英是一位共产党员,同时她也曾担任过福建汀州市委宣传部长,她是一位优秀的女性,在1933年的时候她和董必武结婚,后来她被分配到广东开展地下工作。

由于作为一位地下工作者她的身份是绝对保密的,所以董必武一直不知道她还活着。

后来董必武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和担任他秘书何连芝相恋结婚,何连芝也为董必武生下了两儿一女。

董必武夫人虽然有三任,但是只有最后一任何连芝算的上是和董必武相濡以沫。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