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行驶系
行驶系

动不平衡检测原理如图426,支起车桥,平衡仪传 感器磁头安装于制动底盘 边缘部位,与车轮旋转中 心水平。转动车轮,若动 不平衡,必然引起车轮沿 主销摆振,通过传感磁头 传到传感器,传感器将振 动信号转为电信号,控制 仪器构造 频闪灯闪光并指示动不平 车式车轮平衡仪由4部分组成: [1]驱动装置[2]测量装置[3]指示装置 衡值。
检测原理
危害
间隙过大,可能引起汽车转向盘抖振、行驶 跑偏、乘坐性不良、轮胎异常磨损和行驶噪 声等(只有在汽车行驶时才体现出来,汽车 停止时,不易觉察)
仪器构造
汽车悬架和转向系间隙检测仪主要由电 控箱,手电筒开关,泵站和左右测试机 构组成。
检测原理
如图4-28,将汽车车轮 置于检测平板上,通过 平板前后左右等方向强 制移动,对车轮施加各 方向力,模拟颠簸路面 车轮受力,充分暴露悬 架和转向系各零件技术 状态和连接处松紧状态 从而迅速,准确判断故 障部位。
ω2
ω2
车轮旋转180°
ω ω
ω2
ω2
原理如图4-24,支离地面车 轮不平衡,转动必然上下震 动,振动通过转向节或悬架 传给检测装置传感测头,调 节支架底座内传感器,振动 信号变为电信号控制频灯光 指示不平衡位置,并指示静 不平衡值。传感磁头传向下 力,频闪灯亮,所照射点为 不平衡点,不平衡程度越大, 受力越大,输出信号越大, 指示装置数值越大。
原理
利用光学投影原理,将车轮纵向旋转平面于前轮定 位的关系投射到带有指示刻度的投影屏上,从而测 得前轮定位值。
激光式、电子式和微机式
激光式:检测原理与光学式相同,只不过式采用
的激光投射系统,因而再强烈的阳光下也能清楚地 从投影屏读出测量数据。
行驶系图解

行驶系图解车架与车桥图D-X2-1 边梁式车架(汽车构造新编p184 2.3-9)如图所示,边梁式车架由位于右左两侧的两根纵梁和若干横梁构成,横梁和纵梁一般由16Mn合金钢板冲压而成,两种者之间采用铆接或焊接连接。
图D-X2-5 中梁式车架汽车构造p291图4-8(太脱拉138型汽车车架)1、连接桥2、中央脊梁3、分动器壳4、驾驶室后部及货箱副梁前部托架5、前悬架扭杆弹簧6、前脊梁7、发动机后部及驾驶室前托架8、前桥壳9、发动机前托架、10、连接货箱副梁的托梁、11、中桥壳、12、后悬架的钢板弹簧、13、后桥壳14、连接货箱副梁的托架中梁式车架重量轻,重心低,行驶稳定性好,其结构使车轮跳动空间比较大,便于采用独立悬架系统。
车架刚度和强度较大,中梁还能对传动轴有防尘作用。
但这种车架制造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使维护保养不方便。
另外横梁是悬臂梁,弯矩大,易在根部处损坏。
图D-X3-1解放CA10B汽车转向桥ca1041构造图册46幅(可简化)或1091第24幅.1、制动鼓2、轮毂3、4、轮毂轴承5、转向节6、油封7、衬套8、主销9、滚子止椎轴承10、前轴这类转向桥结构大体相同,主要由前梁,转向节,主销和轮毂等部分组成。
车桥两端与转向节绞接。
前梁的中部为实心或空心梁。
断开式转向桥见图D-X3-3。
行驶系新图6断开式转向桥的作用与非断开式转向桥一样,所不同的是断开式转向桥与独立悬架匹配,断开式车桥为活动关节式结构。
转向桥和支持桥都属于从动桥。
有些单桥驱动的三轴汽车,往往将后桥设计成支持桥,所示为可升降的支持桥。
支持桥如D-X3-4(新图11)图形名称:辐板式车轮p300 4-231-挡圈2-轮辋3-辐板4-气门嘴伸出口为了减轻轿车车轮质量,辐板选用较薄材料。
将辐板冲压成起伏形状,可以提高刚度。
辐板上开有若干孔,用以减轻质量,同时有利于制动器散热,安装时也便于用手拿车轮。
车轮总成图案p300 4-261-车轮螺栓2-气门嘴3-车轮饰板4-轮辐板5-轮辋6-于午线轮胎7-平衡块及夹子图形名称:载货汽车双式后轮行使系新图1在同一轮毂上安装两副相同的辐板和轮辋,就构成了双式车轮,这种车轮常用于负荷比较大的货车后桥上。
行驶系

行驶系的功用 1、承受汽车的总质量。 2、把来自于传动系的扭矩转化为地 面对车辆的牵引力。 3、承受汽车所受外界力和力矩,保 证汽车正常行驶 。 4、缓和路面对车身的冲击和振动。
行驶系的组成
行驶系由车架、车桥、车轮和悬架组成。 车架:支承车身,承受汽车载荷,固定汽车大部 分部件和总成。 车桥:转向桥和后桥。 悬架:由弹性元件、导向装置、减振器组成。 弹性元件:承受和传递垂直载荷,减小路面的冲击。 导向装置:传递纵向力、侧向力及其力矩,并保证 车轮相对于车身有正确的运动关系。 减振器:加快振动的衰减,限制车身和车轮的振动。
主销后倾作用:
主销后倾角γ
主销后倾角有 使车轮自动回 正的作用
2、主销内倾
装在前轴上的主销上 端略向内倾斜的现象。
作用:
(1)保持汽车直线行驶的 稳定性。 (2)使驾驶员转向轻便。
解放CA1091型汽车注销后倾角示意图 车轮绕主销旋转 180°后的状态
主销内倾角有使车轮 自动回正的作用
3、前轮外倾
3、分类
⑴、非独立悬架 左右车轮安装在 一根 整体车桥两端,车桥则通 过弹性元件与车架相连。
⑵、独立悬架:
每一侧车轮单独通过悬架 与车架相连,每个车轮能独 立上下跳动而互不影响。
(二)弹性元件
1、钢板弹簧(leaf spring)
作用:既有弹性元件的作用,又可起 到导向和减振作用。 结构:如下图所示
前轮外倾,是指前轮旋转 平面上方略向外倾斜的现象。
作用:
当车空载时,轮胎外缘与路 面接触,当车载货时,在车重 的作用下车轮垂直于路面,使 轮胎能够均匀磨损。
4、前轮前束
前轮安装后,在同一轴上的两端车轮旋转平面不平 行,在与地面平行的平面内,前端略向内束的现象。
行驶系

转向桥主要由前轴、转向节、主销和轮毂等四部分组成。
日本丰田戴娜轿车转向桥
l-转向节 2-转向节固定螺栓 3-转向节固定器 4-前轴 5-主 销固定螺栓 6-螺塞 7-主销 8-衬套 9-轴承
轮毂
17.3.2
一般汽车的前桥多为转向桥,后桥或中、后两桥多为驱 动桥。越野汽车和一些轿车的前桥既是转向桥又是驱动 桥,故称为转向驱动桥。
某些单桥驱动的三轴汽车(6×2汽车)的中桥或后桥为
支持桥。挂车上的车桥都是支持桥。
4.3.1 转向桥
转向桥是利用转向节使车轮偏转一定的角度以实现汽车
的转向,同时还承受和传递车轮与车架之间的垂直载荷、
装在前轴上的主销,上端略向 内倾斜的现象。 主销轴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为 主销内倾角。
使转向节与 主销轴线距 离扩大,从 而增大转矩。
主销内倾的作用
主销内倾角有使车轮 自动回正的作用。 一般控制在5°~ 8 °
前轮外倾
前轮安装在车轮上,其旋 转平面上方略向外倾斜, 此现象称为前轮外倾。 前轮旋转平面与纵向垂直 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前轮 外倾角。
汽车(轮式汽车)行驶系统一般由车架、车桥、车轮
和悬架等部分组成(下图)。车轮支承着车桥,车桥 又通过弹性悬架与车架相连接。车架是整个汽车的基
体,它将汽车的各相关总成连接成一个整体,构成汽
车的装配基础。
行驶系的组成及受力简图
1-车架 2-后悬架 桥 7-前悬架 3-驱动桥 4-后轮 5-前轮 6-从动、
车称为半履带式汽车或车轮—履带式汽车。应用较多的是 轮式汽车行驶系统。
水陆两用汽车除具有一般轮式汽车的行驶系统外,还备有
行驶系 PPT课件

4)与汽车转向系配合,实现汽车行驶方向的正确控制,以保 证汽车操纵稳定性。
二、行驶系的结构形式 1.轮式行驶系: 直接与路面接触的部分是车轮。
2.半履带式和车轮-履带式:行驶系中直接与路面 接触的部分既有车轮又有履带。
车轮的组成: 车轮由轮毂、轮辋以及这两个元件之间的所有连接部分组成。
一、车轮的类型
1)辐板式车轮:连接轮毂和轮辋的元件是钢质的圆盘,称 为辐板。
有些轿车为了减轻车轮质量和有利于制动毂的散热,采用 铝合金铸造加工辐板。
车轮辐板布孔的目的是:减轻重量,有利于制动毂的散热, 便于手操作气门嘴,同时可作为装卸车轮时的把手。
2)辐条式车轮:连接轮毂和轮辋的元件是钢丝辐条或者是与 轮毂铸成一体的铸造辐条。钢丝辐条价格昂贵、维修安装不 便,仅用于赛车和某些高级轿车上;铸造辐条应用于重型汽 车上。
3. 轮辋
1)轮辋的结构: (1)深槽轮辋(图a)。它有带肩的 凸缘,用以安放外胎的胎圈,断 面的中部制成深凹槽。其特点是 结构简单、刚度大、重量轻,适 宜小尺寸弹性较大的轿车轮胎。 较硬的轮胎则难以装入这种整体 轮辋。
4.前轮前束
1)前轮前束:汽车两前轮的中 心平面不平行,两轮后边缘 距离A与前边缘距离B之差(AB)称为前束值。
2)前轮前束的作用:是减轻或 消除前轮外倾所带来的不良
B
后果,使车轮任一瞬时的滚
动方向都朝向正前方。
A
3)前轮前束可通过改变横拉杆
的长度来调整。一般前束值
为0~12mm。
第二节 车轮与轮胎
7. 子午线轮胎
帘布层帘线的排列方向与轮胎 的子午断面一致,这种排列使帘 线的强度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若 承载能力相同,则子午线轮胎的 帘布层数一般比普通斜线胎可减 少40%~50%。
汽车传动系及行驶系篇

传动系及行驶系篇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不是直接驱动车辆行驶,而是经过离合器、变速器、差速器等复杂的机构的传递后才去驱动车轮。
而车轮是如何吸振和适应路面状况的呢?还有转向机构快速适应的稳定性原理是什么?传动系的演变发动机产生能量后并不直接传给车轮,而是按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FF式车辆没有)→差速器(差动装置)→驱动轴的顺序间接传递给车轮。
说这些装置也好,汽车也好,都是为了能够适应地面上所有复杂条件无障碍地行驶。
以上装置连接一起称为传动系,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部分的特点。
离合器:发动机动力连接机构。
在换档变速时、起动时、停车时,发动机输出动力不传递给变速器。
变速器:是变速的机械,是一种发动机动力为实时适应路面和行驶状态,而改变转矩的装置。
无论发动机的转速高或低,一般由踩加速踏板的冲程来控制,但输出的力矩是一定的。
而使用变速器则能使输出转矩发生变化。
传动轴:也称推进轴,它是从变速器向车轮传递驱动转矩的长轴。
差速器:在车辆转变时,两侧的驱动车轮的旋转距离是不相同。
差速器为此分配驱动力使车轮顺利旋转。
离合器处于动力传动系统的入口处。
日语里没有适当的语言表达离合器,硬要说的话叫“断线机”。
因为它是传递或切断发动机的动力,像开关似的,但是它也有相对滑动传递动力的情况,所以与开关不同。
那么,它的构造怎样?有什么样的功能?飞轮与发动机曲轴直接相连,发动机旋转时不断地转动飞轮。
离合器将飞轮与平面圆盘形的磨擦片压合或脱离来传递动力或切断动力,但压合力是弹簧力,离合时是靠驾驶人来踩踏板离合器踏板(没有离合器踏板的液力变矩器后述)。
最早使用的离合器是“机械式磨擦离合器”,或者说“干式单片式”,基本的结构如下。
与飞轮平面结合或脱离的是平面状磨擦片的离合器圆盘状的离合器片。
之后是与离合器圆盘形状大小一样的带磨擦片的离合器压盘,之后由膜片或螺旋弹簧的弹簧力将上述的磨擦片强有力地与飞轮压合一起,离合器盖将它完全盖上,然后在其中心贯穿一根粗轴,这就是动力传动轴。
汽车行驶系的作用

现在,又开发了一种可更换式主轴 系统, 具有一 机两用 的功效 ,用户 根据不 同的加 工对象 选择使 用,即 电主轴 和镗杆 可相互 更换使 用。这 种结构 兼顾了 两种结 构的不 足,还 大大降 低了成 本。是 当今卧 式镗铣 床的一 大创举 。电主 轴的优 点在于 高速切 削和快 速进给 ,大大 提高了 机床的 精度和 效率。
综合式车架
通过螺栓与车架相联接。(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轿车)
前
桁架式车架
平台式车架
4、活动铰链连接型车架
后部车架与前部车架用活动铰链连接,后驱动桥总成安装 在后车架上,半轴与驱动轮之间用万向节连接。 (轿车)
活动铰链连接 型车架
(前)
(后)
5、半车架 车身前部有一部分车架,发动机和前悬架安装在车架上。 (用于发动机前置,前驱动的轿车。)
高速铣削给落地式铣镗床带来了结构 上的变 化,主 轴箱居 中的结 构较为 普遍, 其刚性 高,适 合高速 运行。 滑枕驱 动结构 采用线 性导轨 ,直线 电机驱 动,这 种结构 是高速 切削所 必需的 ,国外 厂家在 落地式 铣镗床 上都已 采用, 国内同 类产品 还不
多见,仅在中小规格机床上采用线性 导轨。 高速加 工还对 环境、 安全提 出了更 高的要 求,这 又产生 了宜人 化生产 的概念 ,各厂 家都非 常重视 机床高 速运行 状态下 ,对人 的安全 保护与 可操作 性,将 操作台 、立柱 实行全 封闭式 结构, 既安全 又美观 。
当今,落地式铣镗床发展的最大特点是 向高速 铣削发 展,均 为滑枕 式(无 镗轴)结 构,并 配备各 种不同 工艺性 能的铣 头附件 。该结 构的优 点是滑 枕的截 面大, 刚性好 ,行程 长,移 动速度 快,便 于安装 各种功 能附件 ,主要 是高速 镗、铣 头、两 坐标
行驶系的组成和作用

行驶系的组成和作用行驶系是指汽车中用于驱动车辆行驶的一系列组成部分,它由发动机、传动系统和驱动轴组成。
行驶系的作用是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车轮,实现车辆的运动。
发动机是行驶系的核心部件,它通过燃烧汽油或柴油产生热能,进而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行驶。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往往燃烧室中喷射燃料,并与空气混合后点火燃烧,利用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从而带动曲轴旋转。
发动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决定了车辆的加速性能和最高速度。
传动系统是行驶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
传动系统通常由离合器、变速器和差速器组成。
离合器的作用是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传递动力,通过踩下离合器踏板来实现发动机和变速器的分离或连接。
变速器则根据驾驶员的需求,调整发动机输出的转速和扭矩,使车辆可以在不同速度下行驶。
差速器则用于平衡左右两个驱动轮的转速差异,确保车辆在转弯时的稳定性。
驱动轴是行驶系的重要传动部件,它将传动系统输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
驱动轴通常由传动轴和万向节组成。
传动轴是连接变速器输出轴与驱动轮之间的主要传动部件,它通过传递扭矩使车轮旋转。
万向节则允许传动轴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角度变化,以适应车轮悬挂和转向的需要。
行驶系的组成和作用紧密相连,它们共同协作,使车辆能够高效、稳定地行驶。
发动机提供动力,传动系统将动力传递给驱动轴,驱动轴将动力传递给车轮,使车辆得以前进。
每个组成部分的性能和工作状态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行驶系的效能。
行驶系的性能和设计对车辆的行驶质量、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都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的行驶系设计能够提高车辆的加速性能和最高速度,使驾驶更加平稳和舒适。
此外,行驶系的效率也对燃油经济性有着直接影响。
优化的行驶系设计可以降低发动机的负荷,减少能量损失,提高燃油利用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行驶系是汽车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由发动机、传动系统和驱动轴组成。
发动机提供动力,传动系统将动力传递给驱动轴,驱动轴将动力传递给车轮,使得车辆能够高效、稳定地行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 行驶系
学习目的:
能正确描述轮式和履带式行驶系的功用和组成 掌握车架、车桥、车轮、轮胎和典型悬架的结构与 工作原理 掌握机架和悬架、履带和驱动链轮、支重轮和托轮、 张紧轮和张紧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能够对常见的轮式和履带式行驶系的故障进行诊断, 并能够及时排除相应故障。
第10章 行驶系
图10-7
主销后倾角作用示意图
第10章 行驶系
10.2.2 车架、车桥、车轮和轮胎: 3.车桥
主销除了后倾之外兼有内倾角,如 图10-8所示。主销内倾角也使车轮有自动回 正作用。当转向轮在外力作用下偏转一角度 (为了说明方便,图中画成偏转,即虚线所 示位置)时,此时车轮最低点将陷入路面以 下,但实际上车轮下边缘不可能陷入路面以 下,而是将转向轮连同整车前部向上抬起一 定高度。 这样,汽车的重量将迫使转向轮回到原 来的中位置。 此外,主销内倾还使主销轴线延长线与 路面交点到车轮中心平面的距离C减小(图 10-8b),使操作车轮偏转所需克服的转向 阻力矩减少,从而可以减小驾驶员加在转向 盘上的力,使转向操纵轻便,同时还可以减 小转向轮传到转向盘上的冲击力。
图10-6 转向桥 1-前梁;2-横拉杆;3、4-止推轴承;5-主销; 6楔形锁销;7-调整垫片;8-转向节; 9-调整螺母;10、12-轴承;11-轮毂;13-油封
第10章 行驶系
10.2.2 车架、车桥、车轮和轮胎: 3.车桥
主销后倾角,即主销在纵向平面内向后倾 斜一角度,如图10-7所示。当主销有后倾角时, 主销轴线与路面交点a将位于车轮与地面接触点b 的前面。当汽车直线行驶时转向轮图偶然受到外 力作用而稍有偏转时(如图中箭头方向所示), 将使汽车行驶方向向右偏离。这时由于汽车要保 持直线行驶的惯性作用使汽车有侧向滑移趋势, 于是在车轮与路面接触点b处便受到路面对车轮 的侧向反作用力Y,反力Y对车轮形成绕主销轴线 作用的力矩YL,其转向正好与车轮偏转方向相反。 在此力矩作用下将使车轮回复到原来的中 间位置(即车轮自动回正),从而保持汽车稳定 地直线行驶,故此力矩称为稳定力矩。此力矩值 不能过大,太大了则驾驶员操纵转向费力;此力 矩的大小取决于力臂L的数值,故主销后倾角也 不宜过大;在某些情况下,例如采用低压胎,由 于轮胎接触面后移,角可以减小到接近于零,甚 至为负值。
图10-4 QY-16汽车起重机车架 1-前拖钩;2-保险杠;3-转向机支座;4-发动机支座板; 5-纵梁;6-吊臂支架;7、8-支腿架;9-牵引钩; l0-右尾灯架;11-平衡轴支架;12-圆垫板;13-上盖板; 14-斜梁;15-第一横梁;16-左尾灯架;17-牌照灯架
第10章 行驶系
10.2.2 车架、车桥、车轮和轮胎: 3.车桥
第10章 行驶系
10.2.2 车架、车桥、车轮和轮胎:2.车架的类型和结构 (1)铰接式车架
如图10-3所示,前后车架由上下两个相同 的铰点组成。 两铰点距离布置得越远,则车辆行驶在不 平路面上时每个铰点的受力越小。就每个铰点 而言,销套6压人后车架7,然后将铰销1插入 孔内以形成铰点。为防止铰销3相对前车架4转 动,将固定板2焊于铰销3的端头,再用螺钉1 固定。这样,回转面将总在铰销3和销套6之间, 便于磨损后更换。为防止前后车架铰销孔端面 磨损,装有铜垫圈5。以上两对摩擦面都注有 润滑脂。 ZL20、ZL30、ZL50装载机都是采用这种 结构,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上下 两铰点轴孔的同轴度要求较高,所以两铰点的 距离不能太大。
图10-3 ZL50装载机销套式铰点结构 1-固定螺钉;2-固定板;3-上铰销; 4-前车架;5-垫圈;6-销套;7-后车架
第10章 行驶系
10.2.2 车架、车桥、车轮和轮胎:2.车架的类型和结构 (2)整体式车架
整体式车架通常用于车速较高的施 工机械与车辆;在车速很低的施工机械 (压路机)上,整体车架也得到广泛应 用。图10-4和图10-5分别示出QY-16汽 车起重机的车架和洛阳产3Y12/15型压 路机车架的简图。 QY-16汽车起重机的车架是一个完 整的框架,由两根纵梁和七根横梁焊接 而成。纵梁5根据受力不同,从左至右 逐步加高,其断面形状左端为槽形,右 端为箱形;整个纵梁有采用全部钢板焊 接的,有采用部分冲压成型后焊接的。 这些差异都是由于右端承载较大所造成 的。 横梁的形状与位置是根据受力大小 及安装的相应零部件所决定。如X形斜 梁主要是为了加强机构的强度和刚度而 设。
车轮是由轮毂、轮辋以及这两元件间的连接 部分所组成。按连接部分的构造不同,车轮可分 为盘式与辐式两种,而盘式车轮采用最广。盘式 车轮中用以连接轮毂和轮辋的钢质圆盘称为轮盘, 轮盘大多数是冲压制成的。对于负荷较重的重型 机械的车轮,其轮盘与轮辋通常是做成一体的, 以便加强车轮的强度与刚度。 图10-10所示,为装载机通用车轮的构造。轮 胎由右向左装于轮辋2之上,以挡圈7抵住轮胎右 壁,插入斜底垫圈6,最后以锁圈8嵌入槽口,用 以限位。轮盘5与轮辋2焊为一体,由螺栓3将轮毂 l、行星架4、轮盘5紧同为一体,动力是由行星架 传给车轮和轮胎的。
图10-9
转向轮前束
由于车轮外倾,当两车轮前进时,都有势图向外分开的趋势。因此,在设计时,就使转向轮保持着 两轮前边缘距离B小于后边缘距离A,如图10-9所示,称为转向轮前束。这样,用来校正由于车轮外倾所 带来的间题,使车轮瞬时接近于正前方的纯滚动状态,从而减轻轮胎表面的磨损。
第10章 行驶系
10.2.2 车架、车桥、车轮和轮胎: 4.车轮
图10-l 轮式行驶系的组成示意图 1-车架;2-车桥;3-悬架;4-车轮
第10章 行驶系
10.2.2 车架、车桥、车轮和轮胎:2.车架的类型和结构
车架是全机的骨架。全机的零、部件都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在它上面。 车架受力复杂,如图10-1所示的各种力以及行驶与作业中的冲击,最后都传到车架上。因此, 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才能保证整机的正常工作。车架的结构形状必须满足整机布置和整机性 能的要求。
第10章 行驶系
10.1.2 分类
工程机械的行驶系可分为轮式行驶系和履带式行驶系两类。
1.轮式机械行驶系
轮式机械行驶系由于采用了弹性较好的充气橡胶轮胎以及应用了悬挂装置,因而具有良好的缓冲、减 振性能,而且行驶阻力小。故轮式机械行驶速度高,机动性好。尤其随着轮胎性能的提高以及超宽基超低 压轮胎的应用,轮式机械的通过性能和牵引力都比过去有了较大的提高。故近年来采用轮式机械行驶系的 机械已日益增多,轮式机械在工程机械中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轮式机械行驶系与履带式行驶系相比,它的主要缺点是附着力小,通过性能较差。
车桥是一根刚性的实心或空心梁,车轮即安 装在它的两端。车桥与车架相连以支承机器的重量, 并将车轮上所受的各种外力传给车架。车桥与车架 的连接形式,即谓悬架,稍后加以介绍。 车桥可分为驱动桥、转向驱动桥、转向桥、 支承桥四种。驱动桥和转向驱动桥已在传动系作过 介绍;支承桥仅起支承机械重量和安装车轮的作用, 结构较简单;这里着重介绍转向桥,它兼有支承作 用,一般用于整体式架。 图10-6为汽车的转向桥,其功用是利用铰链 装置使车轮可以偏转一定角度,以实现汽车的转向; 转向桥除承受垂直反力,还承受制动力和侧向力以 及这些力造成的力矩。整体车架的轮胎式工程机械 的转向桥与汽车转向桥的结构基本相同。
(1)铰接式车架
图10-2所示为轮式装载机铰接式车架。后车架 3和前车架1用上下两个铰销连成一体,前后车架以 铰销为铰点形成“折腰”。前车架通过相应的销座 装有动臂、动臂油缸、转斗油缸等。后车架的各相 应支点则固定有发动机、变矩器、变速箱、驾驶室 等零部件。该机取消了摆动架,其摆动机构安装在 驱动桥壳的中点,以实现行驶在崎岖路面时四轮同 时着地,机架上部尽可能地处于垂直位置,使机械 具有好的稳定性和平顺性。 前后车架由钢板、槽钢焊接而成,受力大的部 位则用加强筋板、加厚尺寸等措施来进行加固。 图10-2 装载机铰接式车架立体图 l-前车架;2-铰接销孔;3-后车架
图10-10 装载机的盘式车轮 1-轮毅;2-轮鞘;3-轮毂螺栓; 4-轮边减速器行星架;5-轮盘; 6-斜底垫圈;7-挡圈;8-锁圈
第10章 行驶系
10.2.2 车架、车桥、车轮和轮胎: 5.轮胎
机械在行驶或进行作业时、由 于路面不平将引起很大的冲击和振 动。轮式机械装有充气的橡胶轮胎 是因为橡胶和空气的弹性(主要是 空气的弹性)能起一定的缓冲作用, 从而减轻冲击和振动带来的有害影 响。
第10章 行驶系
主要内容:
轮式行驶系的功用和组成 车架、车桥、车轮和轮胎 典型悬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履带式行驶系的功用和组成 机架和悬架、履带和驱动链轮、支重轮和托轮、 张紧轮和张紧装置 轮式和履带式机械行驶系的维修
实训:
轮式制动系的结构认知 履带式式制动系的结构认知
2.履带式机械行驶系
履带式行驶系与轮式机械行驶系相比,它的支承面大,接地比压小,一般在0.05MPa左右,所以在松 软土壤上的下陷深度不大,滚动阻力小,而且大多数履带板上都制有履齿,可以深入土内。因此,它比轮 式行驶系的牵引性能和通过性能好。 履带式行驶系的结构复杂,质量大,而且没有像轮胎那样的缓冲作用,易使零部件磨损,所以它的机 动性差,一般行驶速度较低,并且易损坏路面,机械转移作业场地困难。 由于轮式机械行驶系和履带式行驶系各自有比较突出的优点,所以两种行驶系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都 比较广泛。
③根据轮胎的充气压力可分为 高压胎、低压胎、超低压胎三种: 气压为0.5~0.7MPa者为高压胎; 气压为0.15~0.45MPa者为低压胎; 气压小于0.15MPa者为超低压胎。
第10章 行驶系
10.2 轮式行驶系
10.2.1轮式机械行驶系的功用和组成
轮式机械行驶系的功用是用来支 持整机的重量和载荷,保证机械行驶 和进行各种作业。 此外,它还可减少作业机械的振 动并缓和作业机械受到的冲击。 轮式行驶系如图10-1所示,车架 通过悬架连接着车桥,而车轮则安装 在车桥的两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