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_以广西为例
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

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革,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作为社会中的一支新生力量,大学生在创新创业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和能力。
我们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教育。
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创新创业的一般理论知识,还需要了解创新创业的具体实践案例和成功经验。
通过系统的理论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创新创业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同时激发他们对创新创业的热情和兴趣。
还应该加强对创新创业政策法规的宣传和教育,让学生了解到国家对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和鼓励,从而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决心去创新创业。
大学生需要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创新创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综合能力和技能。
我们应该在大学课程设置中增加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如创业管理、市场营销、商业模式设计等。
还应该通过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升创新创业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竞赛和项目,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与社会资源对接。
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社会的支持和资源,学校应该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资源和机会。
比如建立创新创业实验基地、引进创投机构和企业孵化器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平台和资源。
学校还应该邀请企业家和成功创业者来校进行讲座和交流,让学生了解到创业的真实情况和成功经验,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潜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的创新创业理念和人生观。
创新创业是一项充满风险和挑战的工作,需要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人生观。
学校应该通过思想政治课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坚定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机制探讨——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173 广西教育 2019.5
职教实务·培训与就业
果展 示会中,4篇论文获 优秀论文奖,2 项成 果 获 优秀创业项 目奖,5 项成 果 获 创新成 果奖。从首届到第四届,在中国“互 联 网 +”大 学 生创 新 创 业 大赛广西选 拔 赛 决 赛中获 金 奖1 5 项、 银奖2 8 项、铜奖3 4 项,在中国“互联网+”大学 生创 新 创 业 大赛 中获全国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5项。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项目管理 过程管理 质量监控 网上评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5C-0173-03
大 学 生创 新 创 业 训 练计 划 项目是 教育 部为高 校 本 科 生 搭 建 的 创 新 创 业 训练 平台,旨在培 养大 学 生创 新 精神、创 业 意 识 和创业能力。广西师范大学于2012年开始实施,并逐步在探索 一套既强调过程管理又注重质量监控的管理机制。创新不单是 技术创新,更包括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大学生 创 新 创 业 训 练计 划 项目管 理 机 制的 创 新 对 大 学 生创 新 创 业 训 练计划项目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013 100 35 78 22 0 306 1.48% 172 54.50
2014 151 50 122 27 2 626 2.86% 201 80.00
2015 210 63 158 52 0 881 3.76% 296 120.00
2016 279 84 244 34 1 1272 5.08% 412 149.01
已获 受 理 通知书);软件 著 作 权 2 2 项(17 项已授权 获 软件 著 作
权证书,5项正在受理中),创业方案94项,成功创业案例6个。
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

0引言
展创 新 创 业 教 育 能 树立 学 生 创 新创 业 意 识 ,从 思 想 上让 学生 开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对推进国家发展成为创新 悟 。 让 学 生做 到 知 行合 一 ,提 高理 论 水 平 提 升 实 践 能 力 ,继 而
型 国家 亦起 着 至 关重 要 的作 用 。“ 我 国的 创 新 创 业 教 育较 发达 最 终 达 到 提 高 学生 就 业 竞 争 力 的 目的 。
— — Taking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 ics as an example
LEI M ing,LUO Sheng,DEN G Yuan
(Guangxi University ofFinance and Economics,Nanning,Guangxi 530003)
学 生工 作
Student W ork
应 用型本科创 新创业教育探 索与实践
一 一 以 广 西 财 经 学 院 为 例
雷 鸣 罗 胜 邓 远
(广 西财 经 学院 广 西 ·南宁 530003)
摘 要 中国所有的本科院校 中,除少数 大学为研 究型以外 ,更多的 高校应以应用型本科为发展 目标 而财经类本科
关键词 应 用型本科 创新创 业 教 育
中图 分 类 号 :G642
文 献 标 识 码 :A
DOI:IO.164008.cnki.kjdkz.2018.O1.075
Explorat ion and Pract ic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 ion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 ies
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以广西为例

业 生搭 建 了 在 校 期 间 学 习创 业 知 识 、 高 创 业 提
注 和 广 大 青 年 学 生 的 充 分 肯 定 , 业 成 为 大 学 生 创 成长成 才最直 接的方式 。若能加 强大学生 的创业
国 家 成 为 高 校 改 革 的重 点 。这 些 国 家 的 高 校 正 式 开 设 了创 业 教 育 课 程 , 前 已具 备 相 当 的 规 模 。 目
如 美 国 的创 业 学 教 育 已形 成 相 当 完 备 的 体 系 , 涵
教 育 , 养 他 们 的 创 业 精 神 并 掌 握 创 业 技 能 , 一 培 就
定 能 够 通 过 创 业 创 造 辉 煌 的 人 生 。创 业 教 育 正 式
盖 了初 中 至 研 究 生 阶 段 的 正 式 教 育 , 稳 定 的 创 有
向2 1世 纪 教 育 国 际 研 讨 会 ” 正 式 提 出 “ 三 本 上 第
教 育 护 照 ”, “ 业 教 育 ”的 概 念 … 。 大 学 生 创 即 创
业 教 育 是 一 种 以 全 新 的 教 育 价 值 观 为 导 向 , 动 推 高 等 教 育 改 革 与 发 展 的全 面 创 新 教 育 。 旨在 培 养 具 有 开 拓 创 新 的 意 识 和 创 业 技 能 , 足 生 存 需 求 满 又 能 满 足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创 新 创 业 需 求 的 一 代 新 人 J 。本 文 拟 以 广 西 为 例 , 大 学 生 创 业 教 育 问 对 题 做 一 些 粗 浅 的探 析 。
第2 6卷 第 1期
V0. 6 Nn 12 1
钦
州
学
院
学
报
21 0 1年 2月
Fb e .,2 1 01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

- 72 -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大学2018年校级教改项目(一般项目)“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项目编号: 2018XJGY19)。
作者简介:苏丹丹,女,广西南宁人,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杨晋越,女,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在读本科生。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苏丹丹,杨晋越(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摘 要: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衔接高校课堂与社会就业的必要锻炼环节。
同时,在新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情的号召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对人才的重要保障。
以广西民族大学创新创业项目实施现状为例,从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四个角度分别对传统教育模式及社会实践方案实施状况进行问题分析,最后再从“学生+学校”“学生+社会”“学校+社会”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一、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性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与实践统一互补的具体表现。
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不仅能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前接触到更实用的专业知识。
有效的社会实践有利于广大青年学生的能力提升、经验积累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创新创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高速发展所共同孕育的产物,这种教育模式能够使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密切接轨[1]。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区别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就业观,它通过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统筹兼顾的能力。
二、广西民大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开展现状(一)香港创新创业精英培养项目根据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学校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培养我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因此广西民大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参加“香港创新创业精英培养项目”。
游学期间团队参观世界500强企业、香港义工服务体验、实地考察香港中文大学和法国巴黎银行香港分行等活动,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到香港职场文化,拓宽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
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

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势在必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就如何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思考和探讨。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当中。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将相关内容融入到各门课程当中。
通过开设创新创业相关的选修课和专业课,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了解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创业讲座、创业大赛等活动,邀请成功创业者和专业人士来校分享经验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意识。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加强实践环节。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核心要领。
学校可以与企业、产业园区等合作,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和平台。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暑期实习,到企业或创业园区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
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校园创业孵化平台及创客空间的建设,提供创业项目孵化、创业辅导和创业投资等服务,帮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想法到实现,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素质。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引导者,他们的理念和教育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学校需要重视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引导教师了解创新创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学校还可以设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课题,鼓励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值得指出的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应局限于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而是应该贯穿于全校各个学科和专业。
因为创新创业涉及到的领域广泛,不同专业的学生都有创新创业的机会和需求。
促进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研究——以广西为例

促进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研究——以广西为例作者:李昭志,陈成燕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20期李昭志,陈成燕(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崇左532200)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再加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学生就业市场逐渐形成,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边疆民族地区经济较为落后,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使该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推广及加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能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机率。
现以广西为例,在充分分析地区现状及特点后,从各方面提出更好地促进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的对策。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265-02作者简介:李昭志(1969-),男,广西上林人,本科,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工部(处)副部(处)长、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档案馆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创业指导及研究工作;陈成燕(1993-),女,广西宾阳人,本科,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就业与创业促进会部长,研究方向:就业创业指导及研究工作。
一、研究现状众所周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随着各级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不可避免地迎来了大学生就业的高峰期。
时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新型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经形成,“双向选择,择优录取”的就业方式大大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学生、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保障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及维护社会的稳定,就必须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扩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就业方式,可以有效地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中国正成为拥有大学毕业生最多的国家,重视和加强创业教育与实践,是适应时代的要求,是我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是中国崛起的必须一步。
高校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高校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与探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创业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作为高校本科生,如何创新创业,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已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在此背景下,需要对高校本科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一、提高创新意识创新创业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具备的就是创新意识。
在高校本科生中,提高创新意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首先,高校应该注重理论教育,让学生了解创新的理论知识,以便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应用。
其次,高校应该注重实践教育,让学生深入研究和了解市场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同时,高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多接触科技和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水平。
二、启发创业思维创业是一个需要勇气和决心的过程,同时还需要一定的思维模式。
在高校本科生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创业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业思维。
首先,高校应该注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在学习和科研中掌握一些独特的技巧和方法。
其次,高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参与到各种创业项目中,拓宽自己的创业思维。
三、加强实践教育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践,而实践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
在高校本科生中,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项目和实践机会,同时也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实践机制,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到创业实践中。
四、建立创新创业文化创新创业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标志性特征,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应该建立自己的创新创业文化。
在高校本科生中,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创业文化,让学生更加了解创新创业的重要意义,并且在全社会推广创新创业文化。
五、建立创新创业平台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一个创新创业平台的支持,而高校也应该为学生建立一个优秀的创新创业平台。
这个平台应该具备创新创业必需的所有支持和资源,比如说创业孵化器、技术开发中心、天使基金、众筹平台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钦 州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 F Q INZHOU UNIVER SITY
2011 年 2 月 F eb , 2011
关于大学生创业 教育的几点思考
以广西为例
陶聆 之
( 西南大学 教育学院 , 重庆 400715)
[摘
要]
大学生创业是一种实现充分就业 的新方式 , 对大学生 进行创业教 育是我国高 等教育改 革与发
在知识经济时代里 , 大学生创业是一种实现 充分就业的新方式, 日益受到整个社会的高度关 注和广大青年学生的充分肯定, 创业成为大学生 成长成才最直接的方式。若能加强大学生的创业 教育, 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并掌握创业技能, 就一 定能够通过创业创造辉煌的人生。创业教育正式 进入研究视野始于 1989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面 向 21 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 上正式提出 第三本 教育护照 , 即 创业教育 的概 念 [ 1] 。大学生创 业教育是一种以全新的教育价值观为导向 , 推动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面创新教育。旨在培养 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和创业技能, 满足生存需求 又能满足高新技术 产业创新创业需 求的一代新 人 [ 2] 。本文拟以广西为例 ,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问 题做一些粗浅的探析。
112
钦州学院学报
第 26 卷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大堆的不管有用还是无用的各种资格证书来证 明自己的能力。经调查, 80 % 的学生认为各类考证 比创业要容易。 90 % 学生认为自己不具备创业能 力, 如观察能力、 管理能力以及做人做事的能力等。 当问及是否愿意培养自己这些能力时, 有的学生回 答 很想培养和锻炼这方面的能力, 但心有余而力 不足 , 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学不好呢。 (三 ) 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创业教育师资的素质决定着高校创业教育的 质量, 创业是一 种实践性很强 的活动, 教师的学 识、 经历和经验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 果 , 有创业经验背景的教师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学 生参加社会实践。广西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力量 非常薄弱。据问卷调查, 95 % 的创业教育教师来 源于学校招生就业中心的行政人员、 学生辅导员 或是从事思想政 治教育、 商 业方面的教 学教师。 他们经过短暂的培训后就成为创业教育的师资。 这些教师大学毕业后就直接进入高校工作 , 缺乏 创业实践经验。虽然, 有的高校为了加强创业教 育 , 聘请了一批成功的企业家担任客讲教师, 实践 证明, 尽管这些客讲教师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 但 这些企业家缺乏教学经验 , 流动性大 , 时间上还要 受到自己企业的约束 , 缺乏组织协调、 制度保障和 资金支持, 教学效果欠佳。 (四 ) 社会创业教育支持环境还不成熟 一方面 , 国家扶持政策难以落实。政府和有 关教育部门在推行创业教育宏观决策方面缺乏足 够明确的、 强有力的政策和规定。尽管国家相关 部门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和鼓励政策 , 但相关的 法律、 金融、 风险投资等配套措施并没有建立 , 这 些政策难以真正贯彻执行。另一方面 , 崇尚创业 的社会主体价值观念尚未形成, 社会上对创业还 存在着不正确的认识。广西是个少数民族地区 , 有许多家庭都是小手工业者, 靠经营一些小作坊 和小店铺维持生计。在人们眼里 , 他们在社会上 属于没有地位的群体。父辈们创业的艰辛使他们 寄希望于孩子读完 大学找一份体面 而高薪的工 作。学生大学毕业后重操父母的旧业是一种万不 得已的选择。在民族地区的人来看, 家里有钱 , 考 不上大学没有文化的人就拿着钱做生意 , 或是考 上了大学找不到工作, 水平差的人才搞创业。而 且不能容忍失败 , 创业失败 , 会遭人耻笑。
展的全面创新 。 广西由于 各种特殊原因而存在着大学生缺乏创业素质 、 创业教 育师资力量薄弱 、 学校 创业教育 支持环境不理想 、 社会创业教育支持环 境还 未成熟 这四 个方面 的问 题 。 因此 , 要 改善 高校创 业教 育的支 持环 境 ,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创业素质 , 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 , 加强创业师资培训 ,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 [ 关键词 ] 广西 ; 大学生 ; 创业教育 ; 策略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673 8314( 2011) 01 0110 05 承担的角色更为重要, 于是创业教育在一些发达 国家成为高校改革的重点。这些国家的高校正式 开设了创业 教育课程 , 目前已具备 相当的规 模。 如美国的创业学教育已形成相当完备的体系, 涵 盖了初中至研究生阶段的正式教育 , 有稳定的创 业课程教学科研队伍, 现在美国已经有 369 所大 学至少开设一门创业学课程 [ 3] 。又如新加坡高校 创业教育采取文凭教育模式 , 他们每年在应届毕 业生和有创业志向的在读生中招考生源, 收取学 费。课程为期 16 周 , 由南洋理工大学和华盛顿大 学合办。还有澳大利亚高校创业教育采取分层次 模块化课程结构。其创业教育主要是以开办小企 业为目标 , 建立 小企业创业机构 , 主要由技术 和继续教育 ( TA FE )学院来完成 [ 4] 。由此可见, 不 少研究型大学在开设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了创 业型大学 ( entrepreneuria l un i vers ity) 的新模式。 中国于 1991 年开展了基础教育阶段的创业教 育研究。当时已在 6省、 20 个县乡和 30多所学校 进行了创业教育的实验 [ 5] 。 1999 年 1 月教育部颁 发的 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中指出: 加 [ 中图分类号 ] G620
二、广西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广西大学生创业教育从 1999 年开始。当时 受全国性的 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 活动的影 响 , 一些高校开始开设创业教育课, 但仅限于一些 讲座和一些创业活动宣传 , 属于学生就业指导课 之列。近些年来 , 随着国家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 的发展战略 , 广西的一些城市轰轰烈烈地开展创 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活动 , 把大学生创业教育提 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笔者对广西 51 所高校 ( 其中有 15 所本科院校 ) 的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 调查, 目前, 广西高校把以前的就业指导课改为创 业就业课, 课 程的内容增加 了创业的一 些知识。 所采用的教材是根据本地区的情况编写的 3 本创 业教育教材 : 广西自治区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2003 年编的 创造与创业 , 许明 2008 年编写的 大学 生创业指导 教 材, 黄才干等 2009 年主编的 创 业经营实务 。 2005 年广西职业 技术学院、 广西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城市职业学院等 3 所职 业技术学院把 SI Y B 教程作为必修课程。 2005 年 底 , 广西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广西第一个 KA B 大学生创业教育项目培训基地。 2008 年广西大 学、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工业学院等 3 所本科院校 引入 SI Y B 教程作为高校 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程。 2009 年广西 大学 引入 KAB 大 学生创 业教 育项 目。截止到 2009 年, 广西有 12 所高校引入 SI YB 教程, 2所高校引入 KA B 大学生创业 教育项目。 在笔者统计时, 还 有不少 高校正 准备 引入 S I YB 教程和 KA B 大学生 创业教育 项目。与此同时 , 广西大学生 创业 协会也 在不 断地 发展 壮大 , 广 西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柳州职 业技术学院、 广西 城市职业学 院、 广西 大学、 广 西师 范学院、 广西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国内外 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
上世纪 80年代以来, 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日 趋激烈 , 研究型大学在科技创新与技术转化方面 [ 收稿日期 ] 2010 12 12
[ 作者简介 ] 陶聆之 ( 1971 ), 女 , 广西桂林人 ,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 究生 , 广西广播电 视大学区 直分校教师 。
三、广西大学生创业 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广西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 几个方面。 ( 一 ) 高校领导重视不够 学校党政领导的重视是开展和深化大学生创 业教育的重要保障。大部分高校领导对创业教育 态度主要看上级主管部门, 而上级主管部门又看 政府的态度 , 心有顾虑 , 迟迟不能 有效地开 展工 作, 大有 外 热内冷 的状 况。据笔者问卷调 查, 广西 80% 的高校没有成立学校创业 教育管理机 构, 有的虽然成立了但形同虚设。在开展创业教 育的高校中, 大部分没有创业实习基地。所谓创 业实践就是举办的创业竞赛活动或到企业去参观 一下 , 或让企业家或创业者到课堂上讲述自己的 创业经历 , 学生很容易陷入眼高手低、 纸上谈兵的 误区。大部分高校也没有制定相关的创业教育政 策和激励机制 , 各高校的创业教育处于各自为战 的自发状况, 缺乏统一的指导和实践, 没有可持续 发展的动力。 ( 二 ) 学生缺乏创业素质 当前, 大学生没有创业意识和相应的创业能 力, 对培训没有积极性。据笔者问卷调查, 选择参 加创业培训的学生不足 3 % 。在开设选修课的高 校, 选修的学生只有 10 % 。他们大多急功近利, 创 业培训的迟效性让他们看不到这个培训是否能为 自己带来前途。大学生最关注的是就业, 大部分毕 业生选择传统就业方式 , 而且理想中的就业都选择 工作稳定、 条件优越、 工资报酬高的单位就业。有 70 % 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创业心理准备, 生 活上比较懒散, 学习松散 , 没有自己的规划, 对未来 感到迷茫。就像他们自己说的 我们都是思想上的 巨人, 行动上侏儒 , 尽管我们有时也雄心壮志地努 力一番, 但激情过后, 我们又恢复常态 。对自己的 创业能力没有信心, 他们常常到了要毕业的时候考
民族大学、 广西国际商务学院等 7 所高校成立了 大学生创业协会。这些高校 创业协会 为高校 毕 业生搭建 了在 校期间 学习 创业 知识、 提 高创 业 能力的平台。会员在创业协 会平台上 得到了 创 业帮 助 和 锻炼。还 有 不 少 会员 成 为 了 创 业 明 星, 这些创业 明星 带着他 们的 团队 经营 着一 些 与在校 学 生 的生 活 和 专业 知 识 有关 的 商 业 项 目。比如企业策划、 娱 乐包装、 校园综 合中介 服 务、 网上订 餐、 家教。另 外, 大学 生创 业协 会 也 会和一些商会合作一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