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记事本
12绿色记事本

理解课文:
(1)为什么叫“绿色记事本”?它 有什么作用? 从表面看,封面的颜色是绿的,从制 作的材料看,是用再生纸制的,原料 是废纸和垃圾,从内容看,体现了 “绿色”的主题。 (2)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里记录了 些什么?
(3)小当娜煮鸡蛋的新方法你 了解了吗?
(4)费格小朋友的什么做法 让大人们都肃然起敬?
总结讨论
同学们,学习了课文, 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拓展实践
同学们课后自己写一篇环保日记。
12 绿色记事本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供、耗”等生字,理解小奥 茨和他的同学在“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 内容。 2.学会保护环境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 事做起,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读一读来自供耗捐
购
臭
簿
限
供求 耗费 捐钱 购物 臭味 户口簿 限制
严于律己:对自己要求严格。 肃然起敬:使人产生恭敬的感觉。 不但嘴里服,而且心里服。 心服口服: 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别出心裁: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2 绿色记事本_生字词学习(会认字、会写字)生字精品课件(模板)

吗?
2、 自由组团,分组练说。 1、学生根据风景名胜的不同,自由组成“旅游团”,颁发“导游证 ” 2、以《欢迎您来到 》为题,每组介绍一个景点。 3、小组成员轮流当导游,介绍景区内的不同景点。 4、导游随时接受提问 。 3、 全班合作交流
小组成员合作,推荐一名介绍本组喜欢的风景名胜。 4、 总结评议,说说听了别人的介绍以后,有什么感想。 展示台:
拼音
词语
g7u
句子
购物 购买 采购
爸爸带我上超市购物。
拼音
词语
ch7u
句子
臭味 臭美 臭气冲天
我不顾臭味,耐心地将垃圾分类 后再丢入垃圾箱。
拼音
词语
b&
句子
收支簿 练习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账簿
一名叫费格的小朋友设计了一种 “环保收支簿”。
拼音
词语
xi3n
句子
限额 限度 限期 界限
他确定了每周用电量和用水量的 “限额” 。
五、扩展活动。 准备一些知道的成语故事,讲给同学听听。 收集成语,进行一次成语接龙比赛。创设情景朗读课文读文识字读中 感悟 课外延伸
第二课时
一、熟读成语。 齐读课文。 学生表演或画图,猜成语。
出示:成语连线。 尺有所长 取长补短
寸有所短 相得益彰管中窥豹
坐井观天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拔苗助长 徒劳无功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二、巩固识字。
指名读生字词语。
口头填成语: 尺有所( )
寸有所( )
取长( )短
相
得( )
管中( )
坐井( ) 瓜熟( ) 水到(
) ( )助长
( )无功 ( )
障目 ( )泰山 3、自己选择成语并认读。 三、指导
绿色记事本教案【多篇汇编】

绿色记事本教案绿色记事本教案11。
装饰、铸器、杀菌、防灾、食用。
2。
①十亿分之几毫克的银就能净化1千克水;②普通的抗生素仅能杀死6种不同的病原体而含银的抗生素,则能杀死650种以上的病原体。
3。
银遇到硫化物、砒霜等有毒物质表面很快就会变黑。
4。
作比较、举例子、列数据、作引用5。
士兵的餐具不具有杀菌能力6。
白银是一种可为人类和某些生物食用的金属;举例支撑。
绿色记事本教案2地球的外衣——大气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
这层空气好像地球的外衣,在科学上叫大气层。
大气层非常厚,在靠近海面的地方十分稠密,越往高越稀薄,在海拔6到7公里的地方,空气的密度就减少了一半;在500公里的高度,大气已经十分稀薄。
大气层可以分成好几层。
每一层都有不同的特点。
紧贴地面的一层叫对流层,大约11公里,这一层的空气最稠密,总重量占全部大气重量的四分之三还要多。
在这一层里,离地面越高空气温度越低,每升高1公里,温度差不多下降摄氏六点五度,低处热,热空气就往上升;高处冷,冷空气就往下降,这就形成了对流,所以这层空气叫对流层。
空气对流就形成了风。
再说,对流层里有大量的小蒸气和灰尘之类的微粒,因而会形成云、雾、雨、雪。
刮风下雨是对流层经常发生的现象。
对流层以上是平流层。
这一层的顶部离地面大约80公里。
在平流层里,高层和低层的大气温度几乎没有变化,差不多都是摄氏零下五十六度,因而空气没有上下方向的对流,所以叫平流层。
由于平流层里的水蒸气非常少,没有云雨等现象,所以适宜飞机飞行。
从平流层往上,直到800至1000公里的高处,是电离层。
这里的空气受到宇宙射线和阳光紫外线的强烈照射,分子被电离成带电荷的离子,所以叫电离层。
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波,给无线电通讯带来好处。
电波沿地面只能传播100公里远,通过电离层反射回来,可以传送20__公里外,晚上,我们能听到远方的电台广播就是这个原因。
电离层还会产生一种美丽的自然现象,就是极光。
极光是太阳射来的电子流跟电离层中稀薄的气体分子猛烈冲击引起的发光现象。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12绿色的记事本_语文S版

《绿色记事本》教案“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教学目标】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1.知识与技能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四年级下册语文《绿色记事本》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绿色记事本》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绿色记事本》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能够掌握一些生词和短语,并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技能目标1.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进行适当的表情和语调处理。
2. 能够通过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自然、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1.3 情感目标1. 能够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感。
2. 能够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行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简介《绿色记事本》是一篇描写大自然美好景色和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散文。
课文通过描述一片绿色的森林和其中各种生物的生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环境保护的呼吁。
2.2 生词和短语绿色记事本:一种环保型的笔记本,用来记录生活和思考。
森林:一片覆盖着树木的地区,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栖息地。
生物:指所有生命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环境保护:指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活动。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课文《绿色记事本》的阅读与理解。
生词和短语的掌握和运用。
3.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所表达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的理解和实践。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和观点,进行相关的写作和表达。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和思考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使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利用绿色植物等实物,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的美好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五章:教学安排与步骤5.1 教学安排每节课时:40分钟总共课时:2课时5.2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展示绿色植物和自然环境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表达。
3. 生词学习:学生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进行相关的练习和运用。
环保绿色记事本日记怎么写

环保绿色记事本日记怎么写1、环保绿色记事本日记怎么写先如今环保已经成为了我们必做的事,因为现在地球上的环境正受到威胁。
现在,我们知道地球已经开始变暖,寒冷地方的冰已经开始融化,变成的水使水平面越来越高,让许多沿海的国家被淹没。
的土地沙漠化,天灾不断来袭,使我们的生活不再那么无忧无虑。
首先,我们必须从身边做起。
大片森林被不断砍伐,汽车尾气不断排放......这些首先就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因为这些让我们“不敢呼吸”。
所以,这些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少开车,多骑自行车,而且,骑自行车也很有益身体健康!。
可虽然一直这样说,而且说了也不只一次,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车在路上呢?所以,这个方法实在,有点不实用。
最简单的就是种树了,树是人类的好朋友,他们能帮助人类许多事,比如净化空气啦,等等。
所以,多种树,这个方法很实用!总而言之,我们的地球要我们自己去喜欢护,去保护,要用实际行动来帮助地球,让环境更美好!2、高二写寒假记事日记寒假里的事600字即将要到一天的结尾了,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
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写寒假记事日记:寒假里的事600字,欢迎大家分享。
“到底……要不要……回去呢?”“没事的。
”“就怕……事情越说……越扯不清……”只听关着玻璃门的厨房里传出爸爸妈妈断断续续的窃窃私语声,里头还夹杂着提到我的名字。
爸爸妈妈不同寻常的举动,一下子激起了原本在客厅里玩耍的我的强烈好奇心——咦,究竟是什么事儿,连烧个饭还这么神秘兮兮的?想着,我马上凑了过去,拉开玻璃移门,“妈妈,你在跟爸爸讲什么悄悄话呢?”我满腹狐疑。
“没什么事情。
你先玩去,饭烧好了叫你。
”“那你们刚才悉悉索索的,在讲什么呀?”妈妈的欲盖弥彰,更让我有了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势头。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事儿。
”爸爸停了停,不紧不慢地说道,“刚才,你不是和妈妈一起去小区超市买东西嘛。
”我点点头。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2 绿色记事本_生字词学习(会认字、会写字)生字精品课件(模板)

(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例)(出示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讨论“绿”字的妙处 3、有一位同学他正在推敲自己文中的字眼儿,让我们给他提些 意 见好吗? (出示:一阵风吹来,湖面(荡、漾)起了绿色的波纹) 4、今天,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吗? 三、指导讲故事。 1、师:要想讲好这个,先得反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 读, 一边像放电影那样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2、结合板书提示讲述顺序。 3、学生练讲:
1 2
各自练讲。 分小小组练讲。
3
4
各组推派代表讲。
评选“故事大王” 。 9 推 敲
板书设计:
发生 夜深访友 留诗相 赠 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 敲 高潮 冲撞仪仗 请求宽 恕 教学随笔: 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 同
10
嫦娥奔月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 AABB 和 ABAB 的叠词的特点,积累这两类词语。
4看词语串讲课文。
师:列小标题,我们是把课文读短了,这是本领;读完 课文,头脑中留下了印象,这时能用自己的语言将头脑的印象 生动地 讲出来,这也是本领。这节课先来个简单的,请你用上 黑板上的词语 将这个故事讲出来。试试吧。 同桌共练→指名讲述 第二课时 一、从图引入 1、今天我们继续读美丽的民间故事——(读题)《嫦娥奔月》。 提起“嫦娥奔月”,我们头脑里就会出现一幅画。什么样的画? 2、(课件出示)看,引说:蓝蓝的——天,圆圆的——月,衣 带飘飘的——嫦娥。感觉怎样?(美) 3、课文中有一段话具体描写了嫦娥奔月的这幅画面,能找到 吗? 4、读一读。读文字有什么感觉?(同样“美”,板书)(激发) 向往美的同学一定争着读;心中拥有美的同学一定渴望读) 5、老师也想读:(老师读,不同,我们来对照读一下,到底有 什么差别。) 飘飘悠悠——飘悠(更轻更柔、有一种飘荡的美感) 碧蓝碧 蓝——碧蓝(喜爱的情感在里面) 二、揣摩人心 1、这段文字抽出来读我们感觉很美,现在请同学们将这段文字
绿色记事本

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注意: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画出 本课的生字、生词。 遇到生字可以借助查字典、询 问小组同学等方式解决。
认一认,读一读
提供 耗费 捐钱 购物 臭味 收支薄 限额 严于律己 肃然起敬
默读课文,想一想: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小奥茨的老师发给孩 子们一本“绿色记事本”,用来 记录一些环保行为和想法,让孩 子们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并从生活中学习环保知识的事。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了一些什么内容?
星 期 记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录
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容
浪费电
积极 大意 建议 参与 浪费 家人
为濒临灭绝的灰鹤捐钱
睡觉忘了关灯
画画时撕了三张纸 浪费纸 建议妈妈等衣服攒多了再洗
哥哥和朋友每人每年额外多种二十棵树
建议爸爸坐公交车去购物 我给垃圾分类
1、全班齐读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2、想一想小奥茨为什么不再骄傲 了?从哪里看出的? 3、在文中找出小当娜和费格两位 同学记事本记录的内容,说一说。
你喜欢小奥茨和他同学们 的“绿色记事本”吗?为什 么?
总结讨论
同学们,学习了课 文,你受到了什么 启发?
我会说:
我知道身边破坏环境、浪费资源 的现象。 你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有什么好 建议?
朗读感知:
齐读第一、二自然段,这个有点特别的 小本子为什么叫“绿色记事本”?它有 什么特别之处?
绿色记事本是用再生纸制 成的,原料是废纸和垃圾, 因而不用耗费大量木材— —也就意味着不必砍伐宝 贵的森林。
1、读三到十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小 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内 容的句子,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2、想一想,说一说,小奥茨记事本的 内容有什么特点。 3、再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学期作文导学案
主备人:沈丽丽年班姓名:
表达内容:绿色记事本
【卷首语】: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
我们依赖它,探索它。
这个蔚蓝色美丽的星球——地球,我们人类只有一个!可是遗憾的是,我们许多人,直面地球家园的安危于不顾,不爱护它,甚至为所欲为肆无忌惮地破坏、毁坏它。
同学们,快行动起来吧!做一名环保小卫士,让我们身边被破坏的环境快点好起来。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绿色记事本”所写的周一到周五的事,理解作者的用意。
2、.能了解关于环保的有关知识并树立环保意识,付诸行动。
3、在与同学的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清晰、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4、在与同学的交流修改习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1、通过理解“绿色记事本”所写的周一到周五的事,理解作者的用意。
2、能够按一定顺序写,并能够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清晰、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
1、师生查找的相关资料
2、课件,生活中各种环保问题。
五.选材指导:
这次习作,选择生活中你是怎样环保的?节约用纸,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用或者少用塑料袋,不用一次性制品,出门尽量步行……把你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有关环保方面的小事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注意格式!
要切记:不管选择哪些方面的题材,一定要真实,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不得胡编、虚构。
六、小组交流,互相启发,确定选材。
七、写作提示。
(一)、节水篇
1.用桶接水来洗拖把比直接用水冲洗拖把的方法更省水。
2.用口杯接水后,关了水龙水再刷牙,只需要0.5升水,如果让水龙头开着5分钟,则要浪费45升水。
3.淘米水可用来洗菜或洗碗,洗完菜的淘米水可用于浇花;残余茶水可用来擦家具。
4.洗衣机漂洗的水可做下一批衣服洗涤水用,一次可以省下30~40升清水;最后一次洗涤水可用来拖地,洗拖把或可用来冲坐便器。
(二)、节电篇
1.把洗好的米放在锅里浸30分钟,再用温水或者热水煮,能节省30%的电。
2.用节能灯替代白炽灯节电70%~80%;节能灯寿命长达8000~1万小时,是白炽灯的8~10倍;有多种光色可选择,替换也方便。
(三)、节纸篇
纸是我们每天都要使用的学习用品,可是现在很多学生不爱惜纸张,造成严重的浪费,要知道,每浪费1500张纸就相当于砍掉一棵大树。
1、将旧练习本中未用完的纸张装订起来,做草稿本,
2、收集用过的草稿纸和旧作业本及试卷,找到合适的途径,送到造纸厂重新加工成可以使用的纸张。
3、节约用纸,把草稿纸写满,不要只写几个数字就扔掉。
4、尽量节约用纸,无论是手纸还是餐巾纸,能用手帕代替的就用手帕代替。
(四)不使用方便筷
一次性筷子的确方便,但卫生不达标、浪费林木资源也是不争的事实。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亿双,耗费木材166万立方米,需要砍伐大约2500万棵大树,减少森林面积200万平方米。
它的生产,是一种野蛮的掠夺行为,它的储运中伴随着难以避免的污染,而其使用,显然是不洁和浪费。
一株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6000—8000双筷子。
八.写作要求:
◆能把生活中的你是怎样做的写清楚,写明白,注意突出感受深刻的部分。
◆内容真实,有趣,表达有条理,有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题目自拟,350字左右
九好词好句积累:
*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资源就是珍惜人类的未来。
*没有地球的健康就没有人类的健康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破坏环境,祸及千古,保护环境,功盖千秋
* 喝洁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这需要您每时每刻爱护环境!
* 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蓝天。
* 别让我的眼泪成为世间最后一滴水。
* 让节约成为时尚,让公益成为风尚。