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方便米粉入味特性的工艺研究
米粉复蒸工艺

米粉复蒸工艺米粉,作为中华美食中的一大特色食材,广泛流行于我国的南方地区。
其独特的口感和易于消化的特性使得它深受大众喜爱。
而米粉的复蒸工艺,更是提升米粉品质与口感的关键环节。
本文旨在探讨米粉复蒸工艺的技术要点和实际操作,以期为米粉加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复蒸工艺是米粉加工中的重要步骤,其目的在于使米粉在初次蒸煮的基础上,通过再次蒸煮达到更佳的口感和风味。
复蒸不仅可以去除米粉中的多余水分,还能使其结构更加紧密,口感更加筋道。
在进行复蒸之前,首先要选择品质上乘的米粉。
优质的米粉应具有均匀的色泽、无杂质、无异味等特点。
同时,米粉的湿度和温度也是影响复蒸效果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准备阶段,应对米粉进行适当的湿度和温度调整,以确保其符合复蒸的要求。
在复蒸之前,通常需要对米粉进行一定的预处理。
这包括米粉的松散处理、水分调整以及必要的卫生清洁工作。
通过预处理,可以确保米粉在复蒸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吸收热量,从而达到理想的蒸煮效果。
复蒸过程中,应注意控制蒸煮的时间、温度和湿度。
一般来说,复蒸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米粉过度软烂。
同时,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也是关键。
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米粉表面糊化,而湿度过低则可能使米粉过于干燥。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蒸煮参数。
为了提升米粉的品质和口感,可以在复蒸过程中添加一些天然的增味剂或调料。
例如,可以添加适量的花生油、芝麻油或葱花等,使米粉更加香浓可口。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进蒸煮设备、优化蒸煮工艺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米粉的品质和口感。
在米粉的复蒸过程中,安全卫生是至关重要的。
应确保蒸煮设备的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同时,对米粉的储存和运输也应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以防止细菌滋生和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米粉复蒸工艺的研究与实践对于提升米粉品质和口感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未来米粉复蒸工艺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期待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探索,推动米粉加工行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鲜湿米粉自动化生产关键技术

效率、降低能耗等。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优化
生产计划与调度
基于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生产计划的制 定和调度,包括生产任务分配、生产进度跟 踪等。
质量管理与追溯
通过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产品质量管理和追溯 ,包括原材料追溯、生产过程监控、成品检测等。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利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收集的数据,进行数 据分析和挖掘,为生产决策提供支持。
生产环境与安全防护优化
1 2
生产环境控制
对生产环境进行严格控制,包括温度、湿度、 清洁度等,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安全防护措施
采取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如设备安全防护装 置、防火设施等,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可靠。
3
环保与节能
在生产过程中注重环保和节能,如采用低能耗 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等,实现绿色生产。
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
感官指标
01
对鲜湿米粉的色泽、气味、口感等进行检测,确保其感官质量
符合要求。
理化指标
02
检测鲜湿米粉的蛋白质、脂肪、水分等理化指标,确保其符合
国家相关标准。
微生物指标
03
对鲜湿米粉进行微生物检测,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确保
其微生物指标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05
鲜湿米粉生产设备与系统优化
鲜湿米粉自动化生 产关键技术
2023-11-06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鲜湿米粉生产工艺流程 • 自动化生产关键技术 • 鲜湿米粉生产质量控制 • 鲜湿米粉生产设备与系统优化 • 研究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鲜湿米粉作为中国传统食品之一,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市场需求量大。
影响鲜湿米粉品质因素的研究概述

( C o l l e g e o f F o o d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H u ’ n a n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C h ng a s h a ,H u ’ n a n 4 1 0 1 2 8 ,C h i n a )
1 米 粉原 料
1 . 1 原料大米粉粒度对米粉品质影响 当粒度过大时 , 磨粉处理后 的大米粉经过受热 , 由于不 能充 分 膨胀 变形 ,会 导致 糊 化 不完 全 ;同 时 , 如 果 大 米 粉 粒度 过 小 ,由于 其 吸 水 面 积增 大 ,米 粉 将 会 在 吸 水后 剧 烈 膨 胀 ,不 方 便 在 流 水 线 的 传 送 带 上运输。刘也嘉等人 采用气流粉碎法 ,可获得粒径微 小 的大米粉 。陈洁等人田 试验结果 表 明 ,粒 度在 1 2 0目 左右的米粉综合品质较好 。蔡永艳嘲 也提出 , 加水量 3 7 %,螺 杆 转 速 8 8 r / mi n ,粒度 1 2 0目是 米粉 生 产 加 工 的最佳 条件 。 1 . 2 米粉原料特性对米粉品质影响
r a w ma t e i r a l s ,r i c e n o o d l e p r o c e s s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a d d i n g mme i r ls a a n d a d d i t i v e s i n i r c e n o o d l e p r o d u c t i o n . At he t me a n t i me , he t 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s o f i r c e n o o d l e i n d u s t r y a r e p o i n t e d o u t a n d r e l e v a n t s u g g e s t i o n s ye a p u t f o r wa r d .
乳酸菌发酵改善米粉食用品质机理的研究共3篇

乳酸菌发酵改善米粉食用品质机理的研究共3篇乳酸菌发酵改善米粉食用品质机理的研究1乳酸菌发酵改善米粉食用品质机理的研究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健康、营养的食品。
米粉作为我国传统食品之一,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而且易于消化和吸收。
不过,由于米粉生产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如韧性不够、黏性过强、口感不佳、易变质等,导致了米粉的不稳定性和品质不佳,影响着消费者的食用感受。
近年来,乳酸菌发酵被广泛应用在米粉的制作中,通过乳酸菌的作用,将米粉中的一些复杂多糖分解为单糖,并将其代谢产物中的酸分泌到米粉中,从而改善了米粉的品质。
乳酸菌的发酵除了对米粉的口感、营养等方面有所改善,还能促进肠道菌群平衡,有益于人体健康。
研究表明,乳酸菌发酵对米粉的品质影响很大。
它能够降低米粉的黏性和弹性,使之更加韧性,从而改善了它的口感。
此外,乳酸菌发酵还能够产生丰富的有机酸,如乳酸、醋酸等,这些有机酸能够有效增强米粉的保存性。
乳酸菌发酵的机理也得到了相关研究的探讨。
首先,乳酸菌发酵能够分解米粉中的淀粉,并释放出大量的单糖,使米粉更具甜味和香味,同时增强了其营养价值。
其次,由于乳酸菌代谢产物中的酸能够降低米粉的pH值,使之处于微酸环境下,从而抑制了一些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增强了米粉的保鲜性。
此外,乳酸菌还能改变米粉中的结构组成,增强了其黏性和韧性,但不会使之变得过于黏稠。
总之,乳酸菌发酵已经成为改善米粉品质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其分解、代谢、调节酸碱度等作用,乳酸菌发酵能够使米粉更加健康、营养、美味,也促进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更深入地探讨乳酸菌发酵对米粉品质的影响机理,以及对其市场应用进行进一步探究综上所述,乳酸菌发酵已经成为改善米粉品质的一种有效方法。
乳酸菌发酵能够分解复杂多糖为单糖,增强米粉营养价值;产生有机酸,增强米粉保存性;改变米粉结构组成,提高口感和韧性。
此外,乳酸菌发酵还有益于人体健康。
工艺方法——米粉加工方法

工艺方法——米粉加工方法工艺简介米粉是指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压条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米制品,而不是词义上理解的以大米为原料以研磨制成的粉状物料。
米粉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配以各种菜码或汤料进行汤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尤其南方消费者)的喜爱。
穗华机械作为我国综合实力强的米粉机厂家,专业研究制造全自动米粉机、多功能米线机、米粉年糕机、桂林米粉机、小型米粉机、新型米粉机械、红薯粉条机、红薯粉丝机等米粉设备,种类齐全,品质卓越!穗华米粉机械生产的米粉,属纯天然食品,外观洁白光滑、晶亮剔透、条形挺直、粗细一致,久泡不散、久煮不断、口感爽滑、营养丰富。
现将直条米粉、方便米粉、速冻调理米粉、保鲜湿米粉的加工技术简述如下:1、直条米粉直条米粉是以纯大米为原料,经糊化、成型、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
在我国南方几乎村村有生产,是这一带人们的主食。
因各地食用习惯不同,有粗条、中条、细条等,生产工艺有湿法和干法两大类,其湿法是典型的传统生产方式,大米经磨浆、压榨滤干后,经多道工序加工成米粉,因其加工中用水量大,淀粉损失较多,出品率低,且很费时,虽其产品食用口感好,但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现直条米粉生产企业多采用干法生产,其工艺流程如下:粉碎的米粉→调湿→挤压糊化→挤压出丝→密闭→搓散→蒸粉→搓散→干燥→切断→包装→成品。
上述工艺生产的精制直条米粉润滑透明,具有一定的韧性、弹性,且烹调性好,设备投资又少,近年来发展较快,已成为食品工业投资的热点。
但其加工周期长,优质的米粉需2-3天,劳动强度大,食用时需经煮制后再用凉水冲洗滤干才能烹饪,对一些家庭还颇为不便。
2、保鲜湿米粉湿米粉也是传统米粉中的一大宗产品,如湿粉、河粉等,一向以手工工艺制作,现制现卖的形式出售,食用时可汤食、炒食或凉拌,其色泽洁白透明,口感爽滑有韧性,很受消费者欢迎,但其水分含量高(50-60%),常温下易返生及腐败变质。
米粉加工原理与技术

目录第一章概述(1)……………………………………………………第一节米粉的起源和现状(1)…………………………………一、桂林米粉(1)………………………………………………二、过桥米线(3)………………………………………………三、常德米粉(4)………………………………………………第二节方便米粉的现状与发展趋势(5)………………………一、方便米粉的现状(5)…………………………………………二、方便米粉的发展趋势(8)……………………………………第三节米粉的分类(9)…………………………………………一、切粉和榨粉(9)……………………………………………二、米粉的分类(9)……………………………………………第二章稻米的结构和性质(11)…………………………………第一节稻谷的起源与分布(11)………………………………第二节稻谷的分类(12)………………………………………一、中国稻谷的分类(13)………………………………………二、国外稻谷的分类(14)………………………………………第三节稻米的结构与成分(15)………………………………一、稻米的结构(15)……………………………………………二、稻米的成分(16)……………………………………………第四节稻米适合制作米粉的指标(23)………………………一、质量标准(24)………………………………………………二、理化指标(24)………………………………………………三、糊化特性(27)………………………………………………第三章米粉生产的理论基础(29)………………………………第一节淀粉糊化(29)…………………………………………一、淀粉的糊化特性(29)………………………………………二、影响淀粉糊化的因素(32)……………………………………第二节淀粉凝胶(33)…………………………………………一、大米淀粉的凝胶形成过程(34)………………………………二、淀粉凝胶的形成机理(34)……………………………………三、大米淀粉理化指标和凝胶特性的相关分析(36)………………第三节淀粉老化(36)…………………………………………一、老化的概念(36)……………………………………………二、影响老化的因素(36)………………………………………三、老化在米粉制作中的作用(39)………………………………第四节大米的储藏与熟化(39)………………………………一、大米陈化的概念(39)………………………………………二、大米陈化的机理(40)………………………………………三、大米陈化的综合影响学说(41)………………………………四、大米陈化过程的理化变化(42)………………………………五、大米陈化过程中米粒结构的变化(42)………………………六、大米后熟制作米粉的机理(43)………………………………第五节大米发酵机理(43)……………………………………一、大米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43)…………………………二、发酵过程中大米理化成分的变化(46)………………………三、发酵对米粉品质的影响(50)…………………………………第六节螺杆挤压技术(51)……………………………………一、挤压原理、生产工艺及特点(51)……………………………二、挤压过程中的理化变化(52)…………………………………三、挤压技术在方便米粉生产中的应用(54)……………………第七节干燥技术(56)…………………………………………一、热风干燥(56)………………………………………………二、真空干燥(57) (2)米粉加工原理与技术三、微波干燥(58)………………………………………………四、微波真空干燥(60)…………………………………………第八节速冻技术(60)…………………………………………一、速冻的概念(60)……………………………………………二、影响速冻食品质量的关键因素(61)…………………………第四章米粉生产的辅料和添加剂(63)…………………………第一节米粉生产辅料(63)……………………………………一、水(63)二、玉米淀粉(63)………………………………………………三、乳酸(64)……………………………………………………四、柠檬酸(64)…………………………………………………第二节食品添加剂(64)………………………………………一、食用马铃薯淀粉(64)………………………………………二、马铃薯变性淀粉(66)………………………………………三、食盐(66)……………………………………………………四、磷酸盐类(66)………………………………………………五、乳化剂(67)…………………………………………………六、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68)…………………………………七、醋精(醋酸)(68)……………………………………………八、增稠剂(69)…………………………………………………九、酶制剂(69)第五章鲜湿米粉生产的工艺与技术(71)………………………第一节圆米粉生产技术(71)…………………………………一、发酵米粉生产技术(71)……………………………………二、自熟法米粉生产技术(75)……………………………………第二节切条米粉生产技术(76)………………………………一、鲜河粉简介(76)……………………………………………二、鲜河粉工艺流程(77)………………………………………三、添加几种淀粉对鲜河粉品质的影响(77) (3)目录第六章方便米粉生产工艺与技术(79)…………………………第一节方便米粉生产技术(79)………………………………一、自熟式方便米粉生产技术(79)………………………………二、传统工艺方便米粉生产技术(84)……………………………第二节方便河粉的生产原理及工艺技术(85)………………一、生产原理(85)………………………………………………二、生产机械与设备(85)………………………………………三、生产工艺流程(86)…………………………………………四、操作要点(87)………………………………………………五、影响方便河粉质量的因素(91)………………………………六、产品质量(91)………………………………………………七、关键技术与设备(94)………………………………………第三节保鲜方便米粉生产技术(96)…………………………一、保鲜方便米粉制作工艺(96)…………………………………二、保鲜方便米粉抗老化关键技术(107)…………………………三、保鲜米粉成品检验操作标准(110)…………………………第七章非方便米粉生产工艺与技术(114)………………………第一节直条米粉(114)…………………………………………一、直条米粉生产的工艺流程(114)……………………………二、关键技术(118)……………………………………………三、质量指标(119)……………………………………………第二节波纹米粉生产技术(120)………………………………一、生产流程(120)……………………………………………二、湿法生产的技术关键及其难点(124)…………………………三、质量标准(126)……………………………………………第三节速冻米粉(126)…………………………………………一、速冻保藏原理(126)…………………………………………二、工艺流程(127)……………………………………………三、主要设备(128) (4)米粉加工原理与技术四、产品质量指标(128)…………………………………………五、速冻米粉的优点(129)………………………………………第八章方便米粉的调味料(130)…………………………………第一节方便米粉调味料的原料和辅料(130)…………………一、基础调味料(130)…………………………………………二、鲜味调味料(138)…………………………………………三、天然调味料(139)…………………………………………四、复合调味料(141)…………………………………………五、着色剂(143)………………………………………………六、填充剂(143)………………………………………………七、香精(143)…………………………………………………第二节方便米粉调味料的生产技术(144)……………………一、调味的基本原理(144)………………………………………二、超临界萃取技术在调味料生产中的应用(145)………………三、杀菌技术在调味料生产中的应用(147)………………………四、脱水蔬菜(148)……………………………………………五、喷雾干燥技术在调味料生产中的应用(152)…………………六、调味料的自动包装技术(153)………………………………第三节方便米粉调味料的生产工艺和配方(155)……………一、方便米粉调味料的生产(155)………………………………二、方便米粉调味料的配方(162)………………………………第九章方便米粉的质量检验与标准(168)………………………第一节方便米粉质量检验的常用方法(168)…………………一、样品处理(168)……………………………………………二、质量检验常用的方法(170)…………………………………第二节方便米粉质量检验的项目和方法(176)………………一、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176)…………………………………二、粉包(182)…………………………………………………三、酱包(182) (5)目录四、鲜米粉(183)………………………………………………第三节 HACCP在方便米粉生产中的应用(184)……………一、HACCP在方便米粉粉包生产中的应用(184)…………………二、HACCP在方便米粉酱包生产中的应用(188)…………………三、HACCP在鲜米粉生产中的应用(194)………………………附录(203)……………………………………………………………参考文献(220) (6)米粉加工原理与技术第一章概述米粉,又叫米线、河粉,是以大米为原料,经过浸泡、粉碎或磨浆、糊化、挤丝(或切条)等一系列工序制成的细条状或扁宽状的米制品。
米粉加工工艺技术

米粉加工工艺技术米粉是一种传统的中华小吃,因其制作以大米为原料,具有鲜香可口、易于消化和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米粉加工工艺技术是指将原料大米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序,制成米粉的工艺方法和技术。
米粉加工的第一步是清洗大米。
首先将大米浸泡在清水中,一般浸泡时间为4-6小时,让大米充分吸水后,再用清水冲洗几遍,以去除大米表面的杂质和碎屑。
清洗完毕后,将大米放入米磨中进行研磨。
米磨是一种专门用来研磨大米的机械设备,将浸泡好的大米放入米磨中,启动磨盘进行研磨。
磨盘不断转动,将大米研磨成细腻的米浆。
研磨后的米浆需要进行沉淀分层。
将米浆放置一段时间,让其中的淀粉和水分分离。
淀粉沉淀在底部,水分浸泡在上部。
然后将上层的水分倒出,取出底部的淀粉。
接下来是米浆漏水。
将取出的淀粉放入过滤袋中,用手轻轻挤压,使其中多余的水分排出。
水分一旦排出,淀粉成块,放置一段时间后可以变成固态。
取出的固态淀粉需要进行晾晒。
将淀粉块放入通风的地方晾晒,让其中的水分蒸发。
一般需要晾晒3-5天,直到淀粉块干燥成为米粉。
晾晒完毕后,米粉需要进行研磨。
将晾晒的米粉放入砂磨机中,进行二次粉碎。
砂磨机通过摩擦力将米粉研磨得更加细腻,让口感更好。
最后一步是米粉的包装和贮存。
将研磨好的米粉装入袋中,并封口密封,以防潮湿和氧化。
米粉可以长时间贮存,以方便日后使用。
以上就是典型的米粉加工工艺技术流程。
当然,不同的地区和制作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来说,米粉的制作工艺是类似的。
通过以上的工序,大米经过清洗、研磨、沉淀、漏水、晾晒、研磨和包装等一系列步骤,最终制成了我们所熟知和喜爱的米粉。
这些工艺技术保证了米粉的品质和口感,让人们能够享受到美味可口的米粉。
《米粉面团调制技艺导学案》

《米粉面团调制技艺》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米粉面团的制作原理和技艺。
2. 掌握米粉面团的调制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学会利用米粉面团制作美味的米粉处理。
二、导学重点1. 米粉面团的原料和配比。
2. 米粉面团的调制步骤。
3. 米粉面团的用途和制作技巧。
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米粉处理的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
2. 进修:介绍米粉面团的原料和配比,如米粉、水、盐等。
讲解米粉面团的制作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米粉面团的特点和用途。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米粉面团的调制实践,指导他们按照正确的步骤和配比进行操作,加深他们对米粉面团制作技艺的理解和掌握。
4. 创新:鼓励学生尝试利用米粉面团制作不同的处理,如米粉汤、米粉炒菜等,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米粉面团的调制技艺和用途,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加深对米粉处理的认识和喜爱。
四、导学延伸1. 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种类的米粉面团,如薯粉面团、玉米面团等,比较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组织学生进行米粉面团比赛,评选出最佳创意处理和最佳制作技艺,激发他们的进修热情和竞争认识。
3. 邀请专业厨师或美食家来校进行米粉面团制作和品尝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米粉处理的魅力和乐趣。
五、导学评判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米粉面团的制作原理和步骤。
2.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米粉面团的调制技艺和注意事项。
3.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米粉面团制作各种美味的米粉处理,并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厨艺水平。
六、小结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米粉面团的调制技艺和用途,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他们对美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为未来的烹饪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愿同砚们在米粉面团的世界里尽情探索、享受美食的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 水性 的测 定 按照 G 3 8 — 0 9 方便 粉丝 》 的 B 27 3 20 ( 中
方 法测 定米粉 的复水 率 和复水 时间 。
1 . 粉 丝 糊 化 度 的 测 定 6
做 薄 , 在干米 粉上有 一定效果 , 口感 又受 到一定影 响 。 这 但
这 是方便 米粉 不能迅 速发 展 的主要原 因 。因此 , 通过 改进 生产 工艺 来 改 善方 便 米 粉 入 味特 性 , 提高 方 便米 粉 市 是 场 竞争力 的最有 效措 施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原 料 .
达到 相应效 果 。挤压 机 的工作 电流 与粉 丝糊 化度 呈正 相 关, 工作 电流 高糊化 度呈色 度也就 高 。通 过试 验 以直链 淀 粉含 量 1%~ 2 含水 量 3 %左右 、 8 2 %、 6 挤压 I工作 频率 4 ~ 0 4 、 压 Ⅱ工 作频率 3 ~ 3H 、 5Hz挤 0 3 z 生产 出来 的米线糊 化度 最适 宜 . 呈色 度在 1 ~ ., . 1 米线气 泡密集 均匀 、 3 6 复水 性好 。
本 研 究 是 通 过 改 进 生 产 工 艺 , 粉 丝 内 部 结 构 产 生 使 均 匀 密 集 的 气 孔 , 变 粉 丝 的 容 积 密 度 , 而 达 到 既 不 断 改 从 条、 口感 好 , 改 善 了 米 粉 入 味 特 性 的 目 的 。 又
粉 丝糊 化 度 的测定 是按 照 G 3 8 — 0 9 《 便 粉 B 2 73 20 方
第 3 6卷 第 2期
2011 年 3 月
粮食绅妓 钰
VoI . ,,o. 36 1 2 4 M ar2 11 . O
改 善 方便 米 粉入 味特 性 的 工艺 研 究
张 建初 , 肖仲 望 , 周建 中
( 娄底 市 同星米业 有限公 司 , 南 娄底 湖 470 ) 10 9
1 . 主 要 设 备 2
天 津 圣 昂 达 S T 新 面 食 生 产 线 。采 用 双 筒 自熟 式 N N8
挤压 机 , 压 I( 化 机 ) 挤 熟 长径 比为 4 .5 等距 双螺 纹 、 02 、 导
程 1 m。挤 压 Ⅱ ( 丝 机 ) 径 比 为 42 、 距 单 螺 纹 、 3c 挤 长 .5 等 导
22 粉 丝 糊 化 度 与 容 积 密 度 的 关 系 .
大米( 娄底 市 同 星米业 有 限公 司 ) 玉 米淀 粉 ( 、 市售 ) 、
马 铃薯 淀 粉 ( 售 ) 复 合 添加 剂 ( 市 、 自制 , 合 G 7 0 符 B 26 — 20 ( 品添加剂 使用 卫生标 准》 。 07 食 )
方便米 粉 ( 称 “ 丝 ” “ 也 粉 、 米线 ” 和方 便面 相 比 . ) 其市
10℃恒温烤 至恒 重 。同时将 产品粉 饼烤 至恒重 。 0 按 G / 4 7 ( 品 中粗脂 肪 的测定方 法》 定泡后 BT 17 2 食 测 的含油 量和泡 前的含 油量 , 差值 为吸油 量 。 其 按 G / 2 5 ( 品 中氯化钠 的 测定方 法》 BT 14 7( 食 测定 泡后 的含盐 量和泡 前 的含盐量 , 差值 为吸盐 量 。 其 测定结 果取 5次重 复试 验结果 的平均 值 。
1 . 米 粉 入 味 特 性 的 测 定 方 法 4
龙 嫂 和 一 爽 堂 波 纹 米 粉 均 为 市 场 购 买 , 餐 香 米 粉 餐
为 自产 。 餐餐 香 红 烧 牛 肉调 味 包 、 用 油包 2 , 包 6g 1 盐 g , 沸 水 50m 粉饼 8 , i 捞 起 沥 干 汤料 后 于 0 L, 0gl包 7r n后 a
1 . 米 粉 复 水 性 的 测 定 5
场 占有率 及 销售 量 都不 如 方 便 面 , 主要 是 在 风味 方 面普
遍存 在 入味 难 的问题 。米粉 的分子 结构 紧 密 . 成凝 胶 状 ;
干 燥 脱 水 后 结 构 更 加 紧 密 , 水 后 , 粉 吸 水 膨 胀 , 加 复 米 更
丝 》 的方法 测定 呈色度 。 中
2 结 果 与 分 析
21 不 同米 质、 压 参数与粉 丝糊 化度 的关 系 . 挤
米 质 要 求 直链 淀 粉 含 量 在 1%~ 0 8 2 %最 好 , 同 的米 质 不 可 以 通 过 品 种 配 比 调 节 或 添 加 玉 米 淀 粉 、 铃 薯 淀 粉 来 马
程 6 m、 丝 板 孔 径 07 c 出 . mm。
粉 丝 糊 化 度 按 S / 2 0 9 BT 1 5 — 5碘 呈 色 度 方 法 检 测 , 0 容 积 密 度 是 参 照 粮 食 容 重 测 定 方 法 检 磨 ) 搅 拌 ( 辅 料 与 水 ) 自熟 挤 丝 一 干 一 加 一 定 量 切 割一 凝 胶 化 ( .h 一 复 蒸 (5℃ 3mi) 烘 干 一 冷 35 ) 7 n一 却一 包 装 。
【 摘要 ] 以大 米为原料 , 对波 纹米粉 的制作 工 艺进 行 了研 究 。结果表 明 , 据 不 同米 质通过 调 节挤 压 参数使粉 丝碘 呈 色度 根
( I 控 制在 1 ~. OD) . 1 3 6品质 最 好 。 米 质要 求 直 链 淀粉 含 量 在 1%~ 0 8 2 %最 好 , 同的 米 质 可 以通 过 品 种 配 比 调 节 或 添 加 玉 米 不 淀粉 、 马铃 薯 淀 粉 来 达 到 相 应 效 果 。 【 键 词 ] 粉 ; 味 特 性 ; 化 度 ; 积 密度 ; 艺 关 米 入 糊 容 工
阻止 了调味料 的浸人 。不像 方便 面经油 炸脱水 干燥 . 干 使 燥 的面条 留下很多气 孔 、 间隙 . 便于 复水 时吸收 调味料 , 从
而 人 味 快 、 味 好 。无 论 是 干 米 粉 或 是 鲜 食 米 粉 在 浸 泡 食 入
用时, 都感 到食之 无味 。为解决 此 问题 , 粉条 做细 、 片 将 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