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 第三编 综合专题闯关篇 题型一 选择题、填空题重热点突破 专题二 图形的折叠与计算试题
中考数学选择题、填空题、压轴题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选择题、填空题、压轴题解题技巧!含例题分析01选择题解题技巧▼ 方法一:排除选项法选择题因其答案是四选一,必然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排除法,从四个选项中排除掉易于判断是错误的答案,那么留下的一个自然就是正确的答案。
▼方法二:赋予特殊值法即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选取某个符合条件的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图形进行计算、推理的方法。
用特殊值法解题要注意所选取的值要符合条件,且易于计算。
▼方法三:通过猜想、测量的方法,直接观察或得出结果这类方法在近年来的初中题中常被运用于探索规律性的问题,此类题的主要解法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法,通过试验、猜想、试误验证、总结、归纳等过程使问题得解。
▼方法四:直接求解法有些选择题本身就是由一些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改编而来的,因此往往可采用直接法,直接由从题目的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或推理,直接求得结论,再与选择项对照来确定选择项。
我们在做解答题时大部分都是采用这种方法。
例如:商场促销活动中,将标价为200元的商品,在打8折的基础上,再打8折销售,现该商品的售价是( )A 、160元 B、128元 C 、120元 D、 88元▼方法五:数形结合法解决与图形或图像有关的选择题,常常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有时还要综合运用其他方法。
▼方法六:代入法将选择支代入题干或题代入选择支进行检验,然后作出判断。
▼方法七:观察法观察题干及选择支特点,区别各选择支差异及相互关系作出选择。
▼方法八:枚举法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把一张面值10元的人民币换成零钱,现有足够面值为2元,1元的人民币,换法有( )A.5种B.6种C.8种D.10种分析:如果设面值2元的人民币x张,1元的人民币y元,不难列出方程,此方程的非负整数解有6对,故选B。
▼方法九:待定系数法要求某个函数关系式,可先假设待定系数,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待定系数,从而确定函数关系式,这种方法叫待定系数法。
2013届全国中考数学3年中考2年模拟之专题突破:2.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pdf版

, 狓+ 3 0 > · 广东梅州 ) 解不等式组: 并判断 5 .( 2 0 1 2 2 ( ) 2 狓- 1 + 3 3 狓, ≥ , - 1 2这两个数是否为该不等式组的解. 槡 二、填空题 3 狓+ 4 2 ÷ - 2 6 .( 2 0 1 2 · 重 庆 )先 化 简,再 求 值: 2 则犫 的 ·浙江杭州) 已知槡 , 若犫=2- 1 狓- 1 狓- 1 6 .( 2 0 1 2 犪-槡 犪, 犪( 3) <0 , 狓+ 4 0 取值范围是 . > 狓+ 2 , 的整数解. 其中狓 是不等式组 2 狓 - 2 狓 + 1 2 狓+ 5 1 < ·贵州安顺) 如图, , 1 7 .( 2 0 1 2 犪, 犫 犮 三种物体的质量的大小关系 是 . ( 第1 7题 ) 2 ·广西北海) 某班有学生 5 其中男生与女生的人 7 .( 2 0 1 2 5 人, , 数之比为 狓- 1 1 > 6 ∶ 5 . 的解集为 . ·湖南湘潭) 不等式组 1 8 .( 2 0 1 2 ( ) 求出该班男生与女生的人数 ; 狓< 3 1 ·湖南株洲) 不等式狓- 的解集为 ( ) 学校要从该班选出 人参加学校的合唱团 , 要求: 1 9 .( 2 0 1 1 1 0 . 2 2 0 > ①男 生人数不少于 人 ; 女生人数超过男生人数 人以上 若 关 于 狓, 7 2 . 2 0 .( 2 0 1 1· 黑 龙 江 绥 化 ) ② 狔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请问 : 男 、 女生人数有几种选择方案? 狓+ 1 + 犪, 3 狔= 的解 满 足 狓+狔<2 , 则犪 的取值范围是 狓+ 3 3 狔= . , 2 狓- 1 3 < 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2 1 .( 2 0 1 0· 江 苏 连 云 港 ) 狓> 2 1 - . 三、解答题 , 2 狓+ 1 1 <- ·江西南昌) 解不等式组: 2 ·湖北黄石 ) 今年, 号称 “ 千湖之省 ” 的湖北正遭受大 2 2 .( 2 0 1 2 8 .( 2 0 1 1 3 - 狓≥ . 1 旱, 为提高学生环境意识, 节约用水, 某校数学教师编制了一 道应用题: 为了保护水资源, 某市制定一套节水的管理措施, 其中对居 民生活用水收费作如下规定: 月用水量( 吨) 单价( 元 / 吨) 狓+ 5 , 不大于1 5 0吨部分 1 . 烄 狓 > 并在数轴 ·山东济宁) 解不等式组: 2 3 .( 2 0 1 2 烅2 大于1 不大于 犿 吨部分 ( 0吨 , 2 0 烆 ( ) , 狓- 3 狓- 1 5 ≤ 2 ) 5 0 ≤犿≤ 上表示出它的解. 大于 犿 吨部分 3 ( ) 若某用户六月份用水量为1 求其应缴纳的水费; 1 8吨 , ( ) 记该用户六月份用水量为狓 吨, 缴纳水费为狔 元, 试列出 2 与 的函数式 ; 狔 狓 ( ) 若该用户六月份用水量为4 缴纳水费 狔( 元) 的取值 3 0吨 , 范围为 , 试求 的取值范围 7 0 犿 . 9 0 ≤ ( ) , 狔≤ 狓+ 1 2 狓+ 2 3 < 烄 ·山东聊城) 解不等式组: 2 4 .( 2 0 1 2 烅 1 5 - 狓≤ 狓+ 2 . 烆 3 3
2023年北京市中考数学知识点分布与试卷分析

北京市初中数学专题知识点I、数与代数部分:一、数与式:1、实数:1)实数旳有关概念;常考点:倒数、相反数、绝对值(选择第1题,必考题4分) 2)科学记数法表达一种数(选择题第二题,必考4分)3) 实数旳运算法则:混合运算(解答题13题,必考4分)4)实数非负性应用:3、整式: 1)整式旳概念和简朴运算、化简求值(解答题5分)2)运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选择填空必考题4分)4、分式:化简求值、计算(解答题)、分式求取值范围(一般为填空题)(易错点:分母不为0)5、二次根式:求取值范围、化简运算(填空、解答题4分)二、方程与不等式:1、解分式方程(易错点:注意验根)、一元二次方程(常考解答题)2、解不等式、解集旳数轴表达、解不等式组解集(常考解答题)3、解方程组、列方程(组)解应用题(若为分式方程仍勿忘检查)(必考解答题)4、一元二次方程根旳鉴别式三、函数及其图像1、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1)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并会求函数值;2)坐标系内点旳特性;3)能结合图像对简朴实际问题中旳函数关系进行分析(选择8题)2、一次函数(一般与反比例函数相结合,以解答题形式出现。
)3、反比例函数4、二次函数(必考解答题,基本在24题出现,一般是求解析式以及与特殊几何图形综合,动态探究等,有时也在选择题第八题中出现。
)II、空间与图形一、图形旳认识1、立体图形、视图和展开图(不是常考题型,不过假如出现则以选择题形式出现)2、线段、射线、直线(其中垂直平分线、线段中点性质及应用常在解答题中出现,两点间线段最短常用于处理途径最短旳问题)3、角与角分线(解答题)4、相交线与平行线5、三角形(三角形旳内角和、外角和、三边关系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而三角形中位线旳性质应用又是解答题中常用旳添加辅助线旳措施,其中有关三角形全等旳性质、鉴定是必考解答题,三角形运动、折叠、旋转、平移(全等变换)、拼接等又是探究问题中旳重要考点之一)6、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该考点常与四边形与圆相结合在解答题中出现,而与函数综合形成代数几何综合题,也是必考旳解答题)7、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外角和定理(选择题)8、四边形(特殊旳平行四边形:性质、鉴定、以及与轴对称、旋转、平移和函数等结合应用以动点问题、面积问题及有关函数解析式问题出现,同步,梯形问题是中考中旳必考解答题,而与四边形有关旳图形探究题又是最终一道解答题25题旳一般考察形式。
考前高效复习方法7种考前复习方法

考前高效复习方法7种考前复习方法学习是为了获得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高自身能力,但人脑既有记忆功能,也有遗忘的特点,掌握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适时进行复习,是获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
下面介绍7种复习方法。
考前高效复习方法 7种考前复习方法1、尝试回忆复习法一种独立地把老师讲课的内容回想一遍,自己考自己,逼着自己专心致志开动脑筋的复习方法。
有人把这叫做“过电影”,即在头脑中把上课的每个关键问题“放映”一遍;也有人把这比喻为“反刍”,就像牛一样,在休息时让食物重回口腔,细细地加以咀嚼。
尝试回忆有四个好处:①可以检查当天的听课效果。
回忆时,可以边回忆边对照书;也可以回忆后看书。
为了专心回忆,也可以在草稿纸上把回忆的主要内容写出来。
②可以提高记忆能力。
③可以提高看书和整理笔记的积极性。
④可以培养爱动脑筋的习惯。
2、浓缩复习法把所学各科的教材按一定的科学系统自编提纲,高度概括后“把书变薄”,浓缩记忆内容的一种复习方法。
浓缩的原则应是:①要有科学的体系。
就是要把大量看起来是单一的,需要死记硬背或逐个理解的知识内容,有意识地归并到某个知识体系中,从横向、纵向形成有机联系,组成一条知识链。
②要抓住关键。
在概括知识内容时,要抓住关键的知识点,前后联系,纵横结合,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浓缩复习并没有固定模式,或列表式,或图示式,可以因学科知识特点和复习者学习的特点自行创造。
总之,要把大堆需记忆和理解的公式、概念、定理、方法、技巧概括起来,高屋建瓴,求得整体效应。
3、复习基本法通过温课回顾,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基本方法。
具体方法有:①过度复习法。
就是集中在一个时间内进行超过所需次数的复习。
但不是次数越多越好,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当复习达到熟记的程度以后,再用取得这种效果所需的时间和次数的百分之五十继续复习,效果最好。
这种方法适用于初次复习。
②循环复习法。
学完一部分知识后,及时地进行一次复习。
学完下一部分知识后,再进行第二次复习。
中考数学复习计划

中考数学复习计划中考数学复习计划(通用13篇)复习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复习计划吧,复习要做到精要,有目的、有重点,在练习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
那么复习计划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中考数学复习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考数学复习计划篇1初三中考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是他的三大特点,而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计划的质量和效益,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下面就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谈谈我的具体计划:第一阶段(3月1号到3月20号):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
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
总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心里有数。
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教学可以按知识快组织复习。
具体为——代数部分是五块知识:实数和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初步。
几何部分也是五块知识:几何基本概念,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和四边形,解直角三角形,圆。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每个知识块的复习提要,指导学生边复习边做知识归纳,掌握法则和公式定理等。
同时,例题的选择要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和层次性。
2.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思考。
随着教材的改革,中考命题已引起我们教师的高度重视。
为了充分体现中考数学考试选拔的公正,在命题时,一定会对需要考查的知识点和方法创设一个新的问题情境,尽量使每个考生面对的是相同背景和相同起点,特别是一些需要有较高区分度的试题更是如此。
因此,我们的学生要通过总复习,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3.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和运用。
例如,告诉学生自变量和因变量,要求学生写出函数的解析式,或用函数解析式去求交点等问题,都要用到函数的思想,也是近几年中考的必考题。
例如,数形结合的思想,最后的压轴题也与此有关的。
中考数学填空题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已知a ,b 是方程230x x +-=的两个实数根,则22019a b -+的值是( ) A .2023 B .2021 C .2020 D .20192.把球放在长方体纸盒内,球的一部分露出盒外,其截面如图所示,已知4EF CD ==,则球的半径长是( )A .2B .2.5C .3D .43.如图中∠BOD 的度数是( )A .150°B .125°C .110°D .55°4.如图,点O 是△ABC 的内切圆的圆心,若∠A =80°,则∠BOC 为( )A .100°B .130°C .50°D .65°5.五粮液集团2018年净利润为400亿元,计划2020年净利润为640亿元,设这两年的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为x ,则可列方程是( )A .400(1)640x +=B .2400(1)640x +=C .2400(1)400(1)640x x +++=D .2400400(1)400(1)640x x ++++=6.受益于电子商务发展和法治环境改善等多重因素,“快递业”成为我国经济的一匹“黑马”,2016年我国快递业务量为300亿件,2018年快递量将达到450亿件,若设快递量平均每年增长率为x ,则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A .()3001x 450+=B .()30012x 450+=C .2300(1x)450+=D .2450(1x)300-= 7.如图,在方格纸中,随机选择标有序号①②③④⑤中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与图中阴影部分构成轴对称图形的概率是( )A .15B .25C .35D .458.如图,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与x 轴相交于(﹣2,0)和(4,0)两点,当函数值y >0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2B .﹣2<x <4C .x >0D .x >49.“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这个事件是( )A .确定事件B .必然事件C .不可能事件D .不确定事件10.下列对一元二次方程x 2+x ﹣3=0根的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 .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B .有两个相等实数根C .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D .没有实数根 11.若20a ab -=(b ≠0),则a ab +=( ) A .0 B .12C .0或12D .1或 2 12.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c 中,y 与x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 x 1.1 1.2 1.3 1.41.5 1.6 y ﹣1.59 ﹣1.16 ﹣0.71 ﹣0.24 0.25 0.76则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 =0的一个解x 满足条件( )A .1.2<x <1.3B .1.3<x <1.4C .1.4<x <1.5D .1.5<x <1.6 13.正五边形绕着它的中心旋转后与它本身重合,最小的旋转角度数是( )A .36°B .54°C .72°D .108° 14.一只布袋里装有4个只有颜色不同的小球,其中3个红球,1个白球,小敏和小丽依次从中任意摸出1个小球,则两人摸出的小球颜色相同的概率是( )A .14B .12C .23D .3415.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垂足为点P ,若CD =AP =8,则⊙O 的直径为( )A.10B.8C.5D.3二、填空题16.“明天的太阳从西方升起”这个事件属于________事件(用“必然”、“不可能”、“不确定”填空).17.若把一根长200cm的铁丝分成两部分,分别围成两个正方形,则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的和最小值为_____.18.如图,点,,均在的正方形网格格点上,过,,三点的外接圆除经过,,三点外还能经过的格点数为.19.抛物线y=﹣x2+bx+c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若y>0,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20.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以点D为圆心,AD长为半径画AC,再以BC 为直径画半圆,若阴影部分①的面积为S1,阴影部分②的面积为S2,则图中S1﹣S2的值为_____.(结果保留π)2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1)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22.某市为了扎实落实脱贫攻坚中“两不愁、三保障”的住房保障工作,去年已投入5亿元资金,并计划投入资金逐年增长,明年将投入7.2亿元资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则这两年投入资金的年平均增长率为________.23.袋中装有6个黑球和n 个白球,经过若干次试验,发现“若从袋中任摸出一个球,恰是黑球的概率为34”,则这个袋中白球大约有_____个. 24.如图,Rt △OAB 的顶点A (﹣2,4)在抛物线y=ax 2上,将Rt △OA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到△OCD ,边CD 与该抛物线交于点P ,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x 2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A 点坐标为(1,1),过点A 作AA 1∥x 轴交抛物线于点A 1,过点A 1作A 1A 2∥OA 交抛物线于点A 2,过点A 2作A 2A 3∥x 轴交抛物线于点A 3,过点A 3作A 3A 4∥OA 交抛物线于点A 4……,依次进行下去,则点A 2019的坐标为_______.三、解答题26.在四张编号为A ,B ,C ,D 的卡片(除编号外,其余完全相同)的正面分别写上如图所示正整数后,背面朝上,洗匀放好,现从中随机抽取一张,不放回,再从剩下的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1)请用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表示两次抽取卡片的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卡片用A ,B ,C ,D 表示);(2)我们知道,满足a 2+b 2=c 2的三个正整数a ,b ,c 成为勾股数,求抽到的两张卡片上的数都是勾股数的概率.27.某同学报名参加校运动会,有以下5个项目可供选择:径赛项目:100m ,200m ,400m(分别用1A 、2A 、3A 表示);田赛项目:跳远,跳高(分别用1B 、2B 表示). ()1该同学从5个项目中任选一个,恰好是田赛项目的概率为______;()2该同学从5个项目中任选两个,利用树状图或表格列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并求恰好是一个田赛项目和一个径赛项目的概率.28.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是1.(1)画出△ABC关于原点中心对称的得到△A1B1C1;(2)画出△ABC关于C点顺时针旋转90°的△A2B2C2;(3)在(2)的条件下,求出B点旋转后所形成的弧线长.29.商场某种商品平均每天可销售30件,每件盈利50元,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査发现,每件商品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1)若某天该商品每件降价3元,当天可获利多少元?(2)设每件商品降价x元,则商场日销售量增加____件,每件商品,盈利______元(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3)在上述销售正常情况下,每件商品降价多少元时,商场日盈利可达到2000元?30.为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某村规划将一块长18米,宽10米的矩形场地建设成绿化广场,如图,内部修建三条宽相等的小路,其中一条路与广场的长平行,另两条路与广场的宽平行,其余区域种植绿化,使绿化区域的面积为广场总面积的80%.(1)求该广场绿化区域的面积;(2)求广场中间小路的宽.【参考答案】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答案**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A2.B3.C4.B5.B6.C7.C8.B9.D10.A11.C12.C13.C14.B15.A二、填空题16.不可能【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应该从东方升起所以明天的太阳从西方升起这个事件属于不可能事件故答案为:不可能17.1250cm2【解析】【分析】设将铁丝分成xcm和(200﹣x)cm两部分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cmcm再列出二次函数求其最小值即可【详解】如图:设将铁丝分成xcm和(200﹣x)cm两部分列二次18.【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圆的确定先做出过ABC三点的外接圆从而得出答案如图分别作ABBC的中垂线两直线的交点为O以O为圆心OA为半径作圆则⊙O即为过ABC三点的外接圆由图可知⊙O还经过点DEFGH这519.-3<x<1【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一个交点为(10)可推出另一交点为(﹣30)结合图象求出y>0时x的范围解:根据抛物线的图象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已知一个交点为(120.π【解析】【分析】如图设图中③的面积为S3构建方程组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设图中③的面积为S3由题意:可得S1﹣S2=π故答案为π【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的面积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21.k<2且k≠1【解析】试题解析:∵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1)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k-1≠0且△=(-2)2-4(k-1)>0解得:k<2且k≠1考点:1根的判别式;2一元二次22.20【解析】【分析】一般用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1+增长率)再根据题意列出方程5(1+x)2=72即可解答【详解】设这两年中投入资金的平均年增长率是x由题意得:5(1+x)2=72解得:x1=023.2【解析】试题解析:∵袋中装有6个黑球和n个白球∴袋中一共有球(6+n)个∵从中任摸一个球恰好是黑球的概率为∴解得:n=2故答案为224.(2)【解析】由题意得:即点P的坐标25.(-101010102)【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性质可得出点A1的坐标求得直线A1A2为y=x+2联立方程求得A2的坐标即可求得A3的坐标同理求得A4的坐标即可求得A5的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变三、解答题26.27.28.29.30.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解析【参考解析】**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b=3-b 2,a+b=-1,ab =-3,所求式子化为a 2-b+2019=a 2-3+b 2+2019=(a+b )2-2ab+2016即可求解.【详解】a ,b 是方程230x x +-=的两个实数根,∴23b b =-,1a b +=-,-3ab =,∴222201932019a b a b -+=-++()2220161620162023a b ab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将所求式子进行化简代入是解题的关键. 2.B解析:B【解析】【分析】取EF 的中点M ,作MN ⊥AD 于点M ,取MN 上的球心O ,连接OF ,设OF=x ,则OM=4-x ,MF=2,然后在Rt △MOF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OF 的长即可.【详解】如图:EF 的中点M ,作MN ⊥AD 于点M ,取MN 上的球心O ,连接OF , ∵四边形ABCD 是矩形,∴∠C=∠D=90°,∴四边形CDMN 是矩形,∴MN=CD=4,设OF=x,则ON=OF,∴OM=MN-ON=4-x,MF=2,在直角三角形OMF中,OM2+MF2=OF2,即:(4-x)2+22=x2,解得:x=2.5,故选B.【点睛】本题主考查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的知识,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3.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如图,连接OC.∵∠BOC=2∠BAC=50°,∠COD=2∠CED=60°,∴∠BOD=∠BOC+∠COD=110°,故选C.【考点】圆周角定理.4.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切圆得出∠OBC=12∠ABC,∠OCB=12∠ACB,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BC+∠ACB的度数,进一步求出∠OBC+∠OCB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详解】∵点O是△ABC的内切圆的圆心,∴∠OBC=12∠ABC,∠OCB=12∠ACB.∵∠A=80°,∴∠ABC+∠ACB=180°﹣∠A=100°,∴∠OBC+∠OCB=12(∠ABC+∠ACB)=50°,∴∠BOC=180°﹣(∠OBC+∠OCB)=180°﹣50°=130°.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求出∠OBC+∠OCB的度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平均年增长率即可解题.【详解】解:设这两年的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为x ,依题意得:()24001640x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属于简单题,熟悉平均年增长率概念是解题关键. 6.C解析:C【解析】【分析】快递量平均每年增长率为x ,根据我国2016年及2018年的快递业务量,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此题得解.【详解】快递量平均每年增长率为x ,依题意,得:2300(1x)45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7.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解:根据题意,在方格纸中,随机选择标有序号①②③④⑤中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共有5种等可能的结果,使与图中阴影部分构成轴对称图形的有②④⑤,3种情况,因此可知使与图中阴影部分构成轴对称图形的概率为3355÷=故选C 8.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当函数值y >0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2<x <4.故选B .9.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这个事件是随机事件,属于不确定事件, 故选D .考点:随机事件.10.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方程的系数结合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出△=13>0,进而即可得出方程x 2+x ﹣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详解】∵a=1,b=1,c=﹣3,∴△=b 2﹣4ac=12﹣4×(1)×(﹣3)=13>0,∴方程x 2+x ﹣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11.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解:∵20a ab -= ()0b ≠,∴a(a-b)=0,∴a=0,b=a .当a=0时,原式=0;当b=a 时,原式=12,故选C 12.C解析:C【解析】【分析】仔细看表,可发现y 的值-0.24和0.25最接近0,再看对应的x 的值即可得.【详解】解:由表可以看出,当x 取1.4与1.5之间的某个数时,y=0,即这个数是ax 2+bx+c=0的一个根.ax2+bx+c=0的一个解x的取值范围为1.4<x<1.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学们的估算能力,对题目的正确估算是建立在对二次函数图象和一元二次方程关系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的.13.C解析:C【解析】正五边形绕着它的中心旋转后与它本身重合,最小的旋转角度数是3605=72度,故选C.14.B解析:B【解析】【分析】画树状图展示所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两人摸出的小球颜色相同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详解】解:画树状图如下:,一共12种可能,两人摸出的小球颜色相同的有6种情况,所以两人摸出的小球颜色相同的概率是612=12,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解题的关键是要注意是放回实验还是不放回实验.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5.A解析:A【解析】【分析】连接OC,先根据垂径定理求出PC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OC的长.【详解】连接OC,∵CD ⊥AB ,CD=8,∴PC=12CD=12×8=4, 在Rt △OCP 中,设OC=x ,则OA=x ,∵PC=4,OP=AP-OA=8-x ,∴OC 2=PC 2+OP 2,即x 2=42+(8-x )2,解得x=5,∴⊙O 的直径为10.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6.不可能【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应该从东方升起所以明天的太阳从西方升起这个事件属于不可能事件故答案为:不可能解析:不可能【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应该从东方升起,所以”明天的太阳从西方升起”这个事件属于不可能事件,故答案为:不可能.17.1250cm2【解析】【分析】设将铁丝分成xcm 和(200﹣x )cm 两部分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cmcm 再列出二次函数求其最小值即可【详解】如图:设将铁丝分成xcm 和(200﹣x )cm 两部分列二次解析:1250cm 2【解析】【分析】设将铁丝分成xcm 和(200﹣x )cm 两部分,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4x cm ,2004x -cm ,再列出二次函数,求其最小值即可. 【详解】如图:设将铁丝分成xcm 和(200﹣x )cm 两部分,列二次函数得:y =(4x )2+(2004x -)2=18(x ﹣100)2+1250,由于18>0,故其最小值为1250cm2,故答案为:1250cm2.【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列出二次函数.18.【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圆的确定先做出过ABC三点的外接圆从而得出答案如图分别作ABBC的中垂线两直线的交点为O以O为圆心OA为半径作圆则⊙O 即为过ABC三点的外接圆由图可知⊙O还经过点DEFGH这5解析:【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圆的确定先做出过A,B,C三点的外接圆,从而得出答案.如图,分别作AB、BC的中垂线,两直线的交点为O,以O为圆心、OA为半径作圆,则⊙O即为过A,B,C三点的外接圆,由图可知,⊙O还经过点D、E、F、G、H这5个格点,故答案为5.考点:圆的有关性质.19.-3<x<1【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一个交点为(10)可推出另一交点为(﹣30)结合图象求出y>0时x的范围解:根据抛物线的图象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已知一个交点为(1解析:-3<x<1【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一个交点为(1,0),可推出另一交点为(﹣3,0),结合图象求出y>0时,x的范围.解:根据抛物线的图象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已知一个交点为(1,0),根据对称性,则另一交点为(﹣3,0),所以y>0时,x的取值范围是﹣3<x<1.故答案为﹣3<x<1.考点:二次函数的图象.20.π【解析】【分析】如图设图中③的面积为S3构建方程组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设图中③的面积为S3由题意:可得S1﹣S2=π故答案为π【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的面积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解析:1 2π【解析】【分析】如图,设图中③的面积为S3.构建方程组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设图中③的面积为S3.由题意:2132231··241··12S SS Sππ⎧+=⎪⎪⎨⎪+=⎪⎩,可得S1﹣S2=12π,故答案为12π.【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的面积、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组解决问题.21.k<2且k≠1【解析】试题解析:∵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1)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k-1≠0且△=(-2)2-4(k-1)>0解得:k<2且k≠1考点:1根的判别式;2一元二次解析:k<2且k≠1【解析】试题解析:∵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1)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k-1≠0且△=(-2)2-4(k-1)>0,解得:k<2且k≠1.考点:1.根的判别式;2.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22.20【解析】【分析】一般用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1+增长率)再根据题意列出方程5(1+x)2=72即可解答【详解】设这两年中投入资金的平均年增长率是x由题意得:5(1+x)2=72解得:x1=0解析:20%.【解析】【分析】一般用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1+增长率),再根据题意列出方程5(1+x )2=7.2,即可解答.【详解】设这两年中投入资金的平均年增长率是x ,由题意得:5(1+x )2=7.2,解得:x 1=0.2=20%,x 2=﹣2.2(不合题意舍去).答:这两年中投入资金的平均年增长率约是20%.故答案是:20%.【点睛】此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在于列出方程.23.2【解析】试题解析:∵袋中装有6个黑球和n 个白球∴袋中一共有球(6+n )个∵从中任摸一个球恰好是黑球的概率为∴解得:n=2故答案为2 解析:2【解析】试题解析:∵袋中装有6个黑球和n 个白球,∴袋中一共有球(6+n )个, ∵从中任摸一个球,恰好是黑球的概率为34, ∴6364n =+, 解得:n=2.故答案为2. 24.(2)【解析】由题意得:即点P 的坐标解析: ,2).【解析】由题意得:441a a =⇒= 2y x ⇒=222OD x x =⇒=⇒=,即点P 的坐标)2. 25.(-101010102)【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性质可得出点A1的坐标求得直线A1A2为y=x+2联立方程求得A2的坐标即可求得A3的坐标同理求得A4的坐标即可求得A5的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变解析:(-1010,10102)【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性质可得出点A 1的坐标,求得直线A 1A 2为y=x+2,联立方程求得A 2的坐标,即可求得A3的坐标,同理求得A4的坐标,即可求得A5的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即可找出点A2019的坐标.【详解】∵A点坐标为(1,1),∴直线OA为y=x,A1(-1,1),∵A1A2∥OA,∴直线A1A2为y=x+2,解22y x y x +⎧⎨⎩==得11xy-⎧⎨⎩==或24xy⎧⎨⎩==,∴A2(2,4),∴A3(-2,4),∵A3A4∥OA,∴直线A3A4为y=x+6,解26y x y x +⎧⎨⎩==得24xy-⎧⎨⎩==或39xy⎧⎨⎩==,∴A4(3,9),∴A5(-3,9)…,∴A2019(-1010,10102),故答案为(-1010,10102).【点睛】此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图象以及交点的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6.(1)图形见解析(2)1 2【解析】【分析】(1)本题属于不放回的情况,画出树状图时要注意;(2)B、C、D三个卡片的上的数字是勾股数,选出选中B、C、D其中两个的即可【详解】(1)画树状图如下:(2)∵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数,抽到的两张卡片上的数都是勾股数的结果数为6种,∴抽到的两张卡片上的数都是勾股数的概率61 122 ==.27.(1)25;(2)35.【解析】【分析】(1)由5个项目中田赛项目有2个,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2)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恰好是一个田赛项目和一个径赛项目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详解】(1)∵5个项目中田赛项目有2个,∴该同学从5个项目中任选一个,恰好是田赛项目的概率为:25.故答案为25;(2)画树状图得:∵共有20种等可能的结果,恰好是一个田赛项目和一个径赛项目的有12种情况,∴恰好是一个田赛项目和一个径赛项目的概率为:123 205=.【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8.(1)图见详解;(2)图见详解;(3)32π.【解析】【分析】(1)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点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3)利用弧长公式计算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1)如图示,△A1B1C1为所求;(2)如图示,△A 2B 2C 2为所求;(3)∵△ABC 关于C 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A 2B 2C 2,每个小正方形边长是1, 由题图可知,半径3BC ,根据弧长的公式得:2239036320BB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变换、旋转变换,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和熟悉弧长公式是解题关键. 29.(1)若某天该商品每件降价3元,当天可获利1692元;(2)2x ;50﹣x .(3)每件商品降价25元时,商场日盈利可达到2000元.【解析】【分析】(1)根据“盈利=单件利润×销售数量”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每件商品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结合每件商品降价x 元,即可找出日销售量增加的件数,再根据原来没见盈利50元,即可得出降价后的每件盈利额;(3)根据“盈利=单件利润×销售数量”即可列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x 的值,再根据尽快减少库存即可确定x 的值.【详解】(1)当天盈利:(50-3)×(30+2×3)=1692(元). 答:若某天该商品每件降价3元,当天可获利1692元.(2)∵每件商品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设每件商品降价x 元,则商场日销售量增加2x 件,每件商品,盈利(50-x )元. 故答案为2x ;50-x .(3)根据题意,得:(50-x )×(30+2x )=2000,整理,得:x 2-35x+250=0,解得:x 1=10,x 2=25,∵商城要尽快减少库存,∴x=25.答:每件商品降价25元时,商场日盈利可达到2000元.【点睛】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或算式).30.(1)该广场绿化区域的面积为144平方米;(2)广场中间小路的宽为1米.【解析】【分析】(1)根据该广场绿化区域的面积=广场的长×广场的宽×80%,即可求出结论;(2)设广场中间小路的宽为x米,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将绿化区域合成矩形),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较小值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18×10×80%=144(平方米).答:该广场绿化区域的面积为144平方米.(2)设广场中间小路的宽为x米,依题意,得:(18﹣2x)(10﹣x)=144,整理,得:x2﹣19x+18=0,解得:x1=1,x2=18(不合题意,舍去).答:广场中间小路的宽为1米.【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式是解此题的关键.。
考数学第三编综合专题闯关篇题型二解答题重难点突破专题一猜想证明与探究试题

(河北专版)2017中考数学第三编综合专题闯关篇题型二解答题重难点突破专题一猜想证明与探究试题题型二解答题重难点突破专题一猜想证明与探究1 •猜想与证明问题河北中考近8年共考查8次,为每年必考内容,都是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为9—14分.2•考查类型:(1)与图形的位似有关,探究两条边之间的关系,此类题在2012年考查过一次,主要是利用三角形的性质来解决,分值为9分;(2)与尺规作图有关,利用正方形的性质探究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其中有一问会涉及到如何作图,此题在2011年考查过一次,分值为9分;(3)与旋转有关,主要是利用旋转前后的性质,分别涉及到直线和正方形,在2010年和2009年考查过,分值为10分,在2013年考查过,分值为11分;(4)折叠问题主要是折叠过程中对图形变化具体情况的分析,此题在2014年考查过,分值为11分;与图形的折叠、平移有关,2015年考查,分值14分,平移问题主要是用到了平移前后的性质和三角形的性质,探究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在2008年考查过,分值为10分.2016年在此题型上来考查.预计2017年河北中考很有可能考查此内容,在训练时多做涉及利用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等有关的知识的综合题.,中考重难点突破)与图形旋转有关的证明【经典导例】【例1】(2010河北中考)在图①至图③中,直线MN与线段AB相交于点O, / 1 = 7 2= 45(1) 如图①,若Ad OB请写出AC与BD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⑵将图①中的MN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图②,其中AO OB.求证:AC= BD AC丄BD(3)将图②中的BDOB拉长为AO的k倍得到图③,求AC的值.【学生解答】(1)AO = BD, AOL BD (2)如图②,过点 B 作BE// CA 交DO 于点E ,「./ ACO=Z BEO 又•/ AO= OB / AOC=Z BOE 二△ AOC^A BOE 二 AC= BE.又••律 1= 45°, A / ACO=Z BEO= 135° . /-Z DEB= 45°, v/ 2= 45°, /• BE = BD Z EBD= 90° . /• AC = BD.延长 AC 交 DB 的延长线于点 F , •/ BE / AC /•/ AFD= 90° , /• AC 丄 BD【方法指导】(1)在探索两线段的数量关系时常以三角形全等或者相似为工具,由对应角的关系得到两线段相 等或者对应成比例•有时需先进行等量代换,将两线段放到相似三角形或全等三角形中,若出现直角三角形,则 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2) 两线段的位置关系通常为平行或垂直•先观察图形,根据图形先推测两线段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或垂直•若 平行,则常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证解:①平行线的判定定理;②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③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等•若 垂直,则可考虑以下途径:①证明两线段所在直线夹角为 90°;②两线段是矩形的邻边;③两线段是菱形的对角线;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⑤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等方式证明.1. (2015重庆中考)在厶ABC 中,AB= AC / A = 60°,点 D 是线段 BC 的中点,/ EDM 120°, DE 与线段 AB 相交于点E , DF 与线段AC(或A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1) 如图1,若DF 丄AC 垂足为点 F , AB= 4,求BE 的长;1(2) 如图2,将(1)中的/ EDF 绕点D 顺时针旋 转一定的角度,DF 仍与线段 AC 相交于点F.求证:BE + CF =- AB;(3) 如图3,将(2)中的/ EDF 继续绕点 D 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使 DF 与线段AC 的延长线交与点 F ,作DN 丄AC 于点 N,若 DN = FN,求证:BE + CF = :3(BE — CF).解:⑴ 由四边形AEDF 的内角和为360 °,可知DEL AB 故BE = 1; (2)取AB 的中点G,连接DG.易证:DG 为 △ ABC 的中位线,故 DG = DC , / BGD = ZC = 60 ° ,又四边形 AEDF 的对角互补,故/ GED =1Z DFC /.^ DEG2A DFC 故 EG^ CF.A BE + CF = BE + EG^ BG^ gAB; (3)取 AB 的中点 G,连接 DG 同(2),易证 1⑶如图③,过点 B 作 BE// CA 交 DO 于点 E , /Z BEO=Z ACO 又 vZ BO =Z AOC /•△ BE BO Bo® AOC /AAC = A O 又v OB= kAO,由(2)的方法易得BDBE= BD 二 AC= «△DEG2A DFC 故E* CF,故BE- CF= BE— EG^ Bd ^AB.设CN= x,在Rt^ DCN中 , CD= 2x , DN= 3x ,在Rt△DFN 中,NF= DN= 3x ,故EG^ CF= ( 3 —1)x.BE = BG+ EG^ DC+ CF= 2x+ ( 3 —1)x = ( 3 + 1)x.故BE+ CF= (3+ 1)x + ( 3—1)x = 2 3x. 3(BE —CF)= 3[( - 3+ 1)x —( 3 —1)x] = 2 3x.故BE+ CF= 3(BE —CF).2. (2016河北中考)如图,△ OAB中,OA= OB= 10 , Z AOB= 80°,以点O为圆心,6为半径的优弧M分别交OA OB 于点M N.(1) 点P在右半弧上(Z BOP是锐角),将OP绕点O逆时针旋转80°得OP .求证:AP= BP ;(2) 点T在左半弧上,若AT与弧相切,求点T到OA的距离;(3) 设点Q在优弧MNk ,当厶AOQ的面积最大时,直接写出Z BOQ的度数.解:(1) •••/ AOP=Z AOBH Z BOP= 80° +Z BOP / BOP =Z POP +Z BOP= 80° +Z BOP /-Z AOP= OA= OB,Z BOP,又T OA= OB OP= OP,在△ AOP 和厶BOP 中,Z AOP=Z BOP , /.△ AOP^A BOP (SAS,•/ AP=OP= OP .BP ;(2)如图1,连接OT,过点T 作TF U OA 于点H, •/ AT 与M N相切,/•/ ATO= 90°,/ AT= OA—OT =2 2 1 1 1 1 8X 6 2410 —6 = 8 ,•••—X OA^ TH=-X AT X OT,即一X 10X TH=-X 8X 6,即卩TH= ,•/ T= ,即为所求的距离;¥ 2 2 2 210 5(3) 如图2,当OQLOA时,△ AOQ的面积最大.理由::OQL0A, /• QO是厶AOQ中最长的高,则△ AOQ的面积最大,•••/ BOQ=Z AOQ-Z AOB= 90°+ 80°= 170°, 当Q 点在优弧M f N右侧上,T OQL OA, /• QO是厶AOQ 中最长的高,则△ AOQ的面积最大,BOQ=Z AOQ-Z AO= 90°—80°= 10°,综上所述:当/ BOQ的度数为10°或170°时,△ AOQ的面积最大.3. (2016廊坊二模)如图①,已知△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Z BAC= 90°,点D是BC的中点.作正方形DEFG使点A, C分别在DG和DE上,连接AE, BG.(1) 试猜想线段BG和AE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 ;(2) 将正方形DEFG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a (0 ° <a< 360° ).①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利用图②证明你的结论;②若BC= DE= 4,当AE取最大值时,求AF的值.解:图①(1) AE = BG (2)①成立,BG= AE.如图①,连接AD「.•在Rt A BAC中,AB= AC, D为斜边BC的中点,二AD= BD, AD丄BCADG-Z BDG= 90° . :•四边形EFGD为正方形,二DE= DQ 且/ GDE= 90°,二/ ADG-Z ADE=BD= AD,90°,「.Z BDG=Z ADE在厶BDG和厶ADE中,Z BDG=Z ADE BDG^A ADE(SA$,二GD= AEGD= ED.图②②••• BG= AE,「.当BG取得最大值时AE取得最大值,如图②,当旋转面为270°时,BG= AE.v BC= DE= 4, D1为BC 的中点,四边形DEFG为正方形,••• BD= CD= 2BC= 2, EF= DG= DE= 4,「. BG= BD- GD= 2+ 4 = 6, A AE=BG =6,A AF= ,62+ 42= 2 . 13.4. (2016沧州八中模拟)如图①,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片ABC和DEC重合放置,其中Z C= 90°, ZB=Z E= 30°.(1)操作发现如图②,固定△ ABC使厶DEC绕点C旋转,当点D恰好落在AB边上时,填空:①线段DE与AC的位置关系是 ________;②设△ BDC的面积为$,△ AEC的面积为S2,贝U S与S2的数量关系是 _________ .(2)猜想论证当厶DEC绕点C旋转到图③所示的位置时,小明猜想(1)中S与S的数量关系仍然成立,并尝试分别作出了△ BDC和△ AEC中BC CE边上的高,请你证明小明的猜想.(3)拓展探究已知/ ABC= 60°,点 D 是其角平分线上一点, BD - CD= 4, DE// AB 交BC 于点E (如图④).若在射线 BA 上存在点F ,使DCF - BDE,请直接写出相应的 BF 的长.解:⑴①DE// AC ②S 1-S;⑵ 如图:•••△ DEC 是由△ ABC 绕点 C 旋转得到,••• BC -CE AC -CD.:/ACN bZ BCN - 90°,/ DCW /BCN -/ ACN -/ DCM180°— 90°- 90°, •/ ACN -/。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课件:开放性问题(含详细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讲座三:开放性问题一、中考专题诠释开放型问题是相对于有明确条件和明确结论的封闭型问题而言的,它是条件或结论给定不完全、答案不唯一的一类问题.这类试题已成为近年中考的热点,重在考查同学们分析、探索能力以及思维的发散性,但难度适中.根据其特征大致可分为:条件开放型、结论开放型、方法开放型和编制开放型等四类.二、解题策略与解法精讲解开放性的题目时,要先进行观察、试验、类比、归纳、猜测出结论或条件,然后严格证明;同时,通常要结合以下数学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分析综合,归纳猜想,构建数学模型等。
三、中考考点精讲考点一:条件开放型条件开放题是指结论给定,条件未知或不全,需探求与结论相对应的条件.解这种开放问题的一般思路是:由已知的结论反思题目应具备怎样的条件,即从题目的结论出发,逆向追索,逐步探求.例1(义乌市)如图,在△ABC中,点D是BC的中点,作射线AD,在线段AD及其延长线上分别取点E、F,连接CE、BF.添加一个条件,使得△BDF≌△CDE,并加以证明.你添加的条件是.(不添加辅助线).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810360专题:开放型。
分析:由已知可证∠ECD﹦∠FBD,又∠EDC﹦∠FDB,因为三角形全等条件中必须是三个元素,并且一定有一组对应边相等.故添加的条件是:DE=DF(或CE∥BF或∠ECD=∠DBF 或∠DEC=∠DFB等);解答:解:(1)添加的条件是:DE=DF(或CE∥BF或∠ECD=∠DBF或∠DEC=∠DFB等).(2)证明:在△BDF和△CDE中∵∴△BDF≌△CDE.点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中考的热点,一般以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为主,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考点二:结论开放型:给出问题的条件,让解题者根据条件探索相应的结论并且符合条件的结论往往呈现多样性,这些问题都是结论开放问题.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是:充分利用已知条件或图形特征,进行猜想、类比、联想、归纳,透彻分析出给定条件下可能存在的结论,然后经过论证作出取舍.例2(宁德)如图,点E、F分别是AD上的两点,AB∥CD,AB=CD,AF=DE.问:线段CE、BF有什么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 图形的折叠与计算 专题命题规律 纵观河北8年中考,有4年都汲及图形的折叠与计算问题,主要以选择、填空形式考查,3分左右难度中等,类型有以圆形折叠为背景求角和,2012年9题、2013年19题、2016年13题,以图形折叠求线段长和2011年第9题.
解题策略
抓住折叠前后图形全等,从而产生相等的角或相等的线段.
2017预测
预计2017年河北中考还会以类似方式和方法、复习时应突出训练,总结规律.
,中考重难点突破)
以图形折叠为背景(针对2016年13题,2012年9题,2013年19题)
【经典导例】
【例1】(2013河北中考)如图,四边形ABCD 中,点M ,N 分别在AB ,BC 上,将△BMN 沿MN 翻折,得△FMN,若MF∥AD,FN ∥DC ,则∠B=__95°__.
【思路分析】∵MF∥AD,FN ∥DC, ∴∠BMF =∠A=100°,∠BNF =∠C=70°, ∵∠BMF +∠B+∠BNF+
∠F=360°.又∵△FMN 是△BMN 沿MN 翻折得到的,∴∠F =∠B=12(360°-∠BNF-∠BMF)=12
(360°-70°-100°)=95°.
【方法指导】抓住折叠前后图形全等再运用多边形内角和和平行线求进行推理.
1.(2016天津中考)如图,已知在▱ABCD 中, AE ⊥BC 于点E ,以点 B 为中心,取旋转角等于∠ABC,把△BAE 顺时针旋转,得到△BA′E′,连接DA′. 若∠ADC=60°,∠ADA ′=50°,则∠DA′E′的大小为( C )
A .130°
B .150°
C .160°
D .170°
,(第1题图)) ,(第2题图))
2.(2016沧州中考)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B ,CM 是斜边AB 上的中线,将△ACM 沿直线CM 折叠,点A 落在点D 处,如果CD 恰好与AB 垂直,那么∠A 的度数是( A )
A .30°
B .40°
C .50°
D .60°
3.(2016唐山九中模拟)如图,菱形纸片ABCD 中,∠A =60°,折叠菱形纸片ABCD ,使点C 落在DP(P 为AB 中点)所在的直线上,得到经过点D 的折痕DE.则∠DEC 的大小为__75°__.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如图,在Rt△ABC中,AC=BC.将Rt△AB C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BE,这样可求出22.5°的正切值是__2-1__.
5.(2016保定调研试题)如图,点D,E为△ABC两边AB,AC的中点,将△ABC沿线段DE折叠后使点A落在点F处,若∠B=55°,则∠BDF=__70°__.
6.(2016邯郸二模)如图,等腰△ABC的纸片(AB=AC)按图中所示方法,恰好能折成一个四边形,首先使点A 与点B重合,然后使点C与点D重合,则等腰△ABC中∠B的度数是__72°__.
以图形折叠为背景,求线段长(针对2011年9题)
【经典导例】
【例2】(2011河北中考)如图,在△ABC中,∠C=90°,BC=6,D,E分别在AB,AC上,将△ABC沿DE折叠,使点A落在点A′处,若A′为CE的中点,则折痕DE的长为( B)
A.1
2
B.2 C.3 D.4
【思路分析】∵A′是CE的中点,又AE=A′E,∴E是AC的三等分点,又∠DEA=∠DEA′,∴∠DEA=∠C=
90°,∴△ADE∽△ABC,∴AE
AC =
DE
BC
,∴DE=
1
3
BC=2.故选B.
【方法指导】图形折叠类问题主要以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折叠为背景,构造出平行线和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折叠前后图形全等的性质,根据对应角(或边)相等,将所求角度(或边长)转化到相应的三角形(或四边形)中,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相似等知识求解.
7.(2016唐山路南区一模)如图,△ABC的周长为21 m,将△ABC的边AC对折,使顶点C和点A重合,折痕交BC于点D,交AC边于点E,连接AD,若AE=3 cm,则△ABD的周长是( A)
A.15 cm B.18 cm C.21 cm D.24 cm
,(第7题图)) ,(第8题图)) 8.(2016无锡中考)如图,Rt△ABC中,∠ACB=90°,AC=3,BC=4,将边AC沿CE翻折,使点A落在AB 上的点D处;再将边BC沿CF翻折,使点B落在CD的延长线上的点B′处,两条折痕与斜边AB分别交于点E,F,则线段B′F的长为 ( B)
A.3
5
B.
4
5
C.
2
3
D.
3
2
9.(2016石家庄质量检测)如图,已知在矩形ABCD中,AB=4,BC=2,点M,E在AD上,点F在边AB上,并且DM=1,现将△AEF沿着直线EF折叠,使点A落在边CD上的点P处,则当PB+PM的和最小时,ME的长度为( B)
A.1
3
B.
4
9
C.
2
3
D.
5
9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2016吉林中考)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 cm,点E,F分别是边BC,AD上一点,将矩形ABCD沿EF折叠,使点C,D分别落在点C′,D′处.若C′E⊥AD,则EF的长为 __62__cm.
11.(2016梅州中考) 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A与点C重合,折痕为EF,或AB=4,BC=2,那么线段EF的长为__5__.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2016河南中考)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16,点E在边AB上,AE=3, 点F是边BC上不与点B、C重合的一个动点,把△EBF沿 EF折叠,点B落在B′处,若△CDB′恰为等腰三角形,则DB′的长为 __16或45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