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合理营养与健康

合集下载

体育与健康中考备考手册理论篇:第二章 体育保健知识

体育与健康中考备考手册理论篇:第二章 体育保健知识
目 录
1 青春期的卫生与保健 2 生活方式与健康 3 合理膳食与健康 4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5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应急处理
01
青春期的卫生与保健
初中生处在青春期最重要的年龄阶段。了解青春期的发育与 变化,懂得一 些青春期生理卫生保健知识,对进入青春期的男孩 和女孩是非常重要的。本节 知识点:遵循青春期的身心变化规律, 基本掌握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和方法
考点2 青春期生殖器官发育的变化
分析
进入青春期,身体中的性腺在逐步发育,生殖器官有明显变化。男性的睾 丸和阴囊开始增大,阴茎会增长,出现阴毛。女性的生殖器会逐渐发育 至 成 人型。此时男女性还会出现第二性征。男性的声音变得浑厚低沉。女性的 声音会变得很高,乳房逐渐变大,呈半球的状态。青春期男女除了身体 形 态 会发生变化外,女孩会出现月经初潮,男孩会出现遗精。
03
合理膳食与健康
正常的生活少不了一日三餐,食物不仅为身体的生长发育和 从事各种活动提 供能量和营养素,还通过调动食欲和消除饥饿感 使人得到心理的满足。合理膳食 还是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 制体重的重要措施。本节知识点:了解养成良好 的饮食习惯对健 康的重要性,学会从调整饮食和合理体育锻炼两方面来控制体重。
考点2 传染病的种类
分析
传染病的种类见下表。
考点3 传染病传播的途径和预防措施
分析
(1)传染病传播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与 易 感人群。(2)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 生; 创造良好的环境卫生;在疾病流行期,采取必要的防护。(3)肠道传染 病的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把住“病从 口入”关,做到“ 四不吃”。
02
生活方式与健康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以健康作为 载体。健康 不仅承载着我们的智慧和品格,还是我们幸福成长的 基础。要获得健康,需要 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而良好的生活方 式是当代人过文明、幸福生活的基本 标志。本节知识点:健康的 概念及其组成、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方法

合理营养对健康的重要性

合理营养对健康的重要性

合理营养对健康的重要性健康与长寿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的生命是通过饮食来维持,人的生命质量和精神心理与饮食营养有极大的关系,人的智力、体力、学习能力、运动能力、防病能力、康复能力、生殖能力、寿命、身高、体重也都与营养饮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将引起很多疾病,所以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大家都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也都在追求不断补充营养,保持健康,然而营养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多多益善,只有把握好合理的度才能达到追求健康的目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营养的含义。

何谓营养:“营”就是谋求的意思,“养”是养生的意思,合起来就是谋求养生,具体地说,营养就是生命体不断地从外界摄取所需物质以维待生命活动的过程。

对人来说,营养就是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以维持雪我考营养师的论文不要照搬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这些维持身体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需的物质,叫做“营养素”。

目前所知,人体所需营养素有42种,可分成6大类,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

近年来,有些学者认为膳食纤维也是一类营养素。

营养过多或营养不良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营养不良常继发于一些医学和外科的原因,如慢性腹泻、短肠综合征和吸收不良性疾病。

营养不良的非医学原因是贫穷食物短缺。

缺乏营养知识,家长忽视科学喂养方法。

在发达国家营养不良的病人通常可以通过治疗原发病、提供适当的膳食,对家长进行教育和仔细的随访而治疗。

但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营养不良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营养不良、社会习惯、环境和急、慢性感染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影响。

科学家发现,现如今社会中存在的营养不良病人,不再是简单的营养缺失引起营养不良了,也有的是由于营养过剩导致机体摄取的营养素超过了本身的需要,多余部分在体内蓄积并引起病理状态。

因此,我们更要积极倡导合理营养的理念。

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

合理营养和健康篇

合理营养和健康篇

合理营养和健康篇
第24页
(四)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 1.食物要粗细搭配、松软,易于消化吸收 2.合理安排饮食,提升生活质量 3.重视预防营养不良和贫血 4.多做户外活动,维持健康体重
合理营养和健康篇
第25页
三、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合理营养和健康篇
第26页
合理营养和健康篇
第27页
项目五 合理配餐
《指南》由普通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 和平衡膳食宝塔三部分组成。
合理营养和健康篇
第20页
一、普通人群膳食指南
普通人群膳食指南共有10条,适合于6岁以上正 常人群。这十条内容是:
1.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2.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 天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4. 常吃适量鱼、禽、蛋和瘦肉
对营养素破坏较大。 5. 炸
炸法各种多样,如清炸、酥炸、软炸等,对原料 中所含 营养素都有不一样程度破坏损失。 6. 烤 烤能够使维生素A、B、C受到相当大损失,也可 使脂肪 受损失,另外直接火烤,还含有致癌物质苯并芘。 7. 焖 焖时间普通比较长,维生素B和C损失大。
合理营养和健康篇
第11页
8. 卤 食物中维生素和无机盐部分溶于卤汁中,部分损 失。
1. 欧美膳食模式 2. 发展中国家膳食模式 3. 其它膳食模式
合理营养和健康篇
第18页
四、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特点 (一)我国居民膳食结构
我国居民膳食模式称为高谷类膳食或高碳水化物型膳 食模式。 (二)我国居民膳食结构改进
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依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改进: 1. 发扬我国居民膳食组成优点。 2. 调整动物性食物结构。 3. 开发含有特殊营养和生物功效作用食品资源。 4. 针对特殊人群开发营养强化食品和保健食品。 5. 开发野生动植物食品。 6. 变废弃原料为新食品资源。

高中《体育与健康》全一册第二章第二节《营养与运动》教学设计

高中《体育与健康》全一册第二章第二节《营养与运动》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体育与健康必修全一册第二章:促进身体健康第二节营养与运动一、指导思想1、依据新课标要求,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强健体魄、提高运动专长、促进健康和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关键阶段。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不仅对高中学生的健康大有裨益,而且对一生的健康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3、本堂课是室内理论课,采用了灵活多样、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的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紧扣教材)1、书本对“营养与健康”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这些内容对没有系统学习运动营养学知识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

如老师去讲透、讲深,就不利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书本对“体育锻炼的营养需求”也是平铺直叙式,也没能突出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这不利于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材处理:本节课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增减,采用“提问串”和引导式叙述知识点等形式展开,图文并茂,适当穿插“相关链接”、“知识窗”、“探究园地”、“案例分析”等丰富多彩的栏目,既提出问题,又明确主题。

三、学情分析1、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班级男、女比例相当,为40人。

学生相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方面的素质一般。

2、高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活泼好动,因而大多数学生不喜欢在教室内上体育理论课。

所以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些趣味性活动,评价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合理膳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及要求。

2、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体育锻炼时的营养需求, 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健康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合理膳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五、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高中学生体育锻炼的营养需求。

2、难点:对现实生活中遇到身体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法六、教法、学法1、教法:1)在选择、整合教材内容时,以实现教学目标为中心。

2-健身运动的合理营养

2-健身运动的合理营养
▪ 《指南》以最新的科学证据为基础,论述了当前我 国居民的营养需要及膳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 了实践平衡膳食获取合理营养的行动方案,对广大 居民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第15页,共32页。
特定人群膳食指南
▪ 特定人群膳食指南是根据各人群的生理特 点及其对膳食营养需要而制定的。特定人 群包括孕妇、乳母、婴幼儿、学龄前儿童、 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群。其中6岁以上各特 定人群的膳食指南是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 10条的基础上进行增补形成的。
第25页,共32页。
▪ 中距离跑:800—3000m,混合供能,对三个能源系 统都有较高要求。
▪ 长距离跑:5000—10000m,有氧供能为主。提高 糖储备,增加主食类食物,注意营养均衡。
▪ 营养特点 ▪ 长跑要求较全面的营养成分,增加机体能源物质储
备。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突出铁、钙、磷、钠、
第10页,共32页。
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
▪ 中国营养学会受卫生部委托于2006年成立了《中国居民 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对中国营养学会1997年发 布的《指南》进行修订。经过多次论证、修改,并广泛 征求相关领域专家、机构和企业的意见,最终形成了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以下简称“指南”), 于2007年9月由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会扩大会议通过 。
▪ 酸性或碱性食品:是根据食物进入人体后所生成的 最终代谢物的酸碱性而定。酸性食物通常含有丰富的 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与呈碱食物适当搭配,有助于 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含钾、钠、钙、镁等矿物质较 多的食物,在体内的最终的代谢产物常呈碱性,如, 蔬菜、水果、乳类、大豆和菌类食物等。
▪ 产生酸性物质的称为酸性食品,产生碱性物质的称为碱
▪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肌轻松,眼睑不发炎;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2章 第1、3节 《人体的营养、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2章 第1、3节 《人体的营养、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下册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三节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案一、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二、本知识点的中考热度:1、近五年中考热度:2、2020年中考热度预测:(疫情下的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二、教材分析及教学方法:教材内容:三、教材分析:本知识点包含以下三点内容: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测定食物中的能量以及资料分析、探究活动及进一步探究等学生活动。

2、对“合理营养”的解读。

3、关注食品安全保持健康饮食的好习惯。

四、教学方法:1、利用课本资源同题目之间的联系,渗透“题在书外,理在书内”的思想;引导学生在查阅课本“母题”活动中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学习的自觉性加强。

同时也可使学生利用所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有关这方面的问题。

2、对于探究活动,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其测定的数量并不准确。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

应注意首先是定性(有无能量),第二才是定量(有多少能量),这样就能发挥探究活动的作用,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人体,生命活动能量的来源。

(本节课暂不安排)3、对于设计活动,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重点针对“全面”“合理”“安全”三组关键词来进行能力训练。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合理营养、健康安全饮食。

2、过程与方法: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力。

能设计一份适合自己的健康合理食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

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增强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

六、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①营养物质的类别、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②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③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2、难点:①探究活动的组织及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

②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七、典型例题:(一)实验技能训练:【从2014年起,每年必考】“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二)图文测试:典型考题一:营养物质缺乏症1.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虽然很少,却起着“人体运作的润滑剂”和“健康基石”的作用。

三年级下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

三年级下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

三年级下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第一章:认识我们的身体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

2. 培养学生爱护身体,关注健康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人体的主要器官和功能。

2. 人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和作用。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身体部位的认知游戏。

2.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人体的主要器官。

作业布置:让学生画出人体的主要器官,并简单描述其功能。

第二章:营养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 培养学生合理饮食,健康成长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

2. 合理膳食的原则。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食物分类游戏。

2. 讲解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作业布置:让学生设计一份合理的午餐菜单,并说明其营养搭配。

第三章:预防疾病,保护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

教学内容:1. 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

2. 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讲解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如感冒、流感等。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如何预防疾病的短文。

第四章:运动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运动,锻炼身体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2. 适合小学生的运动项目。

教学活动:1. 讲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参加户外活动。

2.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体育比赛,如跳绳、跑步等。

作业布置: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锻炼计划,包括锻炼的项目、时间和频率。

第五章:心理健康的维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心理素质。

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

2. 调节情绪的方法。

教学活动:1. 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如自信、乐观等。

2. 引导学生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如倾诉、放松等。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持心理健康短文。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课件与答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课件与答案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二章
10.饥饱有度利健康,荤素搭配有营养。从营养平衡角度分 析,下列属于合理营养的是 ( A )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2022·新疆)2022年4月16日,在太空生活和工作6个月 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英雄航天员搭载“神舟十 三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航天员的食谱中营养物质丰富、搭配合理 B.航天员的食谱中用量最多的食物是脂类
过剩。下图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 )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二章
A.第②层食物摄入不足可能患坏血病等 B.第⑤层食物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C.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应多吃第①层的食物 D.每日摄入量最少的是第④层食物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知道什么是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关注其在健康生活中 的意义。
学业 要求
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 2.关注食品安全。 3.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4.收集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制订合理的膳食计划。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二章
基础知识梳理 食品营养与安全
1. 合理营养 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 营养素(六类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种类要 齐全 , “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 合适 (不少 也不多,比例适当),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答案:B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二章
【典型例题2】(2021·苏州)“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 先。”食品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世 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6月7日定为“世界食品安全日”。下 列有关食品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 ,
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称为必需氨基酸。 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包括异亮氨酸、亮氨酸、 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 酸、缬氨酸,组氨酸(儿童)。
第4版 预防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蛋白质
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构成和修复组织,是蛋白质最重要的生理功能。 (2)构成多种重要生理活性物质,参与调节生理功
体内氧化可提供37.6kJ的能量 。
(2)构成机体组织,合成固醇类和维生素D3等重要
物质。
(3)维持体温和缓冲外力对内脏的机械损伤作用。
(4)膳食脂肪能促进食欲,供给必须脂肪酸,提供 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第4版 预防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脂类
体内脂肪细胞的贮存和供应能量有两个特点:
第4版 预防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营养的基本概念
适宜摄入量(adequate intake, AI)
通过观察或实验研究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 的摄入量。AI能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 需要,但其准确性不如RNI。AI是个体摄入该营
养素的目标值,同时用作限制过多摄入的标准。
第4版 预防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有以下几方面:
(1)改善肠道功能
(2)调节脂质代谢 (3)控制体重 (4)吸附作用
第4版 预防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碳水化合物
3.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1)碳水化合物的AI:应占总热能的55%-65%。
(2)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主要来源于粮谷 类、豆类和根茎类,蔬菜水果中含有少量单 糖和大量纤维素、果胶,是膳食纤维的主要 来源。
(3)蛋白质利用率
生物价 氨基酸 评分 蛋白质 功效比值 蛋白质净 利用率
第4版 预防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蛋白质
氨基酸评分:也叫蛋白质化学评分,该方法是用
被测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评分模式和推
荐的理想的模式或参考蛋白质的模式进行比
较,因此是反映蛋白质构成和利用率的关系。
氨基酸评分 = 被测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中 氨基酸(mg)/理想模式或参考蛋白质中每克氮 (或蛋白质)中氨基酸量(mg)
第4版 预防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碳水化合物
第4版 预防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能量 机体所需能量由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提供。
能量的单位用千焦(kJ)或千卡(kcal)表示。
1g碳水化合物产生能量为16.7kJ(4.0kcal) 1g脂肪产生能量为36.7kJ (9.0kcal) 1g蛋白质产生能量为16.7kJ(4.0kcal)
1.钙(Calcium) (1)生理功能
一、营养的基本概念
营养(nutrition)
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
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营养素(nutrients) 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 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物质。
第4版 预防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营养的基本概念
营养素需要量(nutritional requirement ) 指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营养素的数量, 也称为营养素生理需要量。 营养素供给量(nutritional allowance) 指为满足机体营养需要,每日必须由膳食供给的 各种营养素的数量。
第4版 预防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营养的基本概念
平均需要量 (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 EAR) 指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 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摄入量达到EAR水平
时可满足群体中半数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
EAR用于制订推荐摄入量。
第4版 预防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
碳水化合物 单糖 双糖 多糖
葡 萄 糖
果 糖
蔗 糖
乳 糖
淀 糖 膳 食 粉 原 纤 维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4版 预防医学
二、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碳水化合物
1.生理功能
(1)供给能量:每克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可提供
16.7kJ的能量 。
第4版 预防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蛋白质
3.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
(1)身体测量:身高、体重、上臂围、上臂肌围等。
(2)生化检验:血液指标(血清白蛋白及血清运铁蛋 白等)、尿液指标(尿肌酐及尿3-甲基组氨酸等) (3)膳食调查:称重法 、查帐法 、询问法 、化学 分析法 、食物频率(数)法 。
第4版 预防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蛋白质
第4版 预防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脂类(lipids)
甘油
脂肪 脂类 类脂 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磷脂
糖脂
固醇类
脂蛋白
第4版 预防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脂类
1.生理功能 (1)供能和储能:是脂肪的主要功能,每克脂肪在
第4版 预防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蛋白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食物蛋白质的含量 蛋白质含量是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基础。食 物中蛋白质含量测定一般使用微量凯氏定氮 法,测定食物中的氮含量,再乘以由氮换算 成蛋白质的换算系数(6.25),就可得到食
物蛋白质的含量。
第4版 预防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蛋白质
第4版 预防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蛋白质
4.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1)蛋白质的RNI:我国由于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所以推荐的RNI值在1.0-1.2g/kg体重,按热能
计算,蛋白质摄入占膳食总热能的10%-14%。
(2)蛋白质的食物来源:蛋、肉、鱼、乳类是优质 蛋白质的良好的来源;粮谷类是我国居民膳食 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大豆是植物中优质蛋白质 的良好来源。
(RNI)
(AI)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图解)
第4版 预防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蛋白质 水 脂类 宏量营养素
营养素
维生素 微量营养素
第4版 预防医学
碳水化合物 矿物质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蛋白质(protein)
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以肽键连接在一起,氨基
第4版 预防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营养的基本概念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 是在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DA)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
入量的参考值。包括四项内容:平均需要量、
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供 临 床 医 学 专 业 用
第二章 合理营养与健康
Chapter2 Rational Nutrition and Health
4
第4版 预防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One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第4版 预防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DHA
第4版 预防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4)脂肪的消化率
第4版 预防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EPA,二十碳五烯酸,是鱼油的主要成分,
是大脑、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DHA, 二十二碳六烯酸, 对大脑细胞有着极 其重要的作用,对脑神经传导和突触的生 长发育极为有利。
第4版 预防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脂类
3.参考摄入量与食物来源
第4版 预防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蛋白质
蛋白质缺乏在成人和儿童中都有发生, 但处于生长阶段的儿童更为敏感。蛋白质缺
乏常有热能不足,故称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 PEM)。临
床表现有水肿型和消瘦型两种。蛋白质摄入
过多则增加肾脏的负担。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营养的基本概念
推荐摄入量 (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s, RNI) 相当于传统的RDA,它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
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97% 至
98%)的需要。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维持组
织中有适当的储备。RNI是个体摄入该营养素的
目标值。
酸的种类、数量、排列次序和空间结构的千差万
别,构成了无数种功能各异的蛋白质。 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根据来源分 别称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 酸。
第4版 预防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蛋白质
&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EAA):
一、营养的基本概念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 , UL ) 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某营养素的最高量,这个 数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都不至于损
害健康。它不是建议的摄入水平,主要用途是
检查个体摄入量过高的可能,避免发生中毒。
第4版 预防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矿物质(mineral)
常量元素:占体重0.01%以上,包括钙、镁、 钾、钠、磷、硫、氯。 微量元素:体重0.01%以下,其中铁、钴、铬、 锌、铜、碘、硒、钼 8种为人体必需,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