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8年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卷及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卷【满分120分,考时8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3分)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3分)A. 凌.空(línɡ)翘.首(qiào)溃.退 (kuì) 锐不可当.(dānɡ)B. 要塞.(sài)解剖.(pǔ)不逊. (xùn) 歼.灭(jiān)C.埋.怨(mán)浩瀚.(hàn)诘.责(jié)镌.刻(juān )D.娴.熟(xián)屏.息(bǐng)瞥.见(piě)匿.名(nì)2. 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油光可鉴抑扬顿措待人接物一丝不苟B、舰艉如梦初醒深恶痛绝杳无消息C、眼花瞭乱殚精竭虑教诲忙碌D、催枯拉朽泄气不辍妯娌3、古诗文名句默写。
(18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树树皆秋色,(1)。
,”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晴川历历汉阳树,(2)”,是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3)“,长河落日圆”是塞外大漠雄浑壮丽之美;(4)“”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
然览物之情,各有不同,面对奇山幽谷,吴均产生了鄙弃尘俗之念:“;(5)。
”;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桢发出了“?(6)松柏有本性”的赞叹;面对情谊深厚的故乡水,李白抒发的是(7)“”的思乡之情;面对流离失所的海民,曹植咏叹,的句子是(8)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表现曹操老当益壮,自强不息意志的乐观向上精神的句子是(9),;,。
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B.以官职相称,自古就有,文题《答谢中书书》中的“谢中书”即是这种称呼。
C.古人根据月亮的变化来记月,月初为晦,月中为望,月末为朔,月缺月圆,聚散离合。
D.诗句“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的是黄河。
5、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朝花夕拾》。
辽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

辽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阶段检测八年语文试题(1.5单元)(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字是读书人的脸。
请用正楷字将下面句子正确、端正、整洁地抄写在方格中标点也占格。
(2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蹲踞(jù)温柔(róu)樵夫(qiáo)熟悉(shú)B.荒莽(máng)焚烧(fén)悲愤(fèn)躯体(qū)C参天(chān)颤抖(chàn)寂寞(mò)隘口(ài)D.嘶哑(sī)喉咙(hóu)愚蠢(yū)心弦(xián)3.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遮蔽凶涌蜜蜂无所事事B.凝望僵硬今宵冰雪复盖C.些微蝉翼山巅闪闪烁烁D.槐树恩怨腐烂姹紫焉红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B.近来,菲律宾对中国南海黄岩岛主权的挑衅行为让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C.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竟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存在,对此,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死灰复燃。
D.受利益驱动,地沟油上餐桌、旧皮鞋熬制老酸奶等食品安全事件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当“没有时间”成为我们的借口时,平庸就会伴随我们一生,我们总想用一块完整的时间去做一件事,我们可能永远都会。
时间就像海滩上的沙粒,要一点一点的抓取,当它积累到一定的时候,我们就会知道它的分量。
A.无所作为因为所以一事无成B.无所事事因为所以一败涂地C.无所事事如果那么一败涂地D.无所作为如果那么一事无成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忙与累也许是无法避免的。
2017-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2017-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A.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B.茶杯的高度是C.物理书的长度是D.他自己的身高是2.如图所示,在新型汽车的研制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流动的空气)高速迎面吹来,真实地模拟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情形.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B.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C.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D.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3.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4.如图所示,菲菲和翔翔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
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因此火车是运动的。
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
以上判断()A.菲菲正确B.翔翔正确C.两人都正确D.两人都不正确5.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内,小刚跑得较快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6.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和,当小强正通过关卡左侧远的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A.关卡B.关卡C.关卡D.关卡7.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内运动的路程为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内静止C.物体在前内和后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内的平均速度为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B.振动得快的物体才能发声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D.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9.如图中国科技馆二层“探索与发现” 厅“声音之韵”展区,“传声筒”这件展品,当一人在话筒管路一侧发声时,另一侧的人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B.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出去的C.听到的声音是靠金属管传来的D.医用听诊器和传声筒的原理不同10.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11.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12.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如图所示.演奏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色C.声音的音调D.琴弦的振幅13.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C.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D.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14.小明游览一座古寺时发现里面有一个变音钟,随着钟下燃烧的香火越旺,敲出的声音越高亢原因的可能是()A.香火使钟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传声效果越来越好B.任何物体温度升高时,振动发出的声音音调都会变高C.香火使振动的振幅加大,使声音响度变大D.香火使钟的温度升高.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钟振动频率改变15.请你细心体会,在下列场景内,属于噪音的是()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16.如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相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图中,物体长度为________.图中,物体长度为________.17.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相对性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18.、两车分别从、两点同时同向运动,经过秒、相遇,它们是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由此可知________(填“ ”、“ ”或“ ”),、间的距离为________.19.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点和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图中段的距离________,测得时间,则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_____(填“ ”、“ ”或“ ”)20.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________(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21.弹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________;根据乐器发声的________,可以听出是什么乐器在演奏(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22.击鼓传花是大家熟悉的游戏,游戏的人是通过鼓响来判断是否停止传花.这说明鼓声能________;人们听到的鼓声是由鼓面________而产生的,通过________传到游戏的人耳中.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23.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所示,其中、、、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①若他选择、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________的关系.②若他要研宄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两弦线做实验.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请你据图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点、点、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________点,最低的是按住________点.24.回答下列问题: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若在月球上做这两个实验,甲实验乒乓球________弹起(填”会”或”不会”),乙实验乒乓球________弹起(填”会”或”不会”).五.计算题(共16分)25.一列长为的火车匀速驶过长为的大桥,测得火车通过大桥的时间为.求:火车的速度;火车在桥上运行的时间.26.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经秒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秒,司机第二次鸣笛,又经秒后听到回声,请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客车第一次鸣笛时与悬崖的距离;客车匀速行驶的速度并判断客车是否超速行驶.(已知此高速路段最高限速为千米/小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米/秒)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27.关于图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是城市中禁止鸣笛标志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闹钟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音调28.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中的两条,若运动秒后,甲、乙间的距离小于米,则分析图象可知()A.若甲乙,甲的图一定为图线B.若甲乙,甲的图可能为图线C.若甲乙,乙的图一定为图线D.若甲乙,乙的图可能为图线29.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30.如图所示,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内乙车的人看到甲车向后退去C.甲、乙两车在内的平均速度相同D.第到第之间的平均速度甲车大于乙车31.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米/秒,且保持不变)()A.米/秒B.米/秒C.米/秒D.米/秒二、综合题:(10分)32.年月日,位于长春市伊通河上的自由大桥在内成功爆破.由于采用“微爆破”技术,爆破中产生的声音很小,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最大限度的控制了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33.心电图仪(如图所示)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次.则:根据甲的心率为次可知,甲每次心跳时间间隔(即甲心电图纸带相邻波峰走纸所用时间)为________;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大小为多少毫米每秒?乙的心率为多少次每分钟?答案1.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解答】解:、接近一本书的厚度,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左右,故不符合题意;、茶杯的高度是左右,故不符合题意;、物理书的长度约为左右,即左右,故符合题意;、中学生的身高约为左右,故不符合题意.故选.2. 【答案】B【解析】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选择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其运动和静止的状态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答】解:、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错误;、汽车模型相对于风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正确;、风相对于风洞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错误;、风相对于地面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错误.故选.3. 【答案】A【解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解答】解: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甲车的运动有种情况:①甲车不动,乙车向北运动;②乙车不动,甲车向南运动;③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④甲车向北运动,乙车也向北运动,但甲车比乙车慢;⑤甲车向南运动,乙车也向南运动,但甲车比乙车快;、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故正确;、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甲车可能静止,也可能运动,故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不一定是静止的,故错误;、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可能静止也可能先北运动,也可能向南运动,故错误;、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可能静止也可能先北运动,也可能向南运动,故错误.故选.4. 【答案】C【解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他不计个人得失,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百多万斤鸦片。
“他”是( )A.关天培B.林则徐C.左宗棠D.邓世昌3.“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
”“十室之邑,必有烟馆。
”这说明清朝( )A.吸食鸦片现象普遍B.军民体质下降C.林则徐禁烟无成效D.白银大量外流4.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该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5.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获取大量赔款 B. 开辟新的内河航线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D. 抢劫并焚毁圆明园6.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下列内容不属于该条约的是()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C.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D.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7.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A.火烧圆明园B.占领香港岛C.割占台湾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8.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其中一个浮雕是以金田起义为题材的。
领导金田起义的农民革命领袖是( )A.洪秀全B.李秀成C.林则徐D.李鸿章9.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A. 金田起义B.永安封王C.天京事变D.天京陷落10.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的经济制度;也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是近代民主革命中一个科学的政治纲领。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初中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积累运用(34分)请将1-5题答案依次填入下面表格内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朔.方(shu ò) 蜷.缩(qu án ) 愠.怒(w ēn ) 绽.开(zh àn ) B .呜咽.(y è) 猝.然(c ù) 惩.罚(ch éng ) 瞥.见(pi ē) C .打颤.(ch àn ) 眷.念(ju àn ) 拭.干(sh ì) 倔.强(ju é) D .挟.持(ji ā) 藩.篱(f ān ) 差.事(ch āi ) 面颊.(ji á) 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 .顷听 嘹亮 辗转反侧 B .黯淡 诬篾 磨刀霍霍 C .酬谢 晕眩 无精打采 D .狼籍 先遣 情不自禁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B. 为了防止埃博拉疫情不再大规模扩散;世界各国政府都加强了防范措施。
C.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继承。
D.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在于是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4.下列关于汉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果、目、山、本”等字是用象形的方法造出来;可以从它们的字形联想到字义。
B .“从”是一个会意字;是两个侧立的人形;后一个跟着前一个;“从”的本义是跟随;“众”也是一个会意字;本义是许多人站立着。
C .“财、贷、贱、呗”都是形声字;都用“贝”作形旁;表示它们都跟钱财有关。
D .汉字的字形跟字义、字音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我们可以从字形推测出它的准确读音和意思。
5.下列对课文内容及文学常识表达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七律·长征》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急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歌颂了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英语第一次月考成绩试卷分析

XX—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英语第一次月考成绩试卷分析一、试题特点本次英语试题是梯级强化训练月考试题,难易程度适中,严格按照中考的出题模式出的试卷,测查的范围就是Units1—2的知识,知识点考查详细,采用各种形式检测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灵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考试总体情况两个班的两极分化非常严重,普遍成绩较低。
本次考试学生整体情况都不理想。
一方面是孩子们做这类试卷形式的题很少,另一方面孩子们比较浮躁,考试态度不是很端正。
三、试卷分析、听力此次考试的听力题目的是从一开始就要让孩子们重视听力,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孩子们的听力层次不齐,有的孩子可以拿满分,有的孩子低至10来分。
以后还是要加强孩子们的听力训练。
2、完形填空完形填空是考试的基本题型,本次完形填空孩子们都比较熟悉。
比较简单,但是答题情况并不理想。
3、阅读理解三篇阅读理解,严格按照中考模式出题。
A篇阅读是判断正误,考察第一单元的知识。
B篇阅读和篇阅读的题都很简单,答题较为理想。
4、完成句子这道题可以很好的反映出孩子们记单词的情况。
通过试卷答题情况,反映出孩子们平时没有好好记单词,即使我们每节都有听写单词的环节,但是孩子们知识当成任务完成即可,没有灵活的运用知识。
、短文填空本次短文填空有10个空,是比较简单的,但是男孩子们的答题情况不好。
主要是因为他们对待英语考试的态度不端正。
6、任务型阅读这个阅读是文的类似版本,读起来比较流畅,试题也比较简单,但是大部分学生没有写出来。
7、完成对话这道题是要求孩子们写出英文句子,但是有部分学生理解英文太弱,没有英语的语言沟通思维,同时大部分孩子不记单词,所以这道题做的不是很好。
8、作文作文历来都是考试的一个重中之重的任务。
这次的考试作文题是我从第五单元的知识提取出来的,但是孩子答得不好,能的满分的学生寥寥无几。
而且孩子的作文反映出很强的中文思维。
四、教学建议综合学生答卷中的问题,为了今后更好的教学,提出以下教学建议:、基础知识的落实要常抓不懈,尤其在复习期间应巧抓落实。
翰林学校2017年秋季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翰林学校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姓名:得分:一、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2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锐不可当.(dāng) 赃.(zāng)物仄.(zâ)歪慰藉.(jí)B.张皇.(huáng)失措提.(tī) 防阻遏.(â) 奔丧.(sàng)C.负隅.(yú)顽抗寒噤.(jìn) 瓦砾.(lì) 颤.(chàn)巍巍D.转弯抹.(mō)角溃.(kuì) 退憎恶.(wù)震悚.(sù)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A.眼花缭乱锐不可当晨曦血腥B.臭名昭著月明风轻荒谬憧憬C.精疲力竭满院狼籍杀戮箱箧D.响彻云宵转弯抹角纳粹鞠躬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A、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安抚、平定。
这里有控制镇压的意思)B、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已经的意思)C、发高烧和打寒噤..的时间,孩子们也没停下来。
(因寒冷而哆嗦,这里指疟疾发作时的症状)D、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丰收的业绩)4、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D.雨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B.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
C.他们俩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福建惠安惠南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福建惠安惠南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泉州台商投资区惠南中学惠南中学12月月考试卷初二语文命题人:初二备课组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2017.12.15一、语基(40分)1.古诗文默写填空。
(15分)(1)东风不与周郎便,。
(2),,山河表里潼关路。
(3),背灼炎天光。
(4),拾此充饥肠。
(5)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表达了诗人虽然辞官归隐,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名句是:,。
(6)听其相顾言,。
(7)吏禄三百石,。
(8),吟鞭东指即天涯。
(9)兴,百姓苦;。
(10)山重水复疑无路,。
(11)谁道人生无再少?。
(12),青山郭外斜。
(1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2.下列划线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灼(zhuó)伤分泌(bì) 花卉(huì)花瓣(bàn)B.濒(bīn)临摄(shè)取棱(léng)角灰烬(jìn)C.海藻(zǎo) 褐(hè)藻芯(xīn)片公顷(qīng)D.滥(làn)砍趋(qū)势受粉(shòu) 连锁(suǒ)3.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湖南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B.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C.一个民族要想腾飞、发展,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D.每次考试王老师总是危言耸听地告诉我们要仔细审题,认真答题。
4.请你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增长了不少新的知识。
B.有没有坚强的意志,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C.解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
D.既然天气很冷,你也要多穿点衣服。
5.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3分)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八年级数学试题
温馨提示: 1.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上。
3.答题可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按答题要求写在答卷上,不能用红色字迹的笔答题;填涂答题卡必用2B
铅笔涂满;若要修改,不准使用涂改液或涂改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4cm、9cm长的两根木棒钉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A.4cm B.5cm C.9cm D.13cm
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cm,其中一边长为3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
A.7cm B.3cm C.7cm或3cm D.8cm
3.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为1:2:3,则这个三角形是()
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4.如图,在锐角△ABC中,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且CD,BE相交于一点P,若∠A=50°,则∠BPC=()
A.150°B.130°C.120°D.100°
5.如图,∠B=∠C,则()
A.∠1=∠2B.∠1>∠2C.∠1<∠2D.不确定
6.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6B.7C.8D.9
7.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的道理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垂线段最短
C.三角形具有稳定性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8.如图,已知AB∥CD.则角α、β、γ之间关系为()
A.α+β+γ=180°B.α﹣β+γ=180°C.α+β﹣γ=180°D.α+β+γ=360°
9.在四边形ABCD中,若∠A+∠B+∠C=260°,则∠D的度数为()
A.120°B.110°C.100°D.40°
10.△ABC中,AB=7,AC=5,则中线AD之长的范围是()
A.5<AD<7
B.1<AD<6
C.2<AD<12
D.2<AD<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为2cm,7cm,且三角形的第三边为奇数,则三角形的周长是cm.12.在△ABC中,∠A=60°,∠C=2∠B,则∠C=度.
13.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50°,则这个多边形是边形.
14.BM是△ABC中AC边上的中线,AB=5cm,BC=3cm,那么△ABM与△BCM的周长之差为cm.15.如图,在△ABC中,已知点D,E,F分别为边BC,AD,CE的中点,且S△ABC=4cm2,则S
等
阴影
于cm2
16.如图,小亮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0m后向左转30°,再沿直线前进100m,又向左转30°,…,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点时,一共走了m.
三、解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7.若a,b,c是△ABC的三边,则化简|a-b-c|+|a-c+b|+|a+b+c|
18.如图,点F是△ABC的边BC延长线上一点.DF⊥AB,∠A=30°,∠F=40°,求∠ACF的度数.
19.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试判断AD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四、解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20.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它的外角和的4倍,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21.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按规定∠A=90°,∠ABD和∠ACD,应分别是32°和21°,检验工人量得∠BDC=148°,就断定这个零件不合格,运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说明零件不合格的理由.
22.如图,△ABC中,BO、CO平分∠ABC和∠ACB,若∠A=500,求∠BOC的度数.
A
O
B C
五、解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
23.如图,四边形ABCD中,∠A=∠C=90°,BE平分∠ABC,DF平分∠ADC,则BF与DF有何位置关系?试说明理由。
24.(1)如图(1),在△ABC中,∠C>∠B,AD⊥BC于点D,AE平分∠BAC,你能找出∠EAD与∠B、∠C之间的数量关系吗?并说明理由.
(2)如图(2),AE平分∠BAC,F为AE上一点,FM⊥BC于点M,这时∠EFM与∠B、∠C之间又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5.取一副三角板按图1拼接,固定三角板ADC,将三角板ABC绕点A依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大小为α的角(0°<α≤45°)得到△ABC′,如图所示.
试问:(1)当α为多少度时,能使得图2中AB∥DC,请说明理由;
(2)连接BD,当0°<α≤45°时,探寻∠DBC′+∠CAC′+∠BDC值的大小变化情况,并给出你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