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梁支架专项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盖梁施工方案

盖梁施工方案

盖梁施工方案一、施工前准备在开始盖梁施工之前,必须进行详尽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确保具备施工条件,并按照设计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整平和清理工作。

此外,还要对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质量和数量均能满足施工要求。

二、基础施工在盖梁施工中,基础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首先,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结构的施工,确保其稳定性和承载力。

在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基础的平整度和标高,以免影响后续施工的进行。

同时,还要加强基础结构的养护工作,防止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

三、支架搭设支架搭设是盖梁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在支架搭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支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均能满足施工要求。

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支架进行必要的加固和调整,确保其能够承受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荷载。

四、模板安装模板安装是盖梁施工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盖梁的结构和外观质量。

因此,在模板安装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

同时,还要加强模板的固定工作,防止出现模板移位、变形等问题。

在模板安装完成后,还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调整,确保其平整度、光洁度均能满足要求。

五、钢筋加工与安装钢筋加工与安装是盖梁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钢筋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切割、弯曲和焊接等工作,确保其尺寸、形状和性能均能满足要求。

同时,在钢筋安装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和工艺要求,确保钢筋的位置、间距和数量均符合设计规定。

此外,还要加强钢筋的固定工作,防止出现钢筋移位、变形等问题。

六、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是盖梁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和温度等参数,确保其质量和性能均能满足要求。

同时,还要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工作,确保混凝土能够充分填充模板的各个角落,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等问题。

盖梁专项施工方案(普通)

盖梁专项施工方案(普通)

盖梁专项施工方案(普通)盖梁作为建筑工程中重要的施工环节之一,其专项施工方案对于工程质量和进度至关重要。

在进行盖梁工程前,必须充分考虑诸多因素,建立科学的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和质量合格。

1. 施工前准备1.1 现场检查和准备在进行盖梁工程前,施工人员应对工程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并清除现场杂物,确保施工区域空旷、整洁,为施工做好准备。

1.2 材料与机具准备确保盖梁所需的混凝土、钢筋、支撑架等材料充足,并检查相关机具设备是否完好,确保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转。

2. 施工流程2.1 基础准备在盖梁前,首先需要对基础进行检查,确保地基牢固平整,为后续的盖梁工作提供稳固的基础。

2.2 配筋与支撑按照设计要求,在梁底板的预留孔中设置钢筋,保证梁的抗震性和承载能力。

同时设置支撑架支撑梁体,确保其在浇筑过程中不发生位移或变形。

2.3 浇筑混凝土在梁底板配筋和支撑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通过合理的浇筑工艺和施工操作,确保混凝土充分填满模板空隙,避免出现空鼓或松散现象。

3. 施工质量控制3.1 施工方案执行严格按照盖梁专项施工方案执行,确保每个施工环节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不得随意改变施工程序。

3.2 质量检查与验收在盖梁施工完成后,对梁体的尺寸、形状、平整度等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梁体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确认梁体质量合格。

4. 安全管理4.1 安全教育与培训在盖梁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遵守施工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4.2 安全防护设施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配备安全防护用具,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保护,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结语盖梁专项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步骤进行,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最终取得高质量的盖梁工程成果。

盖梁专项施工方案

盖梁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1)二、总体施工方案 (2)三、支承平台布置 (9)四、计算依据及采用程序 (10)五、计算参数 (11)5.1、主要材料 (11)5.2、设计荷载 (11)5.3、荷载组合及施工阶段 (12)5.4、受力模型 (12)六、计算结果 (13)6.1、I20工字钢分布梁计算 (13)6.2、45b工字主横梁计算 (14)6.3、钢棒计算 (15)七、盖梁施工 (15)7.1、作业条件 (15)7.2、钢筋工程 (15)7.3、模板安装 (17)7.4、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 (17)7.5、模板的拆除 (18)7.6、预应力张拉、压浆、封锚 (18)7.7、质量要求 (24)7.8、成品保护 (24)八、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5)九、冬雨季施工措施 (25)9.1、现场准备 (26)9.2、施工措施 (26)十、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措施 (31)10.1、管理目标 (31)10.2、场地管理 (32)10.3、施工组织 (32)10.4、施工操作 (32)10.5、安全 (32)10.6、现场材料 (32)10.7、机械设备 (32)10.8、资料 (33)10.9、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33)十一、环境保护措施 (33)11.1、保护目标 (33)11.2、管理措施 (33)11.3、技术措施 (34)十二、盖梁施工工艺框图 (36)盖梁施工措施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1.1、编制依据⑴、国家及地方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程;⑵、吉首市天星庵路道路工程新建工程设计文件;⑶、类似工程施工经验;⑷、施工技术调查资料。

1.2、工程概况天星庵路为东西向城市次干路,本次工程西起西二环,东至现状世纪大道,道路全长3156.78m,设计速度40km/h,标准横断面宽度20.0m,工程沿线分别与西二环、Y103、Y103联络道、西一环相交。

Y103联络道为南北向城市支路,沟通天星庵路与Y103,道路全长92.86m,设计速度20km/h,标准横断面宽度12.5m。

盖梁专项施工方案

盖梁专项施工方案

104国道连江至晋安段改线工程 (纵二线〕琯头岭隧道连江侧至琯头岭互通A2段盖梁专项施工方案中国建筑股份104国道连江至晋安段改线工程第I工程经理部二〇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编制原那么 (1)三、工程概况 (1)3.1、盖梁简介 (1)3.2、盖梁施工工艺流程概述 (2)四、施工方法 (2)4.1、施工准备 (2)4.2、测量放样 (3)4.3、抱箍支架法施工 (3)4.4、模板的制作及安装施工 (4)4.5、钢筋工程 (5)4.6、混凝土浇筑施工 (6)4.7、模板撤除施工 (7)4.8、覆盖、洒水养护施工 (7)5、质量验收标准及实测工程 (7)5.1、根本要求 (7)5.2盖梁实测工程 (8)六、质量保证措施 (8)七、平安保证措施 (9)八、季节性施工措施 (9)8.1、雨季施工措施 (9)8.2、冬季施工措施 (10)九、环保、文明施工 (10)盖梁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标准】〔JTG_TF50-202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3、【公路工程施工平安技术规程】(JTJ076—95);4、104国道连江至晋安段改线工程 (纵二线)琯头岭隧道连江侧至琯头岭互通A2段施工设计图纸;5、国家现行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规程、标准及有关法律法规及地方政府下发的文件;6、公司管理制度及类似工程的经验资料。

二、编制原那么综合考虑有关因素,遵循设计文件、施工标准和公路验收评定标准;坚持“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确保工期;坚持施工全过程严格质量管理;坚持合理配置、优质高效;注重环保水保等原那么,以保证工程施工的工期、质量、平安、经济效益等目标的实现。

三、工程概况104国道连江至晋安段改线工程〔纵二线〕A2段桥梁工程为琯头岭互通主线桥、K5+600出入口L匝道桥、K5+600出入口G匝道桥、山兜高架桥、K6+142出入口EZK匝道桥、K6+142出入口EYK匝道桥、长安中桥。

盖梁专项施工方案

盖梁专项施工方案

104国道连江至晋安段改线工程(纵二线)琯头岭隧道连江侧至琯头岭互通A2段盖梁专项施工方案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104国道连江至晋安段改线工程第I项目经理部二0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编制原则 (1)三、工程概况 (1)3.1 、盖梁简介 (1)3.2 、盖梁施工工艺流程概述 (2)四、施工方法 (2)4.1 、施工准备 (2)4.2 、测量放样 (3)4.3 、抱箍支架法施工 (3)4.4 、模板的制作及安装施工 (4)4.5 、钢筋工程 (5)4.6 、混凝土浇筑施工 (6)4.7 、模板拆除施工 (7)4.8 、覆盖、洒水养护施工 (7)5、质量验收标准及实测项目 (7)5.1 、基本要求 (7)5.2 盖梁实测项目 (8)六、质量保证措施 (8)七、安全保证措施 (9)八、季节性施工措施 (9)8.1 、雨季施工措施 (9)8.2 、冬季施工措施 (10)九、环保、文明施工 (10)盖梁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_TF50-201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 —95);4、104国道连江至晋安段改线工程(纵二线)琯头岭隧道连江侧至琯头岭互通A2段施工设计图纸;5、国家现行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及有关法律法规及地方政府下发的文件;6、公司管理制度及类似项目的经验资料。

二、编制原则综合考虑有关因素,遵循设计文件、施工规范和公路验收评定标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确保工期;坚持施工全过程严格质量管理;坚持合理配置、优质高效;注重环保水保等原则,以保证工程施工的工期、质量、安全、经济效益等目标的实现。

三、工程概况104国道连江至晋安段改线工程(纵二线) A2段桥梁工程为琯头岭互通主线桥、K5+600 出入口L匝道桥、K5+600出入口G匝道桥、山兜高架桥、K6+142出入口EZK匝道桥、K6+142 出入口EYK匝道桥、长安中桥。

盖梁抱箍法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盖梁抱箍法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213×190×150
40
上跨盐靖高速大桥
6
其它
14
其他中桥
7
算计
120
S352兴化段改扩建工程
盖梁抱箍施工结构布置图
江苏佳宇树立工程
2、水文地质条件
2.1地形地貌
兴化属里下河区域三大洼地〔兴化、建湖、溱潼〕之一,其清楚特征是地势低,地形坎坷小,周高中低,形同侧釜。项目沿线为河洼地域域,水网密布。周围地势低平,平均高程在2.4m左右,地形坎坷小,地貌的差异性较小。
地下水和土在临时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有弱腐蚀性。
2.3水文
项目区域属里下河水系,水系兴旺,河、渠纵横,为水网化地域。境内泄水大致由西南而趋西南,经过各河流东向注入串场河,北流注入兴盐界河,区分泄入归海五港。地域水域构成有幸福河、勾搭河、盐靖河、兴姜河、新唐港河、渭水河、卤汀河等。由于路途经过区域地势平整,地表水流缓慢,河流冲刷作用微弱。
实际容重〔Kg/m3〕
实测容重〔Kg/m3〕
初凝时间〔h〕
0.43
39.1
45.9
100-140
110
2403
2370
4.5
0.48
33.1
39.9
130
2403
2375
4.0
0.53
24.8
30.8
130
2403
2380
4.0
依据以上技术目的,选定水胶比0.43、实际配合比为:水泥:粉煤灰:砂:碎石:减水剂:水=291:97:756:1089:3.104:167〔Kg/m3〕
7层:黏土及粉砂夹粉土,灰黄色、灰色,湿、很湿,密实状为主,中低紧缩性,中等强度。

盖梁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盖梁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盖梁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一、编制依据1.《**高速公路某某至某某段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高速公路某某至某某段SJ-1、SJ-2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3.实用土木手册第三版杨文渊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二、工程概况大桥下部结构设计为双柱式圆形墩及盖梁,墩柱直径为1.4m、1.6m、1.8m 两种。

墩高最高31.68m,最低0.83m。

盖梁结构尺寸分为4种类型,如表一统计:图表1 盖梁结构型式统计表三、施工方法由于本桥桥墩大部分位于山坡上,多数墩为高墩,为保护原有地貌的尽可能少的破坏及节约施工成本,本桥盖梁采用无支架抱箍法施工。

盖梁施工支撑系统及模板设计1.侧模与端模支撑侧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4mm钢板,肋板高为6cm。

在侧模外侧采用间距1.0m的2[12作竖带,竖带高2.0 m;在竖带上下各设一条Ф20的栓杆作拉杆,在竖带外设Φ60钢管斜撑,钢管斜撑内角保持于30°~45°之间,支撑点设在横梁上,支撑点采用Ф25钢筋(或∠10角钢)在盖梁边线外侧70cm~100cm 处沿盖梁方向通长焊长起将横梁连接为整体及作为支撑点使用,。

端模为采用2cm厚胶合板。

在端模外侧采用间距40cm的[12竖带,竖带高2.0m;在竖带外设Ф60的钢管斜撑,支撑在横梁上。

2.底模支撑底模采用2cm厚胶合板。

在底模下部采用间距2米10cm×10cm@30cm方木铺底以利于底模的固定,方木底部为I14(或I10)工字钢@50cm横梁。

盖梁悬出端底模下设三角支架支撑,三角架放在横梁上。

横梁底下设纵梁。

横梁上设钢垫块以调整盖梁底2%的横向坡度与安装误差。

3.纵梁与横梁根据全桥盖梁结构型式及混凝土容重,盖梁施工支撑系统采用无支架抱箍法施工,抱箍支撑系统采用如下两种方案设计:①方案一:本方案适用于混凝土方量为31.89m3类型的盖梁,全桥27个盖梁分别为:左幅1-8、43、48-51号墩;右幅1-7、43-48、51号墩。

盖梁专项施工方案

盖梁专项施工方案

盖梁专项施工方案盖梁专项施工方案一、盖梁工程介绍1. 工程名称:盖梁工程2. 工程地点:XXX地区3. 工程概述:本工程旨在建设一座钢筋混凝土梁,用于支撑上部结构,以确保工程稳定和安全。

二、施工准备1. 施工人员:组织具备相关岗位资质和工作经验的施工人员,并足够数量。

2. 施工机械:准备起重机械、混凝土搅拌站等机械设备,以保证施工效率和质量。

3. 施工材料:准备符合相关标准的水泥、砂子、石子等材料,并进行验收和储存,确保材料质量和供应充足。

三、施工步骤1. 模板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和要求,安装钢模板,确保模板牢固可靠。

2. 钢筋布置:按照设计图纸的钢筋布置要求,将钢筋加工、焊接并固定在模板上。

3. 混凝土浇筑:准备搅拌站,将预制混凝土输送到现场,按照施工进度和要求逐段倾倒到模板中。

在倒筑过程中,要保持流动性和均匀性,避免混凝土塌落和空鼓问题。

4. 混凝土养护:在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保持湿润状态,避免开裂和变形。

5. 解模和修整: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拆除模板,并进行喷涂、清理和修整,确保梁面平整、美观。

6. 抗渗处理:对梁体进行抗渗处理,以防止水分渗透导致的腐蚀和损害。

四、安全防护措施1. 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

2. 设置警示线和标识牌,明确施工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 施工现场必备消防设备,确保火灾的预防和及时处理能力。

4. 搭建安全防护网,防止工人从高处坠落。

5.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要求工人佩戴安全帽、防尘口罩等。

五、质量控制1. 施工前检查模板、钢筋等材料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2. 监督施工过程,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浇筑质量和工艺要求的落实。

3. 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抽检,检查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密实度。

4. 进行结构验收前,进行梁面的外观检查和水密性测试,确保梁体质量合格。

六、环境保护1. 合理利用施工材料,减少浪费。

2. 控制施工现场的噪音、粉尘等污染源,确保周边环境不受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嵩山路-黄郭路-南三环路立交工程Ⅱ标段 盖梁支架施工专项方案 编制: 审批:

河南五建集团嵩山路-黄郭路-南三环路立交工程 Ⅱ标段项目部 目 录 1、 编制依据 ............................................ 3 2、盖梁工程概况......................................... 3 3、支架基础处理......................................... 4 3.1支架基础处理施工顺序 ............................ 4 3.2表层处理及夯实 .................................. 4 3.3填筑砖渣 ........................................ 4 3.4浇筑混凝土 ...................................... 5 4、支架设计计算......................................... 5 4.1支架形式 ........................................ 5 4.2主线桥盖梁支架计算 .............................. 6 4.2.1荷载计算 .................................. 6 4.3.2底模强度计算 .............................. 7 4.3.3横梁强度计算 .............................. 8 4.3.4纵梁强度计算 .............................. 8 4.3.5支架承载力计算 ............................ 9 4.3.6支架稳定性计算 ............................ 9 4.3.7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 10 1、 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格》JTJ041-2000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4、《脚手架施工与安全》-王宇辉、王勇等编著 5、《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计算手册》-王玉龙编著 6、《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肖辈编著 7、《嵩山路-黄郭路-南三环路立交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盖梁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郑州市西南部,南三环与嵩山路、黄郭路、郑密公路(S316)交汇处,该工程为扩建工程,下部结构为钻孔灌注桩,墩柱结构,上部构造为预制箱梁、现浇箱梁、钢-砼叠合箱梁等形式。 主线桥13#墩盖梁混凝土方量为89.7m3,墩柱高度15.244m。F匝道10#墩盖梁混凝土方量为39.1m3,为伸缩缝出盖梁,墩柱高7.814m。其他一类盖梁为普通盖梁,一般为独墩盖梁形式,因此该三种盖梁均代表了本标段盖梁的特点,因此选择这三类盖梁作为支架设计的依据。 3、支架基础处理 3.1支架基础处理施工顺序 清除地表杂土(树根、草木等)→整平→素土夯实→填筑35cm厚砖渣→碾压夯实整平→浇筑15cm厚C15素混凝土→整平→养生→支架安装

3.2表层处理及夯实 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支架搭设地表层为粘性土,部分现浇箱梁在原有市政道路路面上,承载力均较好。可分别按如下方法进行表层处理。 在非原道路路面上的部分:先清除表层杂质,浮土、树根等,将其整平处理,然后进行夯实处理,夯实密实度≥90%,压实度按正式路基的压实标准进行控制。 在原道路路面上的部分,如原道路路面结构良好,直接在上面浇筑15cm厚C20混凝土即可。 所有表层处理的宽度,必须比支架搭设范围宽30cm。

3.3填筑砖渣 表层处理完毕后,即在上面进行填筑砖渣,砖渣可采用养足碾进行碾压,压实度要求≥95%,压实度按正式路基的压实标准进行控制。。砖渣的铺筑面积为表层处理的全部面积,即盖梁投影面积两边外加宽 150cm。 3.4浇筑混凝土 在压实的符合要求的砖渣上,浇筑15cm厚C20素混凝土,混凝土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混凝土表面进行整平,形成1.5%的坡度,在坡度底脚,设置排水沟,做好周围的排水工作,以便雨水及时排出。混凝土的浇筑宽度盖梁投影面积每次外加不少于150cm,浇筑完毕后,进行洒水养生。

4、支架设计计算 4.1支架形式 1、主线桥盖梁支架形式为:纵距60cm,横距60cm,步距90cm,主龙骨采用3根φ48钢管并排布置,次龙骨采用10cm×5cm方木结构,次龙骨横向按照15cm间距进行均布布置。支架四周均设置施工操作平台,上部安装维护栏杆并挂防护网,有预应力施工的盖梁,两端分别进行加长作业平台。 2、伸缩缝处(双墩结构)盖梁支架形式为:该墩位盖梁高度较高,均超过2m,因此设置盖梁底部纵距60cm,横距30cm,步距90cm,主龙骨采用3根φ48钢管并排布置,次龙骨采用10cm×5cm方木结构,次龙骨横向按照15cm间距进行均布布置。支架四周均设置施工操作平台,上部安装维护栏杆并挂防护网,有预应力施工的盖梁,两端分别进行加长作业平台。 3、其他单墩处盖梁支架形式为:垂直盖梁中心纵距左右各120cm按照横距60cm,纵距60cm,步距90cm布置。其他超出两侧均采用横距60cm,纵距90cm布置,步距90cm布置。主龙骨采用3根φ48钢管并排布置,次龙骨采用10cm×5cm方木结构,次龙骨横向按照15cm间距进行均布布置。支架四周均设置施工操作平台,上部安装维护栏杆并挂防护网,有预应力施工的盖梁,两端分别进行加长作业平台。 4、盖梁高度超过10m,必须加强防倾覆措施,在底部加设斜撑,上部四周拉揽风绳。 5、支架具体结构见支架设计图。

4.2主线桥盖梁支架计算 4.2.1荷载计算 1、盖梁荷载:盖梁混凝土自重:G=89.7×26=2332.2KN,支架高,取安全系数r=1.2,以全部重量作用于底板上计算单位面积压力: F1=(G×r)/S=(2332.2×1.2)/(2.5×20)=56.0KN/m2 2、施工荷载:F2=2.5KN/m2 3、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F3=2.0KN/m2 4、盖梁侧模板板:F3=0.2 KN/m2 5、竹胶板:F5==0.1KN/m2 6、方木:F6==7.5KN/m3 7、竹胶板标准抗弯强度fm≥15N/mm2 4.3.2底模强度计算 1、箱梁底模采用高强度竹胶板,板厚15mm,竹胶板方木背肋间距为150mm,验收模板强度采用宽b=150mm平面竹胶板。 2、模板力学性能 弹性模量E=0.5×104Mpa 设计抗弯强度σ=强度标准值/1.55=15/1.55=9.6Mpa 截面惯性矩I=bh3/12=15×1.53/12=4.21cm4 截面抵抗矩W=bh2/6=15×1.52/6=5.62cm3 截面积A=bh=15×1.5=22.5cm2 3、模板受力计算 底模板均布荷载: F=F1+F2+F3+F4=56.0+2.5+2.0+0.2=58.45KN/m2 q=Fb=58.45×0.15=8.77KN/m 跨中最大弯矩:M=qL2/8=8.77×0.152/8=0.024KN〃m 模板的弯拉压力:σ=M/W=0.024×103/5.62×10-6 =4.27Mpa<[σ]=9.6Mpa 因此,竹胶板弯拉应力满足要求 挠度:从竹胶板下方木背肋布置,可以把竹胶板看作多跨等跨连续梁,按三等跨均布荷载作用连续梁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f=KwqL4/100EI=(0.677×8.77×103×0.154)/(100×0.5×107×5.63×10-8)=0.11mm<L/400=0.3mm 4.3.3横梁强度计算 方木采用落叶松,强度等级为TC17,落叶松容许抗弯应力[σ]=11Mpa,弹性模量E=1.0×104Mpa。横梁为10×5cm方木,按照盖梁底板最大跨径部分进行计算,方木长边方向竖直放置,方木跨径为0.6m,中对中间距为0.15m。 截面抵抗矩: W=bh2/6=0.05×0.12/6=8.33×10-5m3 截面惯性矩I=bh3/12=0.05×0.13/12=4.17×10-6m4 作用在横梁上的均布荷载为: q=F×b=(F1+F2+F3+F4+F5)×b=58.55×0.15=8.78KN/m 跨中最大弯矩为:M=qL2/8=8.78×0.62/8=0.40KN〃m 1、横梁的弯拉压力:σ=M/W=0.4×103/8.33×10-5 =4.8Mpa<[σ]=11Mpa,故横梁弯拉应力满足要求。 2、横梁挠度:按单跨简支梁进行计算 f=5qL4/384EI=(5×8.78×0.64)/(384×1.0×107×8.33×10-6)=0.18mm<L/400=0.3mm 故,横梁强度满足要求。

4.3.4纵梁强度计算 纵梁定托内放置3根φ48钢管,跨径为0.6m,间距为0.6m。 截面抵抗矩: W =2.84cm3 截面惯性矩I= 6.81×cm4 0.6m长纵梁上承担4根横梁重量为: 0.1×0.05×0.6×7.5×4=0.09K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