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李国丽)第一章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清华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习题解答与答案

清华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习题解答与答案

第一章 半导体基础知识自测题一、(1)√ (2)× (3)√ (4)× (5)√ (6)×二、(1)A (2)C (3)C (4)B (5)A C三、U O1≈1.3V U O2=0 U O3≈-1.3V U O4≈2V U O5≈2.3V U O6≈-2V 四、U O1=6V U O2=5V五、根据P CM =200mW 可得:U CE =40V 时I C =5mA ,U CE =30V 时I C ≈6.67mA ,U CE=20V 时I C =10mA ,U CE =10V 时I C =20mA ,将改点连接成曲线,即为临界过损耗线。

图略。

六、1、V2V mA6.2 A μ26V C C CC CE B C bBEBB B =-====-=R I U I I R U I βU O =U CE =2V 。

2、临界饱和时U CES =U BE =0.7V ,所以Ω≈-====-=k 4.45V μA6.28mA86.2V BBEBB b CB c CESCC C I U R I I R U I β七、T 1:恒流区;T 2:夹断区;T 3:可变电阻区。

习题1.1(1)A C (2)A (3)C (4)A 1.2不能。

因为二极管的正向电流与其端电压成指数关系,当端电压为1.3V 时管子会因电流过大而烧坏。

1.3 u i 和u o 的波形如图所示。

tt1.4 u i 和u o 的波形如图所示。

1.5 u o 的波形如图所示。

1.6 I D =(V -U D )/R =2.6mA ,r D ≈U T /I D =10Ω,I d =U i /r D ≈1mA 。

1.7 (1)两只稳压管串联时可得1.4V 、6.7V 、8.7V 和14V 等四种稳压值。

(2)两只稳压管并联时可得0.7V 和6V 等两种稳压值。

1.8 I ZM =P ZM /U Z =25mA ,R =U Z /I DZ =0.24~1.2k Ω。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李国丽)第一章习题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李国丽)第一章习题答案
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先假设所有二极管都截止,瞧哪个二极管得正偏电压高,先导通。
(a)图中,
所以,D2先导通,导通后VO=3-0、7=2、3V,D1截止。
(b)图中,
所以,D2D4先导通,则,D1截止,
VO=-1、4V
1、8设图题1、8中二极管得导通压降为0、7V,求二极管上流过得电流ID得值。
图题1、8
解:将二极管以外得电路进行戴维宁等效
所以
1、9已知图题1、9电路中稳压管DZ1与DZ2得稳定电压分别为5V与9V,求电压VO得值。
图题1、9
解:(a)图中DZ1、DZ2均工作于稳压状态,
(b)DZ1工作于稳压状态,DZ2工作于反向截止区,所以DZ2支路得电流近似为零,
1、10已知图题1、10所示电路中,,稳压管DZ1、DZ2得稳定电压分别为5V、3V,正向导通压降均为0、7V。试画出vO得波形。
6、普通小功率硅二极管得正向导通压降约为_B,反向电流一般_C_;普通小功率锗二极管得正向导通压降约为_A_,反向电流一般_D_。
(A.0、1~0、3V,B.0、6~0、8V,C.小于,D.大于)
7、已知某二极管在温度为25℃时得伏安特性如图选择题7中实线所示,在温度为T1时得伏安特性如图中虚线所示。在25℃时,该二极管得死区电压为0、5伏,反向击穿电压为160伏,反向电流为10-6安培。温度T1小于25℃。(大于、小于、等于)
图选择题7
8.PN结得特性方程就是。普通二极管工作在特性曲线得正向区;稳压管工作在特性曲线得反向击穿区。
二.判断题(正确得在括号内画√,错误得画×)
1.N型半导体可以通过在纯净半导体中掺入三价硼元素而获得。(×)
2.在P型半导体中,掺入高浓度得五价磷元素可以改型为N型半导体。(√)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课后习题详解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课后习题详解

习题1.1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1)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元素可形成N型半导体,加入元素可形成P型半导体。

A. 五价B. 四价C. 三价(2)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

A. 增大B. 不变C. 减小(3)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如果当I B从12μA增大到22μA时,I C从1mA变为2mA,那么它的β约为。

A. 83B. 91C. 100(4)当场效应管的漏极直流电流I D从2mA变为4mA时,它的低频跨导g m将。

A.增大B.不变C.减小解:(1)A ,C (2)A (3)C (4)A1.2 能否将1.5V的干电池以正向接法接到二极管两端?为什么?解:不能。

因为二极管的正向电流与其端电压成指数关系,当端电压为1.5V时,管子会因电流过大而烧坏。

1.3 电路如图P1.3所示,已知u i=10sinωt(v),试画出u i与u O的波形。

设二极管正向导通电压可忽略不计。

图P1.3解图P1.3解:u i和u o的波形如解图P1.3所示。

1.4 电路如图P1.4所示,已知u i=5sinωt(V),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

试画出u i与u O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图P1.4解图P1.4解:波形如解图P1.4所示。

1.5 电路如图P1.5(a)所示,其输入电压u I1和u I2的波形如图(b)所示,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

试画出输出电压u O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图P1.5解:u O的波形如解图P1.5所示。

解图P1.51.6 电路如图P1.6所示,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常温下U T≈26mV,电容C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u i为正弦波,有效值为10mV。

试问二极管中流过的交流电流有效值解:二极管的直流电流I D=(V-U D)/R=2.6mA其动态电阻r D≈U T/I D=10Ω故动态电流有效值I d=U i/r D≈1mA 图P1.61.7现有两只稳压管,它们的稳定电压分别为6V和8V,正向导通电压为0.7V。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答案

1.3电路如图所示,已知i 5sin (V)u t ω=,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

试画出u i 与u o 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解:当i 3.7u ≥V 时,D 1导通,将u o 钳位在3.7V ;当i 3.7u <V 时,D 2导通,将u o 钳位在-3.7V ; 当i 3.7 3.7V u -<<V 时,D 1、D 2均截止,u o = u i 。

1.4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常温下U T ≈26mV ,电容C 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u i 为正弦波,有效值为10mV 。

试问二极管中流过的交流电流有效值为多少? 解:二极管中的直流电流为D D ()/ 2.6I V U R mV =-=其动态电阻r D ≈U T /I D =10Ω。

故动态电流有效值为I D =U i /r D ≈1mA 。

1.6已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 =6V ,最小稳定电流I Zmin =5mA ,最大稳定电流I Zmax =25mA 。

(1)分别计算U I 为10V 、15V 、35V 三种情况下输出电压U O 的值;(2)若U I =35V 时负载开路,则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解:(1)稳压管正常工作时所允许的输入电压的范围为Imin Z L Zmin Z(/)(6/0.55)1623V U U R I R U =++=+⨯+=Imax Z L Zmax Z(/)(6/0.525)1643V U U R I R U =++=+⨯+=故23V<U i <43V 。

因此,U I 为10V 和15V 时稳压管未工作在稳压状态下。

所以I LO 10V I L | 3.33VU R U U R R ===+I LO 15V I L|5VU R U U R R ===+U I 为35V 时稳压管工作在稳压状态下,所以I O 35V Z |6V U U U ===(2)当负载开路时,稳压管的电流等于限流电阻中的电流,即Z D I Z Zmax ()/29I U U R mA I =-=>稳压管将因功耗过大而损坏。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解:二极管 D1 截止,D2 导通,UO=-2.3V 1.3.2 电路如图 P1.3.2 所示,已知 ui=10sinω t(v),试画出 ui 与 uO 的波形。设二极管正向导 通电压可忽略不计。
图 P1.3.2
解:当 ui>0V 时,D 导通,uo =ui;当 ui≤0V 时,D 截止,uo=0V。ui 和 uo 的波形如解图 1.3.2 所示。
解图 1.3.6 模型电路 (a)恒压降模型电路(b)交流小信号模型电路
(1)静态分析。二极管采用恒压降模型,等效电路如解图 1.3.6(a)所示。此电路中 只有直流分量,称为直流通路,它反映电路的静态工作情况。根据直流通路可知
ID
10 - 0.7 0.93 (mA) 10 10 3
(2)小信号工作情况分析。二极管采用交流小信号模型,等效电路如解图 1.3.6(b) 所示。此电路中只有交流分量,称为交流通路,它反映电路的动态工作情况。 二极管的交流等效电阻 rd 为:
2
图 P1.3.4
解:对输入电压 uI1 和 uI2 的进行分情况讨论,共有四种组合,分别进行讨论: (1)ui1=0.3V,ui2=0.3V,将两个二极管从电路中断开,可知 D1、D2 承受的正向电压 不足以导通,所以均截止。此时 uO=0V; (2)ui1=5V,ui2=0.3V,将两个二极管从电路中断开,可知 D1 承受正向电压导通,导 通压降 0.7V,此时 uO=4.3V,且使 D2 管阳极(0.3V)比阴极(4.3V)电位低,D2 承受反向 电压而截止,结果是 uO=4.3V; (3)ui1=0.3V,ui2=5V,将两个二极管从电路中断开,可知 D2 承受正向电压导通,导 通压降 0.7V,此时 uO=4.3V,且使 D1 管阳极(0.3V)比阴极(4.3V)电位低,D1 承受反向 电压而截止,结果是 uO=4.3V; (4)ui1=5V,ui2=5V,将两个二极管从电路中断开,可知 D1、D2 承受相同的正向电压, 均处于导通状态,导通压降 0.7V,此时 uO=4.3V。 uO 的波形如解图 1.3.4 所示。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后练习第一章答案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后练习第一章答案

第1章直流电路习题解答1.1 求图1.1中各元件的功率,并指出每个元件起电源作用还是负载作用。

图1.1 习题1.1电路图解 W 5.45.131=⨯=P (吸收);W 5.15.032=⨯=P (吸收) W 15353-=⨯-=P (产生);W 5154=⨯=P (吸收);W 4225=⨯=P (吸收);元件1、2、4和5起负载作用,元件3起电源作用。

1.2 求图1.2中的电流I 、电压U 及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功率。

图1.2 习题1.2电路图解 A 2=I ;V 13335=+-=I I U电流源功率:W 2621-=⋅-=U P (产生),即电流源产生功率6W 2。

电压源功率:W 632-=⋅-=I P (产生),即电压源产生功率W 6。

1.3 求图1.3电路中的电流1I 、2I 及3I 。

图1.3 习题1.3电路图解 A 1231=-=I ;A 1322-=-=I由1R 、2R 和3R 构成的闭合面求得:A 1223=+=I I 1.4 试求图1.4所示电路的ab U 。

图1.4 习题1.4电路图解 V 8.13966518ab -=⨯+++⨯-=U 1.5 求图1.5中的I 及S U 。

图1.5 习题1.5电路图解 A 7152)32(232=⨯+-⨯+-=IV 221021425)32(22S =+-=⨯+-⨯+=I U1.6 试求图1.6中的I 、X I 、U 及X U 。

图1.6 习题1.6电路图解 A 213=-=I ;A 31X -=--=I I ; V 155X -=⋅=I UV 253245X X -=⨯--⋅=I U1.7 电路如图1.7所示:(1)求图(a)中的ab 端等效电阻;(2)求图(b)中电阻R 。

图1.7 习题1.7电路图解 (1) Ω=+=+++⨯+⨯⎪⎭⎫ ⎝⎛+⨯+=1046418666661866666ab R (2) Ω=--=712432383R1.8 电路如图1.8所示:(1)求图(a)中的电压S U 和U ;(2)求图(b)中V 2=U 时的电压S U 。

清华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习题解答与答案

清华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习题解答与答案

第一章 半导体基础知识自测题一、( 1)√ (2)× ( 3)√ ( 4)× ( 5)√ ( 6)× 二、( 1) A (2)C ( 3)C (4) B ( 5)A C 三、 U O1≈ 1.3VU O2= 0 U O3≈- 1.3VU O4≈ 2V U O5≈ 2.3V U O6≈- 2V四、 U O1= 6V U O2=5V五、根据 P CM = 200mW 可得: U CE = 40V 时 I C = 5mA ,U CE = 30V 时 I C ≈ 6.67mA , U CE= 20V 时 I C = 10mA , U CE = 10V 时 I C = 20mA ,将改点连接成曲线,即为临界过损耗线。

图略。

六、 1、I BVBBUBE26μAR bI CI B2.6mAUCEVCCI C R C 2VU O = U CE =2V 。

2、临界饱和时 U CES = U BE =0.7V ,所以VCC UCES2.86mAI CR cI C28.6μAI BV BBU BE45.4kR bI B七、 T 1:恒流区; T 2:夹断区; T 3:可变电阻区。

习题u i /V101.1( 1) A C ( 2)A(3) C( 4)AtO1.2 不能。

因为二极管的正向电流与其端电压成指数关系, 当端电压为 1.3V 时管子会因电流过大而烧坏。

u o /V101.3 u i 和 u o 的波形如图所示。

tO1.4u i和 u o的波形如图所示。

u i/V53O-3u O/V3.7O-3.7 1.5u o的波形如图所示。

u I1/V t t30.3Otu I2/V30.3tOu O/V3.71O t1.6I D=( V - U D) /R=2.6mA , r D≈ U T/I D= 10Ω, I d= U i/r D≈ 1mA 。

1.7( 1)两只稳压管串联时可得 1.4V 、6.7V 、 8.7V 和 14V 等四种稳压值。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集参考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集参考答案

第一章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2、×3、√4、√5、×6、×二、单项选择1、(a)2、(c)3、(c)4、(a)5、(c)6、(c)7、(c)8、(b)9、(b) 10、(b)11、(c) 12、(a) 13、(a) 14、(b) 15、(a) 16、(c) 17、(b) 8、(a) 19、(a) 20、(b)21、(c)三、解:U O1≈1.3V,U O2=0,U O3≈-1.3V,U O4≈2V,U O5≈1.3V,U O6≈-2V。

四、解:U O1=6V,U O2=5V。

五、解:u i和u o的波形如题5解图所示。

题6解图题5解图六、解:u i和u o的波形如题6解图所示。

题6解图七、解:1、当U I=10V时,若U O=U Z=6V,则稳压管的电流为4mA,小于其最小稳定电流,所以稳压管未击穿。

故V 33.3I LLO ≈⋅+=U R R R U当U I =15V 时,稳压管中的电流大于最小稳定电流I Zmin ,所以U O =U Z =6V同理,当U I =35V 时,U O =U Z =6V 。

2、 =-=R U U I )(Z I D Z 29mA >I ZM =25mA ,稳压管将因功耗过大而损坏。

八、解:波形如题8解图所示。

题8解图第二章 参考答案一、判断1、√2、×3、×4、√5、×6、√7、×8、×9、√ 10、× 11、√二、单项选择题1、(c)2、(a)3、(b)4、(b)5、(c)6、(a)7、(a)8、(a)9、(b) 10、(c) 11、(b) 12、(a) 13、(c) 14、(b) 15、(c) 16、(b) 17、(b) 18、(c) 19、(b) 20、(a) 21、(c) 22、(a) 23、(c) 24、(c) 25、(a) 26、(c) 27、(c) 28、(c) 29、(a) 30、(b) 31、(c) 32、(b) 33、(b) 34、(a) (a) (a) 35、(c) 36、(a) 37、(c) 38、(c) 39、(b) 40、(c) 41、(c) 42、(b) 43、(b) 44、(c) 45、(c) 46、(b) 47、(b) 48、(b) 49、(a) 50、(a) 51、(c) 52、(c) 53、(c) (c) 54、(c) (a)二、填空题1、NPN,PNP ;硅,锗;电子和空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半导体二极管
自我检测题
一.选择和填空
1.纯净的、结构完整的半导体称为 本征半导体,掺入杂质后称 杂质半导体。

若掺入五价杂质,其多数载流子是 电子 。

2.在本征半导体中,空穴浓度 C 电子浓度;在N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 B 电子浓度;在P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 A 电子浓度。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
3. 在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 C ,而少数载流子的浓度与 A 关系十分密切。

(A .温度,B .掺杂工艺,C .杂质浓度)
4. 当PN 结外加正向电压时,扩散电流 A 漂移电流,耗尽层 E ;当PN 结外加反向电压时,扩散电流 B 漂移电流,耗尽层 D 。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变宽,E .变窄,F 不变 )
5.二极管实际就是一个PN 结,PN 结具有 单向导电性 ,即处于正向偏置时,处于 导通 状态;反向偏置时,处于 截止 状态。

6. 普通小功率硅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约为_B ,反向电流一般_C_;普通小功率锗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约为_A_,反向电流一般_D_。

(A .0.1~0.3V ,B .0.6~0.8V ,C .小于A μ1,D .大于A μ1)
7. 已知某二极管在温度为25℃时的伏安特性如图选择题7中实线所示,在温度为 T 1
时的伏安特性如图中虚线所示。

在25℃时,该二极管的死区电压为 0.5 伏,反向击穿电压为 160 伏,反向电流为 10-6 安培。

温度T 1 小于 25℃。

(大于、小于、等于)
图选择题7
8.PN 结的特性方程是)1(-=T
V v S e
I i 。

普通二极管工作在特性曲线的 正向区 ;稳
压管工作在特性曲线的 反向击穿区 。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N 型半导体可以通过在纯净半导体中掺入三价硼元素而获得。

( × ) 2.在P 型半导体中,掺入高浓度的五价磷元素可以改型为N 型半导体。

( √ ) 3.P 型半导体带正电,N 型半导体带负电。

( × ) 4.PN 结内的漂移电流是少数载流子在内电场作用下形成的。

( √ ) 5.由于PN 结交界面两边存在电位差,所以当把PN 结两端短路时就有电流流过。

( × ) 6.PN 结方程既描写了PN 结的正向特性和反向特性,又描写了PN 结的反向击穿特性。

( × )
7.稳压管是一种特殊的二极管,它通常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 ),它不允许工作在正向导通状态(×)。

习题
1.1图题1.1各电路中,)V (t ωSin 5i =v ,忽略D 的导通压降和死区电压,画出各电路相应的输出电压波形。

v v ( a )
( b )
v ( c )
D
图题1.1
解:
(a )图中,v i >0时,二极管截止,v o =0;v i <0时,二极管导通,v o = v i 。

5
(b )图中,二极管导通,v o = v i +10。

(c )图中,二极管截止,v o =0。

1.2求图题1.2所示电路中流过二极管的电流I D 和A 点对地电压V A 。

设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为0.7V 。

( a )
D ( b )
R D
R R Ω
图题1.2
解:(a )V V A 3.57.06-=+-=
mA R V R V I A
A D 3.10102
1≈-+-=
(b )
3217
.0)6(10R V R V R V A A A -+
--=- 得V V A 96.4≈
mA R V I A D 42.17
.03
=-=
1.33电路如图题1.3所示,已知D 1为锗二极管,其死区电压V th =0.2V ,正向导通压降为0.3V ;D 2为硅二极管,其死区电压为V th =
0.5V ,正向导通压降为0.7V 。

求流过D 1、D 2的电流I 1和I 2。

2
图题1.3
解:由于D 1的死区电压小于D 2的死区电压,应该D 1先导通。

设D 1通、D 2截止,此时
mA 46.1A 100
10103
.0153
1≈+⨯-=
I D 2两端电压=I 1×100+0.3=0.45V
小于D 2的开启电压,所以D 2截止,因此
I 2=0
1.4设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可以忽略不计,反向饱和电流为10μA ,反向击穿电压为 30V ,并假设一旦击穿反向电压保持30V 不变,不随反向击穿电流而变化。

求图题1.4中各电路的电流I 。

I
I
图题1.4
解:
(a )图中,两个二极管导通,mA I 210
=
=
(b )图中,由于D 2反向截止,所以电流为反向饱和电流10μA 。

(c )图中,D 2反向击穿,保持击穿电压30V ,所以mA I 25)3040(=-= (d )图中,D 1导通,mA I 840==
1.5试确定图题1.5(a )和图(b )中的二极管是否导通,并计算电压V 1和V 2的值(设二极管正向导通电压为 0.7V )
( a )V 1
V 2
2D
( b )
V 1V 2
2D
图题1.5
解:
(a )图中,D 导通,R R I 3.113)7.012(=-=
V R R
R I V 53.7233
.1122==
⋅= V 1=0.7+V 2=8.23V
(b )D 截止,I =0,V 1=12V , V 2=0V
1.6忽略图题1.6中二极管的死区电压,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否导通。

20V
10V
图题1.6
解:先将D 断开,计算A 、B 点对地电压 (a )V V A 10)4
11
2032310(=+++= V V B 83
23
20
=+= B A V V >,所以D 1导通 (b ) V V A 8)414
1532210
(-=+-+=
V V B 63
22
15
-=+-= B A V V <,所以D 2截止
1.7设图题1.7中二极管的导通压降为 0.7V ,判断图中各二极管是否导通,并求出V o
的值。

( a )( b )
6V
图题1.7
解:
先假设所有二极管都截止,看哪个二极管的正偏电压高,先导通。

(a )图中,V V D 6)6(01=--=
V V D 9)6(32=--=
所以, D 2先导通,导通后 V O =3-0.7=2.3V ,V V D 3.23.201-=-= D 1截止。

(b )图中,V V D 1)6(51=---= V V V V D D D 6432=++
所以,D 2~D 4先导通,则V V D 9.2)1.2(51-=---=,D 1截止,
V O =-1.4V
1.8设图题1.8中二极管的导通压降为0.7V ,求二极管上流过的电流I D 的值。

图题1.8
解:将二极管以外的电路进行戴维宁等效
Ω=+=k R eq 62.1]332[3
V V eq 69.33
23
)32(3)32(332)
332(33326=++⨯+++
+++⨯
=
所以 mA R V I eq
eq D 85.17.0≈-=
1.9已知图题1.9电路中稳压管D Z1和D Z2的稳定电压分别为5V 和9V ,求电压V O 的值。

图题1.9
解:(a )图中D Z1 、D Z2均工作于稳压状态, V V O 459=-=
(b )D Z1工作于稳压状态,D Z2工作于反向截止区,所以D Z2支路的电流近似为零, V V O 5≈
1.10已知图题1.10所示电路中,)V ( sin 9i t v ω=,稳压管D Z1、D Z2的稳定电压分别为5V 、3V ,正向导通压降均为0.7V 。

试画出v O 的波形。

6
3k Ω
3k D
I D R V
v
图题1.10
解:i v 正半周时,D Z1承受正向压降,D Z2承受反向压降,在V DZ2=3V 之前,D Z2反向截止,i D =0,v O =
v i ;i v 上升到V DZ2=3V 之后,D Z2击穿,v O =3.7V ;
i v 负半周时,D Z2承受正向压降,D Z1承受反向压降,在V DZ1=5V 之前,D Z1反向截止,i D =0,v O =v
i ;i v 反向电压达到V DZ1=5V 之后,D Z1击穿,v O =-5.7V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