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疾病规范化治疗流程
宫颈疾病门诊管理制度

宫颈疾病门诊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宫颈疾病的门诊管理工作,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工作目标1. 提高患者就诊体验,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2. 加强医务人员对宫颈疾病的诊疗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培训;3. 强化门诊管理,规范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
三、门诊工作流程1. 预约挂号:患者可通过电话、网络等渠道提前预约门诊,以减少等待时间;2. 报到登记:患者到达医院后需前往挂号处进行报到登记,提交相关证件及病历信息;3. 医生接诊:医生按照预约病历顺序进行接诊,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及症状,进行检查并制定诊疗方案;4. 治疗服务: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开具处方及检查单,安排相应的治疗;5. 复诊管理:对于需要回访的患者,门诊将提前通知复诊时间、地点及医生,以便及时跟进治疗进展。
四、医疗质量管理1. 医疗机构应建立规范的宫颈疾病门诊管理制度,明确医生和护士的职责;2. 医生应严格执行诊疗流程,确保诊断准确、治疗规范;3. 护士应协助医生进行检查、药品管理及患者教育,确保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4. 定期对医疗机构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医疗质量。
五、患者权益保障1. 患者有权知情,医生应向患者详细解释疾病病情及治疗方案,征得患者同意后进行治疗;2. 尊重患者隐私,医疗机构不得随意公开患者个人信息;3. 患者有权选择医疗机构和医生,医疗机构应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服务选项;4. 听取患者意见,医疗机构应建立患者投诉渠道,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及建议。
六、后续随访管理1. 对于治疗后需要随访的患者,医生应根据治疗计划和患者病情进行定期随访;2. 随访内容应包括治疗效果评估、药物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监测等;3. 随访结果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患者,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和调整治疗计划。
七、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如有需要修改,应经医院相关部门审批并重新颁布。
以上为宫颈疾病门诊管理制度,希望医务人员能认真遵守执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制度与流程

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制度与流程为了规范我院的肿瘤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我们根据《XXX关于开展市、县级医院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办医管发〔2010〕153号)通知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了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制度与流程。
我们将严格遵守《XXX关于开展市、县级医院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中的要求,并制订了八个常见肿瘤规范化诊治指南,分别是肺癌、肝细胞肝癌、宫颈癌、结直肠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和胰腺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些指南,我们成立了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工作组,组长为科主任。
在科室培训研究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们还针对本科实际情况,对照指南制订了易操作的本科诊疗规范。
对于肿瘤化学治疗药物的超常规、超剂量、新途径的用药方案,我们将由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通过病例讨论确定。
药剂科也将为相关科室提供必要的相关化疗药物信息,并为这类特殊药品的新制剂、新采购药品提供详细的使用说明文件。
在工作过程中,我们欢迎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
如果有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医务科,医务科将及时向分管院长汇报。
分管院长将组织相关专家讨论提出整改意见,医务科也会按照整改意见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相关科室。
最后,我们制定了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诊治流程,包括肺癌、肝癌、宫颈癌和大肠癌的诊断与治疗流程。
我们将按照这些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加规范化的诊疗服务。
乳腺癌诊断流程:在乳腺体检中发现异常(如乳腺肿块、腺体局限性增厚等),需进行乳腺彩超检查。
如果不能确定病变的性质,需要进行手术活检以诊断是否为恶性病变。
如果确诊为恶性病变,需要进行治疗。
如果未见阳性征象,需要进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并进行随访。
如果病变为良性,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或随访。
如果病变为可疑或具有恶性征象,需要进行手术活检以进一步确诊。
如果出现钙化灶,需要进行手术活检以证实是否为恶性病变。
有条件的医院可以根据BI-RADS分类进行处理或转到上级医院进一步确诊。
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规范化处理及随访

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规范化处理及随访2012年,美国病理学会(CAP )和美国阴道镜及子宫颈病理学会(ASCCP )联合发表了肛门下生殖道HPV相关鳞状细胞病变的命名标准化方案(The Lower Anoge nital Squamous Termi no logy Standardization Projec廿or HPV-Associated Lesions , LAST ), 推荐采用〃鳞状上皮内病变〃来命名,并且根据相关病变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将其分为两级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丄SIL )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 HSIL )。
2014 年,WHO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4版)中,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前病变中采用了这一命名方案。
子宫颈HSIL指的是:如果不治疗,该鳞状上皮内病变有明显进展为子宫颈浸润性癌的风险,包括:CIN2、CIN 3、中/ 重度游离鳞状上皮不典型性增生以及原位癌,属于子宫颈癌前病变范畴。
随着我国子宫颈癌筛查项目的不断推广和深入,作为子宫颈癌二级预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宫颈HSIL诊治已经成为业界持续关注热点。
我国二孩政策的开放,女性生育年龄推后等社会现象,则给子宫颈HSIL 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挑战。
随之而出现了较多的治疗不足和(或)过度治疗及手术所致的各种近期、远期并发症,并给后续的随访、妊娠、分娩安全带来较大隐患和风险。
因此,规范化基础上的个体化治疗,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子宫颈HSIL的规范化处理1.1规范化处理方案文献表明子宫颈HSIL如果不予治疗,大约31 % ~ 50%患者可在30年内进展为癌,经常规治疗后,其癌变风险(子宫颈或阴道)降至0.7%。
目前无法从个体角度来判断某个HSIL 患者是否会进展,或者何时会进展为浸润性病变,且部分患者还可能已经存在隐匿性子宫颈癌,因此对于绝大多数HSIL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少数特殊情况或时期(如年轻或妊娠期妇女)可给予短期密切随访。
基层医院规范化诊治宫颈疾病

2 l例 , 均经 常规病理 活检 证实 , 分别 行改 良根 治 术 和保 乳 术 。随访 至 2 0 0 9年 1 2 月, 中位 随访 时 间 为 9 6个 月 。 . 方法 : 后 2周 内: 1节 ( 后 2 术 第 术 4 小 时) 拳 运 动 : 松 拳。第 2节 ( 后 握 握 术 4 时) 8小 手腕 运 动 : 下活 动 手腕 , 上 配合 内外 旋转运动 。第 3节 ( 后第 3天 ) 术 前 臂运 动 : 下屈 伸 前臂 。第 4节 ( 后第 上 术 5天 ) 肘部 运动 : 部 以腰 为支 撑 , 臂抬 肘 手 高放 置对侧胸前 , 两侧交替进行 。第 5节 ( 术后第 7天 ) 肘运 动 : 抱 健侧 手 握 患侧 手肘部 , 高至 胸 前 。第 6节 ( 后 第 9 抬 术 天) 耸肩运动 : 往前 、 往后旋 转肩 部 。第 7 节( 术后第 1 ) O天 上臂 运动 : 臂抬 高尽 上 量 与地 面 平 行 。第 8节 ( 后第 1 术 1天 ) 颈 部运动 : 两手叉腰 , 头颈往 前 、 、 、 后 左 右及 双 向旋转 。第 9节 ( 术后第 l ) 2天 体转运 动: 左右旋转 上体 , 臂前后 摆动 。第 1 手 O 节( 术后第 1 4天 ) 抬肩 运动 : 侧握 患侧 健 手腕至腹前 , 高至胸前平屈 , 抬 尽力前伸 。
妇产科临床路径分析

妇产科临床路径分析妇产科临床路径是指在诊断某种疾病或进行某种手术治疗时,根据患者特征和临床表现,设定一套规范化、系统化的治疗流程,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的一种管理方式。
下面将对妇产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路径进行分析。
一、宫颈癌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路径在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术后和随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1. 早期筛查和诊断: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对于预防和降低宫颈癌发病率至关重要。
临床路径中包括了宫颈抹片检查、宫颈刺激试验和宫颈组织活检等相关检查。
临床路径的设置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评估患者的宫颈癌风险,并尽早发现异常。
2. 治疗方案选择:宫颈癌的治疗方案选择取决于病变的分期和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因素。
临床路径中会根据国际标准对不同分期的宫颈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手术切除、放化疗等。
临床路径的设置有助于医生进行个体化治疗选择,并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3. 术后和随访:宫颈癌手术后的康复和随访是保证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临床路径中会规定术后护理、术后复查和随访频率等内容,帮助医生更好地掌握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并进行长期随访。
举例:张女士,50岁,通过人流检查发现宫颈异常细胞,经过妇产科专家的评估,确定进行宫颈组织活检,并确诊为宫颈癌早期。
根据临床路径,张女士接受了宫颈锥切术,并术后进行了放化疗。
术后,张女士按照临床路径的要求进行了康复护理和定期复查,并保持了长期随访。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随访,张女士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二、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在诊断、手术治疗和术后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诊断:临床路径中包括子宫肌瘤的常规检查,如盆腔超声、MRI等。
临床路径的设置有助于医生确定肌瘤的大小、数量和位置,评估患者的症状以及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2. 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保留子宫的手术和切除子宫的手术。
规范化治疗85例Ⅱb~Ⅲb期宫颈癌的疗效观察

减 少 了误 差 的发 生 。
系统 恶性肿瘤 的一半 , 严重威胁着 妇女 的身心健 康。宫颈癌
的治疗 目前 已比较规范 , 放射 治疗及后 装治疗 已成 为是治疗 中晚期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调强放疗 和三维后装治疗 已是
宫颈癌治疗 的发展趋势 。我 院地 处云 贵高原 , 人 民生活水平
者未在本次分析之列。 1 . 3 治疗方法 : 全部 8 5例患者均 采用三维 适形 放疗和腔 内
1 . 3 . 2 同期化疗 : 化疗药物采用顺铂 , 剂量2 5— 4 0 m g / m , 静 脉滴注 , 1次/ 周, 共计 4~ 5次 。
1 . 4 观察方法 : 8 5 例宫颈癌 患者人院 时均行 妇科检查 , 确定
7 9岁 , 平均年龄 4 0 . 5岁 。其中鳞状 细胞癌 7 8例 , 占9 1 . 7 7 %,
腺癌 6例 , 占7 . 0 6 %, 腺鳞癌 1例 , 占1 . 1 7 %。
1 . 2 临床分期 : 按 国际妇产科联盟 ( F I G O) 分期法 ( 1 9 9 4蒙特 利尔 ) : Ⅱb期 3 2例 、 I I I a 期l 9例 、 1 I b期 3 4例 , Ⅲb期 以上 患
2021年子宫颈癌的规范化诊断(全文)

2021年子宫颈癌的规范化诊断(全文)尽管WHO提出未来若干年后在全球消灭子宫颈癌,但目前子宫颈癌仍然是女性生殖道最高发的肿瘤。
目前的资料显示由于不规范的诊断而导致的不规范治疗甚至误诊误治依然不少见。
子宫颈癌的诊断从筛查到治疗决策,再到判断预后是一项系统工程,合理掌握和使用这些方法和手段将会为子宫颈癌的规范化诊断提供最科学的依据。
1 癌前诊断的规范化1.1 子宫颈癌的规范性筛查子宫颈癌筛查的主要目的首先是发现可治疗的、能发展成浸润性癌症的癌前病变CIN 2、CIN 3以及原位腺癌(AIS),从而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与治疗相关的发病率。
其次是发现早期浸润性子宫颈癌,这同样有助于降低死亡率、减少治疗相关的疾病。
最优筛查方案应能够检测出可能进展为子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和检测出早期子宫颈癌。
如何规范化进行子宫颈癌筛查,建议按照最新的指南筛查,即:美国癌症协会(ACS)在CA Cancer J Clin杂志上发表的《2020年子宫颈癌筛查指南更新》:(1)开始筛查年龄:25 岁(强烈建议),25~65 岁女性首选5年1次单独人类乳头瘤病毒(HPV)一线筛查,如果无法进行HPV一线筛查,可以采用首选5年1次HPV+细胞学联合筛查或3年1次细胞学筛查。
(2)65岁以上的女性,如果在过去25年内没有CIN 2+病史,并且在之前10年内进行了充分的筛查并且结果为正常,可以终止筛查(合理建议)。
充分的筛查是指过去10年内连续2次HPV检测阴性,或者2次联合筛查双阴性,或者3次细胞学阴性,并且最近1次检查是在过去3~5 年内进行的。
(3)子宫切除术后的女性:没有子宫颈,并且在过去25年内没有CIN 2及以上病变者不应进行筛查。
(4)接种HPV疫苗后的女性,应与未接种者筛查方法相同。
主要内容为:建议25~65岁女性首选每5年通过HPV检查进行子宫颈癌一线筛查,如果无法进行一线HPV筛查,则可以每3年进行1次细胞学(俗称巴氏涂片)检查,或每5年进行1次细胞学和HPV联合检查。
宫颈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一、范围二、术语与定义三、缩略语CIN:(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宫颈上皮内瘤变CTV:(clinical target volume)临床靶区LEEP:(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宫颈环形电切术PTV:(planning target volume)计划靶区图1 子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流程(一)高危因素。
(二)症状。
(三)体征。
妇科检查是临床分期的最重要手段。
(四)辅助检查。
报告格式:b.诊断总的范围c.描述性诊断标本量对诊断评价的意义:评价满意评价满意但是受限于---(具体原因)评价不满意(具体原因)诊断总的范围(最适的):正常范围内良性细胞学改变:见描述性诊断上皮细胞特殊:见描述性诊断描述性诊断:良性细胞学改变感染-滴虫阴道炎-其它与下列因素有关的反应性细胞学改变:-放疗-其它上皮细胞特殊:鳞状上皮细胞:·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包含:- HPV+ *-轻度非典型增生/CIN1·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包含:-中、重度非典型增生·鳞状细胞癌腺上皮细胞:·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外腺癌·腺癌,非特异性·与年龄与病史相符的激素水平模式·与年龄与病史不相符的激素水平模式;特异性(NOS)·不能评价的激素水平;特异性CIN:宫颈上皮内病变;CIS:原位癌*不明意义的非典型鳞状/腺细胞应进行进一步追查,以证实是反应性还是癌前病变或者癌。
+ HPV感染的细胞学改变包含在低度鳞状上皮病变内。
3.腔镜检查4.影像学检查(5)骨扫描:仅用于怀疑有骨转移的患者。
5.肿瘤标志物检查(一)子宫颈癌的组织学分类。
WHO子宫颈癌组织学分类(2003)上皮性肿瘤鳞状上皮肿瘤及其癌前病变鳞状细胞癌,非特殊类型8070/3 角化型8071/3非角化型8072/3基底细胞样8083/3疣状8051/3湿疣状8051/3乳头状8052/3淋巴上皮瘤样8082/3鳞状上皮移行细胞癌8120/3早期浸润性(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8076/3 鳞状上皮内肿瘤宫颈鳞状上皮内肿瘤(CIN)3级8077/2原位鳞状细胞癌8070/2良性鳞状上皮病变尖锐湿疣鳞状上皮乳头状瘤8052/0纤维上皮性息肉腺上皮肿瘤及其癌前病变腺癌8140/3 粘液腺癌8480/3宫颈型8482/3肠型8144/3印戒细胞型8490/3微小偏离型8480/3绒毛腺型8262/3 子宫内膜样腺癌8380/3透明细胞腺癌8310/3浆液性腺癌8441/3 中肾管型腺癌9110/3早期浸润性腺癌8140/3原位腺癌8140/2腺体不典型增生良性腺上皮病变苗勒氏管源性乳头状瘤宫颈管内膜息肉其他上皮性肿瘤腺鳞癌8560/3 毛玻璃细胞亚型8015/3腺样囊性癌8200/3腺样基底细胞癌8098/3神经内分泌肿瘤类癌8240/3非典型类癌8249/3小细胞癌8041/3 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8013/3 未分化癌8020/3间叶性肿瘤与肿瘤样病变平滑肌肉瘤8890/3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低度恶性8931/3未分化宫颈管肉瘤8805/3葡萄状肉瘤8910/3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9581/3血管肉瘤9120/3恶性外周神经鞘肿瘤9540/3 平滑肌瘤8890/0生殖道型横纹肌瘤8905/0手术后梭形细胞结节上皮与间叶混合性肿瘤癌肉瘤(恶性苗勒氏管源性混合瘤;化生性癌)8980/3 腺肉瘤8933/3 Wilms肿瘤8960/3腺纤维瘤9013/0腺肌瘤8932/0黑色素细胞肿瘤恶性黑色素瘤8720/3蓝痣8780/0杂类肿瘤生殖细胞型肿瘤卵黄囊瘤9071/3表皮样囊肿9084/0成熟性囊性畸胎瘤9080/0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恶性淋巴瘤(特殊类型)白血病(特殊类型)继发性肿瘤局部淋巴结(N )Nx :局部淋巴结无法评估N0:没有局部淋巴结转移N1: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CIN 分级CIN2(中度非典型增生) 细胞异型性明显,排列较紊乱,特殊增殖细胞占据上皮层下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学的基础知识
• 性接触传播 丈夫阴茎的存在可使妻子宫颈 受染的危险增加9倍,相同的亚型可以在性伴 侣中检出,与此相反,处女通常是检测不到 感染
• 直接皮肤接触也被认为是主要的传播方式 • 母婴传播 母亲生殖道的感染也可以传播至
我们的任务
三阶梯的筛查: 细胞学→ 初筛 阴道镜 →助诊
316例患者中, Ⅱ级以上的阳性检出率为18.99%(60/316), 宫颈细胞学诊断为中阳性率为68.99%(218/316), 组中阳性患者Ⅱ级以上宫颈病变的检出率高于阴性者,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01)
分型检测应用(4)残留的预测
V 治疗205例2或3的患者 术前:阳性 94.1% 术后:阳性 34.6%
她们的婴儿的口腔中
•
病毒学的基础知识
感染后可以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体液免 疫和细胞免疫。
针对衣壳蛋白L的和中和抗体在病毒感 染的早期较为重要,
针对早期蛋白的细胞免疫反应对最终清 除病毒可能更为重要。
病毒学的基础知识
宫颈癌的预防性疫苗,在经历长达十多年 的临床研究后,终获美国批准上市。它包括 已净化并且未激活的来自4种最常见的类型的 蛋白质:低危型6、11型和高危型16、18型。
危险性
型别
引起疾病
高危型 高危型
低危型
HPV16 ,18 ,31 ,33 ,35 ,39 ,45 51 ,52 ,56 ,58 ,59 ,68 ,73 ,82 等
HPV6 ,11 ,40 ,42 ,43 ,44 , 54 ,61 ,70 ,72 ,81 ,cp6108 等
高度子宫颈上 皮内瘤样变 (CIN Ⅱ、Ⅲ) 和宫颈癌
Ⅱ
95.1%(136/143)
Ⅲ
93.2%(125/134)
宫颈癌 100% (14/14
——国家十五科研攻关项目
分型检测应用(1)筛查
1.欧洲妇产科传染科协会已将的检测列为宫颈癌 的普查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评估。
2.美国癌症协会也将检测与检查相结合用于30 岁以上的妇女普查,两种检查均阴性,每3年 复查1次;若阳性,每1年复查1次。
大于20岁人群 6个月后重复细胞学检查 高危型检测(可以用残留的液基做) 阴道镜检查(40-60%)
2006
分型检测应用(3)分层
J.
195例细胞涂片为后平均64(12-430)天
行阴道镜检查和检测, 阴道镜异常再行活检结
果:高危总阳性率 31.3%
I
36.4%
93.3%
,2000;96:410
分型检测应用(3)分层
18占10-14% 宫颈腺癌和宫颈腺鳞癌:18占37-41%;
16占26-36%。
分型检测应用(2)阴道镜适应征
• 2\3 : 94.0%
• 常见亚型:16、 33、58、31和52型
• 分析:16、33和31与2\3相关,是主要 致病型
• 攻关项目
——国家十五科研
分型检测应用(3)分层
病例的管理(2006)
•:19.5%,:4.4%,:2.0%
•分布前10位的亚型:16、58、52、68、
8304、31、33、59、18 11。
•
•
—国家十
五科技攻关项目
我们的任务
三阶梯的筛查: 细→胞学初筛
阴道镜→助诊 组织学→确诊(金标准)
诊断内容和标准描述
未见上皮内病变 细胞和恶性细胞
病原体
炎症 反应 放疗 性改变
其它非瘤 变发现
表皮细胞萎缩
子宫切除后的 腺细胞
诊断内容和标准描述
(一) 鳞状上皮细胞不正常
⒈ 非典型鳞状细胞 ( ,) ⑴非典型鳞状细胞, 意义不明 ( ,) ⑵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 ( , ,) ⒉ 鳞状上皮内病变 ( ,)⑴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 ( ,) ⑵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 ( ,) ⒊ 鳞状细胞癌 ( ,)
宫颈疾病规范化治疗流程
我们的任务
三阶梯的筛查:
细胞学+
→ 初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阴道镜→助诊
组织学→确诊(金标准)
病毒学的基础知识
1.小环状双链 病毒 2.直径50-55 3.癌基因E6E7
L1: 主要 衣壳蛋白, 是疫苗的 主要成分
的主要致癌基因 E6 通过抑制 p53而阻断凋亡 E7 通过抑制使细胞周期失控
21 409
阴道镜检查 533
无病例 发现
细胞学(+) (-) 488
发现 3例
细胞学(-) (+) 370
细胞学(+) (+) 523
发现 59例
发现 114例
分型检测应用(1)筛查
北大医院1000例,阳性率75.3%
71.3%; 10.6%; 6.8%
宫颈炎组:63.6%(354/557)
Ⅰ
81.6%(124/152)
提示:治疗后仍为阳性,复发的可能性大
2003;90(3):28792
分型检测应用(4)残留的预测
治疗500例2或3的患者 术前:阳性 94.0% 术后:随访3月阳性 16.6%
提示:治疗后仍为阳性,监测力度要 加大,随访时间6月,12月。
分型检测应用(5)指导疫苗的使用
•北京市正常人群:23.9%
病毒学的基础知识
目前上市的四价和二价预防性疫苗对已 感染此种亚型的女性毫无保护作用,而且也 不能防止已接种者感染其它亚型,不过中国 食品药品管理局对两家公司提出的注册申请, 目前仍在审批之中,但是,中国女性需要适 合自己的宫颈癌疫苗。
分型检测应用(1)筛查
23 890(筛查人数)
细胞学(-) (-)
L2: 次要衣壳 蛋白,是市售 抗体的主要识 别位点
16
X
E4:结合并破坏细胞角蛋白网,形 成挖空细胞的外观
E2 : 负 性 调 节 E6 和 E7 , 维 持 凋亡和细胞周期 的调控。
通常在病毒发生 整合(病毒整合 时 会 破 坏 E2 基 因的结构)时失 活
病毒学的基础知识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110 余种 ,大约35 种型别涉及生殖 道感染,约20种与肿瘤有关。根据不同型别 与癌发生的危险 性高低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2 种。
3. 南非检测用于宫颈癌筛查的方法,发现的敏 感性相当于或优于细胞学检查。
分型检测应用(2)阴道镜适应征
※≧30妇女,细胞学未见上皮内病变和恶性细胞,16,18 建议阴道镜。
2006
分型检测应用(2)阴道镜适应征
10058例宫颈癌,8550宫颈鳞癌, 1508宫颈腺癌和宫颈腺鳞癌
16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具有普遍意义 宫颈鳞癌:16占4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