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案(整理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案优秀8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案优秀8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7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重点句子意思。
(3)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拼读、练习、口头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的目的。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
(3)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伟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教学重点、难点:1、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总结全文,指导学生带着理解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提起西藏你想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词。
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奇)4.读书百遍,其意自见。
再次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纲:①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在什么地方?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②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做标注。
5.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三、交流汇报1.交流自读疑难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2、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
四、自主学习,精读感悟1.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观,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观?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生自由发言。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15篇)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15篇)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认识“囊、级、露”等13个生字,会写“念、级、段”等13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3.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4.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5.学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教学重点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仿照写一写。
教学难点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仿写一段心理活动。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3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导入()分钟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老虎的图片)师:同学们都认识着这张图画吗?师:老虎有什么本领?(学生自由说。
)(师补全板书题目: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看到这个词语,你一定觉得很奇怪,“窝囊”的老虎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设计意图:用真实的大老虎的样子对比文中窝囊的大老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可以把你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
(生读书,时间要充裕,使每个学生都能读完)师:(检查读书,了解读书情况)谁来读自己喜欢的内容?师:刚才读了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谁来告诉大家呢?出示提示语:我(谁)扮演一只大老虎(干什么)结果演砸锅了。
师小结:概括一件事要抓住主要人物、事情、结果。
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关键词。
2.老师从课文中找了一些词语,考考你们都读得准确吗?(分组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演技撤换砸锅笨拙逗乐殷切半晌豁虎跳撇嘴头罩羡慕(易读错)角色四脚着地直冲脑门露脸哄堂大笑(多音字)窝囊糨糊亏得窟窿比划将就打瞌睡(这组加粗字)(轻声词)接连不断唉声叹气垂头丧气踱来踱去通情达理(成语)3.哪些词你觉得很有趣?因为这些词充满生活气息,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吗?4.哪些词你不明白意思?先从课文中找出含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猜猜是什么意思?换个别的意思相同的词试试。
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大全5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大全5篇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大全5篇课文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媒体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课文中的多媒体资料和网络资源,学生能够学会获取和评估信息的能力。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绘画表现能力。
2、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运用所学的形色知识进行大胆自由的表现自己和月亮相关的事。
难点: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设备、教学范图、建议准备关于月亮的故事等。
学具: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一、激发构思、激发思维1、师:小朋友!你能为我们大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吗?2、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月亮的感受和想法。
你想和月亮成为好朋友吗?如果月亮是你的朋友,你想为月亮取个什么名字呢?3、学生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者一个词语。
4、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说一说自己对月亮的切身感受。
5、学生大胆自主的'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为月亮取名字,说出自己问要这么取的理由。
(引入教学课题,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欣赏感受、拓展思路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范图。
1)哪一幅画的色彩最美丽?2)哪一幅画的内容最有趣?3)哪一幅画的月亮最新奇?2、师:小朋友!你想和月亮做游戏吗?你想和她做什么游戏呢?3、师:除了做游戏,你还想和月亮做什么呢?4、学生大胆自主地表达自己对教材范图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且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说的最有趣最生动。
(学会欣赏,并在欣赏他人范图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创造出更多的自己的独特想法。
)三、自主表现、穿插评价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表现月亮与人的美好关系,并协助辅导。
2、在学生表现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学生鼓励,特别是有独特想法的学生。
3、学生大胆自主表现自己的想法,并积极地进行交流。
大胆地通过实物投影设备介绍自己的想法。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0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0篇)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一第一课时一、交流信息,导入新课1、在你的印象中,台湾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用一句话概括说一说。
2、自由读“语文百花园四”中“我的采集本”部分。
读后说说你对台湾有哪些新的了解。
3、台湾还有一个世界出名的奇特景观,人们赞叹它(板书课题):台湾蝴蝶甲天下。
二、揭示课题,据题引疑1、齐读课题。
2、谁知道“甲”是什么意思?3、从课题中,你想到了什么?想知道些什么?三、自读课文,识记生字1、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
字音。
2、自主识记字形,再与同桌交流。
3、借助生字卡,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四、带疑读文,理解内容1、自主读课文,边读边想。
①课文是围绕哪个句子来写的?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台湾蝴蝶甲天下”的?②你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台湾蝴蝶甲天下”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③结合课件或挂图(标本),体会台湾蝴蝶品种多、数量大。
④结合课文插图,读有关句子,感受黄蝶翠谷的奇异景色,再用自己的话把黄蝶翠谷的奇异景色向大家作介绍。
2、小组交流。
五、朗读全文,自主体会,把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1、认读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叙述方式(结合课文内容)。
二、交流感受,质疑问难1、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2、读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在小组中与同学交流。
3、把自己不太明白或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请教同学或老师。
三、拓展思维,开阔视野1、讨论:台湾适合蝴蝶大量繁殖,具备哪些自然条件?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什么人为的原因吗?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哪些是破坏环境的做法,同时学会在与他人意见分歧时,正确与人沟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能充分意识到环保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个人都应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做环保卫士。
3、谈环保小建议。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克服劝说时的焦躁心理,以文明的举止、诚恳的态度打动对方。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范文5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范文5篇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因为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范文1一、情景导入1、出示诗歌:余光中的《今生今世》。
2、指名配图配乐朗读。
3、师:这首诗歌的作者是余光中,你们知道他是为谁写下的这首诗歌吗?(母亲) 是呀,母亲就像一首耐人寻味的诗歌,黎巴嫩的一位文学家卡里。
纪伯伦就用这样一句话来赞美母亲,他说:“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4、引入课题:上节课,我们从一份免费的账单里找到了无声、无私、无价的母爱,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找一找母爱。
(板书:账单母爱)二、品味故事1、出示阅读提示,学生自由读文。
认真默读三个小故事,画出能触动你内心的句子或段落,并思考:你从这些词语、句子、段落中读懂了关于母亲或母爱的什么?2、小组交流,组长汇报,随机朗读句子,板书关键词。
3、全班交流,自由汇报,随机朗读句子,板书关键词。
三、追忆往昔1、师:有时,凡老师在想啊,我要是一直处在小时候该多好啊!因为我在慢慢长大的同时,母亲却在渐渐老去。
2、播放配乐图片,感染学生心灵。
3、师:母爱,就像一块糖,包在唠叨里,藏在责骂里,让我东找西找,直到我懂事,才找到。
4、教师讲述往事,引发学生共鸣。
5、过渡:看完我们的成长经历,读完老师写的关于母亲的两件小事,你对母亲和母爱一定有了更深的体会。
请你回想一下你跟你的母亲生活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找一找母爱还藏在哪里?6、联系生活,练习说话:母爱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小结1、母爱藏在一张免费的账单里,无声,无私,无价;母爱藏在一桌子的饭菜里,香醇无比;母爱藏在一块小手表里,提醒着我要珍惜宝贵的时间;母爱藏在一堆五彩缤纷的糖果里,让我尝到了甜蜜的味道;母爱藏在一双朴素的绣花鞋里,让我一辈子铭记在心;母爱还藏在2、母爱,是用多少文字也表达不完的,那么,就让我们把满怀的感动、感恩融进这首小诗里吧。
四年级语文电子版教案(优秀8篇)

四年级语文电子版教案(优秀8篇)四年级语文电子版教案(优秀8篇)四年级语文电子版教案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四年级语文电子版教案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四年级语文电子版教案(优秀8篇)】,供你选择借鉴。
四年级语文电子版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2、根据提示了解文章是怎样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掌握本课12个生字;掌握“梧桐、绒毛、掩护、嘶哑、搏斗、庞大、危险”等词语。
教学重点: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课文朗读录音和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2、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课文描述的是怎样一件事。
三、自学课文。
要求:学生读懂每一段课文讲的是什么意思。
自由读课文,把不懂的词句画出来。
四、检查预习、自学情况。
1、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成词语。
2、理解词义:摇撼、扎煞、绝望、拯救、庞大、安然、无可奈何等。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五、理清文章层次。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归纳段意。
(第一段(1):写“我”的猎狗发现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第二段(2-6):写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吓退了猎狗;第三段(7):写了“我”急忙带着猎狗走开了。
六、作业。
1、写生字和词语。
2、根据课后的练习1体会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内容,理解重点句子意思,并体会句子中的感情。
2、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
教学过程:一、复习,进入新课。
二、讲读课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10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10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体验、感受生活,学会通过写作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2.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感受家的亲情,让学生健康成长。
3.学会从日常生活中收集整理写作素材,挖掘有价值的典型素材。
【过程与方法】创设交流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家中的亲情,让学生们能够健康成长。
教学重难点:重点仔细观察家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写出真实的感受。
难点发现和理解生活中亲人的爱,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自己的习作。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并写下你的家庭。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可以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学重难点:重点想想自己的家人和哪种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难点真实感受该怎样去表达。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小动物,每只小动物都有不同的性格,能体现出你的生活态度,做事原则,人生追求。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你家最像什么样的小动物。
二、明确要求,选择内容1、明确习作要求。
(1)学生阅读教材内容,理解练习的内容和要求。
(2)小组交流,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课堂交流,教师指导,明确要求。
(4)总结与板书。
内容:我的一家人要求:给家里的每个人都写上一段。
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再认真改一改。
2、交流素材,确定内容。
(1)交流家人和哪种动物比较像?有什么地方像?每天生活在这个“动物园”里,你感觉怎么样?和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2)全班交流。
交流过程中,学生互相启发,确定写的内容。
(如果多数学生说的内容相似,教师要加以引导)三、整理思路,点拨写法1、整理思路,拟写提纲。
(1)你想怎样写,在脑海中列出一个框架,打算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和同桌说一说。
(2)然后全班交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
(3)学生尝试自己写提纲。
教师巡逻指导。
四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7篇

四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7篇四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初读文章,认识字词1、了解安徒生写这篇童话时的一个小故事。
2、自由读文,读通句子。
3、检查初读情况。
二、再读文章,整体感知1、再读课文,思考: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都发生了什么事2、读后小组交流:你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3、全班交流:(1)你体会到了什么(2)提出疑难问题。
三、默读课文,积极思考1.提出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准备小组交流。
2.老师提示提出问题的方法。
发问的词有:谁什么怎么样发问的地方可以是:对课题、对主要人物、对主要事件、对结果、或者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3.小组交流各自提出的问题,并对能解决的问题讨论解决,对自己足够满意的答案提出来大家讨论。
4.展示各小组问题,梳理出问题清单。
对照课后的问题清单,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5.讨论解决:小豆子像“一个囚犯”,却长得很好,为什么一株豌豆苗为为什么称为“一个小花园”哪一粒豌豆最了不起四、总结本课学习方法1.提出问题,读中思考,梳理相关内容,找到答案。
2.课后再读童话,体会人物的情感。
四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会认“罗”、“眠”、“霸”、“占”,积累“压扁”、“霸占”、“滴溜溜”、“偷渡”、“青峰”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合作探究,品味诗歌语言的美,学习诗歌中拟人的修辞手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作者的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散文诗歌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2.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感受自然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神奇的大自然1.观潮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
2.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1.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2.讲授法3.便朗读边想象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
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教学准备:教学ppt 小黑板教学过程:个性备课:一、(导入部分)1.导语: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教师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
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
(让学生看黑板板书)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
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二、(新授部分)1.检查预习情况。
(1)读准多音字:闷(mèn)雷薄(bó)雾风号(háo)浪吼(hǒu)涨(zhǎng)起颤(chàn)动(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横贯山崩地裂人声鼎沸漫天卷地(3)指名读课文,正音。
(4)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
3.理清文脉。
(1)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同桌交流。
(3)说说各段的段意。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
(板书)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观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时间顺序)第二课时(总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
个性备课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
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预习交流。
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孩子们也可以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三、理解内容。
师生交流,品读。
潮来前:笼罩薄雾风平浪静(板书)观潮潮来时:闷雷滚动一条白线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潮去时: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体会钱塘江来前的平静、美丽,来时的汹涌、雄伟,去时的余威未减。
同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义,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
注意品读结合:(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板书:远近)(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
潮虽远,但气势已现。
(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
(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
(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
(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
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
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
指导学生朗读。
(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课文。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
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2.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
(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4.布置作业。
(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
(2)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1. 观潮潮来前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潮来时远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近白浪翻滚山崩地裂潮过后漫天卷地风号浪吼2*.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目标: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准备:1.录音机、磁带2.搜集与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字、图片。
第一课时(总第3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个性备课:一、激发兴趣、导入。
师:《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你心中最向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资料,都带来了吧!谁来说一说。
1.(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书:2雅鲁藏布大峡谷)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思考:师: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呢?今天我们一起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看一看。
作者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什么人文景观?3.整体感知。
(1)师指名学生读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①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②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课文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4.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举世闻名,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生自由发言。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2)画一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3)说一说,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
3.学生分组汇报,教师点拨指导。
(同时理解重点词句。
)4.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5自然段。
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拓展实践。
教师出示风光雅鲁藏布大峡谷片,要求学生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五、拓展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知道它无愧于“世界第一壮丽景观”这个美称。
六、尝试运用。
1.尝试练笔。
师: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其中的一个景观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吗?学生练笔,教师巡视学情。
2.班级交流。
3.演读课文。
让学生装扮成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
2.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二画一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三说一说,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3.鸟的天堂课前准备:1.收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读三遍课文,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4个字的词或词组12个和3句优美句。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梢暇恋”新词“留恋不禁展示颤动南国应接不暇”。
2.训练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过程:个性备课第一课时(总第4课时)课型:新授课一、明确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整体感知。
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色?三、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